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瑪格麗特米切爾簡介

瑪格麗特米切爾簡介

瑪格麗特·米切爾(Margaret Mitchell,1900年11月8日-1949年8月16日)是美國作家,因其才華橫溢的小說《飄》(Gone with the Wind)而聞名於世。正是這部小說使她獲得了1937年的普利策小說獎,並且成爲了暢銷書的經典之作。《飄》被改編成了經典電影,並因此獲得了十一項奧斯卡獎。 米切爾出生於美國亞特蘭大市。她從小就是一個敏銳、富有創造力和才華橫溢的女孩。畢業於亞特蘭大的華盛頓塔克夫萊爾女子學院,她在1918年進入斯密學院,研究新聞專業。但是由於一次意外的事故,使得她被迫中途離校。然而,她熱愛閱讀,喜歡寫作,經常在家中的小說中找到樂趣。在她的創作生涯中,《飄》是她唯一出版的長篇小說,她在創作時曾定名爲“飄零的人生”。除了其文學成就之外,米切爾還參與了多項慈善事業,包括爲兒童和動物做出貢獻。然而,她的生命也因交通事故而戛然而止,享年48歲。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飄>的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芒內爾林·米切爾(英語:Margaret Munnerlyn Mitchell,1900年11月8日-1949年8月16日),生於美國亞特蘭大,美國文學家,世界文學名著《亂世佳人》的作者。

亂世佳人至今仍爲最暢銷的小說之一,至今已發行了三千多萬冊,尤其改編的電影於1939年上映,成爲好萊塢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還得到十座奧斯卡的殊榮。

瑪格麗特·米切爾生於美國佐治亞州的亞特蘭大,父親尤金·米切爾爲一位律師,母親爲瑪麗·伊麗莎白也是一名律師。哥哥拉塞爾·斯蒂芬斯·米切爾生於1894年,同年夭折;亞歷山大·斯蒂芬斯·米切爾大她四歲。她的童年生活大多在其母親的一位遠房親戚家度過。

從華盛頓神學院畢業後,她進入路易斯學院就讀,但在一年級時遭到退學,1918年,在她母親死於西班牙型流行冒後,便搬回亞特蘭大。之後,她無心學業,在亞特蘭大新聞週刊找到工作,並用佩琪‧米切爾的筆名爲雜誌撰寫週日專欄。

擴展資料:

1949年8月11日晚,瑪格麗特·米切爾與丈夫約翰·馬什準備去看電影《夜夜春宵》,欲過桃樹街時,米切爾在亞特蘭大第十三街與桃樹街交叉路口被一輛超速行駛的汽車撞倒。米切爾此後一直都未完全恢復意識,5天后,即8月16日,米切爾在格雷迪醫院去世,享年48歲。

肇事司機休·格拉維特(Hugh Gravitt)是一名的士司機,案發時並不當班,開的是私家車。案發後,格拉維特因酒駕被捕,交了5450美元保釋金後釋放,直到米切爾去世。

格拉維特起初受到醉駕、超速駕駛和逆向行駛指控。1949年11月,裁定犯有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18個月徒刑。實際服刑時間將近11個月。1994年,格拉維特去世,享年73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瑪格麗特·米切爾

關於瑪格麗特.米切爾??如題 謝謝了

瑪格麗特.米切爾簡介 : 1、簡介: 瑪格麗特.米切爾,全名: 瑪格麗特·芒內爾林·米切爾(1900年11月8日-1949年8月16日),美國作家,1937年普利策獎獲得者,因車禍身亡,代表作品《飄》(又譯《亂世佳人》)。 2、生平簡歷: 1900年11月8日,瑪格麗特·米切爾出生於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一個律師家庭。她的父親曾經是亞特蘭大市的歷史學會。在南北戰爭期間,亞特蘭大曾於1864年落入北方軍將領舒爾曼之手。後來,這便成了亞特蘭大居民熱衷的話題。自孩提時起,瑪格麗特就時時聽到她父親與朋友們,甚至居民之間談論南北戰爭。當26歲的瑪格麗特決定創作一部有關南北戰爭的小說時,亞特蘭大自然就成了小說的背景。 瑪格麗特曾就讀於馬薩諸塞州的史密斯學院。後因母親病逝,家中需要她來主持家務,於是不得不中途退學。從1922年起,她開始用自己的暱稱”佩吉”爲《亞特蘭大日報》撰稿。 在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之後,瑪格麗特於1925年與佐治力公司的廣告部主任約翰·馬什結婚。 創作經歷 1926年,由於腿部負傷,瑪格麗特辭去報社的工作。開始致力於創作。《飄》的寫作佔去了她近10年的時間。小說大部分章節的初稿在1929年就完成了。 1935年春,麥克米倫出版公司的編輯哈羅德·拉瑟姆在全國各地組稿。當他來到亞特蘭大時,偶爾聽說了瑪格麗特寫書的情況。起初,瑪格麗特否認她在寫小說,因爲她不相信南方人對南北戰爭的看法能讓北方的出版商感興趣。結果,就在拉瑟姆離開亞特蘭大的前一天,瑪格麗特才送去了她已經打好的近五英尺厚的手稿。同年7月,麥克未司決定出版這部小說,並暫定名爲《明天是新的一天》。 此後,瑪格麗特花了半年的時間來反覆覈實小說中所涉及的歷史事件的具體時間和地點。她引用美國詩人歐內斯特·道森的一句詩,將小說的題目改爲《隨風而去》(漢譯名爲《飄》)。 1936年6月30日,這位無名作家的”鉅著”一經面世,其銷售情況立即打破了美國出版界的多項紀錄:日銷售量最高時爲5萬冊;前六個月發行了100萬冊;第一年200萬冊。隨後,小說獲得了1937年普利策獎和美國出版商協會獎。就在小說問世的當年,好萊塢便以5萬美元的代價購得將《飄》改編成電影的權利。由大衛·塞爾茲尼克執導,克拉克·加布爾和維維安·利主演的電影《飄》於1939年問世。 截止70年代末期,小說己被譯成27種文字,在全世界的銷售量也逾2000萬冊。 自《飄》發表以後,直至1949年8月16日因車禍而喪生,她再也沒有發表任何作品。不過她留下了大量書信。她的書信集1976年由麥克米司出版,題名爲《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書信集》。 1949年 8月16日因車禍而喪生,她再也沒有發表任何作品。 代表作品: 《飄》(又譯《亂世佳人》

