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賽八仙西湖龍井怎麼樣

賽八仙西湖龍井是一種非常出名的龍井茶,以產於杭州市西湖風景區周邊的八仙山、展雲山、麴院風荷等地的龍井茶爲原料,經過比賽評選後獲得的稱號。其茶葉外形扁平挺直,色澤嫩綠,香氣清雅,口感甘醇,湯色明亮。賽八仙西湖龍井口感細膩,回甘持久,具有鮮爽清新的香氣和口感,是一款非常受歡迎的高檔茶品。

賽八仙西湖龍井怎麼樣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夏天適合去哪裏旅遊?

夏日炎炎,然而酷暑總旺不過火熱的愛情,很多新人都選擇在感情濃烈的季節進行旅拍,那麼夏天旅拍去哪裏呢?唯一視覺這就告訴你!

寒止於涼,暑止於溫,大理的氣候四季宜人,在盛夏不失爲旅拍勝地!更兼風花雪月詩情畫意的大理四絕,在夏日別有一番風味,上關花開正好,下關風拂正盛,蒼山雪覆不消,洱海月照不沉,美景如斯何不與愛人至此,感受浪漫愜意的仲夏夜之夢?

說到夏天,就會想到海邊,馬爾代夫素有上帝遺落人間的美麗珍珠之稱,這裏全年氣溫都適合旅遊,讓盛夏與海灘相連,夏日的水天一色,美不勝收的海景一覽無餘,貝殼星點,浪聲吟唱,這裏的夏天就像閃耀光澤的珍珠,充滿活力,卻不焦躁,愛情又何嘗不是如此?

當然也有人會說夏天不想跑那麼遠,那麼國內海濱城市青島,或許既不用出遠門,也能滿足對海的嚮往,這裏夏天平均氣溫在24度左右,可謂避暑佳地,都市的繁華魅力加上自然的清新風情,在這裏旅遊與拍婚紗照能更緊密結合,包你和愛人能度過一個涼爽難忘的夏天!

唯一視覺相信每個季節的婚紗照都有其獨特的風格,每個季節的景點亦有不同的風情,而夏天,正是愛情的濃情蜜意如火如荼之時,若趕上此時,不妨讓溫暖的陽光映入幸福的禮堂,定格一季乃至一生的幸福時光。

綠茶的種類有哪些 陝西綠茶有哪些品種

綠茶,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在我國被譽爲“國飲”。主要的七大綠茶品種:西湖龍井、黃山毛峯、太平猴魁、洞庭碧螺春、信陽毛尖、新林玉露、中嶽仙茶。陝西綠茶有秦巴霧毫、午子仙毫等。

1、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屬於炒青綠茶,產於浙江杭州西湖的獅峯,翁家山,虎跑,梅家塢,雲棲,靈隱一帶的羣山之中。杭州產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陸羽《茶經》中就有記載,龍井茶則始產於宋代。龍井茶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著稱於世,素有“國茶”之稱。

2、黃山毛峯

特級黃山毛峯堪稱我國毛峯之極品,其形似雀舌,勻齊壯實,峯毫顯露,色如象牙,魚葉金黃,香氣清香高長,湯色清澈明亮,滋味鮮醇,醇厚,回甘,葉底嫩黃成朵。“黃金片”和“象牙色”是黃山毛峯的兩大特徵。

3、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是兩葉抱一芽,平扁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隱伏,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之稱。葉色蒼綠勻潤,葉脈綠中隱紅,俗稱“紅絲線”。

4、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產於江蘇吳縣太湖洞庭山。乾隆下江南時已是聲明赫赫了。其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翠隱,香氣濃郁,滋味鮮醇,甘厚,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有一嫩(芽葉嫩)三鮮(色,香,味)之稱,是我國名茶中的珍品,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而聞名中外。

5、秦巴霧毫

該茶在創制期的1981年與1982年,連續兩年榮獲陝西省名茶優質獎;1985年陝西省名茶評比會上,名列第一。並被選送1985年全國優質農產品展覽會上展出。

扁平光滑勻整,色綠,該茶產於高山雲霧之中,故取“霧”字,秦巴霧毫的採製技術十分精湛。秦巴霧毫,條扁壯實,毫尚顯,色油潤;內質香氣具有熟板栗香,濃郁持久,湯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和回甘,葉底鮮嫩明亮,成朵。

磐安 玉山 歷代的歸屬(歸哪裏的政府管轄)

浙江出茶,“西湖龍井”自是聞名遐邇,然而除了龍井之外,自唐宋以來“婺州東白”便被列爲貢茶。陸羽《茶經》雲:“產茶者十三省四十二州,婺州東白者爲名茶。大盤山、東白山產者爲佳,列爲貢品。”由於浙江產茶,且多產好茶名茶,隨着茶香幽幽遠揚,許多因茶而派生的事物便產生了。飲茶鬥茶,便得有與之相適應的好茶具,於是自唐以降,浙江便產好瓷。“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這越窯的祕色瓷在唐代之時爲全國諸窯之冠,“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峯翠色來”便是其寫照。婺州古瓷也名列全國第三。後來的南宋官窯、龍泉窯的瓷器更是名聞世界,被歐洲人稱爲最漂亮的“哈雪同”。隨着茶葉種植的發展,古代茶葉的交易場所也隨之而興。在古代的浙江,古茶場林立,浙江的茶與瓷一道隨着水上的絲綢之路,也被人稱爲“瓷茶之路”走向世界。然而現存之古茶場卻少之又少,磐安玉山古茶場就是現存爲數不多的古茶場之一。

磐安玉山地處大磐山北麓,海拔高度在600~800米之間,爲火山形成的山頂臺地,其四周溝壑縱橫,而山頂則是一派丘陵地形。由深厚的火山灰形成基質的土壤,加上千百年來由於良好植被而形成的腐殖土,其土壤略帶酸性,並由於地勢之故,終年雲霧較多,是種植茶葉的理想場所。由於盛產茶葉,自古以來茶葉交易便十分活躍,玉山茶場便是在這種氛圍中產生的。玉山茶場地處玉山的玉峯山下,距磐安縣城40公里,距天台、新昌各50公里左右,地處於歷史上由婺州通往天台、新昌、寧波的古驛道旁。據《磐安縣誌》的大事記中所載:“明代正統八年(1443),玉山茶葉和白朮外銷獲利。有‘上半年靠茶葉,下半年靠白朮’之說。”(1)因此玉山古茶場在玉山茶葉的發展與外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古茶場的起源

玉山古茶場的設立從何時起始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據傳說,玉山古茶場起始於晉代。在玉山的民間流傳着這麼一個故事,說有一姓許名遜者,爲一道士,遊歷至玉山,見玉山土民喜種茶,且茶葉質量上佳,清香醇悠,但是土民的生活卻十分清苦。許遜心中一動,便從當地土民中要了些茶葉,使道童與徒弟帶着茶葉,到各地道觀施茶。各地道長、名士喝了玉山的茶之後頓覺神清氣爽。於是玉山茶葉得到了各地名士的好評,四方茶商聞名紛紛來到玉山,使得此地茶葉名聲鵲起,土民也因種茶獲得收益。到了唐代,這一帶的茶葉便被稱爲“婺州東白”而名聲遠播,成了貢茶。玉山的玉峯山下便自然地形成了茶葉交易場所,也即古茶場。而許遜也被民間尊爲“真君大帝”,作爲當地之“茶神”。

但根據當地的文獻資料記載就大相徑庭了。在《東陽玉山周氏宗譜》就這樣記載着:“先君子嘗訪之玉山,著屐同登茶場山,躡崖崚步,巖磴直躋其巔。茶場山者,故宋所榷茶地也,設官監之,以迎御命,曰‘茶綱’。”(2)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茶場之設似應早於宋代。在宋代,這茶場已經專門“設官監之”,也就是說在這裏已經有了專門的官方管理機構。這個管理機構的使命是“以迎御命”,也即“茶綱”,也就是負責挑選好的茶葉以供皇室宮廷之用。這種記載在以前的有關茶的資料中是很少見的。可見在宋代,這玉山茶場是具有很高的地位的,不同於一般的古代茶場。在宋代爲皇室宮廷採辦花草湖石的稱爲“花石綱”,在杭州設置制瓷的窯,稱爲官窯,在這個意義上說,玉山茶場應是“官茶場”。而這種“官茶場”的設置是非常少見的。《東陽玉山周氏宗譜》中《茶峯曉翠》中是這樣寫的:“宋之南有榷茶地,其山如繡茶如簪。一一旗鬧初旭,誰與採者頭 。不妝不飾曳布襖,火前擷得浮青嵐。供租奉稅歲不足,那及蘿晤櫻桃籃。夜分作飯向山去,巖蹊石磴追 。排雲躡霧瘁肌骨,心苦詎謂茶其甘。手拈雀舌酷侵曉,敢私餘綠斟江潭。邇來不榷茶更好,淪倩玉手社先酣。朝褰竹簾玩清霽,黛眉鏡瑩珍珠函。染人羅袂雙襪,薄翠豔絕江之南。”(3)在這裏,“宋之南”似乎應理解爲南宋。在古漢語的語法中,這“之”可以作動詞用,因此“宋之南”可以理解爲宋室南遷。因此這《茶峯曉翠》之第一句“宋之南有榷茶地”,便是指玉山茶場是在宋室南遷之後被定爲“官茶場”的。此詩後面這些文字是描寫茶葉之好,茶農之艱辛。這首詩歌的作者姓陳名發,字景武。雖不見其經傳,但從詩中所反映的許多方面來看,如“供租奉稅歲不足”,“心苦詎謂茶其甘。手拈雀舌酷侵曉”以及“邇來不榷茶更好”等句上看,其人應爲南宋時本地的文人。他在詩中一方面稱讚茶葉質量之好,另一方面訴說茶農之艱辛,同時以“邇來不榷茶更好”之句說明“官茶場”的設立使得茶農“供租奉稅歲不足”。

玉山的茶葉在歷史上其產量是很大的,宋時設“官茶場”自不必細述,在明代時設“巡檢司”對其茶場實施管理,清代時,茶場由東陽縣衙派人進行管理。但到清代晚期,茶場的交易品種已經不僅僅是茶葉、白朮等藥材,糧食也歸入市場進行交易。現存茶場中的“咸豐二年”“東陽縣正堂”立的《奉諭禁白朮洋價稱頭碑》、《奉諭禁茶葉洋價稱頭碑》、《奉諭禁糧食洋價稱頭碑》便是最好的見證。但是在清末由於國力衰弱,茶農生活日下,茶葉產量也大不如前。但即使這樣,仍然在“二十一年(1932)產茶萬擔,銷杭、嵊、紹每擔銀十四元”。玉山茶場周圍的茶葉產量由此便可見其一斑。

