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安徽茶文化簡介

安徽茶文化簡介

安徽作爲中國最著名的產茶區之一,茶文化在這裏深厚而悠久。安徽茶文化不僅包括茶葉的生產和消費,更包括了茶道文化、茶藝文化、茶文學、茶習俗等方面。

安徽茶道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唐代就已盛行,以盲品、煮茶、品茗三大步驟爲主要方式。清代末期,茶文化在安徽格外興旺,不僅迸發了茶藝特色, 茶藝表演展現了安徽茶文化的文藝性、審美性和科技性,也使安徽茶文化走出了國門。

另外,安徽的茶文學傳承也很豐富。安徽史書記載了唐代就已有茶葉採摘、製作和貿易的情況,李白、王維等文人墨客在其詩歌中亦多有提及,如“茶煙起,鳳凰山上曉晨硯”“雨晴茶地見秋香,無當十里一茶坊”。

茶習俗方面,安徽的習俗也非常獨特。如茶事品茗時,客人在喝完第一杯後會用手指輕敲杯底,表示感謝,感恩茶的滋味。安徽還有喝玉露茶、話茶議事、賞茶做樂等頗具特色的茶文化活動。

總的來說,安徽茶文化在茶道、茶藝、茶文學和茶習俗等方面表現出來的特色和精髓讓人們在留戀和感嘆中體驗到了古老的茶文化魅力。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安徽的茶文化,你知多少?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而且由於我國地域廣闊,茶的品種也非常多樣化。安徽也是個產茶的地方,祁門紅茶、黃山毛峯、太平猴魁、竹鋪大方、綠牡丹等都是飲譽中外的出口產品。茶文化自然也成爲安徽文化的一部分。現在,我們就來品一品安徽的茶文化吧。

安徽黃山爲茶葉之鄉,出品之黃山毛峯、祁門紅茶(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太平猴魁等,享譽海內外,黃山人生在這好山好水之間,自然怡情山水,有了這傳世的茶道。

古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鑑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生活在現今社會的人們,工作繁忙,很少有古人的閒情逸致,然而,品茶也並非全不可能,有人能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

“茶道”一詞可簡單地解釋爲茶之道,是指沏茶、品茶的一定程序。提起茶道,普遍認爲它是日本的傳統藝術形式,其實茶道源於中國,唐宋時期,由日本的留學生從中國傳人日本,就連茶道一詞最早也見於唐代的《封氏見聞記》一書。南宋時期(1191年),被日本人尊爲“茶祖”的禪師榮西,曾二度來到中國學佛,回國時帶回了茶籽和種茶技術,後由高僧千利休把茶道推廣到民間,成爲頗具特色的日本傳統飲茶習俗。

徽州人一年中,飲茶不斷,鐵觀音包裝,但比較集中成習的有“朝茶”、“午茶”、“夜茶”。早晨洗漱完畢,一杯香茶,細品滿飲,清新的空氣與香茶的芬芳沁人心脾,這是健身妙道。有“朝不可食,不可不飲”之說。所以朝茶講究細品。午飯之後,濃茶一杯,消食健胃。喝午茶與朝茶不同,他講究的是濃。夜幕降臨,一杯香茗飲庭院,一天勞作的疲倦頓消,代之逍遙與愜意;冬夜,熱茶伴火爐,融融暖意彌心間,秋茶,夜茶講究的是舒適、隨興。

黃山人沏茶,很講究水,喜取清澈甜美的山泉,河水中,井水次。茶具也用錫壺膽,茶葉放膽中,膽放壺內,但上有細孔,汁出葉不出,便於飲喝。 古徽州奉行朱熹《家禮》,禮儀甚嚴,作爲待人的茶禮就更講究,俗話說“看人上茶分三等”,其意就在此。

客到,主人第一禮便是上茶。貴客來,或遇喜慶,講究吃“三茶”,即棗慄茶(吃蜜棗煮板栗下茶),雞蛋茶(吃五香雞蛋下茶)、清茶。大年初一全家人要吃三茶;正月來客拜年要吃三茶;婚禮、新女婿來了要吃三茶。 黃山人的茶禮,還逐漸形成系統的禮規,俗稱“茶道”。他講究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會友,以茶敬賓;注重環境、氣氛,追求湯 清、氣清、心清,和境雅、器雅、人雅。

茶道的主要程序

1、靜氣(排除雜念)

2、烹湯(一般用瓦器、錫壺)。

3、焚香(敬茶神陸羽)。

4、滌器(用白瓷茶盞,洗淨擦乾)。

5、燙盞。

6、賞茶(察茶色、觀茶形、聞茶香)。

7、投察(3——5克爲宜)。

8、洗茶(用剛冒泡的初沸水少許浸潤茶葉,後將湯汁棄去)。

9、注湯。

10、敬茶。

11、聞香。

12、觀色。

13、品位。

14、上食(奉上豆乾絲、水果等食品,以佐品茶)。

談談安徽的茶文化

安徽種植茶葉的歷史悠久,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就開始種植,安徽盛產茶葉,且茶葉品質好,我國的十大名茶中,安徽出產的茶葉在其中佔了四種,分別是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門紅茶以及黃山毛峯。

安徽的茶文化

安徽人對於喝茶身爲喜愛,安徽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喝茶,喝茶沒有硬性時間規定,早上、中午、晚上都可以喝茶。

安徽的祁門紅茶是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祁門紅茶生長於安徽省西南部,當地的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雨充足。

太平猴魁產於安徽黃山北麓,黃山的溫度低且降雨多,當地的土壤肥沃,在如此環境下,培育出別具特色的太平猴魁。

安徽名茶是什麼茶葉

安徽名茶是黃山毛峯。

黃山毛峯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產於安徽省黃山(徽州)一帶,所以又稱徽茶。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大茶莊所創制。每年清明穀雨,選摘良種茶樹“黃山種”、“黃山大葉種”等的初展肥壯嫩芽,手工炒制,該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帶有金魚葉(俗稱黃金片)。入杯沖泡霧氣結頂,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由於新制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峯芒,且鮮葉採自黃山高峯,遂將該茶取名爲黃山毛峯。

黃山毛峯茶產於黃山風景區和毗鄰的湯口、充川、崗村、芳村、揚村、長潭一帶,其中桃花峯、雲谷寺、慈光閣、釣橋庵、崗村、充川等。

黃山,除了具備一般茶區的氣候溼潤、土壤鬆軟、排水通暢等自然條件外,還兼有山高谷深,溪多泉清溼度大,巖峭坡陡能蔽日,林木蔥蘢水土好等自身特點。在這樣的自然條件裏,很適合茶樹生長,因而葉肥汁多,經久耐泡。加上黃山遍生蘭花,採茶之際,正值山花爛漫,花香的薰染,使黃山茶葉格外清香,風味獨具。

安徽十大名茶 安徽十大名茶有哪些

1、黃山毛峯。黃山毛峯不僅是安徽十大名茶,還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黃山毛峯最大的特點就是需要經過手工炒制,外形如雀舌,而且黃山毛峯的口感是屬於非常有活力的甘醇類型。

2、六安瓜片。六安瓜片無論是悠久的歷史底蘊還是豐富的茶文化內涵,都是值得大家留意並種植的,從唐代開始就備受各位詩人關注的安徽十大名茶之一的六安瓜片,如今也是很多機關高層指定飲用的一款茶類。

3、太平猴魁。太平猴魁是中國的極品名茶,也因爲多次被評選爲全國時代名茶之一的太平猴魁,經常因爲優異出衆的品質,作爲國禮送給友邦國家,而太平猴魁作爲安徽十大名茶之一,透明亮麗養眼的鮮嫩綠色是太平猴魁最大的特點。

4、祁門紅茶。祁門紅茶是安徽引以爲傲的爲數不多的紅茶類飲品,早在多年前,祁門紅茶就已經作爲中國名優紅茶被大家所熟知,更因爲祁門紅茶的製作工藝較爲繁瑣,也擁有祁紅這一特殊的芳香味道,因此出衆的祁門紅茶更是被評爲了安徽十大名茶。

5、屯溪綠茶。屯溪綠茶作爲綠茶類的茶飲,在安徽的休寧、績溪、寧國、屯溪等均有出產,其中屯溪所出產的綠茶是最爲有名氣的,更憑藉着特殊多個不同的等級,讓屯溪綠茶一舉成爲安徽十大名茶。

6、霍山黃芽。霍山黃芽是屬於黃茶類的茶飲,該茶葉條索十分的緊實,而且葉片非常的肥碩,無論是欣賞幹茶葉狀態的霍山黃芽還是細品霍山黃芽的醇厚滋味,霍山黃芽都會以別具一格的清爽質感俘獲你,可想而知安徽十大名茶並非是浪得虛名的。

7、嶽西翠蘭。嶽西翠蘭是屬於非常優質的雲霧茶,也是作爲在安徽省非常知名的綠茶,運用安徽知名的小蘭花製茶工藝技術完成嶽西翠蘭,只會選用一芽二爺的部分,更因爲無論是形態還是茶香都與蘭花近似,嶽西翠蘭作爲安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屬於較爲獨特的茶類品種。

8、涇縣特尖。安徽十大名茶之一也包含了大家或許會感覺比較陌生的涇縣特尖茶葉,品種優異的涇縣特尖,最難能可貴的是,它不是屬於歷史悠久的老茶類,而是屬於運用先進工藝創造的經過改良後的綠茶類。

9、涌溪火青。涌溪火青憑藉着五百多年的額飲用歷史,並且在古時代到現在,從貢茶到現在送禮首選的茶類,涌溪火青不愧爲是安徽十大名茶之一,因爲出品夠優秀,品質有保障。

10、桐城小花。沖泡之後的桐城小花,撲面而來的都是清新清爽的蘭花香味,心曠神怡,還有助提神醒腦,好處多多。

安徽茶葉產地在什麼地方 安徽茶葉產地介紹

1、安徽茶葉產於安徽省黃山其中中國十大名茶之中,安徽自古就名茶好茶迭出,安徽十大名茶指的是黃山毛峯、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門紅茶、屯溪綠茶、霍山黃芽、嶽西翠蘭、涇縣特尖、涌溪火青、桐城小花。

2、安徽翠藍茶葉農產品直銷網正是植根於這塊茶文化積澱深厚的沃土上,傳承徽茶文化衣鉢,努力推廣安徽大別山雲霧茶及稀有的無污染的農副產品。着力塑造老區人民辛勤勞動、勤勞致富、不屈不撓的偉大精神。

安徽六安茶文化隨筆

六安茶之主要產區位於安徽省六安地區,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縣所產之品質最佳。六安茶概分爲六安瓜片及孫義順六安;六安瓜片屬綠茶類,每年春季採摘,茶製成之後形似剖開香瓜片狀,因而得名。六安瓜片雖是綠茶類,但於烘焙工序方面,卻較其它綠茶複雜,特別在於最後焙「老火」時候,技術及經驗掌握尤其重要;因爲六安綠茶焙火時間不能太長,太長則有焦味,所以每次最多隻能焙三秒,即馬上要翻茶,但太短則香味無法散出。所以烘焙時候需要兩人擡烘籠,在一條長長火坑上,邊走邊翻,焙茶室中來回走動,所以烘焙一籠茶葉往往要走上五六十里的腳程纔可完成。

  陳舊六安,非產自安徽的六安,而是產自安徽的祁門的蘆溪和溶口兩鄉。

  有空一起飲酒品茶,快意人生

  新月、杯茗、古卷,挾着花香、茶香、墨香,一派寧謐之美。都市的喧囂被融化了,留下迷失的人們趨向禪的世界。茶給我的感覺便是禪,人生的苦樂存於咂摸間。朔漠、烽煙、揚眉劍出鞘,酒該是濃烈的,伴着壯士的豪情。舉杯銷愁,對月獨酌,這時的酒卸去了白日的狂野,有了茶的三分靜,卻平添人生的七分愁。茶酒相伴的人生,時而漫步庭院與雅士暢談,時而策馬揚塵遊走江湖。實況不再,我們只能在字裏行間追憶茶酒人生。

  古來有用雪水煎茶,認爲是雅事,因此,唐宋以來在一些詩詞裏面便出現這種雅事的句子。白居易《晚起》有“融雪煎茗茶,調酥煮乳糜”;又在另一首詩有“冷詠霜毛句,聞嘗雪水茶”。陸龜蒙與皮日休和詠茶詩,有“閒來鬆間坐,看煎鬆上雪”。《紅樓夢》中也有用雪水煮茶的例子,第四十一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寫皈依佛門的妙玉,請黛玉寶釵飲茶,寶玉夜跟着去,烹茶用水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貯在罐裏埋在地下,夏日取用的。寶玉飲後,覺得清涼無比。又,第二十三回,賈寶玉的《冬夜即事》詩所說:“卻喜侍兒知試茗,掃將新雪及時烹。”《紅樓夢》裏的賈府是世代簪纓的詩禮之家,他們無論飲茶飲酒,豪華講究,而且高雅,不失大家風範;而《金瓶梅》裏亦官亦商的西門慶,儘管也窮極奢華,畢竟是市井俗物,難免有暴發戶的俗氣。《金瓶梅》寫喝茶的地方極多:有一人獨品,二人對飲,還有許多人聚在一起的茶宴茶會。無論什麼地方,客來必敬茶,形成風尚。寫西門慶家裏飲茶,提到的茶名只有兩個:一個是“六安茶”,另一個是“江南鳳團雀舌芽茶”。在第二十三回和第二十一回中分別提到:吳月娘吩咐宋惠蓮“上房揀妝裏有六安茶,頓(燉)一壺來俺每(們)吃;”“教小玉拿着茶罐,親自掃雪,烹江南鳳團雀舌芽茶。”此兩種茶皆當時貢品,可見生活的奢靡。《金瓶梅》裏吃泡茶有個特點,就是很少看到他們喝清茶,卻要摻入乾鮮果、花卉之類作爲茶葉的配料,有福仁泡茶、蜜餞金橙子泡茶、鹽筍芝麻木樨泡茶、果仁泡茶、榛鬆泡茶、鹹櫻桃泡茶、土豆泡茶、薑茶等等。綜觀《金瓶梅》中所寫的種種以花、果、筍、豆等物摻入泡茶的情況,應該說,這都是當時的社會風尚,並非杜撰;不過有些地方,小說略有誇飾,藉以形容西門慶家富貴無比而已。果品點茶,在官場新貴、市井商人中最爲流行。明代小說《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中寫到:“此茶喚作阿婆茶……兩個出煨黃栗子,半抄白芝麻,江南橄欖連皮核,塞北胡桃去殼相。”今日聽來,不禁叫絕,茶之清冽可貴,但翻出這麼多花樣地泡茶,也只有在那個年代吧。箇中滋味後人沒有口福,但小小茶碗中吐着的氤氳中卻藏着百味人生。

