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採茶撲蝶舞

採茶撲蝶舞

採茶撲蝶舞原稱撲蝶燈,是流傳在安徽省祁門縣西鄉彭龍村的一種傳統民俗舞蹈。

舞曲表現的是一羣採茶姑娘在採家茶時被身邊的彩蝶所吸引,因而丟下茶籃而去撲捉彩蝶的情節。

最初在元宵節鬧花燈時表演,由4個姑娘一手拿着花蝴蝶,一手拿着圓紙扇,作拍蝶狀,且歌且舞。

唱詞爲一年裏十個月的花名和農事,意在歡慶新春佳節的同時,安排好一年的農事,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表現了勞動人民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喜悅心情。

採茶撲蝶舞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民間舞蹈,流行於雲南、四川、貴州、湖南等地。

這種舞蹈的動作模仿了採茶人們在茶園中採茶時的動作,在柔和的音樂節奏中,舞者手臂輕擺、身體變換,像蝴蝶舞動翅膀一樣,優美輕盈。

採茶撲蝶舞的起源與茶葉有關,在中國古代,茶葉是一種奢侈品,採摘茶葉是一項高貴的勞動,而採茶撲蝶舞則是舞者們對這項勞動的致敬和紀念。

今天,採茶撲蝶舞已成爲流傳廣泛的民間藝術形式,代表着中國優美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祁門縣特色文化

祁門縣特色文化有祁門目連戲、採茶撲蝶舞、安茶製作技藝、遊太陽習俗、祁門儺舞等。1、祁門目連戲:祁門目連戲原沒有固定演出場所,以鼓擊節,鑼鈸伴奏,不用管絃,上壽時則用嗩吶。2、採茶撲蝶舞:最初在元宵節鬧花燈時表演,由4個姑娘一手拿着花蝴蝶,一手拿着圓紙扇,作拍蝶狀,且歌且舞。

祁門縣特色文化有祁門目連戲、採茶撲蝶舞、安茶製作技藝、遊太陽習俗、祁門儺舞等。

1、祁門目連戲:祁門目連戲原沒有固定演出場所,以鼓擊節,鑼鈸伴奏,不用管絃,上壽時則用嗩吶。其基本唱腔古樸,爲明中葉流行於徽州一帶的“徽池雅調”,即徽州腔、青陽腔,保留“滾調”特點。

2、採茶撲蝶舞:最初在元宵節鬧花燈時表演,由4個姑娘一手拿着花蝴蝶,一手拿着圓紙扇,作拍蝶狀,且歌且舞。唱詞爲一年裏十個月的花名和農事,意在歡慶新春佳節的同時,安排好一年的農事,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3、安茶製作技藝:安茶爲中國歷史傳統工藝名茶,創於1725年前後,內銷兩廣,外銷東南亞,是介於紅茶、綠茶之間半發酵的緊壓茶,民間又稱“軟枝茶”,在全國乃至全球“一枝獨秀”。

4、遊太陽習俗:“遊太陽”是流傳於祁門縣東路金字牌洪村、石川、橫聯、蓮花塘、社景(原蛇井)與黟縣七都靄崗漁亭、南瑪一帶,以祭祀隋末英雄汪華的一項民俗表演活動。

5、祁門儺舞:流行於祁門的儺舞是中國遠古時臘月裏驅鬼逐疫的一種祭儀,源於原始巫舞。在徽州,漢代就有“方相舞”和“十二神舞”的名稱。後來儺舞逐步向娛人悅衆方面演變,加加了其娛樂成分,內涵也更加豐富。

福建民間舞的形成及地域特徵

福建民間舞的形成及地域特徵

  舞蹈作爲一門藝術,與其它藝術一樣,是人類社會生活和思想情感的表現,同時,舞蹈它有着自身獨特的表現形式和審美特徵,有着自己的不斷完善的發展軌跡。下面我爲大家搜索整理了關於福建民間舞的形成及地域特徵,歡迎參考閱讀,希望你喜歡!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福建地處東南沿海的“闖越”故郡,蘊存於八閩的民間舞蹈種類繁多,內涵豐富,受當地自然環境與社會的、經濟、文化的關聯,以及民風習俗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又存在着截然不同的風格和特色。 我國幅員遼闊,民族衆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豐富多彩的舞蹈,營造了中華民族舞蹈園地繁花似景的局面,由於社會、生活對藝術的互動,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舞蹈不斷受到當地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的、經濟、文化的滲透與關聯,以及民風習俗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又存在着截然不同的風格和特色,這就是地域舞蹈的個性特徵。

  一、福建民間舞蹈的形成和發展

  福建地處東南沿海史稱“閩越”故郡,素有“歌舞之鄉”美譽,有着得天獨厚的地域與歷史條件,令無數中土舞蹈文化薈萃於此。昔時,福建人民常以歌舞作爲喜慶活動的內容,據《碧溪漫志》卷三“霓裳羽衣”條記載,唐德宗(780-805年)時,福州觀察使就擁有數十個歌舞女藝人專供們娛樂。此後,惠安人陳瑕作《霓裳羽衣曲》賦,五代詹敦仁作詩吟詠泉州歌舞,並在各州、各府志書中均有關於歌舞景況之記載。流傳於我省南部晉江、南安、同安等城鎮和農村的綵球舞,相傳始於唐代宮廷的.踢球戲,後傳入民間逐漸形成;流傳於閩北的“竹林刀花”,生動地反映了人民的勞動生活情景。當地農民出工時都要自帶柴刀、竹擔,開始只是爲了解悶而隨意敲打,有時和着山歌,變換不同節奏,邊歌邊舞,自娛自樂。後經過不斷加工修改,成爲表現當地人民勞動情趣的一中舞蹈;流傳於漳州和龍海的“大鼓涼傘”(也稱花鼓陣),是當年閩南人民爲戚家軍勝利歸來擊鼓慶功,戚繼光看到人們在炎熱的太陽下打鼓(一說在雨中打鼓),個個滿頭大汗,心中十分感動,就命令戰士和侍女撐着傘爲打鼓者遮涼,隨着隊伍走動,形成了這種邊打邊舞的場面。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省舞蹈工作者爲蒐集、整理和加工提高福建民間舞蹈做了大量的工作,並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首先羣衆性的舞蹈活動得到廣泛普及並逐年發展不斷提高。如《燈舞》、《大鼓涼傘》的到了繼承和發揚;而舞臺舞蹈也是碩果累累,如根據福建採茶燈改編的《採茶撲蝶舞》在1953年第4屆世界青年學生和平與友誼聯歡節上獲集體舞2等獎。20世紀八十年代之後,涌現出大量優秀的本土民間舞作品,風格各異的《三老伯拍胸舞》;儒、道、教三教合一的《九品蓮花燈》,還有畲族的《鈴刀舞》、《香花舞》、《迎龍傘》等,組成了一幅色彩濃烈的宗教與民俗交融的風情畫。經過長期的舞蹈藝術創造實踐,通過不斷的積累和追求,我們不僅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舞蹈創造、表演羣體,並且也已逐漸形成了福建地域舞蹈鮮明的個性特徵。

