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過年年俗有哪些

過年年俗有哪些

過年年俗包括哪些?

過年年俗有很多,主要包括:掃塵、貼對聯、福字、門神、祭祖、祭神、守歲、壓歲錢、團圓飯、放鞭炮、拜年等。 過年不是一天,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就要進行大掃除,把舊的東西都清理了,晦氣掃出門,迎接新年新氣象。 除夕團圓,要把春聯貼好,大紅的紙張,吉祥的話語充斥着人們對來年的美好期盼。 大家在這一天要一起準備豐盛的團圓飯,闔家團圓,一家齊聚。 守歲到十二點,一起放鞭炮喜迎新年。 從臘月二十三小年開始,各家各戶都進入過年的準備期,按照傳統習俗,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動,如糖瓜粘、磨豆腐、燉羊肉、宰公雞、把面發、蒸饅頭等。

過年年俗包括哪些?

過年年俗有很多,主要包括:掃塵、貼對聯、福字、門神、祭祖、祭神、守歲、壓歲錢、團圓飯、放鞭炮、拜年等。 過年不是一天,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就要進行大掃除,把舊的東西都清理了,晦氣掃出門,迎接新年新氣象。 除夕團圓,要把春聯貼好,大紅的紙張,吉祥的話語充斥着人們對來年的美好期盼。 大家在這一天要一起準備豐盛的團圓飯,闔家團圓,一家齊聚。 守歲到十二點,一起放鞭炮喜迎新年。 從臘月二十三小年開始,各家各戶都進入過年的準備期,按照傳統習俗,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動,如糖瓜粘、磨豆腐、燉羊肉、宰公雞、把面發、蒸饅頭等。

過年年俗有祭竈、守歲、拜年、祭神、祭祖、除舊佈新、逛廟會、吃餃子、吃湯圓、貼年紅等。

1、祭竈:一項在漢族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傳統習俗。

2、守歲:又稱守歲火、照歲等,其由來已久,中國漢族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

3、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4、祭神:在中國傳統習俗中,祭神是節日裏重要的一項內容。

5、祭祖:全稱是祭祀先祖,是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

6、除舊佈新:清除舊的,建立新的;以新的代替舊的。

7、逛廟會:是中國特有的集吃喝玩樂於一體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8、吃餃子:流行於北方地區,一般除夕吃肉餡,大年初一吃素餡。

9、吃湯圓:是一箇中國古老的一個傳統節日習俗,意喻團團圓圓、平平安安。

10、貼年紅:即是貼春聯、門神、橫批、年畫、福字、窗花等的統稱。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1、辦年貨:中國的年俗文化源遠流長,全國各地衍生出紛繁多樣的過年習俗,南北迥異,各具特色。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是備年貨、送年禮卻是幾乎全國上下的“過年必備”。置辦年貨,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貼的(年紅)、送的(拜年)禮物等等,統名曰之“年貨”,而把採購年貨的過程稱之爲“辦年貨”。辦年貨是中國人過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

2、祭竈:民間祭竈,源於古人拜火習俗。如《釋名》中說:“竈。造也,創食物也。”竈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竈火,管理飲食,後來擴大爲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祭竈在中國民間有幾千年歷史了,竈神信仰是中國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追求的反映。

3、掃塵:在民間,新年前夕有“臘月二十四,掃塵(亦稱掃屋)的習俗。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民間稱做“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年前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掃塵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以祈來年清吉。

4、割年肉: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所謂殺豬,當然是殺自己家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爲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爲“年肉”。

5、貼年紅(揮春):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戶戶“貼年紅”(年紅是春聯、門神、橫批、年畫、“福”字等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統稱)。過年貼年紅(揮春),是中國傳統的過年習俗,增添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並寄予着人們對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過年會吃哪些傳統美食

1、餃子

餃子,古稱“角子”,北方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餃子,會覺得沒有過年的氣氛。北方一些山區還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

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晚上11時到第二天凌晨1時爲子時,“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餃子就意味着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爲是大吉大利。