  偶得友人贈予的竹葉青,上面印着大大的“靜”字,旁邊批着一行小字:“靜勝躁,寒勝熱。清淨爲天下正。”這是老子《道德經》裏的一句話,意在表達竹葉青的品質,大概也是茶的品質吧!四川峨眉仙境,霧氣縈繞間,吐納日月精華,其中的意境被無爲的老子詮釋淋漓,凝神靜心地細品,方能體味。武俠大師金庸博學旁通,在他的作品中亦以茶入境。桃花島,隱士,還帶着幾分邪氣。黃藥師,不僅武學精深,而且深諳五行八卦、音律、棋藝、茶道。茶是隱士的好伴侶,幽林翠竹盡頭,一座小屋便是一生,超然物外,多有大修爲。但這種境界不是我等可達到的,就如品茶,只有經歷過跌宕的人生纔能有所感悟。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杜康”乃酒之一種,但酒爲何能夠解憂,是其飲後欲仙的感覺,還是酩酊後的熟睡,不得而知。縱觀古今愛酒之人,他們對酒有各自的感情,道不盡也說不完。太白善以酒入詩,酒是他的一部分,醉後的“力士脫靴,貴妃捧墨”,只有這時纔是真正的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孤傲、清高、狂放不羈。“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以酒送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酒麻痹了多愁之人,酒醒後卻又無法消愁。

  作爲飲料之王的酒,按照生產工藝分類,主要有發酵酒,蒸餾酒和配製酒三種。《紅樓夢》裏描寫的酒,這三種類型的有。發酵酒類曾寫到過“黃酒”“紹興酒”“黃湯”“惠泉酒”以及“西洋葡萄酒”等。蒸餾酒類寫到“燒酒”。配製酒類有“合歡花酒”“屠蘇酒”等。可見在賈、史、王、薛這樣的貴族家庭中,無論是大規模的官私筵宴,還是小範圍的家常便飯,席上杯中的酒是不可或缺的。當然,這些描繪都是曹、李、孫、馬等貴族世家的富貴繁華生活的'形象寫照。曹雪芹本人,就是一個詩酒放達的“燕市酒徒”,嘗作戲語說:“若有人慾快睹我書不難,唯日以南酒燒鴨享我,我即爲之作書。”《紅樓夢》中,確有雪芹經歷和曹家史事的影子,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書中有關“合歡花酒”的描寫,就是最好的例證。在藕香榭擺下的螃蟹宴上,黛玉拿起那烏銀梅花自斟壺來,揀了一個小小的海棠凍石蕉葉杯,斟了半盞,看時卻是黃酒,說道:“我吃了一點子螃蟹,覺得心口微微的疼,須得熱熱的喝口燒酒。”寶玉忙說:“有燒酒。”便讓人將那“合歡花浸的酒燙一壺來”,黛玉只吃了一口便放下了。在這個小小的生活細節中,曹雪芹一氣呵成地寫出了發酵酒、蒸餾酒和配製酒這三種不同類型的飲料酒。寥寥數筆酒把三種酒的名稱、酒度、效用、製法畫龍點睛地寫了出來。

  江湖中,酒是名片。金庸大俠的《笑傲江湖》中有一處場景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令狐沖品酒。不同的酒器,即便是同一種酒也會有不同的味道。用毒蠍、毒蟲、毒草等各種毒物調成的酒,在“江湖”中成了以毒攻毒的良方,這種場景在武俠作品中是常見的,酒便如藥,替人療疾,試人膽量。《天龍八部》中,在少室山下,蕭峯、虛竹、段譽三兄弟,在契丹十八勇士的簇擁下,開懷暢飲,有難同當。酒在此地又見證了兄弟情誼,勇氣和不可阻擋的氣勢。餘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有這樣一篇文章,名曰《酒公墓》,寫了一位不得志的雅士,抑鬱的書生。張先生是狀元的後代,留學歸來,終不得志,愛酒,人送雅號“酒公”。據作者述,酒公在去世前曾請求作者代寫一闋碑文,如下:

  “酒公張先生,不知籍貫,不知名號,亦不知其祖宗世譜,只知其身後無嗣,孑然一人。……少學西學,長而廢棄,顛沛流蕩,投靠無門。一身弱骨,或踟躕於文士雅集,或顫懾於強人惡手,或驚恐於新世問詰,或惶愧於幼者鬨笑,棲棲遑遑,了無定奪……釋儒道皆無深緣,真善美盡數失落。終以濁酒、敗墨、殘肢、墓碑,編織老境。一生無甚德守,亦無甚惡行,耄年回首,每嘆枉擲如許粟麥菜蔬,徒費孜孜攻讀、矻矻苦吟……嗚呼!故園神州,莘莘學子,願如此潦倒頹敗者,唯張先生一人。……”

  看後有感,寫了一行小字:一壺濁酒,行走於塵世之間;潦倒一生空留七字碑文“酒公張先生之墓”,悲哉!這壺酒苦得想讓人流淚。

  對茶賦文,蕭散沖淡之中,流露出幾多人生況味;精緻細微之下,蘊藏着如許文化精義。卸下盔甲,抖落塵埃,清茶一壺,知己三兩,於剎那間體會永恆,此乃生活的藝術。酒香四溢,令人神往,或月下獨酌,或與酒友淺斟,無鯨吸百川之量,但求悠然舒雅之味,竟顯品酒之真諦。茶酒人生,保羅萬千,淺話茶酒之事,行到之處即止,卻也樂此不疲;挾茶酒走一遭,如仙人般逍遙。

  自己不會飲酒,卻喜談酒事,酒令、酒戒、酒器、酒話……收集各地名酒的品牌標籤是我一大愛好。人的一生,便是窖酒的過程,多一分少一分都不相宜,唯有經歷九千九百九十九天的辛酸方能開啓佳釀,正如人生,三分甘甜,七分苦澀。茶對於不會飲酒的我來說便是最佳飲品了。夜深人靜,手捧一杯香茗,對着月光,那是我追求的生活,但似乎不太容易實現。現代化的快節奏生活讓人們變得浮躁,心少有了寧靜,尤其在都市獨行。但我仍努力的讓自己靜下了,會對着杯子,凝神看竹葉青是如何一根根直立的,而且不倦地看下去;茶香氤氳,人也跟着飄然,超脫塵世。茶讓心有了暫時寧靜的港灣。我喜酒,但愛茶,茶酒相伴,嚐盡百態人生。

安徽黃山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統現狀

安徽黃山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統入列農業部公佈第四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2017年6月,農業部公佈第四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安徽黃山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統光榮入列。太平猴魁是我國傳統名茶,歷史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尖茶,產於安徽太平縣(現改爲黃山市黃山區)一帶,爲尖茶之極品,久享盛名。其外形兩葉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隱伏,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的美名。2004年,在國際茶博會上獲得綠茶茶王稱號。

茶道茶文化

茶道茶文化

  導語: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食茶的記載,而且隨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爾後,茶葉從中國不斷傳往世界各地,使許多國家開始種茶,並且有了飲茶的習慣。

  又到春茶採摘時,漫山的茶樹,宛如一顆顆小星星,在雲遮霧繞的山間,時隱時現,此情此景,即使沒有飲茶,彷彿也讓人嚐到了新茶的甘甜和芳香。

  名茶飄香 萬國來求

  黃山之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明朝天啓年間,江南黟縣新任縣官熊開元春遊黃山,傍晚迷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簍的老和尚,便借宿寺院。長老泡茶敬客時,知縣細看這茶葉色微黃,形似雀舌,身披白毫,開水沖泡下去,只見熱氣繞碗邊一週,升騰,轉圈,化作一朵白蓮花,然後散成縷縷熱氣飄蕩開來,滿室清香。知縣驚歎不已,問後方知此茶名爲“黃山雲霧”,由此與長老結下茶緣。時光輾轉,後來,這個知縣得以在皇帝面前重演“白蓮”奇景,皇帝大悅,將知縣官升幾品,留在帝都。然而,這個知縣卻心繫“雲霧”,怎麼也不願意離開黃山,最終棄官爲僧,傳爲佳話。

  傳說雖不可考,但這名山競秀的土地,卻積澱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蘊。對於徽茶歷史,安徽農業大學中華茶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丁以壽如數家珍,娓娓道來。據他介紹,關於徽茶最早文字記載見近兩千年前的《桐君錄》:“酉陽、武昌、廬江、晉陵皆出好茗。”漢、晉時的廬江郡轄今安慶、六安、合肥的部分地區,從那時起皖南、皖西兩大茶區初步形成,奠定了後世安徽茶區的格局。東晉元帝時,有記載宣城茶葉入列貢茶,可見徽茶當時品質頗高。到了唐宋時期,歙州(今黃山市、績溪縣、婺源縣)地區茶葉因量大質優,受到民間熱捧。據記載,歙州所產茶品質優異,河北、山西等北方地區“人皆尚之”。每到新茶上市季,在往返歙州的數千裏道路上,茶商絡繹不絕,“浮樑歙州,萬國來求”,“摩肩接跡而至”。祁門境內遍山植茶,以茶爲業者達十之七八,衣食、賦役全仰仗茶葉。同一時期,宣州鴨山茶與舒州天柱茶並列,名重一時,風靡江南,遠傳京洛,時人謂之“名茶輩出,萬國來求;名器佳泉,茶道大行”。

  明清時期,徽商崛起。徽茶借徽商席捲全國,遠傳海外。當時,徽州休寧松蘿茶,與長興羅岕茶、蘇州虎丘茶爲當時茶界“三甲”,曾引來鄭板橋讚美,“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在《紅樓夢》中,有一段關於賈母飲茶的描寫,當時妙玉端茶給賈母,賈母說“我不吃六安茶”。這段描寫,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在清朝期間,六安茶已進入王侯將相家,成爲當時的名品。

  清末,徽茶傳承創新,厚積薄發。一飛沖天的黃山毛峯、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奪金的太平猴魁、風靡歐洲的祁門紅茶、獨樹一幟的六安瓜片均創制於這一時期。 1955年,中國茶葉公司評選全國十大名茶,此四樣茶榜上有名,徽茶佔之近半。同時,皖產名茶還有歙縣老竹大方、石臺霧裏青、嶽西翠蘭等一大批,這些名茶如羣星一般,閃耀在中華茶文化的璀璨天空。如今,黃山毛峯等綠茶製作技藝更是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期待在新的歷史時期會有更好的發展。

  品味寧靜 修身立德

  兩千年時光荏苒,今天的茶,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然根深蒂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同時,茶又成爲人們修身養性的重要元素——“琴棋書畫劍,茶酒詩禮花”。

  民俗專家宋國強說,茶最早的表述文字是“查”,意爲用完餐後喝一碗茶湯,用來減除油膩、消化食物、排除毒素。後到漢代爲“荼”,直到唐代,茶成了人們的日常飲料,使用頻率越來越高,便把“荼”字減去一橫,成爲今日的“茶”了。宋國強認爲,茶的興盛與漢晉佛教傳播、道教興起有關。佛家眼裏,茶是禪定、心靜的必備之物;道家眼裏,茶有助煉“內丹”的作用,同時也是升清降濁、輕身換骨、長生不老的好材料。對茶葉的這些看法和做法,已經脫離作爲飲料的物態形式,始有茶文化之端倪。過去由於條件所限,茶樹是不能移植的',因此茶有“不遷”的別稱,進而被賦予從一而終、忠誠不叛的寓意。至今,在我國的不少民族中,訂婚、結婚的儀式上,以茶敬客仍是一項主要儀式,這一儀式的來源大多也就是由於茶樹 “不遷”的特性。

  對於皖產名茶,安農大茶研所丁以壽副所長如此概括:“黃山毛峯,芽尖峯芒,滋味醇甘,香氣如蘭;六安瓜片,去梗去芽,湯色澄明,回味悠長;太平猴魁,兩葉一芽,平扁挺直,龍飛鳳舞……”在丁以壽看來,中國人以茶養生、修性、聯誼、示禮、怡情、育德,在一杯杯品茶中昇華而成的茶文化,是融茶與自然、社會、人文、藝術於一體的綜合文化體系,蘊涵着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爲文化和精神文化各個層次,以奉獻、利人、利國、儉清和真爲精神,集中繼承和體現了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誠處世的思想。

  如今,人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快節奏時代,也有不少人開始思考、尋求一種讓心靈沉靜下來的慢生活,而讓人靜心,莫若品茗:捧着一杯香茶,讓人在飲茶中品味寧靜、平和,使繃緊的心絃得以鬆弛,傾斜的心理得以平衡。按照丁以壽的看法,這不僅是精神上的享受,還是一種修身立德的有效途徑。

  科學飲茶 健康之道

  每當新茶採摘季,不少指導人健康飲茶的書籍也應時而出,其中,“喝茶健康、健康喝茶、喝健康茶”這一新概念正逐步進入人們視野,呼籲更多的人在品茶的同時,認識茶的健康價值,在科學飲茶中增進健康。

  茶葉含有茶多酚、茶色素、茶氨酸和茶多糖等多種有益成分,這些成分在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防癌、降血脂、增強記憶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功效,保健作用不勝枚舉。

  喝茶講究健康科學的方法。茶有綠茶、花茶、紅茶、烏龍茶等多種類,各有特色和優點,根據自己喜好,不必特別在意季節區分。從營養保健角度看,沏泡茶葉有不少講究:除非嫩葉新茶用85度左右水,一般需用沸水沏泡,可使更多茶多酚溶於水中。在平時的飲茶中,如果我們習慣於加片檸檬片或金桔,利用維生素C可使人體對茶多酚吸收率提高多倍。

  一天喝幾杯茶爲宜?曾有人戲稱:一杯爲品,兩杯爲飲,三杯四杯就是飲牛飲馬的蠢物了。其實,習慣於飲茶的人,可以在上午下午各喝兩至三杯。不僅可以喝茶水,沏泡後的茶葉也可以吃,其中富含維生素E、食物纖維等有助健康的物質。現在,隨着人們對於“純天然”食品的重視,天然的茶葉也逐漸受到人們熱捧,對此,不少專家呼籲:飲茶本是“雅”事,經營者要以人爲本,生產無公害的茶葉,讓馥郁的茶香一直飄下去……

;

中國的茶文化和歷史,是什麼樣的,有沒有歷史好的給我簡單介紹下

中國茶文化是中國製茶、飲茶的文化。作爲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飲茶在古代中國是非常普遍的。中國的茶文化與歐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別很大。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在歷史上吹響了中華茶文化的號角。從此茶的精神滲透了宮廷和社會,深入中國的詩詞、繪畫、書法、宗教、醫學。幾千年來中國不但積累了大量關於茶葉種植、生產的物質文化、更積累了豐富的有關茶的精神文化,這就是中國特有的茶文化,屬於文化學範疇。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鑑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可以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也可以細啜慢飲,達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界。品茶的環境一般由建築物、園林、擺設、茶具等因素組成。飲茶要求安靜、清新、舒適、乾淨。中國園林世界聞名,山水風景更是不可勝數。利用園林或自然山水間,用木頭做亭子、凳子,搭設茶室,給人一種詩情畫意。供人們小憩,不由意趣盎然。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很重禮節。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中國茶文化的內容主要是茶在中國精神文化中的體現,這比“茶風俗”、“茶道”的範疇深廣的多,也是中國茶文化之所以與歐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別很大的原因。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之一,並將成爲21世紀的飲料大王,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餘個國家種茶,尋根溯源,世界各國最初所飲的茶葉,引種的茶種,以及飲茶方法、栽培技術、加工工藝、茶事禮俗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中國傳播去的。中國是茶的發祥地,被譽爲“茶的祖國”。茶,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中國飲茶文化起源於上古時期,有‘神農氏嘗百草,遇毒,以荼解之’的說法。經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日本茶道是於我國唐代傳入日本,而現在提起茶道,人們卻只知日本茶道,不禁使我們不得不做些什麼以弘揚中華這一寶貴的傳統文化。所以我們呼籲:

中國人喝中國茶,發揚傳統文化,再造民族雄風 !