  二、福建民間舞蹈的地域特徵

  舞蹈特徵與風格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是受環境影響的。不同環境有着不同的舞蹈風格。相異的自然條件,產生不同的生活與生產方式,從而形的性格差異,這也決定了人們的思想表達方式的不同,因而各具風格的地域舞蹈就形成了。

  福建地處東南沿海與浙江、江西、廣東接壤,海岸線長達三千三百二十四公里,東臨東海與南海,境內又多山,竟而使得福建與內部各省形成多重天然屏障。就有着特殊的地理環境,這爲福建能夠保存古老的民族舞蹈文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

  我省閩南一帶氣候炎熱,夏時勞動者多有打赤膊的習慣,婦女在家中或門口納涼,着背心與短褂亦不乏其人。閩南人普遍嗜茶,工餘閒暇,田頭地角,庭院裏,樹陰下,三五成羣,跑上一壺“工夫茶”,輪番沖泡品茶,翹起二郎腿,悠然自得,這就是生性溫和,樂觀豁達的典型閩南人形象,既詼諧風趣又豪爽大方。俗話說:“舞如其人”,閩南拍胸舞必然也歷史地積澱了閩南地區特定的社會生活內容,其舞蹈風格離不開閩南的地理環境與習俗風情,提享樂閩南人的輕巧、詼諧、爽朗的性格特徵。拍胸舞以“八響”爲主幹動作,即以手雙拍掌、雙拍胸、雙夾肋、雙拍腿產生八個響聲,配以身體有節奏地橫向晃動,並帶動鬆弛的脖頸連頭自然而然地如鐘擺般左右擺動,使舞蹈灑脫自然,顯露出機靈與輕巧,詼諧與爽朗的個性。

  閩系客家舞蹈《龍鳳燈》,流傳於龍巖紅坊、永定縣坎市、高彼一帶。客家人祖居幷州、司州、豫州,屢經遷徙,最後纔到福建龍巖、上杭、永定、長汀等地。《龍鳳燈》是客家舊俗,至今已有七、八百年,進入福建以後,世代承襲,從不改變。盛行於龍巖地區的歌舞“採茶燈”又稱“採茶撲蝶”。相傳,“昔時,每年採茶季節,茶女們上山摘新茶,休息時,常聚于山上‘茶寮’,演唱茶歌,配以採茶勞動、撲蝶的舞蹈,久而久之,動作漸漸趨於多樣,隊形變換豐富,並被用於喜慶場合,成爲年節喜慶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採茶燈”的舞蹈動作優美,靈活多變,節奏感強。舞蹈中表現上山和下山時的隊形變化與閩西山地丘陵的地理環境密不可分。

  《皁隸擺》這是一個古老的舞蹈,流傳於莆田、仙遊兩縣,是媽祖娘娘上元出遊的必備儀仗。“湄州林氏女,爲巫能知人禍福,航海者有禱必應……沿海郡縣皆立祠焉”(宋・黃伊孫《仙遊志》)楓亭朱寨靈應堂,始建於元,至治二年,據《朱氏族譜》記載:“靈應堂有先祖太乙公所倡建中供天妃,四時祭祀,每逢上元,出遊境內,以保平安”。從以上兩則關於媽祖娘娘的記載中,可以得悉:《皁隸擺》流傳至今,至少已有六百餘年。這一舞蹈,在江蘇、浙江、上海等地早已絕跡,而在福建卻“活在民間”,這不得不歸功於層巒疊嶂所帶來的地域優勢。

  綜上所述,福建民間舞有着鮮明的地域特徵,其各自風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其生存環境的影響具有典型的特徵,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是各類文化產生的條件和基礎,決定了文化的豐富內涵和多樣的風格。

;

陳愛蓮的代表作

195陳愛蓮7年起曾在國內外表演過:

獨舞:《春江花月夜》、《燈舞》(蒙古舞)、《打鼓舞》(維吾爾族)、《魚舞》(傣族)、《水》(傣族)、《敵後交通員》、《夢歸》、《劍器舞》、《拍球舞》(印度)、《天鵝之死》(蘇聯芭蕾舞)、《霓裳羽衣舞》、《奴隸之歌》(藏族);

雙人舞:《弓舞》、《蛇舞》、《流浪者之歌》、《西班牙雙人舞》、《魚美人三幕雙人舞》、《黃昏》、《鄉間小路》、《快樂的年輕人》、《草帽歌》;

女子舞蹈:《草笠舞》、《採茶撲蝶舞》、《草原女民兵》、《紅綢舞》、《繡金舞》等。

陳愛蓮代表中國舞蹈家參加了芬蘭舉辦的第八屆世界青年聯歡節,表演了《春江花月夜》、《弓舞》、《蛇舞》、《草笠舞》這四個舞蹈,一舉獲得四枚金質獎章。獨舞《霓裳羽衣舞》獲全國第一屆舞蹈比賽特邀舞蹈家優秀表演獎。《陳愛蓮舞蹈晚會》獲文化部一等獎,舞劇《文成公主》獲表演一等獎。1987年她舉辦了第二臺《陳愛蓮舞蹈專場晚會》,嘗試了中國傳統舞蹈與現代舞蹈相結合,取得了成功。