瑪格麗特·米切爾人物簡介

瑪格麗特·米切爾

瑪格麗特·米切爾(MargaretMitchell,1900年11月8日—1949年8月16日),美國現代著名女作家。

1900年11月8日出生於佐治亞州的亞特蘭大。曾獲文學博士學位,擔任過《亞特蘭大新聞報》的記者。1937年她因長篇小說《飄》獲得普利策獎。1939年獲紐約南方協會金質獎章。1949年8月16日,她在車禍中罹難。她短暫的一生並未留下太多的作品,但只一部《飄》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學史中不可動搖的地位。

中文名:瑪格麗特·米切爾

外文名:MargaretMitchell

國籍:美國

出生地:佐治亞州亞特蘭大

出生日期:1900年11月8日

逝世日期:1949年8月16日

職業:作家、記者

主要成就:1937年普利策小說獎

代表作品:《飄》(或亂世佳人)

配偶:約翰·馬什

性別:女

人物生平

瑪格麗特·米切爾何以將在南北戰爭的腥風血雨中綻放的愛情描繪得如此扣人心絃?這正與她的成長經歷和不幸的愛情有着莫大的關係。

瑪格麗特·米切爾於1900年出生於美國南部的新生代城市亞特蘭大,三四歲時,她就喜歡聽關於亞特蘭大歷史的故事。她的外祖母時常坐在房前的門廊上,給坐在自己膝上的小瑪格麗特指點着一條一直穿過後院的南部同盟的戰壕。然而,她繪聲繪色地講述那個夜晚,即1864年11月15日那晚的大火,“大片大片的火焰吞沒了整個城市,你無論朝哪兒看,都有一片奇怪而難以形容的亮光映徹天際。”這便是作品中亞特蘭大淪陷當晚的原型,當英國影星費雯·麗身着藍色禮服,一雙耀着熒光的眼睛,臉上一層憂慮出現在人們的面前時,郝思嘉的形象已經完全深入人心了,其實,這何嘗不是米切爾自己呢?

亞特蘭大的戰爭讓小瑪格麗特神往,和那些同盟老兵的出遊便成了她的一大嗜好。他們對於瑪格麗特非常喜愛,教會她駕馭馬的技術,這讓瑪格麗特更趨向於一個男孩子,這也正像她筆下的郝思嘉。

她從小生活的菲茨塔拉德莊園便成了文中野餐烤肉的重要場景,衛希禮的原型便是瑪格麗特年少時初戀的那位早亡的英俊軍官,而郝思嘉的幾段遭遇更赫然就是米切爾自己生活中不幸的投影。母親的病逝爲瑪格麗特的人生投下了巨大的陰影,她從不得不成爲父親與兄弟的支柱,到失去生的活力而選擇逃避,這和文中的郝思嘉是多麼異曲同工!唉,若不是生活中有着真真切切的痛苦,人們如何從她的文字裏讀得出那麼多無可奈何的嘆息呢?

