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竹筒普洱茶的收藏價值

竹筒普洱茶的收藏價值

竹筒普洱茶的收藏價值主要取決於以下幾點:

1. 品質:優質的竹筒普洱茶,尤其是古樹普洱茶,具有更高的收藏價值。

2. 年份:年份越久遠的竹筒普洱茶,在收藏界的價值也會相應提高。

3. 稀有度:一些特殊的竹筒普洱茶如珍品、名茶等,由於產量較少,也會有更高的收藏價值。

4. 竹筒本身:精美、古老的竹筒也是增加竹筒普洱茶收藏價值的因素之一。

總體而言,竹筒普洱茶的收藏價值是相對較高的,特別是一些歷史悠久、品質優良的竹筒普洱茶,能夠成爲茶界的珍品。同時,隨着人們對普洱茶的認識和欣賞不斷提高,竹筒普洱茶的收藏價值還有望進一步提升。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普洱茶的收藏價值

普洱茶的收藏價值

  導語: 近年來,各種收藏一下狂熱了起來。特別是普洱茶,各種珍藏版的都出來了。雖然普洱茶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但也不要盲目地追求熱潮,還是需慎重。下面,我就爲大家講講普洱茶的收藏價值。

  淺談普洱茶的存放

  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如果你是打算收藏,待品質提升後過幾年品飲,可選購熟茶;如果你是打算長期收藏以待升值,最好選購生茶;如果要選購那些用料精良、品質穩定的廠家的茶品來收藏,那麼,最好選古茶園所產的茶品。

  在各種茶葉中,普洱茶的保存條件是較寬鬆的。一般家庭儲存普洱茶並不困難:如果存放緊壓茶,不要拆包裝;如果是散茶,建議最好存放在紫砂罐裏,只要不受陽光直射,環境清潔衛生、通風透氣,溼度不要太大即可,但一定要遠離污染源或其它味源如香皂、化妝品等,因爲茶葉的吸附性非常強。

  如果是以投資爲目的大量囤積,這裏我們也給出一點小敲門,也可以提高茶友家庭存放時的品質追求:

  “陶缸堆陳法”:取一廣口陶缸,將老茶、新茶摻雜置入缸內,有包裝者最好退除,以利陳化,缸口則以木板、棉布覆蓋,使其通風、不落塵、不進異物即可。陶缸堆陳法的概念是模擬一個微形茶倉,安排一個適合茶菌生長的環境,讓老茶的茶菌順利繁衍到新茶上,且讓新茶的茶氣刺激老茶,達到新舊並新,陰陽互補的效果。

  “茶氣調和法”:將茶餅整片拆爲散茶,置入半斤、一斤裝的陶罐中(勿選不透氣的金屬罐),靜置半月後即可取用。這是因爲一般的茶餅往往外圍鬆透,氣強。經過上述“茶氣調和法”處置後,即可讓內外互補,享受到較高品質的茶湯。

  普洱茶的存儲需要一定條件:流通的空氣、恆定的溫度、適合的溼度。若能保證此三點長期穩定,那麼能夠品嚐到自己珍藏多年的普洱茶,一定有一種愜意無比的暢快。

  普洱作爲投資品的條件:

  普洱茶因爲醫學界肯定了它具備降脂減肥的功效、又與現代人健康生活理念極爲貼合而聲名鵲起。同時普洱茶越陳越香,這與其它茶品以“新嫩爲貴”的理念決然不同。就像茅臺陳釀一樣,陳化的普洱與茅臺在經濟價值上比新茶新酒都要提升幾個檔次,所以普洱就具備了作爲投資品、收藏品的條件。許多商家也非常願意經營普洱,賣不完的普洱茶,存放到來年還可以升值,這就更加拉動了普洱茶的收藏市場。

  普洱茶餅

  任何投資品都具備風險,普洱也不例外。在這裏我必須向大家說明一點,普洱茶並非越陳越好,而且儲存普洱也需要一定條件。切不可盲目跟風。

  普洱茶常見的收藏誤區

  1.盲目追求年份。其實存放20年以上的普洱茶目前已經很少了,三四十年以上的普洱茶更是罕見。現在市面上部分賣價達千元的“陳餅”,其實是某些商家用出廠僅一兩年甚至幾個月的茶葉蒸制的'。

  2.認爲收藏陳化茶可賺大錢。其實個人收藏普洱茶的難度很大。因爲普洱茶的陳化受時間、光線、溫度、空氣、溼度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其所儲存的環境和溫度不同,茶葉的品質便會有很大的差異。

  3.認爲年代越久越值錢。上世紀70年代故宮百年的“人頭”團茶經過泡飲鑑定,發現該陳茶只有暗紅的湯色,滋味全無。這是由於年份太久,茶葉已“陳化”過度了。

  4.以爲發黴的普洱茶纔是好的。現今,想藏茶的多數都不懂茶,他們一般以茶餅外包裝、品牌、顏色等來判斷普洱茶的質量,甚至有人認爲,只有茶餅上長了厚厚一層毛、發黴的纔是好的普洱茶。

  結語: 普洱茶並非只看陳放年份論價,還是要看切切實實的品質,倘若保存不利,年代再久也不具備升值的空間。

;

普洱茶有收藏價值嗎 普洱茶怎麼收藏最好

普洱茶有越放越香的說法,所以普洱也被譽爲“能喝的古董”,那麼這個普洱茶有沒有收藏價值呢?普洱茶要怎麼收藏最好?

