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新媒體下少數民族飲食文化的特點

新媒體下少數民族飲食文化的特點

1、回族:根據伊斯蘭教的規定,回族禁食豬、馬、驢、騾、狗和一切自死的動物、動物血,禁食一切形象醜惡的飛禽走獸,無論牛、羊、駱駝及雞禽,均需經阿訇或做禮拜的人念安拉之名然後屠宰,否則不能食用。

2、維吾爾族:日食三餐,早飯吃饢和各種瓜果醬、甜醬,喝奶茶、油茶等,午飯是各類主食,晚飯多是饢、茶或湯麪等。以麪食爲主,喜食牛、羊肉。

3、蒙古族: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待客佳餚。

4、藏族:以青稞等製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是農牧民的主要食品。

5、苗族: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爲主食。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中國少數民族飲食文化概況介紹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衆多,除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據2001年5月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漢族人口爲115 940萬人,佔總人口的 91.59 %;中國少數民族共有10 643萬人,佔總人口的8.41 %。我國少數民族人口雖爲全國人口的8.41 %,但其聚居區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64 %左右,大都分佈在邊疆和西部地區,並形成大分散、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狀況。 各少數民族由於居住地區的自然環境不同,生產活動、生活方式、歷史進程、宗教信仰、 風俗習慣的差異,因此,其飲食來源、製作、器具、禮俗、飲食觀念和思想等也迥然不同,從而形成了各自的飲食文化模式。即使同一民族,因居住地不同也存在明顯的差別。自古就有“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之說法。 中國少數民族飲食史是中國飲食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的飲食文化不僅多姿多彩,而且大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和獨特的風格。在璀璨絢麗的中國飲食文化中,他們和漢族一樣有着自己輝煌燦爛的篇章,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繁榮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 納西族的飲食習俗 納西族現有27.8萬多人,主要聚居雲南西北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其餘分佈在雲南的中甸、維西、寧蒗、永勝、德欽和四川鹽源、鹽邊、木裏及的芒康等縣。納西族是一個善於接受先進文化的民族,但無論是它們的生活方式,還是它們的飲食習慣都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 納西族喜歡喝酒、喝茶、抽菸葉,愛吃辣、酸、甜味。一般每日三餐多爲乾飯,有米飯或大米、玉米混合飯,有2~3個菜及湯。冬春時愛吃熱氣騰騰的火鍋菜;夏季農忙期間,多數農家皆以米酒拌涼水解渴。有些地方早上吃炒麪和酥油茶。城鎮居民的主食主要是大米和麥面,一般量少而精,蔬菜全靠郊區菜農供應。麗江的醬菜有獨特的風味,豆豉、滷腐都是傳統的鹹菜,幾乎每個家庭主婦都會醃製;麗江白醋,酸中有甜;調涼粉加辣椒,酸辣可口,涼透肺腑。 納西族的風味食品很多,尤以火腿粑粑馳名,另外還有納西火鍋、雞豆涼粉、雞燉豆腐、酥油茶等。“麗江粑粑"以麗江麥面爲主要原料,配上辣椒、火腿、蘋果、糖、豬油、蔥花,用小蘇打發酵後做成。其製法是:冬天以熱水,夏天以涼水和麪,然後在一塊平整的石板下燃一盆炭火加溫,把已經揉好的麪糰整平,擀得薄薄的,塗一層豬油,上鋪火腿肉丁和其他配料,烤熟以後,香脆爽口,油而不膩。因層薄如紙,故又稱“千層餅”。鑼鍋飯也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煮飯用的鍋及蓋是用黃銅打製成的,有一個提把,煮時米飯飄香。麗江的銅鍋、銅火鍋聞名滇西。納西族的特色食品還有一種琵琶肉,琵琶肉是用整條豬醃製的豬膘肉,與漢族的臘肉很相似,但醃製的方法有異。把豬宰殺以後,去毛剖腹,剔除內臟和豬骨,剜掉四蹄,然後,在豬肚內塞進鹽巴和配製好的香料,再以麻線把豬體縫合,縫成琵琶狀,平放於高處晾乾即可。在冬季醃製,肉味清香,能保存數年不發黴。 納西族現代常飲的酒,有白酒、黃酒、窨酒,尤以窨酒出名,曾獲中國首屆黃酒節二等獎、全國旅遊飲品優質獎。窨酒呈琥珀色,透明,味甘醇清香,含酒精 20°、葡萄糖15 %及多種脂肪酸化合物、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有良好的滋補作用。窨酒用大麥、小麥、高粱等糧食和特殊的麗江酒麴、玉龍山下的泉水釀造,釀好後入窨一定時間纔算珍品。 稗子是納西族人民的主要糧食,有悠久的種植歷史。稗子一般是煮飯吃。小麥多烤粑粑(餅)。也常將糧食磨成細糝,炒後煮成半稀半乾的飯,或者將糧食炒成炒麪 (糌粑)。炒麪是主要的食品,納西族習慣吃炒麪喝茶,經濟條件好的喝酥油茶,用餐前必須先喝茶。幾種糧食調劑着吃,例如早晚吃稗飯,中午吃其他雜糧。但也具有季節性,這與各種作物成熟期有關,如6月吃小麥,7月吃燕麥,8月吃玉米,10月以後吃稗。 侗族主要居住在湘、黔、桂毗鄰地區,分佈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榕江、從江、錦屏、天柱、和銅仁地區的玉屏、銅仁、江口等縣及萬山特區。湖南的新晃、靖州、通道、芷江侗族自治縣和廣西的三江、龍勝等縣。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侗族共有人口297萬。 侗族飲食文化也帶有濃郁的民族色彩,保留着濃厚的民族傳統,如“侗不離酸”、“侗不離魚”的飲食習慣,食油茶、黑糯米飯和“臘也”(合攏飯)的食風,無不反映出侗族飲食文化的民族特點。

奶茶是新疆少數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哈薩克、蒙古、維吾爾、烏孜別克、塔塔爾、柯爾克孜等民族都非常喜歡喝奶茶。他們常說:“無茶則病。”又說:“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

蒙古族飲食有什麼特色?

蒙古族飲食主要特色如下:

1、先白後紅

“白”指白食,即各類乳製品;“紅”指紅食,即各類肉製品。以奶爲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幹伊得”,意爲聖潔、純淨的食品,即“白食”;以肉類爲原料製成的食品,意爲“紅食”。 除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其中少部分做爲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奶製品。

2、以飲爲主

以飲爲主是蒙古族飲食文化的一大特點。“寧可一日無飯,不可一日無茶”。這種習俗的形成與蒙古族生活的自然環境、生產形式和飲食特點有關。即奶食、肉食品的營養豐富,喝奶茶時泡上奶食、手把肉等,既解渴又耐餓。