徽州的民俗風情

徽州方言又稱徽語, 是《中國語言地圖集》中新劃分出的一種漢語方言,也有學者傾向於將徽語劃歸到吳語裏去。徽州方言是廣義上的吳語,可屬吳語徽嚴片。

它是分佈於新安江流域的安徽省南部的舊徽州府(包括今黃山市的屯溪區、休寧縣、黟縣、祁門縣、歙縣、徽州區、黃山區(僅限南部湯口鎮、譚家橋鎮)和績溪縣、以及婺源縣),浙江省西北部的舊嚴州府(包括今淳安、遂安、建德,但不包括乾潭鎮、欽堂鄉、大慈巖鎮吳語區)和江西省北部的舊饒州府(德興縣、浮樑縣)等地的方言。徽語是通行於徽州歙縣、績溪、旌德、屯溪、休寧、黟縣、祁門、寧國(限於南部洪門鄉等地)、東至(限於東南郎木塔一帶)、石臺(限於佔大區)等市縣的話。

徽語分類

績歙片徽語(歙縣話、績溪話等)

旌佔片徽語(旌德西鄉話、佔大話等)

休黟片徽語(屯溪話、休寧話、黟縣話等)

祁婺片徽語(祁門話、婺源話等;以及含浮樑、德興)

嚴州片徽語(浙江省內原嚴州府轄地之徽語,含建德話、淳安話、遂安話等)

徽語特點

徽語保留了古漢語的許多語法規則和發音。其特點是輕柔舒緩、抑揚頓挫。自古以來,由於徽州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各個區縣的人交流有限,發音無法統一。皖南徽語的發音可謂千差萬別。即使是在一個縣內,人們往往都無法用各自的徽語正常溝通。

徽州方言跟吳語方言有一些聯繫,而徽州區域內各縣的方言又互有差異。明嘉靖《徽州府志》載:“六邑之語不能相通,非若吳人,其方言大抵相類也。”徽州地形以丘陵山地爲主,這是造成“隔山”土話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加上徽州處於皖、浙、贛三省邊境,各種方言土語易於滲透,尤其是徽商往來的頻繁,給徽州方言的形成帶來了複雜的影響。但畢竟徽州方言是單一體系的方言整體,無論語音、詞彙、語法諸方面,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和共同的特點。語音上,大多數具有尖音;鼻音聲母g,跟k、x爲伍,同是標準的舌根音;沒有“日[z]”母而有“[n]”母;n化韻嚴重,如休寧話“貓”讀成“民”;祁門話“貓”讀成“棉”;黟縣話“貓”讀成“命”,這種帶n尾的詞,在性質功能方面類似普通話的兒化詞,所不同的是非捲舌音;徽州方言有入聲,除休寧話外,不分陰入和陽入,入聲近似吳語的喉塞聲,但又不是真喉塞聲。徽州方言有不少獨特的方言詞,但各縣有異,來源不一。一些詞語至今仍沿用古義,如“先”即“先生”義;“種種”爲“短而亂的鬍鬚”;“造化”爲“幸運”之義等。徽州方言有某些獨特的具有語法作用的語素,其中表示覆數的有“人”、“大家”。有的具有結構上的組合作用,表示某方面的人,如“仂”。有的表示領屬關係,如“個”。有些獨特的介(動)詞,義項多,但在句中不模糊。如“帝”有“到”、“在”、“被”、“把”等義,在句中如何用一目瞭然。表示動作重複,除了在謂語前面加副詞“再”作狀語,有時還在句尾附加“添”來表示,如:“再吃一碗添”。

歷史上的徽州轄屬六縣,徽州方言實際上是指歙縣話、績溪話、休寧話、黟縣話、祁門話、婺源話。至於解放後曾劃歸徽州地區的旌德縣、太平縣、石臺縣,其語多屬下江官話,一般也不列入徽州方言。由於歷史上歙期爲州治、郡治,統轄休寧、績溪等地,所謂徽州方言當以歙縣話爲代表。可是抗日戰爭時期,沿海及外地人紛紛遷入屯溪,於是屯溪人口激增,曾有“小上海”之稱。解放後屯溪又長期爲地區所在地,一定程度上屯溪話亦可是徽州方言的代表。 儺戲(拼音:nuó xì),也稱爲儺舞,是我國長江流域流行的一種傳統舞蹈,舞者戴着各種質樸而誇張的面具,帶有鮮明的巫術色彩,最早是一種祈福和禱告的儀式。在《論語》、《古今事類全書》和《後漢書禮儀志》等書籍中均有記載。2006年5月20日,儺舞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徽州是儺文化非常豐富的地區之一,漢代就開始有“方相舞”和“十二神舞”的名稱,尤以婺源儺舞、祁門儺舞最爲著名。

婺源儺舞俗稱“鬼舞”或“舞鬼”,歷史悠久,節目衆多,風格獨特,是中國古代舞蹈藝術史研究的活化石,深爲國內外專家、學者所注目。儺舞在婺源段莘鄉慶源村、秋口鄉長徑村和李坑村一帶頗爲盛行。

儺舞的面具有四五十種,一般爲木雕,臉譜生動,忠奸賢愚、喜怒哀樂都是表現的主題。儺舞的傳統節目有《開天闢地》、《劉海戲金蟾》、《雙猴捉蝨》、《后羿射日》、《張飛祭》、《判官醉酒》、《猴王降耗子精》等數十個,舞蹈動作粗獷而樸實。婺源儺舞節目有一百多個、儺面兩百多個。現存秋口鎮長徑村驅儺神班有演員19人,面具三十餘個,其中有4個原始木雕面具,可演節目24個。表演非常古樸、粗獷、誇張、簡練。如《開天闢地》,舞者頭掛盤古氏面具,手持大斧,四面砍劈,表現出開創乾坤的盤古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英雄氣概。《判官醉灑》表現判官與小鬼嬉耍鬥酒的酩酊醉態,人物性格鮮明,饒有生活情趣。《舞花》則是一組大型舞劇,表現秦二世胡亥篡奪皇位的歷史故事,氣勢磅礴。  明末清初之際,在徽州區域的畫家羣和當時寓居外地的主要徽籍畫家,善用筆墨,貌寫家山,借景抒情,表達自己心靈的逸氣,畫論上提倡畫家的人品和氣節因素,繪畫風格趨於枯淡幽冷,具有鮮明的士人逸品格調,在十七世紀的中國畫壇獨放異彩。因爲這羣畫家的地緣關係、人生信念與畫風都具有同一性質,所以時人稱他們爲“新安畫派”。

