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生活常識 > 

糉子節是端午節的別稱嗎

糉子節是端午節的別稱嗎

端午節又稱糉子節嗎 糉子節是端午節的別稱嗎

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因此也有人稱端午節爲糉子節,其實糉子節並不是端午節正經名字,只是現在有部分人用糉子節代指端午節而已。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爲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於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爲中華民族的節日。

從角黍到糉子

角黍這種食物隨着文化的交流而傳入南方。雖然先秦時期文化傳播的速度較慢,但飲食方式作爲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還是會以頑強的姿態相互交流。尤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大批北方人口涌入長江中下游地區,把北方的飲食方式帶到南方。

但是,南方不產黍,而是盛產稻米。“角黍”到了南方,和當地的竹筒糉結合,外觀取角黍之形,把角黍的原始意義繼承下來。而原料則就地取材,進行“本地化”改造,糉中裹的不再是黍,而是糯米了。而在名稱中就有了“糉”這個新的名字。

其他國家的糉子

雖然朝鮮半島的稻作文化來源於長江下游,糉子也源於江南地區,但在飲食文化的傳播過程中,具體食物品種的傳播要比飲食習俗的傳播效率高得多。比如明朝從美洲大陸傳到中國的玉米,中國不同地區的食用方法有很大的不同,與原產地美洲印第安人的食用方法差別更大:在墨西哥甚至有用玉米苞葉或香蕉葉包裹玉米麪製成的“糉子”,有一百多個花色品種。當然,此“糉子”非彼“糉子”。具體食品的製作上,由於地理位置相距遙遠,飲食習俗的相互影響效度較小。因此,雖然糯米在先秦時期就在朝鮮半島落地生根,但是後來的食糉習俗並沒有一併傳入。長江以南稻作民族因爲地理上的便利,文化交流和融合包括飲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相對要方便得多。從我國華南和西南的諸多少數民族的食俗中,可以發現人們常有以樹葉或芭蕉葉裹米做飯的習慣,這可能和筒糉一樣是糉子在中國南方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