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潮汕工夫茶口訣

潮汕工夫茶口訣

潮汕工夫茶口訣:

一 注水要開,二 把水倒掉掃茶鍋。

三 水要去渣,四 泡茶入水飲茶高。

五 大壺小杯,六 燒水快漫茶稠。

七 茶要熱氣,八 溫度適中泡得好。

九 口感香濃,十 有回甘滋味妙。

翻譯:

1.注水時一定要等水開了再倒進茶壺裏。

2.在泡茶前先將茶壺清洗乾淨。

3.用涼水將茶葉浸泡一會兒,去除茶葉表面的雜質。

4.泡茶的水溫要適中,茶葉才能釋放出最好的香味和口感。

5.用大茶壺泡茶,但要用小杯子品嚐。

6.燒水時要快,並且控制好水的濃度。

7.熱氣要充足,這樣茶葉才能釋放出更多的精華。

8.在泡茶過程中,溫度要控制得恰到好處。

9.品嚐時,口感香濃,回味甘甜。

10.口感好,整個過程都非常妙。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關於功夫茶泡法的口訣和詳細解釋

我們大家應該看過那個泡工夫茶的視頻,那裏關於泡茶的口訣,滾水湯壺,滾球洗杯,落茶高衝,灑茶入杯,關公巡城,韓信點兵,最後就是聞香品茗。

前兩個形容的是溫壺燙杯,落茶高衝是沖泡,灑茶入杯是把蓋碗裏的茶倒進公道杯,後面兩個形容的是倒茶手法。

滾水湯壺說的是衝淋茶壺,讓茶壺熱起來,以免稍後泡茶時蓋碗吸收開水的熱度,讓水溫快速下降,沖泡不出香,這裏的有一個注意事項,就是蓋碗的蓋也是要燙的。

滾球洗杯說的是品茗杯,就是那三個喝茶的小杯,這裏插句題外話,爲什麼要三個小杯?一個小杯是一個口字,三口爲品,工夫茶喝講究一個品字。而爲什麼需要燙杯呢?是因爲杯子太小,如果杯不熱容易出現邊沿涼,中心熱口感不好。

接下來的落茶高衝,落茶就是置茶,高衝能更好的激盪茶葉,更快的讓茶色香味出來。

灑茶入杯入的是公道杯,雖然大多數泡的比較熟悉的或者潮州本地人都是省略公道杯的,不過也不是不能用的。公道杯對我們還是挺友好的,畢竟80多快到90度的茶湯還是挺燙的。

至於最後兩個說的是倒茶的手法,工夫茶是一個蓋碗三個杯的基本配置,關公巡城的“城”就是三個杯子,“巡”是轉一圈,也就是手拿蓋碗或者公道杯在三個杯子上倒一圈。而此時蓋碗或者公道杯裏還有茶湯,我們都知道,鳳凰單叢是要瀝乾茶湯,一點不留的,所以後面有一個韓信點兵,一是爲了每個杯子裏的茶湯儘量多少均勻。二是爲了更好的瀝乾茶湯。而公道杯也必須倒乾淨則是因爲鳳凰單叢熱飲是茶湯更香。

這樣解釋一下是不是沒有那麼複雜了呢?

沖泡潮汕功夫茶的“八步法”

沖泡潮汕功夫茶的“八步法”

  潮汕工夫茶是中國傳統的漢族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起源於唐朝。那麼對於潮汕工夫茶,大家有多少了解呢?下面,我爲大家分享沖泡潮汕功夫茶的“八步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潮汕工夫茶講究“八步法”,即治器、納茶、候茶、衝點、刮沫、淋罐、燙杯、篩茶。

  治器

  沖茶前的準備,起火衝燙茶具。

  納茶

  將粗細不同的茶葉分開後,分別裝入茶壺,粗的先放壺底、中等的放中間、細的放最上面,茶葉裝七八成滿,不可以裝太滿。

  候茶

  煮水時以“蟹眼水”爲度,初沸的水沖茶最好,就像蘇東坡所說的“蟹眼已過魚眼生”。

  衝點

  要非常講究“高衝”,即開水從茶壺邊衝入,不可直接衝壺中心,防止“衝破茶膽”,茶葉衝散,把茶沖壞。

  刮沫

  沖茶時冒出的'白色茶沫,應用茶壺蓋颳去,然後蓋好。

  淋罐

  用開水衝淋壺蓋,可以衝去溢出的茶沫,又可以把茶壺加熱。

  燙杯

  用開水燙杯,可以消毒又可以使茶杯升溫,使茶生香。

  第八步、篩茶

  講究“低篩”,這是潮州工夫茶的特有篩茶方法,把茶壺嘴貼近已整齊擺放好的茶杯,連續不斷地把茶均勻倒入各個杯中,不能一次倒滿一杯,表示“一視同仁”。

;

潮汕功夫茶有何講究

潮汕功夫茶有很多講究:

標準的工夫茶藝,有後火,蝦鬚水(剛開未開之水),捅茶,裝茶,燙杯,熱罐(壺),高衝,低斟,蓋沫(以壺蓋將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頂十法。

潮汕工夫茶一般主客四人卻只有三個杯子,潮汕人有“茶三酒四”之說,之所以四個人只有三個杯子是爲體現潮汕人禮讓精神。

沖泡由主人親自操作。首先點火煮水,並將茶葉放入衝罐中,多少以佔其容積之七分爲宜。待水開即衝入衝罐中之後蓋沫。第一衝杯,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目的在於造成茶的精神,氣韻徹裏徹外的氣氛。洗過茶後,再衝入蝦鬚水,此時,茶葉已經泡開,性味俱發,可以斟茶了。

斟茶時,三個茶杯並圍一起,形成一個“品”字,凸顯潮人重品德。以衝罐巡迴穿梭於三杯之間,直至每杯均達七分滿。此時罐中之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擡頭地依次點入三杯之中。潮汕人稱此過程爲“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三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爲上等功夫。

最後,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潮汕人功夫茶怎樣漱杯算正確?

