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周寧高山雲霧茶

周寧高山雲霧茶

周寧高山雲霧茶是一種產於福建省南平市周寧縣的高山茶。其所處的地區氣候多霧,雲霧繚繞,空氣溼潤,土壤肥沃,是茶樹生長的極佳環境。採製時,茶農精心挑選新嫩的一芽一葉,經過揉捻、發酵、炒制等工藝,才成爲優質的高山雲霧茶。

其外形爲條索緊結,呈墨綠色,有一定光澤。泡製時,茶葉沖泡出的茶湯呈珠狀,色澤清澈綠亮,香氣鮮濃,滋味醇厚爽口,回甘悠長。其茶湯甘鮮怡人、變化多端,宜居家、宜送禮,是南平茶中的名品。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周寧高山雲霧茶多少錢

周寧,是華東地區的縣城,爲閩東高山茶區。不過,雲霧茶我嘗過了,相對茶葉來說,個人更喜愛喝毛尖茶,特別是信陽的毛尖茶,味道口感更好些。建議可以到待客九品預定茶葉,茶樹下放養跑山雞,蟲害較少,嚴格控制質量。不過待客九品每年的茶產量較少,都是需要提前預定的!

此外,茶葉的沖泡水溫也是有講究的。

比如:毛尖在沖泡時,不但要選擇質量好的礦泉水,還要注意水的溫度。毛尖是嫩度很高的綠茶,在泡製時水溫是不宜過高的,最好的泡製水溫是八十五度到九十五度之間。這樣泡製出的毛尖纔會展現出最誘人的綠色,而且茶香也比較醇厚。

雲南和福建空氣哪裏好風景美

人們都說

夏天的雲南是一個好去處

景美又避暑

唯一的不足就是離福州太過遙遠

北鼻們莫桑心

在福州也是能輕而易舉就能欣賞到

西雙版納般的美景

陳峭村

這裏沒有富家大院的華麗裝飾,卻有着千年遺存的街巷、廊橋、民俗。多年來養在深閨,一直保持着那份與世無爭的寧靜和古樸,風光無限好,是夏日的一泓清泉。

古村依山而建,綠樹掩映。遠處望去,泥牆青瓦、卵石小巷,古民居高低排列,錯落有致。給人以整潔、古樸而又清新的美感。

夏日裏,在這些古民居內格外透風涼爽,古民居的土牆冬暖夏涼,裏面的杉木架構,加上窗戶與透空的天井,空氣能夠自由流動,找一天在這悠閒悠閒的古村耍起,感覺還是不錯的。

除了千年古村的人文,陳峭村裏最不缺的就是大自然的美,處處都是風景。

晨曦裏,片片雲霧從山間升起,整個山城都在霧氣的包圍當中,猶如一幅巨大的板畫,人在其中就如神仙般自在。

陳峭素有天下第一峭峯的美譽,風景獨絕,怪石、峭壁繁多。所以爲了讓人們能夠身在其中親近這仙境,村中斥巨資修建了十餘里的步行棧道,繞山而行,配以數十座亭臺樓閣。

棧道蜿蜒于山間峽谷中,通向雲端。走在其中,大峽谷就在腳下,沿途風光大好,如在畫中游。棧道中有專門供休息的亭臺,累了可以隨時停下來坐坐。

峭峯之巔,危崖之上,聚仙閣立於其中,雲盤霧繞,俯瞰四方,無比霸氣。積步而上,如登天界。

聚仙閣舊址相傳爲神仙聚會之所,後人重建,登頂其上,真是風景大好。

陳峭之美當然少不了壯觀的瀑布羣,因峭峯林立的生態特點,瀑布頗爲壯觀,瀟灑飄逸。

站在青山擁翠的谷底仰首觀瀑,即有飄忽欲仙的舒暢,又能得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動感,讓人心曠神怡。

村中的木拱廊橋,人們都稱它爲“愛戀橋”,是水面上一處溫暖的行人歇息地,同時也不乏清新空靈之氣,是約會聊天的好去處喲。

美食

來一趟福建的“小西雙版納”

