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培根隨筆批註怎麼寫,培根隨筆批註

1.培根隨筆 批註

1. 知識就是力量。

培根隨筆批註怎麼寫 培根隨筆批註

2. 歷史使人賢明,詩歌使人高雅,數學使人高尚,自然哲學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穩重,而倫理學和修辭學則使人善於爭論。

3. 爲了要替自己煮蛋以致燒掉一幢房子而毫不後悔的人,乃是極端的利己主義者。

4. 人是一切的中心,世界的軸。

5. 有經驗的老人執事令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幹勁則鼓舞人心。如果說,老人的經驗是可貴的,那麼青年人的純真則是崇高的。

6. 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7. 一個人如果對待陌生人親切而有禮貌,那他一定是一位真誠而富有同情心的好人,他的心常和別人的心聯繫在一起,而不是孤立的。

8. 幸運並非沒有許多的恐懼與煩惱,厄運也並非沒有許多的安慰與希望。

9. 當命運微笑時,我也笑着在想,她很快又要蹙眉了。

10. 內容豐富的言辭就像閃閃發光的珠子。真正的聰明睿智卻是言辭簡短的。

11. 如果你考慮兩遍以後再說,那你說得一定比原來好一倍。

12. 我們的語言,不妨直爽,但不可粗暴、驕傲;有時也應當說幾句婉轉的話,但切忌虛僞、輕浮與油滑。

13. 對一個人的評價,不可視其財富出身,更不可視其學問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真實的品德。

14. 順境的美德是節制,逆境的美德是堅韌,後一種是較爲偉大的德性。

15. 無德之人常嫉妒他人之有德。

16. 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同樣,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17. 你愈是少說你的偉大,我將愈想到你的偉大。

18. 我認爲善的定義就是有利於人類。

19. 明智者創造的機會比他發現的要多。

20. 由智慧所養成的習慣能成爲第二本性。

21. 無論你怎樣地表示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無法挽回的事來。

22. 嚴厲生畏,但是粗暴生恨,即使公事上的譴責,也應當莊重而不應當侮辱嘲弄。

23. 狡猾是一種陰險邪惡的聰明。

24. 在我們生命的網上,不能隱匿着虛僞,否則,便在每根縱橫的線上,都永遠留下腐爛的痕跡。

25. 虛僞的人爲智者所輕蔑,愚者所歎服,阿諛者所崇拜,而爲自己的虛榮所奴役。

26. 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無拘無束。

27. 研究真理、認識真理和相信真理,乃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

28. 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而優雅的行爲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

29. 美貌倘若生於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身上,當然是很光彩的;品行不端的人在它面前,便要自慚形穢,遠自遁避了。

30. 美的至高無上的部分,無法以彩筆描出來。

31. 美有如夏天的水果,容易腐爛且不持久。

32. 只有美貌而缺乏修養的人是不值得讚美的。

33. 節儉是美德,惟需與寬厚結合。

34. 金錢是品德的行李,是走向美德的一大障礙;因財富之於品德,正如軍隊與輜重一樣,沒有它不行,有了它又妨礙前進,有時甚至因爲照顧它反而喪失了勝利。

35. 對小錢不要過分去計較。金錢是生着羽翼的東西,有時它會自行飛去,有時必須將它放出去,才能帶更多回來。

36. 金錢是好的僕人,卻是不好的主人。

37. 好的運氣令人羨慕,而戰勝厄運則更令人驚歎。

38. 如果問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那麼回答則是:第一,無所畏懼;第二,無所畏懼;第三,還是無所畏懼。

39. 幸運的時機好比市場上的交易,只要你稍有延誤,它就將掉價了。

40. 誰能比這種人更痛苦呢,他們人雖在世,卻已親身參加了埋葬自己名聲的喪禮?

2.培根隨筆批註不少於50字

1,《培根隨筆》爲(英國)十七世紀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所著.