二 古茶場的佈局與內容

古茶場由茶場廟、管理用房和交易場所三個部分組成(圖一)。從這古茶場的正立面圖和平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從左到右,“茶場廟”“管理用房”和“茶場”一字排開。

茶場廟現存建築建於清乾隆年間,由門樓(圖二)、天井、大殿三部分組成。大殿爲一三開間的建築,其結構是明間爲九檁前後欄四柱的擡果式,次間山牆爲九檁五柱的穿鬥式結構。面闊12.15米,進深13.45米。大殿中供奉着茶神,這茶神與其他地方不同,其他地方茶神大都是陸羽,而這裏的茶神則爲許遜,其原因前面已講述。同時,許遜不但是茶神,而且是玉山八個都鄉的總土地爺。玉山現屬磐安,以前屬東陽。現今的磐安由原東陽的瑞山鄉、盤山鄉、玉山鄉和縉雲、仙居、永康、天台的一部分組成。原玉山鄉爲東陽的二十四都(現尚屬東陽管轄)、二十五都、二十六都(古茶場所在地屬二十六都)、二十七都、二十八都、二十九都、三十都、三十一都,據當地老百姓說,因爲許遜派道童爲當地四處推銷茶葉,使當地百姓獲益匪淺,所以當地百姓不但將其尊爲“茶神”,還稱其爲“真君大帝”,視爲當地的保護神,爲總土地爺。並立廟祭祀,希望能保佑當地風調雨順,茶好糧豐。

中間爲管理用房。依次爲前後二進,第一進爲門廳,中間爲一小天井,天井後爲一三開間的辦公用房,兩邊則是廚房和臥室(在廚房的樓上)。整個通面闊14.5米,通進深15.6米。這管理用房就是歷代管理茶場的官吏住宿和辦公處理公務的地方。清代咸豐二年的那三塊《奉諭禁茶葉洋價稱頭碑》、《奉諭禁白朮洋價稱頭碑》、《奉諭禁糧食洋價稱頭碑》(圖三、四)便是立於此處。這碑刻上面的字跡,雖然因爲在期間被當地老百姓拿去當成池塘邊埠頭上的洗衣板而被磨損,顯得模糊不清,但是仔細辨別,還能看出其中的一些關鍵的文字。在當時直接由當地派員對茶葉市場進行管理,而且從宋代開始,一直到清代晚期,持續時間700餘年,這樣的例子是比較少見的。

最左邊是茶場(圖五)。茶場由前後三進和二側廂房組成,通面闊20米,進深37.56米,依次由大門、小天井、第二進、大天井、第三進組成。大天井裏原有戲臺一座(因後來被酒廠佔用時被拆除)。整座建築爲清末民初重建,爲一上下二層的樓式建築。樓下爲交易場所,可分爲二部分,一部爲固定攤位,即是小店面的商鋪形式,這主要在廂房。據當地老人回憶,每間廂房即爲一茶葉鋪。初年,其茶葉鋪在出茶時節收購茶葉,平時則做糧食藥材的生意。一小間房子即爲一店鋪,裏面十分簡陋,只不過是一張桌子加幾條凳子及秤、鬥、方籮諸物而已。另一部分爲散攤。據老人回憶,初時,這裏每逢五逢十(農曆)爲市日。後來茶葉和藥材衰落了,這市日也便沒了。在初年,每逢市日(即交易的日子),四鄉八村,十里八里的人們便到這裏趕市。大天井中的戲臺在平時也爲散攤利用,到廟會之日則作爲四鄉八村所請班子的社戲演出場所。樓上的結構爲四面通連的走馬樓,即樓前面用廊連通,使第二進與第三進之間通過兩邊廂房前的走廊相連。其整個樓的功用可分爲三個部分。一是前面的廊爲整個建築樓的通道,便於樓上各個部分的聯絡。二是“榷茶”之所。據當地老人回憶,每年春秋茶葉上市之際,整個茶場彙集各地茶商,由官府派當地管理茶場的主持“榷茶”。當地茶農將各色不同等級的茶葉送至樓上(圖六),由茶博士當場沖泡,根據茶葉的色、形、味、香等確定茶葉的等級以及價格,然後進行交易。這“榷茶”的場地便是第二進樓上,其上空曠。只是在“榷茶”時放一些八仙桌與椅凳之物。三是樓上的其餘場地,諸如兩側廂房與對面(即第三進樓上)均構成小間,以供各地茶商住宿及堆放茶葉之用。

三 古茶場的春、秋社與龍虎大旗

據當地老人回憶古茶場的重要集會,主要爲春社與秋社。

古茶場地處古驛道旁,古驛道是當時東陽通往天台、新昌之要道,同時這裏又是玉山的中心。古茶場的東邊是三單、嶺口,北是尖山、胡宅,西是下蒼、尚湖,南是浮牌等大村莊。在初時,逢五逢十的市日除各地茶葉外,各種山貨都聚集到這裏,甚是熱鬧,但是最熱鬧的還是春社與秋社。

春社的日期爲立春後的第8個戊日,秋社則爲立秋後的第8個戊日。清晚期以降,春社又改爲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秋社改爲十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自從宋時尊許遜爲“真君大帝”之後,當地的老百姓就將春秋二社和祭祀“真君大帝”以及鄉村中的一些鄉風民俗活動都結合起來進行,形成了一個以茶爲中心的鄉村民俗文化活動中心。

春社日,當地的茶農,特別是那些採茶的姑娘大嫂都刻意盛裝打扮,來到茶場,祭拜“真君大帝”,然後聚在茶場裏觀看社戲。同時,社日的茶場還是當地各種山貨物資交流的場所,因此熱鬧非凡。清末,又將春社的社日和元宵節合在了一起,那就更加熱鬧了,除了祭祀茶神“真君大帝”、看社戲、買賣山貨及日用品之外,又加上了元宵的花燈和龍燈。關於這個古茶場的春社之熱鬧,有周顯岱(當地的文人)的《玉山竹枝詞》爲證,其詩云:“茶場山下春晝晴,茶場廟外春草生。遊人雜還香成市,不住蓬蓬社鼓聲。”(5)清代東陽縣令湯慶祖在《茶場春社》中是這樣描寫的:“隆隆皮鼓聲,逢打白雲塢。衣冠熱鬧場,雞豕走田父。借問此何時,數點梨花雨。”(6)其間玉山八都鄉都到茶場去趕熱鬧,真可謂“年少女郎連袂生,看燈都集煮茶亭”(7)。

春社自是熱鬧,秋社更是有秋社的特色。秋社的時間爲十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因民間傳聞,十月十六日是“真君大帝”許遜的生日,這一來便使得秋社不同於春社。

物資交流大會是秋社的一大特色,春社時雖然也伴有物資交流,但由於其日巧值元宵,主要還是以祭茶神、迎龍燈爲主。到古茶場的人也是以玉山八都爲主,外地人不多。買賣的東西也僅爲春茶春耕服務,品種不多。然而秋社則不同,俗話說春種秋收,到了秋社之時,到古茶場進行買賣的品種大大增加。當地茶農或農民在秋收之後,便有許多東西要賣掉,又要爲下半年的過年過節或者辦事(諸如造房、婚慶等)置辦東西,所以各種山貨、農具、傢俱都從四村八鄉以及鄰近的新昌、天台、嵊縣等各地雲集到古茶場,使得秋社的人氣大大超過春社。

謝茶神是秋社的一項重要活動。通過春茶、秋茶的採摘,當地的茶農口袋裏便都有了幾個銅錢。生活雖然不容易,但中國的老百姓是很會感恩戴德的。據傳“真君大帝”許遜的生日也恰好是十月十六,正好與社日相合,於是在這日裏便有了豎大旗的活動,這大旗便是龍虎大旗。龍虎大旗本是道教中的一種儀式,據說始於東晉。《抱朴子》雲:“(李聃)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這大概是龍虎大旗之理論依據。到了明代的嘉靖年間,倭寇屢屢侵擾沿海,玉山雖有夾寨(明嘉靖抗倭寇遺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相衛,但倭寇還是經常深入玉山侵擾。玉山人民爲了抗擊倭寇,便利用茶場的秋社,以祭許真君,豎龍虎大旗號召抗倭。從此相沿成習,豎大旗便成了秋社最具特色的一道風景。這裏的龍虎大旗不同於任何地方的龍虎大旗。“農曆十月十六日,從各村來的大旗均豎於廟前田畈中,主杆一根,撐竿60根,放鬆索8條。竹竿分上下兩段,下段爲一根大杉木做成,長2丈7尺;上段是一根特大毛竹做成,套在下段之梢,銜接處用9個鐵環緊扣。60根竿頭高於套接之處,似傘架。主竿頂旗頭,旗頭下系麻繩8根,爲旗索,備豎旗時用。旗面套在主竿上段,用綢300丈做成,上繪龍鳳花鳥,邊飾翠布。旗竿下端有井字形腳架,供迎豎時扛擡。參加迎豎者稱旗腳,每面需120個壯漢。豎大旗時,密鑼緊鼓,喊聲震天。豎起後,由衆人扛擡,徐徐繞場一週,爾後固定於場上。”(8)豎大旗也成爲古代當地文人歌詠的題材,有周顯岱的《竹枝詞》爲證:“十月中旬報賽忙,茶場人得看場旺。載羅百幅爲旗幟,高揭旗竿十丈強。”(9)可見當時豎大旗是何等的壯觀。現在尚存一面較小的清代古旗,其長16.1米,寬17.6米,面積約283平方米。據當地老人回憶,他們小時候看到最大的旗,攤開來有一畝多地大。正因爲如此,秋社的規模和熱鬧情景便大大地超過了春社。

榷茶自然也是春社與秋社的活動中的一個重要項目。在春社與秋社的榷茶活動中,其參加者大都是地方鄉紳與文人。據老人回憶,“聽祖輩傳,在前清的時期,春社與秋社的社日,在社戲開始前先由鄉中的好佬在茶場中品茶,評出當年的好茶”。在評出好茶之後,便將好茶泡出,放在煮茶亭中,讓鄉親們一面觀燈猜謎,猜中者便獎上品好茶一杯,猜錯者,便罰劣等茶一杯。被評上上品好茶的農戶,便披紅掛綵。到後來由於茶葉市場的衰落,這榷茶的活動便逐漸衰落,到初時還偶爾搞一下,到抗戰時便完全銷聲匿跡了。

古茶場自宋開設以來,伴隨着歲月的千年滄桑,國興則茶興,國衰則茶衰。古茶場破了修、修了破,但是還是保存了下來,爲我們的古文化增添了許多光彩。

綠茶有多少種 綠茶種類大全

我先只講16種,只說名字。還有很多種的:1.毛尖2.龍井茶3.廬山雲霧4.碧螺春5.六安瓜片6.黃山毛峯7.安吉白茶(雖然他含着把白字,但是他還是綠茶,說的都是綠茶)8.烏龍茶9.竹葉青10.太平猴魁11.姑箐茶12.蒙頂茶13.松蘿14.火茶15.老竹16.雲峯。本人是茶藝班,才學了兩個學期,第二個學期已經開始!請大家尊敬一下茶🍵

如果我來你的城市旅行,有哪些美食是不可錯過的?