蒙古族的食物

一、蒙特色的食品

烤羊、爐烤帶皮整羊、手抓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餡餅等

二、奶製品

奶油,奶皮子

三、祭祀活動常用

熟烤羊

四、內蒙鄂爾多斯地區風味菜餚

白菜羊肉卷、新蘇餅

五、蒙古族民間傳統糕點

烘乾大米飯

彝族飲食文化的基本介紹

彝族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與風味美食

蔣志聰(吉乃)  彝族人民憑藉彝鄉多彩的自然環境、豐厚的自然資源,用勤勞的智慧,創造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傳承着獨具特色的飲食習俗,書寫着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彝族美食----養育一個民族,陶醉整個世界。當你吃着鮮嫩味香的坨坨肉,喝着甘香濃郁的杆杆酒,用着獨樹一幟,自成風味,給單調的臘肉湯、洋芋湯、雞湯、魚湯畫龍點睛的圓根酸菜------想起了有一個好客的民族-------彝族嗎?你想了解彝族人生活習俗嗎?讓我們來了解以涼山州北部越西等地區的彝族飲食文化爲主,適當兼顧其它彝族地區的飲食文化,收錄整理了部分彝族地區較普遍的風味美食。此文章最早是發在彝人論壇上的一個貼子,後來由於比較受網友們好評,整理成《彝族獨具特色的風味美食》發到《彝族人網》、《彝族文化藝術網》,後又被《山海經》、《金海岸》、《西昌彝寨酒樓》、《南澗旅遊》、《涼山新聞網》、《彝族人家》等國內衆多網絡媒體轉載,發表在四川彝文校2005年出版的《校園內外》雜誌上。現通過一年來的收集整理,補充了部分風味美食,新加入飲食文化部分特供彝族風味美食愛好者評閱。  彝族居住的地區,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複雜,植物和動物資源極爲豐富。居住在山區和半山區的彝族以種植蕎麥、大麥、小麥、玉米、燕麥、洋芋爲主;在溪谷和湖盆山區、平壩則以種稻谷爲主,玉米和其它作物爲輔。涼山彝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區、滇西北小涼山彝族聚居區及貴州的威寧縣一帶,最古老的農作物爲蕎麥,次爲燕麥、水稻、小麥、大麥、洋芋等。蔬菜以圓根爲古老,其次纔是蘿蔔、青菜、白菜等。畜牧業以豬、羊爲主,同時畜養牛、馬、雞等。涼山、昭通、畢節這些地方的彝族多食用蕎麥餅、米飯、玉米飯,無論豬、羊肉做成“砣砣”或大塊肉都喜歡,喜歡喝用肉湯做成的酸菜湯。  彝族人的飲食文化,因爲有特別的民族習慣,更具有山裏的芬芳。回味無窮的風味小吃令人饞涎欲滴、樂而忘返。彝族是個好客的民族,是個好飲而痛恨酗酒的民族.彝族人最愛用的調味料有:辣椒、木姜子、花椒、鹽巴等。彝族菜的特色是鮮、嫩、脆、香、既有油香味、又不油嘴,又不膩心,味美無窮。 彝族主要從事農業,畜牧業,喜種雜糧,以玉米、小麥、蕎麥、大麥爲主食。蔬菜、豬、羊、牛、雞、野味是他們主要烹飪原料。彝族多居住在山區或半山區。山中森林茂密, 棲息着許多珍禽異獸,出產熊掌、鹿茸、麂、岩羊、野豬等山珍野味。 奔騰於高山峽谷之中的大渡河、金沙江、南盤江、元江等大小河流又提供了魚蝦螺等水產品種。彝族擅長煮、烤、拌、燒、蒸、燉等。尤其長於羊、鹿子等皮毛類動物原料的烹製。口味嗜鹹、香、辣、麻、嗜酒。  彝族主要節日有十月太陽曆彝族年、火把節。區域性的節日有兒童節、母親節、嘗新節、二月八、密枝節、蕎年節、曬祖公等,另外還有較多的祭祀節日,如祭龍。每當過節,彝族的飲食最爲豐盛。殺雞宰豬,煎糯米粑粑,做“砣砣肉”、 “羊湯鍋”、牛湯鍋、燕麥面、蒸羊排骨等等。彝族在過年過節時都要椎牛打羊,宰豬宰雞,而平時一般很少動牲,除非款待客人。  彝族居家飲食習俗餐製爲一日兩餐,沿襲已久今亦然。一般彝村,人們天明即出早工,九時左右歇工吃第一餐,十時左右食畢。休息一會又出午工,天暗才吃第二餐。農忙活重時節,正餐之間要有間餐,即隨身粑粑、饃饃、洋芋等食物和臭豆腐、青椒香腸等帶到田地,隨時加餐。食俗一般比較簡單、隨便。以雜糧、洋芋爲主食。在春、夏季裏,喜用酸菜或幹板菜(白菜或青菜白水煮熟後曬乾即成)拌豆米煮成酸湯作菜。也有將玉米磨成米粒,去麩皮,與大米合在一起蒸熟作爲主食,還有是將各種麪粉擀成粗麪條,作爲主食。山地還盛產蘑菇、木耳、核桃,加上菜園生產的蔬菜,使得蔬菜的來源十分廣泛,除鮮吃外,大部分都要做成酸菜,酸菜分幹酸菜和泡酸菜兩種,另一種名吃堵拉巴的菜也是民間最常見的菜餚。  肉食以豬、羊、牛肉爲主。主要是作成坨坨肉、牛湯鍋、羊湯鍋,或烤羊、烤小豬,舊時狩獵所獲取的鹿、熊、岩羊、野豬等也是日常肉類的補充。  彝族還有打羊、打牛迎賓待客之習。凡有客至,必殺牲待客,並根據來客的身份、親疏程度分別以牛、羊、豬、雞等相待。在殺牲之前,要把活牲牽到客前,請客人過目後宰殺,以表示對客人的敬重。以牛、羊待客皆不用刀,用手捏死或捶死,故稱打牲,其手法極敏捷,往往牲未死而皮已剝。宴客時的座次順序有一定的慣制,一般圍鍋莊席地而食,客人一般讓坐於鍋莊之上首,彝稱“呷爾果”處;主人陪坐於鍋莊之右首,彝稱“尼木”處;幫忙者、婦女和親友則坐於鍋莊下首,彝稱“呷基果”處。客人多時,順延至右側。行酒的次序依據彝諺“耕地由下而上,端酒以上而下”。先上座而後下座,“酒是老年人的,肉是年輕人的”,端酒給貴賓後,要先老年人或長輩,次給年輕人,人人有份。 酒是敬客的見面禮,在涼山只要客人進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後再製作各種菜餚。待客的飯菜以豬膘肥厚大爲體面,吃飯中間,主婦要時時關注客人簸箕裏的飯,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隨時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誠。 彝族人民由於自己所處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下面我們從習俗與特色風味兩方面來看一下彝族人的飲食文化。

滿族的飲食特點

滿族的飲食特點是什麼 一個民族的飲食主要源自其所生活地區的自然環境與經濟環境。

滿族祖先生活在東北地區,漁獵生產比重很大,因此滿族人的飲食文化中魚類肉類等高蛋白食品交豐富。

東北地區寒冷不適於水果蔬菜的生長,因此滿族飲食中甜食的種類不多,蔬菜則以淹制或泡製的種類較多,比如:酸菜、糖蒜、泡豇豆 等。

因爲氣候寒冷,滿族人喜歡吃油炸食品,也喜歡飲用經過加熱的烈性白酒,尤其是在過去滿族人無論男女均會飲酒。

東北地區出產黃米、糯米、高粱、豆類,因此滿族人的主食裏常將高粱米與大米混蒸,稱爲‘二米飯’。黃米與糯米大骸用來做糕點,比如:粘豆飽、寶塔糕、打糕(不同於朝鮮族打糕)、雲豆卷、等。

滿族有哪些飲食風俗? 滿族的飲食習俗,是隨着滿族歷史年代、社會生產、經濟條件的變化而形成和發展的。滿族先民們長期生活在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之間。除了“多畜豬,食其肉”外,捕魚、狩獵、採集是他們的主要的生產方式,魚類、獸肉及野生植物、菌類則是他們的食物來源。豬肉在滿族的食物構成中,是和魚、鹿肉等不相上下的肉食。

吃祭神肉是滿族的一項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食俗。在民間,新年祭索羅杆(神杆)時,都要做血腸(即後來的白肉血腸);昏夜祭七星時的祭品,後來則演化成七星羊肉。在滿族的祭祀中,多以豬爲犧牲,稱豬肉爲“福肉”、“神肉”,祭祀後衆人分食。

滿族喜愛粘食,喜食蜂蜜,愛喝糊米茶等等習俗,也是他們在長期從事狩獵、採集、飼養、農種、養蜂等經濟生產的影響下,並通過祭祀活動的祭品被習慣地認定下來。當然,形成這種食俗,還有地理、氣候、生活環境的制約因素。

滿族入關統一中國後,雖然其飲食習俗受漢族影響較大,但還是保持着傳統的慣性。從民間的風味小吃、三套碗席到清朝宮廷御點、滿漢全席,構成了滿族飲食的龐大陣容,它不僅是滿族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祖國烹飪寶庫中的重要財富。

一、滿族的幾種風味小吃:

慈禧小窩頭

當年,八國聯軍打到北京,慈禧太后逃難時,曾吃過玉米麪窩頭,感覺很好吃。回到北京後,一天,又想起吃窩頭的事,就叫廚房做窩窩頭。廚工用新鮮玉米麪、豆麪做成小窩頭,並配上滿族人愛吃的蜂蜜。於是小窩頭就成了清朝宮廷點心。

豆麪卷子

滿族喜食粘食、甜食。豆麪卷子,或稱豆麪餑餑,多在春季食用。做法是將粘米麪入鍋蒸熟,擀成薄片,再將炒熟的黃豆麪均勻地撒在上面,也可加上芝麻鹽,捲成長卷,切成一至二寸長,色澤金黃,粘而香。

