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嶽西翠蘭翠尖系列

嶽西翠蘭翠尖系列

嶽西翠蘭翠尖系列是一款名貴的翠玉製品,它採用了嶽西翠蘭翠尖這種獨具特色的翠玉原料,製作成了精美絕倫的手工藝品。

翠蘭翠尖是一種硬度極高、色澤鮮豔的翠玉,它的品質異常珍貴。嶽西翠蘭翠尖系列則是將這種上乘的翠玉材料經過嚴格的挑選和製作工藝,打造成了一系列精美的手工藝品。這些手工藝品包括各種各樣的裝飾品、手鍊、耳環、戒指等,每一件都有着獨特的設計和精湛的製作工藝。

嶽西翠蘭翠尖系列的手工藝品,既具有獨特的風格和美麗的外觀,又兼具了稀有的翠玉原材料和高超的製作工藝,因此備受珍藏家和翠玉愛好者的喜愛和追捧。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嶽西翠尖的歷史過程

嶽西縣農業科技人員於1985年利用一芽二葉初展的茶樹鮮葉爲原料創制出嶽西翠蘭名茶,由於一開始的構思是將蘭花的香氣和外形賦予給嶽西翠蘭,確定其名茶特點是“外形似蘭花初放,香氣如幽蘭撲面”,因此該茶的外形要求是自然舒展,顯得有些鬆散。後經改進漸趨緊湊一些。而當時全國各茶葉產區都在從事新創名茶的研製,他們大多選用的鮮葉原料標準爲一芽一葉或一個單芽,製作的幹茶產品外形緊湊,觀賞性更好,且有利於批量生產和運輸、貯藏,很快就有了很強的市場認同感。各地名茶創制的成功做法給嶽西縣農業科技人員以很大啓發和警示,他們認識到,應在大力生產嶽西翠蘭名茶的基礎上,進行產品創新、創優,再創制新的更高檔次的名茶。於是,從1990年開始,先後選擇在來榜的花墩、包家的石佛寺和菖蒲的田頭等優質茶區進行再創新名茶的實踐,通過1990、1991二年的摸索積累,最終選定以高山優質茶園中一芽一葉初展的茶樹鮮葉爲原料創制新名茶,並於1992年將該茶正式定名爲“嶽西翠尖”。 1990年代後期,嶽西縣農業科技人員又再次提高原料標準,以新鮮茶樹單芽爲原料開發出“嶽西翠芽”名茶。與此同時,先後註冊了“翠蘭”商標、取得了“翠尖”商標的專有權,從此形成了“嶽西翠芽”、“嶽西翠尖”、“嶽西翠蘭”等產品組成的以嶽西翠蘭爲代表的“翠蘭”牌系列名茶產品。嶽西翠尖名茶於1992年在安徽省第三屆名茶評審會上被評爲省級名茶;於1995年在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上被評爲金獎名茶;於2001年在中國(蕪湖)國際茶業博覽交易會上獲得全國優質茶評比 “金獎”,並以6900元一兩的高價成功拍賣;於2005年在中國(安徽)首屆茶博會上被認定爲“安徽省市場暢銷品牌”;於 2006年經安徽省同意被認定爲“安徽名牌農產品”。