2、湯圓

南方的元宵節慶食品叫做“湯圓”,別稱“元宵”“湯糰”“浮元子”,是中國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狀食品。一般有餡料,煮熟帶湯食用。同時也是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因爲這種糯米湯圓煮在鍋裏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湯糰。在江蘇,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湯圓的習俗。

3、春捲

春捲也叫春餅,立春吃春餅是中國一種古老風俗。晉代已有“五芋盤”即“春盤”,是將春餅與菜同置一盤之內。

唐宋時立春吃春餅之風漸盛,皇帝並以之賜近臣百官,當時的春盤極爲講究:“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直萬錢”。民間也用以互相饋贈。

春餅發展到今天,形制隨地而異,食用時間也因地而別。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團扇,或小如荷甲。

  春節的起源

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依據斗轉星移定歲時,“斗柄回寅”爲歲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終而復始,萬象更新,新的輪迴由此開啓。在傳統的農耕社會,立春歲首具有重要的意義,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首節俗文化。在歷史發展中雖然使用曆法不同而歲首節慶日期不同,但是其節慶框架以及許多民俗沿承了下來。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纔算結束。春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親朋團圓、歡慶娛樂和飲食爲一體的民俗大節。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過年有哪些習俗?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除夕(臘月最後一天)、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清明節(陽曆:4月5日前後)、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九)、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臘八節(農曆:臘月初八)、小年(臘月二十三 ~ 臘月二十四) 等。

舉例介紹

1.除夕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與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爲大年三十,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民間最爲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

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2007年,除夕依《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正式成爲中國法定節假日,2014 年,除夕依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進行調整,不再作爲中國法定節假日。

2.春節

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傳統上的農曆新年。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爲新年、大年、天臘、新歲,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中國人過春節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在民間,舊時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一直到正月十九日。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曆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纔算結束。

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均以拜祭神靈、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爲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 。人們在春節這期間都儘可能地回到家裏和親人團聚,在這節日裏親朋好友之間走訪拜年,表達對親朋間的情懷以及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3.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爲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爲元宵節。

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天官節)﹑中元節(地官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爲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爲主。 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4.寒食節

寒食節: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爲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爲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寒食節起源,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爲躲避禍亂而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爲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爲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清初湯若望曆法改革以前,清明節定在寒食節兩日之後;湯氏改革後,寒食節定在清明節之前一日。現代二十四節氣的定法沿襲湯氏,因此寒食節就在清明節前一日。

從春秋時期至今,寒食節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故事發生地中國山西將寒食節定爲清明前一天,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習俗也一直流傳下來併爲全國所接受。伴隨着歲月的流逝,寒食節靜靜地融入了清明節,介子推所代表的封建愚忠思想也已沉入歷史長河,不過寒食所代表的人們對忠誠、廉潔、清明的讚許,卻是千年如一的。

5.清明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掃墓祭祖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經歷史的發展演變,清明具有極爲豐富的內涵,各地都發展出了不同習俗,而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1]  。

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氣象物侯的特點有關,據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爲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明定4月5日爲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擴展資料: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

中國古代的這些節日,大多數與原始信仰、天象物候、曆法、數學以及後來劃分出的節氣有關。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着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乃中華民族特有的特色節日。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除夕(臘月最後一天)、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清明節(陽曆:4月5日前後)、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九)、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臘八節(農曆:臘月初八)、小年(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 等。 [2] 

另:二十四節氣,也是中國傳統節日。如:寒食節、清明節、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等,這些二十四節氣中的節日也有很重要的傳統文化習俗在其中。

此外,中國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曆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

參考資料:

中國傳統節日_百度百科 

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_百度百科 除夕(中國傳統節日)

_百度百科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_

百度百科 寒食節

_百度百科 清明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春節的習俗有哪些

我國過年曆史悠久,在傳承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爲固定的習俗,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如買年貨、掃塵、貼對聯、吃年夜飯、守歲、拜歲、拜年、舞龍舞獅、拜神祭祖、祈福禳災、遊神、押舟、廟會、遊鑼鼓、遊標旗、上燈酒、賞花燈等。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着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底蘊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爲一體的民俗大節。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新春賀歲活動圍繞祭祝祈年爲中心,以除舊佈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祈求豐年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凝聚着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賀歲活動,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年末廿三/廿四