蘇子葉餑餑(粘耗子)

這也是滿族人喜愛的粘食。夏季,將糯米浸泡後磨面,按成圓餅,內包小豆豆餡,外裹鮮蘇子葉,蒸熟。去葉(或帶葉)食用,味清香。

酸湯子

這是滿族人夏季愛吃的一種食品。做法是將玉米泡開,磨成面,發酵後可製作。將發酵面擠進“湯筒”(或鑿有小洞的豬哈拉巴骨),使之成麪條狀漏入沸騰水鍋中,煮熟加佐料即可食用。夏季可加蜂蜜、芝麻做爲甜食。甜中帶酸,味美適口

薩其瑪(又名糖纏)

用水和雞蛋(或奶油)把白麪和好,趕成薄片,切成細條,用油炸熟。再用砂糖或冰糖熬成糖稀與之攪拌,倒入事前鋪好芝麻、青紅絲、瓜子仁的木槽內,將其壓平,取出切成方塊即可食用,其味香甜適口。清代關外三陵祭祀,也以其爲供品,可見滿族對其重視喜愛。現爲全國各地、各民族人民普遍歡迎的糕點。

小肉飯

即滿族傳統主食揚子飯。用炒豬肉丁與高粱米燜制。再多放些水,就會做成鞋子粥。

龍虎鬥

用大米、小米、小豆合煮的飯。“鬥”即“豆”諧音,大米、小米喻之龍、虎,故稱“龍虎鬥”。

秫米水飯

將秫米放水中煮熟,撈到冷水中浸涼即成,多在夏季食用。

二、有典故的滿族菜餚:

努爾哈赤黃金肉

相傳努爾哈赤小時候,曾在明朝遼東總兵李成良手下當差。總兵府規矩是:每日膳桌必有八菜一湯。有一天大廚生病,七個使女各做一個菜後,再也想不出第八個菜了。努爾哈赤說第八個菜我包了,於是做了一個色、香、味俱佳的肉菜。日後,努爾哈赤做了老罕王,黃金肉便成了象徵帝業成就的清宮名菜。

乾隆豆付波菜

乾隆四次下江南時,有一天,在鄉村中走失迷路了。時值中午,肚子餓得咕咕叫。這時候,看見一位老太婆在做菜,紅綠黃白的波菜豆付煞是好看。於是,叫人去要了一盤,乾隆立刻吃個精光。他連說,天下的菜餚,這是最上等的了。於是叫人問,是什麼菜?老太婆笑着說:這是“金嵌玉印紅嘴綠英哥”。於是,一道農家菜進了御膳房。

它似蜜(蜜汁羊肉)

這本是清......>>

滿族人的飲食習俗 滿族的飲食習俗,是隨着滿族歷史年代、社會生產、經濟條件的變化而形成和發展的。滿族先民們長期生活在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之間。除了“多畜豬,食其肉”外,捕魚、狩獵、採集是他們的主要的生產方式,魚類、獸肉及野生植物、菌類則是他們的食物來源。豬肉在滿族的食物構成中,是和魚、鹿肉等不相上下的肉食。 吃祭神肉是滿族的一項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食俗。在民間,新年祭索羅杆(神杆)時,都要做血腸(即後來的白肉血腸);昏夜祭七星時的祭品,後來則演化成七星羊肉。在滿族的祭祀中,多以豬爲犧牲,稱豬肉爲“福肉”、“神肉”,祭祀後衆人分食。 滿族喜愛粘食,喜食蜂蜜,愛喝糊米茶等等習俗,也是他們在長期從事狩獵、採集、飼養、農種、養蜂等經濟生產的影響下,並通過祭祀活動的祭品被習慣地認定下來。當然,形成這種食俗,還有地理、氣候、生活環境的制約因素。 滿族入關統一中國後,雖然其飲食習俗受漢族影響較大,但還是保持着傳統的慣性。從民間的風味小吃、三套碗席到清朝宮廷御點、滿漢全席,構成了滿族飲食的龐大陣容,它不僅是滿族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祖國烹飪寶庫中的重要財富。 一、滿族的幾種風味小吃: 慈禧小窩頭 當年,八國聯軍打到北京,慈禧太后逃難時,曾吃過玉米麪窩頭,感覺很好吃。回到北京後,一天,又想起吃窩頭的事,就叫廚房做窩窩頭。廚工用新鮮玉米麪、豆麪做成小窩頭,並配上滿族人愛吃的蜂蜜。於是小窩頭就成了清朝宮廷點心。 豆麪卷子 滿族喜食粘食、甜食。豆麪卷子,或稱豆麪餑餑,多在春季食用。做法是將粘米麪入鍋蒸熟,擀成薄片,再將炒熟的黃豆麪均勻地撒在上面,也可加上芝麻鹽,捲成長卷,切成一至二寸長,色澤金黃,粘而香。 蘇子葉餑餑(粘耗子) 這也是滿族人喜愛的粘食。夏季,將糯米浸泡後磨面,按成圓餅,內包小豆豆餡,外裹鮮蘇子葉,蒸熟。去葉(或帶葉)食用,味清香。 酸湯子 這是滿族人夏季愛吃的一種食品。做法是將玉米泡開,磨成面,發酵後可製作。將發酵面擠進“湯筒”(或鑿有小洞的豬哈拉巴骨),使之成麪條狀漏入沸騰水鍋中,煮熟加佐料即可食用。夏季可加蜂蜜、芝麻做爲甜食。甜中帶酸,味美適口 薩其瑪(又名糖纏) 用水和雞蛋(或奶油)把白麪和好,趕成薄片,切成細條,用油炸熟。再用砂糖或冰糖熬成糖稀與之攪拌,倒入事前鋪好芝麻、青紅絲、瓜子仁的木槽內,將其壓平,取出切成方塊即可食用,其味香甜適口。清代關外三陵祭祀,也以其爲供品,可見滿族對其重視喜愛。現爲全國各地、各民族人民普遍歡迎的糕點。 小肉飯 即滿族傳統主食揚子飯。用炒豬肉丁與高粱米燜制。再多放些水,就會做成鞋子粥。 龍虎鬥 用大米、小米、小豆合煮的飯。“鬥”即“豆”諧音,大米、小米喻之龍、虎,故稱“龍虎鬥”。 秫米水飯 將秫米放水中煮熟,撈到冷水中浸涼即成,多在夏季食用。 二、有典故的滿族菜餚: 努爾哈赤黃金肉 相傳努爾哈赤小時候,曾在明朝遼東總兵李成良手下當差。總兵府規矩是:每日膳桌必有八菜一湯。有一天大廚生病,七個使女各做一個菜後,再也想不出第八個菜了。努爾哈赤說第八個菜我包了,於是做了一個色、香、味俱佳的肉菜。日後,努爾哈赤做了老罕王,黃金肉便成了象徵帝業成就的清宮名菜。 乾隆豆付波菜 乾隆四次下江南時,有一天,在鄉村中走失迷路了。時值中午,肚子餓得咕咕叫。這時候,看見一位老太婆在做菜,紅綠黃白的波菜豆付煞是好看。於是,叫人去要了一盤,乾隆立刻吃個精光。他連說,天下的菜餚,這是最上等的了。於是叫人問,是什麼菜?老太婆笑着說:這是“金嵌玉印紅嘴綠英哥”。於是,一道農家菜進了御膳房。 它似蜜(蜜汁......>>

滿族與漢族飲食文化的對比 簡單講,漢族的主食來源多是農業,即米飯和麪等。菜類中蔬菜也是農業生產出來的,肉食來自家庭飼養動物。而滿族自稱是金人後代(所以清朝前身叫後金),就是北方遊牧民族。他們的飲食文化中游牧的色彩就重得多,奶酪等奶製品和牛羊肉類居多。這是差異。

也有相同的地方,因爲民族的交流與融合,具體形式是遷徙、通婚、貿易還有戰爭。比如茶葉的使用,一般認爲茶葉是漢族的特產,但是少數民族因爲氣候原因以及畜牧業爲主的生產方式,人體所需的植物營養得不到滿足,所以他們對茶也十分喜愛,“奶茶”等等就喝得多了。