你好,我是一個來自於山東菏澤定陶的小姑娘。如果你有機會來我們古定陶遊玩的話,我作爲東道主有下面幾種美食是你不可錯過的。

01 燜子湯

以前我以爲燜子湯這個東西全國都有,後來上大學離開菏澤才發現原來這是我們定陶特有的一道美食。它的主要原料是紅薯,外觀看上去晶瑩剔透。燜子湯在我們定陶的小菜館都可以找到,也是我們定陶大席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萬分推薦!

02 牡丹糕

菏澤作爲牡丹之都,來菏澤怎麼能不看一看我們富麗堂皇的牡丹!怎麼能不嘗一嘗美味的牡丹糕呢!我們菏澤的牡丹糕也是一絕,第二推薦!

03 蒸槐花

我們定陶的蒸槐花真的是令人吃一次就忘不了。每年在槐花盛開的時期,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去摘槐花做蒸槐花吃。蒸槐花真的是我吃過最好吃最好吃的蒸菜了。非常推薦,定陶首選美食。

你們的家鄉都有哪些好吃的特色美食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分享哦!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你瞭解的有哪些呢?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1、琴棋書畫:笛子、二胡、古箏、蕭笛、鼓、古琴、琵琶。中國象棋、中國圍棋;中國書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寶、木版水印。國畫、山水畫、太極圖等。

2、傳統文學:主要是指詩詞曲賦。《詩經》、《楚辭》。如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等。

3、傳統節日:中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

4、中國戲劇:京劇、越劇、秦腔、潮劇、崑曲、湘劇、豫劇、曲劇  、徽劇、河北梆子、皮影戲、川劇、黃梅戲、粵劇、花鼓戲、巴陵戲、木偶戲、梨園戲、歌仔戲、廬劇等。

5、中國建築:亭閣牌坊、園林寺院、鐘塔廟宇、亭臺樓閣、民宅。

6、語言文字:漢語是我國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我國除漢族使用漢語外,回族、滿族、畲族也基本轉用漢語。

                                   

7、醫藥醫學:中醫、中藥、《黃帝內經》、《鍼灸甲乙經》、《脈經》、《本草綱目》、《千金方》、《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等。

8、宗教哲學:儒、道、釋〔佛〕、周易、陰陽、五行、八卦、占卜、風水、面相等。

9、民間工藝:潮繡、剪紙、風箏、中國織繡(刺繡等)、中國結、泥人、麪人、麪塑、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千層底等。

10、中華武術:太極拳、詠春拳、武當拳、形意拳、少林武術、南拳、劍術等。

11、地域文化:中土文化、潮汕文化、江南文化、塞北嶺南、大漠風情、蒙古草原、黑土地、青藏高原、桂林山水、中原文化、巴陵文化等民風民俗。

12、衣冠服飾:漢族衣冠服飾始於黃帝,備於堯舜,各朝代形制不同,中國還有受其他民族文化影響而誕生的服飾。少數民族服飾種類較多,如苗族的"嘔欠"、"嘔欠嘎給希"、" 嘔欠濤"。

13、古玩器物:玉、金銀器、瓷器、紅木傢俱、景泰藍、中國漆器、彩陶、紫砂器、蠟染、古代兵器等。

14、飲食廚藝:茶;茶道;酒文化、八大菜系餃子、湯圓、糉子、年糕、月餅、筷子等。

15、傳說神話: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梁祝、牛郎織女等。

                                   

西湖邊上那裏有較高檔的好去處,可邊賞景邊喝茶,用餐也在一起.

蔚藍海岸茶吧,曙光路36號

環境優雅,氣氛寧靜,還有古箏曲作伴,細品各色茶點和咖啡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望湖樓,保俶路12號

宋詩就開始久負盛名——“望湖樓”,沒有其他竹藤或是木製茶樓的刻意求工,因爲它的建構裏,每一寸紋理都已經深深浸潤了這世事滄桑的滿湖煙雨。它倚山傍湖,是個幽深所在。

湖畔居,湖濱路23號

具雞黍、邀知己,蕉雨點點落英紅,以茶代酒也醉人。在湖畔居喝茶的人能盡情地享受着生活的餘暇以及餘暇所提供的情致。這裏的氣氛是田園牧歌式的。

和茶館,湖濱路149號

紅褐色的古老傢俱因時代久遠的摩挲變得光滑而細膩,在燈光下反射出古典而華貴的美麗;樸實的圓圓青石墩上有行雲流水般纏綿的浮雕花紋,凝重中多了些許靈秀……

儲秀茶餐廳,西湖大道268號涌金廣場6號87078885

杭城第一家以茶吧、餐廳、酒吧相結和的主題餐廳。裝修十分考究一到夜幕降臨,會上演小型的舞臺劇。

絲韻西湖茶吧,杭大路1號

緊張的學習之餘,享受一份舒適的環境,是一種最好的調節。中低檔的價格,高質量的服務,正是本店的特色,靜靜地品茗之餘,感受一份校園書香的和浪漫

農家茶苑,南山路176號

一樓大廳可接納80-100人左右的團體,二樓設樸實歸真的商業洽談,親朋聚會,休閒娛樂等各式包廂。該茶苑以農家純厚、樸實、熱情的方式,歡迎都市中的人們不防常去坐坐,品評農家風味。

茗苑茶館,青春坊31號

內部裝潢考究樸實,從大廳到每個包廂都散發着一種家的親切和溫馨。茶品種以紅茶爲最,只需一杯就能使你齒頰留香,實爲不可不嘗

茶是苑,文苑路200號

現代化茶館中較具文化蘊味的一家茶館,館內不論品茗,休閒還是茶藝,書畫都充滿了書香氣息,實行茶點,水果自助;茶館還舉辦活動,如茶藝表演、書畫欣賞、文學沙龍、棋迷天地、廣告世界、攝影之友、音樂茶會等。

龍茶館,湖濱路64號

走進龍茶館,清脆的古箏聲音彷彿是從另一個世界而來。上了樓梯,頭頂有一盞盞的燈籠,白色的框架的燈光。罈罈罐罐整齊地羅列,各種茶點就擺在吧檯旁邊,斟上滿滿一杯清涼香濃的茶,慢慢品味。

七義烏龍茶館,孝女路10號

專營福建安溪烏龍茶和武夷巖茶,各種工夫茶具。質地優良,品味高雅,茶葉主打產品爲:鐵觀音、黃金桂、安溪色種(本山、毛蟹、奇蘭)、永春佛手、武夷水仙、巖肉桂等。茶具爲宜興產紫砂壺,款式爲君德、桑扁、小金瓜、矮蛋包等,德化產玉脂磁蓋盅及配套茶具等。

南風茶樓,南山路262號

一進一進的屋子,如長廊一般的北方建築,十分入眼,所有的顏色都是暗色調的,棕紅色的漆木,蘭色的瓷碗,還有瓷碗裏的那些星星點點的調配茶的用品。

碧羽茶樓,長慶街12號

這是一家相當古樸的茶樓,裏面的裝飾特具中國古典韻味,服務的小姐也是一身民族服裝,能讓你一走進這家茶樓便感到強烈的親和力。提供的飲品出色獨具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名品——血水雲綠,那真是沁人心脾,齒頰留香

你我茶吧,湖濱路1號

坐進杭州湖濱路一公園你我茶吧,總讓人生出一番古風鬱郁、洋風習習的韻味和情趣

名流茶坊,延安路530號

豪華的裝飾,卻並不顯奢侈,如同舊上海名人名家的居家裝飾。木質的地板、白色的圓形燈、竹做的藤椅,舒適的就象是在家裏一般。一個酒會,一個party,盡顯高貴氣質。懂得了這些,就不妨到名流茶坊來坐一坐,纖細的茶葉、清澈的茶水,淡淡的清香,坐在一處悠閒的地方,文人墨客,清茶一杯,淡風論雅;芸芸衆生,一茗在手,照樣海闊天空

沁心閣,德勝路78號

如果你想放鬆自己,如果你想品嚐一下中國的名茶,如果你想享受低消費高質量的服務,心閣是你理想的選擇。多一份心情去品味人生,多一份心情去品閣

新雅苑茶樓,文苑路35號

茶樓內小橋流水、氣氛幽靜典雅、環境古樸大方,正適合在外勞累了一天的您

書香茶樓,學院路178號

擁有20餘隻包廂,兩個大廳,其中特設25平方米大包廂一個,可容納數十人,適合舉辦生日聚會,畢業聚會和沙龍,講座等集體活動;茶樓與一側的淘金書店聯合主辦淘金英語沙龍,是訓練提高英語口語的理想途徑

鴻鑫茶樓,文一路173號

跪坐在日本式矮桌旁,細品香茗或是拔弄幾下古箏,靜聽古老悠揚的聲音,讓你的心沉靜下來……子袊園茶座有着非常優雅,古典式的環境,有限的客容量使該茶座永遠都有着寧靜,安逸的情調

新秋濤茶吧,秋濤路228號

設大廳、包廂。環境優雅,環繞立體聲音響,讓您在品茶的同時,聆聽美妙的音樂,併爲您提供健康的娛樂活動:圍棋、象棋、撲克、麻將等;並承辦小型的聚會活動,實爲您休閒、娛樂的好地方

榕樹茶樓,湖濱路15號

茶樓的裝飾和佈局很有些獨到之處——小橋流水、輕盈燈光暫且不說,單就那室內蔥蔥綠色看得人心裏就舒服;還有那泡桐杆製成的古色屏簾以及真竹竿和假竹葉的相映成趣……雖說都不是什麼大手筆,卻在點點細處顯露着靈氣;就象大俠筆下的各色武功,既有剛硬威猛,更有小巧騰挪。茶館還有另一賣點即沏茶專用虎跑泉水。

清茶館,潮王路37號

在清茶館,服務員爲你端上一杯清淡的茶水,一個人獨坐,或者是幾個人慢慢地聊慢慢地喝,都是一種無比的愜意。清茶館的佈置與茶水的特色,都突出了一個“清”字,真的是無愧於它的招牌。清茶一杯,高歌一曲,還真的有那麼一點閒雲野鶴的感覺,超脫出世。