有兩種

一種是在杯子里加水,另外一個杯在上面滾動,就是洗

另外一種比較常用,比較乾淨,就是把水倒在杯子上面,加到水溢出杯口,這樣水流到外面,口水之類就不會沾在杯子上

下面是傳統潮汕功夫茶的沖泡口訣及泡茶技巧與方法

1、白鶴沐浴(洗杯):用開水洗淨茶杯並提高茶具溫度。

2、觀音入宮(落茶):把鐵觀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約佔茶具容量

的五分。

3、懸壺高衝(沖茶):把滾開的水提高衝入茶壺或蓋甌,使茶葉轉動。

4、春風拂面(刮泡沫):用壺蓋或甌蓋輕輕颳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

清新潔淨。

5、關公巡城(倒茶):把泡一、二分鐘後的茶水依次巡迴注入並列

的茶杯裏。

6、韓信點兵(點茶):茶水倒到少許時要一點一點均勻地滴到各杯

中,使其濃淡均勻。

7、鑑嘗湯色(看 茶):觀賞杯中茶水的顏色,聞茶之香氣。

8、品啜甘霖(喝茶):乘熱細綴,先嗅其香,後嘗其味,邊啜邊嗅

淺斟細飲。飲量雖不多,但能齒頰留香,喉底回甘,心曠神怡,

別有情趣。

普洱茶和鐵觀音的沖泡方法大致相同,但有一個差別就是懸壺高衝不宜採用在沖泡普洱上,必須低衝,高衝會抑制茶香。另外強調的是潮汕功夫茶是必洗茶的,或叫作溫茶(潮汕功夫茶指鳳凰單叢茶),即是先用沸水洗二次茶葉至散開並去掉澀味及雜質,有一種很堅硬的鐵餅普洱還得洗三次以上。此後從可飲算起叫作“泡”,熟茶以第三“泡” 至第5泡爲最好,生茶第二泡就顯好。

茶壺裏的茶泡的時間須掌握好,絕不可過長或過短,倒至公道杯後分之或者立即分裝至茶杯中,通常時間是在30 秒之內,若太久色香味均不同。茶,是必須熱飲的,溫(洗)後的茶是必須馬上衝泡飲用的,若洗過的茶葉涼了再泡沸水,那是花下曬褲衩大煞風景矣。

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

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

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在喝茶的時候,我們中國的禮儀是非常多的,也是至關重要的,喝茶可以體現一個人的素養。下面一起來看一看我爲大家精心整理的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吧。

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1

一泡泡水,二泡泡茶,三泡四泡泡精華。

“一泡水”就是:洗滌茶葉,因爲茶葉在製作工藝中或多或少留下一下灰塵之類的東西,需要用高溫開水淘洗,去掉灰塵雜質。然後把第一次泡的茶水倒掉。

所謂“二泡茶”就是:二泡茶是端起茶杯的沉醉,聞着茶香,讓人陶醉在茶的香味中,一醉方休,不醉不歸。

所謂“三泡四泡是精華”就是:當茶葉泡到第三次和第四次之後,茶葉的精華就基本泡入茶水中了,就可端起茶杯品嚐了,再泡也就無意義了。

擴展資料:

茶文化意爲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茶文化起源地爲中國。功夫茶文化則起源於中國廣東省潮汕地區。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華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

中國各地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潮州鳳凰單叢茶、有太湖的薰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

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國茶區遼闊,茶區劃分採取3個級別,即一級茶區(以西南、江南地區爲表),二級茶區(以西北、江北),茶區(以華南地區爲代表)。

同時,茶也已成爲全世界最大衆化、最受歡迎、最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綠色飲料。茶融天地人於一體,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2

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

稍懂茶道的人都知道,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五泡六泡也不錯,七泡有餘香

想想,人這一生與之何其相似!

年輕的時候,好比一泡水,這第一道工序是在洗滌茶葉,洗滌的茶湯是要被倒掉的。別急,這猶如初戀往往是學費。要不,怎麼就說青春必得失去,愛必得憂傷呢。

一泡爲水,路正長着呢。

再說說這二泡茶,值得玩味。不懂茶的人是不會玩味出其中獨到的滋味的。大概吃過開河魚、下蛋雞的人,也都睡過回籠覺,但是未必非得納個二房妻。道理是相通的,同理可證就是。想喝牛奶不一定非得養奶牛哇。說一千道一萬,這二泡茶是端起茶杯的沉醉。一醉方休,不醉不歸。

正因爲二泡茶可以醉人,所以許多人一生多滯留於此,象個缺乏規劃與自律的旅人,因過分沉迷與貪戀沿途的風景而誤了趕路。人性的弱點,叫男人身上多了很多豬八戒的成分,往往惦記高老莊那未了的塵緣,忽略了那實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

更多時候,之於豬八戒,西天取經的吸引力,遠遠敵不過高翠娥。於是,有許多男人壯志未酬身先死,也就不足爲怪了。

能夠抵達三泡四泡是精華境界的男人,確爲男人裏的精華。經過一路跋涉,接近金字塔塔尖的位置自然就歸屬這些鍥而不捨的精華人士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裏提到的最高層次的需求,就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在人自我實現的創造性過程中,產生出一種所謂的“高峯體驗”的情感,這個時候是人處於最激盪人心的時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這時的人具有一種欣喜若狂、如醉如癡、銷魂的感覺。

怎麼樣?高峯體驗很吧?自我價值實現很享受吧?那往下的就無庸贅述了吧。希望我們在滿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之後,可以滿足尊重的需求,抵達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

如果高層次的`需求暫時滿足不了,刻意不來,那麼就慢慢品茶好了,捨去一泡水,品味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三泡四泡是精華......

正確的泡茶七個步驟口訣:一溫壺、二投茶、三浸泡、四醒茶、五悶泡、六奉茶、七品茶,泡茶是一門技藝,需要掌握正確的沖泡方法,而投茶、出湯時間、水溫、投茶量均爲關鍵步驟,需要合理把控。

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3

正確的泡茶七個步驟口訣:

一、溫壺:

以熱水淋茶壺,提高茶壺溫度,纔不至於在泡茶的時候水溫被茶壺搶走,影響茶湯的風味。

二、置茶:

等待茶壺溫熱的時間裏,將要泡的茶葉從茶倉中取出,放入茶則。這時可以請賓客賞茶,也藉這個機會與客人交流,介紹他們認識此茶的特色,香氣?顏色?外觀?賞完茶後再放回原處。

三、溫潤泡:

將熱水均勻地淋在茶葉上,使茶葉受熱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後立刻倒出來。

目的在使某些比較緊結的茶(像阿里山石棹一帶的珠露茶)舒張,這樣茶湯纔會均勻好喝,也有些人覺得這樣比較清潔,但並不是每一種茶都適合溫潤泡這道手續。

四、醒茶:

將溫潤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當中,靜待一段時間讓茶葉舒緩。等待醒茶的時間可用茶海中的熱水溫聞香杯。

五、沖泡:

注水量以所泡的杯數決定,放入的茶種、與茶葉量多寡會影響沖泡所需的時間,至少需要四十五秒到一分鐘,有些需要一分半鐘,這段時間用可以用來溫飲杯。

六、奉茶:

將茶壺內所泡的茶完全倒於茶海中使茶色、茶味均衡並沉澱雜質。將茶倒入聞香杯中約七分滿,或用扣杯的方式,正面圖樣對正面圖像,倒過來奉茶增添品茶的樂趣(基於衛生考量,扣杯的方式只適用於第一泡)。

七、品茶:

將聞香杯中的茶倒入飲杯中,此時可品聞茶香。

喝茶的時候不要手拿杯緣,如果以右手喝茶,應把中指放在杯腹十二點鐘方位、拇指放六點鐘方位,並以八點鐘方位喝茶。並分成三次喝,感受熱茶、溫茶、與冷茶的滋味。

泡完三泡茶後,將茶壺中的茶葉以茶匙舀至渣方,此時可請客人賞茶底。洗壺分兩次,先注水後清一下湖蓋,再把壺中的水倒掉。再來做第二次洗壺,水量要比較多,將茶海與茶杯一起用熱水燙過清洗。

潮州工夫茶沖泡技巧及沖泡茶藝

潮州工夫茶沖泡技巧及沖泡茶藝

  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茶葉用多少,並沒有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潮州工夫茶沖泡技巧及沖泡茶藝,希望大家喜歡。

  問:什麼是好的鳳凰單叢茶?