滿族人的生活習慣、飲食、習俗 做醬《北盟會編》記載:金時女真人“以豆爲醬”。 至今,農村中滿族甚至長期生活在本縣的漢族或其他一些民族家庭仍習慣於用黃豆制醬。其做法是,頭年臘月,將黃豆上鍋烀得熟爛。再放入缸中趁熱搗碎,取出打好大小適中的醬塊,擱置到來年四月,將醬塊洗刷乾淨打碎,放入缸中, 加鹽、添入清水,待發酵後食用。可味、淹漬鹹菜,幾乎 是一日三餐必備的食品。各種酸食酸湯子 其一,將玉米或高粱米浸泡發酵磨成水面, 用籮去皮等粗物,使汁液沉澱,俗稱湯子面。做時將鐵皮湯筒套入拇指,用力攥面,面從筒中擠出成條狀甩在鍋裏煮熟 即可食用,俗稱湯子。本溪、新賓等地吃法均類似,但岫巖等地滿族在食用時,一般要加菜滷作料,俗稱餷子。其二,每到秋末冬初,各戶必淹漬酸菜(新賓、本溪、鳳城、岫巖等地均如此,方法相同)。就本溪而言,不但農村習慣攥湯子、漬酸菜,就是遷居城鎮居住的皆如此。此外,還有幾種酸食取自於山上,如酸漿、山裏紅、山葡萄、山梨等。《絕域紀略》記載寧古塔“有酸梨、大如慄,貯之木罌(ying) 之中,令之爛,斯啜焉。”布縮結,滿語指酸菜。這是滿族的主要素菜。滿族生活在冬季寒冷的東北地區,一年有半年要靠窖藏的脫清蔬菜過日子。酸菜是秋天將新鮮的青菜在缸中發酵而成,味酸。燉,炒,生拌涼菜,做湯,做餡都行。豬肉燉酸菜是北方滿族常吃的菜餚。農村逢年節人們愛吃白肉血腸酸菜。東北滿族聚居的地方,家家的炕桌都有一圓形洞穴;正好能放下馬勺,炕桌下放一火盆,就着馬勺裏的酸菜,寒冬臘月,全家可以吃上熱乎乎的飯菜。火鍋火鍋 滿族的傳統飲食。通常以豬、羊肉爲原料,東北農村滿族喜歡用酸萊、蘑菇、粉絲、蝦仁先放火鍋內,再將切成薄片的豬肉、羊肉鋪在酸菜上。放進火鍋內煮開後,配上作料即可食用。除羊、豬肉外,狍子、鹿、野雞、黃羊、飛龍的肉都可以做火鍋子。火鍋現已成爲內地廣大羣衆的冬季佳餚。窯藏蔬菜每到秋末冬初,農村家家戶戶房前或房後挖近二米深之穴。根據 *** 大小,上面橫放若干根園木,覆玉米或高粱秸子,再蓋上土,此即爲菜窯。窯內藏白菜、土豆、蘿蔔、大蔥等鮮菜,可保存到來年四月。菜窯上有一口,僅容一人出入,取菜時登梯上下。其式樣似滿族先人冬居的地穴。從窯藏蔬菜以及春採山菜,秋採山貨野果,冬獵野物等現今滿族人的生活習慣同滿族先人的穴居生活,有着自然而和諧的聯繫。

介紹幾種滿族的特色小吃 滿族的幾種風味小吃:

慈禧小窩頭

當年,八國聯軍打到北京,慈禧太后逃難時,曾吃過玉米麪窩頭,感覺很好吃。回到北京後,一天,又想起吃窩頭的事,就叫廚房做窩窩頭。廚工用新鮮玉米麪、豆麪做成小窩頭,並配上滿族人愛吃的蜂蜜。於是小窩頭就成了清朝宮廷點心。

豆麪卷子

滿族喜食粘食、甜食。豆麪卷子,或稱豆麪餑餑,多在春季食用。做法是將粘米麪入鍋蒸熟,擀成薄片,再將炒熟的黃豆麪均勻地撒在上面,也可加上芝麻鹽,捲成長卷,切成一至二寸長,色澤金黃,粘而香。

蘇子葉餑餑(粘耗子)

這也是滿族人喜愛的粘食。夏季,將糯米浸泡後磨面,按成圓餅,內包小豆豆餡,外裹鮮蘇子葉,蒸熟。去葉(或帶葉)食用,味清香。

酸湯子

這是滿族人夏季愛吃的一種食品。做法是將玉米泡開,磨成面,發酵後可製作。將發酵面擠進“湯筒”(或鑿有小洞的豬哈拉巴骨),使之成麪條狀漏入沸騰水鍋中,煮熟加佐料即可食用。夏季可加蜂蜜、芝麻做爲甜食。甜中帶酸,味美適口

薩其瑪(又名糖纏)

用水和雞蛋(或奶油)把白麪和好,趕成薄片,切成細條,用油炸熟。再用砂糖或冰糖熬成糖稀與之攪拌,倒入事前鋪好芝麻、青紅絲、瓜子仁的木槽內,將其壓平,取出切成方塊即可食用,其味香甜適口。清代關外三陵祭祀,也以其爲供品,可見滿族對其重視喜愛。現爲全國各地、各民族人民普遍歡迎的糕點。

小肉飯

即滿族傳統主食揚子飯。用炒豬肉丁與高粱米燜制。再多放些水,就會做成鞋子粥。

龍虎鬥

用大米、小米、小豆合煮的飯。“鬥”即“豆”諧音,大米、小米喻之龍、虎,故稱“龍虎鬥”。

秫米水飯

將秫米放水中煮熟,撈到冷水中浸涼即成,多在夏季食用。

二、有典故的滿族菜餚:

努爾哈赤黃金肉

相傳努爾哈赤小時候,曾在明朝遼東總兵李成良手下當差。總兵府規矩是:每日膳桌必有八菜一湯。有一天大廚生病,七個使女各做一個菜後,再也想不出第八個菜了。努爾哈赤說第八個菜我包了,於是做了一個色、香、味俱佳的肉菜。日後,努爾哈赤做了老罕王,黃金肉便成了象徵帝業成就的清宮名菜。

乾隆豆付波菜

乾隆四次下江南時,有一天,在鄉村中走失迷路了。時值中午,肚子餓得咕咕叫。這時候,看見一位老太婆在做菜,紅綠黃白的波菜豆付煞是好看。於是,叫人去要了一盤,乾隆立刻吃個精光。他連說,天下的菜餚,這是最上等的了。於是叫人問,是什麼菜?老太婆笑着說:這是“金嵌玉印紅嘴綠英哥”。於是,一道農家菜進了御膳房。

它似蜜(蜜汁羊肉)

這本是清宮廷的一道普通菜餚,只因一天慈禧吃的高興,便問菜名,廚工爲討好,便說這是奴才新創造的,還不曾命名,請老佛爺賜名。慈禧很高興,就順口說,此菜甘甜如蜜,就叫“它似蜜”吧。

天下第一菜(蘿蔔湯)

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時,偶到一處青磚瓦房,只見門上橫匾寫着“天下第一家”。乾隆心想,好大的口氣,想問個究竟。剛進第一道門,見到一位150歲的老人;進到第二道門,見到一位120歲的老人;進到第三道門,見到一位90歲的老人;進到第四道門,見到一位75歲的老人。奇怪的是,這些人都不是當家人,當家人是一位10歲的少年。乾隆問:何爲天下第一家?小孩回答:我家五代同堂,代代高壽,可謂天下第一。乾隆點頭稱是。

乾隆回宮後,心血來潮,寫了一道聖旨,還賜與一個小蘿蔔,叫天下第一家全家,人人吃到,人人吃飽。這一難題,嚇得全家人張口結舌,只見小當家的跑過來說:這好辦,來人把蘿蔔放到大缸裏,搗爛,用溫水攪拌,大家喝。黃衣使者回京交旨,乾隆十分佩服:“天下第一家”做天下第一菜,不愧是個好當家的。從此,紅蘿蔔湯才上了酒宴。...>>

