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安徽大方茶

安徽大方茶

安徽大方茶,簡稱大方茶,是中國安徽省宣城市大方縣所產的一種名優綠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大方茶以製作精細、色香味俱佳而著名,茶湯黃綠清亮,清香高爽,滋味甘鮮,回味悠長。大方縣出產的大方茶有獅峯大方、錢小石大方等品種。大方茶在國內外市場均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大方茶屬於什麼茶

大方茶葉是青茶。大方茶是安徽省歙縣特產茶葉,盛產於安徽省歙南之巔的老竹嶺、擱船尖雲心寺一帶。大方茶是扁茶的鼻祖,其外形扁平挺秀光滑,熟板栗香氣高長,滋味醇厚回甘外,因其茶樹生長在高崖石隙裏和山澗峽谷間,終年雲霧瀰漫,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所以茶葉的氨基酸葉綠素等微量元素含量豐富。

大方茶歷史可追溯到五代十國,《舊五代史》有“唐乾化元年(911年)十二月,兩浙進貢大方茶兩萬斤”的記載。有1000多年曆史,另據《歙縣誌》記載,明代隆慶年間有一比丘大方,曾在徽州歙縣南鄉老竹嶺上的大方山創制大方茶。因其採製得法,製作精妙,其製品而售於國內者,有毛峯、頂谷大方等種類。

大方茶有許多好聽的名稱。因大方茶在初制時有“拷扁”的工藝操作,所以稱它爲“拷方”;也因大方茶色似鑄鐵,形如竹葉,故又稱“鐵色大方”或“竹葉大方”;又因大方茶產自歙縣老竹鋪,所以又名“老竹大方”;還因大方茶吸香性好,窨製成花茶後頗有特色,故被戲稱爲“花大方”,然名符其實的名稱是“頂谷大方”。

但終其緣由則是因爲茶產于山之頂、谷之巔,又是大方和尚所創制;爲了突出茶的產地、特徵和品質,也爲了感謝大方和尚製茶,教茶之恩,就有了“頂谷大方”這個大氣的名稱。

大方茶屬於哪兒的特產

大方茶爲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據《歙縣誌》(1995)記載:“五代十國,大方茶已產兩浙(浙東和浙西,唐朝歙州屬浙西),並作貢品,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浙江省農業廳高級農藝師、曾任浙江省茶葉學會理事長鬍坪等專家在《龍井茶的歷史》和《龍井茶的起源》中闡述:“大方茶產於安徽省歙縣及浙江淳安、臨安等地,原產歙縣老竹嶺半山中,傳說因系大方和尚創制而得名。龍井茶很可能是在明未清初產生的,距今約有三百至四百年曆史,很可能龍井茶是在吸取大方炒制技術而發展起來的。”由王鎮恆、王廣智主編的《中國名茶志》(1999)、李大椿主編《西湖龍井》(1992)也記載:“扁形龍井茶很可能是吸取大方茶炒制技術而發展起來的現時西湖龍井遠比大方茶名聲大,爲中國名茶之佼佼者,正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徽州府志》記載:明朝隆慶年間,黃山雲谷寺大方和尚赴杭州靈隱寺拜會師兄,路經徽州歙南清涼峯腳下的老竹嶺時,這裏山勢險峻,雲霧縈繞,澗水溪流,清澈見底,盛世仙境使大方和尚在老竹嶺下的古廟中居住了下來。他把雲谷寺採收的茶樹種子在這裏種植,爲了招待燒香拜佛的客人,他自制茶葉供來人飲用,大方茶因此而得名。因大方茶系雲谷寺大方和尚創制於歙縣老竹嶺,亦稱雲谷大方、老竹大方。1955年被評爲中國十大歷史名茶,1986年被評爲安徽省優質食品,1988年於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上獲銀質獎。2012年雲谷大方茶省級地方標準制定併發布。

雲谷大方茶主產於天目山山脈西側清涼峯(主峯高1787米)歙縣所轄的三陽鄉、杞梓里鎮、金川鄉等重點產茶鄉鎮高山峽谷中,年均降水量1800毫米,年平均溫度16℃左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有機質多,十分適宜茶樹生長。