2,本書分爲:( )( )( )( )( )( )( )等多篇隨筆. 《論求知》,《論美》,《論善》,《論真理》,《論健康》,《論家庭》,《論友誼》

3,(《新工具》)是培根的主要哲學著作之一,首次發表於1620年。

4,從 《培根隨筆》的 “論真理”、“論死亡”、“論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 )的培根。 熱愛哲學

5,從《培根隨筆集》“論高官”、“論王權”、“論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 )的培根。 熱衷於政治,深諳官場運作

6,從《培根隨筆》“論愛情”、“論友情”、“論婚姻與獨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 )的培根。 富有生活情趣

7,從《培根隨筆》“論逆境”、“論幸運”、“論殘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 )的培根。 自強不息

8,從《培根隨筆》“論作僞與掩飾”、“論言談”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 )的培根。 工於心計、老於世故

9,培根隨筆 內容簡介:

本書亦以大地萬物爲主角,呈現人們百態。通過精煉的語言、緊湊的情節、貼切的比喻將深刻的哲理寓於淺顯的故事之中,使人獲取借鑑,受到啓迪。

10, 《培根隨筆》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11,《培根隨筆》在《論友誼》中,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說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爲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12,《培根隨筆》在《論猜疑》中,培根說道:“當你產生了猜疑時,你最好還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於外。 這樣,當這種猜疑有道理時,你已經預先作了準備而不愛其害。當這種猜測疑無道理時,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誤會了好人。可見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亂。

13,培根的主要建樹在哲學方面。他自稱“以天下全部學問爲己任”,企圖“將全部科學、技術和人類的一切知識全面重建”,併爲此計劃寫一套大書,總名(《偉大的復興》),雖然只完成1、2兩部分,但已造成重大影響。

14,《培根隨筆》體裁以及類型:哲學散文隨筆集。(也可以稱爲“論文集”)

15,《培根隨筆》主要內容:涉及(中學)、(倫理)、(處世之道)等,其中多數與個人省會密切相關,比較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人生哲學)”。

16,《培根隨筆》中《談美》:這是一篇(論美)的文章,作者主要闡述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短文筆墨不多,但卻十分精彩,說理透徹,且語言優美。他在培根的隨筆中頗有代表性,集中體現了培根善於用詩話的語言闡述精闢的哲理的特點。

17,《培根隨筆》中《論拖延》:這是培根談論(“時機”於“拖延”)的哲學小論文。作者用舉例子、作比喻的論證方法,告訴我們要善於當機立斷、迅速行動,不要拖延時間而延誤機會。文章論述層次清晰,表達手法多樣,語言簡潔有力、形象生動,體現了培根論說文的又一特點。

18,《培根隨筆》中《談讀書》:這是培根談論(讀書的作用)的一篇議論文。作者在文章中明確指出:“讀書足以悅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並指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論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19,《培根隨筆》共有(58)篇.

20,主要藝術特點以及成就:

1)、這些散文關注現實,其中議論官場生涯的篇章和探討修身持家的文字都得力於他深入的觀察和親身的體驗。他力圖以不帶先入之見的“客觀”態度來審視和考察各種現象和行爲,很少從傳統的宗教道德觀念出發簡單化地評判是非。

2)、從培根的散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者是如何在舊的社會結構和思想體系日趨瓦解之際,致力於探討並樹立新的信念、規範和道德。

3)、培根的散文,爲我們留下了許多關於知識、人生的至理名言,對我們有多方面的啓發。如“知識就是力量”等。

4)、培根的散文結構嚴謹,論證合理,語言形象生動;常常採用以小見大的手法,論說通俗易懂。對我們寫作議論文有一定的啓發。

3.培根隨筆 圈點批註

1,《培根隨筆》爲(英國)十七世紀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所著. 2,本書分爲:( )( )( )( )( )( )( )等多篇隨筆. 《論求知》,《論美》,《論善》,《論真理》,《論健康》,《論家庭》,《論友誼》 3,(《新工具》)是培根的主要哲學著作之一,首次發表於1620年。