普洱茶有收藏價值嗎

當年新茶不值錢,倒是越陳越好。其實,普洱茶是茶葉中惟一具有生命力的茶葉,在空氣中能夠繼續發酵,存放越久,茶香越加醇厚。也就是說,別的茶都是“先發酵”,而普洱茶卻是“後發酵”,其在生產、運輸、銷售、收藏等過程中一直都在發酵。所以,普洱茶具有越陳越香,隨着存放時間增長而增值的特性,被稱爲“可以喝的古董”。

普洱茶怎麼收藏最好

1、得選個陰涼乾燥的地方,避免太陽直射。最好就是避免東照,也同時避免西曬。所謂東照就是日出時候不要被太陽曬到,西照就是日落的時候也避免被太陽曬到。如果無法兩者兼顧,西曬是肯定要避免的。

2、生熟分開存放。去市場上買幾個紙箱,以雙層或者層數更多的瓦楞紙箱爲好。如果茶葉是整件購入的,則原件擺放即可。若是整提或者單餅購入,則根據生茶、熟茶分開,以年份爲標準慢慢擺入封箱。

3、去買幾個木架,或者木板。木架高度以10公分高爲好,木板堆疊起來高度也以10公分爲宜。將存茶的紙箱放在木架或木板上,離地離牆存放。

4、買個幾公斤木炭,有條件的買竹炭,沒條件的買普通木炭就可以。在每年潮溼季節的時候,以半公斤爲一份,將木炭分成若干份,擺放在存茶室裏的不同角落裏,待到潮溼季節過後,再將木炭拿出。天氣好的時候,將木炭拿到太陽底下暴曬,封存起來,來年潮溼季節再拿出來用。

5、在潮溼季節的時候,禁止開窗,等到風和日麗的時候,適當開窗通風。晚上儘量避免開窗。平常日子裏,不下雨的時候,每隔半個月,在天氣晴朗的午後,開窗通風半個小時左右。若是夏天,開窗時間選擇早上或者傍晚爲宜。

6、若是每年潮溼季節特別長的地區,可以在每年溼季的時候,用保鮮紙將紙箱外圍包裹起來,隔絕溼氣。

7、若是在北方乾燥地區,可以考慮在存茶空間裏適當放幾盆水調節溼度。但是要注意換水,避免水發臭。

普洱茶都有哪些

普洱茶有七子餅茶、沱茶、磚茶、金瓜貢茶、碎銀子、老茶頭、鐵餅、龍珠等,其中餅茶爲扁平圓盤狀,沱茶爲秤砣形狀,磚茶呈磚頭形狀,金瓜貢茶呈半南瓜形,柱茶爲成長柱狀的普洱茶,七子餅茶爲圓形的茶餅七餅包裝成一提,老茶頭爲自然捲曲或糾結成塊。

普洱茶怎麼看好壞

普洱茶鑑別好壞:好的的普洱幹茶陳香顯露且有桂圓香,棗香等,並無異、雜味;而品質差的普洱茶稍有陳香或只有陳氣,甚至帶酸餿味或其它雜味。優質的普洱茶滋味濃醇、滑口、潤喉、回甘,舌根生津;反之,質量差的普洱茶滋味平淡,不滑口,不回甘,舌根兩側感覺不適,甚至產生“澀麻”感。

鑑別普洱生茶的好壞:

1.看外觀

首先,看茶體是否完整,表面有無其它雜質(比如,毛絲,繩線);其次,看普洱生茶整體條索的光澤、老嫩、肥厚等。一般建議,拿不同山頭,不同樹齡的茶餅,做比較,有了參照物,容易讀懂普洱茶。

2.聞茶香

先是聞幹茶的香氣,有無異味;其次可以通過其香氣區別是新茶還是陳茶,新茶和陳茶的香氣是不一樣的,前者有股青味,香氣教明顯,而後者,有股木頭的味道。

3.觀湯色

主要看湯色的透明程度且沒有其他(非茶類)漂浮物。新茶茶湯淡黃澄明,陳茶茶湯色如琥珀黃。

4.聞其香

通過高聞,冷聞,聞杯蓋,聞茶葉本身所散發出來的自然之氣,是否純淨、自然,有無異味,有無煙味,是否持久,是否高揚。

5.品其味

除了品茶湯有沒有異味和雜味,還要留意去苦澀化開的速度,是舌底還是兩頰回甘生津,回甘是否持久,新茶較陳茶,入口強烈。

6.觀葉底

待品完茶後,可以用茶夾夾一片茶葉出來,用手揉捻或撕開,看茶葉底的老嫩、色澤、柔軟和新茶的殺青程度。

鑑別普洱熟茶的好壞:

1.看外觀

先看熟茶整體有沒有雜質,顏色(褐紅色)均勻度。通過熟茶的顏色,可初步判斷其發酵程度。

2.聞茶香

這個和聞生茶幹茶一樣,看其有無異味,這是判斷一餅茶好壞的第一步,再好的山頭,再好的毛料,再醇的口感,再久的年份,若有異味、黴味,都屬於劣質產品。

3.觀其湯

觀察茶湯是否透明、紅潤。劣質的茶餅,茶湯渾濁不清,不見五指。

4.聞其香

聞香的第一步,也是先判別有無其他異味,再聞是否有陳香、木香、藥香,香氣是否持久。若出現異味,就區別是因存放導致的,還是製作工藝不足所致。

5.品滋味

口味茶湯的濃度、順滑度、回甘度等。新茶品未經時間陳化的茶菁味道,還有火燥之氣,喝多了會上火。陳茶苦、澀味道已經淡化,入喉順口。

6.觀葉底

將熟茶茶葉輕輕攤開,觀察其是否肥壯,是否有光澤,是否勻齊一致,用手試着揉捻,以試其韌性,如泥狀爲差。

結語:

辨別普洱茶的好壞,第一個標準,就是要乾淨、衛生,其次纔是口感,茶湯,茶的品質。雖說普洱茶具有收藏價值的,但,再好的茶也是喝了纔有意義。而入口的產品,不管是茶,還是其他飲品,第一個標準就是乾淨衛生。離開這些,其他的,都是枉然。

普洱茶有收藏價值嗎?

普洱茶被稱爲“可以喝的古董”,它能長期存放,並且還會隨時間流逝,滋味口感越來越好,因此很多人都會選擇收藏普洱茶。那麼,什麼樣的普洱茶才具有收藏價值,是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具有收藏價值?今天爲大家一一介紹。

如何判斷普洱有收藏價值?