近年來,我公司加大了與高等院校的合作力度,專門聘請了國家茶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廖萬有、副所長丁勇、製茶研究室主任黃建琴等專家團隊,對雲谷大方茶傳統工藝進行了認真研究和分析,並利用現代加工設備對雲谷大方茶加工工藝和產品包裝進行了全面改進提高,在保持大方茶傳統特色的同時,進一步完善了雲谷大方茶的色、香、味、形,產品深受廣大經銷商和消費者青睞。

【工藝流程】攤青→殺青→理條→攤涼→做形(壓扁)→攤涼→輝幹

【品質特點】扁平厚實、形似寶劍、勻齊完整、色澤綠潤略顯毫、湯色明亮、慄香中透花香、香高長持久、滋味醇厚回甘、葉底嫩綠成朵。

大方茶產地範圍爲安徽省歙縣現轄行政區域。

茉莉大方是什麼茶

茉莉大方是用美好的茉莉和上等的綠茶製作的茶。

  茉莉大方介紹:

  1、茉莉大方創制於明代隆慶年間,以創制僧人的名字大方而得名。因歙縣舊屬徽州府治, 又稱徽州大方。因炒制過程中有烤扁的做法, 也有烤方之稱。

  2、大方茶扁平挺直勻,整色墨綠油潤,有熟板栗香。老竹嶺頭、石坑崖上、翠竹屏、黃蘋圩所產的頂谷大方是大方茶中的上品。

  3、大方茶分爲素大方和花大方。花大方有茉莉大方,茉莉花在印度和玫瑰一樣非常受人喜愛。而在中國古代,其優雅甜美的花香更被視爲女人感性的象徵。

  4、其濃郁的香味有點類似玫瑰,讓人只是聞到香味就會覺得心情舒暢,在沮喪、失去自信時飲用,也有提振精神的效果。茉莉花的香氣可安定情緒,除口臭,調節內分泌,潤澤膚色,香氣可以增強機體應付複雜環境的能力,消除精神疲勞,心情緊張等。

六安茶葉有哪些品種

六安茶葉是中國安徽省六安市特產,主要有六安瓜片、六安雲霧茶和六安大方茶等品種。其中,六安瓜片是最著名的品種之一,具有扁平的形狀和獨特的瓜子香氣;六安雲霧茶以其優美的外形和清香悠長的口感而聞名;六安大方茶則以其鮮爽的滋味和濃郁的香氣受到喜愛。這些六安茶葉品種都經過精心栽培和製作,具有獨特的風味和品質,深受茶葉愛好者的喜愛。

大衆名茶喝夠了?這23種小衆皖茶有嘗過麼

大衆茶,可飲;小衆茶,可品。

安徽的特產之一——茶。

安徽是中國最大的產茶省份之一,名茶也甚多,相比於人盡皆知的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門紅茶等名茶,安徽還有很多名氣稍小一些卻也別有一番滋味的小衆茶,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些安徽的小衆茶吧。

潛山縣—天柱晴雪

安慶市潛山縣新創制的天柱晴雪茶

就屬於安徽名茶的後起之秀

晴雪香茶既有黃山毛峯經久耐泡的特點

又有六安瓜片之濃郁芳香

開湯後,茶汁清綠明亮

由於它旗挺直,渾身白毫

特冠以“天柱晴雪”之美名

太湖縣—天華谷尖

天華谷尖又名南陽谷尖

產自安慶市太湖縣

產茶歷史悠久,明、清年間所產芽葉列入戶部貢品

天華谷尖自 87年恢復生產以來

87-88連續兩年經省茶學會評爲全省名茶

89年被農業部評爲部優名茶

並多次在國際、國內茶葉博覽會上獲金獎

2002年底被安徽省授予安徽名牌產品

貴池市—霄坑綠茶

霄坑綠茶是安徽省池州市貴池霄坑村的特產

霄坑村位於佛教聖地九華山的後山

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農產品地理標誌)

 霄坑綠茶特點生長期長,出茶晚

汲取大自然的靈氣與精華,耐泡

久泡久飲仍釅厚濃,色澤鮮豔,香氣濃郁

1999年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會上

霄坑茶葉獲得了金獎

曾被中國著名茶葉專家陳椽教授以“花香花味、中國茶聖”等美譽稱讚

霄坑綠茶是安徽省第一個獲取國家環保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的有機食品

2001年被評爲安徽省鄉鎮企業名牌產品

2002年被評爲安徽省名牌產品

東至縣—東至雲尖

"東至雲尖"茶葉產自安徽省東至縣東南部深山區

東至植茶歷史悠久,茶葉品質優良

"東至雲尖"品質特徵爲:

外形挺直略扁,色澤潤綠顯毫

內質香高味醇,湯清色碧

2009年"東至雲尖"系列茶葉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其系列產品天鵝雲尖、雲霧雀舌、甘露青鋒、玉露銀鋒、碧色天香

五個品種同獲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

東至縣—仙寓香芽

石臺特產仙寓香芽屬仙寓名茶系列中之精品

產於中國黃山與九華山交錯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牯牛降西脈的珂田鄉仙寓山

仙寓香芽工藝獨特,品質上乘

宋代叫“嫩蕊”,清代稱“霧裏青”

曾經失傳,上世紀九十年代代恢復試製成功

改稱“仙寓香芽”

其特點是:

全芽肥嫩,披毫隱綠,湯色淺綠清澈

嫩香幽長,滋味鮮醇,葉底嫩勻完整

休寧縣—休寧松蘿

休寧松蘿是一種中國傳統名茶,屬於綠茶類

產於安徽省休寧縣松蘿山

明代袁宏道有“近日徽有送松蘿茶者,味在龍井之上,天池之下”的記述

松蘿茶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卷勻壯,色澤綠潤

香氣高爽,滋味濃厚,帶有橄欖香味

湯色綠明,葉底綠嫩

歙縣—大方茶

大方茶,歷史上稱爲竹鋪大方、拷方和竹葉大方

原產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清涼峯區域

具有“色綠,香高,味醇,形似竹葉、扁伏光滑”的品質特點

老竹大方由安徽茶農創制於明朝

清代已入貢茶之列

現已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歷史

歙縣—珠蘭花茶

黃山盛產各種名茶

其中歙縣珠蘭花茶產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

珠蘭花茶選用黃山毛峯、徽州烘青、老竹大方等優質綠茶作茶坯

混合窨制而成的花茶

珠蘭花茶清香幽雅、鮮爽持久

是中國主要花茶品種之一

歙縣珠蘭花茶清香幽雅,鮮純爽口

外形條勻齊,色澤深綠光潤

衝後整朵成串

湯色黃綠清明,葉底芽葉肥壯柔軟

休寧縣—齊雲毛峯

又名齊雲道茶、白嶽黃芽

色澤黃中隱翠,白毫滿披

一葉包一芽,狀似金邊鑲碧鞘

碧鞘裹銀箭,十分別致

沖泡後即可聞到一股蘭花暗香

香味清爽持久,馥郁誘人

開湯觀賞茶水明亮,芽狀肥厚

酷似雀舌,入口醒腦,回味甘甜

歙縣—黃山銀鉤

因彎曲似鉤,毫白如銀而得名

此茶系近年創制,是全國名茶新秀

一九八六年首次參加全國名優茶評比

以九十七點七五的高分,名列全國名茶的前茅

黃山銀鉤是用茶樹良種“滴水香”採製而成的

採摘標準爲一芽二葉初展

經過精心製作,成茶品質獨樹一幟

外形纖嫩鉤曲,色澤黃綠油潤

高香持久,味濃鮮醇,回味甘甜

湯色碧綠明亮葉底完整。條索細扁,狀似雀舌

舒城市—舒城小蘭花

舒城小蘭花爲歷史名茶,創制於明末清初

舒城小蘭花作爲安徽省六安市“五朵金花”之一的茶葉品牌

先後獲泰國博覽會金獎、“中華杯”全國名茶評比金獎

北京國際茶展名茶評比特別金獎等20多個獎項

安徽省舒城縣位於大別山末梢

出產小蘭花茶品質優異、蘭花香氣撲鼻

爲何叫作蘭花茶?