4,從 《培根隨筆》的 “論真理”、“論死亡”、“論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 )的培根。 熱愛哲學 5,從《培根隨筆集》“論高官”、“論王權”、“論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 )的培根。

熱衷於政治,深諳官場運作 6,從《培根隨筆》“論愛情”、“論友情”、“論婚姻與獨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 )的培根。 富有生活情趣 7,從《培根隨筆》“論逆境”、“論幸運”、“論殘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 )的培根。

自強不息 8,從《培根隨筆》“論作僞與掩飾”、“論言談”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 )的培根。 工於心計、老於世故 9,培根隨筆 內容簡介: 本書亦以大地萬物爲主角,呈現人們百態。

通過精煉的語言、緊湊的情節、貼切的比喻將深刻的哲理寓於淺顯的故事之中,使人獲取借鑑,受到啓迪。 10, 《培根隨筆》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11,《培根隨筆》在《論友誼》中,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說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爲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12,《培根隨筆》在《論猜疑》中,培根說道:“當你產生了猜疑時,你最好還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於外。

這樣,當這種猜疑有道理時,你已經預先作了準備而不愛其害。當這種猜測疑無道理時,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誤會了好人。

可見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亂。 13,培根的主要建樹在哲學方面。

他自稱“以天下全部學問爲己任”,企圖“將全部科學、技術和人類的一切知識全面重建”,併爲此計劃寫一套大書,總名(《偉大的復興》),雖然只完成1、2兩部分,但已造成重大影響。 14,《培根隨筆》體裁以及類型:哲學散文隨筆集。

(也可以稱爲“論文集”) 15,《培根隨筆》主要內容:涉及(中學)、(倫理)、(處世之道)等,其中多數與個人省會密切相關,比較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人生哲學)”。 16,《培根隨筆》中《談美》:這是一篇(論美)的文章,作者主要闡述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

短文筆墨不多,但卻十分精彩,說理透徹,且語言優美。他在培根的隨筆中頗有代表性,集中體現了培根善於用詩話的語言闡述精闢的哲理的特點。

17,《培根隨筆》中《論拖延》:這是培根談論(“時機”於“拖延”)的哲學小論文。作者用舉例子、作比喻的論證方法,告訴我們要善於當機立斷、迅速行動,不要拖延時間而延誤機會。

文章論述層次清晰,表達手法多樣,語言簡潔有力、形象生動,體現了培根論說文的又一特點。 18,《培根隨筆》中《談讀書》:這是培根談論(讀書的作用)的一篇議論文。

作者在文章中明確指出:“讀書足以悅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並指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論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19,《培根隨筆》共有(58)篇. 20,主要藝術特點以及成就: 1)、這些散文關注現實,其中議論官場生涯的篇章和探討修身持家的文字都得力於他深入的觀察和親身的體驗。他力圖以不帶先入之見的“客觀”態度來審視和考察各種現象和行爲,很少從傳統的宗教道德觀念出發簡單化地評判是非。

2)、從培根的散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者是如何在舊的社會結構和思想體系日趨瓦解之際,致力於探討並樹立新的信念、規範和道德。 3)、培根的散文,爲我們留下了許多關於知識、人生的至理名言,對我們有多方面的啓發。

如“知識就是力量”等。 4)、培根的散文結構嚴謹,論證合理,語言形象生動;常常採用以小見大的手法,論說通俗易懂。

對我們寫作議論文有一定的啓發。

4.培根隨筆批註不少於50字

1,《培根隨筆》爲(英國)十七世紀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所著. 2,本書分爲:( )( )( )( )( )( )( )等多篇隨筆. 《論求知》,《論美》,《論善》,《論真理》,《論健康》,《論家庭》,《論友誼》 3,(《新工具》)是培根的主要哲學著作之一,首次發表於1620年。