旺倫茶苑,文一路95號

苑內有詩、畫布置,格調高雅,品味高尚,苑內陳設古樸、桌椅均爲竹製品,清新,自然之風撲面而來。特設的情侶包廂所營造的愛侶間濃濃的氣氛是別家所體會不到的。特色茶點水果茶、人蔘花茶,令您不出萬里便可品茗富有異國情調的茶點。

鐘樓音樂休閒吧,文二路24號三樓

柔和音樂、淡淡香茶或是精心調製的酒液,以及各種瓜子零食,都是戀愛的必修課,在鐘樓音樂休閒吧,不用學習戀愛講義,就可以修到100分喔 鐘樓音樂休閒吧,專門爲您營造溫馨浪漫的氣氛,享受休閒和浪漫的情調。

茶雨樓茶館,北山路67號(西冷橋邊)

杭城所有茶館中,茶雨樓茶藝館是靠湖兩個茶館中的其中一個,真可謂“品茗茶雨樓,盡享西子秀麗”

梧桐茶館,教工路176號

清新、浪漫古樸的裝飾,淡淡柔和的燈光效應,造就一片溫馨優雅,檸

檬茶等特色茶亦爲廣大茶友提供放鬆和浪漫

天一茶坊,保俶路110號

這兒的空間分成三格,即上中下三層。中間一層是可以一目瞭然的一層,幾個近似隔開的小包廂,很簡單的擺設,都是木質的結構,很有中國味道。下層另有一種風情——日本式的佈置:席地而坐的地板,蘭色花紋的玻璃紙,的燈光等,無不顯示出了一種異國情調。上層的佈局看起來還要簡單一些,適合對簡單有嗜好的人。

白沙泉茶樓,曙光路93號

“白沙泉”就爲你提供了這樣一個場所,讓您在大都市中找到久違的感覺,在純正的茶藝之中,超脫於這個紛亂的世界。一進門便有濃濃的悠香,純木色的桌椅,擺放整齊、乾淨,牆上掛了許多山水墨畫和字畫,令人如置身於書香雅地。

老潘茶莊,景芳二區

茶莊內設有空調卡拉OK包廂、商務包廂、大廳散座,裝飾獨特、環境優雅。推薦套餐:吃飯+喝茶+休閒+18元,深受廣大茶友的喜愛。在此還可品嚐到幾十種色香味形俱全的各地名茶

青藤茶館,湖濱路53號

去青藤茶館,不需要考慮天氣。那裏宜晴宜雨,所有的窗子永遠開向西湖。這裏一色老老實實的木圈椅,搭着方大紅緞面的棉椅墊,一派溫柔敦厚的樣子。圍廊上掛着幾盆吊蘭,牆上裝飾着幾個古樸的瓷器,窗上掛着細竹簾,櫃檯邊有棵纏滿青藤的樹。

門耳茶坊,曙光路47號

“門耳”周邊青山環繞,樹蔭鋪路,環境清幽。遠看湖水如鏡,近聽鳥語竊竊,讓茶者仿如置身世外桃源。茶坊佈置典雅,坊內小橋流水,音樂噴泉,草木盆景,綠意盎然,可謂小景怡人,琴音淆心。另備有文房四寶,文人雅客到此品茗之暇,可潑墨即興,留下丹青小趣。

笑意休閒吧,南山路103號

茶飲料以歐式爲主,吧內氣氛活躍,完全以歐式佈局,同時供應各類酒水,休閒舒適,經給以感官上的刺激,同時吧內waiter全是清一色的年青小夥,給人以青春活力,喜歡刺激,同時又喜歡品茶的人可以到這兒來坐坐。

大茶壺茶樓,吳山路158號3樓

中國庭園式的裝飾風格,內有可供100人左右(會議、卡拉OK等娛樂)的茶園,可供30人左右的茶話會及琴、棋、書畫比賽的紫雲亭,並有青藤、鬆軒、梅苑、嘉木等特色小包廂,爲您提供寧靜的茶園環境。茶樓推出的自助茶30元/位,品種多樣,有三十餘種茶點,任君品嚐,並送水果。

太極茶道水茶坊,保俶路184號

走進太極茶道水茶坊,一彎流水汩汩的小溪吸引就吸引了人雙眼。精緻的小碟中盛滿美味的茶點、水果。悠然坐在小溪邊,一邊隨意地從溪中選擇所愛。小橋、流水、人家,滿目綠色、鳥雀低語,儼如世外桃源。穿過小溪,從石階步入二樓的“茶人街”。古樸的江南民居風格以黑白爲主基調。高低錯落的江南民居山牆、低矮的攔板猶如江南水鄉河邊的石條凳。錚錚古琴聲,丁冬泉水聲不絕於耳。更精彩的還在三樓,這裏是又一條陳設考究的“茶人街”,有專設的陶坊和書齋,還有不同主題的小茶閣。

凡人茶閣,湖濱路15號

面積不算很大,但佈置悠雅、整潔、乾淨,點着香。外面是一些小桌椅,裏面是用屏隔開的雅座。茶葉品種齊全,可以隨意選擇

醉茶軒茶樓,人民路29號

座落於西子湖畔,環境優雅,館內青藤繞繞,小橋流水,具有濃郁的田園氣息,令茶客心曠神怡,服務小姐參加過茶道、茶藝專業培訓,並多次在比賽中獲獎。優質的服務,溫馨的環境,與淡淡的茶香定會讓您忘去工作的忙碌,得到充分的享受。

緣緣堂茶樓,曙光路8號

背靠青山,環境幽靜。館內藤藝桌椅、綠色植物、柔和燈飾、悅耳音響、空調,中西合壁的獨特空間使人倍感舒心。歐式果茶、花茶、紅茶、臺灣烏龍茶、精品綠茶、咖啡、各式飲品、點心任君選飲。

清心茶道,南山路246號

的漆木在整條以深色爲主的南山路上顯得格外的醒目,其風格讓人聯想起了海灘邊的小閣樓:小巧玲瓏,透着一股靈氣。

紅茶館,學院路163號

進門便感覺到一股濃郁的書卷氣,耳邊響着清脆的落子聲,其一大特色在於可以一邊品茗一邊下棋,茶館爲茶客提供各類棋具,有圍棋,象棋等,使人備感人生之樂趣。

天堂鳥泡沫紅茶坊,湖濱路58號

來自臺灣卻擁有一個絕對杭州化的名字,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座杭城第一家紅茶館把歐洲的紅茶引進到這裏。這是一家老資格的茶館了,茶館的佈置很有獨到之處:光線暗淡,四周均是棕紅色的木板,古老而優雅,看起來還有點咖啡館的味道。

紫藝閣茶坊,曙光路,80號

一家充滿大自然氣息的茶坊,佈置別緻,綠藤把整個茶坊裝扮的古樸,典雅令人有一種全新的感受,茶坊內不但有大小包廂,還有一個會議廳,可供舉辦茶花會。茶坊推出各地方特色的茶飲,從中也使茶客領略到各地飲茶風情

集芳園茶樓,國貨路13號二樓

佈局精巧,獨具田園風格而不失具有現代氣息。內設小木屋式的茶廂供選用。服務小姐經專業培訓,深諳茶藝,同時茶樓有“紅芯花茶,五彩玫瑰”等特色茶,茶香可口

新竹茶樓,曙光路80號

招牌茶直接從臺灣原裝凍頂烏龍茶,包廂環境特色是日式踏踏米,服務是日式跪式服務,提供包括粉絲、藕粉、酒釀衝蛋在內等等點心,清爽的感覺,消費面向大衆,還有茶道、茶藝表演

品茗軒茶樓,嶽官巷4號吳宅內

古老的明清建築、古老的紅色燈籠。一切都瀰漫着很濃的古典氣息。它是那種明清建築的樣子,細小的格子門、細小的格子窗、用格子做的吧檯、用格子做的古董架,明清建築的特色就是格子。還沒有走進品茗軒茶樓,就可以看到長長的桌子一直往前延伸,角角落落裏都擺滿了各種茶點。在這裏喝茶,不僅可以聞到茶的香味,也可以聞到清代古老的氣息。

神龍擱茶莊,德勝西路298號

茶莊秉承中華茶文化之傳統,創造了一個“以茶會友,以茶陶情,以茶養性,以茶修德”的環境。 “茶亦醉人何必酒”,茶莊會讓你滿意。

黃龍茶藝館,曙光路12-1號

黃龍洞之側,紫雲山腳下,依山傍洞,風景獨優。茶藝館的純木結構,仿古建築又是其一大特色,隱在幽幽綠樹之中,給人以神祕的遐想。茶館有特色的茶藝表演,茶藝小姐們有各自拿手的絕技,如“韓信點兵”,“金雞三點頭”等。

明緣茶莊,曙光路64號

位於西湖湖畔,環境優雅,綠蔭叢生,經營以杭州西湖龍井茶爲主,其他地方特色茶爲輔,是喝茶、品茶、結友、結緣的好地方。

綠草地茶樓,雙蕩弄34號

分上、下層,牆上及柱、壁間纏繞着藤蔓即使是假的塑料葉,在淡淡的燈光映射下,卻依然是那麼的充滿綠意。

萬華紅茶樓,開元路36號

地處較僻靜的開元路一帶,相對來說,少了一份喧鬧,多了一份寧靜, 茶館面積不大,但佈置卻精緻小巧,獨具風格。

壺笑天泡沫紅茶坊,湖濱路8號

一座將古今融合於一體的現代中國茶坊。該店引進目前港臺最流行的臺式泡沫紅茶,還有花茶,果茶,點心,套餐等項目。全天二十四小時服務,人們可以在這裏舒緩壓力,聚會,談天,洽談公等。

金沙閣茶樓,曙光路77號

中式茶點、茶道、茶藝性質的服務。用純正虎跑水泡製,茶葉品種數十種,各地名茶都包羅。走馬樓的環形的中式典雅的建築結構,14個包廂,2個大廳,有專人古箏伴奏,星級賓館式的服務水準。

息羽茶苑,西山路18號

麴院風荷對面,有一條小路通往息羽,給人以神祕之感,朱漆大門莊嚴肅目;進門後卻別一番風景,大廳擺設精美別緻,而包廂尤有特點:紅木的門框,窗框,紅木的桌椅,重而不笨,光看這些擺設便給人以藝術的享受,息羽的西湖龍井,是採自龍井之祖的十八棵御茶樹,周圍的茶山上,其味甘香,淳冽,入口滿頰清香,不忍下嚥。