蘭花茶名有兩種說法:一是芽葉相連於枝上,形似一枚蘭草花

二是採製是正直山中蘭花盛開,茶葉吸附蘭花香,故而得名

蘭花茶外形芽葉相連似蘭草

條索細卷呈彎鉤狀

色澤翠綠勻潤,毫鋒顯露

沖泡後如蘭花開放,枝枝直立杯中

金寨縣—金寨紅茶

金寨紅茶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的特產

金寨紅茶外形緊細烏潤顯金毫

湯色銅紅明亮有琥珀金圈

香氣火香帶甜,滋味鮮醇回甘,葉底紅勻明亮

金寨紅茶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含山縣—昭關翠須

"昭關翠須"茶產於風景秀麗的含山縣昭關山所在的長山山脈腹地

由當代中國"茶聖"、安徽農學院茶葉系教授陳椽指導研製

含山縣名優茶開發公司開發成功

1992年榮獲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

昭關翠須具有色清、片小、嫩勻、味濃的特點

在江北茶葉中獨樹一幟

銅陵市—野雀舌茶

銅陵野雀舌茶簡稱野雀舌

爲歷史名茶,屬綠茶類

乾隆飲後譽爲“江南佳茗”

銅陵野雀舌茶外形微扁、形似矛

嫩香、滋味鮮爽

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綠明亮

也因此深得當地人們的青睞

宣城市—敬亭綠雪

敬亭綠雪,屬扁條形烘青綠茶

產於安徽省宣城市北敬亭山

敬亭綠雪形似雀舌,挺直飽潤

色澤嫩綠,白毫顯露

嫩香持久,回味甘醇

郭沫若曾親筆題書“敬亭綠雪”四字,惠贈敬亭山茶場

飲評者有“形似雀舌露白毫,翠綠勻嫩香氣高。

滋味醇和沁肺腑,沸泉明瓷雪花飄。”的讚譽

宣城市—瑞草魁茶

瑞草魁主要產於安徽省宣城市南部的鴉山

又名鴉山茶,是一種歷史名茶

“瑞草魁”在唐朝爲貢茶

成品茶形射扁挺直如雀舌,大小勻齊

色澤翠綠、白毫隱現、香氣高長

清香持久、湯色淡黃綠、清澈明亮

滋味鮮醇爽口、回味雋厚、實爲名茶中精品

唐代詩人杜枚贊其“山實東吳秀,茶稱瑞草魁”

績溪縣—金山時雨

創名於清道光年間,原名“金山茗霧”