自1985年創制第一個名茶產品嶽西翠蘭以來,在全縣農業科技人員和廣大茶葉種植、加工、銷售人員主企業的長期共同努力下,嶽西茶產業發展起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現已形成多檔次、多種類、多風格、多價位的嶽西翠蘭系列產品。主要有:嶽西翠芽、嶽西翠尖、嶽西翠蘭、嶽西綠月、川嶺香、嶽西炒青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爲了找到更適制嶽西翠蘭系列名優茶的茶樹良種,並更快廣泛推廣種植,農業科技人員花了近十年時間,通過不懈的努力,從當地茶樹羣體中選育出新的茶樹良種——石佛翠和石佛翠,目前石佛翠已通過全國茶樹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正式成爲國家級茶樹良種,這是嶽西茶人對全國茶業的一大貢獻。嶽西已經成爲安徽省重要的茶葉主產縣,現在推廣應用的茶樹良種有石佛翠、石佛翠、901、舒茶早、烏牛早、龍井43等,近十年來使用無性系良種茶苗新發展的優質茶園就有三萬多畝。嶽西翠尖、嶽西翠蘭名茶嶽西縣全境內皆生產,最優產區有三大自然片:一是以姚河香爐衝爲核心的姚河、頭陀、黃尾、主簿、石關等鄉鎮:二是以包家石佛寺爲核心的包家、古坊、河圖、青天、來榜等鄉鎮;三是以田頭閔山爲核心的田頭、五河、菖蒲、中關等鄉鎮。全縣有茶葉生產銷售企業400餘家,年產值3.4億多元。

嶽西翠蘭茶的翠蘭歷史

1985年包家河的石佛寺和姚河的黃樹試製的嶽西翠蘭,在安慶地區名優茶評比中奪得前2名。同年將2個試製點茶葉混合,送農業部參加全國評比,評爲全國新創名茶。1989年全國名茶複評中,再次榮獲名茶稱號。

1990年代嶽西縣又相繼開發嶽西翠芽、嶽西翠尖,形成了嶽西翠蘭名優茶系列。

嶽西茶葉具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腦、明目、清熱、利尿、消積、解毒之功效。“嶽西翠蘭”品質優良,風格獨特。其外形芽葉相連,自然舒展,形似蘭花色澤翠綠,質地鮮嫩,香氣撲鼻,毫芒顯露。

經開水沖泡後,嫩香持久,滋味醇濃鮮爽,湯色淺綠明亮,葉底綠鮮潤,令人喝得酣暢,沁人心脾。

嶽西茶園主要分佈在深山壑谷之中,絕大部分海拔在500――1000米之間,茶園終年雲霧迷漫,茶芽

鮮嫩肥壯。嶽西翠蘭、嶽西翠尖、嶽西翠芽一般在清明前後生產,分別採用一個單芽、一芽一葉初展、一芽二葉初展的新鮮茶樹芽葉爲原料,經揀剔、攤涼、殺青、理條、毛火、足火等多道工序精製而成,製作工藝考究。1985年後,經茶葉技術人員不斷研製創新,現已形成多檔次、多種類、多風格、多價位的嶽西翠蘭系列產品。主要有:嶽西翠芽、嶽西翠尖、嶽西翠蘭、嶽西蘭花、嶽西綠月、川嶺香、嶽西炒青、嶽西黃茶等。用於製作嶽西翠蘭系列產品名茶的茶樹品種有地方羣體種,有石佛翠、石佛香、901、舒茶早、烏牛早、龍井43、浙農139等無性系良種。翠蘭茶葉嶽西全境皆產,最優產區有三大自然片:一是以姚河香爐衝爲核心的姚河、頭陀、黃尾、主簿、石關等鄉鎮:二是以包家石佛寺爲核心的包家、古坊、河圖、青天、來榜等鄉鎮;三是以田頭閔山爲核心的田頭、五河、菖蒲、中關等鄉鎮。全縣有翠蘭生產銷售企業300餘家。

嶽西翠蘭的生長環境

嶽西縣,自然生態環境特別優越。縣域地貌以中低山爲主體,境內千米以上高峯236座,森林覆蓋率74%,爲鄂、豫、皖大別山區唯一純山區縣,爲國家生態示範縣。本縣氣候溫涼,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水1425mm,日照率47%,≥10℃的年有效積溫4477.7℃,空氣相對溼度77%。土壤呈弱酸性反應,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高。遠離工業污染,空氣清新,水質潔淨,非常適合名優茶生產。