新安畫派成員衆多,力量雄厚。畫藝可觀者近80人,其中卓然自成一家者約有20人,分爲四個層面:先驅程嘉燧、李永昌、李流芳;畫派領袖僧漸江;鼎盛期主要成員方式玉、王瘭素、吳山濤、程邃、汪家珍、戴本孝、吳龍、順田生、程正揆、鄭旼、汪之瑞、孫逸、查士標、汪洪度、雪莊;現代後繼者黃賓虹。 是明代中葉興起於徽州的一個版畫流派。徽派版畫源於刻書,起於南宋,盛於明中葉,至清初漸衰微。明萬曆年間徽州版畫最盛,萬曆至清順治年間爲徽派版畫鼎盛時期。它由興起、鼎盛、創新、傳播,逐漸形成完整的徽派版畫體系。

上世紀30年代至上世紀80年代是“新徽派版畫”誕生、發展的準備期。這批領軍人物當屬賴少其、鄭震、師鬆齡先生,到80年代中期以後,安徽新徽派版畫的創作進入到多元期,一批年輕的版畫家脫穎而出,其中以張國琳爲代表的新一代版畫家沿着老一輩版畫家開創的“新徽派”的道路勇往直前。 臘八:農曆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因農曆十二月稱“臘月”,故名。“臘八”一過,春節臨近,家家戶戶要從臘八這天起,清掃屋宇灰塵。當天要吃臘八粥,臘八過後,家家開始宰年豬,互相請吃殺豬酒,裹糯米糉,做米餜,煎油豆腐,炒花生、蠶豆,做芝麻糖、凍米糖等。還要人家將婚嫁活動安排在這一天舉行,故有民謠曰:“臘八臘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

小年夜:農曆十二月二十四,俗稱“小年夜”。前一天深夜,家家戶戶祭竈,供送“九田東廚司命竈君”上天奏事,俗稱“送竈”。祈求竈君在玉皇大帝跟前多說好話,保佑一家人畜平安。小年這一天,家家堂前掛祖宗畫,畫上記載歷代祖先名諱,或繪製祖先遺像。設燭臺香案,置貢品,接祖宗來家過年。從這天起,家家戶戶清洗傢俱,拆洗被褥,掃除塵埃,乾乾淨淨迎接新年。

二月二:農曆二月二是土地爺的生日,古徽州稱爲“龍擡頭”。大約是因進入仲夏時節,雨水漸多,可以聽到雷聲了,所以有這種說法。在農村,這一天農民忌下地,婦女忌拿針線清閒過一天。績溪縣的規矩,這一天還有包紮一升糯米一個的糉子煮熟,祭拜土地神。二月二又爲百花生日,故又稱“花朝節”,這一天,文人陳設百花,舉行文昌會,比賽詩文。

重陽廟會:績溪近郊的臨溪鎮傳統廟會。前後舉辦3天,農曆九月初九日爲正日。四鄉八鎮的善男信女成羣結隊趕來朝拜周王菩薩,搭臺唱戲,從日落到日出,通宵達旦,煞是熱鬧。建國後,廟會成爲地道的農副產品和手工業品的交易會。 徽州舊時各生產行業,如做農、從意、經商等都有各自的行規習俗。農村要祭“五穀神”,祈求莊稼興旺;天旱常興“求雨”,素食齋戒,做道場祭拜龍女菩薩;耕牛轉讓時,買主要帶牛繩將舊牛繩換下,叫做“斷索”,表示買賣雙方均不得反悔。磚工建房上門枋時,要宰殺公雞,將雞血淋門口,叫做“祭門神”,並口念祭詞“雞血淋到東,恭賀東家添兒孫;雞血淋到西,恭賀東家多添丁。”衆人互相呼應,以求吉利。木工供奉“魯班師傅”,最忌諱清晨有人坐其工具凳,意爲坐冷板凳,即無生意可做。商店家設“財神座”,常年供奉“大元帥”,以求生意興隆、賺錢發財等等。

接財神:徽州以農曆五月五爲財神日,工商業者多在這天接財神。

開張禮:徽州新店開張這天,要在店門口披紅結綵,掛金字招牌,燃放爆竹,有的還奏樂,以示慶祝。 徽州婚嫁:舊時,徽州婚嫁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有九道程序:說媒、行聘、請期、搬行嫁、開臉、迎親、拜堂、鬧洞房、回門。說媒者一般爲年長女性,稱“媒婆”。行聘俗稱“送擔”,女方接禮後當天回禮,婚事即定。定親後,由男方選定結緍日期通知女方,稱“請期”。請期後搬行嫁。迎親當天,由姑媽或舅媽用兩根絲線把新娘額頭的汗毛絞去,謂之“開臉”,亦稱“拉麪”。接着便是迎親、拜堂、鬧洞房。婚後第三天,新郞陪同新娘回拜父母,謂之“回門”。此爲“明媒正娶”。另有童婚、納妾、搶親、入贅、沖喜、靈前婚等特殊婚姻形式。20世紀50年代後,父母包辦婚姻逐漸被自由戀愛代替,婚事簡辦。80年代後,有采取旅遊結緍和集體婚禮形式的 。

上九廟會:農曆正月初九日爲唐朝忠烈張巡和許遠殉難日,徽州區巖寺鎮每年於此日舉行廟會紀念,俗稱“上九會”。會期三天,初八日開始,初十日結束。廟會期間,舉行遊神、祭神活動,搭臺唱戲,各地商販亦前來趕會,擺設攤點,各種農副土特產品和農具、日用百貨應有盡有。現“上九會”已失去原來紀念張巡、許遠的意義,取消了遊神活動,成爲一年一度的物資交流會。

拋繡球:黟縣西遞村舉辦的一項民俗旅遊活動。該村的清代民居“大夫第” ,在臨街的一面,懸空挑出一座小巧玲瓏、古樸典雅的“繡樓”。這本是原房主、朝列大夫胡文照給夫人、小姐們歇涼觀景用的。如今人們把它作爲拋綵球的繡樓,則別有一番情趣 。