忙年

年末廿三或廿四日,在民間稱爲“小年”,從小年起人們便開始“忙年”了。小年並非專指一個日子,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爲“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竈等。在清朝之前,民間傳統的小年祭竈日是臘月二十四。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爲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竈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民間百姓相效仿,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着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老傳統。

過年貼的門神也換屆?你知道的秦瓊尉遲恭,只是門神中的一屆

掃塵

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舊佈新爲活動主題,掃塵是年前除舊佈新習俗之一。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年末廿三/廿四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稱“掃屋”。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掃塵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掃塵的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以祈來年清吉;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辟邪除災、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祈求與願望。

祭竈神

農曆十二月廿三或廿四日祭竈,是日入夜後要把竈臺刷乾淨,把舊的竈君取下燒掉,至除夕日早晨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燒香、點燭、放紙炮等。祭竈這一民俗活動可追溯到先秦時期,但在最開始的時候祭竈的日子並不是在小年日。鄭玄注《禮記·記法》說:“(竈神)居人間,司察小過,作譴告者也。”傳說從臘月二十三,一直到除夕,這幾天都是竈神回宮的日子。除夕當天,則要重新請竈神下降,百姓都會先貼上竈王爺的神像然後再開始準備除夕的年夜飯。據我國晉代名人周處所作的地方風物誌《風土記》記載:“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竈,謂竈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

過年年俗有哪些

過年年俗有祭竈、守歲、拜年、祭神、祭祖、除舊佈新、逛廟會、吃餃子、吃湯圓、貼年紅等。祭竈:一項在漢族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傳統習俗。守歲:又稱守歲火、照歲等,其由來已久,中國漢族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過年年俗有祭竈、守歲、拜年、祭神、祭祖、除舊佈新、逛廟會、吃餃子、吃湯圓、貼年紅等。

1、祭竈:一項在漢族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傳統習俗。

2、守歲:又稱守歲火、照歲等,其由來已久,中國漢族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

3、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4、祭神:在中國傳統習俗中,祭神是節日裏重要的一項內容。

5、祭祖:全稱是祭祀先祖,是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

6、除舊佈新:清除舊的,建立新的;以新的代替舊的。

7、逛廟會:是中國特有的集吃喝玩樂於一體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8、吃餃子:流行於北方地區,一般除夕吃肉餡,大年初一吃素餡。

9、吃湯圓:是一箇中國古老的一個傳統節日習俗,意喻團團圓圓、平平安安。

10、貼年紅:即是貼春聯、門神、橫批、年畫、福字、窗花等的統稱。

春節的習俗有哪些?

春節(別稱:新春、年節、天臘、歲首、新年、大年,英文名:Spring Festival)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農曆新年,傳統上的“年節”,日期定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一直到正月十五。

常見的中國春節習俗有:備年貨、貼年紅、祭竈、撣塵、掛年畫、貼窗花、倒貼福字、年夜飯、拜年、放爆竹、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舞龍、拿壓歲錢、吃湯糰、開門炮、拜歲、觀社火、、舞獅等習俗。

我認爲在中國春節的衆多傳統習俗中值得一提有9個,下面就跟我一起看看吧:


✨🌹春節的習俗之一:備年貨🌹✨

年貨是在過年前買的一些好的物品,而採購過程則稱爲辦年貨,《京都風俗志》雲:“十五日以後,市中賣年貨者,星羅棋佈。”北京年貨種類之多是全國各地都比不了的。趙岡先生在其《考紅瑣記》中說,曹雪芹的《紅樓夢》在描寫過年情景時,有滿人風俗,令人感到奇怪。其實這是很自然的。北京在清代二三百年中,都是漢人、滿人,北方人、南方人雜處的。尤其上層社會,即官僚階層中,各種風俗交流更普遍。滿人、北方人故意學蘇杭人的飲食起居,漢人故意學滿人(即旗人)的禮數、官派,這就從各個方面混合成特殊的“北京味”。複雜的年貨,也是這種社會生活的反映。

