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牀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牀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牀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出處】唐·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意思翻譯】牀頭屋頂在漏雨,找不到一塊幹處,雨腳象麻線一般,毫不間斷。自從戰亂以來就很少睡眠,這一片透溼,不知怎樣才能熬到亮天?

【全詩】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羣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爲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

脣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

牀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賞析】

      這是杜甫寫的一首古體詩。

     公元759年,陝西發生饑荒,安史之亂未平,杜甫棄官西行,最後抵達成都,年底在西郊浣花溪邊蓋起了一座茅屋棲身。不料次年八月,突遇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杜甫飽經風雨,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的詩篇。

      全詩可分爲四個段落來賞析。

     前五句爲第一段,描寫 “秋風破屋” 的情景。

     首句首先點明時間爲 “八月”,接寫“秋風怒號”,音響宏大,讀之如聞秋風咆哮。“怒” 字則把秋風擬人化,不僅使首二句富有動作性,而且富有感情色彩: 好不容易蓋起這座茅屋,剛剛定居下來,秋風卻故意作對,怒吼而來,捲走了屋頂的層層茅草,怎不令人萬分焦急呢?

     捲起的茅草到哪兒去了?沒有落到屋旁,而是隨風飛過江去。有的分散地飄灑在江邊上; 有的高高地掛在樹枝上; 有的低低地散落在深水塘邊。“飛”字緊承上句 “卷” 字,加上接下來的“渡”、“灑”、“掛罥”、“飄轉” 等字,一個接一個的動詞組成了一幅鮮明的圖畫——秋風怒號圖,緊緊地牽動讀者的視線,撥動讀者的心絃: 這些茅草是很難弄回來了。杜甫該怎麼辦呢? 讀這幾句詩,我們分明看見一個衣衫單薄的乾瘦老人拄着柺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風把他屋頂的茅草一層又一層地捲了起來,吹過江去,稀里嘩啦地灑在江郊,散落各處。而他對大風破屋的焦灼和怒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們心靈上的共鳴。

    下五句爲第二段,寫 “羣童抱茅” 的感嘆。這是對第一段的發展,也是對第一段的補充。

      遠處、高處、低處的茅草無法收回,那是不是還有落在附近平地上可以收回的呢? 有的,然而卻被南村來的 “羣童” 抱跑了。全段以 “羣童欺我老無力” 爲着眼點。如果不是 “我老無力”,而是正當壯年有氣力,自然不會受這樣的欺侮。現在這些頑童竟然敢當着我的面跟強盜一樣的膽大妄爲,公開抱起我的茅草往竹林裏跑去了。爲了表明自己受欺侮的憤懣,杜甫說這些頑童跟盜賊一樣,不過並不是真的給他們加上“盜賊” 的罪名,要告到官府去辦罪。所以杜甫只是無可奈何地呼喊他們不要 “抱”。喊得脣焦舌幹不能再喊了,也不起作用,只好回到破屋中依着柺杖長久地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