南天藝術茶樓,南山路87-3號

一幢極具江南特色的仿古園林建築,還專設了藝術品畫廊,展示了一大批全省乃至全國都有極大影響力的藝術家的真品,是以文會友,以茶會友,以畫會友的精雅之處。

徑山茶館,文二路470號

位於杭州最大的超市——華商超市對面,園林式的風格體現一種清新、古樸、自然,充分體現一種迴歸自然的本質。

城隍茶樓,河坊街舊藩署路26號

毗鄰風景秀麗的吳山風景區,佔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是一座五層的古典式建築。

仙羽茶莊,白沙泉94號

茶莊本有一股淡淡的墨香,服務人員亦深諳茶道及書畫藝術,來此既可品茗論茶,又可既興潑墨,留下丹青小趣。

茶鄉酒家,龍井路58號

位於杭州茶葉博物館的出口邊上,很有創意的仿古旗幟,迎風飄揚;它集茶和菜於一體,不僅提供正宗的西湖龍井,同時還推出具有茶鄉特色的地方農家菜。

明石苑茶莊,北山路89號

西子湖畔的一顆明珠,紅塵鬧市中一方淨土,東鄰岳廟英魂,西連麴院風荷,樓對湖波千頃,座擁十畝綠蔭,湖畔有湖,石舫無纜,園中有園,奇石高聳,樓閣迴廊,包廂雅座,可遊可憩,可雅集可聚會,可觀書畫、茶道表演,又有箏琶仙樂。

翁隆盛茶館,湖濱路262號

地處湖濱一公園,憑窗遠眺,西湖風景盡收眼底,茶館是中國的仿宋古典格局,內外三進,給人幽深神祕之感,茶館著名的東方美人茶,聲名遠播海外,外國遊客到翁隆盛必要先品嚐這名字獨特的東方美人茶。

清源茶館,保俶路222號

濃郁的仿古氣息:外觀宋式的雕花、屋檐,進門後右側是全鏤空的拱門,倚窗可望路邊街景,紅木的仿古桌椅。進入茶館彷彿進入了另一個時代,回到了古代的中國,令人不禁思緒萬千,想起了中國茶文化的源遠流長……

四照閣茶樓,孤山路31號

位於西冷橋畔,座落山腰,居高臨下,迄吞山色,近挹湖光風景秀麗,環境幽雅,是早期文人墨客品茗吟詩之處。茶室建築精美,依山勢錯落點綴於綠蔭叢中,周圍綠色成蔭,鳥語花香,環境堪稱露天茶室之最。茶室不僅有西湖龍井等名茶,還有名家名畫,珍貴文物及印泥篆刻

風荷茶館,曙光路83號

西子湖畔西側,與西湖十景之一的“麴院風荷”咫尺之遙,四周多樹木,茂密成陰,茶館崇尚“追求自然,返樸歸真”的意境。館捏佈局古樸,廳內名家書畫相映成趣,名壺名茶皆置桌上,包廂小巧精緻,別有情趣。廳中草亭則坐一清秀撫琴女子,其面色之美妙,如雅風撫竹,令人心醉。經營採取自助式,擁有茶中精品五十餘種,其中“風荷高山野茶”,天然生長,無污染,屬生態茶,較爲稀有

梅鶴茶室,孤山路3號

西湖風景區孤山路, 西湖秀色盡收眼底,露天茶室,依湖而築,周圍青山綠水,視野開闊,令人心曠神怡。盈盈的茶香與寬廣的湖面,秀麗的風景定會使您遠離市區的喧譁,盡情的享受這一獨特的感覺

茗軒茶莊,南山路106-1號

隱身於幽幽青山綠草之中,憑增茶莊的神祕之感,同時也更具有茶的氛圍,茶莊的玫瑰紅茶清香人蔘烏龍茶,也是茶館的一絕,玫瑰紅茶,紅如胭脂;清香人蔘烏龍茶,淡而不減,其香號不及玫瑰紅茶般道入,卻別有一番“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風味。

紅寶石茶館,保俶路昭慶裏街

一家極具江南風格的茶館,館內小橋流水,綠葉環繞,還有風格各異的假山,巖洞,令您有一種迴歸自然的感受。柔柔的燭光,淡淡的茶香,優美的音樂會使您心靈得以淨化。茶館採用自助式的服務,茶館的頂樓還設有露天茶座,在上品茶,看風景別有一番情趣。

慶餘茶樓,延安路153號

慶餘茶樓是胡慶餘堂近期開業的杭城獨家保健茶樓,大紅的招牌,格外醒目,紅色紅得十分漂亮,彎曲的樓梯慢慢向上延伸,呈一個供狀,白色的牆壁,嵌在牆壁裏的繪畫,天花板頂上的各種水果,放在桌子上的各種茶點,傳統式的桌布,風格各異的座位,還有一個茶吧的吧檯。

藍寶茶樓,湖濱路38號

當人們走進藍寶,感受到的是一種除了外景能給的氣魄之外的另一種感受:兼具了中國韻味。古香古色,從最小的茶杯到牆上掛着的裝飾品,無一不是中國特色的。身着藍布白花衣服的服務小姐,點着大紅燈籠的天花板,鐵環繞成的燈籠裏面有一隻小蠟燭,幽暗的光線,構成了這裏獨特的幽雅的氛圍。

韋韋茶館,文苑路143號

韋韋茶館的清新情調是別具一格的,踏進韋韋,就會有一陣清新雅緻的氣氛包圍與身旁,連一個掛鐵鐘的設計也別具一格。茶館推出各款茶水的同時,也提供飲料、點心,是休閒談心的極佳場所。

心源茶樓,體育場路430號

穿行於底樓與三樓間,三千平方米的營業面積一寸一寸延伸、敞露。茶樓以中華茶爲主題進行佈局,古樸雅緻,頗顯大氣——朱漆木雕窗欄,點綴着清麗雅典的茶聯,牆上張掛着名人字畫,室內八仙桌,太師椅,高檔紫紗茶具,各地名茶,沿襲江南茶樓的精髓。

豐怡茶館,文華路167號

濃濃的學習氛圍與淡淡的茶香相得益彰,茶者置身於此,古書、宮燈、民樂忘卻都市的喧囂繁鬧,找到心靈休息的一片淨土

舒適茶樓,秋濤北路421號

門面由竹木結構裝修而成,一根根竹子排列成行,盡顯其自然格調,茶樓內設明亮大方的中式小包廂,日式的榻榻米小包廂溫馨,典雅,品茗聊天特別舒適。

春來茶館,武林路272號

以弘揚杭州茶文化爲已任,以爲都市人在緊張工作之餘提供品茗、休閒、會友的優雅環境爲出發點,以大衆消費爲基礎,以溫馨服務爲本,以茶會友,體現“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館內集全國各地名茶供茶友品嚐,其中更以雲南茶品爲最。

參考資料:http://shenxiaoyi2006.blog.163.com/blog/static/86354420075131238287/

杭州桐廬的歷史及當地好玩景點的背景知識等介紹!(詳細的話還有追加分哦~)

桐廬縣始建於三國吳黃武四年(公元225年),曾於隋開皇九年(589年)廢桐廬入錢塘縣,至仁壽二年(602年)復置。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桐廬西北七鄉置分水縣,同時於桐廬置嚴州。三年後廢嚴州及分水縣。如意元年(692年)復置分水,更縣名爲武盛。神龍元年(705年)複名分水縣。寶應元年(762年)析分水西部地置昭德縣,大曆六年(771年)廢昭德還屬分水。天佑三年(906年)劃分水東北五鄉入臨安。1949年4至5月桐、分兩縣解放,1958年11月廢新登、分水兩縣入桐廬。1960年5月又廢富陽入桐廬,並隸屬於杭州市。1961年10月復置富陽縣,今桐廬縣政區,基本上爲原桐廬、分水兩縣轄地。

距桐廬縣城23公里的瑤琳仙境,又名瑤琳洞,縱深1000米,遊覽面積28000平方米,她以神奇的地貌和瑰麗多姿的羣石景觀而享有“全國諸洞冠”之美譽,被國家旅遊局評爲“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 。

鄰近瑤琳仙境的紅燈籠外婆家,景區佔地11萬平方米,依青山、臨碧水,青磚黛瓦、小橋流水,設有以鄉村風味、鄉村景觀、鄉村遊樂爲內容的30多個景點,透出濃濃的村野之趣。在親切溫馨的外婆家漫步,沿百步街店鋪作坊五花八門。聽外婆講故事,嘗外婆小吃,林林總總的民俗風情讓您嬉個夠。鄉村家園可住可遊,設有鄉村家園小木屋、露營村、中小學生活動實驗基地。鄉村酒吧、文藝表演等項目。

天目溪漂流傍紅燈籠外婆家,選取畢浦碼頭至冷坑一段長約5公里的江面,行程約一個半小時。天目溪又稱分水江。乘竹筏款款而下,溪流蜿蜒曲折,洲灘衆多,一個灘連着一個灘,素有“溪有十八灘,一灘高一灘”之說,置身竹筏上,時而穿澗過坳,山回水轉;時而跌宕起伏,破浪逐水。讓人癡癡沉醉,盡享漂流之樂。

垂雲通天河,與聞名遐邇的瑤琳仙境僅一江之隔,特別之處在於溶洞內有長達4500米的地下暗河,划船入洞,泛舟地下河,觀賞奇形怪狀的鐘乳石,別有一番探險趣味。

浪石金灘,清澈逶迤的天目溪流轉到一個名叫浪石埠的地方劃了一個圈,圈的外面鑲嵌着柔軟的金邊(沙灘),古時這裏是天目溪水陸要津,相傳有巨石能隨波上下浮動,故名“浪石”。現在嬉水節目“龍舟竟渡”已列爲杭州市龍舟比賽定點訓練基地。

琴溪香谷,這裏林窒幽深,溪澗大氣候宕,有大批裸露的石包、石芽和懸崖石壁,以及狀元神洞、象鼻洞、水龍洞等多處小型溶洞。尤爲奇特的是,峽谷內漫山遍野的野桂花和上千株碗口直徑的樟樹,以及成片的“黃金柴”林和山蘭,形成了滿目青翠,四季飄香的自然景觀。

桐君山—七裏揚帆,與桐廬縣城僅一水之隔。形似碧螺,美若翠玉。古人稱之“浮玉山”、“小金山”。爲我國中醫藥鼻祖勝地。桐君山麓有葉淺予故居。七裏揚帆讓歷史上著名的“嚴陵七景”之一的絕妙景觀又重現昔日風采。泛舟江中,山映明鏡中,帆浮翠屏間,舟行景移,宛如一幅流動的富春山水畫。夏季夜遊,其中樂趣更是妙不可言。

大奇山,史稱“江南第一名人”,海拔600餘米,境內峽谷溪瀑,鳥語花香,滿眼自然野趣。眼下在金牛潭景區西側“長”出56座蒙古包,透出濃濃的草原風情,熱情奔放的蒙古歌舞表演和別開生面的篝火晚會,宛如置身“天蒼蒼、野茫茫”的蒙古大草原。