嶽西茶樹一般生長在高海拔的坡地幽谷之中,茶園生態環境得天獨厚周圍山巒起伏、雲霧迷漫、泉水長流、氣候溫和、日照短、晝夜溫差大、雨露滋潤、產出的茶葉芽葉肥壯,幽香四溢,鮮嫩碧綠,形成了嶽西翠蘭的優異品質。

唐代陸羽《茶經》將此地列爲壽州和舒州茶區,宋代以後,本區爲大別山御用貢茶核心產地。

嶽西茶園主要分佈在深山壑谷之中,絕大部分海拔在500―1000米之間,茶園終年雲霧迷漫,茶芽鮮嫩肥壯。嶽西翠蘭、嶽西翠尖、嶽西翠芽一般在清明前後生產,分別採用一個單芽、一芽一葉初展、一芽二葉初展的新鮮茶樹芽葉爲原料,經揀剔、攤涼、殺青、理條、毛火、足火等多道工序精製而成,製作工藝考究。1985年後,經茶葉技術人員不斷研製創新,現已形成多檔次、多種類、多風格、多價位的嶽西翠蘭系列產品,系列如下:嶽西翠芽、嶽西翠尖、嶽西翠蘭、嶽西炒青、嶽西蘭花、嶽西綠月、嶽西黃茶、川嶺香等。

用於製作嶽西翠蘭系列產品名茶的茶樹品種有地方羣體種,有石佛翠、石佛香、901、舒茶早、烏牛早、龍井43、浙農139等無性系良種。

翠蘭茶葉嶽西全境皆產,最優產區有三大自然片:一是以姚河香爐衝爲核心的姚河、頭陀、黃尾、主簿、石關等鄉鎮:二是以包家石佛寺爲核心的包家、古坊、河圖、青天、來榜等鄉鎮;三是以田頭閔山爲核心的田頭、五河、菖蒲、中關等鄉鎮。茶園面積達13萬餘畝,產量3000餘噸,產值約3.5億元。

翠蘭的常見品種

嶽西翠蘭茶園全部分佈在深山壑谷之中,絕大部分海拔在600――1000米之間,茶園終年雲霧迷漫,茶芽鮮嫩肥壯。嶽西翠蘭茶葉,一般在清明前後採摘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鮮葉,經揀剔、攤涼、殺青、理條、毛火、足火等多道工序精製而成,製作工藝考究。1985年後,經茶葉技術人員不斷研製創新,現已形成多檔次、多種類、多風格、多價位的嶽西翠蘭系列產品。主要有:嶽西翠芽、嶽西翠尖、嶽西翠蘭、嶽西蘭花、嶽西綠月、嶽西炒青、嶽西黃茶等。用於製作嶽西翠蘭系列產品名茶的茶樹品種有地方羣體種,有石佛翠、石佛香、901、舒茶早、烏牛早、龍井43、浙農139等無性系良種。翠蘭茶葉嶽西全境皆產,最優產區有三大自然片:一是以姚河香爐衝爲核心的姚河、頭陀、黃尾、主簿、石關等鄉鎮:二是以包家石佛寺爲核心的包家、古坊、河圖、青天、來榜等鄉鎮;三是以田頭閔山爲核心的田頭、五河、菖蒲、中關等鄉鎮。嶽西縣有翠蘭生產銷售企業300多家。

安慶產什麼茶

安慶特產,嶽西翠蘭茶,中國首批新創“十大名茶”之一。

嶽西翠蘭茶外形芽葉相連,舒展成朵,色澤翠綠,形似蘭花,香氣清高持久,湯色淺綠明亮,滋味醇濃鮮爽,葉底嫩綠明亮。1990年,嶽西縣又相繼開發嶽西翠芽、嶽西翠尖,形成了嶽西翠蘭名優茶系列。

嶽西翠蘭是安慶市嶽西縣特產,品質特點突出在“三綠”,即幹茶色澤翠綠,湯色碧綠,葉底嫩綠。2013年4月,嶽西翠蘭在北京第三屆中茶博覽會榮獲評比金獎。同年12月,嶽西翠蘭又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