目蓮戲: 徽州一古老劇種,流傳於黃山市各地及鄰縣,尤其盛行於祁門、石臺一帶。該戲劇本<目蓮救母勸善戲文>,爲明代祁門人鄭之珍編撰而成,分上、中、下三卷(100折),故事主要寫傅相之妻提,褻瀆神明,被打入地獄,其子傅羅卜救母心切,遍歷地獄十殿,終於團圓。舊時每逢夏曆閏月之年,徽州民間多演此戲,以求驅邪避災。 擡閣是流行於休寧、屯溪的一種民間遊藝,又稱“擡角”。擡閣共分上、中、下三層,將俊俏兒童裝扮成一出出戲劇故事造型,安置在三層擡閣上,底盤由四至八名彪形大漢擡着。擡閣的四周用紙紮成龍、鳳、鶴、祥雲、水花等彩燈,巡遊時彩燈內點燃蠟燭,映照着服裝鮮豔的兒童,遠遠望去,酷似天仙下凡。

疊羅漢:流行於歙縣葉村的一種民間遊藝。表演時演員下穿紅彩褲,上身赤膊光膀,面部繪有臉譜。演員均爲男性,表演渾樸粗獷。演出前要舉行祭臺儀式,焚紙燒香、羅漢掃堂,然後衆演員相繼登臺或在廣場上表演。演員不說不唱,在大鼓敲擊的簡單節奏下,分別表演童子拜觀音、斜角旗、仙人橋、石猴出山、六柱牌坊、涼心水閣、水簾洞、劉海戲金蟾等造型 。

仗鼓舞:流行於休寧五城、榆村和屯溪黎陽一帶的一種民間舞蹈,又名“得勝鼓”。傳說是爲了紀念唐代大將張巡、許遠抗擊安祿崇山叛軍得勝,而擊鼓歡慶。此舞由數十人表演,擊鼓者打扮成武士,短打緊身,十字披紅,頸挎仗鼓(扁圓形皮鼓),右手緊握短而粗的鼓槌,左手持健鈴,隨着行進步伐擊發出清脆的響聲。隊列前面有一對大紅燈籠,一人持纛,上書“得勝鼓”三字,後隨一隊蜈蚣旗幡 。

跳鍾馗:一種民間舞蹈,又稱“嬉鍾馗”,流行於徽州區巖寺鎮、歙縣朱家村一帶。據說明萬曆年間就有此習俗。每年端午節,這些地區都要“嬉鍾馗”是以木偶架在肩上嬉耍,後來發展到由人扮演鍾馗,在村中巡遊嬉耍。歙縣鄭村鎮的堨田村,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行這項活動,煞是熱鬧。

採茶撲蝶和穀粒飛舞那個難?

兩首曲子其實都還可以,幾乎沒有升降記號,但是採茶撲蝶跟他名字一樣很怎麼說呢·····空靈吧,穀粒飛舞很靈活,就像許多穀粒亂飛(好吧我錯了)一樣。都是學琴階段必彈得,如果一定要說的話,我覺得采茶撲蝶難,因爲1、他有一個升號2、它的旋律比較不固定3、要把那種鄉村氣息彈出來。

穀粒飛舞其實你仔細看很多都是右手二(十六分音符)對左手一(八分音符),而且還沒升號,不要認爲長就難。

題外話:打了好久,望採納

漢族有那些舞蹈?

如果說“高臺”、“地會”是漢族的一種民間舞蹈,那應該說真正的漢族舞蹈則是“祭孔”時所表現的“樂舞”。

自元代創建孔廟之後,“祭孔”成爲每年春秋兩季漢族(包括蒙古族)的禮俗。根據《都元帥建文廟》中載:“前乎制禮作樂,後乎東山之徵”。“制禮作樂”也就是宣導儒家文化,履行對孔聖的祭祀禮儀文治。而“東山之徵”即“武功”對邊境的靖寧。

祭孔樂舞走上正軌則是明、清兩朝。明初,由頒佈《大明會典》,即對儒家文化的“祭孔”有一套規範樂典和舞系。明·萬曆時的河西名士葛中選(見“人物”傳)先生對“樂舞”,有這樣的文字記述:“《禮記》:入門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廟示德也;下管象武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親相與有言也。以禮樂以相示,以是知樂皆示和也。樂之舞示事也。則所謂達靈成性,象德昭功者,非心相與言也。”又“唐武后聖壽樂,以舞象歌之字形甚屬…今大成樂舞亦然。”這段文字,前面所論者爲“樂舞”之意,結尾的“今大成樂舞亦然”。透出了“大成樂舞”已成爲明朝頒佈規定祭孔的樂章、舞蹈。

清朝的《大清會典》與《大明會典》有所更改,在表演“樂舞”時,演奏樂章爲“鹹平、咸池,大韶”,表演舞蹈即“羽舞”、“武舞”(即持羽毛簘笛而舞)。另外,在“樂舞”中又有持龍旗、龍幛、幡、拍板、提鼓、提爐、紗燈的引導隊在前作舞。

清朝後期,漢族舞蹈不僅只有“祭孔樂舞”,同治、光緒期間,舞蹈已經能登上“會戲”(即廟會)的大雅之堂,當時的人只有觀看舞蹈的記錄,沒有記述舞蹈的名稱及形式。進入以後民間的花燈歌舞逐步盛行且覆蓋了鄉村。

建國以後,舞蹈進入了全盛時期,民族的大融合在歌舞中表現更加突出,此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族舞蹈通常與唱歌或器樂結合,稱爲歌舞、樂舞。�

先秦舞蹈可分爲四類:

(一) 表現農業生產活動的舞蹈,如《葛天氏之樂》。舞者三人,執牛尾踏舞步而歌,歌舞共八段:第一段歌民之初始,第二段歌燕子,第三段歌草木萌生,第四段歌五穀茁壯,第五段敬天行有常,第六段祈祖先佑福,第七段依靠大地賜予,第八段希望得到最多的禽獸。

(二) 各時代頌揚祖先業績的大型樂舞,如黃帝《雲門大卷》、堯《大咸》、舜《大韶》、禹《大夏》、周《大武》等。

(三) 娛樂的小舞,如《羽舞》、《皇舞》、《旄舞》、《幹舞》、《人舞》等。

(四) 娛神的巫舞,如《代舞》和戴面具驅鬼除疫的《儺》舞。�

漢代著名的舞蹈:《七盤舞》,以七盤置地而作伎舞,穿插於《百戲》之中演出;《鐸舞》,手執鐸鈴而舞;《公莫舞》,舞者執巾或舞長袖;《髀舞》,用有柄單面鼓作道具的集體舞。還有從巴蜀引進的《巴渝舞》等。