  答:

  1:外形——鳳凰茶以細長而緊結,烏潤的爲上佳,有的時候看到有。少的爲好。(秋、冬茶除外)斷碎過多的不要。黴變的不要。上佳鳳凰茶品,可以見保留着小的白色的芽頭,證明製作精良。

  2:湯色——鳳凰茶以金黃明亮爲上,或者橙黃明亮。感覺自然覺得吸引,有時會因焙火的原因可能湯色並不太透明,不用擔心,一樣是好茶。

  3:香氣——幹香:舒緩者上,有清新的自然花香,是好茶。香氣細銳不易察覺但是香感非常舒適的,是極品。聞幹香最好是把蓋碗燙熱,然後放幹茶,搖一搖出香味。

  湯香:基本可以把單叢分三個層次——低檔的,香氣高飄刺激但是很快消失(香精或者是做的不好的清香型),或者香氣濁(火功大的濃香)。中檔,香氣高長持久,馥郁宜人。但是飲茶湯時,茶湯裏的香味比較弱。高檔的茶湯裏香氣繚繞,香氣細銳綿長,香感舒適,悠悠回味,泡每泡的時候都感覺不太相同,真正做到齒頰留香,香從喉底一直通到鼻腔的感受。 單叢有一個奇特的香味感受方法,就是聞沖泡後的杯蓋內部。低檔單叢杯蓋香低甚至無,中檔單叢杯蓋香,但是不持久,拿着晃一下,杯蓋裏的香走一小半。香比較俗,有水味。高檔單叢,雅緻香緊緊抓牢杯蓋,猛晃也不散,而且很持久。即使沖茶的時候香不飄散開來,卻抓着杯蓋,是好鳳凰茶。(以上是普遍情況,也有珍稀名貴茶有不同情況)。而蜜蘭香單叢香氣是蜜香。

  葉底香:大家最易忽略的。而上好的單叢有葉底香,淡淡的,雅雅的。

  4:滋味——低檔濃香單叢味厚有火味,清香的味薄貌似鮮爽但是容易苦澀。中檔的濃香,味厚而醇滑,有層次感,水順滑。回甘好。中檔的清香比較爽口,回甘也不錯。高檔的茶都類似:湯裏有香味,厚重綿滑醇和,回甘有力而不刺激,久泡不苦澀,舌底生津,舒適。有其應有的味道,比如杏仁香有杏仁的味道,而蜜蘭香單叢有蜜糖味。

  5:葉底——要肥厚爲上,嫩勻完整爲上。要明亮。看着要舒服。柔軟。以對夾葉,開面2-3葉爲最好。要有韌度。有的如高山杏仁香,容易斷碎多。葉片的話,蟲傷的少,物理傷少爲上。

  問怎麼品嚐鳳凰單叢茶特點?

  答:根據單叢茶風格特徵,品賞單叢茶可從醇、甜、甘、香、韻、滑, 來鑑賞。

  (1)醇:係指醇厚質感明顯, 舒張爽快,無滯澀感.喉感回香,

  (2)甜:係指蜜味甜潤,蜜香蜜味,蜜甜味的滋潤之感,

  (3)甘:回甘快且力度強. 喉底甘香、甘潤,俗稱:“有喉底”,

  (4)香:香氣高銳濃郁持久,冷香清幽。單叢茶以花香爲特,花香濃郁清高,有雋永幽遠之感,香中有味,

  (5)韻:係指“山韻”,“花蜜香韻”對單叢茶的“山韻”、“蜜韻”,解釋:鳳凰單叢茶的“山韻”是高山環境造成茶樹鮮葉內含氨基酸積累比例較高,跟多霧地域蘚苔近似的苔味。嶺頭單叢茶的“蜜韻” 白葉品種獨有的蜜甜味滋潤之感,稱爲“蜜韻”。 嶺頭單叢茶的“花蜜香韻”蜜香爲奇,喉韻甘爽,餘韻猶存,齒頰留芳,且久泡餘韻尤存味無苦澀,濃醇甘爽之感。

  問:如何泡好單叢?用啥茶具爲好?

  答:

  1:潮州工夫泡法5-10秒;甜,甘稍厚,輕微澀感;

  2:蓋甌杯(公道杯)泡法6-9秒;甜醇,回甘,水味明顯;

  3:壺泡法9±3秒,甘甜醇和,回甘快,用不同沖泡法出湯的時間也有差異;

  蓋碗潮州工夫泡法:出湯時間5 ±3秒;

  蓋甌杯(公道杯)工夫泡法:出湯時間6 ±2秒壺泡法;

  壺泡法:出湯時間9 ±4秒。

  總結如下:

  中檔單叢茶濃厚回甘以6g-11g約5秒±3秒沖泡時間爲宜,並以蓋甌杯(公道杯)泡效果較佳。

  高檔單叢茶濃醇爽口以6g-11g約8秒±3秒沖泡時間爲宜,以潮州工夫泡法或壺泡法更能茶的特徵。

  特檔單叢茶醇甜香郁以6g-11g約10秒±3秒沖泡時間爲宜,可採用任意一種方式沖泡。

  關於茶具:

  大致的說,紫砂壺去澀,但不好的泥料和好呢料剛養的時候吸香。薄胎白瓷蓋甌,先燙洗後沖茶,髮香好,保持原味。

  手拉朱泥壺,有潮汕風情,尤其適合潮汕式衝法,味道也很好。性質界於以上兩者間。長遠的看是好的紫砂壺好,性價比和方便又是蓋碗比較好。文化上是紅泥手拉壺好。各有所長。

  關於溫潤泡法:

  有幹溫潤和溼溫潤兩種做法。

  幹溫潤: 用熱水燙壺後,在茶巾上扣幹水分。置茶。蓋上蓋子淋蓋淋壺。叫做烘茶或者幹溫潤。可以使茶髮香。

  溼溫潤: 就是所謂洗茶了。注意洗茶水要開,速度要快,超過3秒就有太多物質泡出,浪費了!