4,從 《培根隨筆》的 “論真理”、“論死亡”、“論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 )的培根。 熱愛哲學 5,從《培根隨筆集》“論高官”、“論王權”、“論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 )的培根。

熱衷於政治,深諳官場運作 6,從《培根隨筆》“論愛情”、“論友情”、“論婚姻與獨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 )的培根。 富有生活情趣 7,從《培根隨筆》“論逆境”、“論幸運”、“論殘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 )的培根。

自強不息 8,從《培根隨筆》“論作僞與掩飾”、“論言談”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 )的培根。 工於心計、老於世故 9,培根隨筆 內容簡介: 本書亦以大地萬物爲主角,呈現人們百態。

通過精煉的語言、緊湊的情節、貼切的比喻將深刻的哲理寓於淺顯的故事之中,使人獲取借鑑,受到啓迪。 10, 《培根隨筆》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11,《培根隨筆》在《論友誼》中,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說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爲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12,《培根隨筆》在《論猜疑》中,培根說道:“當你產生了猜疑時,你最好還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於外。

這樣,當這種猜疑有道理時,你已經預先作了準備而不愛其害。當這種猜測疑無道理時,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誤會了好人。

可見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亂。 13,培根的主要建樹在哲學方面。

他自稱“以天下全部學問爲己任”,企圖“將全部科學、技術和人類的一切知識全面重建”,併爲此計劃寫一套大書,總名(《偉大的復興》),雖然只完成1、2兩部分,但已造成重大影響。 14,《培根隨筆》體裁以及類型:哲學散文隨筆集。

(也可以稱爲“論文集”) 15,《培根隨筆》主要內容:涉及(中學)、(倫理)、(處世之道)等,其中多數與個人省會密切相關,比較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人生哲學)”。 16,《培根隨筆》中《談美》:這是一篇(論美)的文章,作者主要闡述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

短文筆墨不多,但卻十分精彩,說理透徹,且語言優美。他在培根的隨筆中頗有代表性,集中體現了培根善於用詩話的語言闡述精闢的哲理的特點。

17,《培根隨筆》中《論拖延》:這是培根談論(“時機”於“拖延”)的哲學小論文。作者用舉例子、作比喻的論證方法,告訴我們要善於當機立斷、迅速行動,不要拖延時間而延誤機會。

文章論述層次清晰,表達手法多樣,語言簡潔有力、形象生動,體現了培根論說文的又一特點。 18,《培根隨筆》中《談讀書》:這是培根談論(讀書的作用)的一篇議論文。

作者在文章中明確指出:“讀書足以悅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並指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論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19,《培根隨筆》共有(58)篇. 20,主要藝術特點以及成就: 1)、這些散文關注現實,其中議論官場生涯的篇章和探討修身持家的文字都得力於他深入的觀察和親身的體驗。他力圖以不帶先入之見的“客觀”態度來審視和考察各種現象和行爲,很少從傳統的宗教道德觀念出發簡單化地評判是非。

2)、從培根的散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者是如何在舊的社會結構和思想體系日趨瓦解之際,致力於探討並樹立新的信念、規範和道德。 3)、培根的散文,爲我們留下了許多關於知識、人生的至理名言,對我們有多方面的啓發。

如“知識就是力量”等。 4)、培根的散文結構嚴謹,論證合理,語言形象生動;常常採用以小見大的手法,論說通俗易懂。

對我們寫作議論文有一定的啓發。

5.傅雷家書或培根隨筆的批註

告訴你咋批吧 不要看章名直接抄幾段話 一天就ok了 一般老師也不檢查批註的內容: 傅雷家書主要講的是如何教育孩子。

《傅雷家書》出版十八年來,五次重版,十九次重印,發行已達一百多萬冊,曾榮獲“全國首屆優秀青年讀物”(1986年),足以證明這本小書影響之大,《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聰明”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 輯印在這本集子裏的,不是普通的家書。

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說:“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這些家書凝聚着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