魏晉以後,北方《相和大麴》的樂舞有《羅敷》、《何嘗》、《夏門》、《碣石》、《白鵠》、《爲樂》、《王者布大化》、《白頭吟》、《東門》、《西山》、《默默》、《園桃》、《置酒》、《洛陽行》等。南方則有《拂舞》、《前溪舞》、《明君舞》等。�

唐代《坐部伎》和《立部伎》都是大型宮廷樂舞,其中最著名的是歌頌唐太宗業績的《破陣樂》。唐代多段的大型歌舞曲稱爲《大麴》,如《霓裳羽衣舞》。動作剛健的舞蹈稱《健舞》,如《劍器舞》、《柘枝》、《楊柳枝》等;動作柔宛者稱《軟舞》,如《綠腰》、《團亂旋》、《蘭陵王》、《春鶯囀》等。�

宋元以後,舞蹈多被吸收到戲曲中,或邊唱邊舞,或於戲劇中插一段與情節有聯繫的舞蹈。

此外,也還有專門的民間歌舞表演,如《舞旋》、《舞劍》、《舞判》(《跳鍾馗》)、《舞蠻牌》、《撲旗子》、《撲蝴蝶》、《旱龍船》(北方稱《水船》,南方稱《採蓮船》)、《竹馬》、(《跑驢》)、《村田樂》(《秧歌》)、《耍大頭》、《花鼓》、《腰鼓》、《太平鼓》、《小車》、《涼傘舞》、《藤牌舞》等。這些民間舞蹈一直流傳到現在。逢年過節,南北各地漢族仍然按自己不同的音樂和鑼鼓配合,表演這些節目。�

除了上列舞蹈外,現代還流行《龍舞》、《獅舞》、《高蹺》、《花燈》、《金錢棒》、《採茶舞》、《春牛舞》、《綢舞》、《茉莉茶舞》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民間舞蹈的基礎上,文藝工作者又改編了《紅綢舞》、《小車舞》、《花鼓舞》、《大頭娃娃舞》、《採茶撲蝶舞》、《荷茶舞》、《勝利腰鼓》等舞蹈節目。

民族舞蹈是一個民族的精髓,那麼這個精髓是怎樣流傳下來的?

民族舞蹈是一種起源於人民生活中的肢體動作語言,以日常活動抽象化爲表現形式。亦可稱爲土風舞、民俗舞蹈或國際民俗舞蹈。

傳統土風舞通常稱爲傳統舞,系源自於各地的節日或是祭典儀式需要所產生的,如印度或馬來西亞的祈雨舞;或是與生活作息有關的如夏威夷的捕魚舞,以色列的水舞;也有爲了驅邪(驅蟲)的意大利鈴鼓舞等等。

土風舞,是從英文【folk dance】翻譯而來,它是代表一國的文化、風情、生活習慣、地理氣候以及歷史背景,因此各國有各國的不同的味道,在各國中不同地區也會因爲上述的因素而有區別;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folk dance,但由於上述說的文化背景的不同,因此他有熱情奔放如美國墨西哥的傳統舞蹈是較的,也有一些溫和緩慢如一些歐洲宮廷之舞,這邊簡單列一些土風舞的舞碼如:田納西華士、美國混合舞、德州黃玫瑰、瑞士交換舞、葛萊德宮廷舞等等,都是具有各自特色與風味的土風舞

原始舞蹈是“勞動者的動作的單純的再現”.《尚書》中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的記載.意思是拍打着石刀、石斧之類的勞動丁具作爲伴奏.化裴成各種野獸的人羣翩翩起舞。《呂氏春秋》中也有一段記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舞者拿着牛的尾巴,跺着腳邊舞邊唱。舞蹈實際上是原始人類勞動場面的虛擬性再現。亦見於彩陶盆上的原始集體舞。

巫舞——“巫”字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是一個人展開雙手,各執牛尾而舞的樣子。據說夏禹曾親自編舞。到商代.成湯也善跳巫舞.宮廷流行“巫風”。春秋戰國時期.楚地巫風極盛.美麗的女艱扮演成雲神、水神、山神等,載歌載舞,場面宏大而隆重。

現代還流行《龍舞》、《獅舞》、《高蹺》、《花燈》、《金錢棒》、《採茶舞》、《春牛舞》、《綢舞》、《茉莉茶舞》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民間舞蹈的基礎上,文藝工作者又改編了《紅綢舞》、《小車舞》、《花鼓舞》、《大頭娃娃舞》、《採茶撲蝶舞》、《荷茶舞》、《勝利腰鼓》等舞蹈節目。

扇舞   [shàn wǔ]什麼意思?近義詞和反義詞是什麼?英文翻譯是什麼?

扇舞   [shàn wǔ]

[扇舞]基本解釋

1.以扇爲舞具的舞蹈。如古時南朝梁的鞞扇舞,今時的採茶撲蝶舞等。

2.今民族舞蹈中亦有扇舞。

[扇舞]詳細解釋

以扇爲舞具的舞蹈。如古時 南朝 樑 的鞞扇舞,今時的採茶撲蝶舞等。

《通典·樂五》:“ 宋明帝 自改舞曲,歌詞猶存,舞並闕。其鞞舞, 樑 謂之鞞扇舞也。幡舞扇舞今並亡。”《說郛》卷一百引 宋 樂史 《柘枝譜》:“ 漢 則巴渝舞、女舞, 晉 則白紵舞、幡舞、扇舞, 唐 則霓裳舞,視柘枝舞態曲調,各有攸勝。”

今民族舞蹈中亦有扇舞。

[扇舞]百科解釋

扇舞,指持花扇表演的女性道具舞蹈。源於古代巫女 活動及民俗活動中的扇子表演,後發展成爲單扇舞、雙 扇舞兩種形式。扇舞動作細膩,節奏變化多,它以朝鮮 族女性舞蹈活潑、優美的特點表現純樸、善良的民族精 神。 更多→ 扇舞

[扇舞]英文翻譯

Fan dance

[扇舞]相關搜尋

歌扇舞衫 鞞扇舞

陳愛蓮是誰

陳愛蓮

陳愛蓮,中國舞蹈演員。著名舞蹈表演藝術家、陳愛蓮藝術團團長,北京市愛蓮舞蹈學校校校長,中國歌劇舞劇院舞蹈家兼編導、教員。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中國致公黨委員、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理事、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印尼經濟文化交流協會理事、中國演出協會理事、中國田漢基金會理事。2007年"全國十大社會公益之星"候選人。"夢想“藝術大賽特邀藝術顧問。