一戰的風波第一次讓瑪格麗特體驗到了戰爭的真實與殘酷。頭一回,她意識到生命的可貴。童年時代聽過的可怖戰爭故事像幽靈一樣回來糾纏她,此時她開始經歷噩夢與失眠的痛苦,這也將折磨她一生。1918年,即瑪格麗特18歲時,她已經出落成一位南方美女。她結識了一名青年軍官——克利福特·亨利少尉。她很快陷入了情網。亨利有着英俊的外表,詩人般的氣質,這便是瑪格麗特心中的“衛希禮”;但戰爭奪去了這個年青人的生命,也給瑪格麗特帶來了畢生的痛苦。這大概也就是郝思嘉對衛希禮愛情火熱與瘋狂的來源,米切爾將之融入於作品本身,以緬懷她的初戀情人。

母親梅貝莉的去世,讓瑪格麗特成爲她父親和長兄生命中唯一的女人。亦如她的作品一樣,她代表不了母親在父親心中的位置。母親一直是父親生活的動力和勇氣,她失去了所有的活力,只能選擇逃避。這與郝思嘉的處境是何其相似,瑪格麗特無形中將自己的生活再次融入作品。

如同郝思嘉一樣,瑪格麗特生來就有一種反叛的氣質。她同狂放不羈的厄普肖結識,並憑着一時的衝動與一個冷酷無情、酗酒成性的惡棍結婚。這不能不說是她的不幸。這段婚姻不久便以失敗告終,雖然她很快便重新振作,但這段婚姻帶給她的痛苦和屈辱一直伴隨着她直到死亡。

1934年,瑪格麗特成爲一名大牌記者,從事她所喜歡的寫作。她與一直支持和深愛她的約翰·馬什結合,這是她的幸運,沒有馬什,《飄》就不可能發表和完成,但也正是因爲《飄》的發表,瑪格麗特的餘生就成了一個莫大的悲劇,其悲劇意義遠遠超出郝思嘉的結局。

“她從未真正理解過她所愛的那兩個男人中的任何一個,所以她把兩個人都失去了。”

這是米切爾對郝思嘉愛情的總結,同時也是她對自己的總結。

她一生只出版了一部作品。它標價3美元,卻被炒到了60美元,而當時美國一處不錯的旅館,月租金也不過30美元。

說起上個世紀里美國的女作家們,便不得不提瑪格麗特·米切爾。她一生只出版了一部作品——《飄》,但它所產生的影響力,令人歎爲觀止。《飄》於1936年6月30日問世,打破了當時的所有出版紀錄。前六月它的發行量便高達1000萬冊,日銷售量最高達到5萬冊。它標價3美元,卻被炒到了60美元,而當時美國一處不錯的旅館,月租金也不過30美元。如此叫好又叫座的成績,使它在1937年榮獲了普利策獎和美國出版商協會獎。更不用提小說改編的電影《亂世佳人》所獲得的巨大成功,讓它更加聲名遠揚,以至於截至上世紀70年代末期,小說被翻譯成27種文字,暢銷全球。

當時,人們爭相一睹瑪格麗特·米切爾的芳容,她所到之處,迎接她的人羣甚至比迎接羅斯福總統的還要多。

1949年8月16日,爲中國讀者所熟悉的美國著名小說《飄》(由小說改編的電影《亂世佳人》)的原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逝世。

從1927年瑪格麗特·米切爾提筆到1936年《飄》的問世,歷時10年時間裏,約翰·馬什每天幾乎總在做着相同的兩件事情:白天,他是亞特蘭大動力公司廣告部的經理;晚上,他是瑪格麗特·米切爾的書稿編輯。“約翰·馬什在這一階段對小說所作的貢獻無論怎樣估價都不爲過分。他充當着佩吉(瑪格麗特·米切爾的暱稱)的編輯的角色,而且幹得相當不錯。”約翰·馬什對於妻子的天賦和成功深信不疑,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願捨棄一切去擁抱這種天賦。”事實正如他所說的,漫漫十年當中,爲了那冥冥之中的輝煌,約翰·馬什幾盡捨棄了作爲一個男人在事業、生活上的追求和享受,他將全部智慧和精力都傾注於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創作當中,並以此爲己任、爲樂趣。

約翰·馬什作爲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丈夫,作爲一名廣告人,他以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生命爲代價去擁抱瑪格麗特·米切爾的才華,在《飄》的整個創作過程中,他是瑪格麗特·米切爾忠實有用的書稿編輯;在《飄》問世之後,他是瑪格麗特·米切爾勤奮辛勞的祕書,以至後來身體癱瘓,他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生命都融入到了瑪格麗特·米切爾的生命之中和《飄》的字裏行間。

人物評價

【我讀瑪格麗特·米切爾】

拋諸去日,緊握朝陽

朝海專欄

偏執的無神有鬼論者,因爲信仰文字與音符的傾訴力量而投身到孜孜不倦地創作中去。崇尚金屬精神的不靠譜女主唱,要寫遍人性醜惡也要樂觀犯二的拖稿小說作者,無可救藥的古典文學癡迷幻想家。新浪微博:@朝了個海的貓

人們無法選擇生活帶來的痛苦,卻可拍一拍身上的土,起身緊一緊拳頭,笑着說一句:“明天將是新的一天。”

說起上個世紀里美國的女作家們,便不得不提起一個傳奇的名字。她一生只出版了一部作品,這部作品給人們帶來的衝擊之大,從它一經出版,前六月的發行量便高達1000萬冊,日銷售量最高達到5萬冊中可見一斑。如此叫好又叫座的成績,使它在1937年榮獲了普利策獎和美國出版商協會獎。更不用提小說改編的電影所獲得的巨大成功,讓它更加聲名遠揚,以至於截至70年代末期,小說被翻譯成27種文字,暢銷全球。