很多人都有“喝老茶,存新茶”的觀念,那麼當你拿到一款普洱,如何取判斷後期是否有收藏價值呢?如果不能準確判斷,不妨從以下4點考慮。

1、入口是舒適

茶湯入口,第一感覺,是清甜,但是入口若是連一絲絲的輕柔感,絲毫對於口中的茶湯沒有好感,那這樣的茶,不應該在考慮範圍內。

2、茶滋味回甘快

入口一段時間後,會不會在舌面產生回甘,甘甜來的是否快速,保持的時間是否長久。就是呼吸,或者是咽口水的時候,舌面有絲絲清甜,就可以考慮。

3、茶香有層次感

所謂的層次感,說起來覺得很飄渺,在喝茶的時候,特別是新茶,茶湯入口,在舌尖是一個滋味,在舌面又會是另個滋味,舌根又會不同,隨着沖泡次數的增加,茶湯口感也是會有變化的,如果一泡到底,從舌尖到喉部都是一個滋味,這樣的新茶,可以不用考慮。

4、茶湯順暢

別以爲,只有老茶有順暢順滑的茶湯滋味,你在喝新茶的時候,茶湯入口,如果一瞬間覺得舌面像是受了滋潤,整個茶湯包裹着舌頭,滑滑的,潤潤的,就像是喝純淨水衝的蜂蜜水,除了水的順,更多了蜂蜜那種滑。

品質纔是收藏關注點

普洱作爲一種後發酵茶,隨着時間的推移,普洱的香氣、滋味都在發生微妙的變化,一點一滴,日積月累形成的獨特口感,這或許就是普洱最迷人的地方。正是這樣的轉化,賦予了普洱茶的收藏價值。

如果要收藏普洱,品質纔是關注點,千萬不要盲目的追求年份。因爲只有在品質好的前提下收藏,纔有價值。

如何正確存放普洱?

除了要品質好,後期的儲存方法也很重要。當你發現值得收藏的普洱,如何正確儲存呢?

1、環境:

就一般個人或家庭存放普洱茶來說,避光、無異味、無污染、適當通風、避免過於潮溼等,是基本要求。

家裏存茶的時候要避免靠近廚房、衛生間等雜味較多的地方,也不能和女性的化妝品放在一起。家庭經濟寬裕的,可以用儲藏室用來存放茶品。

普洱茶放置的溫度不可太高或太低,通常保持在20度左右,太高的溫度會使茶葉加速發酵變酸。

要有適度流通的空氣,但不能放於風口。流通的空氣中有較多的氧份,有利於茶葉中一些微生物的繁衍。

2、容器:

收藏普洱茶的容器,首先強調的是無異味、無污染。應注意容器的透氣性。

就質地而言,收藏普洱茶的容器類型很多:土器、瓦器、木器、、陶器、瓷器、紫砂、玻璃、紙質等都可以選擇使用。

金屬、搪瓷容器密度高、透氣性差,不利於普洱茶的陳化;塑料容器容易散發“塑料味”而污染茶葉,也不宜使用。

提問

普洱生茶和熟茶能否混合存放?

答:普洱生茶和熟茶是品質風格截然不同的兩種茶品,不能將普洱生茶和熟茶混合存放在一起。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香氣類型不同,普洱生茶多爲毫香、荷香、清香、慄香、陳香,普洱熟茶多爲參香、豆香、陳香、棗香、樟香等。都有隨着儲藏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特點。若混合存放,香氣物質必然交叉吸附,降低品飲或收藏價值。

提問

新老茶葉能一起存放嗎?

答:新老茶葉能否存放在一起,應區別對待。

有條件的收藏愛好者,同一類型的普洱茶,如同爲普洱熟茶或同爲普洱生茶,由於茶葉的基本風格類似,可以將同年份、不同制式(散茶或緊壓茶)的茶品整理、收藏、存放在一起,使收藏的普洱茶品“批次”分明。

不同年份的同類茶品,最好分開存放,以防止“老茶染新味”。

無論採取何種方式存茶,千萬不要抱着存上就萬事大吉的心態,至少每三個月檢查一次茶品是否有異狀,才能保證收藏的價值。

普洱茶有收藏價值麼

普洱茶之所以具有收藏價值,主要說的是生普。因爲生普有較大的轉換空間。經過歲月的發酵,當初的生普會變化的甘滑醇厚,陳香久遠,由此備受茶友們的追捧。“普洱茶是可以喝的古董”也句俗語也是源於此。因此價值也是隨着年份節節攀高。

那熟茶呢?難道熟茶恰恰相反,會逐漸貶值嗎?非也!熟茶因已經發酵成型,所以轉化空間比較有限,但這是相對生普而言。就茶葉品種來說,普洱熟茶絕對是是經得起歲月的考驗的。長期存放的熟普口感、品質絕對不會下降,反而會有少許提升,因此價格也會小幅度上揚。

綜上所述,普洱茶肯定是有相當的收藏價值。但有個前提,一定要是地道的好茶。劣質茶再收藏也無聊。

普洱茶有沒有收藏價值?

近年“生普洱”收藏與品飲之風漸起,青餅、青沱、青磚等茶受到大家的歡迎,也有了很多議論,有人說“熟茶可以喝,不值得收藏;生茶值得收藏,不能及時喝”;面對目前生普洱茶(青餅等)的加工現實,是否能挖掘傳統工藝,製造能及時喝也值得收藏的傳統普洱茶呢?同時,也有不少海外朋友建議,雲南原產商是否不要太急功近利,把曬青毛茶實時就加工成團餅茶,也不要採用溼水渥堆工藝,而是讓曬青毛茶自然陳化與發酵一個較長的時間後,再行作餅, 這可能纔是傳統普洱茶的真諦。因而,探尋普洱茶傳統工藝與自然發酵的祕密,成了筆者最大的衝動。

雲南作爲世界茶樹原產地中心,自然條件優越,製茶歷史悠久,近幾百年來,普洱茶更是嗤聲海內外。歷史上所指的普洱茶,是指用“傳統工藝”加工的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爲原料,經加工整理而成的各種雲南茶葉的統稱,即通常所說的“生普洱”。當然,“生普洱”的概念也是不準確的,用“生普洱”只是爲了與採用 “渥堆”工藝的製成的現代普洱茶(即熟茶)相區分、呼應而已,用“生普洱”容易給人們造成誤解,以爲“生茶”不能喝,熟茶才能喝。事實上,“生普洱”並非是生的不能喝,特別是傳統工藝的普洱茶,過去準確的傳統名稱是“滇青茶”或“雲南青茶”,而最古老的名字爲“普茶”,這就是傳統工藝的普洱茶。雲南歷史上生產了很多這樣的茶,不止雲南民間喝,藏區及海內外都大量消耗,目前剩餘的老茶數量稀少,價值不菲也就這個道理。