我國是茶的故鄉,悠悠五千年前,"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從而發現了茶的藥用價值。從此,茶從我國西南莽莽原始森林中走向世界。

多少年來,中華茶文化植根於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吸取了民族優秀傳統中豐涵無比的給養,融宗教、哲學、醫學、格律、樂理、繪畫、美學、建築學等各家之長,發展成爲我國文化寶庫中彌可珍貴的遺產,在歷史的長廊中熠熠生輝。

世界第一部茶葉著作——《茶經》,就是出自我國唐代陸羽之手

龍井茶:龍井茶是我國的第一名茶,產於浙江西湖附近的山中,以龍井村獅子峯所產最佳,素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之稱。

碧螺春:康熙所名,產於江蘇吳縣太湖中的洞庭山,成茶外形捲曲呈螺,銀毛遍佈,香濃芬芳,滋味醇厚,湯色嫩綠明亮,茶之珍品。“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最”。

黃山毛峯:產於安徽黃山桃花溪,爲宋代貢茶。

君山銀針:產於岳陽洞庭湖的青螺島,有“洞庭帝子春長恨,二千年來草更長”的描寫。其沖泡後,三起三落,雀舌含珠,刀叢林立,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祁門紅茶:產於安徽祁門縣,又名祁門香。

六安瓜片:產於安徽六安地區齊雲山,外形似瓜子,色綠香高,味鮮甘美,很具特色的片形茶。

信陽毛尖:產於河南信陽大別山。

都勻毛尖:產於貴州布衣族的都勻山區,詩云:“雪芽芳香都勻生,不亞龍井碧螺春。飲罷浮花清鮮味,心曠神怡公關靈”。

武夷巖茶:產於閩北武夷山。99巖,巖巖有茶,一巖一茶,一茶一名,獨特採製,有“大紅袍”、“鐵羅漢”、“肉桂”、“水金龜”。

鐵觀音:於閩南安溪縣。外形頭似蜻蜓,尾似蝌蚪,質地重如鐵,美如觀音,滋味清高醇美,回味甘甜,烏龍茶之上品

“中國茶史”的起源,到目前爲止是衆說紛紜,爭議未定,大致說來,有先秦說、西漢說、三國說。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兩晉北朝,最早喜好飲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唐代開元以後,中國的"茶道"大行,飲茶之風瀰漫朝野,宋承唐代飲茶之風,日益普及。茶神陸羽有著《茶經》一書。《神農本草經》亦有記載關於茶這方面的知識。 中國飲茶始於西漢有史可據,但在西漢時期,中國只有四川一帶飲茶,西漢對茶作過記錄的司馬相如、王褒、楊雄均是四川人。兩漢時期,茶作爲四川的特產,通過進貢的渠道,首先傳到京都長安,並逐漸向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陝西、河南等北方地區傳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飲茶風尚沿水路順長江而傳播到長江中下游地區。從西漢直到三國時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層社會享用的珍稀之品,飲茶限於王公朝士,民間可能很少飲茶。南朝宋何法盛《晉中興書》記:"陸納爲吳興太首時,衛將軍謝安常欲詣納,……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西晉劉琨《與兄子南州刺史演書》有:"吾體中煩悶,恆假真茶,可信致之"。晉左思《嬌女詩》有:"止爲茶荈劇,吹噓對鼎礪"。南朝宋劉義慶《世語新說·輕詆第二十六》記:"褚太傅初渡江。……刺左右多與茗汁"。又《紕漏第三十四》載:"任問人云,此爲茶爲茗。"兩晉時期,江南一帶,"做席竟下飲",文人士大夫間流行飲茶,民間亦有飲茶。南朝梁蕭子顯《南方書·武帝本紀》:"我靈慎勿的牲爲祭。唯設餅、茶飲、乾飯、酒脯而已。"《釋道該說續名僧傳》:"宋釋法瑤,姓楊氏,河東人。……年垂懸車,飯所飲茶。"《宋錄》:"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後魏楊衡之《洛陽伽藍記》卷三城南報德寺:"(王)肅初入國,不食羊肉及酪漿等物。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時給事劉鎬,慕肅之風,專習茗飲。"南朝宋山謙之《吳興記》有"烏程溫度,出御荈","長興啄木岑,每歲吳興、昆陵二郡太守才茶宴會於此,有境會亭。"南北朝時期,帝王公卿、文人道流,茶風較晉更濃。吳興有御茶園,採茶時節二郡太守宴集,大概是督造茶葉,上貢朝廷。望採納!!!

茶文化的出現

       茶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中,所創造的有關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但茶文化一詞的普遍引用,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大多數的茶文化研究者認爲,茶文化是在茶 “被應用過程中”或者說“在茶的品飲活動中”所產生和形成的文化。茶文化“是茶作爲飲料在被使用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文化現象的集合體”。中國發現茶的用途可追溯到我們傳說中的先祖神農氏之時。後來,茶被人們長期使用,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把飲茶當做一種精神享受,產生了各種文化現象和社會功能。在這一過程中,一些與社會生活不相適應的東西被淘汰和摒棄,但更多的是產生和發展,使茶文化的內容得到不斷充實和豐富,也使茶文化從低級走向高級,從物質上升到精神,在不斷髮展中形成自己的個性。最終,使茶文化博大精深,構築成爲世界文化之林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先秦茶文化的醞釀

      唐代陸羽《茶經》記載:“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神農時代,距今有5000年左右。2004年,在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距今6 000年前的文化層中,發掘出部分樹根根塊,後經中日考古界、茶學界鑑定,認爲是“5 500年前人工種植的茶樹根”。按此推測,發現和利用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5 500年前。

       東晉(317—420年)常璩《華陽國志·巴志》中記載,在周武王伐紂時(前1066年) 巴蜀一帶(現今的四川、重慶以及雲南、貴州兩省靠近川渝的部分地區)不但有人工栽培茶園,還出現了以茶爲禮的上貢。“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於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納貢之”,表明3 000年前茶已在人類生活中出現並融入上層社會。

       西漢文學家揚雄《方言》中記載:“蜀人謂茶曰葭萌。”明代文學家楊升庵《郡國外夷考》中記載:“《漢志》葭萌,蜀郡名。葭音芒,《方言》‘蜀人謂茶曰葭萌’,蓋以茶氏郡也。”表明蜀王分封其弟的都邑“葭萌”是“以茶氏郡”,是重要的產茶區。這段文字清楚地記述了在周克殷以後,巴變成宗周的封國,當地出產的茶葉等多種方物成了“納貢”之品。而且其中的茶葉,已經不是採集的野生茶,而是種在園中的“香茗”。說明在西周前巴人不僅利用茶、飲用茶,而且會種茶、製茶和藏茶。因此可推測,在西周之前葭萌就是著名的產茶地。

       諸多事例表明,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先民已開始飲茶、種茶、製茶、藏茶,隨之而生的茶文化現象也開始萌生。

二、秦漢茶文化的萌發

       秦漢時,飲茶已在全國範圍內向大江南北逐漸蔓延開來。但明確表示有“茶”的意義,併爲史學家認爲是茶的最早文字記載,是成書於2200年前秦漢時期的字書《爾雅》,其中有 “檟,苦荼”之說,而“苦荼”當爲茶之意。

       漢景帝劉啓(公元前188—前141年)陽陵墓葬出土的固體茶,堪稱世界上最古老的茶葉。這些茶葉裝在一隻木盒中,是埋在墓葬羣周圍一系列墓坑中,供這位皇帝在另一個世界享用的大量隨葬品之一。漢景帝劉啓卒於公元前141年,因此這些茶葉可追溯至那一年左右。由此,中國古代皇室好飲茶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160年前。

       唐代陸羽在《茶經•七之事》中提到的《茶陵圖經》載,地處湖南的茶陵古稱荼陵,是西漢荼陵侯劉沂的領地。荼陵的命名也始於西漢,陸羽《茶經》中對其名的由來說得很清楚:“茶陵者,所謂陵谷生茶茗焉。”《茶經•七之事》還記載:“漢,仙人丹丘子,黃山君;司馬文園令相如,揚執戟雄。”陸羽在談及諸多發生在中唐及中唐前的茶事時,特別提到丹丘子,說他是一個漢代仙人,也就是以後《神異記》中指點晉時餘姚人獲大茗的那個道士。而丹丘位於今浙江寧海縣南九十里,屬有名的茶產地和佛教名山天台山支脈。黃山君,也是漢代得道的一個仙人。黃山,位於安徽歙縣境內,是著名的黃山毛峯茶產地。這表明至遲在漢時,茶的種植、生產和飲用,由巴蜀經荊楚傳到長江中下游和浙江沿海一帶了。同時提到的司馬相如與揚雄是漢賦大家。我國文學史上,楚辭、漢賦、唐詩都是光輝的時代。提起漢賦,首推司馬相如與揚雄,常並稱“揚馬”。恰巧,這兩位大漢賦家都是我國早期的著名茶人。司馬相如作《凡將篇》、揚雄作《方言》,一個從藥物角度,一個從文字語言角度,都談到茶。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 司馬相如,爲蜀成都人,他所著的《凡將篇》中,記錄了當時的20種藥物,其中談及的“荈詫”便是茶。這是把茶作爲藥物的最早文字記載。西漢末年揚雄的《方言》中,也寫道:“蜀西南人謂茶曰蔎。”

       西漢神爵三年(公元前59) ,王褒《僮約》中有“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的記述。說明漢時已有飲茶的器具,且講究烹茶技藝。而“武陽(現四川彭山) 買荼”表明,當時在集市上已有商品茶葉出售。在王褒《僮約》之前,關於如此進步的飲茶法,以及茶作爲商品的記載幾乎沒有。王褒《僮約》的出現說明當時至少在四川成都一帶,飲茶已成爲上層人家的生活習慣,茶已成爲商品。據此推側,茶樹的人工栽培在相當範圍內已較普及,茶的加工技術也已達到符合當時商品茶的要求,並已逐漸擴大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還出現了茶葉集市。

        從歷史文獻和漢古看,西漢時,貴族飲茶已成時尚,東漢很可能更普遍。東漢(25—220年) 許慎撰,北宋徐鉉等校訂的《說文解字》中說:“荼,苦茶也,······此即今之茶字。”與此同時,飲茶器具也開始從食器中分離出來,浙江湖州出土的嵌有“茶”字的東漢四系罍和浙江上虞出土的東漢越窯茶器就是例證。

        至此已有足夠史料表明,至遲在秦漢時,茶作爲一種飲料,已開始從巴蜀蔓延開來;而茶葉種植也已擴展到大江南北許多地方;飲茶開始爲文人所好,這就爲茶由物質範疇上升到精神領域打下了基礎。茶文化作爲一種現象,已逐漸顯現於世。

三、魏晉南北朝茶文化的形成

       朱自振在《茶史初探》說:“我國發現、利用和飲用茶葉的歷史雖然非常悠遠,但是從文獻記載來說,漢以前乃至三國的茶史資料十分稀少,以至對這時的茶,只能稱之爲是一種只流傳巴蜀的區域性的簡單飲料文化。至兩晉以後,隨着茶葉文化與我國各地社會生活和其他文化的進一步相會、相融和相互影響,也隨着文獻記載的增多,這才初步顯示和構建出了我國古代茶葉文化的特點及系統。”魏晉南北朝時期是茶文化的形成期,茶的藥用及飲用價值得到進一步發掘,飲茶進一步在南方上層社會流行,並開始浸潤到社會多個層面,被用作待客、祭祀等,也被稱爲“素業”,抹上了節儉、樸素、清淡、廉潔的色彩。同時,帝王、貴族、文人飲茶的事蹟屢見不鮮,文人也開始謳歌茶葉,出現了以茶爲主角的文學藝術作品。茶初步向精神層面演化,並與儒佛道有了初步的融合。