那北鼻們不可錯過的還有一場美食

土豆餅、泥鰍面、魔芋、扁食、地瓜面

以及當地的紅菇、苦菇、苦筍、苦菜、野蕨菜、高山雲霧茶,可以順便當作伴手禮,帶回家。

交通:陳峭村位於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西南部,距離周寧縣城約45公里。可在周寧縣城乘坐班車至禮門鄉,後轉私家麪包車到陳峭村下車。

福建周寧的官司雲霧茶(綠茶)價格大概多少啊?

280\380i不等

樟源村屬於哪裏

樟源村位於鹹村鎮北部3公里處,屬獨一村,爲老區村。位於鹹村鎮區北部3公里處,梨外公路穿村而過。樟源一帶曾是原始森林,其中以樟樹爲多,桃源溪源頭從其村北而下,故名“樟源”。1952年在樟源村成立樟源鄉,1958年改公社,1985年爲村委會,轄6個村民小組,228戶,村民902人,居民以魏姓爲主,通用閩東方言北支鹹村平話。耕地面積821畝,林地面積3687畝。經濟以農業生產爲主,主要農產品有茶葉、橙、柿子等。

樟源村附近有九龍_瀑布、鯉魚溪、陳峭古村、周寧滴水巖、林公忠平王祖殿等旅遊景點,有官司綠茶、官司雲霧茶、周寧高山馬鈴薯、甘薯粉條、泥鰍面等特產。

蓮地村位於哪個市

蓮地村委會駐蓮地自然村,爲老區建制村。凌地舊屬寧德第十七都管轄,解放後屬端源管轄,1958年轉由純池管轄並改爲大隊,1983年設村委會。現轄蓮地、東興、香洋3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500戶,2285人,其中常住600多人。大學文化50人。耕地3036畝,林地9343畝。主要農產品有水稻、茶葉、板栗等。各種經濟作物的年總產值爲300萬元。各種生產資料及日用品商店10間,年銷售額約10萬元。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15多萬元。在外經商務工700多人,創辦企業60餘家,年產值約2億元。村中有醫療站2所,小學1所,村委樓1座。現所轄各自然村均通水泥路、自來水、電、電視、電話。

蓮地村因村莊地形狀似蓮花,以蓮葉蔓地之意,取名“蓮地”,後因村中淩姓居多改稱凌地。淩姓先祖於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浙江逢源遷來建村。位於鎮區以南4公里處。海拔高800米。全村309戶,1300多人,其中常住420多人,外來20人。大學文化40人。房屋130幢,其中新建的水泥樓房12幢。耕地1200多畝,林地6500多畝。在外經商務工有700多人,創辦企業60多家,產值1000多萬。主要古蹟有八角亭、石梯、淩氏宗祠(“衆廳”)等。村內分佈百年楓樹、楮等名木古樹。新中國成立前犧牲的烈士有凌立□、凌濟拱、凌開輝、凌開方、凌其昌、凌疥袋等6人。著名“十字架上的烈士”凌福順(爲該村人,出生於端源村(凌福順簡介見端源村域情介紹)。

東興村1962年碓坑村搬遷至此,爲銘記毛的恩情,取“東方興起”之意改名爲東興。位於凌地以南5公里處。全村60戶,280人,其中常住65多人。居民以肖姓爲主。房屋32幢。耕地80畝,林地1500畝。新中國成立前犧牲的烈士有周後敬、肖教袋2人。

香洋村原名峯洋,因國營林場原場址設於此處,後改名爲香洋。位於蓮地東南方5公里處。全村63戶,350人,常住107人。居民以肖姓爲主。房屋42幢。耕地80畝,林地900畝。新中國成立前犧牲的烈士有肖奶八、呂步庚2人。