現代普洱茶(熟茶)的渥堆工藝是1973年左右採用的,普洱熟茶產品有其特點,茶性醇和,贏得了不少消費者。可以說普洱熟茶,是在“傳統普洱茶”基礎上再加工的一個分支產品,優缺點不言自明,暫時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近年“普洱茶”收藏與品飲之風漸起,爭議也多了起來。首先是“生與熟”之爭,以及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之爭。 “生與熟”這是一對矛盾,爲了生茶(特別是青餅等)的快速陳化,有人採用了“溼倉”的方法,因而就有了“幹倉與溼倉”的爭論與較量;現代化殺青、揉捻、與烘乾設備的使用,爲了茶葉條索與香氣,或其它的原因,就有了滇青與滇綠(烘青綠茶)之爭。有些人不懂普洱茶,也有的是爲了商業利益,弄出了“普洱綠茶、普洱紅茶”,或者是烘青餅茶、烘青沱茶,更使初入普洱茶道的消費者一頭霧水。於是乎,大家迫切想知道:

普洱茶是如何起源與傳承的?

什麼纔是傳統的普洱茶?

傳統普洱茶的加工工藝是怎樣的?

什麼樣的普洱茶會越陳越香?

普洱茶傳播的過程中,那些環節導致了普洱茶的自然發酵呢?

普洱茶如何選購收藏?

面對上述這些議論和問題,促動着,也深深吸引着筆者去探尋普洱茶起源、傳統工藝以及自然發酵的祕密,這可是前人留給我們的一筆巨大財富。

那是什麼造就了歷史上神祕的普洱茶?是上天的恩賜,亦或是地設的機緣,或者是雲南少數民族的智慧與心血,或者是陳化的歷史,也可能是茶馬古道上馬幫,還可能是茶馬文化即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結果,……等等,太多的理由讓我心潮澎湃,太多的角度值得我們去探尋。

筆者所探尋的,也許只是傳統普洱茶的一部分,通過不懈的努力,筆者悟到的是:普洱茶可以說是雲南民族文化與歷史的積澱。只有神祕的彩雲之南,才造就了傳統的普洱茶,離開了雲南的天、地、人,普洱茶就成無源之水,無根之木,不復存在。

要摸索“什麼是傳統普洱茶”,爲什麼普洱茶會越陳越香,可以從(1)茶區、茶箐,(2)粗製工序(傳統的曬青毛茶工藝),(3)再製工序,(4)運輸,(5)存儲消費等環節來考察。然後,在研究雲南歷史文化與民族茶文化的基礎上,在“製茶學”與“茶葉化學”的指導下,作探尋研究。

在“2002年中國普洱茶國際研討會”專家小組會議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前所長程啓昆教授指出:“普洱茶必須是用雲南少數民族茶區傳統的製作工藝製成的曬青茶爲原料製成的茶品”,也就是說不以雲南茶箐爲原料,不採用雲南傳統曬青工藝的,都不能稱其爲普洱茶。這也和我們探尋的要點“雲南茶箐、少數民族、傳統工藝”不謀而合。

之一 普洱茶起源初探

一、普洱茶茶區

雲南普洱茶茶區,有其歷史淵源,茶區面積是比較大的,這裏介紹與討論的是四個較大的普洱茶茶區:西雙版納、思茅、臨滄與保山,當然,這裏並無褒貶誰之意,且疏漏也再所難免。

古“六大茶山”之於普洱茶,名冠世界,不用多解釋,但由於歷史的變遷,現在要準確定位某某山,確不是易事。其它的,我們應該知道更多的普洱茶區,它們是幕後英雄,產品名遍天下,自己似乎默默無聞。實際上,雲南主要的幾大普洱茶茶區,西雙版納、思茅、臨滄、保山,都爲雲南普洱茶做出了重大貢獻。

西雙版納茶區造就了早期的西雙版納私人茶莊,以及現代的猛海茶廠;思茅之普洱,古老的加工與集散地,與普洱茶的淵源自不必說,許多老茶人回憶,早期(1920-1940年代)私人茶莊花費頗多請思茅的揉茶技師一事,可見思茅當時加工技術之優良;加之製造貢茶的歷史,有人說“普洱不產茶”,似乎也是片面之語。很長的期間,普洱以加工技術及交易集市爲核心,以普洱爲中心的思茅地區,製茶業與種茶業都應該是成規模的。而歷史文獻說,運輸到普洱加工及交易的茶葉,“近者二日,遠者數月”;也說茶山距離是“周八百里”。可見,普洱茶區也是巨大的。

臨滄、保山茶區,古爲永昌府,是雲南用茶的鼻祖“蒙舍蠻”(唐代,雲南南昭國時期的少數民族---蒙舍詔人)的起源與重要活動區域,可以說滇西茶區(現代的臨滄、保山茶區及德宏茶區)過去是古茶區,近現代則是下關茶廠(前期康藏茶廠)的主要原料供貨商,也可以說是雲南緊壓茶的重要支柱之一。下面的論述摘自普洱茶未受炒作之年代,可見一斑:

《製茶學》(主編:安徽農學院陳椽,1979年11月 第1版 )P 262,“一、雲南緊壓茶”

“雲南是我國的古老的茶區,也是世界茶樹原產地。茶葉生產歷史悠久,質量極佳。歷史上以生產緊茶、餅茶、圓茶、方茶著名。普洱茶遠銷東南亞各國和日本、意大利、法國等,緊茶、餅茶、圓茶主銷和本省藏族地區,年產量近10萬擔。”

“目前主要集中在滇西的大理白族自治州下關茶廠加工,猛海、昆明茶廠也有部分生產,但下關茶廠產量最大,年產量佔全省總產量的74%左右。”