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傅雷對祖國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難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譽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拳拳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傅雷在藝術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因此這些家屬還以相當多的篇幅談美術,談音樂作品,談表現技巧、藝術修養等。不管是傅聰去波蘭留學、獲得國際大獎,還是後來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始終關注着兒子在音樂藝術道路上的成長,不是給予指點,特別是經常給他郵寄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和有關繪畫、雕塑等藝術理論方面的書籍,鼓勵他多從詩歌、戲劇、美術等藝術門類中汲取營養,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

家書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文字功底和藝術修養,這些文字生動優美,讀來感人至深。相信很多讀者能從中學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養。

中心思想:《傅雷家書》是傅雷寫給兒子的信,寫出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要求,勉勵,鼓勵兒子不要喪失對真,善,美的追求。不要驕傲。

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 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着,也說不出爲什麼。

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裏,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着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 前面的語句摘自《傅雷家書》,是傅雷老師寫給他兒子傅聰的。

從上面的語句,字裏行間可以看出傅雷的愛子情深。對於長大的兒子,希望他茁壯成長,向外發展,但又不忍孩子遠離身邊。

其實家長都是這樣的,從八月懷胎到十月分娩,家長辛辛苦苦,一步步將兒女哺育成人,爲的就是希望子女纔有所用,以後不至於露宿街頭。而,兒女成才之際,亦是離開屋檐獨飛之時。

作爲父母,既爲他們而高興,也爲此傷心難過。畢竟是骨肉之情。

作爲我們應該體會、理解父母的苦心,讓父母看到他們想看的一幕——我們快快樂樂的生活,也算是報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 “以演奏而論,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非常細膩,tonecolour變化的確很多。

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誇獎你幾句纔好。

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剛從昆明回滬的時期,你真是從低窪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從此注意整個的修養,將來一定能攀蹬峯頂。”

這是傅雷老師,聽過兒子傅聰的錄音後,對兒子所講評的。這裏麪包括了,傅老師對兒子的錄音,精細的分析,以及客觀的讚賞。

並且在後面提到了對兒子的希望。這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

既要體現出自己對孩子的肯定,讓其有努力拼搏的決心,以及會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給孩子指明瞭前進的路線,發展的方向。

而我們當子女的,也應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經驗,取長補短髮展自己的新道路。 “在公共團體中,趕任務而妨礙正常學習是免不了的,這一點我早料到。

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向領導婉轉而有力的去爭取。否則出國的準備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別是樂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

從今以後,處處都要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與意志——實踐的意志。” 千叮嚀萬囑咐,父母心放不住。

兒子面臨社會千變萬化,如何應對,作爲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過的經驗,提醒兒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徑。

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陽的希望。

父母走的彎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希望他們能比自己“更上一層樓”。青春期的我們,應該放下逆反的心理。

6.培根隨筆 批註

1. 知識就是力量。

2. 歷史使人賢明,詩歌使人高雅,數學使人高尚,自然哲學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穩重,而倫理學和修辭學則使人善於爭論。 3. 爲了要替自己煮蛋以致燒掉一幢房子而毫不後悔的人,乃是極端的利己主義者。

4. 人是一切的中心,世界的軸。 5. 有經驗的老人執事令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幹勁則鼓舞人心。

如果說,老人的經驗是可貴的,那麼青年人的純真則是崇高的。 6. 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7. 一個人如果對待陌生人親切而有禮貌,那他一定是一位真誠而富有同情心的好人,他的心常和別人的心聯繫在一起,而不是孤立的。 8. 幸運並非沒有許多的恐懼與煩惱,厄運也並非沒有許多的安慰與希望。

9. 當命運微笑時,我也笑着在想,她很快又要蹙眉了。 10. 內容豐富的言辭就像閃閃發光的珠子。

真正的聰明睿智卻是言辭簡短的。 11. 如果你考慮兩遍以後再說,那你說得一定比原來好一倍。

12. 我們的語言,不妨直爽,但不可粗暴、驕傲;有時也應當說幾句婉轉的話,但切忌虛僞、輕浮與油滑。 13. 對一個人的評價,不可視其財富出身,更不可視其學問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真實的品德。