瑪格麗特·米切爾絕對稱得上是美國文學史上一顆最爲璀璨的明星。

她出生在1900年那個新世紀的開始,象徵着一切消亡與一切誕生的時代。佐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市是她的故鄉。父親是律師,曾擔任亞特蘭大市歷史學會的。作爲南北戰爭中落入北方將領舒爾曼手中的南方要塞,那個燃燒的夜晚成了每個亞特蘭大市民們津津樂道的故事。受到父輩們的影響,瑪格麗特自小便對那個未知的戰爭年代充滿好奇,這好奇敦促着她探尋一切歷史的痕跡。她騎馬與老兵出遊,聽他們講述戰爭的故事,再加以肆意想象。這些想象出來的故事,只怕正是日後那個偉大故事的雛形。

瑪格麗特極善於從眼睛來描寫人物特點,常常寥寥數筆便能使人活靈活現。她不喜隱喻,不用複雜的形容辭藻,不愛華麗的排比句式,更拒絕朦朧婉轉的表述。她只是忠實地、利落地,將自己腦海中浮現的臉龐如實描繪出來。常常覺得,米切爾用於寫作的筆必定有着極其鋒利的筆尖,才助她寫作時如風般迅疾而不拖泥帶水,席捲之後,隱隱現出女性的柔美之感。小說一開篇便是極鋒利的一句:“斯嘉麗·奧哈拉長得並不漂亮,但是男人們像塔爾頓家那對孿生兄弟爲她的魅力所迷住時,就不會這樣想了。”然而犀利過後,她又細細地公正地描述了這位女主角的長相,像是怕人想象不出似的,一眉一眼都實打實地寫在紙上。最妙處是寫眼睛。斯嘉麗貓一樣狡黠的綠眼睛,瑞德巴特勒戲謔而帶着暖意的黑眼睛,阿希禮憂鬱的淡灰色瞳孔,玫蘭妮母鹿般溫順的棕色瞳孔,處處透着它的靈魂,每每都比人物動作更快地反映出情感。即便是瑪格麗特本人有意貶損的人物,她也調皮似的着意從眼睛落筆,像她借斯嘉麗之口形容英迪亞的睫毛稀疏如母兔,當真是又形象又刻薄,叫人忍不住也學着瑞德巴特勒一樣,低低壞笑出幾聲來。

寫人寫實,寫事更加真實,這是瑪格麗特明顯不同於其他女性作家的一點,她的文法似乎更像她個性本身,說的再直白些,或許更像她筆下的斯嘉麗一樣,毫不避諱。細觀瑪格麗特的一生,樁樁件件,似乎都能和她筆下的故事有所牽連。《飄》的故事落腳於真實的歷史背景,取材於可信的歷史故事,再加上米切爾本人的個人經歷,幾乎是真實到觸手可及的地步。譬如她從小生活的菲茨塔拉德莊園便成了文中野餐烤肉的重要場景,阿希禮的原型便是瑪格麗特年少時初戀的那位早亡的英俊軍官,而斯嘉麗的幾段遭遇更赫然就是米切爾自己生活中不幸的投影。母親的病逝爲瑪格麗特的人生投下了巨大的陰影,她從不得不成爲父親與兄弟的支柱,到失去生的活力而選擇逃避,這和文中的斯嘉麗是多麼異曲同工!唉,若不是生活中有着真真切切的痛苦,人們如何從她的文字裏讀得出那麼多無可奈何的嘆息呢?

事實上,作品中處處流露出的溫厚的女性主義光輝,也是瑪格麗特所獨有的。她的外祖母曾是亞特蘭大最爲激進的婦女組織的,常常站在公衆場合的凳子上,用傳教士佈道式的口吻高聲譴責着社會對女性的不公。瑪格麗特想必受其影響頗深,然而卻未如此激進。她用一種緩緩的,卻堅定的方式訴說着女性的獨特力量。瑪格麗特不曾大肆批駁老舊的陳詞濫調,只用一個個堅韌的女性剪影,描畫出一個個戰爭中還能挺起胸膛的南方淑女。當讀到斯嘉麗站在十二橡樹莊園的廢墟中,對着殘陽發狠念出的誓言時,不知多少姑娘顫抖着蓄滿了雙眼的熱淚,手掌也忍不住緊緊捏住一個小小的拳頭,心裏默默唸着:明天將是新的一天,明天將是新的一天。