滿族代表性飲食是什麼?? 哈什瑪:滿語諧音,意爲田雞。滿族傳統食俗。爲秋季菜餚。烹製方法主要是煨、烤、制湯3類。煨哈什瑪是將田雞剖洗乾淨後,用熱油炸一下即撈出,放入由油、蔥、姜、醬油、鹽 酒、雞湯烹製的湯汁中,用慢火烴十餘分鐘;食用時再調以適量的味精、香油。炸哈什瑪是將其剖洗淨後,用酒、醬油、蔥、姜醃透,再用一細金屬絲穿人數只哈什瑪,放在紅炭火上烤熟即成。哈什瑪之腹油還可制鮮湯。其湯鮮美可口,極富營養。

白肉火鍋:滿族風味菜餚。白肉亦稱白片肉、白煮肉。火鍋,多銅製,鍋壁多掛錫,鍋身下部爲燃炭之處,中部爲加湯之處,上部則爲煙囪,兩側配有提環。製法爲先將豬肉切成大塊,入鍋煮熟,涼後用刀切成長條薄片;再將長酸菜切成細絲。將肉、菜整齊碼於火鍋中,加入清湯(多爲雞湯),湯沸後陸續添人粉條、蘑菇、蝦仁、鹽等。熟後可佐以蒜泥、韭菜、花醬、辣椒油食之。在內蒙古東部林區,冬季野味不斷,可在火鍋內加入狍、鹿、野雞及飛龍肉。全家環桌而食,談天說地,邊煮邊食,味美並可驅寒。至今在內蒙古各滿族聚居區還保留着這一食俗。

滿洲餑餑:滿族風味糕點食品的統稱。在中國烹任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礎素有“滿點漢菜”之說。滿點即指滿洲餑餑。在清朝、年間,因滿族各家境不同,滿洲餑餑可分兩大類。一類流行於普通平民及農家,主要有以下數種:水煮餑餑(水餃)、搓條餑餑、打糕搓條餑餑、豆麪餑餑、清明餑餑、高麗餅、酸棗糕、淋漿糕、豆麪剪子股、五花糕、盆糕、粳米豆包、發糕、金銀卷、蜂糕、瓦壠、爐酥餅、粘糕等。另一類盛行於殷實之家,主要有薩其瑪、芙蓉糕、太陽糕、切糕、涼糕、撒糕、打糕、菠蘿葉餑餑、蘇子葉餑餑、椴樹葉餑餑、酸餑餑、炸角子等。滿洲餑餑的原料主要是白麪或粘米麪,製作工藝則多爲烘、烤、蒸、烙。由於其歷史悠久、經濟實惠,已成爲滿族人的傳統食品,至今在內蒙古各滿族聚居區內還有多種品類保留。

滿洲水飯:滿族傳統風味食品。作法是將高梁米、玉米渣或小米,放入鍋中煮熟,用笊籬撈出浸泡在新挑來的井水中,反覆兩三次即可。食用時佐以炸醬及各種青菜或野菜,如小蔥、小根蒜、白菜心、香菜、菠菜、篙菜、婆婆丁、曲麻菜、柳蒿等。味道清涼爽口,可消暑解熱。

糜兒酒:滿族傳統飲料之一。亦稱米兒酒。滿族家庭多以此爲祭祀供品,平時亦飲用。製法是將糯米(黃米亦可)洗淨煮爛,撈出鍋晾涼。再將適量的酒麴用水泡開並搓細。將晾涼的米放入壇中,兌以酒麴,然後倒入水攪勻。封口數日後將壇中上浮的“白蒙”撇淨,再次封嚴壇口。一定時間後便可開壇飲用。

蜜餞:滿族的傳統食品。製作方法是:將白糖炒成糖色,再加適量的水、白糖、蜂蜜熬至稠狀,將削皮去籽、切成條塊狀的蘋果、梨、桔、山楂、杏、桃、青梅、胡蘿蔔等放入蜜糖汁中,使之粘附均勻即成。內蒙古各滿族聚區至今仍保持着喜食與製作蜜餞的傳統。

撒糕:滿族傳統風味麪食。亦爲舊日大祭時之供品。製法是把小豆磨成豆瓣,用水漂出豆皮後蒸熟制餡,將糯米麪用適量水拌勻入籠蒸,俟屜內氣滿撒入鋪平,並置豆餡於上。俟蒸氣復滿,再將米麪撒在豆餡上至蒸熟。一屜撒糕在食用或充祭品時多切成7寸見方的塊。如在正月制撒糕時,豆類採用紅色,取喜慶之意。

薩其瑪:滿語諧音,意爲油炸條。滿族傳統風味食品。清代及年間風行於北方各地。現改進後的製法是:將雞蛋打入精粉中和勻,製成麪條狀,下鍋油炸,再將清水、白糖、奶油、蜂蜜熬製成稠汁,與炸好的麪條攪拌均勻,倒入鋪有青紅絲的木槽內壓平待涼。食用時用刀切成長方塊即可。該食品清香鬆軟、甜膩適口,是中國著名的糕點之一。

喜果兒:喜果兒是指桂......>>

請問滿族有哪些特色美食 ? 滿漢全席去掉漢族菜就OK了。。。

滿族的聚居地點,飲食習慣,着裝特色,主要節日?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滿族人口數量約爲1041.0585萬,主要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地區,其中遼寧省的滿族人口最多,達533.6895萬,佔滿族總人口的51.26%;河北省滿族人口210餘萬;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北京市的滿族人口在33萬至86萬不等;以上六省市自治區滿族人口占滿族總人口的94%以上。滿族的主要聚居區爲伊通、新賓、清原、本溪、岫巖、寬甸、桓仁、寬城、豐寧、青龍等10個滿族自治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2個享受自治縣待遇的城市鳳城市和北鎮市,以及在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等地建立的300餘個滿族鄉。

滿族飲食習慣:

滿族喜愛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穀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黃米乾飯、大黃米小豆乾飯、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麪卷子、灑糕、蘇子葉餑餑等。小米麪餑餑有牛舌餅、碗坨;苞米麪餑餑有“菠蘿”葉餅、苞米餑餑;高粱米麪甜餑餑。

滿族喜愛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穀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黃米乾飯、大黃米小豆乾飯、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麪卷子、灑糕、蘇子葉餑餑等。小米麪餑餑有牛舌餅、碗坨;苞米麪餑餑有“菠蘿”葉餅、苞米餑餑;高粱米麪甜餑餑。 炒麪和炒米也是滿族的傳統食品,最有民族特色的是薩其瑪和酸湯子。薩其瑪原料是以雞蛋和白麪做成的細條,過油煎炸,再加蜂密、白糖、瓜子仁,成金糕條。糕面撤上青紅絲,其味香甜可口。酸湯子也叫湯子,做法是把苞米浸泡多日,待米質鬆軟,磨成水面,發酵成酸味。然後用特製的湯子套擠壓成細條,直接下入沸水中;也可不用湯子套,將面攥在手內從手指縫中擠出。 滿族的副食中肉類以豬肉爲主,菜餚主要有白肉血腸、酸菜和火鍋,頗具特色。滿族殺豬最講究的是吃血腸。豬肉的做法講究白片,即白片肉。所謂白片肉並非指肥肉切片,而是將豬肉方塊煮熟後趁熱切成薄片,不做任何加工,不加調料。白片肉中五花肉爲上乘。肉食除豬肉外,還喜食牛、羊肉及狍、野雞、鹿、河魚、哈什螞等。蔬菜除日常食用的家種白菜、辣椒、蔥、蒜、土豆外,尚按不同的時節,採集蕨菜、刺嫩芽、大葉芹、頭菜、柳蒿、四葉菜等山野菜及木耳、各種蘑菇等。 火鍋的歷史很悠久,它最早流行於東北的寒冷地區,是滿族的傳統食俗。銅鍋炭火,雞湯沸騰,湯中雜以酸菜絲、粉絲,用來涮豬肉、羊肉、雞肉、魚肉,不時還有野雞、狍子、鹿肉及飛龍肉。 冬季菜餚主要是酸菜和小豆腐,滿族釀製的大醬也是頗有歷史傳統的。 食油首推豬油,又稱大油。 滿族人好飲酒。當時滿族人飲茶多喜喝鬆羅茶,而今新賓滿族則多喜喝花茶。 滿族飲食禁忌主要是不殺、不食狗及烏鴉之肉。

《北盟會編》記載:金時女真人“以豆爲醬”。 至今,農村中滿族甚至長期生活在本縣的漢族或其他一些民族家庭仍習慣於用黃豆制醬。其做法是,頭年臘月,將黃豆上鍋烀得熟爛。再放入缸中趁熱搗碎,取出打好大小適中的醬塊,擱置到來年四月,將醬塊洗刷乾淨打碎,放入缸中, 加鹽、添入清水,待發酵後食用。可調味、淹漬鹹菜,幾乎 是一日三餐必備的食品。