擴展資料

嶽西縣,隸屬於安徽省安慶市,位於安徽省西南部。嶽西翠蘭是生長在大別山區的優質雲霧茶,產於嶽西縣境內的主薄、頭陀、來榜區。產地範圍內海拔300米至850米,土壤類型爲山地棕壤和山地黃棕壤。

嶽西翠蘭茶是在地方名茶小蘭花的傳統制作技術基礎上創制的,嶽西翠蘭創制於20世紀80年代。1985年獲農業部“優質農產品”稱號,被評爲新中國首批新創“十大名茶”之一。1996年,嶽西翠蘭獲農博會金獎、“安徽省十大名茶”稱號、中茶杯金獎。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嶽西翠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嶽西縣

嶽西翠蘭的所獲榮譽

嶽西翠蘭系列名茶自創牌以來,殊榮不斷。嶽西翠蘭1985年獲農業部“優質農產品”稱號,被評爲新中國首批新創“十大名茶”之一。此後,兩度獲中國國際(蕪湖)茶博會金獎,獲安徽省首屆茶博會金獎,“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稱號,“中茶杯”金獎,安慶市“十大農業名產”稱號。嶽西翠尖名茶於1992年在安徽省第三屆名茶評審會上被評爲省級名茶;於1995年在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上被評爲金獎名茶;於2001年在中國(蕪湖)國際茶業博覽交易會上獲得全國優質茶評比 “金獎”,並以6900元一兩的高價成功拍賣;於2005年在中國(安徽)首屆茶博會上被認定爲“安徽省市場暢銷品牌”;於 2006年經安徽省同意被認定爲“安徽名牌農產品”。

嶽西縣,先後被國家定爲名優茶生產基地縣、無公害茶生產示範縣、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茶葉清潔化生產控制研究實施縣。

爲發展嶽西特色支柱產業,加快山區新農村建設步伐,嶽西縣委、縣一直致力於推動當地茶產業又好又快發展。2003年作出專項決定,把茶產業作爲全縣農業結構調整第一主線、農村經濟第一產業和農民增收第一渠道的大事來辦。以每畝810—1230元的高額補助,幫助農民、企業規模發展高標準茶園基地;以生態的理念,加快無公害化、清潔化生產進程;以工業、商業的理念,定標準、打品牌;以先進文化理念,豐富提升翠蘭茶業內涵與品味。獲國家有機、綠色、無公害“三品”認證茶園8萬畝,獲QS認證企業十餘家。

安徽農業大學教授、著名茶業專家王鎮恆,校長、教授、著名茶業專家宛曉春,副校長、教授、著名茶業專家夏濤,教授、著名茶業專家詹羅九、方世輝等,先後來嶽西指導工作。對嶽西優越的生態環境和嶽西翠蘭茶優異的品質,均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書法家協會會長沈鵬先生,爲嶽西親書“嶽西翠蘭”四個大字。

2010年9月26日至28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百年·翡冷翠”嶽西翠蘭被外交部選定,由國家領導人作爲國禮贈送給俄羅斯總統及代表團成員,取得良好效果,外交部對此給予充分肯定,並寄發感謝信。“國賓禮茶·嶽西翠蘭”自此在安徽省茶葉史上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2011年3月,“百年·翡冷翠”嶽西翠蘭,成功入選全國“”用茶。

2011年6月,國家出訪歐亞(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三國,再次將“百年·翡冷翠”嶽西翠蘭 作爲國賓禮茶饋贈外國友人。

2012年3月,“百年·翡冷翠”嶽西翠蘭 作爲國賓禮茶贈送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

2012年6月, “百年·翡冷翠”嶽西翠蘭 又一次作爲國禮贈送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