北山堂村因村莊建於北面山坡上,故名。位於凌地村以東3公里。原30戶,150多人。居民以肖、徐姓爲主。房屋12幢。耕地130畝,林地200多畝。於2003年搬遷至純池鎮區中心,取名向陽村。原址已無人居住。英雄有徐學啓、徐學枝、徐學康等。

下村又名北山堂下村,因村在北山堂村下,故名。位於凌地村西南側2公里處。原7戶,37人。居民以徐姓爲主。房屋3幢。耕地15畝,林地120畝。於2003年搬遷至純池鎮區中心,現屬向陽村管轄。原址已無人居住。

挪坑村因村前有一小溪坑,故名。位於凌地村以南9公里處。原28戶,150多人。居民以鄧姓爲主,房屋14幢。耕地100多畝,林地300多畝。由於周寧二級電站(中山橋水庫)建設,於2006年搬遷至周寧縣興福村。村廢。

溪頭底村因村位於溪頭,故名。位於凌地村西面5公里處。原2戶,9人。居民以淩姓爲主。房屋3幢。耕地7畝,林地16畝。於1987年搬遷至蓮地村。村廢。

坪崗村村建於坪崗上,故名。位於凌地村西南方6.7公里處。原1戶,9人,單幢屋。居民以淩姓爲主。耕地4畝,林地7畝。於解放前遷居蓮地。村廢。

蓮地村附近有禾溪中心國民小學舊址、禾溪三仙橋、九龍_瀑布、鯉魚溪、陳峭古村等旅遊景點,有官司綠茶、官司雲霧茶、周寧高山馬鈴薯、甘薯粉條、泥鰍面等特產。

福安、寧德、古田、屏南、霞浦、柘榮、周寧、壽寧的特產各是什麼

福安十大特產: 穆陽線面、坦洋工夫、芙蓉李、山茶油、溪塔刺葡萄.、盂油酥餅、泥釘凍 福安茉莉花茶、福安綠芛 古田特產 :古田銀耳、黃田馬蹄筍、古田油柰、古田臍橙、古田紅曲、古田香菇、杏鮑菇、鳳都茭白、黃尖筍 芋蛋面 周寧特產:官司雲霧茶、周寧官洋雪梨、周寧黃花菜、晚熟龍眼、周寧魔芋 霞浦 特產:霞浦紫菜、霞浦海帶、寧德大黃魚、霞浦劍蟶、霞浦貝雕、霞浦軟木畫、霞浦沙江牡蠣、壽寧特產:壽寧高山烏龍茶、壽寧米糕、壽寧中華獼猴桃、壽寧板栗、壽寧山蒼籽、柘榮特產:柘榮桐油、柘榮太子參 屏南特產:屏南米燒兔、屏南老酒 屏南筍乾、屏南無核柿、鴛鴦果 寧德蕉城特產:蕉城晚熟龍眼、天山綠茶、三都澳晚熟荔枝、柳樹蒸籠、寧德香蕉

坑源底村位於哪個市

坑源底行政村,村委會駐坑源底自然村,爲老區行政建制村。1958年成立大隊,1967年與宅頭村合成團結大隊,1980年分立,1984年改設村委會。六十年代與宅頭村合稱團結大隊,1979年後從團結大隊分出,成立坑源底行政村。東面與後洋接壤,西南與柿洋、徐家山交界,西接洋頭,北連官洋、宅頭。原轄七步坑源底、菁嶺2自然村,1989年菁嶺村廢,現爲獨一村。20世紀70年代前後曾建成過小型水電站2座。烈士有劉伏生、陳徐烈、陳其榜、陳文仁、陳其錫、劉孫根、李伏品、劉彥芳等。

坑源底村附近有九龍_瀑布、鯉魚溪、陳峭古村、周寧滴水巖、林公忠平王祖殿等旅遊景點,有官司綠茶、官司雲霧茶、周寧高山馬鈴薯、甘薯粉條、泥鰍面等特產。

下坑村位於哪裏

下坑村系寧德市周寧且瑪坑鄉行政村之一,距鄉所在地10公里,位於周寧縣瑪坑鄉東南部,東鄰本鄉孝悌村,西連本縣鹹村鎮,南距寧德市蕉城區赤溪鎮僅10公里,北毗鄰瑪坑鄉東坑村,距縣城50公里。有村道抵達本村。