備年貨由來是在古代交通不方便,物資比較缺乏。爲了一年一度的春節歡樂,家家戶戶在節前10天左右準備年貨。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古時人們把辦年貨叫趕集,就是大家約定俗成地在固定時間、固定場所進行的貿易活動的俗稱,年集是一年中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一般在舊曆新年前臘月二十五。中國人幾千年來總把過年當做件大事。過年之前要作很多準備,要買很多東西,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乾的、鮮的、生的、熟的,統名之日“年貨”。


✨🌹春節的習俗之二:祭竈神🌹✨

臘月二十三祭竈神,來自一個民間傳說。傳說古代的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視兒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愛。但因家中貧困,無以湖口,只得忍痛讓兒子到煤礦去挖煤。

兒子久去不歸,老人格外想念。這天,老太婆囑老漢到煤礦看看。路上,老漢遇到一個光腳片的同路人,兩人越走越熟,相處十分融洽。閒談之中,老漢得知光腳片是受閻王指使,來礦上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心急如焚,乞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慷慨應允,囑他不要告訴別人。見了兒子,老漢佯裝害病,兒子侍奉左右,一直無法下井。不久,煤礦出了事故,老漢趕忙把兒子領回家裏。

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臘月二十二夜裏,老漢想起當年的風險,忍不住對老伴說了。誰知此話被竈君聽走了,二十三晚上,竈君上天后,對玉帝講了這件事。玉帝惱羞成怒,立即懲罰了光腳片,並收走了老漢的兒子。

爲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竈君吃竈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人們都在臘月二十三祭竈來過“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春節的習俗之三:貼春聯🌹✨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爲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爲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從此貼春聯的習俗就流傳下來。


✨🌹春節的習俗之四:包餃子🌹✨

大年三十包餃子,是中國北方廣大地區民間過年最重要的習俗之一。年三十的餃子,由於是節日的重要內容,所以,還規定了許多規矩和約定俗成的習俗內容。這些習俗都是爲了配合過年的氣氛需要。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裏。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關於這個習俗,民間傳說中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在一個貧困的山村,有一戶人家很窮,常常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到了年三十這一天,家裏沒有白麪,也沒有菜,聽着四鄰的剁菜聲,心急如焚。無奈,只好向親友借來米麪。和好面後,又胡亂弄了點雜菜湊合成餡,就包起了餃子。因爲面是借來的,所以包的餃子就格外珍貴,擺放時,就一圈一圈由裏到外,非常整齊,也很美觀。剛剛從天庭回來的竈王爺看了很高興。同村有個財主,家有萬貫家產,平日山珍海味的吃慣了,根本不把餃子放在眼裏。大年三十這天用肉、蛋等料調餡,包成了餃子,亂放在蓋簾上。小料餃子下鍋煮熟後,一吃味道全變了樣。豬肉餡變成了蘿蔔菜。而那戶窮人的餃子卻變成了肉蛋餡的。原來,是竈王爺對財主家包餃子的'態度很不滿意,爲了懲罰他,就把兩家的餃子給暗中調了包。第二天,這事便在村裏傳揚開來。從此,人們再忙,年三十的餃子也要擺放得整整齊齊,以討個"圈福"的口彩。


✨🌹春節的習俗之五:守歲熬年🌹✨

有一個傳說爲“守歲熬年”。這也是人們最常聽說的一個傳說,每到除夕之夜,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爲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竈,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樑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人們把“年”肆虐的這一夜,視做關口來熬,爲消磨時光,一家人團聚交談,有祈求平安度過這一夜的意思。時間長了後,除夕熬年守歲就形成了。


✨🌹春節的習俗之六:拜大年🌹✨

拜大年是中國民間的最古老的傳統習俗,在春節時期親戚之間交流感情的活動,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拜大年是大年初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的意思。拜年習俗由來: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爲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新衣,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之間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爲“團拜”。