《飄》的成功也不能不歸功於約翰·馬什,這個白天做廣告人辛苦賺錢,晚上爲妻子瑪格麗特充當編輯的慧眼伯樂。馬什的出現當真拯救了當時陷入屈辱和痛苦的瑪格麗特,他賞識她的天賦,鼓勵她閱讀創作,爲她“捨棄一切去擁抱這種天賦”。總覺得馬什對於瑪格麗特而言,正是斯嘉麗身旁的瑞德巴特勒,是良師益友而又含情脈脈的存在。或許我們也不該抱怨那些不能抓住的愛情,不必痛苦流連於難以完整的。實在是不錯過錯的,便不能遇到對的。瑪格麗特的初戀若不夭折,世上便必然少了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斯嘉麗若不曾失去阿希禮,又如何體會到瑞德的可貴與美好呢?只盼世人多有瑪格麗特一半的幸運,而少一分斯嘉麗的懵懵懂懂,渾然不知吧。

《飄》爲瑪格麗特米切爾帶來了空前的名聲與財富,卻也帶來了巨大的困擾。她曾希冀的寧和生活,從此一去不復返。實則瑪格麗特已在作品中抒發了這樣的無奈,人們無法選擇生活帶來的痛苦,卻可拍一拍身上的土,起身緊一緊拳頭,笑着說一句:“明天將是新的一天。”

獲獎記錄

人物觀點

儘管米切爾生前從未公開支持奴隸制,但其作品卻包含了對北方的不滿,以及對往昔奴隸主生活的懷念。米切爾既不認爲奴隸制是壞事,也不贊同黑人與白人平等的觀點。

關於逃亡奴隸

《飄》矢口否認奴隸逃亡的事實。女主人公思嘉下面這段言論,就是作者抹煞奴隸逃亡史實的奇文:“那些北佬女人從前聽說南方地主家都養着兇猛的獵犬,以備追逐逃走的黑奴之用,便都信以爲真他們又問到那種給農奴臉上燙字的烙鐵,以及那種虐打農奴用的九個齒兒的鐵蒺藜,其實南方地主並沒有這些東西,都不過是北方人宣傳的資料罷了。”

事實上,美國內戰前四十年的南部報紙,幾乎每天都刊載着成版的緝捕逃奴廣告,廣告中對逃奴特徵的描寫又幾乎照例都有奴隸臉上的烙印,胸、背部的鞭痕、傷疤等記號。還有廣告出售經過特殊訓練專爲追捕逃奴用的獵犬!

對三K黨的態度

三K黨是內戰結束後在南部形成的一個是種族主義的代表性組織,奉行白人至上主義。但在《飄》中,卻把三K黨描繪成保衛白人婦女的俠義團體。整個第四十五章描寫了三K黨帶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事蹟”。小說中所有的“真正的南方人”都參加了三K黨:媚蘭、希禮,以至連斯佳麗的第二個丈夫——那個“向來精神萎靡,無所作爲”的甘扶瀾——也是三K黨員,而且爲了給自己的受了黑人襲擊的老婆報仇,“光榮殉難”。

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作品有哪些

瑪格麗特·米切爾,生於美國亞特蘭大,美國文學家,世界文學名著《亂世佳人》的作者。

亂世佳人至今仍爲最暢銷的小說之一,至今已發行了三千多萬冊,尤其改編的電影於1939年上映,成爲好萊塢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還得到十座奧斯卡的殊榮。

全名:瑪格麗特·芒內爾林·米切爾(MargaretMunnerlynMitchell)

出生日期:1900年11月8日

出生地點:美國亞特蘭大

逝世日期:1949年8月16日

職業:文學家、記者

代表作:《飄》(《亂世佳人》)

其它作品:

《LostLaysen》

《TheBigFour》

《RopaCarmagin》

米切爾的生平有哪些介紹?

瑪格麗特·米切爾(1900~1949年),美國女作家。出生於美國南部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父親是個律師,曾任亞特蘭大歷史協會。米切爾曾就讀於華盛頓神學院,馬薩諸塞州的史密斯學院。其後,她曾擔任地方報紙《亞特蘭大報》的記者。1925年與約翰·馬爾什結婚,婚後辭去報職,潛心寫作。米切爾一生中只發表了《飄》這篇鉅著。她從1926年開始着力創作《飄》,10年之後,作品問世,一出版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飄》已譯成18種文字,傳遍全球,至今暢銷不衰。《飄》在1937年獲普利策獎。1938年被拍成電影,曾以《亂世佳人》的譯名在中國上映。

飄的作者的英文簡介

  瑪格麗特·米切爾,美國現代著名女作家,曾獲文學博士學位,擔任過《亞特蘭大新聞報》的記者,下面是我爲你整理的飄的作者的英文簡介,希望對你有用!

  瑪格麗特·米切爾簡介

  Margaret Mitchell (Margaret Mitchell), the United States modern famous female writer.

  November 8, 1900 was born in Atlanta, Georgia. He received a doctorate in literature and served as a journalist for the Atlanta News. In 1937 she won the Pulitzer Prize for her novel "Gone with the Wind". In 1939 by the New York Southern Association Gold Medal. In 1949, she was killed in a car accident. Her short life did not leave too much work, but only one "Gone with the Wind" was enough to lay her unshakable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literature.