  工夫茶沖泡茶藝

  工夫茶以其品嚐方法考究,沖泡工夫複雜而著稱。如果烹茶不講究工夫,那就不能叫做工夫茶了。沖泡工夫茶的方法,講究起來有八個過程。

  第一、治器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等六個動作。好比打太極拳中的“太極起勢”,是一個預備階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說,這“候水”、“淋杯”都是初試工夫。大約起火後十幾分鍾,砂銚中就有颼颼聲響,當它的聲音突然變小時,那就是魚眼水將成了,應立即將砂銚提起,淋罐淋懷,再將砂銚置爐上。

  第二、納茶

  將茶葉放在一張潔白的紙上,分別粗細,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壺嘴處,將細末放在中層,再將粗葉放在上面。之所以要這樣做,是爲了防止細末塞住壺嘴。同時,合理放置粗細茶葉,可以使出茶均勻,茶味濃淡適中。

  放置茶葉的量需要嚴格控制,不同種類茶葉的用量也不一樣。以茶壺爲參照,對於武夷水仙、大紅袍等體積比較疏鬆的茶葉,放到茶壺裏有七八成滿爲合適。對於鐵觀音等嫩芽卷緊、茶葉密度較大的茶葉,一般放到壺裏佔三分之一體積就夠了。如果茶葉放得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濃,導致茶味苦澀,而且茶葉泡開之後,體積膨脹,茶壺內剩下的空間太小,衝不出茶水來。相反,茶葉放得太少,泡出的茶就太淡。

  納茶是衝工夫茶的第一步真功夫。神明變幻,由此開始。

  第三、候湯

  就是嚴格控制開水的溫度,溫度太低或太高都泡不好工夫茶。現代人講究,98℃的開水泡茶最合適,古人則以“二沸”的.滾水衝工夫茶爲佳。

  《茶說》中記栽:“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爲一沸。銚緣涌如連珠,是爲二沸。騰波鼓浪,是爲三沸。一沸太稚,謂之嬰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湯;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爲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觀茶論》寫道:“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鋒進躍爲度”。蘇東坡煎茶詩也說:“蟹眼已過魚眼生”,就是指用這樣沸度適中的滾水衝工夫茶最好。

  第四、沖茶

  當水二沸,就可以提銚沖茶了。揭開茶壺蓋,將滾湯緣壺邊衝入,切忌直衝壺心。要求將銚提到較高位置,使滾水從高處落下衝進茶壺,即所謂“高衝低灑”。高衝的作用是使滾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使茶葉翻動,茶香精更容易揮發出來,短時間內茶葉中的單寧酸則來不及溶解,泡出的茶水就不會有澀滯。古人還講究火爐與茶壺的位置相距七步之遠。提銚後走了七步再衝茶,目的在於使滾水稍涼一點,以免破壞維他命C。

  第五、刮沫

  沖水一定要衝滿,至剛好不溢出爲準,茶壺水滿後茶沫會浮上壺面,手捏壺蓋,從壺口一邊輕輕刮向另一邊,颳去壺麪茶沫,然後蓋定。沖水刮沫這一招也需要功底。

  第六、淋罐

  蓋好壺蓋之後,還要以滾水淋於壺上。淋罐的作用:一是衝去壺外茶沫;二是使茶壺熱氣內外夾攻,使茶香精迅速釋放,追加熱氣;三是根據淋罐後的片刻時間,罐身表面水份全乾即表明茶熟。

  第七、燙杯

  工夫茶講究熱喝,即俗話所說的“燒盅熱罐”,此乃沖泡工夫茶中的工夫要點,貫串整個沖泡過程。

  在淋罐之後,要緊接着用開水淋杯,淋杯時開水要直衝杯心,起洗滌和熱杯作用。接着“洗杯”,把茶杯豎起置於另一個茶杯之中,靠拇指、食指和中指轉動杯子。洗杯是衝工夫茶過程中最富藝術形式的動作,泡茶高手可以同時用兩隻手洗兩個懷,動作對稱,協調利落,聲調鏗鏘,姿態美妙。行外人讚歎洗杯動作比雜技團的工夫還要高明!因爲洗杯的水溫很高,外行人由於技術不過關被燙傷手指和打破杯子是常有的事,更談不上“姿態美妙”了。

  洗完杯子,把杯中、盤中之水傾倒到茶洗裏去,這時,茶壺表面的水份剛好蒸發完畢,正是茶熟之時。泡茶高手時間控制得絲毫不差,正好灑茶敬客了。

  第八、灑茶

  數度工夫之後,就是灑茶了。灑茶有四字訣,即:低、快、勻、盡。“低”就是“高衝低灑”的“低”。灑茶與沖水相反,切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既不雅觀又不尊重客人。

  “快”就是動作要快,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熱度。

  “勻”是灑茶時必須輪流、均勻灑到各個茶杯中去,不可以灑滿了一杯再灑另一懷,因爲茶初出淡,後出濃。灑好的茶一定要色味均勻,這一點很重要。

  “盡”就是不要讓茶水留在壺中。灑完以後,要把茶壺倒過來,覆放在茶墊上,使壺裏水份完全滴出,不讓茶葉中的單寧酸溶解出來,茶就不會苦澀。

  灑茶既畢,乘熱而飲,臨緣接脣,杯麪迎鼻,香味齊到,一啜而盡,三味杯底。據說是“味雲腴,餐秀美,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吻,神明凌霄漢,思想馳古今。”

  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品飲要分三口進行,一口一回味,“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動心”。神明變幻,工夫茶之三味於此盡得矣。

  靜心觀看沖泡工夫茶的整個過程,猶如欣賞了一臺精彩的藝術表演。

  日常生活中,沖泡工夫茶的過程會簡化一些,但基本環節沒有太大改變。即便以最簡便的方法喝一泡工夫茶,一些基本的要領也必須掌握。

  工夫茶一定要熱喝,茶涼了味道就變了。泡茶前奏的“淋杯”和沖泡過程的“燙杯”動作是不能少的,道理很簡單,起洗滌和加溫作用。

  “納茶”(放茶葉)要嚴格控制茶葉的量,要多試幾次才能掌握。有人可能認爲:喝茶的人少或不喜歡喝濃茶,放一點點茶葉就夠了,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這樣泡出的茶像大壺茶,沒有工夫茶的韻味。一般可以根據喝茶的人數選擇不同規格的茶壺,人少就用小號的茶壺。想喝淡茶就選用清香的茶葉,還可以控制開水在茶壺中停留的時間改變茶水的濃度。