嚴子陵釣臺,東漢名士嚴子陵隱居垂釣之處。嚴光,字子陵,與東漢光武帝劉秀同窗,光武帝即位,嚴子陵堅辭不仕,攜妻回富春山隱居,耕田垂釣終老林泉,後人仰慕其不事王侯高風亮節的精神而建祠紀念,瀕臨富春江,因其風景秀麗,爲我國十大釣魚古蹟之首,景區內有雙臺垂釣、嚴先生祠、滄波橋、天下第十九泉、富春江詩文碑園等勝蹟。

江南龍門灣,這裏是富春江上的一處天然港灣,峽谷、平湖、孤嶼、懸崖、瀑布、奇鬆都在這裏集合,是富春江上風景最秀麗的地段之一。“一夜鸕鶿灘上泊,曉煙啼徹畫眉聲”這是清代詩人嚴遂成讚美龍門灣風光的詩句,自南北朝至清代,劉秀、范仲淹、蘇東坡、謝靈運、李白、陸游、李清照等1000多位名人雅士在這裏留下足跡,也留下浩如煙海的詩文傑作。

女兒村,這裏是國內唯一一個彰揚女性文化,再現摩梭母系氏族社會生活的民俗的風情園。這裏常年有四個獨具一格的展覽;中國古今女性第一展館、中國古代女性文化館、中國56個民族服飾館、巾幅風采剪紙藝術館。有一個摩梭大家庭在此安家落戶,他們來自有“母系氏族社會活化石”之稱的瀘沽湖,年輕女孩的山歌和甲搓舞,以及他們那質樸熱情和不可思議的嗓音,令人驚歎。

白雲源,在落差1200米的白雲源景區,溪水隨山勢,每一曲、每一折都形成飛瀑跌泉,整條溪內有深潭50多個,有氣勢的飛瀑10多處。瀑布下有深潭、水潭倒映美景,山光水色融爲一體,讓人充分領略到“山因水美,水因水秀”的真味。

天鬥地漏,位於桐廬縣東南,與浦江、諸暨、富陽三縣(市)交界處,距杭州80公里,距桐廬縣城30公里。天龍九瀑景點位於雪水雲綠產地雪水嶺東,據古典記載:“其間崇山峻嶺,人跡罕至,蓋百里,而泄水龍王託居其間“,後人築廟祭祀,以求雨水。在此崇山峻嶺之中,林木蒼翠,溪流隨山勢落差,自峭壁懸崖之上飛瀉跌落,形成九潭九瀑,落差俱數十米,爲桐廬鏡內第一瀑布羣。九瀑或曲折幽深穿石破崖,或銀河瀉落、雷霆龍吟,身居其間,山水之奇絕給人以無限讚歎。懸崖飛瀑之上則溪流蜿蜒,幽谷鳴鳥,谷中植被茂盛,是天然的森林氧吧。

巴比鬆度假莊園,有騎馬、射箭、劃皮艇等遊樂項目,是一處臺灣客商投資開發的充滿田園生活的自然休閒之地。

峯之語蜜蜂王國,是由浙江峯之語峯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9000餘萬元建造的一個以參觀遊覽、休閒、趣味、餐飲、購物爲主題的農業、科技相結合的科技生態園。園區共分:蜜蜂花卉生態園、生產線、蜂文化博物館、餐廳、大型購物商場五部分,以種植草莓、四季瓜果、生態養蜂及參觀目前國內規模最大、設施最先前的蜂產品生產線,集中體現蜂文化爲特色的旅遊景點。

紀龍山,放鬆身心的休閒野營之地,可以越山野、探洞災;可以獰獵射擊、烘烤野味;可以夜宿帳蓬感受篝火晚會的奇異樂趣,也可住到淳樸農家之中享受農家飯的美味。

羅山天子地,天子地生態旅遊區位於桐廬百江鎮羅山村,距縣城45公里。是集山、水、林、洞於一體的生態旅遊景區,具有“秀、雄、奇、險”的山嶽風貌。峽谷長達3000餘米,面積約4平方公里,由民族風情休閒、溝壑峽谷、高山攬勝、天子地溶洞四大景區組成。據民間傳說,八仙雲遊四海,路過此地,發現一小孩舉止不凡,有“天子”相。於是八相下凡,精心調教,小孩成爲“天子”,“天子地”由此得名。

杭州

杭州歷史悠久,自秦時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曆史。杭州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跨湖橋遺址的發掘顯示,早在8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被史界稱爲文明的曙光。杭州曾是五代吳越國和南宋王朝兩代建都地,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被13世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讚歎爲“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杭州古稱錢塘。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錢塘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歷史上出現。五代時的吳越國(公元907年-978年)在杭州建都。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爲臨安府。紹興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臨安,歷時140餘年。元年(1912年),原錢塘、仁和縣並置杭縣。十六年(1927年),劃杭縣城區等地設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從此揭開了杭州發展的歷史新篇章。

景點

虎跑夢泉

虎跑泉是一處以“泉”爲主題的觀泉、聽泉、品泉、試泉的泉源景觀,又是以性空、濟公、弘一法師傳奇故事爲特色的人文景觀,坐落位於西湖之南的大慈山定慧禪寺內。民間傳說唐代性空大師遊歷此山,這裏風景優美,只是無水源,決定去別處,忽然有神人告訴他即將有二隻老虎會來挖泉,翌日,果然有二虎跑山出泉,甘冽醇厚,純淨無菌,從此“龍井茶葉虎跑泉”被稱爲 “西湖雙絕”。 宋蘇東坡贊虎跑泉詩中,留有“道人不惜階前水,借與匏尊自在嘗”的佳句。虎跑經全面改造,恢復了濟公塔院、羅漢堂,並塑造栩栩如生的“夢虎”和濟公傳說浮雕。

靈隱-飛來峯

源到杭州旅遊,一看西湖,二看靈隱,靈隱位於西湖西部的飛來峯旁,離西湖不遠,可謂“不可不去”。

相傳始東晉時印度僧人慧理來杭,相傳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來杭州,看到這裏山峯奇秀,以爲是“仙靈所隱”,便在這裏建寺,取名靈隱。靈隱寺天王殿外有一冷泉亭,據說蘇東坡在杭州做太守時,常在冷泉亭上飲宴賦詩。靈隱一帶的山峯怪石嵯峨,風景絕異,印度僧人慧理稱:“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以飛來?”,因此稱爲“飛來峯”。

飛來峯是江南少見的古代石窟藝術瑰寶,可與四川大足石刻媲美。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峯”的詩句。

1993年,靈隱景區新闢了“中華石窟藝術集萃園”,它借飛來峯山林之勢,把中國著名的石窟藝術經典造像(如:樂山大佛、龍門石窟等)微縮於此,值得一看。

六和塔

位於錢塘江畔月輪山上,是北宋時吳越王爲鎮錢塘潮而建。塔有七面八級,高59.89米,雄偉壯麗。登塔俯瞰,錢塘風光盡收眼底。現在六和塔旁新建了一座中華古塔苑。走進塔苑,各個朝代、各個地區的一百多座古塔,集中展現了中國塔文化的精華。

六和塔身後北側往山上走,越過塔苑,來到仿造應縣木塔的臺地,驀然回首,六和塔和錢塘江大橋的雄姿盡現眼前,是最令人滿意的拍攝點。

三潭印月

又稱“小瀛洲”,是西湖三島中面積最大、景觀最豐富、知名度最高者,被譽爲“西湖第一勝境”,是江南水上庭院藝術的代表作。“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是這裏的最大特色。

小瀛洲呈“田”字狀,外圈和內十字有島橋相連,亭臺榭軒,點綴其間,內部被島橋自然分割成四個湖,中心綠洲的“竹徑通幽”藝術牆充滿詩情畫意。島南端的“我心相印亭”前可觀賞三潭印月勝景。每到中秋月夜,放明燭於塔內,燈光外透宛如15個小月亮。此時,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夜景十分迷人。

遊三潭印月可在西湖邊任何一個碼頭(分佈在湖濱、中山公園、花港、嶽王廟等處)乘西湖遊船前往。

龍井問茶

以“茶”爲主題的品茗清幽之處,在西湖西面的鳳篁嶺上。本名龍泓,又名龍湫,以泉名井。相傳三國東吳赤烏年間已發現。泉水出自山岩中,四時不絕,水味甘洌,取小棍輕輕攪撥井水,水面呈現一根蠕動的分水線,頗具風趣。

龍井之西的龍井村,環山產茶,名西湖龍井茶,因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而著稱於世。元代虞集詠茶詩有“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真正龍井當地產的茶,產量很少,且大多遠銷國外。所以龍井村賣出來的“高價”茶葉,似乎並不“正宗”,還是杭州的百貨商店裏買的貨真價實一點。

蘇堤春曉

蘇堤俗稱蘇公堤,在西湖的西南面,南起花港觀魚,北接麴院風荷,是“西湖十景”之首。當年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開浚西湖,取湖泥葑草築成,橫貫湖南北,全長2.8公里。堤上有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六橋,古樸美觀。

蘇堤的美麗不僅在於它在秀麗的西湖中穿越而過,還因爲堤上種滿了形態優美的香樟樹及其他各種植物,是一條全年都常綠的長堤,特別是到了春天,堤上桃花盛開,樹發新葉,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加之春風和熙,令人心曠神怡。

斷橋殘雪

美麗的神話故事《白蛇傳》中白娘子與許仙的相會之橋,位於白堤始端。斷橋之名得於唐朝,古時橋上有門,門上有檐,下雪時中間一段的雪都在門檐上,橋上只有兩頭有雪,遠遠望去橋像斷了一樣,所以稱作斷橋。

橋堍有御碑亭等亭軒建築,面臨裏西湖,與寶石山、保叔塔隔湖相對,山、塔、湖、亭、橋與湖邊桃、柳組成一幅如畫景色,十分迷人。斷橋是通往孤山的必經之路,每當雪後人們紛紛去斷橋欣賞西湖雪景,孤山與裏西湖銀裝素裹,格外動人,因稱“斷橋殘雪”。

平湖秋月

從斷橋由東向西走過1.1公里長的白堤,堤的那一頭就是孤山最東端的平湖秋月。“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每年農曆8月14日-16日,這裏都將舉辦“月是西湖明”中秋賞月晚會。平湖秋月樓柱上有一聯雲:“穿牖而來夏日清風冬日日,捲簾相見前山明月後山山。”道出了這裏的境界。

岳廟

位於西湖西北角的嶽湖畔,始建於公元1221年,是爲紀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飛而建的。內有忠烈廟、啓忠祠和岳飛墓。忠烈廟內的岳飛塑像,上懸“還我河山”巨匾,爲岳飛手跡。

孤山

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水,一山獨特,山雖不高,卻是觀賞西湖景色最佳之地。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物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是爲紀念宋代隱居詩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鶴子之傳說。亭外廣植梅花,爲湖上賞梅佳處。

千島湖

千島湖碧波萬傾,千島竟秀,羣山疊翠,峽谷幽深,溪澗清秀,洞石奇異,還有種類衆多的生物資源,文物古蹟和豐富的土特產品,構成了享譽中外的島湖風景特點。近年來,經過大規模的改造和建設,已形成了品位較高、內涵豐富的羨山、屏峯、梅峯、龍山、動物系列、石林六大景區的14處景點。

參考資料:http://ke.baidu.com/view/328560.htm

中國哪個省的茶葉最好?