貢品,上莊鎮上金山產

早在清代末年,“時雨”就由上海“汪裕泰茶莊”獨家經銷

到了初年,“時雨”已銷往香港、新加坡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時雨”的特點是

外形如銀鉤,泡開似蘭花

首泡沉底,茶尖朝上

香氣醇和,回味無窮

湯色清澈,先苦後甜

你細細品嚐,就可品出特殊的茶香

旌德縣—天山真香

新創著名綠茶

產於安徽省旌德縣天山一帶

屬黃山山脈東北麓

味醇厚鮮爽,回味甘甜

香氣高長,含持久花香

品飲天山真香,別有一番情趣

將茶葉泡於玻璃杯中,起初枝枝茶葉在水中交錯起落

吸足水後皆簇立杯底

恰似雨後春筍,栩栩如生

湯色芽影,賞心悅目

杯蓋乍啓,馨香撲鼻

細品慢啜,六腑芬芳

幾泡之後,茶香猶存,餘韻悠長

涇縣—綠環蘭香綠茶

綠環蘭香綠茶主產於皖東南涇縣的深山腹地汀溪

境內爲黃山餘脈,常年雲霧瀰漫

是縣內唯一的原始森林

濃厚的綠色植被四季蒼翠

天然的生態環境花木竟蔚

氣候溫潤土壤肥沃

分佈於深山幽谷中的野生茶園

自然環境優越,茶樹品種優良

茶葉的天然品質突出

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其特有的自然氣候

孕育出原生態的綠環蘭香綠茶

該茶葉肥芽壯內質淳厚,茶葉的品味自然、清香

涇縣—汀溪蘭香茶

汀溪蘭香茶是一種名優綠茶

主要產於皖南山區的涇縣汀溪

屬於黃山山脈延伸地帶

一直以來就有“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雲”的說法

 汀溪蘭香茶採用傳統工藝精製而成

其形如繡剪、翠綠顯毫、清香似蘭

滋味鮮爽、湯色明亮

沖泡一杯蘭香四溢,品嚐一口脣齒留芳

此茶形如繡剪,翠綠顯毫

清香高長,滋味鮮爽

現已成爲涇縣的名片而倍受世人矚目

寧國市—黃花雲尖茶

在安徽宣城市寧國一帶

有一種名爲黃花雲尖的新創名茶

此茶屬於綠茶類,主要產於安徽寧國市黃花山一帶

 黃花雲尖外形秀麗,色澤綠翠顯毫

大方茶葉屬什麼茶

老竹大方茶,歷史上稱爲竹鋪大方、拷方和竹葉大方,原產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清涼峯區域(老竹鋪、三陽坑、金川一帶)加工工序爲攤青、殺青、揉捻、做坯、整形、拷扁、輝鍋、整理乾燥等特定工藝製成的扁形綠茶,具有“色綠,香高,味醇,形似竹葉、扁伏光滑”的品質特點。

歷史起源

老竹大方是一種中國傳統茶,由安徽茶農創制於明朝,清代已入貢茶之列,創始於皖南徽州古歇老竹嶺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歷史。

名稱由來

《款縣誌》記載,明代隆慶(1567年-1572年)年間,有一和尚名叫比丘大方,曾在徽州款縣南鄉老竹嶺之上的大方山創制大方茶。因其採製得法,製作精妙,其製品而售於國內者,有毛峯、頂谷大方等目。有云:大方茶以老竹嶺大方山產地而得名,故稱“老竹大方”,或雲:爲僧之創制,以大方和尚之名命茶。其形平扁光滑似竹葉,色深綠如鑄鐵,又有“鐵葉大方”之稱。

老竹大方茶按品質分爲:頂谷大方茶和普通大方茶。

頂谷大方外形寬大扁平勻整,挺秀光滑,色澤暗翠綠微黃,芽藏不露披滿金色茸毫。湯色清沏微黃,香氣高長有板栗香,滋味濃醇爽口,葉底嫩勻,芽顯葉肥壯。

普通大方品質特徵:挺直光滑和龍井相似,但較肥壯。外形色澤深綠褐潤似鑄鐵,形似竹葉,稱爲鐵色大方,又叫竹葉大方。湯色淡黃,香氣濃烈略帶板栗香,滋味濃純爽口,葉底嫩勻而帶黃綠。

黃山名茶有什麼茶 黃山名茶有哪些

1、黃山金毫。黃山金毫祁紅中的極品,茗洲茶的傳奇,爲“祁紅三劍客”之首。黃山金毫作爲歷史名茶“金玉香茗”的復原品牌,其工藝採用葆和堂紅茶特殊發酵工藝和木質揉捻技術,在工藝和品質上已經超越“金玉香茗”。創始人張衛海先生,感嘆說:“‘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以前只有皇帝能享受的御品,如今也可以走進尋常百姓家”。成茶後的黃山金毫,條形緊索、勻整,鋒苗秀麗,色澤烏潤(俗稱“寶光”),葉芯金黃瑩亮,嫩芽茸毛濃密,浴湯後茶葉條形俊俏如眉,湯色如油晶瑩剔透,口感溫潤順滑,清芳並帶有蜜糖香味,更蘊含着蘭花香,自然馥郁,雋永持久,葉底(泡過的茶渣)烏潤紅亮。

2、黃山毛峯。中國歷史名茶之一,徽茶,屬於綠茶。產於安徽省黃山。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泰茶莊所創制。每年清明穀雨,選摘初展肥壯嫩芽,手工炒制,該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帶有金魚葉(俗稱黃金片)。入杯沖泡霧氣結頂,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由於新制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峯芒,且鮮葉採自黃山高峯,遂將該茶取名爲黃山毛峯。

3、太平猴魁,茶葉名稱。屬綠茶類尖茶,是中國歷史名茶,創制於1900年。曾出現在非官方評選的“十大名茶”中的系列中。太平猴魁產於安徽省黃山市北麓的黃山區(原太平縣)新明、龍門、三口一帶。太平猴魁外形兩葉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隱伏,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之稱。葉色蒼綠勻潤,葉脈綠中穩紅,蘭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有獨特的猴韻,湯色清綠明澈,葉底嫩綠勻亮,芽葉成朵肥壯。並贏得榮譽。