  好茶葉有“七泡有餘香”之美稱,一般工夫茶沖泡4-5衝(次)。由於茶香精釋放速度的關係,每一沖茶從沖水至灑茶的時間要求不同。通常第一衝時間只需5秒左右,第二衝約10秒,第三衝15秒,第四衝30秒。不同階段衝出的茶品質略有區別,一般認爲二沖茶最佳。

  有人這樣形容一到四衝的工夫茶:一衝爲幼女,初嘗甘露;二衝爲少女,茶中精華;三衝爲,成熟又有活力;四衝爲徐娘半老,風韻猶存。這樣的工夫茶,飲後齒頰留香,令人回味無窮。

  另外,沖泡很多次以後的淡茶,或者衝過的茶葉,停留較長時間以後再衝出來的茶,是不宜喝的。因爲這些茶水中的鞣酸(單寧酸)含量較高,對腸胃有不良刺激作用。

  有時候,喝工夫茶的過程中,主人還會備上具有地方特色的茶點送茶,例如烤魷魚絲、鹽焗鳳爪、花生米等。一般茶點以鹹味小食爲佳,避免掩蓋茶味。

;

潮汕功夫茶文化的禮儀:潮汕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已成爲當前研究潮汕文化的重要內容。飲工夫茶則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交際禮尚,因而產生了許多禮俗。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潮汕功夫茶文化的禮儀,一起來看看。

潮汕功夫茶文化的禮儀

  作爲主人,泡茶待客,對於“茶葉”是非常有講究的:

  “頭衝腳惜(音同),二沖茶葉”主人沖茶時,頭衝必須衝後倒掉不可喝。因爲裏面有雜質不宜喝飲,本地有“頭衝腳惜(音同),二沖茶葉”之稱,要是讓客人喝頭沖茶就是欺侮人家。

  “新客換茶”賓主喝茶時,中間有新客到來,主人要表示歡迎,立即換茶,否則被認爲“慢客”,“待之不恭”。換茶葉之後的二沖茶要新客先飲,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卻之不恭”。

  “暗下逐客令”本地羣衆熱情好客,每以濃茶待人,但遇到飲茶時間過長或是互相的話不投機,主人故意不換茶葉,這時,客人就要知道這是主人“暗下逐客令”,只有抽身告辭。

  “無茶色”主人待茶,茶水從濃到淡,數衝之後便要更換茶葉,如不更換茶葉會被人認爲“無茶色”。

  潮汕人愛喝茶這其中也暗含着潮汕人的儒雅心理。

  潮汕平原獨特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結合起來,演化成一種雅緻、儒氣的潮汕文化。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推潮汕工夫茶。早在北宋,就已經有有關潮汕茶事的最早記錄,那時潮汕已經在宴席間有品茶的程序了。從燒炭、洗杯到沏茶、喝茶,每道工序都體現了“仁愛致祥”的儒家氣息。飲工夫茶不是以解渴爲惟一目的,它繁瑣的技藝、程序包涵了自然生活的情趣,是一種藝術化的品飲。工夫茶濃而不膩、淡而悠遠的清香,淳樸天然,令人在品茗過程中心神清淨,一種享受生活的感覺油然而生。

  很多諺語就體現了潮汕人飲工夫茶的儒雅心理,一敬一請之間,潮汕人的溫文儒雅展現無遺。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因爲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之手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給客人造成難堪。

  “先客後主,司爐最末”。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按部就班之外,還得先敬客人後敬自家人。待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後,這個司爐的,俗稱“櫃長”(煮茶沖茶者)纔可以飲喝,否則就是對客人的不敬,叫“蠻主欺客”、“待人不恭”。

  “強賓壓主,響杯檫盤”客人喝茶提盅時不能任意把盅腳在茶盤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輕手,不能讓盅發出聲響,否則是“強賓壓主”或“有意挑釁”。

  “喝茶皺眉,表示棄嫌”客人喝茶時不能皺眉,這是對主人示警動作,主人發現客人皺眉,就會認爲人家嫌棄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飲茶的時候主客之間的禮讓更是體現在“先尊後卑,先老後少”這句諺語之中,蔡先生說到:

  “先尊後卑,先老後少”到人家跟前說聲“請喝茶”,對方回以“莫拘禮”、“莫客氣”、“謝謝”。如果是較多人的場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時,要先尊老後卑幼,第二遍時就可按序斟上去。對方在接受斟茶時,要有回敬反應,喝茶是長輩的,用中指在桌上輕彈兩下,表示感謝;小輩平輩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輕彈二次表示感謝。

  潮汕地區地少人多,農業生產精耕細作。精巧的生產方式潛移默化地塑造了潮汕人的細膩心靈,因此工夫茶精巧茶具的使用和沖泡程序的講究,又與潮汕人細膩的心理相吻合。潮汕工夫茶,從茶葉的採製,茶具的選配,到用水、候湯、衝飲,都非常有學問,細膩講究,正好反映潮汕人精細的性格特徵。此外,潮汕人有很強烈的文化認同感,那些闖蕩四方的潮汕生意人更是自覺不自覺地流露出這種“潮汕情結”。 “獨在異鄉爲異客”,遠遊的海外潮人總會珍藏着工夫茶具和上好的茶葉,見是家鄉來的客人,一定會以茶相待。

  潮汕功夫茶文化的擇茶方式

  一、鐵觀音

  鐵觀音,茶人又稱紅心觀音、紅樣觀音。清雍正年間在安溪西坪堯陽發現並開始推廣。天性嬌弱,抗逆性較差,產量較低,有“好喝不好栽”之說。“紅芽歪尾桃”是純種鐵觀音的特徵之一,是製作烏龍茶的特優品種。

  安溪鐵觀音主產區在西部的“內安溪”,這裏羣山環抱,峯巒綿延,雲霧繚繞,土質大部分爲酸性紅壤,土層深厚,特別適宜茶樹生長。

  鐵觀音製作嚴謹,技藝精巧。3月下旬萌芽,5月上旬開彩,一年可採制春、夏、暑、秋四季。茶葉品質以秋茶爲最好,春茶產量最多,約佔年產量的40-45%;秋茶香氣最濃,俗稱“秋香”,產量約佔15-20%。鮮葉採摘必須在嫩梢形成駐芽後,頂葉剛展開呈小開面或中開面時,採下二、三葉,並注意做到不折斷葉片、不折疊葉張、不碰碎葉片,不帶魚葉和老梗。還應注意不同生產地帶及不同採摘時間的茶葉不能混雜。

  鐵觀音,至今仍爲工夫茶客所鍾愛。在海內外多次名茶評比中,鐵觀音經常名列前茅。鐵觀音滋味醇厚,向有“七泡有餘香”之美譽。其外觀色澤油亮,茶條表面凝集有一層白霜;又因揉捻手法精巧,條索緊結如鏍頭,納茶入罐十分方便,故成爲工夫茶之佳選。但從六十年代以來,隨着鳳凰水仙茶系的崛起,鐵觀音的“霸主”地位已發生動搖。