上述這段摘錄,反映的是70年代雲南緊壓茶的一個片斷。現在,西雙版納、思茅、臨滄等地,都發現千年以上的野生古茶樹羣落,樹齡最長的有兩千多年,特別是思茅瀾滄的千年野生古茶樹羣落與臨滄地區的千年野生古茶樹羣落最具代表意義。因而,從植物學的角度來看,認爲西雙版納或是思茅是普洱茶的唯一原產地,都是十分片面的。可以肯定地說,這四大茶區(或更廣泛一點的相臨周邊區域)都是普洱茶的原產地。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普洱茶是雲南民族傳統工藝茶,從雲南民族文化歷史來看,四大茶區的少數民族的遷移融合及交流,也才造就了神奇的普洱茶。

總之,筆者認爲,雲南南路茶區(西雙版納、思茅茶區)與西路茶區(臨滄、保山及德宏茶區,以及大理南澗等地茶區),都屬古老茶區,沒必要厚此薄彼,更不能像以前有的信息,誤導消費者,炒作某一很小的區域,打壓其它區域。實際上,四大茶區的茶箐、地理環境與民族加工工藝各具特色,才構成了的燦爛的普洱茶文化。普洱茶是雲南少數民族傳統工藝的結晶,後面筆者要談到的傳統工藝與自然發酵可以證實這一點。

二、普洱團餅茶的歷史脈絡

普洱茶名稱的出現在明朝,明代謝肇制的《滇略》卷三中雲:“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團之”。說明,明朝期間雲南緊壓茶是鼎盛的。

然而,普洱茶歷史上的開篇文章在唐代樊綽的《蠻書》中,其卷三雲:“茶出銀生成界諸山,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唐朝時期,南昭國是雲南的地方政權,蒙舍蠻是南昭國的主要力量,受唐王朝扶植,它們間的交往是密切的,蒙舍蠻的這種飲茶方式,在唐朝也是普及的,甚至成了大唐市民們的習俗,雖然陸羽覺得不屑一顧,但是其《茶經》裏卻作了重要記載。

雲南利用茶葉的歷史早於唐代,在三國的《七誨》裏提到了“南中茶子”,南中相當於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雲南、貴州兩省。而要說到雲南茶葉的重要發展,或者說普洱茶的成型,我認爲是盛唐漢文化與南詔少數民族文化交融的結果,至於說更早的關於古滇國用茶的歷史還有待考證。現在學術界,一般認爲中國最早用茶是在巴蜀,特別是巴,三國《廣雅》就載有荊巴間採茶作餅的史料。古滇國、南詔與巴蜀的交往與爭戰,對雲南茶葉的發展也有着重要作用。陸羽《茶經》裏沒有直接記載雲南茶區,應該是與當時南詔國是地方自治政權有關,而且南詔初期,雲南之地是少數民族部落割據的,後來南詔與唐朝的關係,也是時而和平共處,時而爭戰不斷。

《蠻書》記載“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說明當時雲南少數民族製茶用的是初級的曬青茶工藝,採摘不講究,製造也就是最簡單的日曬,在樊綽(出史南詔的唐朝使者)看來,這也是與唐朝餅茶的製茶工藝(蒸青製茶)相比而言的。

在雲南民間走訪,許多少數民族不知道什麼是普洱茶,說曬青茶,他們卻十分熟悉,並稱之爲“老黑茶”,是他們“原生與本土”的重要飲料,以及重要的經濟來源。可以說,一千多年以來,積澱、傳承與發揚的曬青茶工藝是普洱茶的基礎。而曬青茶古老的品飲方式,目前在雲南少數民族中仍有流傳,如佤族、拉祜族的烤茶、土鍋茶,白族的“三道茶”,納西族德“龍虎鬥茶”等。

筆者認爲,南詔時由於地理與人文環境,少數民族粗陋的曬青茶工藝,交通運輸不便等諸多因素影響,蒙舍蠻作爲南詔中心的王族,他們在獲得團餅茶的知識後,結合對外交流的需求,推動了他們採用初制曬青毛茶,“蒸而團之”製造緊壓茶的歷史。

唐朝時,散茶加薑桂混合烹飲的方式是一種大衆習俗,而團餅茶的品飲則被認爲是一種進步與時尚,蒙舍蠻會模仿這些時尚,製造餅茶,但由於茶山山高路遠,加工運輸困難,因而形成了“曬青餅茶”的加工方式,而不是唐朝的蒸青餅茶。

蒙氏的南詔國,在統一洱海地區後,在洱海之濱建太和城,設上下兩關,上關爲龍頭關(即現在的大理古城),下關爲龍尾關(也稱龍尾城,即現在的下關城)。蒙氏開創了“曬青餅茶”,古永昌地區、洱海地區也就成爲了重要的產茶與製茶基地,也爲下關打下了深厚的茶文化底蘊。後來,南詔勢力擴充到銀生節度,雲南的四大茶區也就初步成型了。

蒙氏帝王傳了十三世,共二百五十年,而後被鄭氏、趙氏及楊氏篡位。接着南詔的通海(現玉溪地區通海縣)節度使段思平,在滇東南三十七蠻部的支持下,討伐楊氏成功,開創了段氏大理國時代,段氏仍然以大理爲國都。據《道光雲南志鈔》載:大理國傳了幾代後,宋興,宋太祖幹德三年,王全斌平蜀,欲取滇獻之,宋太祖鑑於唐南詔之禍,覺得“南蠻”不易統治,纔有了宋揮玉斧的典故(宋太祖以玉斧畫大渡河曰:“此外非吾有也”),由此,段氏得以久居雲南,中國竟以外域視之,不知所謂大理國矣。因而大理國就成了南詔國的延續,蒙氏的“曬青餅茶”加工方法自然得以傳承。