4、屯溪綠茶簡稱“屯綠”,又稱“眉茶”。屯溪綠茶的集中產區在黃山腳下休寧、歙縣、寧國、績溪四縣,以及祁門裏的東鄉等地。黃山茶鄉所產的各種綠茶由“屯溪”集散、輸出、因此,統稱“屯溪綠茶”。屯溪綠茶爲我國極品名茶之一。主要產地有休寧、歙縣、施德、績溪、寧國等地。因歷史上在屯溪加工輸入出,故名“屯綠”。“屯綠”在明萬曆年間(1573~1620)即在國際市場上首露頭角,1913年已遠銷歐美各國。曾被譽爲“首屈一指的好茶”、“綠色金子”。

5、黃山茶葉。頂谷大方,又名竹鋪大方、拷方、竹葉大方,它對消肥減胖有特效,故被譽爲茶中的。減肥之王”。大方茶產於歙縣的竹鋪、金川三陽等鄉村,尤以竹鋪鄉的老竹嶺、大方山和金川鄉的福泉山所產的品質最優,被譽稱頂谷大方。

大方茶的基本信息

【名稱】:大方茶

【類別】:綠茶

【產地】:安徽省歙縣南鄉

【傳說】:相傳,早在宋、元年間,老竹嶺山上有座古廟,住着一個叫大方的和尚。他爲了招待燒香拜佛的客人,自種自制茶葉,供來人飲用,大方茶就以此而得名,並揚名四鄉。

黃山茶葉的頂谷大方

頂谷大方,又名竹鋪大方、拷方、竹葉大方,它對消肥減胖有特效,故被譽爲茶中的。減肥之王”。大方茶產於歙縣的竹鋪、金川 三陽等鄉村,尤以竹鋪鄉的老竹嶺、大方山和金川鄉的福泉山所產的品質最優,被譽稱頂谷大方。

龍井茶的來歷是什麼

龍井茶的傳說

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而著稱於世的龍井茶,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少神奇的傳說,其中有關“龍井”和“十八棵御茶”的傳說可以反映龍井茶的歷史由來。

傳說在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在天庭舉行盛大的蟠桃會,各地神仙應邀赴會,神童仙女,吹奏彈唱,奉茶獻果,往返不絕。

正當地仙捧着茶盤送茶時,忽聽善財童子嚷道:“地仙嫂得了重病,在牀上翻滾亂叫,快快去!”一不留神,茶盤一歪,一隻茶杯骨碌碌地翻落到塵世間去了。

地仙驚得魂出竅,臉煞白,三步並着兩步地往宮裏走。

這時,呂洞賓一算,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忙接過地仙的茶盤,把僅有的七杯茶分給七洞神仙,自己面前空着,並掏出一粒神丹對地仙說道:“快拿去救了你娘子就下凡找茶杯去吧,這兒我暫時替你照應着”。

地仙非常感激,道謝後就走了。

“天上一日,人間數載。

”地仙一個筋斗下到凡間,落到了杭州,變成一個和尚,到西邊山上尋茶杯。

這天,他看見有座山象只獅子蹲着,秀石碧壑,山間竹林旁有座茅草房,門口坐着一位80多歲的大娘。

地仙上前施禮問道:“老施主,這兒是啥地方?”老大娘答到:“叫暉落塢。

聽先輩說,有天晚上,突然從天上‘忽隆隆’地落下萬道金光,從此這兒就叫做暉落塢了。

”地仙聽了心裏又驚又喜,趕緊東張張,西望望,忽然眼睛一亮,那不是我的茶杯嗎? 原來大娘房旁有口堆滿垃圾的舊石臼,裏面長滿了蒼翠碧綠的青草。

有根蜘蛛絲晶瑩閃亮,從屋檐邊直掛到石臼裏。

地仙明白了,這隻蜘蛛精在偷吸仙茗呢,忙說:“老施主,我用一條金絲帶換你這石臼行嗎?”大娘說:“你要這石臼子嗎?反正我留着也無用,你拿去吧!”地仙想,我得去找馬鞭草織一條九丈九尺長的繩子捆住纔好拎走。

