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淮南子《化干戈爲玉帛》原文及鑑賞

〔原道訓〕 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①,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壞城平池,散財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賓伏②,四夷納職③,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故機械之心藏於胸中則純白不粹、神德不全,在身者不知,何遠之所能懷!是故革堅則兵利,城成則衝生④;若以湯沃沸⑤,亂乃逾甚。

淮南子《化干戈爲玉帛》原文及鑑賞

〔註釋〕 ① 夏鯀: 夏禹的父親。仞: 古代長度單位。 ② 賓伏: 臣服。 ③ 職: 貢品。 ④ 衝: 衝撞城牆的戰車。 ⑤ 沃: 澆。

【鑑賞】 “化干戈爲玉帛”是現代漢語中非常習用的一則成語,用來比喻由敵對、爭鬥或戰爭狀態轉變爲友好、和平狀態。然而,這則成語的出處,也即《原道訓》“化干戈爲玉帛”的寓言,卻有着更爲豐富的內涵。

大禹的父親夏鯀通過修高城池來防止國內外的叛亂,但結果卻是越防越亂,不僅自己的諸侯國背叛自己,連海外各國也都對其懷有狡詐之心。等到大禹執政時,完全改變了父親以“防”杜亂的方略,轉而採用“疏”的政策,拆毀城牆,填平護城河,散發財物,焚燒兵器盔甲,廣施仁德,由此換來的,是四海賓服、夷族納貢的大治景象,帶着玉器、錦緞來納貢的諸侯國數以萬計。

這則寓言對我們來說至少有以下三點啓示:

其一,就治國而言,最根本的是要施行德政,與民休息、藏富於民。所謂“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爲政者將民生問題解決好了,百姓自然就不會無緣無故地生亂,爲政者也就無亂可防,“雖有甲兵無所陳之”(《老子·八十章》)。上述的道理其實很簡單,然而,歷史上重蹈夏鯀之覆轍的君主卻不在少數,如秦始皇便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爲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賈誼《過秦論》),最終落得個二世而亡的下場。《淮南子》的寫作時代正在秦亡後不久,且正值漢初奉行黃老之術、與民生息的年代,故而這則寓言自然地就包涵着一種吸取秦亡教訓、警示爲政者的意味。

其二,就我們爲人處世而言,機巧之心不能過重,要善於隨順物事之自然,以簡馭繁。大禹在治國中,即善於順民之性而爲,因此能夠得到諸侯百姓的擁護。在大禹治水的傳說中,大禹也是善於循地勢之自然,疏而導之,使洪水隨地勢順利入海。大禹的父親夏鯀則不然,在治國中,不是首先考慮民性民生,而是先謀劃着如何防民;在治水中,不是首先考慮水往低處流的本性,而是一味地去堵。機械之心盈於胸,徒逞私智,最終必然導致矛盾愈演愈烈,所謂“以湯沃沸,亂乃逾甚”。無論是對人,還是對事,多一分“純白”,少一分機巧,多一分真誠,少一分詐僞,世間也就自然會多一分和諧,少一分紛爭。

其三,這則寓言還涉及“海外”、“四夷”,也即有關對外關係的描述。強調國與國之間應當以德服人,這對於我們反思當今世界的國際關係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在現時代,所謂“綜合國力”,或者簡言之,“力”與“利”成爲左右國際關係的主要原則。只要有“利”可圖,同時又有“力”,就可以以強欺弱,“德”或者“正義”僅僅淪落爲一種堂而皇之的託詞,降格爲“利”與“力”的附庸和工具。正是因此,雖然兩次世界大戰之後沒有再爆發過世界性的戰爭,但是各種局部性的戰亂紛爭卻從未停止過。“干戈”不止,“德”或“正義”不立,和諧世界、大同治世就永遠不可能被建立起來。就此而論,我們需要向古人汲取的智慧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