  瑪格麗特·米切爾人物生平

  How did Margaret Mitchell depict the love that bloomed in the scorching war of the Civil War? It was a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her growing experience and unfortunate love.

  Margaret Mitchell was born in 1900 in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Atlanta, three or four years old, she would like to listen to the story of the history of Atlanta. Her grandmother often sat on the porch in front of the house, pointing to the little Margaret sitting on her lap with a trench of the Southern League, which had been through the backyard. However, she vividly tells the night, that is, November 15, 1864 night of the fire, "large tracts of flames engulfed the whole city, wherever you look, there is a strange and indescribable light reflected in the sky. "This is the work of Atlanta in the fall of the prototype, when the British movie star Vivien Li wearing a blue dress, a pair of bright eyes, his face a layer of anxiety in front of people, Scarlett's image has been completely in-depth People, in fact, this is not Mitchell own it?

  Atlanta war to marvelous little Margaret, and those veterans of the travel has become her a big hobby. They are very fond of Margaret, teach her to control the horse's technology, which makes Margaret more tend to a boy, it is like her writing Scarlett.

  She grew up in the Fitztalad estate has become the text of the picnic barbecue of the important scenes, Wei Shili's prototype is Margaret young love when the early death of the handsome officer, and Hao Sijia suffered a few paragraphs more Impressively is Mitchell's own life in the unfortunate projection. Mother's death for Margaret's life cast a huge shadow, she had to become a pillar of the father and brother, to the loss of vitality and choose to escape, and this article Hao Sijia how similar! Oh, if not life In the real pain, how people from her writing to read so much helpless sigh it.

  A war of the storm for the first time to Margaret experienced the real and cruel war. The first time, she realized the precious life. Childhood heard of the terrible war story like a ghost back to entangle her, this time she began to experience the nightmare and insomnia pain, which will torture her life. In 1918, Margaret 18 years old, she has been out into a southern beauty. She met a young officer - Captain Clifford Henry. She soon fell into love. Henry has a handsome appearance, poet-like temperament, which is Margaret's heart "Wei Xi Li"; but the war took the life of this young man, but also to Margaret brought a lifetime of pain. This is probably Hao Sijia Wei Xi Li love hot and crazy source, Mitchell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the work itself to cherish her first love lover.

  Mother's death of Megley, Margaret became the only woman in her father and brother's life. As her works, she can not represent the mother's position in the hearts of his father. Mother has always been the father of life power and courage, she lost all the vitality, can only choose to escape. This is similar to the situation of Scarlett, Marguerite virtually reintegrate his life into the work.

  Like Hao Sijia, Margaret was born with a rebellious temperament. She met with the uninhibited Epsha, and with a momentary impulse to marry a ruthless, alcoholic villain. This can not be said to be her misfortune. The marriage soon ended in failure, although she soon regained herself, but the marriage gave her pain and humiliation along with her until death.

  In 1934, Margaret became a big journalist, engaged in her favorite writing. She and has always supported and loved her John Marsh combination, which is her lucky, no Marsh, "Gone with the Wind" can not be published and completed, but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Gone with the Wind" published, Margaret The rest of his life has become a great tragedy, the tragic meaning far beyond the outcome of Hao Sijia.

  "She never really understood any of the two men she loved, so she lost both people.

  This is Mitchell on Hao Sijia love summary, but also her own summary.

  She has published only one work in her life. It was priced at $ 3, but was fried to 60 dollars, and then the United States a good hotel, the monthly rent, but also 30 dollars.

  Speaking of American women writers in the last century, they have to mention Margaret Mitchell. Her life only published a work - "Gone with the Wind", but it proced the influence, it is amazing. "Gone with the Wind" came out on June 30, 1936, breaking all the published records of the time. The first six months of its circulation will be as high as 10 million, the daily sales of up to 50,000 volumes. It was priced at $ 3, but was fried to 60 dollars, and then the United States a good hotel, the monthly rent, but also 30 dollars. So applauded the results, so that it won the Pulitzer Prize in 1937 and the American Publishers Association Award. Not to mention the novel adaptation of the film "Gone with the Wind" by the great success, it is more famous, so that as of the late 70s of last century, the novel was translated into 27 kinds of text, selling the world.

  At that time, people competing to see Margaret Mitchell's beauty, where she went to meet her crowd even more than to meet President Roosevelt even more.

  August 16, 1949, for the Chinese readers familiar with the famous American novel "Gone" (by the novel adaptation of the film "Gone with the Wind") the original author Margaret Mitchell died.

  From 1927 Margaret Mitchell pen to 1936 "Gone with the Wind" came out, lasted 10 years, John Marsh almost always do the same thing every day: ring the day, he is Atlanta power The manager of the company's advertising department; at night, he is Margaret Mitchell's manuscript editor. "John Marsh's contribution to the novel at this stage is not overly valued, and he is the editor of Peggy Mitchell's nickname and is doing pretty well. "John Marsh is convinced of his wife's talent and success, in his own words:" I would like to give up everything to embrace this talent. "The fact that, as he said, long ten years, for that somewhere Among the glory, John Marsh gave up as a man in the cause, the pursuit of life and enjoyment, he will be all the wisdom and energy are devoted to the creation of Margaret Mitchell, and this As its ty for fun.