14. 順境的美德是節制,逆境的美德是堅韌,後一種是較爲偉大的德性。 15. 無德之人常嫉妒他人之有德。

16. 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同樣,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17. 你愈是少說你的偉大,我將愈想到你的偉大。 18. 我認爲善的定義就是有利於人類。

19. 明智者創造的機會比他發現的要多。 20. 由智慧所養成的習慣能成爲第二本性。

21. 無論你怎樣地表示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無法挽回的事來。 22. 嚴厲生畏,但是粗暴生恨,即使公事上的譴責,也應當莊重而不應當侮辱嘲弄。

23. 狡猾是一種陰險邪惡的聰明。 24. 在我們生命的網上,不能隱匿着虛僞,否則,便在每根縱橫的線上,都永遠留下腐爛的痕跡。

25. 虛僞的人爲智者所輕蔑,愚者所歎服,阿諛者所崇拜,而爲自己的虛榮所奴役。 26. 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無拘無束。

27. 研究真理、認識真理和相信真理,乃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 28. 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而優雅的行爲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

29. 美貌倘若生於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身上,當然是很光彩的;品行不端的人在它面前,便要自慚形穢,遠自遁避了。 30. 美的至高無上的部分,無法以彩筆描出來。

31. 美有如夏天的水果,容易腐爛且不持久。 32. 只有美貌而缺乏修養的人是不值得讚美的。

33. 節儉是美德,惟需與寬厚結合。 34. 金錢是品德的行李,是走向美德的一大障礙;因財富之於品德,正如軍隊與輜重一樣,沒有它不行,有了它又妨礙前進,有時甚至因爲照顧它反而喪失了勝利。

35. 對小錢不要過分去計較。金錢是生着羽翼的東西,有時它會自行飛去,有時必須將它放出去,才能帶更多回來。

36. 金錢是好的僕人,卻是不好的主人。 37. 好的運氣令人羨慕,而戰勝厄運則更令人驚歎。

38. 如果問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那麼回答則是:第一,無所畏懼;第二,無所畏懼;第三,還是無所畏懼。 39. 幸運的時機好比市場上的交易,只要你稍有延誤,它就將掉價了。

40. 誰能比這種人更痛苦呢,他們人雖在世,卻已親身參加了埋葬自己名聲的喪禮?。

7.怎樣給散文作批註(例如:培根隨筆)最好舉例

一、找到關鍵詞語。

如《五彩池》中的“沒想到今年夏天去四川松潘旅遊,在藏龍山上,我真的看到了像瑤池那樣神奇的五彩池。”(我喜歡“沒想到和真的”這兩個詞語,它們寫出了自己看到五彩池驚喜的心情。)

又如《跳水》中的“等孩子一浮上來,水手們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我喜歡關聯詞“一……就……”,它寫出了水手們救人時急切的心情和快速的動作。)

二、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

如《五彩池》中的“池邊是金黃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

綵帶,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圍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有像葫蘆的,有

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 我喜歡這句話是因爲它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水池比作綵帶,顏色特別好看;把水池比作鐮刀、盤子、蓮花和葫蘆,形狀千奇百怪。它這樣一比喻,我讀着就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標點符號的運用。

如《五彩池》中的“池邊是金黃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

綵帶,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圍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 (省略號寫出五彩池的形狀不僅僅是作者描述的這幾個,還有很多,讓我對五彩池的美麗產生更多的遐想。)

四、人物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精彩。

如《跳水》中的“猴子還不時回過頭來逗孩子生氣。爬到了

桅杆的頂端,它用後腳鉤住繩子,把帽子掛在最高的那根橫木的一頭,然後坐在桅杆的頂端,扭着身子,齜(zī)牙咧(liě)嘴做着怪樣。”(爬到、鉤住、掛、坐、扭和做等幾個動詞就寫出了猴子的調皮搗蛋。)

又如《窮人》中有這樣一段心理活動的描寫: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着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爲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頓也好!”(這一段桑娜的自言自語,反映了桑娜的矛盾的真實心情,更表現桑娜善良的品格。我很喜歡。)

五、疑惑之處作批註。

如《五彩池》中的“池裏的水好看極了,有五種顏色,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紫的。”(這裏紅的、黃的、綠的、藍的之間爲什麼不用頓號,而用逗號呢?是爲了表達池水好看嗎?)