(一)三國時期:茶葉功效認識的深化期

       在三國華佗(約145—208年)的《食論》中,有“苦茶久食,益意思”之句,表明當時茶的藥理功能已爲人知。三國吳時,人稱太極仙翁的仙道家葛玄(164—244年),已將茶作爲養生、、陶情之物。現有史料證明,葛玄種茶之地有兩處:一處在浙江天台山華頂,另一處是在浙江臨海的蓋竹山。南宋胡融《葛仙茗園》詩曰:“……草秀仙翁園,春風發幽茗。……攜壺汲飛瀑,呼我烹石鼎。……”南宋天台山道士白玉蟾《天台山賦》雲:“釋子耘藥,仙翁種茶。”清康熙《天台山全志》載:“茶圃,在華頂峯旁,相傳爲葛玄種茶之圃。”清《浙江通志·物產》載:“蓋竹山,有仙翁茶園,舊傳葛元植茗於此。”清乾隆齊召南《蓋竹山長耀寶光道院記》稱:“吳葛孝先嚐營精舍,至今有仙翁茶園。”齊召南另有《台山五仙歌·葛孝先》詩曰:“華頂長留茶圃雲,赤城猶熾丹爐火。”這些史料均記載葛玄爲煉丹養生而種植茶樹,建造茶園。道家認爲茶是集天之精氣、地之靈氣、人之神氣於一體之靈草,是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產物。所以,葛玄在天台山種茶煉丹,當在情理之中。這是有文字記載的江南最早的茶園,因此葛玄被稱爲“江南茶祖”。1998年5月,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創會會長王家揚帶領著名茶葉專家實地考察,證實天台山脈主峯歸雲洞前尚存的30多株進化型古茶樹,是葛玄手植茶樹留下的後代。遂立“葛仙茗圃”碑以做紀念,並立有碑文:“葛玄茗圃,爲三國吳時高道葛玄住山時的植茗之圃,位於天台山蓮花峯南麓歸雲洞前……”

       晉代(265—420年)陳壽的《三國志·吳志·韋曜傳》載:吳國國君“孫皓每饗宴,坐席無不率以七升爲限,雖不盡入口,皆澆灌取盡。曜飲酒不過二升,皓初禮異,密賜茶荈以代酒。”從這則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宮廷中有茶葉的儲備;茶被當做酒的替代品。由此可見,至遲在三國吳時,吳國的上層社會已經有一定程度的飲茶風俗了,宮廷中已有“以茶代酒”之舉。

       三國吳(222—280年)秦菁《秦子》:“顧彥先曰:‘有味如臛,飲而不醉;無味如茶,飲而醒焉,醉人何用也。'”這裏“臛”是指肉湯,飲用肉湯和飲茶應該是相對於飲酒而言。肉湯不會讓人醉,飲茶非但不會讓人醉,反而提神振氣、頭腦清醒。如果說《三國志·韋曜傳》中的以茶代酒尚是生理原因不得已而爲之的行爲,《秦子》中的這段話則說明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茶本身的功效了。

       三國魏(220—265年)張揖《廣雅》同樣認識到茶有醒酒、振奮精神的作用:“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三國魏吳普《本草》認爲茶可以安心益氣、耳聰目明、延年益壽:“苦菜,味苦寒,無毒。久服安心益氣,聰察少臥,輕身、耐老、耐飢寒豪氣,不老。”

       三國時期,人們進一步認識到了茶葉功效。對茶葉功效認識的深化,一方面豐富了茶自身的內涵,另一方面又爲飲茶風尚的進一步傳播創造了條件。三國的歷史較爲短暫,與茶有關的記載也相對有限,只有寥寥數條。除了上面幾處記載,三國時張揖的《埤蒼》、郭璞的《爾雅注》、張華的《博物志》等都有關於茶事的記載。傅巽的《七誨》中寫到當時8種珍品:“蒲桃、宛柰、齊柿、燕慄、峘阻黃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極石蜜。”南中相當於現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及雲南、貴州兩省。表明當時茶已列入珍品之列。

(二)兩晉時期:茶文化的形成期

       與三國時期相比,兩晉時期飲茶的風氣日漸盛行,茶逐漸與人們的社會文化生活交匯融合,與茶有關的文獻記載增多。中國茶文化的特徵和風格開始初步顯現與構建。人們把飲茶作爲一種高級享受和精神力量而超出它的一般自然使用價值。

       兩晉時期,隨着飲用人數的增多,茶從藥用逐漸向飲用轉變,飲茶的風氣有所普及。《本草衍義》記載:“晉溫嶠上表貢茶千斤,茗三百斤。”這裏表明,在晉代宮廷裏茶的消費量很大。西晉末,八王起事:“惠帝蒙塵洛陽,黃門以瓦孟盛荼上至尊”,晉惠帝淪爲階下囚之時,還不忘飲用茶水,可見其對茶的嗜好程度非同一般。

       與此同時,茶葉及茶水的買賣交易有了初步發展。據《太平御覽》引《傳》雲江統:“遷懷太子洗馬,嘗上疏諫雲:‘今西園賣酰、麪、茶、菜、藍子之屬,虧敗國體’。”酰、麪、菜、藍子等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在茶和這些物品在西園一起售賣,說明在當地茶已經是人們日常飲用品。

       晉時,詠茶詩作開始涌現。西晉(265—316年)左思的《嬌女》詩是中國最早的茶詩,詩中有:“心爲茶荈劇,吹噓對鼎䥶”之句,寫的是左思的兩個嬌女,因急於品香茗,就用嘴對着燒水的“鼎”吹氣。西晉張載有《登成都樓詩》,其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之句,六清,是指古時的六種飲料:水、漿、醴、涼、醫、酏。作者讚譽,茶的芳醇勝過這六種飲料,傳遍全國九州。西晉孫楚《出歌》中,又有“茱萸出芳樹顛,鯉魚出洛水泉。白鹽出河東,美豉出魯淵。薑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蓼蘇出溝渠,精稗出中田”之說。此外,在兩晉之際杜育的《荈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首以茶爲主題的詩歌,也是中國茶文化史上的第一部完整地記載了茶葉從種植到品飲全過程的作品。從茶的種植、生長環境到採摘時節,從勞動場景到烹茶、選水以及茶具的選擇和飲茶的效用等內容都一一記錄其中。這些詩作一方面道出了飲茶習俗傳播的廣泛性,另一方面也說明茶給人的精神帶來愉悅。

       該時期,飲茶開始被人們賦予節儉、樸素、清廉等社會所崇尚的品質,是養廉的手段之一。養廉問題的提出與當時的社會狀況有直接關係的。始自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在晉代日漸完備,該制度鞏固了東漢末年開始形成的門閥制。當時不僅帝王、貴族聚斂成風,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誇豪鬥富爲美,多效膏粱厚味。於是,曾擔任太子洗馬、尚書右丞、御史中丞等職的西晉文學家傅鹹疾呼:“竊謂奢侈之費,甚於天災。”於是,在晉代社會日漸奢靡的社會背景下,一些有識之士提出了養廉的問題。據南朝宋(420—479年)何法盛撰的《晉中興書》中記載,東晉陸納爲吳興太守時,“衛將軍謝安常欲詣納(《晉書》雲:納爲禮部尚書)。納兄子俶,怪納無所備,不敢問之,乃私蓄十數人饌。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俶遂陳盛饌,珍羞畢具。及安去,納杖俶四十,雲:‘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穢吾素業。’”說明在東晉(317—420年)時,身居吳興太守的陸納,不但提倡“以茶待客”,而且僅用茶、果招待衛將軍謝安,用茶表自身的清廉。又如,在唐代房玄齡等撰的《晉書》中,還記載着東晉徵西大將軍“桓溫爲揚州牧,性儉,每宴飲,唯下七奠柈茶果而已”。這進一步表明,晉時上層社會流行“以茶、果宴客”,用以標榜節儉。這一流行從客觀上促進了飲茶的普及。我們看到,在陸納、桓溫那裏,飲茶已不是僅僅爲提神、解渴,它開始產生社會功能,成爲表示一種精神、情操的手段。此時,飲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價值爲人所用,而且已進入人精神領域。茶的“文化功能”開始表現出來。此後,“以茶代酒”,“以茶養廉”,一直成爲我國茶人的優良傳統。

       兩晉時期的飲茶之風還與清談之風的盛行有着緊密的聯繫。魏晉以來,天下亂,文人無以匡世,漸興清談之風。最初的清談家多酒徒。竹林七賢之類,如阮籍、劉伶等,皆爲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好酒之人。酒能使人興奮,但醉了也會舉止失措,胡言亂語。而茶則可竟日長飲而始終清醒,於是清談家們從好酒轉向好茶。所以後期的清談家出現了許多茶人,以茶助清談之興。《世說新語》載:東晉清談家王濛好飲茶,每有客至必以茶待客,有的士大夫甚以爲苦,每欲往王濛家去便雲“今日有水厄”,把飲茶看作遭受水災之苦。後來,“水厄”二字便成爲南方茶人常用的戲語。《洛陽伽藍記》中記載,梁武帝之子蕭正德降魏,魏人元乂欲爲其設茶,先問:“卿於水厄多少?”這本是問蕭正德能喝多少茶水,然而蕭正德顯然沒有聽過王濛“水厄”的段子,於是茫然回道:“下官雖生於南方水鄉,卻不曾遭受過水災之難。”引得周圍笑。今人鄧子琴先生著《中國風俗史》,把魏晉清談之風分爲四個時期,認爲前兩個時期的清談家多好飲酒,而後兩個時期的清談家多以飲茶爲助談的手段,故認爲“如王衍之終日清談,必與水漿有關,中國飲茶之嗜好,亦當盛於此時,而清談家當尤倡之”。

        唐代陸羽《茶經》引《晉書·藝術傳》曰:“敦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鬆、桂、蜜之氣,所飲茶蘇(含有紫蘇的茶)而已。”單道開是東晉敦煌人,幼年開始過隱居生活,後習辟穀,“不畏寒暑”。又於後趙武帝(335—349年)時在河北臨漳昭德寺爲僧。期間,單道開在室內坐禪時,曾用飲紫蘇茶來防止睡眠,這是佛教與茶結緣的最早文字記錄。

       總之,兩晉時期茶不僅是人們提神解渴的飲料,在茶使用價值被人們充分認識和利用的同時,人們逐漸感受到了茶給人所帶來的審美情感和精神愉悅,茶於是被賦予了新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功能。茶成爲日常待客的飲品,在宴會上經常出現,能夠助聚會之雅興;飲茶之風在文人中興起,爲茶吟詩作賦,引爲雅舉;茶被用來表現人們的精神和操守,是清廉的標誌。這一切可以說明,茶文化在該時期已形成。

(三)南北朝時期:茶文化的初步發展期

       南北朝是朝代更迭、鬥爭不斷的時期,同時也是文化大融合的時期,各種思想交融碰撞。相比北朝,南朝社會較爲穩定,物質生產較爲富足。西晉末年,很多士族從北方遷往南方,經濟中心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轉移。南朝的社會狀況及南北朝之間人員的往來爲茶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該時期茶己經成爲南方較爲尋常的飲品。《宋錄》是一部記錄南朝宋史實的著作,著錄於《隋書·經籍志》,曰:“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這表明住持安徽壽縣八公山的法師曇濟道人侍奉王子,是以“設茶茗”相待。南朝齊世祖武皇帝(483—494年在位)蕭賾是一個佛教信徒,也是個比較開明的帝王,他在位期間朝廷無大的戰事,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在他的遺詔中曰:“我靈座上,慎勿以牲爲祭,但設餅果、茶飲、乾飯、酒脯而已。” 並要“天下貴賤,鹹同此制”,想帶頭提倡簡樸的好風氣,開創了“以茶爲祭”的先河。這段記載一方面說明蕭賾將茶視爲檢行的標誌,這是兩晉時期“以茶養廉”的延續;另一方面,茶與餅、乾飯、酒脯等相提並論,說明茶在當時是較爲常見的飲品。《謝晉安王餉米等啓》中亦載:“傅詔李孟孫宣教旨,垂賜米、酒、瓜、筍、菹、脯、酢、茗八種。”該文同樣證明,南朝江浙一帶,茶己經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中較爲尋常的飲品。《洛陽伽藍記》記載,當時魏定都洛陽,爲獎勵南人歸魏,於洛陽城南伊洛二水之濱設歸正裏,又稱“吳人裏”。於是,南方的飲茶之風也傳到中州之地。有位叫劉鎬的人效仿從南朝投奔北魏的王肅,“專習茗飲”。有人說他是附庸風雅,東施效顰。自此朝貴宴會雖設茗飲而衆人皆不復食。可見當時隨着南人和北人的交流往來,茶已經向北方傳播,但飲茶之風仍是南方文人的好尚,北朝尚未形成習慣。

       南朝處於繼漢開唐的階段,無論詩賦、散文、文學理論都很有成就,尤其是玄學相當流行。玄學是魏晉時期一種哲學思潮,主要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義。玄學家的思想特點一是崇尚清談高雅,二是喜歡作自由自在的玄想,天上地下,剖析社會自然的深刻道理。終日談說,會口乾舌燥,演講學問又不比酒會可以隨心所欲,談吐舉止都要恰當,思路還要清楚。而茶不僅能提神益思,還能保持人平和的心境,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所以玄學家也愛喝茶。於是,茶與文人的關係更進一步。范文瀾先生在考察東晉南朝時期的瓷器生產時曾經談到,早在西晉,文人作賦,茶、酒便與瓷器聯繫起來。而到東晉南朝近三百年間,士人把飲茶看做一種享受,開始進一步研究茶具,從而進一步推動了越瓷的發展。

       南北朝時期,道教思想大行其道,佛教在這時正處於一個與漢文化進一步結合,艱難發展的時期。道家修行長生不老之術,佛教徒坐禪唸經。而茶不僅能使人不眠,而且能升清降濁,疏通經絡,所以他們都愛喝茶。於是,除文人之外,和尚、道士、鬼神,都與茶聯繫起來。南北朝時許多神怪故事中出現大量與茶有關的事件便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南朝劉敬叔著《異苑》,說剡縣陳務妻年輕守寡,房宅下多古墓,陳務妻好飲茶,常以茶祭地下亡魂。一日鬼魂在夢中相謝,次日陳務妻得錢十萬養活自己的三個孩子。《廣陵耆老傳》記載,晉元帝時有位老太婆在市上賣茶,從早到晚壺中茶也不見少,所得錢皆送乞丐和窮人。後州官以爲有傷“風化”,將老太婆捕入獄,夜間老婆婆自窗中帶着茶具飛走了,證明她是一個神仙。《釋道該說續名僧傳》說,南朝法瑤和尚好飲茶,活到九十九歲。南朝齊樑(479—556年)著名的道教思想家、醫學家陶弘景在《雜錄》中記載:“苦茶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丹丘子、黃山君都是傳說中的“仙人”,這裏指飲茶有“輕身換骨”之功效。這些茶與丹丘子、黃山君等仙人和神怪的傳說,反映了早期道教提倡飲茶,並對茶的功效的認知。從這些記載我們看到,在東晉和南北朝之時,茶已進入了宗教領域,儘管此時還沒有形成後來完整的宗教飲茶儀式和闡明茶的思想原理,但它已經脫離作爲飲食的一般物態形式。