每到秋末冬初,農村家家戶戶房前或房後挖近二米深之穴。根據 *** 大小,上面橫放若干根園木,覆玉米或高粱秸子,再蓋上土,此即爲菜窯。窯內藏白菜、土豆、蘿蔔、大蔥等鮮菜,可保存到來年四月。菜窯上有一口,僅容一人出入,取菜時登梯上下。其式樣似滿族先人冬居的地穴。從窯藏蔬菜以及春採山菜,秋採山貨野果,冬獵野物等現今滿族人的生活習慣同滿族先人的穴居生活,有着自然而和諧的聯繫。

滿足着裝特色:

歷史上滿族男子喜穿青藍色的長法的時裝,和過去滿族女......>>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少數民族文化都有哪些?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見這幾句源自《愛我中華》的歌詞,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少數民族文化。我國擁有五十五個少數民族,所有民族團結友愛,共同繁榮。那麼,少數民族有什麼特色文化呢?下面讓我們來舉例子講一講。

先來說說蒙古族的文化。蒙古族是遊牧民族,長期生活在草原上的他們性格往往好爽熱情,對待他人純真友善。蒙古族的一個節日文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那就是那達慕大會。那達慕大會往往在豐收的季節舉辦,目的也正是爲了慶祝豐收。作爲蒙古族的傳統節日,那達慕大會在人們的心中十分重要,在這一天,人們載歌載舞、賽馬摔跤。

再來說說朝鮮族的文化。朝鮮族由於民族人數較少,所以人們很少過多瞭解。實際上,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並且也有自己獨特的服飾文化,類似於韓服。無論是男裝還是女裝,都是短上衣。男裝下穿寬大的褲子,女裝下穿蓬鬆的長裙。朝鮮族的飲食文化也非常有特點,例如用大米爲原料做成的打糕、蕎麥壓成的冷麪,還有最廣爲人知的泡菜,也就是辣白菜,都非常美味。最令人驚歎的是朝鮮族的象帽舞,象帽是一種特殊的帽子,在帽頂安置着一條長長的飄帶,形狀和長度與藝術體操的綵帶相似,但不同於藝術體操的是,象帽舞完全是用頭來帶動飄帶的。

五十五個少數民族各有不同形式的文化特色,需要我們去發現、去了解。 如今,有更多的少數民族文化走到了曾經對此不瞭解的人們眼中,例如剛剛提到的那達慕大會,還有傣族的潑水節等等,今後也會有更多的特色文化走向大衆。

爲什麼淄博燒烤受歡迎?

近年來,燒烤在淄博市已成爲一種的傳統美食,因其特有的濃郁獨特的風味,淄博的燒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顧客,備受歡迎。那麼,爲什麼淄博的燒烤能夠成爲一種流行的美食?

首先,淄博市不僅擁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還有着風味獨特的燒烤文化。這是淄博市的一大歷史優勢。在當地居民的心中,淄博的燒烤已成爲一種非常重要的飲食文化,有着長久的歷史和美食傳統。當地的燒烤店鋪往往採用傳統配方,選用新鮮的食材,每個製作步驟都經過精心處理。在這些當地燒烤店鋪中,每一家都有自己獨有的配方和做法,爲人們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味覺體驗。這種獨特的美食文化吸引了許多美食愛好者前來品嚐。

其次,淄博市的燒烤店鋪不僅採用了傳統的燒烤製作技法,還不斷注入新的元素,越來越多的菜品,特別是一些創新的口味,在製作和營銷上都具有很大的創造性。比如,淄博的燒烤店鋪不僅有傳統的肉串、羊肉串等,還有一些特別的麪食、魚類、鴨肉等菜品,可謂是應有盡有,讓人眼花繚亂。店鋪的裝修也越來越具有創意,創建出一種舒適、文藝的環境。因此,不僅能滿足市民對美食的要求,還能爲當地的燒烤行業帶來創新的氣息。

最後,在社交網絡廣告的背景下,淄博的燒烤店鋪的形象宣傳和營銷渠道也越來越突出。隨着網絡傳媒和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很多燒烤店鋪開始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網絡中進行宣傳和營銷,吸引了更多的顧客。同時,淄博作爲全國性旅遊城市之一,官方也不斷推廣本地的美食文化,自然也會成爲淄博美食推廣的對象之一。旅遊業的發展,也進一步推動了當地餐飲業的壯大。因此,淄博的燒烤店鋪已經成爲當地的一張獨特名片,吸引了許多遊客們品嚐美食,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總之,淄博市的燒烤的成功,離不開本地的美食文化底蘊,也歸功於店鋪運營者在品牌宣傳和創新菜品方面所具有的創造力。我們相信,淄博的燒烤在未來的發展中,將繼續保持着這種地道的特色風味,成爲更多人的美食選擇。

新疆的飲食文化

新疆各民族之間飲食的交融和對外交流,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結構,同時也影響了人們的飲食文化。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講一日三餐,解渴充飢。一個小孩子生下來,親友要吃紅蛋表示喜慶。“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續,結婚時要“吃”,到了六十大壽,更要觥籌交錯地慶賀一番。這種“吃”,表面上看是一種生理滿足,但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這種形式表達了一種豐富的心理內涵。吃的文化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爲深刻的社會意義。

在蠻荒時代,人類山居野處,與一般靈長類動物沒有什麼區別,在飲食上處於“茹毛飲血”階段。隨着生產力的發展,食物豐富了,人們開始講究飲食的質量、品味。而從氏族社會乃至階級和國家的形成以及敬鬼神祭祖先的需要上看,飲食更被賦予了社會的功能和宗教的意義,由此構成了人類早期的飲食文化。人類在長期的社會發展過程中,飲食不僅在數量、質量上有了極大的飛躍,而且已形成了特有的飲食觀念,被賦予了重要的社會職能,昇華爲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

一個國家、民族、家庭乃至個人的飲食內容及表現如何,不僅反映出這個國家、民族、家庭和個人的物質能力、經濟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反映它的素質、文明程度或精神風貌。

新疆是個多民族聚居地區,人們由於民族不同,信仰不同,飲食也很不同。過去經濟不發達,物質匱乏,處於遊牧經濟中的少數民族以肉食、奶食爲主,米麪居於次要地位,很少吃蔬菜。改革開放後,新疆各民族羣衆與全國人民同步告別短缺經濟時代,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新疆農牧民開始實現了生活水平總體上由溫飽型向小康型的歷史性轉變,少數民族在和漢族雜居中慢慢習慣並接受耕作農業這一生產與生活方式,開始過上定居的農業生活,各民族的頻繁交流使人們的傳統的飲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蔬菜開始在少數民族的食譜中佔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漢族也開始接受少數民族“食肉飲酪”的飲食習慣。

近些年,受到經濟快速發展及外來經營理念的影響,我區餐飲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八大菜系在新疆可謂應有盡有,而且經營特色菜品的餐飲業不斷涌現,許多外地有特色的小吃店也爭相進入新疆市場。如今新疆餐飲業已經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在某種意義上講,特色飲食是地域文化的一種體現。說起“呼啦湯”,人們會想起河南,說起火鍋,人們會想起四川,陝西面皮、杭州小籠包、雲南過橋米線無不體現着當地的飲食文化特點……當內地各種精美的餚饌和烹飪技藝逐漸被新疆人所接受、喜歡的同時,新疆的飲食、特產先後傳入內地,大大地豐富了內地民族的飲食文化生活。飲食文化就像一個窗口,人們透過這個窗口瞭解了各種各樣地域文化,飲食文化也爲人們架起一個溝通的橋樑,加速了人們對地域文化的認知、認可,使得各種地域文化相互滲透、融合。

飲食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首要物質基礎,飲食文化的核心是生存文化,是主體文化首要的、穩定的體現者。飲食文化的多樣性體現了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新疆各民族之間飲食的交融和對外交流,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結構,同時也影響了人們的飲食文化。各地的飲食文化如同一股股清流,匯進了新疆飲食的海洋,正因爲如此,使得新疆的飲食文化表現出比以往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都要絢麗的色彩。飲食生活的開放,反過來也促進了社會的開放。

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飲食居住特徵?