該村村落面積3.21平方公里,現全村人口527多人,130戶,轄深灣樓、何嶺2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

下坑村四面環山,且崇山峻嶺蜿蜒盤旋,村落座落在山腳,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繞村而過,村中古房屋居多,依山而建,新舊房屋錯落有致、排列整齊。四周綠茶飄香、竹林蒼翠,景色秀麗。

下坑村始建於清初,何氏先祖由河南等地入遷至此興居,後不斷繁衍生息。下坑原屬寧德縣管轄。歷史上出現了許多有識之士,但已無法具體考證。解放前下坑村民積極參加,出現了何孫桂、何節亨、何陳燭等先烈;抗日戰爭出現了葉吳賜等抗日英雄。他們爲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功勳卓越,永垂不朽。

下坑村留有清朝年間何氏、湯氏宗祠各一座,古民居中的雕刻資源十分豐富,村落中的祠堂、古井、老石巷與獨特的迎神祭祖、廟會交融出村落獨特的魅力,此外許多民居中的匾額、古字畫等因當時政局動盪不安,被破壞了許多,已剩無幾。

下坑村物產豐富,茶葉是本村的主導產業,茶園面積達500多畝,林地面積達600多畝,竹林面積300多畝,近年來,該村還引進優質果樹品種試種來調整種植業結構,積極發展養殖業。同時,加強本村的養殖業的宣傳發動,鼓勵家家戶戶養雞、鴨、兔、豬。形成一定的養殖規模。同時逐步完善農村道路硬化、農民飲水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該村的發展。逐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改變下坑古老的面貌。

下坑村與孝悌村、赤洋村、東坑村、長峯村、芹太丘村、寶嶺村、沈洋村、杉洋村、溪邊村、紫竹村、首章村、靈鳳山村、昇陽村、瑪坑村相鄰。

2021年2月20日,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名單出爐,下坑村上榜。

下坑村附近有林工忠平王祖殿、九龍_風景名勝區、鯉魚溪、陳峭古村、周寧滴水巖等旅遊景點,有官司綠茶、官司雲霧茶、周寧高山馬鈴薯、甘薯粉條、泥鰍面等特產。

豪陽村位於哪個省

豪陽行政村,村委會駐豪陽自然村,爲老區行政建制村。1958年歸屬於三門橋大隊,1959年分出成立大隊。現轄豪陽村、洋尾村2個自然村。共7個村民小組,260戶,1630人。大學文化32人。耕地873畝,林地10342萬畝。農業主產水稻、茶葉、木材、板栗等。各種經濟作物的總產值200萬。各種生產資料及日用品商店3間,年銷售值約爲3.2萬元。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99多萬元。在外經商務工有1300多人,創辦企業5家,年產值約3.2億元。位於該村的提刀_山上含銀礦。村內有醫療站1所,閒置小學教學樓1座。古建築有寶勝堂、林公忠平侯王廟、龍井等。

豪陽村(何洋)原名哈兜,又名何洋,後改名豪陽。公元1300年建村。位於鎮區以北9公里處,周壽縣道旁。海拔800米。全村219戶,1426人,其中常住200多人。大學文化28人。居民以詹姓爲主,由河南遷來。房屋幢80,其中水泥房15幢。村莊呈鬥狀,房屋220幢,其中新建的水泥樓房21幢。耕地800多畝,林地1萬多畝。在外經商務工有1230人,創辦企業5家,年產值3.2億元。有村委樓、會場、閒置教學樓各1幢,廟、宮、祠堂各1座,古橋3座,壩6條。有古柳杉13株,古杉木2株,古_木15棵。新中國成立前犧牲的烈士有肖開號、詹阿回2人。