到宋代,親朋好友之間會相互送帖致賀,這就是早期的賀年片。到了明代,賀年片設計更加完美、精緻,帖上不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還寫上了“新年快樂”,祝福語。隨着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短信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春節的習俗之七:開門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說起鞭炮的起源,不得不提到名爲“山臊”的動物。人們在深山老林裏露宿野外的時候,就要燃起篝火,人們爲了預防山臊的侵襲,於是在篝火中點燃竹子,用竹子的爆裂聲嚇走山臊。後來火藥的出現,讓人們開始將硝石、硫黃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來燃燒,於是“爆仗”就產生了。宋代開始,人們就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來代替竹筒,成爲了“鞭炮”。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爲“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的習俗之八:上採日🌹✨

農曆正月十一,在福州地區,這是春節元宵節前的一個小節日,名爲“上採日”。上採日有悠久的歷史,寓意迎春納福。按照福州傳統風俗,福州人有在元宵節之前送燈的習慣,一般是外公外婆送給外孫、外孫女,送燈時間一般是農曆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一。

爲何要趕在正月十一前送燈?專家介紹,正月十一在福州地區叫“上採日”,是元宵前的一個小節日,有迎春納福之意。這日,各家各戶都要點燈慶祝,有些人家晚上還要吃“上採飯”。舊時的各類元宵慶祝活動也在這日前後拉開序幕。


✨🌹春節的習俗之九:鬧元宵🌹✨

正月十五,是傳統的“元宵節”,也叫“燈節”“上元節”,老北京人更喜歡稱“元宵節”爲“鬧元宵”。這是爲什麼呢?原來在古代,這“元宵節”和“除夕”一樣,人們最爲看重,總是把它過得熱熱鬧鬧的,最典型的就是“鬧花會”,也叫“走會”。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爲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爲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爲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爲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也是過春節時的最後一個習俗。


春節習俗和活動南北各不相同,但有一點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全家團圓、走親訪友、看望長輩等,願我們能將這些飽含濃濃親情和美好心願的習俗牢記心中,代代相傳。

過年都有哪些年俗

過年習俗

年俗民謠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訪親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初三初四逛廟會,十五晚上街上走。

過年必備

貼門神

貼門神是爲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據說,大門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

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爲,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裏拿着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精選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春聯種類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爲門心、框對、橫披、春條、鬥斤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爲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福”字

過年時,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各種剪紙——窗花。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因大多貼在窗戶上,也被稱爲“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貼春聯的同時,人們往往也在門楣或牆壁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掛貼年畫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我國有三個重要的傳統年畫產地: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初年,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創造出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過年習俗有哪些

1、辦年貨:中國的年俗文化源遠流長,全國各地衍生出紛繁多樣的過年習俗,南北迥異,各具特色。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是備年貨、送年禮卻是幾乎全國上下的“過年必備”。置辦年貨,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貼的、送的禮物等等,統名曰之“年貨”,而把採購年貨的過程稱之爲“辦年貨”。辦年貨是中國人過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

2、祭竈:民間祭竈,源於古人拜火習俗。如釋名中說:“竈。造也,創食物也。”竈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竈火,管理飲食,後來擴大爲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祭竈在中國民間有幾千年歷史了,竈神信仰是中國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追求的反映。

3、掃塵:在民間,新年前夕有“臘月二十四,掃塵的習俗。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民間稱做“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年前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掃塵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以祈來年清吉。

4、割年肉: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所謂殺豬,當然是殺自己家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爲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爲“年肉”。

5、貼年紅: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戶戶“貼年紅”。過年貼年紅,是中國傳統的過年習俗,增添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並寄予着人們對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過年會吃哪些傳統美食

1、餃子

餃子,古稱“角子”,北方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餃子,會覺得沒有過年的氣氛。北方一些山區還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

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晚上11時到第二天凌晨1時爲子時,“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餃子就意味着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爲是大吉大利。

2、湯圓

南方的元宵節慶食品叫做“湯圓”,別稱“元宵”“湯糰”“浮元子”,是中國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狀食品。一般有餡料,煮熟帶湯食用。同時也是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因爲這種糯米湯圓煮在鍋裏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湯糰。在江蘇,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湯圓的習俗。