一、雲南飲食文化形成的自然環境

雲南飲食文化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雲南位於祖國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山地佔總面積的84%,高原佔10%,盆地僅佔6%。地勢大體上是西北高南部低,地勢呈階梯狀遞減,全省地形大致以大理、劍川間至元江谷地一線劃分爲東西兩個部分,東部是地面崎嶇不平呈層巒疊嶂狀的雲南高原,西南部地勢趨緩漸呈開闊河谷地帶。較大的湖泊有滇池、洱海、撫仙湖和程海等。面積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大部分在雲南中部。這些盆地年溫差小降水量適中,是重要的產糧區與飲食文化形成區。位於海拔1300米以下的低地平地大都分佈在雲南南部,這些地方氣候炎熱降水豐富,適宜水稻與熱帶經濟作物生長。雲南的氣候屬於帶一熱帶高原型溼潤季風氣候,基本特點是乾溼季節分明、氣候類型多樣。由於雲南緯度較低,短距離內地形高低懸殊,隨地形高度的改變氣候垂直變化顯著,從山腳到山頂或可劃出幾個不同的垂直帶,俗稱這一氣候特點爲“立體氣候”。

雲南省與緬甸、老撾、越南和印度諸國相連,與泰國、孟加拉等國相鄰;在雲南的25個少數民族中,有16個民族境而居。跨境民族分佈境內外的部分相互聯繫密切,生活習俗相同或相近。雲南少數民族分佈上的特點,是廣泛居住在高原、盆地、丘陵與高山,人口分佈密度較低,各地分佈的密度不一,各民族社會的發展很不平衡。因此,雲南的飲食文化具有豐富多元的特色,尤其在食物的材料、菜式、加工方法、飲食習慣和酒水飲料等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多元性與豐富性。

在主食方面,雲南各地既有水田或溼地種植的稻米、芋類等作物,也有旱地栽培的玉米、洋芋、蕎麥與紅薯。在菜餚原料方面,既有經過人工馴化長期種植的各種蔬菜,也以野生的各種菌類、花卉、野菜、昆蟲、苔蘚等人席。加工食物的方式,雲南漢族地區大致與內地相同,同時體現出川味注重急火快炒、嗜食各種泡菜的特點;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則長期保留了受農耕、刀耕火種採集與山地種植畜牧採集等生產方式的影響而形成的烹飪習慣。如白族、壯族等農業民族習慣炒煮煎烤兼用,稍正式的場合即端上八大碗。彝族、哈尼族等山地民族則保留帶遊牧生活影響烙印的重燒烤、烹煮的傳統,白族、傣族等民族還有嗜食生肉、涼拌菜的習慣。酒類方面,雲南各地既飲以玉米、稻米、紅薯、高粱等糧食製成的高度蒸餾酒,也飲用以各種果類、甘蔗等釀造的低度發酵酒。

雲南是多民族的省份,一些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有較集中的聚居區。由於漢族在雲南各地分佈廣泛,細究各地的飲食文化,當地漢族的影響仍佔據重要甚至主導的地位,雲南的飲食文化,由此表現出多民族文化與區域性文化相結合的特徵,不應簡單地以民族分佈和民族特點來劃分雲南的飲食文化。

雲南區域性的飲食文化,大致可分爲以昆明、曲靖、楚雄、玉溪爲中心的滇中區,以大理爲中心的滇西區,以宣威爲中心的滇東北區,以保山、騰衝爲中心的滇西南區,以麗江、中甸爲中心的滇西北區,以德宏、臨滄、版納爲中心的滇南區,以紅河、文山爲中心的滇東南區等幾種類型。由於受地理區位、海拔高度、緯度高低、民族分佈、經濟類型等方面的影響,各區域飲食文化的分佈又有交錯、變異等複雜的情形。

在以上七種飲食文化區域中,滇中區、滇東北區受到漢族、彝族飲食文化較多的影響;滇西區表現出濃郁的白族飲食文化特色;滇西南區混雜了邊疆漢族與諸種少數民族的飲食特點;滇西北區深受藏族、納西族等高原民族飲食習慣的影響;滇南區明顯地反映出傣族等稻作民族的飲食傳統;滇東南區則表現出傣族、壯族、瑤族等少數民族飲食的習慣。

二、影響雲南飲食文化的歷史因素

雲南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其間經歷了上千年的發展與演變。雲南的飲食文化與雲南各民族的分佈及活動,外來移民的遷徙,以及各民族間的交往融合等密切相關。

從民族源流來看,雲南的26個民族,分別屬於氏羌、百越、武陵蠻等若干古老族羣,其中藏緬語族各民族出自氏羌族羣;壯侗語族各民族源自百越族羣;苗瑤語族的各民族,出自漢代以武陵郡(在今湖南西部)爲聚集地的武陵蠻;南亞語系各民族較早定居在雲南西南部,漢代稱“閩濮”;漢族、蒙古族、回族和滿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遷人云南。

在雲南各民族接觸與融合的過程中,明清時期是融合方式改變的分水嶺。明清以前,在雲南等西南邊疆省份,融合方式主要是少數民族逐漸吸收遷人的漢族人口,少數民族與漢族的融合,經歷了漢族移民逐漸“夷化”的過程,同時少數民族自身也得到充實與壯大。明清時因漢族人口大批進人云南,以及白族、壯族等少數民族與漢族在經濟文化方面的差距明顯縮小,民族融合的傾向發生改變, 白族、壯族等少數民族的人口,有相當一部分被遷入的漢族移民融合,雲南遂形成若干區域性的漢族羣體,漢族在雲南逐漸成爲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民族。由於歷史上漢族與雲南少數民族存在相

互滲透與深度融合的情形,致使雲南地區的飲食文化,普遍存在漢族與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相混雜乃至密切結合的情形。

雲南本地民族的自然性遷徙,主要是由於人口增殖、因減少人口密度需要分散而形成的擴散式、漸進式的遷徙;遷徙的方向,通常是向與出發地生態環境相類似的地區轉移。遷徙的特點是移動速度較慢,部分人口時常停留甚至定居新地,如漢代基諾族的先民原先居住在滇北、川南一帶,以後逐漸南移,清代才進人西雙版納的基諾山。受其遷徙及活動特點的影響,傣族、白族、彝族等本地民族的 飲食文化,其深層內涵千餘年來無明顯改變,現今恢復見於古代記載的某些菜餚與烹飪方式,亦非難 事。外來民族遷徙的情況不同。漢代至宋代,外來的漢族人口以官方或民間性質的移民,以及商人、 軍人和官吏的身份進人云南,主要居住在郡縣治地所在的城鎮和交通沿線地區,因遷來的人數較少, 逐漸被本地民族融合。自元代開始,遷入雲南的漢族人口明顯增加,明清時以幾個較大的盆地爲中心逐漸形成區域性漢族羣體,並發展爲雲南人數最多、占主導地位的民族。

在移民流向方面,元代以前雲南通往外地的交通線,主要是聯繫四川的五尺道(自滇中經宣威抵四川宜賓)與清溪道(自滇中經姚安、西昌達成都),因此外來人口以四川人居多,雲南飲食文化受川味影響講究鮮辛的特點,在元代以前當已形成。元代修通由滇中經曲靖、貴陽達兩湖地區的人湖廣道,取代前兩道成爲雲南通往外地的主要交通線,明清時進人云南的移民,遂以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人居多,曲靖、昆明、楚雄、玉溪等地,乃成爲外來人口最集中的地區,上述地區的飲食帶有兩湖、兩廣地區的特點,應形成於元代以後。

至於滇中至滇西一線,保山、騰衝在秦漢時便爲川滇緬印道所必經。明清時外來人口沿曲靖經昆明、保山一線散佈,保山、騰衝迎來新的移民。明清時由於壩子人滿爲患,漢族移民大量進人邊疆和山區,逐漸形成近代各民族分佈的格局。受歷代移民遷徙走向以及聚居地形成情形的影響,雲南幾處重要的漢族聚居地,其飲食文化亦有不少差別,不可等量齊觀。雲南飲食文化形成諸多特點,還與雲南各地區、各民族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有關。如彝族在雲南廣泛分佈於各地的山區與壩區,社會發展程度很不平衡,由此形成豐富多彩的飲食習慣。彝族早期主要從事畜牧業且多山居,迄今大部分彝族居民喜食牛羊肉、玉米、洋芋等食品,嗜好玉米酒,烹飪方式以蒸、煮爲主,均可窺見受山居與遊牧生活影響的痕跡。同時彝族不同支系的飲食習慣,視地區、海拔高度的差異又有所不同。