中文名:陳愛蓮

國籍:中國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39年

職業:舞蹈演員

畢業院校:北京舞蹈學院

主要成就:1963年調入中國歌劇舞劇院

代表作品:《春江花月夜》(獨舞),《蛇舞》(雙人舞)

祖籍:廣東番禺

人物生平

陳愛蓮,舞蹈表演藝術家。1939年出生於上海,中國舞蹈家協會原副,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戲曲與舞蹈研究所所長、中國歌劇舞劇院舞蹈家兼編導、陳愛蓮藝術團團長、北京市愛蓮舞蹈學校校長。曾主演《魚美人》《紅旗》《白毛女》《文成公主》《紅樓夢》等舞劇。

1939年陳愛蓮出生在上海,祖籍廣東番禺。幼孤。1952年從上海一心孤兒院考入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團,1954年考入中國第一所舞蹈學校---北京舞蹈學校,1959年各科均以全優成績畢業。同年主演了中國第一部芭蕾舞與中國舞蹈相結合的舞劇《魚美人》而一舉成名,成爲當時中國最年輕的舞蹈家之一。畢業後留校任教4年從事舞蹈教學工作。1963年調入中國歌劇舞劇院。她的舞蹈動作輕盈流暢,技巧性強,長於中國古典舞、民間舞等多種風格的舞蹈。從1957年起,先後主演了舞劇《張羽與瓊蓮》、《魚美人》、《紅旗》、《白毛女》、《小刀會》、《文成公主》、《紅樓夢》、《牡丹亭》、《繁漪》、《霸王別姬》等,是中國主演舞劇最多的舞蹈家。1961年,在芬蘭舉辦的第八屆世界青年學生和平與友誼聯歡節上,她表演的《春江花月夜》(獨舞)、《蛇舞》(雙人舞)、《弓舞》(領舞)、《草笠舞》(領舞)連獲4枚金質獎。她還先後主演過舞劇《魚美人》、《紅旗》、《白毛女》、《文成公主》、《紅樓夢》、《牡丹亭》等等。1980年復出後,舉辦首次個人舞蹈晚會,獲文化部一等獎。隨後在北京、上海等地多次舉行了個人舞蹈專場演出。曾隨團和率團出演過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我國在國際上最有影響的舞蹈大師之一。

1980年,舉辦了中國首次個人舞蹈晚會--《陳愛蓮舞蹈晚會》,運用了中國古典舞、芭蕾舞、中國舞、中國民間舞、外國民間舞、及現代舞的表現手法創造性的進行了表演,成功塑造了古、今、中、外十個性格鮮明的女性形象,她的表演精巧、優美、情舞並茂,受到了廣大觀衆和文藝界的高度評價。

1987年陳愛蓮舉辦了第二臺《陳愛蓮舞蹈專場晚會》,嘗試了中國傳統舞蹈與現代舞蹈相結合,取得了成功。陳愛蓮曾創作、編導了舞劇《牡丹亭》獲廣東省藝術節一等獎。還創作、編導了舞蹈:《敵後交通員》、《繡金匾》、《黃昏》、《東方曲》、《快樂的年輕人》等。自1980年以來,陳愛蓮在山東省、山西省、東北等地及上海舞校、廣東舞校、北京大學、外語學院、郵電學院、輕工業學院、天津南開大學等各省市舞協和大學進行講學和示範表演

陳愛蓮在中國最有權威的報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日報》、《北京晚報》、《舞蹈》、《文化與生活》、舞蹈等發表過論中國古典舞的繼承和發展,《無聲的語言》、“談《蛇舞》”、“化舞爲情、以情爲舞”等舞蹈論文及評論文章。1989年,中國文化部批准了中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藝術團—陳愛蓮藝術團,陳愛蓮任藝術總監和團長。1991年率團出訪過美國,爲安徽水災和紐約華人社團籌款義演。1992年率團訪問澳門,爲第三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籌款義演,得到美國和澳門人士的好評。1995年,化局和市教委批准成立了陳愛蓮舞蹈學校,陳愛蓮任校長。1997年再度演出了大型民族舞劇《紅樓夢》。

2019年12月21日,以助跳嘉賓的身份參加湖南衛視青年舞者競技秀《舞蹈風暴》總決賽,以80歲的高齡同舞者劉迦合作表演主題舞蹈《雷雨》。

主要作品

從1957年起曾在國內外表演過:

獨舞:《春江花月夜》、《燈舞》(蒙古舞)、《打鼓舞》(維吾爾族)、《魚舞》(傣族)、《水》(傣族)、《敵後交通員》、《夢歸》、《劍器舞》、《拍球舞》(印度)、《天鵝之死》(蘇聯芭蕾舞)、《霓裳羽衣舞》、《奴隸之歌》(藏族);

雙人舞:《弓舞》、《蛇舞》、《流浪者之歌》、《西班牙雙人舞》、《魚美人三幕雙人舞》、《黃昏》、《鄉間小路》、《快樂的年輕人》、《草帽歌》;

女子舞蹈:《草笠舞》、《採茶撲蝶舞》、《草原女民兵》、《紅綢舞》、《繡金舞》等。

陳愛蓮代表中國舞蹈家參加了芬蘭舉辦的第八屆世界青年聯歡節,表演了《春江花月夜》、《弓舞》、《蛇舞》、《草笠舞》這四個舞蹈,一舉獲得四枚金質獎章。獨舞《霓裳羽衣舞》獲全國第一屆舞蹈比賽特邀舞蹈家優秀表演獎。《陳愛蓮舞蹈晚會》獲文化部一等獎,舞劇《文成公主》獲表演一等獎。1987年她舉辦了第二臺《陳愛蓮舞蹈專場晚會》,嘗試了中國傳統舞蹈與現代舞蹈相結合,取得了成功。

社會評價

中國幾乎所有的報刊多年來都對陳愛蓮的高超的表演藝術和她的品德給予過很高的評價。1989年創辦我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藝術團--愛蓮藝術團,1995年又創辦了"北京市愛蓮舞蹈學校"。十多年來,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財力投入了辦學。變賣自己的財產,拿出全部積蓄,建起2萬平米的校舍,購置大量的教學設備,使愛蓮舞校成爲我國一流的舞蹈學校,爲國家培養了四百多名優秀的舞蹈人才。