2012年7月,“百年-翡冷翠”嶽西翠蘭 在中國(安徽)第六屆國際茶產業博覽會上,評爲“安徽十大品牌名茶”。

2013年4月在北京第三屆中國國際茶業及茶藝博覽會中,獲中國名茶評比金獎。

嶽西翠尖與嶽西翠蘭有啥區別

最簡單的區別就是嶽西翠尖沒有葉子只有中間的一個芯,嶽西翠蘭有葉子,嶽西翠尖比嶽西翠蘭貴的

嶽西翠蘭的製作工藝

1985年包家河的石佛寺和姚河的黃樹試製的嶽西翠蘭,在安慶地區名優茶評比中奪得前2名。同年將2個試製點茶葉混合,送農業部參加全國評比,評爲全國新創名茶。1989年全國名茶複評中,再次榮獲名茶稱號。

1990年代嶽西縣又相繼開發嶽西翠芽、嶽西翠尖,形成了嶽西翠蘭名優茶系列。

嶽西翠蘭屬綠茶類特種烘青茶。

綠茶,又稱不發酵茶。以適宜茶樹新梢爲原料,經殺青、揉捻、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製成的茶葉。其幹茶色澤和沖泡後的茶湯、葉底以綠色爲主。較多的保留了鮮葉內的天然物質。製茶流程有品種、栽管、植保、採製等基本步驟。其中製茶前的培植管理技術大致有:土壤、地形、選種、繁殖、施肥、採摘等,不一而足。手工製作工序有鮮葉採摘、攤放、頭鍋、二鍋、初攤、毛火、復攤、足火等八道,手法有抓、抖、撒、撈、滾、甩、攏、帶、磨等。

鮮葉標準:採摘標準現分:一級爲單芽;二級爲一芽一葉初展;爲一芽二葉初展。

製作翠蘭技藝:包括:採摘、攤涼、殺青、整形、攤涼、毛火、攤涼、足火等。

採摘:嶽西翠蘭對鮮葉要求嚴格,一般清明前後開採,要求做到“三要、三不帶、採”,即同一級別的鮮葉“要求大小勻齊,老嫩一致,壯瘦相同;不帶老葉、老梗、單片葉;不採魚葉、雨水葉、病片損傷葉,紫芽葉、對夾葉。”鮮葉放入隨身攜帶的竹籃中,上覆薄布,以防曝曬。

攤涼:採回的鮮葉要及時攤放,攤放場地要求陰涼乾燥、通風良好;攤放器具要求是潔淨的竹匾。攤放要勻、薄,邊攤邊揀剔。

頭鍋:頭鍋的作用是散發青氣、形成茶香,也就是翠蘭製作過程中的殺青。殺青是鮮茶綠葉製作的第一道關鍵工序,對翠蘭品質起着決定性作用。通過殺青來破壞鮮葉中酶的活化,阻止多酚類物質氧化,防止芽葉變紅,形成綠茶“綠葉綠湯”的品質特徵,並隨着葉內水分的散失,鮮葉裏的青草氣芳香物質揮發消失,增進茶香。頭鍋鍋溫爲120℃-130℃,以葉片投鍋後“沙沙”響爲宜,每鍋投入鮮葉量按茶的等級各不相同。翻炒要求乾淨利索。炒制分爲三個階段,手法分別是“抓、抖、撒”, “抖、帶、甩”和“攏、帶、甩”。待葉質變軟,青氣消失,茶香出現時用小棕帚掃入第二鍋。

二鍋:二鍋的作用是理條、增香。這是茶葉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鍋溫爲80℃-100℃,以手觸鍋底燙手爲宜。其手法爲“攏、帶、撒、磨、滾”,直到茶條成形,用棕帚掃出鍋面。不同等次的翠蘭,整形的手法都有微妙的區別,手工整形最大特點是幹茶條形舒展自然。通過殺青和整形兩道環節後,茶葉已達到七成幹。