關於《飄》的作者以及作品簡介

小說以亞特蘭大以及附近的一個種植園爲故事場景,描繪了內戰前後美國南方人的生活。

作品刻畫了那個時代的許多南方人的形象,佔中心位置的斯嘉麗、瑞德、艾希禮、梅蘭妮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們的習俗禮儀、言行舉止、精神觀念、態度,通過對斯嘉麗與瑞德的愛情糾纏爲主線,成功地再現了林肯領導的南北戰爭,美國南方地區的社會生活。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米切爾(Margaret Mitchell,1900年11月8日—1949年8月16日),美國現代女作家。1900年11月8日出生於佐治亞州的亞特蘭大。

1925年,與佐治力公司的廣告部主任約翰·馬施結婚。曾獲文學博士學位,擔任過《亞特蘭大新聞報》的記者。1937年,她因本書獲得普利策獎。1939年獲紐約南方協會金質獎章。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女性主義文學是開始於19世紀,到了20世紀開始蓬勃發展。女性主義的飛速發展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時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聯繫。

隨着法國大所倡導的自由、平等、博愛及天賦等思想在整個世界範圍內迅速深入人心,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一場爲了爭取女性在、經濟、教育等方而平等的女權運動開始了。1936年出版的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問世的。

作品影響

《飄》的人物性格塑造打破了傳統的、單一的塑造方法,人物性格多元組合成爲這部小說的一個重大亮點,以戰爭背景,鮮活的彰顯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更從斯嘉麗一家展現作者對於黑人平等的看法。

性格組合展現了一個圓形的人物,通過圓形的人物集合又展示了小說歷史環境的多個方面,從而詳盡地記錄下了一段動盪的歷史,一段硝煙的時刻,以及在這種時刻不同人的成長。通過不同的性格發展,揭示了環境對於人的甚遠影響,這種性格組合的描述方法也對後世小說藝術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飄

米切爾夫人奮鬥史

背景介紹:

瑪格麗特·米切爾(1900~1949)美國女作家。出生於美國南部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父親是個律師,曾任亞特蘭大歷史協會。米切爾曾就讀於華盛頓神學院、馬薩諸塞州的史密斯學院。其後,她曾擔任地方報紙《亞特蘭大報》的記者。1925年與約翰·馬爾什結婚,婚後辭去報職,潛心寫作。

米切爾從幼年時起,就常聽到人們樂此不疲地談論南北戰爭和戰後重建。這在她心中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知識,這爲後來《飄》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她自幼在南部城市亞特蘭大成長,耳濡目染了美國南方的風土人情,這裏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成了米切爾文思縱橫馳騁的背景和創作的源泉。

小說自1936年問世以來,一直暢銷不衰,《飄》被譯成27種文字,不僅在美國,而且在全世界都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現已公認是以美國南北戰爭爲背景的愛情小說的經典之作。

《飄》在1937年獲普利策獎。1938年拍成電影。電影曾以《亂世佳人》的譯名在我國上映。

《飄》的出版使瑪格麗特幾乎在一夜之間變成了當時美國文壇的名人,成了亞特蘭大人人皆知的“女英雄”。這突如其來的盛譽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各種採訪,巡迴講演的邀請,甚至要求她爲各慈善事業捐款的人更絡繹不絕。僅第一週就有 300本《飄》從全國各地寄到她的手裏,這些崇拜者希望她簽名後再掏錢給他們寄回去。接踵而來的版權,翻譯權的糾紛又把她糾纏到一系列的法律事務中。因此,不難理解瑪格麗特爲什麼自《飄》發表以後,直至1949年8月16日因車禍而喪生,她再也沒有發表任何作品。不過她留下了大量書信。她的書信集1976年由麥克米司出版,題名爲《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書信集》。

主題分析:

《飄》展現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的社會現實,以“亂世佳人”斯嘉麗爲主線,描寫了幾對青年的愛情糾葛。斯嘉麗年輕貌美,但她的所作所爲顯示了沒落奴隸主階級的某些本質特徵:殘酷、貪婪、自信;爲了振興家業,她以愛情和婚姻作爲交易,三次婚姻沒有一次出於真心,所以仍無法得到夢想的愛情,糊塗的她發現今生至愛時,愛又離她而去……。

米切爾以“生存”一詞作爲《飄》的主題,這當然指的是人類在社會大動盪中如何生存。美國南北戰爭摧毀了佐治亞乃至整個南方的經濟,黑奴重新獲得自由,昔日奴隸主養尊處優的好時光隨風而逝,飄得遠遠的。爲了生存,他們必須放下臭架子,努力奮鬥,不然只有死路一條。難怪連亞蘭大上流社會的中堅分子也不得不降貴屈尊,賣糕餅的賣糕餅,趕馬車的趕馬車。爲表現這個主題,米切爾還向讀者描述了美國南方的許多迷人之處,生動再現了美國佐治亞州內戰時期、重建時期的生活。讀者可以從中瞭解到美國南方的風土人情、社會時尚、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的特徵。所有這些都表現了一個傳統社會的崩潰瓦解,人們又如何應付這場社會鉅變的艱辛過程。