地仙剛離去,大娘心想,這石臼兒髒呢,怎麼沾手呀!於是找來勺子,把垃圾都掏出,倒在房前長着十八棵茶樹的地裏,又找塊抹布來指揩乾淨。

沒想驚動了蜘蛛精,蜘蛛精還道有人來搶他茗呢!一施魔法,“喀喇喇”一聲巨響,將石臼打入了地底深層。

地仙帶繩迴轉一看,石臼不在了,只好空手迴天庭。

後來,被打入地下的天宮“茶杯”成了一口井,曾有龍來吸仙茗,龍去了,留下一井水。

這就是傳說中的龍井。

滄海桑田,歷史變遷,原來大娘居住的茅屋改建成了老龍井寺,後又改名爲現在留存的龍井村胡公廟。

廟前的十八棵茶樹經過仙露的滋潤,長得越來越茂盛,品質超羣。

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微服來到杭州龍井村獅峯山下,胡公廟老和尚陪着乾隆皇帝遊山觀景時,忽見幾個村女喜洋洋地正從廟前十八棵茶樹上採摘新芽,不覺心中一樂,快步走入茶園中,也學着採起茶來。

剛採了一會,忽然太監來報:“皇上,太后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

乾隆一聽太后有病,不覺心裏發急,隨即將手中茶芽向袋內一放,日夜兼程返京,回到宮中向太后請安。

其實,太后並無大病,只是一時肝火上升,雙眼紅腫,胃中不適。

忽見皇兒到來,心情好轉,又覺一股清香撲面而至,忙問道:“皇兒從杭州回來,帶來了什麼好東西,這樣清香?”乾隆皇帝也覺得奇怪,我匆忙而回,未帶東西,哪來的清香?仔細聞聞,確有一股馥郁清香,而且來自袋中。

他隨手一摸,原來是在杭州龍井村胡公廟前來的一把茶葉,幾天後已經乾燥,併發出濃郁的香氣。

太后想品嚐一下這種茶葉的味道,宮女將茶泡好奉上,果然清香撲鼻,飲後滿口生津,回味甘醇,神清氣爽。

3杯之後,眼腫消散,腸胃舒適。

當時太后可樂了,稱杭州龍井茶是靈丹妙藥。

乾隆皇帝見太后這麼高興,自己也樂得哈哈大笑,忙傳旨下去,將杭州龍井獅峯山下胡公廟前自己親手採摘過茶葉的十八棵茶樹封爲御茶,每年專門採製,進貢太后。

從此,龍井茶的名氣越來越大。

十八棵御茶雖經多次換種改植,但這塊“御茶園”卻一直保留至今,而且成爲一個旅遊景點。

龍井的外形與傳說:

一、古時龍井旁住着一位老婦人,周圍有18棵野山茶樹,家門口的路是南山農民去西湖的心經之路,行人走到這裏總想稍事休息,於是老太太就在門口放一張桌子,幾條板凳,同時就用野山茶葉沏上一壺茶,讓行人歇腳,日子一久,遠近聞名。

有一年冬天,快過年時分,雪下得很大,茶樹也將凍死,採辦年貨的行人絡繹不絕,依舊在老太太家門口歇腳,其中有一長者見老太愁容不展,就問:“老太太年貨採辦了沒有?”老太太長吁短嘆地說:“別說年貨無錢採辦,就是這些茶樹也快凍死,明年春天施茶也就不成了。

”長者指着邊上一個破石臼說:“寶貝就在這裏,有何爲,不如將此石臼賣於我好麼?”老太太說:“這石臼越舊越好,如今洗了就不值錢了。

”老太太說:“破臼本不值錢,你要只顧取去。

”長者掏出10兩銀子將石臼搬去,老太太本不肯收錢,無奈長者轉身已不知去向,老太太只得將錢收下。

過了年,第二年春天,18棵茶樹嫩牙新發,長得比往年好,並且洗臼潑水的地方又長出無數棵茶樹,老太太又歡天喜地的施起茶來。

這就是龍井茶葉的來歷。

二、龍井茶現在的扁形特點相傳源於清乾隆皇帝。

據傳乾隆巡遊杭州時,喬裝打扮來到龍井村獅峯山下的胡公廟前,老和尚獻上西湖龍井茶中的珍品——獅峯龍井請乾隆品飲。

乾隆飲後頓感清香陣陣,遂親自採茶,並在匆忙中將所採之茶放入衣袋帶回京城。

時間一長,茶芽夾扁了,卻備受太后讚賞……乾隆傳旨封胡公廟前茶樹爲御茶,每年炒製成扁形龍井進貢,供太后享用。

其實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一般認爲,龍井茶的扁形,是明末清初,受臨近的安徽大方茶製作的影響所致。

標籤: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