初攤:初攤是將二鍋葉均勻薄攤於桑皮紙上,散去溼熱,使葉內水分均勻分佈。讓茶葉的水分和青草氣進一步散發。完全冷卻後,再毛火烘乾。

毛火:毛火用的工具爲烘籠,慄炭火烘焙。這是茶葉乾燥的第一道工序,主要在於蒸發水分,並整理外形,充分發揮茶香。烘籠頂部溫度80℃—90℃。通過鋪皮紙、攤茶葉、提紙等手法,使茶葉滾落到烘籠之上。在毛火中,要定時輕翻,待至七成干時,下烘攤涼。

復攤:在紅炭火上架上竹編的烘罩(俗稱焙籠),烘罩上再放一層皮紙,目的是防止茶葉的細末從烘罩的縫隙漏下,產生煙霧影響茶葉的味道。把整形、攤涼後的茶葉用紙盛着,兩手捏緊紙邊,有節奏地輕輕篩動,使茶葉均勻地落在烘罩裏的皮紙上進行烘焙。

足火:足火是低溫慢烘。烘籠頂部溫度爲50℃-70℃。毛火烘焙能使茶葉達到九成幹。再將茶葉攤放至完全冷卻,再足火提香至十成幹。在用火上,也十分講究,從殺青、整形,到毛火、足火,用的是無煙無味、火力均勻的木炭火。烘焙中要定時翻動,直至足幹後,下烘攤放備裝。

製作工具:一般工具有攤青架(若干)、鍋竈(兩口)、火鉗(1把)、小掃帚(2把)、接料盤(2只)、烘籠(4只)、笸箕(竹匾)(8個)爲一組用具。

其它材料:乾柴、慄炭若干。

製作人員:一般一組4-5人。

工作時間:一般一組1小時製作毛火茶0.8斤左右,足火0.6斤左右。

名稱典故

取名“嶽西翠蘭”,其主要原因是這種茶葉,色澤翠綠、形似蘭花,產在嶽西。

其他緣由還有:

1. 翠蘭茶是在嶽西縣東北部姚河、頭陀河一帶生產的歷史名茶“小蘭花”的傳統工藝基礎上研製開發而成的,“翠綠鮮活”的品質特徵突出,因此得名。

2. 嶽西縣屬大別山腹地,生態環境好,蘭草花漫山遍野,引人注目。明崇宗九年(1636年)張獻忠率部攻佔嶽西后,將這裏命爲“蘭花縣”。由於蘭花多,這裏的茶葉自然就浸潤了蘭花的芳香。1984年,嶽西縣創制的新茶在安慶地區名茶評比中嶄露頭角,名列第一。1985年有人提議,將這種“色翠蘭香”的茶葉,叫“嶽西翠蘭”,得到了廣泛認可。

3. 相傳明末清初,在嶽西姚河鄉境內,有一個叫蘭花的姑娘,美麗嫺淑、心靈手巧,所炒的茶葉質量特優。一年,有位徽州茶商慕名攜巨資來到曉天,高價專購蘭花炒制的茶葉。由於家貧,懂事的蘭花姑娘,爲了給家多掙錢,就不分晝夜,拼命採呀、炒呀,結果積勞成疾,英年早逝。當地人爲了紀念蘭花姑娘,就將她炒制的茶葉叫“蘭花茶”。也就是今天的嶽西翠蘭的前身。

安徽特產網的主要特產

安徽名茶——嶽西翠蘭?

?嶽西翠蘭名茶是生長在大別山區的優質雲霧茶。新創名茶。產於皖西大別山腹地嶽西縣境內的主薄、頭陀、來榜區。該地原屬陸羽《茶經》所載盛產茶葉的壽州和舒州,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茶園大多分佈在海拔600-800米的深山峽谷之中,周圍樹木蔥籠,百花溢香,雲霧瀰漫。“嶽西翠蘭”是在地方名茶小蘭花的傳統制作技術基礎上創制的。穀雨前後選採一芽二葉,用竹帚翻炒殺青,繼而手工造形,後經炭火烘焙而成。其外形優美,芽葉相連,自然舒展,酷似小蘭花;其湯翠綠明亮,香氣持久;其味醇厚而回甘 。