3、春捲

春捲也餅,立春吃春餅是中國一種古老風俗。晉代已有“五芋盤”即“春盤”,是將春餅與菜同置一盤之內。

唐宋時立春吃春餅之風漸盛,皇帝並以之賜近臣百官,當時的春盤極爲講究:“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直萬錢”。民間也用以互相饋贈。

春餅發展到今天,形制隨地而異,食用時間也因地而別。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團扇,或小如荷甲。

春節的起源

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依據斗轉星移定歲時,“斗柄回寅”爲歲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終而復始,萬象更新,新的輪迴由此開啓。在傳統的農耕社會,立春歲首具有重要的意義,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首節俗文化。在歷史發展中雖然使用曆法不同而歲首節慶日期不同,但是其節慶框架以及許多民俗沿承了下來。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纔算結束。春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親朋團圓、歡慶娛樂和飲食爲一體的民俗大節。

過年的年俗有哪些?

過年的年俗:

1、除夕守歲

守歲,對年長者來說有歲月易逝之感,有珍惜歲月之意。對青少年來說有新芽茁壯之感,有努力奮進之意。守歲體現了家人團聚,共敘親情,送舊迎新美好的願景。

2、年夜飯

年夜飯是中國人全年吃得“最長”的一頓飯,也是中國人最爲看重的家庭宴會。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物資匱乏,吃得“一清二白”,年夜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頓。進入八十年代,肉、蛋、禽等漸漸豐富。九十年代,菜餚變得更加多樣。進入二十一世紀,西式、農家樂、拼桌……年夜飯的吃法花樣不斷翻新。

3、拜年

正月初一,人們見面時,都會互致這樣的新年問候。傳統拜年禮儀分三種:一是叩拜。未成年人給輩分較高的長輩拜年時,要行叩首大禮。二是躬身作揖。一般是晚輩向長輩拜年時所用,俗稱“吉拜”。三是抱拳拱手。多是平輩間的拜年。傳說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部下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稱爲正月初一。

4、春節聚餐,

春節期間,聚餐是不可缺少的,可別小瞧了餐桌禮儀,它可能讓人對孩子讚不絕口,也可能讓人對孩子頻頻搖頭。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吃相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教養,能看到他背後的家庭文化和個人的修養品位。

5、祭祖

祭祖一般在大年三十,百姓在掃房子、淨庭院、易門神、換桃符、貼春聯之後,或舉家前往祭拜祖先,或把先祖的遺像掛在中堂正壁牆上,擺祭品,點香燭,以供後輩祭拜。

春節有哪些習俗?

臘月二十三——祭竈,是一項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爲“司命菩薩”或“竈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被作爲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竈揭開序幕的。祭竈,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

臘月二十四——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臘月二十五——接玉皇舊俗認爲竈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爲“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爲“洗福祿”。

臘月三十除夕——貼門神、貼春聯、守歲、爆竹、吃年夜飯、給壓歲錢、祭祖,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爲中心。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爲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爲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衆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據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祭祖,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

正月初一——拜年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爲“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裏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裏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爲“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逛廟會是大多數中國人的春節情結,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節廟會最早是民間的宗教儀式,廟會之時,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場”以祭祀神佛,人們也要進香朝拜、許願、還願、求福。廟會期間,也少不了商販叫賣、民間藝術表演。廟會上有許多歷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傳統項目,比如,舞獅、舞龍、扭秧歌、踩高蹺、跑旱船等。

觀社火除了廟會,民間自演自娛的社火也是歷史悠久的年節娛樂活動。社火源於古老的土地神與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在以農業文化著稱的中國,土地是人們的立足之本,它爲人類的生存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火,是人們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類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遠古人們憑着原始思維認爲火也有“靈”,並視之爲具有特殊含義的神物加以崇拜,於是形成了尚火觀念。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隨着社會的發展,祭祀社火的儀式逐漸成爲規模盛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間娛樂活動。

舞龍,又名“耍龍燈”、“龍燈舞”,是漢民族傳統的舞蹈形式之一。每逢喜慶節日,各地都有舞龍的習俗。舞龍起源於漢代,經歷代而不衰。舞龍最初是作爲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種儀式,後來逐漸成爲一種文娛活動。到了唐宋時代,舞龍已是逢年過節時常見的表現形式。龍作爲一種神,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民崇拜的民族象徵,是藝術創造的產物,象徵吉祥與幸福。