       此時,文獻中關於茶的記載也有所增多。除了上面的引用的以外,一些詩詞特別是地方誌中都提及到了茶葉,例如,《坤元錄》、《括地圖》、《吳興記》、《夷陵圖經》、《永嘉圖經》、《淮陰圖經》和《茶陵圖經》等。詩人鮑照之妹鮑令暉有《香茗賦集》刊行於世,可惜今已已散佚。

在魏晉南北朝,茶文化的基本形態己經形成,呈現出多種可能,但尚未成熟。這預示着一個新的茶文化時代即將到來。

安徽的茶文化,你知多少?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而且由於我國地域廣闊,茶的品種也非常多樣化。安徽也是個產茶的地方,祁門紅茶、黃山毛峯、太平猴魁、竹鋪大方、綠牡丹等都是飲譽中外的出口產品。茶文化自然也成爲安徽文化的一部分。現在,我們就來品一品安徽的茶文化吧。

安徽黃山爲茶葉之鄉,出品之黃山毛峯、祁門紅茶(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太平猴魁等,享譽海內外,黃山人生在這好山好水之間,自然怡情山水,有了這傳世的茶道。

古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鑑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生活在現今社會的人們,工作繁忙,很少有古人的閒情逸致,然而,品茶也並非全不可能,有人能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

“茶道”一詞可簡單地解釋爲茶之道,是指沏茶、品茶的一定程序。提起茶道,普遍認爲它是日本的傳統藝術形式,其實茶道源於中國,唐宋時期,由日本的留學生從中國傳人日本,就連茶道一詞最早也見於唐代的《封氏見聞記》一書。南宋時期(1191年),被日本人尊爲“茶祖”的禪師榮西,曾二度來到中國學佛,回國時帶回了茶籽和種茶技術,後由高僧千利休把茶道推廣到民間,成爲頗具特色的日本傳統飲茶習俗。

徽州人一年中,飲茶不斷,鐵觀音包裝,但比較集中成習的有“朝茶”、“午茶”、“夜茶”。早晨洗漱完畢,一杯香茶,細品滿飲,清新的空氣與香茶的芬芳沁人心脾,這是健身妙道。有“朝不可食,不可不飲”之說。所以朝茶講究細品。午飯之後,濃茶一杯,消食健胃。喝午茶與朝茶不同,他講究的是濃。夜幕降臨,一杯香茗飲庭院,一天勞作的疲倦頓消,代之逍遙與愜意;冬夜,熱茶伴火爐,融融暖意彌心間,秋茶,夜茶講究的是舒適、隨興。

黃山人沏茶,很講究水,喜取清澈甜美的山泉,河水中,井水次。茶具也用錫壺膽,茶葉放膽中,膽放壺內,但上有細孔,汁出葉不出,便於飲喝。 古徽州奉行朱熹《家禮》,禮儀甚嚴,作爲待人的茶禮就更講究,俗話說“看人上茶分三等”,其意就在此。

客到,主人第一禮便是上茶。貴客來,或遇喜慶,講究吃“三茶”,即棗慄茶(吃蜜棗煮板栗下茶),雞蛋茶(吃五香雞蛋下茶)、清茶。大年初一全家人要吃三茶;正月來客拜年要吃三茶;婚禮、新女婿來了要吃三茶。 黃山人的茶禮,還逐漸形成系統的禮規,俗稱“茶道”。他講究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會友,以茶敬賓;注重環境、氣氛,追求湯 清、氣清、心清,和境雅、器雅、人雅。

茶道的主要程序

1、靜氣(排除雜念)

2、烹湯(一般用瓦器、錫壺)。

3、焚香(敬茶神陸羽)。

4、滌器(用白瓷茶盞,洗淨擦乾)。

5、燙盞。

6、賞茶(察茶色、觀茶形、聞茶香)。

7、投察(3——5克爲宜)。

8、洗茶(用剛冒泡的初沸水少許浸潤茶葉,後將湯汁棄去)。

9、注湯。

10、敬茶。

11、聞香。

12、觀色。

13、品位。

14、上食(奉上豆乾絲、水果等食品,以佐品茶)。

談談安徽的茶文化

安徽種植茶葉的歷史悠久,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就開始種植,安徽盛產茶葉,且茶葉品質好,我國的十大名茶中,安徽出產的茶葉在其中佔了四種,分別是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門紅茶以及黃山毛峯。

安徽的茶文化

安徽人對於喝茶身爲喜愛,安徽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喝茶,喝茶沒有硬性時間規定,早上、中午、晚上都可以喝茶。

安徽的祁門紅茶是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祁門紅茶生長於安徽省西南部,當地的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雨充足。

太平猴魁產於安徽黃山北麓,黃山的溫度低且降雨多,當地的土壤肥沃,在如此環境下,培育出別具特色的太平猴魁。

安徽名茶是什麼茶葉

安徽名茶是黃山毛峯。

黃山毛峯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產於安徽省黃山(徽州)一帶,所以又稱徽茶。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大茶莊所創制。每年清明穀雨,選摘良種茶樹“黃山種”、“黃山大葉種”等的初展肥壯嫩芽,手工炒制,該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帶有金魚葉(俗稱黃金片)。入杯沖泡霧氣結頂,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由於新制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峯芒,且鮮葉採自黃山高峯,遂將該茶取名爲黃山毛峯。

黃山毛峯茶產於黃山風景區和毗鄰的湯口、充川、崗村、芳村、揚村、長潭一帶,其中桃花峯、雲谷寺、慈光閣、釣橋庵、崗村、充川等。

黃山,除了具備一般茶區的氣候溼潤、土壤鬆軟、排水通暢等自然條件外,還兼有山高谷深,溪多泉清溼度大,巖峭坡陡能蔽日,林木蔥蘢水土好等自身特點。在這樣的自然條件裏,很適合茶樹生長,因而葉肥汁多,經久耐泡。加上黃山遍生蘭花,採茶之際,正值山花爛漫,花香的薰染,使黃山茶葉格外清香,風味獨具。

安徽十大名茶 安徽十大名茶有哪些

1、黃山毛峯。黃山毛峯不僅是安徽十大名茶,還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黃山毛峯最大的特點就是需要經過手工炒制,外形如雀舌,而且黃山毛峯的口感是屬於非常有活力的甘醇類型。

2、六安瓜片。六安瓜片無論是悠久的歷史底蘊還是豐富的茶文化內涵,都是值得大家留意並種植的,從唐代開始就備受各位詩人關注的安徽十大名茶之一的六安瓜片,如今也是很多機關高層指定飲用的一款茶類。

3、太平猴魁。太平猴魁是中國的極品名茶,也因爲多次被評選爲全國時代名茶之一的太平猴魁,經常因爲優異出衆的品質,作爲國禮送給友邦國家,而太平猴魁作爲安徽十大名茶之一,透明亮麗養眼的鮮嫩綠色是太平猴魁最大的特點。

4、祁門紅茶。祁門紅茶是安徽引以爲傲的爲數不多的紅茶類飲品,早在多年前,祁門紅茶就已經作爲中國名優紅茶被大家所熟知,更因爲祁門紅茶的製作工藝較爲繁瑣,也擁有祁紅這一特殊的芳香味道,因此出衆的祁門紅茶更是被評爲了安徽十大名茶。

5、屯溪綠茶。屯溪綠茶作爲綠茶類的茶飲,在安徽的休寧、績溪、寧國、屯溪等均有出產,其中屯溪所出產的綠茶是最爲有名氣的,更憑藉着特殊多個不同的等級,讓屯溪綠茶一舉成爲安徽十大名茶。

6、霍山黃芽。霍山黃芽是屬於黃茶類的茶飲,該茶葉條索十分的緊實,而且葉片非常的肥碩,無論是欣賞幹茶葉狀態的霍山黃芽還是細品霍山黃芽的醇厚滋味,霍山黃芽都會以別具一格的清爽質感俘獲你,可想而知安徽十大名茶並非是浪得虛名的。

7、嶽西翠蘭。嶽西翠蘭是屬於非常優質的雲霧茶,也是作爲在安徽省非常知名的綠茶,運用安徽知名的小蘭花製茶工藝技術完成嶽西翠蘭,只會選用一芽二爺的部分,更因爲無論是形態還是茶香都與蘭花近似,嶽西翠蘭作爲安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屬於較爲獨特的茶類品種。

8、涇縣特尖。安徽十大名茶之一也包含了大家或許會感覺比較陌生的涇縣特尖茶葉,品種優異的涇縣特尖,最難能可貴的是,它不是屬於歷史悠久的老茶類,而是屬於運用先進工藝創造的經過改良後的綠茶類。

9、涌溪火青。涌溪火青憑藉着五百多年的額飲用歷史,並且在古時代到現在,從貢茶到現在送禮首選的茶類,涌溪火青不愧爲是安徽十大名茶之一,因爲出品夠優秀,品質有保障。

10、桐城小花。沖泡之後的桐城小花,撲面而來的都是清新清爽的蘭花香味,心曠神怡,還有助提神醒腦,好處多多。

安徽茶葉產地在什麼地方 安徽茶葉產地介紹

1、安徽茶葉產於安徽省黃山其中中國十大名茶之中,安徽自古就名茶好茶迭出,安徽十大名茶指的是黃山毛峯、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門紅茶、屯溪綠茶、霍山黃芽、嶽西翠蘭、涇縣特尖、涌溪火青、桐城小花。

2、安徽翠藍茶葉農產品直銷網正是植根於這塊茶文化積澱深厚的沃土上,傳承徽茶文化衣鉢,努力推廣安徽大別山雲霧茶及稀有的無污染的農副產品。着力塑造老區人民辛勤勞動、勤勞致富、不屈不撓的偉大精神。

安徽六安茶文化隨筆

六安茶之主要產區位於安徽省六安地區,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縣所產之品質最佳。六安茶概分爲六安瓜片及孫義順六安;六安瓜片屬綠茶類,每年春季採摘,茶製成之後形似剖開香瓜片狀,因而得名。六安瓜片雖是綠茶類,但於烘焙工序方面,卻較其它綠茶複雜,特別在於最後焙「老火」時候,技術及經驗掌握尤其重要;因爲六安綠茶焙火時間不能太長,太長則有焦味,所以每次最多隻能焙三秒,即馬上要翻茶,但太短則香味無法散出。所以烘焙時候需要兩人擡烘籠,在一條長長火坑上,邊走邊翻,焙茶室中來回走動,所以烘焙一籠茶葉往往要走上五六十里的腳程纔可完成。

  陳舊六安,非產自安徽的六安,而是產自安徽的祁門的蘆溪和溶口兩鄉。

  有空一起飲酒品茶,快意人生

  新月、杯茗、古卷,挾着花香、茶香、墨香,一派寧謐之美。都市的喧囂被融化了,留下迷失的人們趨向禪的世界。茶給我的感覺便是禪,人生的苦樂存於咂摸間。朔漠、烽煙、揚眉劍出鞘,酒該是濃烈的,伴着壯士的豪情。舉杯銷愁,對月獨酌,這時的酒卸去了白日的狂野,有了茶的三分靜,卻平添人生的七分愁。茶酒相伴的人生,時而漫步庭院與雅士暢談,時而策馬揚塵遊走江湖。實況不再,我們只能在字裏行間追憶茶酒人生。

  古來有用雪水煎茶,認爲是雅事,因此,唐宋以來在一些詩詞裏面便出現這種雅事的句子。白居易《晚起》有“融雪煎茗茶,調酥煮乳糜”;又在另一首詩有“冷詠霜毛句,聞嘗雪水茶”。陸龜蒙與皮日休和詠茶詩,有“閒來鬆間坐,看煎鬆上雪”。《紅樓夢》中也有用雪水煮茶的例子,第四十一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寫皈依佛門的妙玉,請黛玉寶釵飲茶,寶玉夜跟着去,烹茶用水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貯在罐裏埋在地下,夏日取用的。寶玉飲後,覺得清涼無比。又,第二十三回,賈寶玉的《冬夜即事》詩所說:“卻喜侍兒知試茗,掃將新雪及時烹。”《紅樓夢》裏的賈府是世代簪纓的詩禮之家,他們無論飲茶飲酒,豪華講究,而且高雅,不失大家風範;而《金瓶梅》裏亦官亦商的西門慶,儘管也窮極奢華,畢竟是市井俗物,難免有暴發戶的俗氣。《金瓶梅》寫喝茶的地方極多:有一人獨品,二人對飲,還有許多人聚在一起的茶宴茶會。無論什麼地方,客來必敬茶,形成風尚。寫西門慶家裏飲茶,提到的茶名只有兩個:一個是“六安茶”,另一個是“江南鳳團雀舌芽茶”。在第二十三回和第二十一回中分別提到:吳月娘吩咐宋惠蓮“上房揀妝裏有六安茶,頓(燉)一壺來俺每(們)吃;”“教小玉拿着茶罐,親自掃雪,烹江南鳳團雀舌芽茶。”此兩種茶皆當時貢品,可見生活的奢靡。《金瓶梅》裏吃泡茶有個特點,就是很少看到他們喝清茶,卻要摻入乾鮮果、花卉之類作爲茶葉的配料,有福仁泡茶、蜜餞金橙子泡茶、鹽筍芝麻木樨泡茶、果仁泡茶、榛鬆泡茶、鹹櫻桃泡茶、土豆泡茶、薑茶等等。綜觀《金瓶梅》中所寫的種種以花、果、筍、豆等物摻入泡茶的情況,應該說,這都是當時的社會風尚,並非杜撰;不過有些地方,小說略有誇飾,藉以形容西門慶家富貴無比而已。果品點茶,在官場新貴、市井商人中最爲流行。明代小說《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中寫到:“此茶喚作阿婆茶……兩個出煨黃栗子,半抄白芝麻,江南橄欖連皮核,塞北胡桃去殼相。”今日聽來,不禁叫絕,茶之清冽可貴,但翻出這麼多花樣地泡茶,也只有在那個年代吧。箇中滋味後人沒有口福,但小小茶碗中吐着的氤氳中卻藏着百味人生。