到了元朝,元世祖平雲南後,元朝派王族到雲南執政,少數民族也遷移,有的到了更邊遠所謂充滿瘴氣的邊疆,蒙氏加工方法與習俗則在雲南的少數民族中流傳。

在明代,明王朝大力援助雲南,雲南經濟獲得長足發展,雲南少數民族文化與漢文化的有了廣泛的交流,蒙氏“曬青緊壓茶”在雲南得到大普及。明朝謝肇制的《滇略》纔有了“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團之”的記載。由於雲南地處西南邊地,交通不便,消費習俗轉換也沒有中原地區快,明朱元璋下詔廢除團餅茶興散茶,並未影響雲南的緊壓茶,因而,雲南緊壓茶得以保留。

明朝以後,人們對普洱茶養生保健效果的逐步認識,名著《紅樓夢》中就有了記述的普洱茶消食保健的功效,甚至,燜一罐普洱茶成爲一種時尚;而科技著作《物理小識》、《本草綱目拾遺》等也有了相關記述。這樣,普洱茶不僅沒有隨其它團餅茶衰落,反而在清朝得以發展,甚至成爲了貢茶。

以上就是普洱茶(團餅茶)繼承唐朝餅茶歷史,而在明清兩代得以發展的歷史脈絡。

三、盛唐、南詔與普洱茶

很多普洱茶史的研究者在提到《蠻書》時,只注意到了“茶出銀生城界諸山”,他們只注意到了地域概念----什麼地方產茶。而忽視了其它四個重要的環節:

加工工藝

品飲習俗

民族:蒙舍蠻

歷史背景:盛唐與南昭國

通過對這些方面的研究,我們會獲得許多有趣的結論。

關於蒙舍蠻

秦漢以來,雲南爲益州郡,而益州包含滇與巴蜀之地,益州郡爲益州的一部分。據《滇考》載,“漢武帝平滇,初置益州郡,益州刺史治成都,兼理滇、蜀。至三國,諸葛亮南征,破孟獲平南中,改益州郡爲建寧,以別於益州之名。諸葛亮班師,立南征碑紀念其功績,立鐵柱鎮諸蠻,後分設建寧、興古、永昌、雲南四郡, “永昌”即現在的保山、臨滄地區及德宏州。“雲南”爲現在的大理地區。

永昌以其悠久的哀牢文化孕育了蒙舍詔。“詔”者王也,據《雲南志》載,蒙舍詔自言源於永昌沙壹,而永昌的哀牢人有北遷至巍山者,久而久之,與原居此地的昆明人融合始稱爲“蒙舍蠻”。巍山也成爲了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南詔發源之聖地。南詔初期,滇西有六詔,蒙舍詔在其它五詔之南,所以稱爲南詔。

唐王朝爲了遏制吐蕃勢力,採取了扶持地方勢力的策略,永昌與吐蕃最爲接近,蒙舍詔自然就獲得了青睞與大力扶持。經過一系列的征戰與兼併,在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蒙舍詔統一洱海爲中心的滇西地區,唐冊封皮羅格爲雲南王,天寶七載,閻羅鳳冊襲雲南王。隨後,閻羅鳳奉唐朝之命,兼併滇池區,統一雲南。貞元十年,唐置雲南安撫使司,並冊封異牟尋爲雲南安撫使司的土長-----南詔王,至此南詔稱雄於中國西南邊疆。

關於銀生城界諸山與雲南古茶區

《蠻書》說“茶出銀生城界諸山”,而後來的《普洱府志》又云: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蕃之用普茶,以自唐時。這劃定了普洱茶大致的產地範圍。據《蠻書》的歷史背景,銀生爲南昭國的八大行政區之一銀生節度,也稱開南節度,銀生城爲現在的思茅地區景東縣,開南城則位於現在的景東縣文井鄉開南村,銀生節度轄區爲:西雙版納、思茅,另外還有臨滄的部分地區。

南昭政權的行政轄區:十賧區(貞元十年前後爲六賧)爲南昭的直轄區(洱海地區);永昌節度(保山、臨滄地區及德宏州);銀生節度亦稱開南節度(銀生城爲思茅景東縣,銀生節度含思茅、西雙版納諸地,以及臨滄的部分地區);弄棟節度(今楚雄、姚安等地區),其下有會川都督(會理至大渡河一帶);寧北節度,後改劍川節度(包括洱源、劍川、鶴慶、蘭坪等地);麗水節度(伊洛瓦底江上游兩岸);鐵橋節度(迪慶、麗江地區及鹽邊諸地);拓東節度(昆明、曲靖、昭通),其下轄通海都督(紅河、文山)。

關於“西蕃之用普茶,以自唐時”,說明雲南與藏族地區的普洱茶貿易,始於唐朝雲南地方政權的南昭國時期。而此時期的八大行政區中,十賧區(洱海地區,今大理下關地區)爲直屬區;鐵橋節度爲今迪慶、麗江地區及鹽邊諸地,鐵橋節度的主要民族爲麼些、西蕃。通過十賧區、鐵橋節度的普洱茶貿易之路,也就是著名的“大理、麗江、迪慶、”茶馬古道之一,目前爲大家所周知。

南詔在統一洱海區與滇池地區後,與唐朝的交往,即通過拓東節度(玉溪、昆明、曲靖、昭通)的滇、川、藏及滇、川、長安的古道,是另外一條重要的茶馬古道。

由於蒙舍詔從永昌到巍山,再到洱海,建立以大理爲都的南詔國,加之,後來段氏大理國的傳承,銀生節度、永昌節度以及巍山地區,自然都成了雲南產茶與製茶的重要區域。從臨滄地區發現衆多的野生古茶樹羣落,甚至在離南詔發源地----巍山不遠的南澗縣保華擁正鄉都發現了野生大茶樹羣落,可以說明這一點。

總之,南詔以來的雲南古茶區,包含了西雙版納、思茅、臨滄、保山、德宏及大理的部分地區,這些地區現在也都是普洱茶的重要產區,只是清朝置普洱府轄西雙版納、思茅以來,這兩地的名氣稍大而已。

雲南曬青毛茶的誕生

《蠻書》記載“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說明當時雲南少數民族製茶用的是曬青茶工藝,且是散茶形態。那雲南曬青工藝是如何誕生的呢?據朱自振先生《茶史初探》一書解析,曬青工藝來源於雲南少數民族的原始的燒茶與曬茶加工方法。