  二、鳳凰茶

  鳳凰水仙產於鳳凰山區,該區海拔高度在1100米以上,最高的烏崬頂達1498米,是粵東第一高峯。山區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土層深厚,雲霧多,曰照短而漫射光充足,晝夜溫差較大,是理想的植茶之地。

  鳳凰水仙葉型較大,葉面平展,前端多突尖,葉尖下垂似鳥嘴,故當地稱爲“鳥嘴茶”。清明前後到立夏開採者爲春茶;夏茶在立夏後至小暑,秋茶在立秋至霜降間採製;立冬至小雪間採到的稱雪片。

  鳳凰水仙茶系品類曰趨繁富,質量不斷提高,名茶迭出,令人目不暇接:鳳凰單叢、白葉單叢、羣體單叢、黃枝香、黃金桂、奇蘭、蓬萊茗、八仙、浪菜……面對茶葉店中繁多的品種,有時還真叫人感到無所適從。

  喝茶講究色、香、味,喝工夫茶還要講究“喉底”,即啜茶後,齒頰留香,舌底回甘,有一股奇妙特殊而難以言狀的“山韻”。山韻一般是隻有高山茶才具有的,且隨品種、產地而迥異的獨特韻味,品味時須合口屏氣並略作吞嚥狀,方能較明顯地體味到。喝茶而能喝出山韻,是一咱至高無上的享受,亦是工夫茶最誘人的神妙境界。

  選購好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今惑於金玉其外的包裝,迷信“分錢分貨”的而專揀貴的買,把茶購回家沖泡後卻連呼“上當”者,頗不乏人。一般來說,選茶時一要觀形:茶葉外形是否勻齊,條索是否緊實,顏色是否潤澤;二是要掂重:以手權衡,厚重沉實者爲佳,輕飄鬆散者次;三要嗅味:仔細嗅辨有無黴氣、煙焦氣、異雜氣。好的茶葉,有一種純正的令人愉悅的茶香,行家裏手甚至能辨認其蘊含的花香弄。

鳳凰單叢茶沖泡技巧與口訣

鳳凰單叢茶沖泡技巧與口訣如下:

鳳凰單樅產自於南粵潮州,可謂是潮州人“習尚風雅,舉措高超”的象徵,也正是因爲鳳凰單樅茶,潮州這才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潮州茶文化,以及非常流行的潮州的工夫茶。那麼,鳳凰單樅是怎麼泡的呢?

1、潔淨器具

首先,將蓋甌、茶杯、茶盤清潔揩拭乾淨,然後將沸水衝入疊放在蓋甌裏的茶杯,使沸水浸滿茶甌。燙洗後的茶杯瀝乾水,放在茶盤上備用。

2、納茶

投茶入甌,從錫罐裏取出6-10克鳳凰單叢茶葉放入蓋甌中。投茶量的多少視蓋甌大小而定,一般分量控制在蓋甌容量的七至八分左右。通常,沖泡春茶投量可稍多;沖泡秋茶量可適當減少。

取茶入甌過程中,切不可把茶葉折斷壓碎,以免澀口。茶葉間留有適當的間隙能使茶湯更加醇滑,入口甘甜。

3、潤茶、刮沫淋蓋

潤茶時宜提壺高衝,將100℃的沸水從高處傾倒而下,使水浸滿茶葉至甌面。高衝的作用在於使蓋甌裏每片茶葉在水的力度作用下翻動,充分受熱,並快速軟化舒展,散發香氣,這就是潤茶的目的。

另外,這樣做能促使茶葉析出附在表面的雜質。潤茶時,用甌蓋掛去甌面表層浮沫,接着用沸水沖洗甌蓋邊沿上的泡沫,然後斟出甌裏的茶湯。注意,潤茶的湯水要瀝盡,以洗淨茶葉。潤茶是工夫茶的獨特技藝,其作用可使單叢茶熱潤而發,育華催香。

4、燙杯潔杯

將第一衝的茶湯倒掉後,再用100℃沸水燙杯。燙洗淨杯是工夫茶藝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最能顯示工夫茶藝最美感的動作。燙杯時,先將沸水注滿各只茶杯,用三指提起一杯,側置於另一盛滿開水的杯中燙洗。

洗杯時,用中指勾住杯腳,拇指扣住杯口,並不斷地向上推撥,使茶杯作環狀滾動,此時發出的清脆悅耳的聲音,令人心曠神怡。每一次沖泡請客人品啜後,一定要再用沸水燙刷淨杯,重複上述動作,方可進行下一次沖泡。

5、泡茶、斟茶

燙杯之後,馬上泡茶。按“高衝低斟”的原則將100℃沸水注入蓋甌,即提壺高衝(實際水溫爲97℃左右)。此時,泡茶時間的掌握是關鍵一環。從衝入沸水至出湯的`時間,控制在10秒以內爲佳。如果茶湯浸泡時間過長,會導致茶湯濃苦,降低茶湯的醇爽度。

淨杯泡茶後,趁着品茗杯熱氣未散,應隨即斟茶。沖茶時手勢要高,而斟茶時手勢宜低。斟茶時,用食指按緊甌蓋,以免茶末隨茶湯流出,同時,用拇指和中指抱住甌身,小指勾住甌腳,手腕靈活轉動來回巡茶。

巡茶是潮州功夫茶特有的一項斟茶藝術,即在各個品茗杯中輪流斟茶,以使茶色均勻,甘甜得當,潮汕人稱之爲“關公巡城”。巡茶時,茶甌貼近杯口,均勻地循序低斟,一般控制爲三巡。低斟茶湯的目的是避免茶湯和香氣外溢,防止茶湯發出響聲和泛起泡沫。

低斟過程宜將甌裏的茶湯滴滴瀝盡。斟茶三巡,使各杯茶湯容量、濃淡均勻一致。

6、獻茶請客

茶湯巡斟各品茗杯後,請客人趁熱品嚐。品茗時,先舉杯置於鼻端,嗅聞香、韻、味,此時芬芳高銳的自然花香撲鼻而來,然後再啜吸茶湯,分三次品啜完一小杯茶。喝茶重在細口品嚐,而非牛飲,讓茶湯在口中慢慢迴旋,品其味,回其甘,纔是懂茶愛茶之人。

一杯潮州功夫茶能使品茗者領略到鼻畔生香,喉底回甘的滋味,充分享受到鳳凰單叢茶的醇厚甘爽,濃而不澀,香韻悠長。正是一般人家貴談茶,萬般極品尊鳳王。

潮汕工夫茶十大泡茶步驟?