閱讀最重要的就是讀出自己獨特的體驗,同樣一句話,一個詞語,每個人的理解就不一樣;同樣的文字,同樣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時間,感受也有變化。給文章批註,就是記錄當時自己讀書體會。習慣養成之後,讀書理解能力會增強,讀書興趣就越濃,讀書就成爲一種有思考的行爲了。

8.急

培根隨筆》的名句 · 知識就是力量。

--- 培根 · 奇蹟總是在不畏中閃現。 --- 培根 · 安逸和滿足易成爲腐敗與墮落的溫牀。

--- 培根 · 成功和美德是衡量人生事業的兩種尺度。 --- 培根 · 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們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

--- 培根 · 毫無理想而又優柔寡斷是一種可悲的心理。 --- 培根 · 無論你怎樣地表示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無法挽回的事來。

--- 培根 · 才德有如寶石,最好用素淨的東西鑲嵌。 --- 《培根論說文集》 · 人們的舉止應當象他們的衣服,不可太緊或過於講究,應當寬舒一點,以便於工作和運動。

--- 《培根論說文集》 ·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信任就是關於進言的信任。 --- 《培根論說文集》 · 過於求速是作事上最大的危險之一。

--- 《培根論說文集》 · 幸運並非沒有許多的恐懼與煩惱;厄運也並非沒有許多的安慰與希望。 --- 《培根論說文集》 · 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 培根 · 在美方面,相貌的美高於色澤的美,而秀雅合式的動作的美又高於相貌的美。 --- 培根:《論美》 · 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

同樣,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令人肅然起敬的。 --- 培根 · 有些老人顯得很可愛,因爲他們的作風優雅而美……而儘管有的年輕人具有美貌,卻由於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讚美。

--- 培根 · 好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輕視的,愚蠢之人所豔羨的,諂佞之徒所奉承的,同時他們也是自己所誇耀的言語的奴隸。 --- 《培根論說文集》 · 饒舌的人多虛妄。

--- 培根 [編輯本段]《培根隨筆》的佳段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

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讀書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太盛則矯,全憑條文斷事乃學究故態。

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幹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後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驗範之,則又大而無當。狡黠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惟明智之士用讀書,然書並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

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只爲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

換言之,有隻須讀其部分者,有隻須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味同嚼蠟矣。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作文使人準確。因此不常作作文者須記憶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始能無知而顯有知。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滯礙,無不可讀適當之書使之順暢,一如身體百病,皆可借相宜之運動除之。

滾球利睾腎,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腸胃,騎術利頭腦,諸如此類。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讀數學,蓋演題須全神貫注,稍有分散即須重演;如不能辨異,可令讀經院哲學,蓋此輩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闡證另一物,可令讀律師之案卷。

如此頭腦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藥可醫。 讀書的名言 1.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

2.讀書使人成爲完善的人。---培根(英國) 3.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培根(英國) 4.有些書只需品嚐,有些需要吞嚥,還有少數的應該細嚼。---培根(英國) 5.人類智慧和知識的形象將在書中永存;它們能免遭時間的磨損,並可永遠得到翻新。

---培根(英國) 6.書並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培根(英國) 7.在讀書的時候,我們與智者交談;在生活的事務中,我們通常都是與愚人交談。