洋尾村地處豪陽村委會水尾田洋,故而取名洋尾。位於豪陽村東方50米處,周壽縣道旁。全村23戶,112人。居民以鄭姓爲主。房屋20幢。耕地25畝,林地232畝。

茶園因該村四周有成片茶樹,故名。位於豪陽村北側3.5公里處。原15戶,76人。居民以胡姓爲主。房屋8幢。耕地37畝,林地70多畝。因交通不便,於2002年搬遷周寧。村廢。新中國成立前犧牲的烈士有胡發林1人。

蒲頭崗因村落地形象水瓢,故名瓢頭崗,後改爲蒲頭崗。位於豪陽主村北側5公里處。原3戶,16人。居民以周姓爲主。房屋1幢。耕地11畝,林地40畝。因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於2003年遷往純池。村廢。

豪陽村附近有禾溪中心國民小學舊址、禾溪三仙橋、九龍_瀑布、鯉魚溪、陳峭古村等旅遊景點,有官司綠茶、官司雲霧茶、周寧高山馬鈴薯、甘薯粉條、泥鰍面等特產。

官司村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官司村系老區,位於鎮西13公里,海拔1100米。明萬曆間,何氏曾開山種茶。崇禎年間(1630~1635年),鄭紹二從浦源村遷官司村定居。清道光十五年(1935年),鄭開淋從浦源村遷圍城底自然村定居。

官司村原隸寧德縣青田鄉東洋裏十七都。24年(1935年)6月,隸周墩特種區周墩聯保。29年1月,隸獅城鎮紫西保。34年8月,隸周寧縣獅城鎮西關保。1950年4月,隸周寧縣第一區(端源區)源頭鄉。1956年底,隸溪坪鄉。1958年9月,隸紫雲公社。1959年1月,隸端源公社源頭大隊。1960年,從源頭大隊析出,設官司大隊。1963年,隸浦源區溪坪想。1966年8月,併入源頭大隊,隸端源公社。1979年6月,復設官司大隊。1984年8月,隸浦源鄉設官司村民委員會。1995年,全村72戶、459人,設村民小組4個。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4月,上洋村張彭八受浙江新科狀元唐文獻奏準在官司山川橫直十里內任意圍城煽銀。於白亭仔村後山崗砌造圍牆(尚存牆基),稱圍城岡,建築爐樓,在1500米高山上建煽銀樓(後稱聖銀樓),相傳明代煽銀興旺時期有“三千走路客,四萬坑裏人”之稱。距官司村2.5公里的底樓村駐武士護衛礦山,稱圍城底,督煉-駐地稱“官司”。至隆慶五年(1571年),礦脈稀少,奉撫、按兩院令,豎封坑禁碑,停止採礦冶煉。

該村盛產官司雲霧名茶。明萬曆間,何姓開始拓居種茶,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茶園處千米高山坡地,春、夏季上午多爲濃霧籠罩,土層厚,土質鬆散,有機質豐富,茶芽茁壯,茶質湯色紅豔,爲歷代茶商爭購加工精製銷往國內外的名茶。1986年,周寧縣地方國營茶廠精製的“官司迎春名茶”,於1988年獲國家輕工部優秀出口產品銅質獎。該村還有一大特產——毛竹,面積大,竹質好,每戶均有20~30畝,全村年採伐收入10萬元左右。1995年,始修通麻嶺至官司村簡易車道4公里,僅通手扶拖拉機和三輪客運摩托,運出部分盛產的毛竹、柴片銷售。1995年11月,架通高壓輸電線路,改變村民照明多用竹蔑、蠟燭等情景,但文化生活仍較貧乏,雖身居“銀山”、盛產名茶,卻未能發揮優勢,治窮致富。

官司村附近有浦源鄭氏宗祠、九龍_瀑布、鯉魚溪、陳峭古村、周寧滴水巖等旅遊景點,有官司綠茶、官司雲霧茶、周寧高山馬鈴薯、甘薯粉條、泥鰍面等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