我覺得有九大步驟,介紹給樓主,希望用的上! 第一步:溫杯燙罐 溫杯燙罐也叫“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壺)等六個動作。先起火大約十幾分鍾後,當水聲颼颼作響時,那就是“魚眼水”(95℃-98℃的水)將成了,應立即將水壺提起,淋罐淋杯,起到高溫消毒的作用。 第二步:引龍入宮 引龍入宮也叫“納茶”,就是將茶葉倒在一張白色的紙上,粗細分開,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壺嘴處,再將細未放在中層,最後纔將粗葉放在上面。這樣,納茶的工夫就完成了。爲什麼要這樣做呢?是因爲茶未(碎茶)是最濃的,茶末多了容易發苦,同時也容易堵塞壺嘴,如果粗細均勻,就可以使茶味逐漸發揮了。納茶:每一泡茶,大約以茶壺、茶葉的品種爲標準;如:鐵觀音大概以茶壺的五份之二、黃枝香、大紅袍、水仙茶則要以八分滿、而一葉茶則放一片就夠了;如果沒有按茶壺、茶葉的品種來分配,茶葉放多的話,不但泡出的茶太濃,而且味帶苦澀,茶水混濁,甚至有時連水也衝不進去了;如放得太少就沒有味道。所以“納茶”是衝工夫茶的第一步功夫。 第三步:聞聲起羹 聞聲起羹也叫候湯,曾有蘇東坡的煎茶詩云:“蟹眼已過魚眼生”,也就是說用這時候的水來泡茶是最好的。也有《茶說》雲:“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爲一沸;銚緣涌如連珠,是爲二沸;騰波鼓浪,是爲三沸;一沸太稚,謂之嬰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湯;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爲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觀茶論》也說:“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鋒進躍爲度。”科學的說法,泡工夫茶的水溫最好是95℃-98℃。 第四步:高山流水 當水二沸時,就可以提水壺沖茶。揭開茶壺蓋,將沸水環壺口,沿壺邊衝入,切忌直衝壺心(如用蓋甌,衝一角,然後再衝各角,同樣忌直衝壺心)。提水壺宜高,正所謂“高衝低斟”。高衝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使茶的香味更快的揮發,讓茶香精迅速揮發,茶葉中單磷酸則來不及溶解,所以茶葉纔不會有澀滯。所以沖水這個程序是工夫茶之中最重要的。 第五步:淋蓋刮沫 也叫“春風拂面”。沖水一定要衝滿,茶壺是否“三山齊”,水平面如何,這時就可以看到了,好茶壺水滿後茶沫浮起,決不溢出,左手提壺蓋,右手提水壺,輕輕颳去茶沫,然後蓋定。 第六步:裏應外合 裏應外合也叫“淋罐”,即蓋好壺蓋,再以滾水淋於壺上。淋罐有個作用:一是使熱氣內外夾攻,使茶香精迅速揮發,追加熱氣;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乾,即是茶熟;三是衝去壺外茶沫。潮汕人有個風俗,第一遍茶水是不喝的,用來清洗茶葉,同時清洗茶杯。 第七步:貨如輪轉 潮汕有句俗話說“燒盅熱罐”也即洗杯。乃是衝功夫茶中最有意思最富有藝術性的動作,即用一個茶杯豎放於另一個茶杯中,用三隻手指轉動清洗,表示財源滾滾的意思。熟練者可以同時兩手洗兩個杯,動作迅速,聲調鏗鏘,姿態美妙。 第八步:關公巡城、韓信點兵 這一道是工夫茶中另一道重要程序,也即是灑茶。第一遍茶水洗過茶杯之後,再從第三步做起,候湯、沖水、淋罐。灑茶也有四字訣:低,快,勻,盡。“低”就是前面所說的“高衝低斟”的“低”。灑茶切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極不尊敬;“快”也是爲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熱度。“勻”就是勻均,使每一杯茶同色同香同量,也是對每一位客人的同等尊敬,也就是工夫茶講究的“關公巡城”;“盡”就是不要讓餘水留在壺中;因爲只要沒有水在,單磷酸就不能溶解,茶就不會苦澀,潮汕人還有個說法是把茶的精華(茶香精)都滴出來,稱爲“韓信點兵”,取“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意思。 第九步:敬茶品茗 最後是敬請貴客品茶了,敬茶也有個講究,就是先從左邊的第一個客人開始敬起,從左到右。因爲中國的傳統是以左爲先、以左爲大的。品茗(喝茶)也有講究: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端着茶杯的邊沿,中指護着杯底,叫“三龍護寶”,無名指和尾指收緊,不能指向別人,以示對別人的尊重

潮汕功夫茶8個泡茶步驟

   潮汕工夫茶的簡介

  廣東潮汕工夫茶即廣東潮汕茶道,亦稱“潮州功夫茶”,是中國古老的漢族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據考,在唐朝時期茶文化已經十分完善,沿海一帶人們都十分喜歡飲茶,在廣東潮汕當地更是把茶做爲了待客的最佳禮儀並加以完善,這不僅是因爲茶在許多方面有着養生的作用更因爲自古以來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工夫茶在廣東潮汕地區代代相傳,盛行不衰,但並非所有人都懂得廣東潮汕工夫茶的'沖茶方法。茶葉、茶具、水、火備齊之後,就差沖茶所費的“工夫”。如果烹茶沒有“工夫”,那便不能叫做“工夫茶”,所以廣東潮汕工夫茶之收功全在沖茶之法。

   茶具介紹:

   茶具。 廣東潮汕工夫茶最講究是茶具。廣東潮汕工夫茶有別於其它喝茶方法也在於茶具上,一般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種。紅泥小火爐、茶盤、茶壺、茶洗、茶杯等等。

   水。 是廣東潮汕工夫茶重要的一個元素。茶水,99.9%是水,所以水的質量直接影響到茶口感。一般認識,山泉水最佳,溪水,雪水次之,自來水最後。當然,隨人環境污染的加重,在選擇天然水的時候,要考慮到水資源附近的環境污染情情況。

  水溫。不是所以有茶都用100度的水進行沖泡。一般來說,烏龍茶、普洱茶和花茶需要100度的開水。各種芽葉細嫩的綠茶,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0℃左右爲宜。茶葉越嫩、越綠,水溫就要低。

   茶葉。 廣東潮汕地區工夫茶的茶葉以烏龍茶爲主,有鐵觀音、大紅袍、鳳凰單叢(樅)等。大紅袍:主產於福建武夷巖,烏龍茶類,此外還有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並稱“四大名樅”;鐵觀音:主產於福建安溪縣,烏龍茶類,半發酵;鳳凰單叢:主產於廣東潮州市鳳凰山,烏龍茶類,爲廣東潮汕本地產名茶。