      01

      如果要問哪裏的茶葉最出名最好喝,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畢竟各有各的好,不可以偏概全。目前我國有四大茶區,分別是華南茶區、西南茶區、江南茶區、江北茶區。

      中國的名茶實在太多了,許多城市也因茶而出名。如果要問哪裏的茶葉最出名最好喝,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畢竟各有各的好,不可以偏概全。目前我國有四大茶區,分別是華南茶區、西南茶區、江南茶區、江北茶區。

      其中,江南茶區包括浙江、安徽南、江蘇南、江西、湖北、湖南等,這裏的名茶最多,年產茶量大約佔全國總產量的2/3。

      1、江蘇名茶: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金壇雀舌、花果山雲霧茶、茅山青峯、荊溪雲片、無錫毫茶、二泉銀毫、前峯雪蓮等。

      2、安徽名茶:黃山毛峯、太平猴魁、屯溪綠茶、祁門紅茶、六安瓜片、霍山黃芽、嶽西翠蘭、涇縣特尖、涌溪火青、 桐城小花等。

      峯雪蓮等。

      3、江西名茶:廬山雲霧茶、遂川狗牯腦茶、婺源茗眉綠茶、寧紅工夫、雙井綠、麻姑茶、上饒白眉、瑞州黃檗茶、浮 紅茶、井岡翠綠茶、鳳陽藤茶等。

      4、湖北名茶:恩施玉露、採花毛尖、宜紅、英山雲霧、峽州碧峯、老君眉茶、鄧村綠茶、龍峯茶、松針茶、鬆峯茶、 峽州碧峯、恩施富硒茶、天堂雲霧茶等。

      5、湖南名茶:君山銀針、古丈毛尖、高橋銀峯、金井毛尖、蘭嶺綠之劍、東山秀峯、南嶽雲霧茶、石門銀峯、安化鬆 針、野針王、安化黑茶、黃金茶、碣灘茶、岳陽黃芽等。

      6、浙江名茶:西湖龍井、安吉白茶、大佛龍井、開化龍頂茶、莫幹黃芽、望府銀毫、武陽春雨、惠明茶、松陽銀猴、 望海茶、綠劍茶、徑山茶、顧渚紫筍、普陀佛茶、九曲紅梅、平陽黃湯等。

      西南茶區則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包括雲南、四川、貴州和東南等地。

      1、名茶:酥油茶、甜茶、清茶、高原茶、雪茶等。

      2、雲南名茶:普洱茶、滇紅、滇綠、沱茶、七子餅茶、南糯白毫茶、雲南沱茶等。

      3、貴州名茶:都勻毛尖、湄潭翠芽、梵淨山翠峯茶、石阡苔茶、鳳岡富鋅富硒茶、貴州明前毛尖茶、貴州綠寶石茶、 雲霧貢茶、清池翠片等。

      4、四川名茶:竹葉青、蒙頂茶、川紅工夫、峨眉毛峯、邛崍文君茶、蒙頂黃芽、邛崍黑茶、青城雪芽、文君綠茶、巴 山雀舌、宜賓早白尖、敘府龍芽、龍都香茗等。

      華南茶區包括廣東、廣西、福建、海南、臺灣等省區,這裏一年四季都可以產茶,爲中國最適宜茶樹生長的地區。

      1、臺灣名茶:日明潭紅茶、凍頂烏龍、文山包種、臺灣高山茶等。

      2、海南名茶:海南大白毫、五指山綠茶、白沙綠茶、中國香蘭茶、海南紅碎茶、鷓鴣茶等。

      3、廣西名茶:梧州六堡茶、貴港覃塘毛尖、凌雲白毫茶、西山茶、橫縣茉莉花茶、昭平銀杉茶等。

      4、福建名茶:鐵觀音、大紅袍、福鼎白茶(白毫銀針、壽眉、白牡丹)、正山小種、金駿眉、武夷巖茶(肉桂、黃 旦、毛蟹、水仙、大紅袍)、本山茶、佛手茶等。

      5、廣東名茶:鳳凰單叢、廣東韶關保健茶、英德紅茶、嶺頭單叢茶、石古坪烏龍茶、西巖烏龍茶、南華大葉奇蘭茶、 三峯黃金桂茶、鴻雁金萱烏龍茶、龍星水仙香茶等。

      江北茶區包括山東、安徽北、陝西南、江蘇北、河南、甘肅等地,是中國最北的茶區,每年能產茶的時間最短,這裏主要生產綠茶。

      1、甘肅名茶:罐罐茶、隴南綠茶(多是引進的龍井43號)、太平老鷹茶、碧波茶、三泡臺、康縣龍神茶等。

      2、陝西名茶:涇陽茯茶、紫陽毛尖、西鄉午子仙毫、南鄭漢水銀梭、鎮巴秦巴霧毫、平利八仙雲霧、商南泉茗、城固 銀毫、絞股藍龍鬚茶等。

      3、河南名茶:信陽毛尖、太白銀毫、金剛碧綠、仰天雪綠、白雲毛峯、杏山竹葉青、震雷劍毫、賽山玉蓮、靈山劍 峯、清淮綠、震雷春等。

      4、山東名茶:蓮山翠芽、浮山浮來青、莒南玉芽、莒南松針、莒南雪芽、龍泉翠芽、膠南海青峯茶、莒南莒州青、日照綠茶(雪青)、沂蒙碧芽、臨沭玉山茗芽、嶗山礦泉茶等。

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爲什麼茶文化對中國人而言意義重大?

古時文人有"琴棋書畫詩酒茶"七件寶。國人從何時開始飲茶,尚無定論,但從西漢時,已有關於飲茶的文獻記載。不管是廟堂之上,還是江湖之遠,茶除了其本身的飲品價值,和其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之類的養生、藥用價值之外,還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

茶在中國文化中爲什麼那麼重要?

一、茶的飲食文化內涵

唐代以前,烹茶一般會加入芝麻、食鹽、瓜仁、桃仁等佐料,茶膳也是由此而來。用茶來料理美食,取茶葉的清香,使茶與食物完美結合,爲菜餚錦上添花,成爲茶香滿溢的茶膳。茶膳包括茶菜、茶點、茶湯。要把"茶"與"膳"完美地結合,成爲"茶膳",就必須經過有心人的烹調,妙手撮合,再加以雕琢。

用茶來料理美食,尊重所選用的茶葉的特性十分關鍵,蔥、姜、蒜等重味的作料很容易蓋過茶香,所以一般粵菜和淮揚菜中才有傳統茶餐。中餐最經典的茶饌莫過於淮揚菜中的"龍井蝦仁"。龍井茶的清香中和了蝦的腥味,就更鮮美,更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靈氣"了。

茶葉入饌不只限於中餐,日本料理中也有,那多數是以抹茶製作的各種糕點。微微的苦配上低調的甜,可謂典型東方審美,有節制的優雅。歐洲人更加徹底,從茶葉進入他們的生活開始就已經將其單獨搭配黑胡椒和海鹽一起享用了。恬靜淡雅、溫馨醇和的玄米茶是一種日韓風味的綠茶飲品,它以糙米爲原料,經浸泡、蒸熟、滾炒等工藝製成的玄米與日式蒸清茶拼配而成,既保持了茶葉的自然香氣,又增添了炒米的芳香,鮮醇適口,不傷腸胃。

茶粥也是值得一提的,它兼有茶、米之香。古典吳越方言中"粥"和"茶"的讀音一樣,可見人們對茶粥的喜愛。江南炎夏溼熱,廚娘們取綠茶濃汁,加之粳米、白糖,以小火慢熬。粥成但聞佳茗清醇,粥香溢清,夏日炎暑便消一半。在上海浦江兩岸,每日清晨至深夜,都有茶粥供應。有"豆粉茶粥""薄荷茶粥""藕汁茶粥""果奶茶粥""菜汁茶粥""雞汁茶粥""什錦茶粥""菊花茶粥"等。

不僅中國人愛茶粥,日本人也有他們喜愛的"奈良茶粥"。奈良茶粥源自奈良東大寺取水節。茶剛從中國傳入日本時,還屬於貴重的飲品兼藥品,只有級別高的寺廟得以品飲。當時東大寺的和尚用煮好的第一道茶來泡飯,第二道茶來加鹽煮飯,施發善衆。後來茶葉普及,民衆也喜歡上了茶粥。奈良的茶粥色澤金黃,入口不膩,茶和米的清香合二爲一。當地人吃茶粥喜歡配上"奈良漬"鹹菜,這一粥一菜也成爲地道的奈良早餐。

此外,雲南的基諾族還保留着吃涼拌茶葉的傳統習慣。其做法是把鮮茶葉揉碎了放到器皿中,加一點黃果葉、大蒜、辣椒、鹽等輔料,再加入山泉水拌好。其味極爲特別,兼有生食之菜的爽脆、茶的清香以及辛辣之味。

茶在中國文化中爲什麼那麼重要?