---培根(英國) 培根 Bacon, John (1740.11.24,英格蘭 倫敦∼1799.8.4,倫敦) 英國新古典派雕刻家,曾使某些雕刻技巧臻於完善。1754年在倫敦蘭貝斯(Lambeth)一家瓷器廠當徒工,學徒期間曾改進人造石雕像的方法,後又使這一工藝達到完善地步。

1763年左右開始嘗試用大理石雕刻,並改進了照模型雕刻大理石的方法,爲此發明了一種比較完善的儀器,這種儀器比較精確,能準確衡量各個方向的尺寸,裝在小羅盤內,既可用於模型,又可用於大理石。1769年榮獲皇家美術院爲雕刻頒發的第一枚金質獎章,獲獎作品是描繪埃涅阿斯(Aeneas)逃出特洛伊城的淺浮雕。

1770年展出戰神雕像,榮獲美術協會的金質獎章,並當選爲皇家美術學院的非正式院士。西敏寺中的一些紀念碑也是他的優秀作品。

《培根隨筆》爲英國十七世紀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所著.本書分爲《論求知》,《論美》,《論善》,《論真理》,《論健康》,《論家庭》,《論友誼》等多篇隨筆. 在《論求知》中,培根。

9.水滸傳 筆記200字批註50字 怎麼寫

你上網查一些資料。

最佳答案 批註

批註是常用的讀書方法。閱讀的時候把讀書感想、疑難問題,隨手批寫在書中的空白地方,以幫助理解,深入思考。

批註的內容大體歸爲三類:

1.註釋:在讀書時,遇到不認識或難懂的字、詞,查字典、找參考書,弄清詞義,指明出處,寫在空白處。

2.提要:邊看邊思考,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脈絡,提示語言特點。

3.批語:讀書時,會有各種思想、見解、疑問產生,這些內容可隨手寫在空白處。

把網上的資料按照這個方法。網上很多的 只要你想找到。 加油吧,同學

10.培根隨筆賞析

《培根隨筆》是英國十七世紀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所著。這位被馬克思稱之爲“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的科學家,出生於豪門,自修獲得律師資格並步入政界,幾經波折後成爲了國家重臣,最後又因一樁受賄案被國會彈劾去職。《培根隨筆》主要講敘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態度和想法。本書的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對於各種方面的內容培根都寫出了自己的想法,從字裏行間透露出培根的人生態度和處事方式。

在這數十篇隨筆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論友誼》。他在這篇隨筆中寫到:“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說明在我們的生活中,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角色,他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朋友是一個可靠的支柱,讓我們可以得到依賴;當我們跌倒時,朋友是一枝柺杖,扶助我們站起來,並告訴我們:“從哪裏跌倒就從那裏站起來!”當我們做事想半途而廢時,朋友是一本備忘錄,提醒我們一定要堅持到底;當我們獲得成功時,朋友是一本字典,教我們下一步應該怎樣做,且時刻告戒我們“勝不驕,敗不餒”。朋友是可以傾訴、可以依賴、可以尋求幫助的人,我們應該珍惜身邊所有的朋友,他們不僅是一種角色,他們還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培根的一生是追求知識的一生,也是追求權力的一生。作業一個兼哲學家、文學家、法官和政治家於一身的培根,其思想複雜,面目多變。我們從這本薄薄的《隨筆集》中,能讀出種種味道,你可以把它當作生活交友的教科書,也可以把它看成混跡官場的厚黑學。

從“論真理”、“論死亡”、“論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熱愛哲學的培根。從“論高官”、“論王權”、“論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熱衷於政治,深諳官場運作的培根。從“論愛情”、“論友情”、“論婚姻與獨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從“論逆境”、“論幸運”、“論殘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自強不息的培根。從“論作僞與掩飾”、“論言談”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工於心計、老於世故的培根。

不過,還是培根說得好:“讀書太久易生惰性,……學習要靠經驗來加以規劃,否則可能歧路亡羊。會學不等於會用,運用之道在書本之外,得靠親身的體驗才能掌握。”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標籤:培根 批註 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