原古的茶葉加工,首先可能來自茶葉的直接曬乾,利於存儲,而且曬乾是原始生活中最普遍和最經常的實踐。另外,人們在經常飲用中發現和爲了克服茶樹鮮葉的青苦氣味,產生了對茶葉的簡單加工,燒茶就是最簡單的一種。燒茶遺俗現在雲南的傣族、佤族中間還有流傳。傣族、佤族所謂的燒茶,也即把茶樹上採摘的一芽五六葉的新梢,先放在火上燒烤到葉色焦黃,然後再投入到壺中煎飲。燒茶也就是殺青工藝的原形。燒茶所用器具,從最先的石器、陶器到鐵器,雲南少數民族中都有采用。

“燒茶”的傳承,最原始的,目前雲南還有佤族的鐵板烤茶,傣族、基諾族的竹筒烤茶等。佤族鐵板烤茶用的是鐵板爲“燒茶”容器,用茶樹鮮葉在鐵板上烤制到焦黃,然後再煮飲;而竹筒烤茶則是就地取材,用鮮竹筒作爲“燒茶”容器,將茶樹鮮葉塞進竹筒,封住筒口,然後扔到火塘中,待烤制到竹筒焦黃爲止,破開竹筒,取出茶葉煎飲。

把燒茶與曬茶這兩種原始加工方法結合起來,即將鮮葉先放在火上略烤一下,然後再把它攤曬至幹,就正式形成了曬青茶的製造工藝。這就是雲南曬青茶的來歷。

“燒茶”的習俗,後來在雲南少數民族中發展成了烤茶的傳統。爲了方便與實用,不再用茶樹鮮葉,而是用加工好的曬青茶作爲烤茶原料,這也就由“燒茶”的簡單加工方法,發展到了雲南烤茶的存貯加工方法。在蒙舍蠻統治的中心地區---洱海地區,烤茶習俗更爲普遍,大理白族的“三道茶”也由此而來。隨着南詔與大理國的傳承,烤茶成了雲南很多民族與地區的傳統。傣族、基諾族的用鮮茶樹葉的竹筒烤茶,也發展成了用曬青茶加工的雲南竹筒茶產品。

蒙舍蠻的品飲習俗

《蠻書》記載“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這種飲茶方式,在唐朝及之前也是一種大衆習俗。而餅茶的製造與品飲,則是陸羽認爲更高階或高級的方式。經陸羽總結、提高後,團餅茶在唐宋得到了大發展。

《茶經》六之飲曰:“或用蔥、姜、棗、桔皮、茱荑、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陸羽認爲,茶與薑桂和烹,這樣的茶水就像倒入下水道的廢水,但是,市民已經習慣喝這樣的茶了。另外,陸羽之前,晉人劉琨在給其刺南兗州侄子的信中曾寫道:“前得安州幹茶二斤,姜一斤,桂一斤,皆所需也”,《茶史初探》的作者朱自振先生認爲,幹茶即是散茶,由此看來,茶與薑桂和煮而飲之的喝茶方式,晉朝就已經流行。從晉朝到唐朝,這種習俗流行了幾個朝代。

總之,蒙舍蠻的品飲習俗,與上述中原漢文化的大衆習俗是一致的。爲南詔誕生團餅茶打下了基礎。

雲南團餅茶的誕生

從歷史來看,有了盛唐之世,纔有了絢麗多彩的南詔文化。南詔吸收盛唐文化,並使之地方化,民族化,推動了雲南餅茶的誕生。

大唐與南詔有和親的歷史,而蒙舍詔王族弟子經常到長安朝貢,不斷頻繁接觸盛唐文化,甚至直接接受盛唐文化的教育,並將所學的東西不斷轉換爲南詔的制度與文化。

結合茶文化的角度來看,從“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到陸羽認爲比較時尚的餅茶的品飲,因該說都是蒙舍蠻所爲。蒙舍蠻造通過學習大唐的團餅茶技術,追隨大唐時尚,開創了雲南的團餅茶的先河。

另外南詔國是地方政權,與大唐的關係,也是分分合合,頗爲曲折,歷史上就有南詔叛亂等諸多史實。兩次天寶年間洱海戰爭,就有十幾萬內地漢族士卒流落南詔。另外,太和三年(829年)南詔從成都擄掠而回的“子女百工數萬人”(女人與技工),也基本融入到了蒙舍蠻中。上述這些士卒與技工中,肯定不乏飲茶人與製茶人,他們也可謂是雲南團餅茶製造、品飲的先驅之一。

所以,蒙舍蠻活動的洱海中心地區、永昌節度(保山、臨滄地區及德宏州)、以及銀生節度(思茅、版納),都是古普洱茶的原產地。

參考資料:http://www.tea114.cn/info/2005/1-19/23025267816-2.html

普洱茶爲什麼有收藏價值

陳財,普洱茶新銳製茶工程師,1987年03月出生,雲南瀾滄人,出生於製茶世家。先後任技術員、審評員、技術科長、總工程師,擁有多年年古茶製作經驗。目前以淘寶企業店鋪“哲思堂古茶坊”爲載體,宣傳推廣普洱茶。歡迎關注陳老師。

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現在許多人都喜歡收藏普洱茶,那麼爲什麼普洱茶能夠收藏,爲什麼出現普洱茶收藏熱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看爲什麼普洱茶能夠收藏的原因。

加工工藝

一是加工工藝決定了普洱茶'陳性循環'的特性。陳性循環,使普洱茶存放時間越長,其內香及活力亦發顯露和穩健,由此形成普洱茶年代越久,品質越優,價值越高越珍貴的特性。

自然環境

二是自然環境造就了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獨特品質。普洱茶樹生長在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在茂密的原始森林裏,生長着極其豐富的植物資源,僅高等植物有7000多種,普洱茶樹和這些植物在森林裏共同生長,構成了完整的生態系統並充分吸收了這些植物的有用成分。

產量有限

三是產量有限。普洱茶養胃、清熱、降血脂及軟化動脈等功效已被醫學界所證實,其降脂減肥,可飲可藏的特性符合現代人追求健康和追求文化品位的需求,普洱茶消費人羣將會迅猛增加,優質普洱茶的產量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經過年年的飲用消耗,能夠存留到一定年限的茶更是稀少,因此存放越久價值越高。

歷史長河

四是歷史長河成就了普洱茶的功德和美名;在茶界有這麼一說:普洱茶的歷史就是中國茶葉的歷史。普洱茶從出現到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雲南西雙版納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山高水險,在古代交通極爲艱難,茶葉的外運全靠馬幫牛幫,形成了著名的茶馬古道,普洱茶有着濃厚的歷史文化價值。

爲什麼普洱茶能夠收藏?以上四點就是介紹爲什麼普洱茶能夠收藏的原因,希望本文的介紹對大家在收藏普洱茶時有所幫助!