小說《飄》虛寫戰爭,實寫戰爭對人類心靈的影響的;也不簡單的是對上個世紀的“生動刻畫”或者南北方關係的歷史探討,其關鍵好象還是斯嘉麗們的心靈——對人類生活的探索靠幾個活生生的如斯嘉麗一般的人物來完成了。

瑪格麗特·米切爾簡介

職業:作家

國籍:美國人

爲什麼出名:因美國內戰時期的小說《飄》而聞名,並因此獲得1936年全國最傑出小說獎和1937年普利策小說獎。

出生日期:1900年11月8日出生地:亞特蘭大,美國佐治亞州星座:天蠍座

死亡時間:8月16日,1949年(48歲)

婚姻生活1922-09-02“亂世佳人”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21歲)結婚紅色貝里恩·厄普肖1924-10-16美國作家(“亂世佳人”)瑪格麗特·米切爾離婚第一任丈夫貝里恩(紅色)厄普肖1925-07-04美國作家(“亂世佳人”)瑪格麗特·米切爾(24歲)與第二任丈夫約翰·馬什(29歲)結婚事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一生1936-06-30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小說《亂世佳人》出版於1937-05-03瑪格麗特·米切爾贏得普利策獎,原因是她在上分享了《亂世佳人》在Twitter上分享了著名作家喬治·艾略特哈珀·李赫爾曼·梅爾維爾傑克·柯比穆里爾·斯帕克託希羅米夫恩

飄作者的英文名全稱?

Margaret Mitchell(瑪格麗特·米切爾)

個人簡介:1900年11月8日,瑪格麗特-米切爾(Margaret Mitchell)出生於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一個律師家庭。   她的父親曾經是亞特蘭大市的歷史學會。在南北戰爭期間,亞特蘭大曾於1864年落入北方軍將領舒爾曼之手。後來,這便成了亞特蘭大居民熱衷的話題。自孩提時起,瑪格麗特就時時聽到她父親與朋友們,甚至居民之間談論南北戰爭。當26歲的瑪格麗特決定創作一部有關南北戰爭的小說時,亞特蘭大自然就成了小說的背景。   瑪格麗特曾就讀於馬薩諸塞州的史密斯學院。後因母親病逝,家中需要她來主持家務,於是不得不中途退學。從1922年起,她開始用自己的暱稱"佩吉"爲《亞特蘭大日報》撰稿。在以後的四年中,就有129篇署名的和大量未署名的稿件見諸報端。這些稿件中有一組便是瑪格麗特爲過去南方邦聯將領寫的專題報道。   在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之後,瑪格麗特於1925年與佐治力公司的廣告部主任約翰·馬施結婚。1926年,由於腿部負傷,瑪格麗特不得不辭去報社的工作。在丈夫的鼓勵下,她開始致力於創作。   瑪格麗特後來對人說,《飄》(《Gone With The Wind》)的寫作佔去了她近10年的時間。其實,小說大部分章節的初稿早在1929年就完成了。她首先完成的是小說的最後一章,然後返回來寫前面的章節,但她始終沒有按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寫,而是想到哪裏就寫到哪裏。在近10年的時間裏,瑪格麗特很少對她的朋友們提起她的書稿。雖然不少人都知道她在創作,但幾乎無人知道她具體在寫什麼。1935年春,麥克米倫出版公司的編輯哈羅德·拉瑟姆在全國各地組稿。當他來到亞特蘭大時,偶爾聽說了瑪格麗特寫書的情況。起初,瑪格麗特否認她在寫小說,因爲她不相信南方人對南北戰爭的看法能讓北方的出版商感興趣。結果,就在拉瑟姆離開亞特蘭大的前一天,瑪格麗特才送去了她已經打好的近五英尺厚的手稿。同年7月,麥克未司決定出版這部小說,並暫定名爲《明天是新的一天》。   此後,瑪格麗特花了半年的時間來反覆覈實小說中所涉及的歷史事件的具體時間和地點。她引用美國詩人歐內斯特-道森的一句詩,將小說的題目改爲《隨風而去》(漢譯名爲《飄》)。與此同時,麥克米司也作了大量的宣傳。因此,1936年6月30日,這位無名作家的"鉅著"一經面世,其銷售情況立即打破了美國出版界的多項紀錄:日銷售量最高時爲5萬冊;前六個月發行了100萬冊;第一年200萬冊。隨後,小說獲得了1937年普利策獎和美國出版商協會獎。就在小說問世的當年,好萊塢便以5萬美元的代價購得將《飄》改編成電影的權利。由大衛-塞爾茲尼克執導,克拉克·加布爾和維維安-利主演的電影《飄》於1939年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