二、帝王的飲茶史

中國歷史上,帝王飲茶的歷史相當古老。從發現茶葉的炎帝,到癡愛品茗的康熙、乾隆,與茶結下不解之緣的皇帝,層出不窮。

南朝齊武帝蕭賾遺詔中下令,葬禮從簡,靈位前不得按慣例"以牲爲祭",而是設一些餅、茶飲即可,並要求"天下貴賤,鹹同此制"。隋《大業雜記》記載,有位和尚製造一種"扶芳夜飲"的茶飲給文帝楊堅喝。此飲採用一種叫"扶芳"的樹葉,"夏日取其汁,微火炙使香,煮以飲,碧綠,色香甚美,令人不渴"。又據《隋史》記載,文帝夢見有位神人把他的頭骨給換了,夢醒以後便一直頭痛。後來遇一僧人,告訴他說"山中有茗草,煮而飲之當愈",文帝服之以後果然見效。宋徽宗趙佶酷愛飲茶,而且精於茶道。在北宋大觀年間,他著有《茶論》一書,後人稱之爲《大觀茶論》。

到了明清之際,茶葉無論在品類還是製作工藝上,都趨於完美。清代康熙皇帝喜茶,更爲江南名茶碧螺春命名而留下一段佳話。史載,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杭州,曾四度到西湖茶區。他在龍井獅子峯胡公廟前飲龍井茶時,讚賞茶葉清香醇厚,遂封廟前十八棵茶樹爲"御茶",並派專人看管,年年歲歲採製進貢到宮中,"御茶"至今遺址尚存。

此外,值得一提的還有帝王飲茶史上最悲涼的一幕。晉武帝司馬炎去世後,歷史上屈指可數的愚笨太子司馬衷繼位,是爲晉惠帝。他一登上王位,就發生了"八王之亂"。太安二年(303),東海王司馬越率大軍挾持惠帝,向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發起猛攻。不承想在湯陰一戰中,晉惠帝又被司馬穎掠去。成了司馬穎傀儡的惠帝,被挾持到了洛陽,然後又逃往長安。光熙元年(306),東海王司馬越消滅各路反王,惠帝也回到了洛陽,被監禁起來,飲食起居大不如前。一夜,身邊的臣子用瓦盂盛了一碗茶給惠帝喝,惠帝對此茶讚不絕口。其實,它不過是孤臣無以貢奉,不知從哪兒找來的一碗粗茶。殘亂年代,困苦帝王,這碗茶應該是帝王飲茶史上最悲涼的一碗。

三、以茶代酒的故事

儘管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但是在隆重場合,茶的重要性還是無法與酒相比,最多在特殊情況下成爲酒的暫時替代品。中國古代筵席有以禮待客的傳統,對那些沒什麼酒量或滴酒不沾的賓客,主人一般會主動用其他飲品代替,如茶。

三國時期吳國君主孫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暴君,卻出乎意料地有"以茶代酒"的文雅之事。嗜酒如命的孫皓每次設宴,都讓大臣們每人至少喝足七升酒。當時孫皓最敬重的文臣韋曜,學富五車,但酒量僅二升而已。孫皓便對他以禮相待,每次宴會暗中賜他好茶,讓他以茶代酒。孫皓也由此開創了以茶代酒的先例。後世好茶者考證,孫皓賜給韋曜"代酒"的茶,應該是產於浙江的御茶。

晉時,飲茶者開始增多。劉琨是晉朝有名的大將,青年時代和祖遜爲友,讀書習武,上演了歷史上有名的"聞雞起舞"故事。晉惠帝時期的八王之亂,讓北方匈奴人有可乘之機,他們大肆侵犯北方的幷州、冀州一帶。光熙元年(306),劉琨負責這幾地的軍事事宜,但抗擊匈奴的軍事行動失敗。劉琨內心憤懣不安。自古有喝酒解悶的說法,劉琨則與衆不同,他喜歡通過喝茶來發泄心中鬱悶,而且一喝必是上等茶。

茶在中國文化中爲什麼那麼重要?

四、以茶祭神

我國以茶作祭,形式大致有三種:在盛茶器皿中注入茶水;供奉干茶葉;不用茶,僅用茶碗、茶壺等作象徵。但也不僅限於此,明代的徐獻忠在展現湖州一帶風土人情、人文地理的《吳興掌故集》中記載:"我朝太祖皇帝喜顧渚茶,今定製,歲貢奉三十二斤,清明前二日,縣官親詣採造,進南京奉先殿焚香而已。"當時南方一些名茶區,要在清明前把貢茶送到京城,而這些茶是用於皇室焚燒祭祖用的。

在我國民間,一些善男信女常用"清茶四(種)果"或"三(杯)茶六(杯)酒"祭天謝地,期望得到神靈的保佑。在中國古剎禪院中,常備有"寺院茶",且用最好的茶葉來供佛。據《蠻甌志》記載:覺林院的僧侶,"待客以驚雷莢(中等茶),自奉以萱帶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茶(上等茶)。蓋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一些虔誠的佛教徒常以茶爲供品,向寺院佛祖獻茶。

在少數民族地區,以茶祭神更是習以爲常。湘西苗族居住區,舊時流行祭茶神,祭祀分早、中、晚三次:早晨祭早茶神,中午祭日茶神,夜晚祭晚茶神。祭茶神儀式十分嚴肅,祭品以茶爲主。雲南景洪基諾山區的一些民族,每年夏曆正月間要祭茶樹,並口中唸唸有詞:"茶樹茶樹快快長,茶葉長得青又亮。神靈多保佑,產茶千萬擔。"他們相信這樣做會得到神靈保佑,使茶葉有好收成。

五、茶的道家文化內涵

道家是最看重茶的文化精神的。唐代喜飲、擅飲茶的著名道人就不少。唐開元年間,唐玄宗極爲欣賞道士申元,甚至讓自己宮中的侍女趙雲容爲申元侍候茶藥。唐代《南部新書》中記載,唐肅宗曾賜給道士張志和奴、婢各一名。張志和爲他們取名漁童、樵青,"使蘇蘭薪桂,竹裏煎茶"。唐代最著名的道家茶人,應是女道士李季蘭。李季蘭和陸羽是好友,曾在德宗年間和陸羽、皎然在茗溪組織詩會。有學者認爲,正是他們三人共同開創了唐代茶道格局。

在文學作品中,茶和道士之間的密切關係也無處不在。歐陽修在《送龍茶與許道人》中,寫到他將當時非常名貴的龍團茶,送給了"來似浮雲去無跡"的一位滎陽道士。元朝著名散曲家張養浩在泰山遊玩,發現一道觀中香茶怡人,寫下了"鼎鐺百沸失膏火,風水萬里忘萍逢"的佳句。明朝藩王朱權,晚年時兼修釋老,尤喜沉於茶道,以求達到"探虛玄而參造化,清心神而出塵表"的修身境界。晚清劉鶚,爲寫《老殘遊記》數次到泰山,對其風俗民情極爲熟悉,開篇第一回寫老殘和其他人一起遊道觀,道人見客來,就"端出茶盒","大家吃了茶"。

道家人飲茶不似佛家執着於精神上的追求,也不似儒家飲茶需要一套數十種茶器且極爲煩瑣的禮儀。相對來講,茶對於道家的養生意義更爲重要。相傳活了八百多歲的彭祖之徒丹丘子、黃山君,就是因喝茶才羽化成仙。雖然是傳說,卻可以從中看出茶的養生保健功能,至少在黃山君那個時代已被發現並利用了。

茶對養生的重要影響,甚至使古人認爲,飲茶不僅能養生,還能讓人成仙。服用草木果實之類的安全養生品,是道家人最想研究的課題。而茶有升清降濁、疏通經絡的作用,正好可爲道家練功所用。因此,從葛洪的《抱朴子》到陶弘景的《本草經》,道家人從藥理方面研究茶是最認真的,而且成就斐然。

六、與茶有關的神話傳說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茶和酒最與衆不同,它們似乎比其他飲食品類更容易被用來參與人神、人鬼之間的溝通。因此,說茶有幾分仙氣、神氣、鬼氣,也不算誇張。

陸羽在《茶經》中,就頻繁引用《搜神記》、《續搜神記》等野史筆記類文獻中的故事,展現茶與神鬼之間發生的故事。從這些傳說產生的心理根源探究,可能是因爲茶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太多益處,所以古人特別是名茶區的古人,心甘情願以茶爲崇拜對象。

中國茶區幾乎都有和神仙有關的故事。比如武夷山崇安縣星村有五株與衆不同的茶樹,茶葉成雙出現,且形態一模一樣,製成茶葉皆爲上品。相傳這五棵茶樹就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所栽,武夷人稱"呂仙茶"。又如雲南西雙版納的南糯山原本無茶,三國時期諸葛亮帶兵至此,逢將士患眼疾,他便以杖擊地,地生茶樹,於是茶葉醫好了將士們的眼疾。後來南糯山便有了名聞天下的普洱茶。當地人尊諸葛孔明爲茶祖,每年孔明生日之際要飲茶放"孔明燈"。安徽的名茶太平猴魁茶,相傳是兩隻得道的老猴贈給當地人的。如此傳說,數不勝數。

七、吟詠茶葉的作品

在古代,出現過不少歌頌茶葉的歌,如唐代皮日休的《茶中雜詠序》中有"昔晉杜育有《荈賦》,季疵有《茶歌》"。這裏所說的茶歌是指陸羽所做的六羨茶歌:"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此外,唐代還有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劉禹錫的《西山蘭若試茶歌》等。當然,茶歌來自生活,主要以民間創作爲主。即便是文人蔘與,也只是由他們從民謠中整理再編曲,然後返回到人民中去。明清時期,杭州富陽一帶有一首廣爲流傳的《貢茶鯽魚歌》。此歌便是正德九年(1514),由按察檢事韓邦奇據民間的《富陽謠》改編而成。這首歌以當地茶農的口吻,通過痛徹心扉的質問,表現出對採辦貢茶和貢魚所受到的侵擾。韓邦奇也因爲爲民反對進貢茶葉而觸犯朝廷,被治以重罪。

另一類茶歌,是茶農和茶工自己創作的民歌或山歌。如清代在江西流傳的茶山歌,其歌詞非常有民間生活氣息,如:"茶葉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賽過雞。"

古時詠茶的詩也不勝枚舉,但在唐朝之前,文人詩作中提到茶的只有四首:晉代孫楚的《出歌》;張載的《登成都白菟樓》;左思的《嬌女詩》;南朝宋王微的《雜詩》。其中,"洛陽紙貴"的左思,在其五言敘事長詩中,描寫了兩個豆蔻年華的小女孩,她們天真爛漫,在花園中追打嬉戲。遊戲得口渴了,便急着烹茶以飲。爲了更快喝到茶,她們"心爲荼荈劇,吹噓對鼎"。詩中的鼎是一種用來煮茶的三足兩耳食器,但並非專門煮茶的器具。因爲唐代以前茶器常常是與酒器、食器混用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南朝女文學家鮑令暉的《香茗賦》。鮑令暉是著名文學家鮑照的妹妹。她出身貧寒,卻飽讀詩書,才華橫溢,文獻記載她有《香茗賦集》一書傳世,遺憾的是今已散佚。古代詩歌總集《玉臺新詠》也收錄了她的詩作。艱難生活的歷練,促成了鮑令暉對社會人生的深刻感悟,也讓她留下了不少詩文佳作。詩論家鍾嶸誇讚:"令暉歌詩,往往嶄絕清巧。《擬古》尤勝,唯《百願》淫矣。"可惜她的作品僅存詩七首,都與茶無關。她在《香茗賦》中究竟如何寫茶,後人無從知曉,實乃一大憾事。

標籤:龍井 八仙 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