2017年邦崴古樹野生古樹紅茶

圖片提供:哲思堂古茶坊

來源:網絡梳理編輯:大橈

普洱茶爲什麼最具收藏價值?

因爲這個普洱茶它的儲存時間是非常長的,可以儲存很長時間,而且這個普洱茶年份越長,它的價值就是越高的。所以它是具有收藏價值。

雲南普洱茶究竟有沒有收藏的價值?

從目前的情況上看,雲南普洱茶是最有收藏的價值的茶!主要是取決於普洱茶本身的特性,由於其具有發酵時間長被譽爲能喝的古董。(我喝過最老是茶是1893年的雙子號級茶)

其實看此茶是否收藏價值,首先取決於你的個人是否喜歡普洱茶、對普洱茶瞭解的深度。在這樣的基礎下,每年有計劃的收藏新茶(記住!是野生大葉喬木的普洱茶)。其次是因爲收藏普洱茶是有條件的,即存放條件要求很高:溫度、溫度、通風,無異味等等。還要有經濟條件喔。第三,最重要的是因爲目前的六大類茶中,只有普洱茶是無毒、無公害、養生等等功效,其價值在於每年以20%——30%增值。將來你財富無限!

若是個人所喜好,照以上方法行事。若是做生意,另當別論!

存放20年的普洱茶價值

存放20年的普洱茶價值很高,可比黃金。

普洱茶的價值與存放年限、茶葉的陳化情況以及原料產地有關。存放了20年的普洱茶與同等茶相比更具有價值,尤其是普洱生茶。普洱生茶要比普洱熟茶更具有收藏價值,熟茶在製作中已經經過堆砌發酵,茶葉的轉化不及生茶,長期存放下來沒有生茶的升值空間大。

普洱茶的存放可使用紫砂容器、陶罐或者紙箱進行,茶葉容易吸收其他氣味,普洱茶放置的容器要保證乾淨無異味。存放環境的溫度一般爲20-30攝氏度之間,溼度要保持在65%-75%之間,存放的環境要求陰涼、通風、無異味,避免陽光的直射和照射。

普洱茶產地分佈

普洱茶主要產於雲南勐海、勐臘、普洱市、耿馬、滄源、雙江、臨滄、元江、景東、大理、屏邊、河口、馬關、麻栗坡、文山、西疇、廣南、永德。

雲南省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紅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雙版納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臨滄市等11個州部分現轄行政區域爲普洱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

生於海拔1000米至2100米、坡度≤25°的山地;土壤爲磚紅壤、磚紅性紅壤、山地紅壤和山地黃壤等;土壤有機質含量≥1%。

普洱茶爲什麼值得收藏?

普洱茶爲什麼值得收藏?

1、“越陳越香”的轉化之美

普洱茶具有其他幾大茶類難以媲美的“越陳越香”的特性,一方面源於雲南大葉種茶樹內含物質非常豐富,爲進一步轉化成爲一餅好茶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源於獨特的自然“後發酵”留有極大的轉化空間,因爲有無限可能才更具魅力。

2、市場消費逐步成熟

重品質與年份茶成不可逆趨勢,老茶數量稀少,價格高昂,只能符合高端消費需求。而原料優質、做工精細的部分普洱新茶無論收藏或是當下品飲均十分適宜,批量存貯成本更低。有好茶、有藏茶,常喝茶更健康。

3、產品品質知根知底,降低試錯成本

目前普洱茶市場對於茶品品質、茶齡等沒有清晰標準與認知,部分老茶市場混亂,以次充好現象嚴重。而高品質的普洱新茶,市場存量可觀,批量收藏性價比極高、升值潛力價值更清晰。

無論是對原料保真、工藝的應用,乃至品牌本身對品質的要求,消費者及大藏家們都可以充分感知,避免在鑑別標準不清晰的老茶上花費巨大心力,到手後還不是自己想要的。

4、健康屬性及收藏屬性加持

市場證明,注重品質的茶友或收藏愛好者更願意爲高品質普洱茶的市場價值、品飲價值和轉化價值支付溢價,擁有健康屬性及收藏增值屬性的背書,出處好的年份品質普洱茶更符合市場消費價值導向,讓穩步增值成爲一種可能,甚至普通的普洱愛茶人也能成爲未來價值受益者。

5、年輕代對高標準茶品的追求

當下背景,藏茶羣體的年齡也在逐步降低,70、80乃至90後已成爲藏家的主力人羣。高標準藏家對普洱茶愈加追求精品而非數量,使得普洱茶市場從少數上走向大衆的同時,更注重產品的正源、正藝、正倉,更精細化、更品質化。

6、好茶越喝越少,核心產區原料有限

隨着普洱茶市場的流通及健康認知化越來越高,反觀好茶卻越喝越少,尤其是普洱茶的核心產區年均產量更是有限,包括我們熟知的班章、冰島等受制於氣候、土壤、日照、品種等等自然因素。爲了日後能繼續品飲到一杯優質普洱茶,當下還有什麼理由不去“早日存茶”。

7、茶人情節

一杯茶,飲人生沉浮,茶品亦如人品。作爲一名資深茶人,都希望和自己愛茶一同成長,一同經歷時間的打磨和沉澱,慢慢昇華!普洱老茶有着令人難以抗拒的口感魅力和不可估量的市場價值,部分茶友爲能品到一杯“歲月的味道”而不惜重金去買一餅茶,因爲好茶而倍感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