   茶藝。 潮州工夫茶一般只放三個杯子,廣東潮汕有“茶三酒四”的說法,體現廣東潮汕人禮讓精神。斟茶時,三個茶杯並圍成“品”字,凸顯廣東潮汕人重品德。茶杯七分滿,茶太滿了欺客。最後,主人雙手依長幼次策奉上,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品茶。 品茶的“品”字是由三個“口”組成的,喝茶時要分成三口,一口啜,二口品,三口回味。相關精彩閱讀:相關精彩閱讀:視頻:功夫茶的泡法

   下面是廣東潮汕工夫茶的8個沖茶步驟:

  一、治器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等六個動作。好比打太極拳中的“太極起勢”,是一個預備階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說,這“候水”、“淋杯”都是初試工夫。大約起火後十幾分鍾,砂銚中就有聲颼颼作響,當它的聲音突然將小時,那就是魚眼水將成了,應立即將砂銚提起,淋罐淋杯,再將砂銚置爐上。這時就是第二件事開始了。

  二、納茶

  打開茶葉,把它倒在一張潔白的紙上,分別粗細,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處,再將細末放在中層,又再將粗葉放在上面,納茶的工夫就完成了。之所以要這樣做,因爲細末是最濃的,多了茶味容易發苦,同時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別粗細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勻,茶味逐漸發揮。

  納茶,每一泡茶,大約以茶壺爲準,放有七成茶葉在裏面就很夠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濃,味帶苦澀,而且好茶葉多是嫩芽緊卷,一泡以開水之後,舒展開來,變得很大,納茶太多,連水也衝不進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沒有味道。

  納茶是衝工夫茶的第一道工夫。神明變幻,由此起矣。

  三、候湯

  蘇東坡煎茶詩云:“蟹眼已過魚眼生”,這就是指用這樣沸度的水沖茶最好了。《茶說》雲:“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爲一沸。銚緣涌如連珠,是爲二沸。騰波鼓浪,是爲三沸。一沸太稚,謂之嬰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湯;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爲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觀茶論》也說:“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鋒進躍爲度。”

  四、洗茶

  當水二沸,就可以提銚洗茶了。火爐與茶壺的放置處大約剛好走七步。提銚後走了七步,揭開茶壺蓋,將滾湯環壺口,緣壺邊衝入,切忌直衝壺心(如用蓋甌,只衝一角,然後再衝各角,可同樣忌直衝壺心)。提銚宜高,所謂“高衝低灑”是也。高衝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使茶的香味更快揮發,由於茶精迅速揮發,單寧則來不及溶解,所以茶葉纔不會有澀滯。至於走七步再衝,目的在於使滾水稍涼一點,以免破壞維他命C。

  五、刮沫

  沖水一定要滿,茶壺是否“三山齊”,水平面如何,這時要見功效了。好茶壺水滿後茶沫浮起,決不溢出(沖水過猛過多,溢出壺面是另一回事),提壺蓋,從壺口輕輕颳去茶沫,然後蓋定。

  六、淋罐

  蓋好壺蓋,再以滾水淋於壺上。謂之淋罐。淋罐有個作用:一是使熱氣內外夾攻,使茶香精迅速揮發,追加熱氣;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乾,即是茶熟;三是衝去壺外茶沫。

  七、燙杯

  廣東潮汕話說是“燒盅熱罐”,乃是衝工夫茶中的工夫要點。有一位吃茶專家,此老走遍東西南北,到處總結喝茶的經驗,在他喝了工夫茶後說,工夫茶的特點就是一個“熱”字。從煮湯到沖茶、飲茶都離不開這一個字,可謂得其三味矣。

  燙杯,在淋罐之後,用開水淋杯,淋杯時要注意,開水要直衝杯心。燙杯完了,添冷水於砂銚形態的動作,老手者可以同時兩手洗兩個杯,動作迅速,聲調鏗鏘,姿態美妙。有一位外國朋友,也是一位茶迷,久聞工夫茶之名,不遠萬里,千方百計,到了中國一定要喝一次工夫茶。在他看到洗茶杯的動作時,不禁讚歎再三,說是比雜技團的工夫還要高明呢。確實,不會洗杯的人,一碰到杯便會給燙得要命,不打破杯子已是幸事,更不必說到“姿態美妙”了。

  杯洗完了,把杯中、盤中之水傾倒到茶洗裏去,這時,茶壺外面的水份也剛剛好被蒸發完了,正是茶熟之時。老手於此,絲毫不差,便可灑茶敬客了。

  八、灑茶

  幾經數度工夫,最後一手就是灑茶。灑茶也有四字訣:低、快、勻、盡。

  “低”就是前面說過的,“高衝低斟”的“低”。灑茶切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極不尊敬。

  “快”也是爲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熱度。

  “勻”是灑茶時必須像車輪轉動一樣,杯杯輪流灑勻,稱“關公巡城”。不可灑了一杯才灑另一杯,因爲茶初出,色淡,後出,色濃。“勻”字是很重要的。

  “盡”就是不要讓餘水留在壺中,一點一滴必灑盡,稱“韓信點兵”。第一衝還可以留一點,二、三衝切切不可。灑完以後,還要把茶壺倒過來,覆放在茶墊上,使壺裏之水份完全滴出,這是因爲只要沒有水在,單寧就不能溶解,茶就不會苦澀。

  灑茶既畢,趁熱而飲,杯緣接脣,杯麪迎鼻,香味齊到,一啜而盡,三味杯底。據說是“味雲腴,餐秀美,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吻,神明凌霄漢,思想馳古今。”神明變幻,廣東潮汕工夫茶之三味於此盡得矣。

  工夫茶近幾年來,在不少關於茶的文章中“工夫茶”與“功夫茶”的說法不盡一致:說“工夫茶”、“功夫茶”都是指好茶;“工夫茶”、“功夫茶”都是指泡飲的技巧;“功夫”是指茶,“工夫”是指沖泡技巧等等。《辭海》縮印本中“工”與“功”條目雖雲兩字相通,但又說:工夫:指所費精力和時間;功夫:指技巧。工夫茶與功夫茶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廣東潮汕工夫茶的功效:

  1、清利頭目。因其氣味輕薄,易於上達頭目,消散蒙上之熱,故可用於頭目昏花之症。

  2、利尿。因其味苦,其氣可下行膀胱,以助氣化行水,故能利尿。

  3、消暑。因其氣輕浮發散,可發泄暑熱之邪,又能下瀉膀胱之水,以除暑溼,故可解暑。

  4、清熱。因其性涼,涼則可瀉其熱,故可用於發熱、煩躁等熱性疾病。

  5、明目。因其氣輕盈,能循肝經達目,揚其障目之邪熱,故能療目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