  偶得友人贈予的竹葉青,上面印着大大的“靜”字,旁邊批着一行小字:“靜勝躁,寒勝熱。清淨爲天下正。”這是老子《道德經》裏的一句話,意在表達竹葉青的品質,大概也是茶的品質吧!四川峨眉仙境,霧氣縈繞間,吐納日月精華,其中的意境被無爲的老子詮釋淋漓,凝神靜心地細品,方能體味。武俠大師金庸博學旁通,在他的作品中亦以茶入境。桃花島,隱士,還帶着幾分邪氣。黃藥師,不僅武學精深,而且深諳五行八卦、音律、棋藝、茶道。茶是隱士的好伴侶,幽林翠竹盡頭,一座小屋便是一生,超然物外,多有大修爲。但這種境界不是我等可達到的,就如品茶,只有經歷過跌宕的人生纔能有所感悟。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杜康”乃酒之一種,但酒爲何能夠解憂,是其飲後欲仙的感覺,還是酩酊後的熟睡,不得而知。縱觀古今愛酒之人,他們對酒有各自的感情,道不盡也說不完。太白善以酒入詩,酒是他的一部分,醉後的“力士脫靴,貴妃捧墨”,只有這時纔是真正的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孤傲、清高、狂放不羈。“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以酒送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酒麻痹了多愁之人,酒醒後卻又無法消愁。

  作爲飲料之王的酒,按照生產工藝分類,主要有發酵酒,蒸餾酒和配製酒三種。《紅樓夢》裏描寫的酒,這三種類型的有。發酵酒類曾寫到過“黃酒”“紹興酒”“黃湯”“惠泉酒”以及“西洋葡萄酒”等。蒸餾酒類寫到“燒酒”。配製酒類有“合歡花酒”“屠蘇酒”等。可見在賈、史、王、薛這樣的貴族家庭中,無論是大規模的官私筵宴,還是小範圍的家常便飯,席上杯中的酒是不可或缺的。當然,這些描繪都是曹、李、孫、馬等貴族世家的富貴繁華生活的'形象寫照。曹雪芹本人,就是一個詩酒放達的“燕市酒徒”,嘗作戲語說:“若有人慾快睹我書不難,唯日以南酒燒鴨享我,我即爲之作書。”《紅樓夢》中,確有雪芹經歷和曹家史事的影子,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書中有關“合歡花酒”的描寫,就是最好的例證。在藕香榭擺下的螃蟹宴上,黛玉拿起那烏銀梅花自斟壺來,揀了一個小小的海棠凍石蕉葉杯,斟了半盞,看時卻是黃酒,說道:“我吃了一點子螃蟹,覺得心口微微的疼,須得熱熱的喝口燒酒。”寶玉忙說:“有燒酒。”便讓人將那“合歡花浸的酒燙一壺來”,黛玉只吃了一口便放下了。在這個小小的生活細節中,曹雪芹一氣呵成地寫出了發酵酒、蒸餾酒和配製酒這三種不同類型的飲料酒。寥寥數筆酒把三種酒的名稱、酒度、效用、製法畫龍點睛地寫了出來。

  江湖中,酒是名片。金庸大俠的《笑傲江湖》中有一處場景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令狐沖品酒。不同的酒器,即便是同一種酒也會有不同的味道。用毒蠍、毒蟲、毒草等各種毒物調成的酒,在“江湖”中成了以毒攻毒的良方,這種場景在武俠作品中是常見的,酒便如藥,替人療疾,試人膽量。《天龍八部》中,在少室山下,蕭峯、虛竹、段譽三兄弟,在契丹十八勇士的簇擁下,開懷暢飲,有難同當。酒在此地又見證了兄弟情誼,勇氣和不可阻擋的氣勢。餘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有這樣一篇文章,名曰《酒公墓》,寫了一位不得志的雅士,抑鬱的書生。張先生是狀元的後代,留學歸來,終不得志,愛酒,人送雅號“酒公”。據作者述,酒公在去世前曾請求作者代寫一闋碑文,如下:

  “酒公張先生,不知籍貫,不知名號,亦不知其祖宗世譜,只知其身後無嗣,孑然一人。……少學西學,長而廢棄,顛沛流蕩,投靠無門。一身弱骨,或踟躕於文士雅集,或顫懾於強人惡手,或驚恐於新世問詰,或惶愧於幼者鬨笑,棲棲遑遑,了無定奪……釋儒道皆無深緣,真善美盡數失落。終以濁酒、敗墨、殘肢、墓碑,編織老境。一生無甚德守,亦無甚惡行,耄年回首,每嘆枉擲如許粟麥菜蔬,徒費孜孜攻讀、矻矻苦吟……嗚呼!故園神州,莘莘學子,願如此潦倒頹敗者,唯張先生一人。……”

  看後有感,寫了一行小字:一壺濁酒,行走於塵世之間;潦倒一生空留七字碑文“酒公張先生之墓”,悲哉!這壺酒苦得想讓人流淚。

  對茶賦文,蕭散沖淡之中,流露出幾多人生況味;精緻細微之下,蘊藏着如許文化精義。卸下盔甲,抖落塵埃,清茶一壺,知己三兩,於剎那間體會永恆,此乃生活的藝術。酒香四溢,令人神往,或月下獨酌,或與酒友淺斟,無鯨吸百川之量,但求悠然舒雅之味,竟顯品酒之真諦。茶酒人生,保羅萬千,淺話茶酒之事,行到之處即止,卻也樂此不疲;挾茶酒走一遭,如仙人般逍遙。

  自己不會飲酒,卻喜談酒事,酒令、酒戒、酒器、酒話……收集各地名酒的品牌標籤是我一大愛好。人的一生,便是窖酒的過程,多一分少一分都不相宜,唯有經歷九千九百九十九天的辛酸方能開啓佳釀,正如人生,三分甘甜,七分苦澀。茶對於不會飲酒的我來說便是最佳飲品了。夜深人靜,手捧一杯香茗,對着月光,那是我追求的生活,但似乎不太容易實現。現代化的快節奏生活讓人們變得浮躁,心少有了寧靜,尤其在都市獨行。但我仍努力的讓自己靜下了,會對着杯子,凝神看竹葉青是如何一根根直立的,而且不倦地看下去;茶香氤氳,人也跟着飄然,超脫塵世。茶讓心有了暫時寧靜的港灣。我喜酒,但愛茶,茶酒相伴,嚐盡百態人生。

安徽黃山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統現狀

安徽黃山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統入列農業部公佈第四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2017年6月,農業部公佈第四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安徽黃山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統光榮入列。太平猴魁是我國傳統名茶,歷史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尖茶,產於安徽太平縣(現改爲黃山市黃山區)一帶,爲尖茶之極品,久享盛名。其外形兩葉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隱伏,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的美名。2004年,在國際茶博會上獲得綠茶茶王稱號。

茶道茶文化

茶道茶文化

  導語: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食茶的記載,而且隨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爾後,茶葉從中國不斷傳往世界各地,使許多國家開始種茶,並且有了飲茶的習慣。

  又到春茶採摘時,漫山的茶樹,宛如一顆顆小星星,在雲遮霧繞的山間,時隱時現,此情此景,即使沒有飲茶,彷彿也讓人嚐到了新茶的甘甜和芳香。

  名茶飄香 萬國來求

  黃山之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明朝天啓年間,江南黟縣新任縣官熊開元春遊黃山,傍晚迷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簍的老和尚,便借宿寺院。長老泡茶敬客時,知縣細看這茶葉色微黃,形似雀舌,身披白毫,開水沖泡下去,只見熱氣繞碗邊一週,升騰,轉圈,化作一朵白蓮花,然後散成縷縷熱氣飄蕩開來,滿室清香。知縣驚歎不已,問後方知此茶名爲“黃山雲霧”,由此與長老結下茶緣。時光輾轉,後來,這個知縣得以在皇帝面前重演“白蓮”奇景,皇帝大悅,將知縣官升幾品,留在帝都。然而,這個知縣卻心繫“雲霧”,怎麼也不願意離開黃山,最終棄官爲僧,傳爲佳話。

  傳說雖不可考,但這名山競秀的土地,卻積澱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蘊。對於徽茶歷史,安徽農業大學中華茶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丁以壽如數家珍,娓娓道來。據他介紹,關於徽茶最早文字記載見近兩千年前的《桐君錄》:“酉陽、武昌、廬江、晉陵皆出好茗。”漢、晉時的廬江郡轄今安慶、六安、合肥的部分地區,從那時起皖南、皖西兩大茶區初步形成,奠定了後世安徽茶區的格局。東晉元帝時,有記載宣城茶葉入列貢茶,可見徽茶當時品質頗高。到了唐宋時期,歙州(今黃山市、績溪縣、婺源縣)地區茶葉因量大質優,受到民間熱捧。據記載,歙州所產茶品質優異,河北、山西等北方地區“人皆尚之”。每到新茶上市季,在往返歙州的數千裏道路上,茶商絡繹不絕,“浮樑歙州,萬國來求”,“摩肩接跡而至”。祁門境內遍山植茶,以茶爲業者達十之七八,衣食、賦役全仰仗茶葉。同一時期,宣州鴨山茶與舒州天柱茶並列,名重一時,風靡江南,遠傳京洛,時人謂之“名茶輩出,萬國來求;名器佳泉,茶道大行”。

  明清時期,徽商崛起。徽茶借徽商席捲全國,遠傳海外。當時,徽州休寧松蘿茶,與長興羅岕茶、蘇州虎丘茶爲當時茶界“三甲”,曾引來鄭板橋讚美,“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在《紅樓夢》中,有一段關於賈母飲茶的描寫,當時妙玉端茶給賈母,賈母說“我不吃六安茶”。這段描寫,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在清朝期間,六安茶已進入王侯將相家,成爲當時的名品。

  清末,徽茶傳承創新,厚積薄發。一飛沖天的黃山毛峯、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奪金的太平猴魁、風靡歐洲的祁門紅茶、獨樹一幟的六安瓜片均創制於這一時期。 1955年,中國茶葉公司評選全國十大名茶,此四樣茶榜上有名,徽茶佔之近半。同時,皖產名茶還有歙縣老竹大方、石臺霧裏青、嶽西翠蘭等一大批,這些名茶如羣星一般,閃耀在中華茶文化的璀璨天空。如今,黃山毛峯等綠茶製作技藝更是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期待在新的歷史時期會有更好的發展。

  品味寧靜 修身立德

  兩千年時光荏苒,今天的茶,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然根深蒂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同時,茶又成爲人們修身養性的重要元素——“琴棋書畫劍,茶酒詩禮花”。

  民俗專家宋國強說,茶最早的表述文字是“查”,意爲用完餐後喝一碗茶湯,用來減除油膩、消化食物、排除毒素。後到漢代爲“荼”,直到唐代,茶成了人們的日常飲料,使用頻率越來越高,便把“荼”字減去一橫,成爲今日的“茶”了。宋國強認爲,茶的興盛與漢晉佛教傳播、道教興起有關。佛家眼裏,茶是禪定、心靜的必備之物;道家眼裏,茶有助煉“內丹”的作用,同時也是升清降濁、輕身換骨、長生不老的好材料。對茶葉的這些看法和做法,已經脫離作爲飲料的物態形式,始有茶文化之端倪。過去由於條件所限,茶樹是不能移植的',因此茶有“不遷”的別稱,進而被賦予從一而終、忠誠不叛的寓意。至今,在我國的不少民族中,訂婚、結婚的儀式上,以茶敬客仍是一項主要儀式,這一儀式的來源大多也就是由於茶樹 “不遷”的特性。

  對於皖產名茶,安農大茶研所丁以壽副所長如此概括:“黃山毛峯,芽尖峯芒,滋味醇甘,香氣如蘭;六安瓜片,去梗去芽,湯色澄明,回味悠長;太平猴魁,兩葉一芽,平扁挺直,龍飛鳳舞……”在丁以壽看來,中國人以茶養生、修性、聯誼、示禮、怡情、育德,在一杯杯品茶中昇華而成的茶文化,是融茶與自然、社會、人文、藝術於一體的綜合文化體系,蘊涵着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爲文化和精神文化各個層次,以奉獻、利人、利國、儉清和真爲精神,集中繼承和體現了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誠處世的思想。

  如今,人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快節奏時代,也有不少人開始思考、尋求一種讓心靈沉靜下來的慢生活,而讓人靜心,莫若品茗:捧着一杯香茶,讓人在飲茶中品味寧靜、平和,使繃緊的心絃得以鬆弛,傾斜的心理得以平衡。按照丁以壽的看法,這不僅是精神上的享受,還是一種修身立德的有效途徑。

  科學飲茶 健康之道

  每當新茶採摘季,不少指導人健康飲茶的書籍也應時而出,其中,“喝茶健康、健康喝茶、喝健康茶”這一新概念正逐步進入人們視野,呼籲更多的人在品茶的同時,認識茶的健康價值,在科學飲茶中增進健康。

  茶葉含有茶多酚、茶色素、茶氨酸和茶多糖等多種有益成分,這些成分在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防癌、降血脂、增強記憶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功效,保健作用不勝枚舉。

  喝茶講究健康科學的方法。茶有綠茶、花茶、紅茶、烏龍茶等多種類,各有特色和優點,根據自己喜好,不必特別在意季節區分。從營養保健角度看,沏泡茶葉有不少講究:除非嫩葉新茶用85度左右水,一般需用沸水沏泡,可使更多茶多酚溶於水中。在平時的飲茶中,如果我們習慣於加片檸檬片或金桔,利用維生素C可使人體對茶多酚吸收率提高多倍。

  一天喝幾杯茶爲宜?曾有人戲稱:一杯爲品,兩杯爲飲,三杯四杯就是飲牛飲馬的蠢物了。其實,習慣於飲茶的人,可以在上午下午各喝兩至三杯。不僅可以喝茶水,沏泡後的茶葉也可以吃,其中富含維生素E、食物纖維等有助健康的物質。現在,隨着人們對於“純天然”食品的重視,天然的茶葉也逐漸受到人們熱捧,對此,不少專家呼籲:飲茶本是“雅”事,經營者要以人爲本,生產無公害的茶葉,讓馥郁的茶香一直飄下去……

;

中國的茶文化和歷史,是什麼樣的,有沒有歷史好的給我簡單介紹下

中國茶文化是中國製茶、飲茶的文化。作爲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飲茶在古代中國是非常普遍的。中國的茶文化與歐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別很大。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在歷史上吹響了中華茶文化的號角。從此茶的精神滲透了宮廷和社會,深入中國的詩詞、繪畫、書法、宗教、醫學。幾千年來中國不但積累了大量關於茶葉種植、生產的物質文化、更積累了豐富的有關茶的精神文化,這就是中國特有的茶文化,屬於文化學範疇。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鑑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可以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也可以細啜慢飲,達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界。品茶的環境一般由建築物、園林、擺設、茶具等因素組成。飲茶要求安靜、清新、舒適、乾淨。中國園林世界聞名,山水風景更是不可勝數。利用園林或自然山水間,用木頭做亭子、凳子,搭設茶室,給人一種詩情畫意。供人們小憩,不由意趣盎然。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很重禮節。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中國茶文化的內容主要是茶在中國精神文化中的體現,這比“茶風俗”、“茶道”的範疇深廣的多,也是中國茶文化之所以與歐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別很大的原因。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之一,並將成爲21世紀的飲料大王,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餘個國家種茶,尋根溯源,世界各國最初所飲的茶葉,引種的茶種,以及飲茶方法、栽培技術、加工工藝、茶事禮俗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中國傳播去的。中國是茶的發祥地,被譽爲“茶的祖國”。茶,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中國飲茶文化起源於上古時期,有‘神農氏嘗百草,遇毒,以荼解之’的說法。經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日本茶道是於我國唐代傳入日本,而現在提起茶道,人們卻只知日本茶道,不禁使我們不得不做些什麼以弘揚中華這一寶貴的傳統文化。所以我們呼籲:

中國人喝中國茶,發揚傳統文化,再造民族雄風 !