嶽西翠蘭茶產於安徽省大別山腹部的嶽西縣。該茶外形芽葉相連,舒展成朵,色澤翠綠,形似蘭花,香氣清高持久,湯色淺綠明亮,滋味醇濃鮮爽,葉底嫩綠明亮。嶽西翠蘭創制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1985年被國家農牧漁業部評爲全國名茶。並在1991年獲“七五”全國星火計劃銀質獎,1996年獲農博會金獎。

嶽西翠蘭主要產於縣內包家、主簿、頭陀、來榜、中關、古坊、田頭等八個自然片,茶園面積十萬畝,產量已達1000餘噸,產值4500多萬元。

嶽西翠蘭的制工考究。採摘時期在穀雨前後,標準爲一芽一、二葉初展。採回的鮮葉經過揀剔和攤放後再予付制。加工工藝爲殺青和烘乾兩道。殺青分頭鍋和二鍋,手工進行。頭鍋3分鐘左右,掌握高溫快殺,當青氣消失,清香出現時,轉入二鍋。二鍋溫度稍低,邊炒邊整形。當鮮葉失重達45—50%時,起鍋散熱上烘。烘焙分毛火和足火,在炭火烘籠上進行。二次烘之間需攤涼半小時以上。足幹後略攤裝桶密封。

嶽西茶樹一般生長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坡地幽谷之中茶園生態環境得天獨厚周圍山巒起伏、雲霧迷漫、泉水長流、氣候溫和、日照短、晝夜溫差大、雨露滋潤、產出的茶葉芽葉肥壯,幽香四溢,鮮嫩碧綠,形成了名優茶的優異品質。

嶽西名優茶葉於1985年5月經安徽省新名茶與良種茶審議會評審正式定名爲“嶽西翠蘭”,同年6月在國家農牧漁業部召開的全國優質名茶評選會上被評爲11種全國名茶之一併首先在南京茶莊試銷,深受廣大飲茶消費者的喜愛。

特級嶽西翠蘭鮮葉標準爲1芽2葉初展。製茶分殺青、整形、烘焙三道工序。現已實現機械製茶,但高檔嶽西翠蘭仍用手工製作。

嶽西翠蘭品質特點突出在“三綠”,即幹茶色澤翠綠,湯色碧綠,葉底嫩綠。外形:芽葉相連,自然舒展成朵形,色澤翠綠鮮活。內質:清香高長,醇爽回甘,有花香味,葉底嫩勻成朵。

1985年包家河的石佛寺和姚河的黃樹試製的嶽西翠蘭,在安慶地區名優茶評比中奪得前2名。同年將2個試製點茶葉混合,送農業部參加全國評比,評爲全國新創名茶。1989年全國名茶複評中,再次榮獲名茶稱號。

1990年代嶽西縣又相繼開發嶽西翠芽、嶽西翠尖,形成了嶽西翠蘭名優茶系列。

嶽西茶葉具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腦、明目、清熱、利尿、消積、解毒之功效。“嶽西翠蘭”品質優良,風格獨特。其外形芽葉相連,自然舒展,形似蘭花色澤翠綠,質地鮮嫩,香氣撲鼻,毫芒顯露。

經開水沖泡後,嫩香持久,滋味醇濃鮮爽,湯色淺綠明亮,葉底綠鮮潤,令人喝得酣暢,沁人心脾。

中關鄉的名特產品

1、名優茶:嶽西翠芽、嶽西翠尖、嶽西翠蘭及系列名優茶;

2、中藥材:茯苓、杜仲、桔梗、半夏、瓜蔞籽、金銀花等;

3、純豆粉絲:傳統的獨特配方,不但色白,絲細,而且味美,小有名氣,名譽嶽西、安慶;

4、薏仁米:中關鄉是嶽西縣薏仁米的主產地,品質優異,歷史悠久。

標籤:嶽西 翠蘭 翠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