雲南歷史上建立過滇國、南詔、大理國等幾個重要的地方民族政權,其統治及經營也深刻影響了雲南的飲食文化。

滇國存在於戰國中期至西漢中期,滇文化分佈的地域大體是以滇池周圍爲中心,東到曲靖、陸良和滬西,西至祿豐,北達會澤等地,南面在元江、新平一帶。滇人以稻米爲主食,並種植小麥。副食有畜禽肉類、魚蝦螺螄以及瓜果、野菜等。滇人擅長醃製肉食,以青銅或陶製的釜、甑、罐和鑊烹製食物。滇國飲酒的風氣很盛,在各地墓葬出土不少青銅鑄造的壺、尊、杯等酒具。從《史記》的記載來看,西漢時滇中一帶居民的飲食,受滇人影響的痕跡仍十分明顯。由於滇人捕撈滇池的螺螄以供食用,滇池岸邊遺留大量的螺螄殼堆積,晉寧縣發現的一處螺螄殼堆積竟厚達8米。遺留的螺螄殼尾部均有一個敲開的小孔,看來是滇人敲孔以便取食螺肉。有趣的是至今德宏一帶的少數民族取食螺肉,仍沿用滇人的辦法。

南詔是彝族和白族先民在唐代建立的地方政權,統治時間達200餘年。大理國在南詔的基礎上建立,白族先民是其主體民族,大理國享國長達300餘年。南詔、大理國以今大理爲都城,以今昆明爲陪都,統治範圍包括今雲南全省及附近的一些地區。南詔、大理國的一些飲食習俗,如以稻米、小麥和蠶豆爲主食和輔食,嗜食拌以香料的生肉和螺螄,以烤小豬和各種野味待客,喜飲茶、酒,以螞蚱,蜂蛹等人饌,至今在一些彝族和白族的地區還可見到。但南詔貴族飲茶時將茶葉與椒、姜、桂烹煮的習慣,今已不復可見。

少數民族的奶茶是怎麼做的?

蒙古阿巴嘎奶茶

內蒙古大草原好像綠色的大海,星星點點的蒙古包,好像是大海中的風帆。在蒙古草原,無論你走進哪一座蒙古包,你都會受到熱情的招待,無論你走進哪位蒙古同胞的家,你都一定能喝到噴香的奶茶。但是,內蒙古的千種萬種奶茶,最好喝的是阿巴嘎奶茶。

(一)配料

磚茶、純鹼;小米、炒米、牛奶、奶皮子、黃油渣、綿羊尾巴油、稀奶油、鹽巴。

(二)基本程序

煮阿巴嘎奶茶的基本程序有搗茶、洗鍋、熬茶、過濾、再燒茶、攪拌配料、加料等七個步驟。

(三)解說詞

阿巴嘎奶茶是風情迷人的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牧民們最愛喝的奶茶,同時也是他們招待貴賓時必不可少的飲品。奶茶的馥郁和魅力都緣於原料和製作。熬製阿巴嘎奶茶要有超羣的煮茶技藝,並按如下程序操作:

1.搗茶

煮優質奶茶,要有優質茶磚,在煮茶前,應把茶磚研碎備用。

2.洗鍋

煮奶茶最好備兩個鍋,鍋一定要清洗乾淨,並要用新打來的清水熬茶,否則茶會褪色變質。兩口鍋都洗淨後,一口專門用於燒開水,另一口用於煮茶。

3,熟茶

熬茶時應先把水燒開,然後倒入研碎的磚茶熬3分鐘左右即可。熬茶時火候和時間都要掌握好,要用硬火熬。時間太短,茶不出味,時間太長則會破壞維生素並使茶香散失。

4.過濾

即把熬好的茶汁濾去茶渣備用。

5.再燒茶

把鍋燒熱後,用切碎的羊尾巴油熗鍋,倒入少量茶汁,再放人一勺小米,將其煮到開花,然後倒入全部茶汁並放人炒米和黃油醜鹽巴。

6.攪拌配料

把牛奶、稀奶油、奶皮子、黃油渣、黃油等配料按比例混合後放人一個專門的攪茶桶中不斷攪拌,直到混合物中分離出一層油爲止。

7.加料

待到鍋中的茶汁燒到濃開時,加入攪拌好的配料,並再攪拌片刻,這樣一鍋熱香四溢、美味可口的阿巴嘎奶茶就算熬好了。

8.敬茶

奶茶是蒙古族飲食文化中動人的詩篇,奶茶養育了體魄強健的蒙古族人民。在內蒙古喝奶茶是一日不可或缺的生活小事,但同時又是十分注重禮節的大事。在敬奶茶時應根據蒙古人“祟老尚德”的優良傳統,把第一碗奶茶先奉給在場年紀最大的人,然後再依次敬茶。敬茶時每碗茶都不可倒得太滿(不應超過八分碗),敬茶要躬身雙手託舉茶碗舉過頭頂,再獻給客人。客人也應雙手接碗,接過碗後即在嘴邊咂一口,以示回敬。頭一碗禮過,客人落座後即可自由喝茶了。

雲南人的飲食習慣

雲南菜以擅長烹製山珍、淡水魚鮮和蔬菜見長,具有鮮嫩回甜,酸辣微麻,重油味厚的特點,適合雲南多民族人民的口味,自成一格,多姿多彩的地理風貌和乾溼分明的立體氣候,極其有利於動植物的生長,得天獨厚的原料,爲烹飪提供了豐富的來源。

滇菜由昆明彙集三個區域菜的風味名菜組成,滇東北地區,烹調方法和口味相似川菜,滇西南和滇西地區,少數民族衆多,除具少數民族風味外,還受清真菜的影響,具寺院菜風味,滇南地區,是雲南漢族菜發源地。

擴展資料:

滇菜由以下幾個地區的特色菜點構成:

1、以昆明、楚雄、玉溪爲中心的滇中地區歷來是雲南省、 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這裏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自然資源豐富,名廚多匯,兼收歷代地方、民族飲食之精華,雲南飲食文化的多樣性、複雜性、融合性等特點在這一地區表現的尤爲突出和鮮明。

滇中地區的飲食兼收幷蓄,體現多種文化的交流,新的飲食風尚和飲食觀念推動和左右着雲南滇菜文化的潮流,同時也成爲反映雲南飲食文化變遷的主要窗口,是雲南滇菜的精華代表。

2、以曲靖、宣威、昭通爲中心的滇東北地區曾是南方絲綢之路入滇的必經之地,因接近內地,交通較爲便利,與中原交往較多。兩千多年前就接受了四川地區經濟與文化的影響,其飲食文化具有云南地方漢族與當地少數民族( 如彝族) 文化交融的特點,菜餚烹調方法、口味與川菜相似。

3、以麗江、中甸爲中心的滇西北區位於青藏高原的南端,氣候偏涼,畜牧業發達。麗江、中甸曾是唐代開通的由大理至拉薩道路的必經之地,即“茶馬古道”,爲馬幫文化的交通樞紐。

因此,滇西北區的飲食文化具有鮮明的高原民族特色與地方特色,高能量食物如青稞、各種麪餅、牛羊肉、自釀糧食酒與磚茶,構成當地飲食主體

4、以大理爲中心的滇西區表現出濃郁的白族飲食文化特色,較多地保留了南詔、大理國古老的飲食傳統,當地盛產的乳製品、淡水湖的水產品、梅子、地方釀造酒、本地茶葉等使滇西區的菜點具有鮮明的地方與民族特色。

5、以德宏、臨滄、版納爲中心的滇南區爲外地漢族移民與當地少數民族( 傣族、景頗族等) 、東南亞地區諸飲食文化的結合體,同時又具有鮮明的熱帶、帶飲食文化的特點,明顯地反映出傣族等稻作民族的飲食傳統。

由於當地土地肥沃,盛產各類植物和花卉,以可食的野生菌類、野菜、水果與花卉、昆蟲入席,發酵食品多,烹飪加工方式古樸,蘸料口味獨特,糯米爲主食等是當地飲食特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滇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