我國是茶的故鄉,悠悠五千年前,"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從而發現了茶的藥用價值。從此,茶從我國西南莽莽原始森林中走向世界。

多少年來,中華茶文化植根於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吸取了民族優秀傳統中豐涵無比的給養,融宗教、哲學、醫學、格律、樂理、繪畫、美學、建築學等各家之長,發展成爲我國文化寶庫中彌可珍貴的遺產,在歷史的長廊中熠熠生輝。

世界第一部茶葉著作——《茶經》,就是出自我國唐代陸羽之手

龍井茶:龍井茶是我國的第一名茶,產於浙江西湖附近的山中,以龍井村獅子峯所產最佳,素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之稱。

碧螺春:康熙所名,產於江蘇吳縣太湖中的洞庭山,成茶外形捲曲呈螺,銀毛遍佈,香濃芬芳,滋味醇厚,湯色嫩綠明亮,茶之珍品。“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最”。

黃山毛峯:產於安徽黃山桃花溪,爲宋代貢茶。

君山銀針:產於岳陽洞庭湖的青螺島,有“洞庭帝子春長恨,二千年來草更長”的描寫。其沖泡後,三起三落,雀舌含珠,刀叢林立,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祁門紅茶:產於安徽祁門縣,又名祁門香。

六安瓜片:產於安徽六安地區齊雲山,外形似瓜子,色綠香高,味鮮甘美,很具特色的片形茶。

信陽毛尖:產於河南信陽大別山。

都勻毛尖:產於貴州布衣族的都勻山區,詩云:“雪芽芳香都勻生,不亞龍井碧螺春。飲罷浮花清鮮味,心曠神怡公關靈”。

武夷巖茶:產於閩北武夷山。99巖,巖巖有茶,一巖一茶,一茶一名,獨特採製,有“大紅袍”、“鐵羅漢”、“肉桂”、“水金龜”。

鐵觀音:於閩南安溪縣。外形頭似蜻蜓,尾似蝌蚪,質地重如鐵,美如觀音,滋味清高醇美,回味甘甜,烏龍茶之上品

“中國茶史”的起源,到目前爲止是衆說紛紜,爭議未定,大致說來,有先秦說、西漢說、三國說。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兩晉北朝,最早喜好飲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唐代開元以後,中國的"茶道"大行,飲茶之風瀰漫朝野,宋承唐代飲茶之風,日益普及。茶神陸羽有著《茶經》一書。《神農本草經》亦有記載關於茶這方面的知識。 中國飲茶始於西漢有史可據,但在西漢時期,中國只有四川一帶飲茶,西漢對茶作過記錄的司馬相如、王褒、楊雄均是四川人。兩漢時期,茶作爲四川的特產,通過進貢的渠道,首先傳到京都長安,並逐漸向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陝西、河南等北方地區傳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飲茶風尚沿水路順長江而傳播到長江中下游地區。從西漢直到三國時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層社會享用的珍稀之品,飲茶限於王公朝士,民間可能很少飲茶。南朝宋何法盛《晉中興書》記:"陸納爲吳興太首時,衛將軍謝安常欲詣納,……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西晉劉琨《與兄子南州刺史演書》有:"吾體中煩悶,恆假真茶,可信致之"。晉左思《嬌女詩》有:"止爲茶荈劇,吹噓對鼎礪"。南朝宋劉義慶《世語新說·輕詆第二十六》記:"褚太傅初渡江。……刺左右多與茗汁"。又《紕漏第三十四》載:"任問人云,此爲茶爲茗。"兩晉時期,江南一帶,"做席竟下飲",文人士大夫間流行飲茶,民間亦有飲茶。南朝梁蕭子顯《南方書·武帝本紀》:"我靈慎勿的牲爲祭。唯設餅、茶飲、乾飯、酒脯而已。"《釋道該說續名僧傳》:"宋釋法瑤,姓楊氏,河東人。……年垂懸車,飯所飲茶。"《宋錄》:"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後魏楊衡之《洛陽伽藍記》卷三城南報德寺:"(王)肅初入國,不食羊肉及酪漿等物。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時給事劉鎬,慕肅之風,專習茗飲。"南朝宋山謙之《吳興記》有"烏程溫度,出御荈","長興啄木岑,每歲吳興、昆陵二郡太守才茶宴會於此,有境會亭。"南北朝時期,帝王公卿、文人道流,茶風較晉更濃。吳興有御茶園,採茶時節二郡太守宴集,大概是督造茶葉,上貢朝廷。望採納!!!

茶文化的出現

       茶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中,所創造的有關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但茶文化一詞的普遍引用,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大多數的茶文化研究者認爲,茶文化是在茶 “被應用過程中”或者說“在茶的品飲活動中”所產生和形成的文化。茶文化“是茶作爲飲料在被使用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文化現象的集合體”。中國發現茶的用途可追溯到我們傳說中的先祖神農氏之時。後來,茶被人們長期使用,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把飲茶當做一種精神享受,產生了各種文化現象和社會功能。在這一過程中,一些與社會生活不相適應的東西被淘汰和摒棄,但更多的是產生和發展,使茶文化的內容得到不斷充實和豐富,也使茶文化從低級走向高級,從物質上升到精神,在不斷髮展中形成自己的個性。最終,使茶文化博大精深,構築成爲世界文化之林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先秦茶文化的醞釀

      唐代陸羽《茶經》記載:“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神農時代,距今有5000年左右。2004年,在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距今6 000年前的文化層中,發掘出部分樹根根塊,後經中日考古界、茶學界鑑定,認爲是“5 500年前人工種植的茶樹根”。按此推測,發現和利用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5 500年前。

       東晉(317—420年)常璩《華陽國志·巴志》中記載,在周武王伐紂時(前1066年) 巴蜀一帶(現今的四川、重慶以及雲南、貴州兩省靠近川渝的部分地區)不但有人工栽培茶園,還出現了以茶爲禮的上貢。“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於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納貢之”,表明3 000年前茶已在人類生活中出現並融入上層社會。

       西漢文學家揚雄《方言》中記載:“蜀人謂茶曰葭萌。”明代文學家楊升庵《郡國外夷考》中記載:“《漢志》葭萌,蜀郡名。葭音芒,《方言》‘蜀人謂茶曰葭萌’,蓋以茶氏郡也。”表明蜀王分封其弟的都邑“葭萌”是“以茶氏郡”,是重要的產茶區。這段文字清楚地記述了在周克殷以後,巴變成宗周的封國,當地出產的茶葉等多種方物成了“納貢”之品。而且其中的茶葉,已經不是採集的野生茶,而是種在園中的“香茗”。說明在西周前巴人不僅利用茶、飲用茶,而且會種茶、製茶和藏茶。因此可推測,在西周之前葭萌就是著名的產茶地。

       諸多事例表明,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先民已開始飲茶、種茶、製茶、藏茶,隨之而生的茶文化現象也開始萌生。

二、秦漢茶文化的萌發

       秦漢時,飲茶已在全國範圍內向大江南北逐漸蔓延開來。但明確表示有“茶”的意義,併爲史學家認爲是茶的最早文字記載,是成書於2200年前秦漢時期的字書《爾雅》,其中有 “檟,苦荼”之說,而“苦荼”當爲茶之意。

       漢景帝劉啓(公元前188—前141年)陽陵墓葬出土的固體茶,堪稱世界上最古老的茶葉。這些茶葉裝在一隻木盒中,是埋在墓葬羣周圍一系列墓坑中,供這位皇帝在另一個世界享用的大量隨葬品之一。漢景帝劉啓卒於公元前141年,因此這些茶葉可追溯至那一年左右。由此,中國古代皇室好飲茶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160年前。

       唐代陸羽在《茶經•七之事》中提到的《茶陵圖經》載,地處湖南的茶陵古稱荼陵,是西漢荼陵侯劉沂的領地。荼陵的命名也始於西漢,陸羽《茶經》中對其名的由來說得很清楚:“茶陵者,所謂陵谷生茶茗焉。”《茶經•七之事》還記載:“漢,仙人丹丘子,黃山君;司馬文園令相如,揚執戟雄。”陸羽在談及諸多發生在中唐及中唐前的茶事時,特別提到丹丘子,說他是一個漢代仙人,也就是以後《神異記》中指點晉時餘姚人獲大茗的那個道士。而丹丘位於今浙江寧海縣南九十里,屬有名的茶產地和佛教名山天台山支脈。黃山君,也是漢代得道的一個仙人。黃山,位於安徽歙縣境內,是著名的黃山毛峯茶產地。這表明至遲在漢時,茶的種植、生產和飲用,由巴蜀經荊楚傳到長江中下游和浙江沿海一帶了。同時提到的司馬相如與揚雄是漢賦大家。我國文學史上,楚辭、漢賦、唐詩都是光輝的時代。提起漢賦,首推司馬相如與揚雄,常並稱“揚馬”。恰巧,這兩位大漢賦家都是我國早期的著名茶人。司馬相如作《凡將篇》、揚雄作《方言》,一個從藥物角度,一個從文字語言角度,都談到茶。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 司馬相如,爲蜀成都人,他所著的《凡將篇》中,記錄了當時的20種藥物,其中談及的“荈詫”便是茶。這是把茶作爲藥物的最早文字記載。西漢末年揚雄的《方言》中,也寫道:“蜀西南人謂茶曰蔎。”

       西漢神爵三年(公元前59) ,王褒《僮約》中有“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的記述。說明漢時已有飲茶的器具,且講究烹茶技藝。而“武陽(現四川彭山) 買荼”表明,當時在集市上已有商品茶葉出售。在王褒《僮約》之前,關於如此進步的飲茶法,以及茶作爲商品的記載幾乎沒有。王褒《僮約》的出現說明當時至少在四川成都一帶,飲茶已成爲上層人家的生活習慣,茶已成爲商品。據此推側,茶樹的人工栽培在相當範圍內已較普及,茶的加工技術也已達到符合當時商品茶的要求,並已逐漸擴大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還出現了茶葉集市。

        從歷史文獻和漢古看,西漢時,貴族飲茶已成時尚,東漢很可能更普遍。東漢(25—220年) 許慎撰,北宋徐鉉等校訂的《說文解字》中說:“荼,苦茶也,······此即今之茶字。”與此同時,飲茶器具也開始從食器中分離出來,浙江湖州出土的嵌有“茶”字的東漢四系罍和浙江上虞出土的東漢越窯茶器就是例證。

        至此已有足夠史料表明,至遲在秦漢時,茶作爲一種飲料,已開始從巴蜀蔓延開來;而茶葉種植也已擴展到大江南北許多地方;飲茶開始爲文人所好,這就爲茶由物質範疇上升到精神領域打下了基礎。茶文化作爲一種現象,已逐漸顯現於世。

三、魏晉南北朝茶文化的形成

       朱自振在《茶史初探》說:“我國發現、利用和飲用茶葉的歷史雖然非常悠遠,但是從文獻記載來說,漢以前乃至三國的茶史資料十分稀少,以至對這時的茶,只能稱之爲是一種只流傳巴蜀的區域性的簡單飲料文化。至兩晉以後,隨着茶葉文化與我國各地社會生活和其他文化的進一步相會、相融和相互影響,也隨着文獻記載的增多,這才初步顯示和構建出了我國古代茶葉文化的特點及系統。”魏晉南北朝時期是茶文化的形成期,茶的藥用及飲用價值得到進一步發掘,飲茶進一步在南方上層社會流行,並開始浸潤到社會多個層面,被用作待客、祭祀等,也被稱爲“素業”,抹上了節儉、樸素、清淡、廉潔的色彩。同時,帝王、貴族、文人飲茶的事蹟屢見不鮮,文人也開始謳歌茶葉,出現了以茶爲主角的文學藝術作品。茶初步向精神層面演化,並與儒佛道有了初步的融合。

(一)三國時期:茶葉功效認識的深化期

       在三國華佗(約145—208年)的《食論》中,有“苦茶久食,益意思”之句,表明當時茶的藥理功能已爲人知。三國吳時,人稱太極仙翁的仙道家葛玄(164—244年),已將茶作爲養生、、陶情之物。現有史料證明,葛玄種茶之地有兩處:一處在浙江天台山華頂,另一處是在浙江臨海的蓋竹山。南宋胡融《葛仙茗園》詩曰:“……草秀仙翁園,春風發幽茗。……攜壺汲飛瀑,呼我烹石鼎。……”南宋天台山道士白玉蟾《天台山賦》雲:“釋子耘藥,仙翁種茶。”清康熙《天台山全志》載:“茶圃,在華頂峯旁,相傳爲葛玄種茶之圃。”清《浙江通志·物產》載:“蓋竹山,有仙翁茶園,舊傳葛元植茗於此。”清乾隆齊召南《蓋竹山長耀寶光道院記》稱:“吳葛孝先嚐營精舍,至今有仙翁茶園。”齊召南另有《台山五仙歌·葛孝先》詩曰:“華頂長留茶圃雲,赤城猶熾丹爐火。”這些史料均記載葛玄爲煉丹養生而種植茶樹,建造茶園。道家認爲茶是集天之精氣、地之靈氣、人之神氣於一體之靈草,是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產物。所以,葛玄在天台山種茶煉丹,當在情理之中。這是有文字記載的江南最早的茶園,因此葛玄被稱爲“江南茶祖”。1998年5月,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創會會長王家揚帶領著名茶葉專家實地考察,證實天台山脈主峯歸雲洞前尚存的30多株進化型古茶樹,是葛玄手植茶樹留下的後代。遂立“葛仙茗圃”碑以做紀念,並立有碑文:“葛玄茗圃,爲三國吳時高道葛玄住山時的植茗之圃,位於天台山蓮花峯南麓歸雲洞前……”