舞獅,也叫“耍獅子”、“獅子舞”,它與舞龍一樣,是我國的傳統舞蹈形式,也是一種流行很廣的民間體育活動。又會在春節或慶典活動舞獅。舞獅開始於南北朝。在我國,舞獅的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爲北方舞獅和南方舞獅兩種。北方舞獅的外形與真獅很相像,全身獅披覆蓋,舞獅者(一般兩人合舞一隻大獅子)只露雙腳,不見其人。北方舞獅有雌、雄之分,還有文獅、武獅、成獅、崽獅之分。

春節食俗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裏,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着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爲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爲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爲諧音“年高”,再加上有着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着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

餃子,北方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北方一些山區還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國古代記時法,晚上11時到第二天凌晨1時爲子時。“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餃子就意味着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爲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着包住福運,吃餃子象徵生活富裕。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麪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爲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爲和麪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爲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中國春節的習俗都有哪些

春節的習俗主要有買年貨、貼春聯、剪窗花、掛年畫、年夜飯、壓歲錢、守歲、吃餃子、吃湯圓、放鞭炮、看春晚、拜年、貼福字、扭秧歌、逛廟會、踩高蹺、舞獅子、換桃符等。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爲一體的民俗大節。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春節有什麼風俗

我國過年曆史悠久,在傳承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爲固定的習俗,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如買年貨、掃塵、貼對聯、吃年夜飯、守歲、拜歲、拜年、舞龍舞獅、祭祖、祈福攘災、放鞭炮、放煙花、遊神、押舟、廟會、遊鑼鼓、遊標旗、上燈酒、賞花燈等。

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着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內涵。拜祭祖先不僅涵蓋了中國所有的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民俗節日永遠的主題。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春節有什麼風俗

春節又稱過年,在歷史發展中,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爲一體,形成了一些較爲固定的風俗習慣。春節期間均以除舊佈新、祭祖、驅邪攘災、祈求豐年爲主要賀歲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

春節習俗有哪些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節日,剪貼窗花、吃年夜飯、燃放爆竹、除夕守歲、舞龍舞獅、分發壓歲錢……這些關於春節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習俗

一、剪窗花

剪貼窗花是衆多年俗中的一種。窗花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花樣繁多,樣子討喜,將節日裝點得喜氣洋洋。

二、寫春聯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每逢春節期間,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幾千年來,從毛筆書寫到彩紙印刷,春聯的形式不斷演變。然而萬變不離其宗,年味是中國人骨子裏永遠的珍藏。

三、掃塵

春節前的大掃除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也是去除晦氣,迎接喜氣的一種方式。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據典籍記載,上古就有年終掃除的習慣,人們藉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

四、壓歲錢

舊時,祭祀完祖先,舉行完迎接諸神的典儀後,闔家要一起“辭年”,小輩要給長輩叩頭拜年祝長輩長壽、大福、大順,長輩要給小輩紅包,即“壓歲錢”,壓歲錢寓意“壓歲祈福”,其寄予了長輩對孩子們成長的美好祝福,希望他們健康成長。

五、祭祖

過年祭祖,既是對祖先的悼懷,也祈望祖先保佑來年的平安。祭祖是春節習俗中最古老的內容之一。《尚書舜典》記載:“月正元日,舜格於文祖。”

祭祖一般在大年三十,百姓在掃房子、淨庭院、易門神、換桃符、貼春聯之後,或舉家前往祭拜祖先,或把先祖的遺像掛在中堂正壁牆上,擺祭品,點香燭,以供後輩祭拜。


春節飲食

1、臘八粥:喝臘八粥在我國已有千年歷史,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日食俗。

2、年糕:春節吃年糕,“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

3、餃子:北方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

4、元宵:南方叫做“湯圓”,在江蘇,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湯圓的習俗。

5、春捲:春捲也餅,立春吃春餅是中國一種古老風俗。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佈新、驅趕邪佞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爲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着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標籤:年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