1997年,她出資近百萬元再度復排並演出了大型民族舞蹈《紅樓夢》,並代表中國參加九七中國舞劇年,受到國內外的一致好評,已上演300多場。2002年主辦了"陳愛蓮藝術50年"--公益展演系列活動,被中宣部列爲迎接黨的"十六大"文化活動之一。

她多次到前線、部隊、工地、醫院等進行慰問演出,還組織學生和陳愛蓮藝術團積極參加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公益演出。派出200多名師生參加申辦2008年奧運歌會演出,參加亞洲盃足球賽開幕式舞蹈表演等數百場公益演出。

陳愛蓮樂於幫助家庭貧困又有舞蹈天分的孩子求藝,對他們的困難總是伸出熱情之手給予幫助,減免困難學生的學費、雜費及伙食費、住宿費等。10年來,陳愛蓮所資助貧困孩子的費用達到100多萬元。

陳愛蓮雖年過六旬,但每天練功不輟,成爲我國能主演整臺舞劇、年齡最大的舞蹈演員。由於陳愛蓮對舞蹈藝術的不懈追求和對社會做出的貢獻,多次獲得各類藝術獎項,先後被文化部、北京市授予"三八紅旗手"、"突出貢獻獎"等稱號。美國紐約向她親頒"德藝雙馨獎",英國公爵爲她頒發"極致成就獎"。

陳愛蓮從事舞蹈藝術工作已半個世紀,55年時光飛逝依然和豆蔻年華的少男少女們一起翩翩起舞,“青春常在,功夫不減”。陳愛蓮的成長史是與新中國的舞蹈、緊密聯繫在一起的。2002年領導人、朱_基、分別爲陳愛蓮題詞,祝賀她藝術青春五十載!2007年是陳愛蓮從藝55週年,總在人民大會堂再次爲陳愛蓮題詞:藝術青春永存!當之無愧是中國當代舞蹈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用她55年的舞臺生涯宣告着舞蹈界的奇蹟!

儺舞的意思儺舞的意思是什麼

儺舞的詞語解釋是:古代舉行大儺儀式時所跳的舞。源於原始巫舞,爲中國最古老的舞蹈形式之一。舞者頭戴面具,手執戈盾斧劍等兵器,作驅趕撲打鬼怪之狀。參閱《後漢書·禮儀志中》、《新唐書·禮樂志六》。

儺舞的詞語解釋是:古代舉行大儺儀式時所跳的舞。源於原始巫舞,爲中國最古老的舞蹈形式之一。舞者頭戴面具,手執戈盾斧劍等兵器,作驅趕撲打鬼怪之狀。參閱《後漢書·禮儀志中》、《新唐書·禮樂志六》。結構是:儺(左右結構)舞(上下結構)。注音是:ㄋㄨㄛ_ㄨˇ。拼音是:nuówǔ。

儺舞的具體解釋是什麼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爲您介紹:

一、引證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⒈古代舉行大儺儀式時所跳的舞。源於原始巫舞,爲中國最古老的舞蹈形式之一。舞者頭戴面具,手執戈盾斧劍等兵器,作驅趕撲打鬼怪之狀。參閱《後漢書·禮儀志中》、《新唐書·禮樂志六》。

二、國語詞典

古時祭祀儺神時跳的舞。目的在於驅鬼逐疫。舞者頭戴面具,手執兵器,表現驅鬼捉鬼的內容。

三、網絡解釋

儺舞在傳統的華夏文明中,"儺"是歷史久遠並廣泛流行於漢民族中的具有強烈宗教和藝術色彩的社會文化現象.它起源於漢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巫術意識.儺的起源與原始狩獵、圖騰崇拜、巫術意識有關。周代儺納入國家禮制。先秦文獻記載,儺禮是希望調理四時陰陽,以求寒暑相宜,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國富民生。漢唐時宮廷大儺儀式隆重,並傳入越南、朝鮮半島和日本。北宋末期宮廷儺禮採用新制,儺向娛樂化方向發展。元蒙因信仰不同,儺禮受到排斥。明代恢復過宮儺,清代宮廷不再舉行。但《論語·鄉黨》中記載的"鄉人儺"一直在民間延續,並與宗教、文藝、民俗等結合,衍變爲多種形態的儺舞、儺戲,至今仍在我國廣大農村流行,以江西、湖南、湖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安徽、山西、河北等省遺存較多,各地分別有“跳儺”、“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稱謂。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表演。儺舞表演時一般都佩戴某個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話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歷史名人,由此構成龐大的儺神譜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儺舞是贛儺的主要表演形式,素有中國舞蹈"活化石"之稱。儺舞伴奏樂器簡單,一般爲鼓、鑼等打擊樂。儺舞的組織稱爲“儺班”,成員一般有八至十餘人,常有嚴格的班規。儺舞常在儺儀儀式過程中的部分和節目表演階段出現,各地的儺舞節目豐富,兼具祭祀和娛樂的雙重功效。2006年5月20日,儺舞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關於儺舞的詩句

儺舞翩躚

關於儺舞的成語

龍翔鳳舞醉舞狂歌揎拳舞袖歡忭鼓舞鸞回鳳舞歡忻鼓舞

關於儺舞的詞語

歡忻鼓舞神飛色舞鳳儀獸舞鼓舞人心鸞回鳳舞清歌曼舞舞鳳飛龍龍翔鳳舞揎拳舞袖舞弄文墨

關於儺舞的造句

1、日前,祁門縣在牯牛降景區舉辦第三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節,目連戲、儺舞、採茶撲蝶舞、十番鑼鼓、打蓮湘等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觀看。

2、幾十年來,程長慶與胡振坤一起培養了省級儺舞傳承人何柏坤、汪樹坤、程金生等,使長徑村業餘儺舞劇團長興不衰,後繼有人。

3、總之,武術與儺舞在起源及發展過程中,兩者同源異流,既相互交融又相互影響。

4、贛劇、採茶戲、婺源儺舞、樟樹藥材、贛語。

5、西向“曬紅節”活動有殺豬祭儺神、跳儺舞、草龍巡遊、曬紅綠等,村民們藉此祈求風調雨順。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儺舞的詳細信息

標籤:蝶舞 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