       晉代(265—420年)陳壽的《三國志·吳志·韋曜傳》載:吳國國君“孫皓每饗宴,坐席無不率以七升爲限,雖不盡入口,皆澆灌取盡。曜飲酒不過二升,皓初禮異,密賜茶荈以代酒。”從這則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宮廷中有茶葉的儲備;茶被當做酒的替代品。由此可見,至遲在三國吳時,吳國的上層社會已經有一定程度的飲茶風俗了,宮廷中已有“以茶代酒”之舉。

       三國吳(222—280年)秦菁《秦子》:“顧彥先曰:‘有味如臛,飲而不醉;無味如茶,飲而醒焉,醉人何用也。'”這裏“臛”是指肉湯,飲用肉湯和飲茶應該是相對於飲酒而言。肉湯不會讓人醉,飲茶非但不會讓人醉,反而提神振氣、頭腦清醒。如果說《三國志·韋曜傳》中的以茶代酒尚是生理原因不得已而爲之的行爲,《秦子》中的這段話則說明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茶本身的功效了。

       三國魏(220—265年)張揖《廣雅》同樣認識到茶有醒酒、振奮精神的作用:“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三國魏吳普《本草》認爲茶可以安心益氣、耳聰目明、延年益壽:“苦菜,味苦寒,無毒。久服安心益氣,聰察少臥,輕身、耐老、耐飢寒豪氣,不老。”

       三國時期,人們進一步認識到了茶葉功效。對茶葉功效認識的深化,一方面豐富了茶自身的內涵,另一方面又爲飲茶風尚的進一步傳播創造了條件。三國的歷史較爲短暫,與茶有關的記載也相對有限,只有寥寥數條。除了上面幾處記載,三國時張揖的《埤蒼》、郭璞的《爾雅注》、張華的《博物志》等都有關於茶事的記載。傅巽的《七誨》中寫到當時8種珍品:“蒲桃、宛柰、齊柿、燕慄、峘阻黃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極石蜜。”南中相當於現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及雲南、貴州兩省。表明當時茶已列入珍品之列。

(二)兩晉時期:茶文化的形成期

       與三國時期相比,兩晉時期飲茶的風氣日漸盛行,茶逐漸與人們的社會文化生活交匯融合,與茶有關的文獻記載增多。中國茶文化的特徵和風格開始初步顯現與構建。人們把飲茶作爲一種高級享受和精神力量而超出它的一般自然使用價值。

       兩晉時期,隨着飲用人數的增多,茶從藥用逐漸向飲用轉變,飲茶的風氣有所普及。《本草衍義》記載:“晉溫嶠上表貢茶千斤,茗三百斤。”這裏表明,在晉代宮廷裏茶的消費量很大。西晉末,八王起事:“惠帝蒙塵洛陽,黃門以瓦孟盛荼上至尊”,晉惠帝淪爲階下囚之時,還不忘飲用茶水,可見其對茶的嗜好程度非同一般。

       與此同時,茶葉及茶水的買賣交易有了初步發展。據《太平御覽》引《傳》雲江統:“遷懷太子洗馬,嘗上疏諫雲:‘今西園賣酰、麪、茶、菜、藍子之屬,虧敗國體’。”酰、麪、菜、藍子等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在茶和這些物品在西園一起售賣,說明在當地茶已經是人們日常飲用品。

       晉時,詠茶詩作開始涌現。西晉(265—316年)左思的《嬌女》詩是中國最早的茶詩,詩中有:“心爲茶荈劇,吹噓對鼎䥶”之句,寫的是左思的兩個嬌女,因急於品香茗,就用嘴對着燒水的“鼎”吹氣。西晉張載有《登成都樓詩》,其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之句,六清,是指古時的六種飲料:水、漿、醴、涼、醫、酏。作者讚譽,茶的芳醇勝過這六種飲料,傳遍全國九州。西晉孫楚《出歌》中,又有“茱萸出芳樹顛,鯉魚出洛水泉。白鹽出河東,美豉出魯淵。薑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蓼蘇出溝渠,精稗出中田”之說。此外,在兩晉之際杜育的《荈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首以茶爲主題的詩歌,也是中國茶文化史上的第一部完整地記載了茶葉從種植到品飲全過程的作品。從茶的種植、生長環境到採摘時節,從勞動場景到烹茶、選水以及茶具的選擇和飲茶的效用等內容都一一記錄其中。這些詩作一方面道出了飲茶習俗傳播的廣泛性,另一方面也說明茶給人的精神帶來愉悅。

       該時期,飲茶開始被人們賦予節儉、樸素、清廉等社會所崇尚的品質,是養廉的手段之一。養廉問題的提出與當時的社會狀況有直接關係的。始自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在晉代日漸完備,該制度鞏固了東漢末年開始形成的門閥制。當時不僅帝王、貴族聚斂成風,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誇豪鬥富爲美,多效膏粱厚味。於是,曾擔任太子洗馬、尚書右丞、御史中丞等職的西晉文學家傅鹹疾呼:“竊謂奢侈之費,甚於天災。”於是,在晉代社會日漸奢靡的社會背景下,一些有識之士提出了養廉的問題。據南朝宋(420—479年)何法盛撰的《晉中興書》中記載,東晉陸納爲吳興太守時,“衛將軍謝安常欲詣納(《晉書》雲:納爲禮部尚書)。納兄子俶,怪納無所備,不敢問之,乃私蓄十數人饌。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俶遂陳盛饌,珍羞畢具。及安去,納杖俶四十,雲:‘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穢吾素業。’”說明在東晉(317—420年)時,身居吳興太守的陸納,不但提倡“以茶待客”,而且僅用茶、果招待衛將軍謝安,用茶表自身的清廉。又如,在唐代房玄齡等撰的《晉書》中,還記載着東晉徵西大將軍“桓溫爲揚州牧,性儉,每宴飲,唯下七奠柈茶果而已”。這進一步表明,晉時上層社會流行“以茶、果宴客”,用以標榜節儉。這一流行從客觀上促進了飲茶的普及。我們看到,在陸納、桓溫那裏,飲茶已不是僅僅爲提神、解渴,它開始產生社會功能,成爲表示一種精神、情操的手段。此時,飲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價值爲人所用,而且已進入人精神領域。茶的“文化功能”開始表現出來。此後,“以茶代酒”,“以茶養廉”,一直成爲我國茶人的優良傳統。

       兩晉時期的飲茶之風還與清談之風的盛行有着緊密的聯繫。魏晉以來,天下亂,文人無以匡世,漸興清談之風。最初的清談家多酒徒。竹林七賢之類,如阮籍、劉伶等,皆爲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好酒之人。酒能使人興奮,但醉了也會舉止失措,胡言亂語。而茶則可竟日長飲而始終清醒,於是清談家們從好酒轉向好茶。所以後期的清談家出現了許多茶人,以茶助清談之興。《世說新語》載:東晉清談家王濛好飲茶,每有客至必以茶待客,有的士大夫甚以爲苦,每欲往王濛家去便雲“今日有水厄”,把飲茶看作遭受水災之苦。後來,“水厄”二字便成爲南方茶人常用的戲語。《洛陽伽藍記》中記載,梁武帝之子蕭正德降魏,魏人元乂欲爲其設茶,先問:“卿於水厄多少?”這本是問蕭正德能喝多少茶水,然而蕭正德顯然沒有聽過王濛“水厄”的段子,於是茫然回道:“下官雖生於南方水鄉,卻不曾遭受過水災之難。”引得周圍笑。今人鄧子琴先生著《中國風俗史》,把魏晉清談之風分爲四個時期,認爲前兩個時期的清談家多好飲酒,而後兩個時期的清談家多以飲茶爲助談的手段,故認爲“如王衍之終日清談,必與水漿有關,中國飲茶之嗜好,亦當盛於此時,而清談家當尤倡之”。

        唐代陸羽《茶經》引《晉書·藝術傳》曰:“敦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鬆、桂、蜜之氣,所飲茶蘇(含有紫蘇的茶)而已。”單道開是東晉敦煌人,幼年開始過隱居生活,後習辟穀,“不畏寒暑”。又於後趙武帝(335—349年)時在河北臨漳昭德寺爲僧。期間,單道開在室內坐禪時,曾用飲紫蘇茶來防止睡眠,這是佛教與茶結緣的最早文字記錄。

       總之,兩晉時期茶不僅是人們提神解渴的飲料,在茶使用價值被人們充分認識和利用的同時,人們逐漸感受到了茶給人所帶來的審美情感和精神愉悅,茶於是被賦予了新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功能。茶成爲日常待客的飲品,在宴會上經常出現,能夠助聚會之雅興;飲茶之風在文人中興起,爲茶吟詩作賦,引爲雅舉;茶被用來表現人們的精神和操守,是清廉的標誌。這一切可以說明,茶文化在該時期已形成。

(三)南北朝時期:茶文化的初步發展期

       南北朝是朝代更迭、鬥爭不斷的時期,同時也是文化大融合的時期,各種思想交融碰撞。相比北朝,南朝社會較爲穩定,物質生產較爲富足。西晉末年,很多士族從北方遷往南方,經濟中心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轉移。南朝的社會狀況及南北朝之間人員的往來爲茶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該時期茶己經成爲南方較爲尋常的飲品。《宋錄》是一部記錄南朝宋史實的著作,著錄於《隋書·經籍志》,曰:“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這表明住持安徽壽縣八公山的法師曇濟道人侍奉王子,是以“設茶茗”相待。南朝齊世祖武皇帝(483—494年在位)蕭賾是一個佛教信徒,也是個比較開明的帝王,他在位期間朝廷無大的戰事,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在他的遺詔中曰:“我靈座上,慎勿以牲爲祭,但設餅果、茶飲、乾飯、酒脯而已。” 並要“天下貴賤,鹹同此制”,想帶頭提倡簡樸的好風氣,開創了“以茶爲祭”的先河。這段記載一方面說明蕭賾將茶視爲檢行的標誌,這是兩晉時期“以茶養廉”的延續;另一方面,茶與餅、乾飯、酒脯等相提並論,說明茶在當時是較爲常見的飲品。《謝晉安王餉米等啓》中亦載:“傅詔李孟孫宣教旨,垂賜米、酒、瓜、筍、菹、脯、酢、茗八種。”該文同樣證明,南朝江浙一帶,茶己經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中較爲尋常的飲品。《洛陽伽藍記》記載,當時魏定都洛陽,爲獎勵南人歸魏,於洛陽城南伊洛二水之濱設歸正裏,又稱“吳人裏”。於是,南方的飲茶之風也傳到中州之地。有位叫劉鎬的人效仿從南朝投奔北魏的王肅,“專習茗飲”。有人說他是附庸風雅,東施效顰。自此朝貴宴會雖設茗飲而衆人皆不復食。可見當時隨着南人和北人的交流往來,茶已經向北方傳播,但飲茶之風仍是南方文人的好尚,北朝尚未形成習慣。

       南朝處於繼漢開唐的階段,無論詩賦、散文、文學理論都很有成就,尤其是玄學相當流行。玄學是魏晉時期一種哲學思潮,主要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義。玄學家的思想特點一是崇尚清談高雅,二是喜歡作自由自在的玄想,天上地下,剖析社會自然的深刻道理。終日談說,會口乾舌燥,演講學問又不比酒會可以隨心所欲,談吐舉止都要恰當,思路還要清楚。而茶不僅能提神益思,還能保持人平和的心境,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所以玄學家也愛喝茶。於是,茶與文人的關係更進一步。范文瀾先生在考察東晉南朝時期的瓷器生產時曾經談到,早在西晉,文人作賦,茶、酒便與瓷器聯繫起來。而到東晉南朝近三百年間,士人把飲茶看做一種享受,開始進一步研究茶具,從而進一步推動了越瓷的發展。

       南北朝時期,道教思想大行其道,佛教在這時正處於一個與漢文化進一步結合,艱難發展的時期。道家修行長生不老之術,佛教徒坐禪唸經。而茶不僅能使人不眠,而且能升清降濁,疏通經絡,所以他們都愛喝茶。於是,除文人之外,和尚、道士、鬼神,都與茶聯繫起來。南北朝時許多神怪故事中出現大量與茶有關的事件便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南朝劉敬叔著《異苑》,說剡縣陳務妻年輕守寡,房宅下多古墓,陳務妻好飲茶,常以茶祭地下亡魂。一日鬼魂在夢中相謝,次日陳務妻得錢十萬養活自己的三個孩子。《廣陵耆老傳》記載,晉元帝時有位老太婆在市上賣茶,從早到晚壺中茶也不見少,所得錢皆送乞丐和窮人。後州官以爲有傷“風化”,將老太婆捕入獄,夜間老婆婆自窗中帶着茶具飛走了,證明她是一個神仙。《釋道該說續名僧傳》說,南朝法瑤和尚好飲茶,活到九十九歲。南朝齊樑(479—556年)著名的道教思想家、醫學家陶弘景在《雜錄》中記載:“苦茶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丹丘子、黃山君都是傳說中的“仙人”,這裏指飲茶有“輕身換骨”之功效。這些茶與丹丘子、黃山君等仙人和神怪的傳說,反映了早期道教提倡飲茶,並對茶的功效的認知。從這些記載我們看到,在東晉和南北朝之時,茶已進入了宗教領域,儘管此時還沒有形成後來完整的宗教飲茶儀式和闡明茶的思想原理,但它已經脫離作爲飲食的一般物態形式。

       此時,文獻中關於茶的記載也有所增多。除了上面的引用的以外,一些詩詞特別是地方誌中都提及到了茶葉,例如,《坤元錄》、《括地圖》、《吳興記》、《夷陵圖經》、《永嘉圖經》、《淮陰圖經》和《茶陵圖經》等。詩人鮑照之妹鮑令暉有《香茗賦集》刊行於世,可惜今已已散佚。

在魏晉南北朝,茶文化的基本形態己經形成,呈現出多種可能,但尚未成熟。這預示着一個新的茶文化時代即將到來。

標籤:茶文化 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