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IT科技 > 

臘月二十五有什麼習俗

IT科技1.89W

在中國傳統節日中,臘月二十五是千燈節。習俗有: 糊窗戶:臘月二十三祭了竈,臘月二十四掃完了房子之後的臘月二十五,老北京人就該糊窗戶了。 做豆腐:臘月二十五,豆腐的“腐”與幸福的“福”諧音,因此豆腐代表着祈”福“。 千燈節:是蒙古族、達斡

臘月二十五有什麼習俗

老話說:“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臘月過後就是春天的到來,老百姓度過了寒冷又漫長的冬天,馬上就要進入到新年,在這一天因爲各地民族與民俗的不同,所以慶祝活動和宴請賓客的方式也各有特色,咱們就舉幾個有代表性的例子。

1、臘月二十三 又稱小年夜,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竈、掃塵、吃竈糖的日子。 2、臘月二十四 掃塵日,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蛛網、揚塵、清洗。雖說“二十四,掃塵日”,實際上從祭竈前後到年終,均爲掃塵時間。中國一些地方,每年從

首先是糊窗戶,臘月二十三祭了竈,臘月二十四掃房子,到臘月二十五,老北京人就該糊窗戶了。家家戶戶“糊窗戶”可不光是爲了“對付”諸位神仙,更多的還是自己看着順眼。誰不想在被修飾得煥然一新的環境裏過新年啊!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 有趣的是,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究

第二就是做豆腐,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明的,有趣的是,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說起來,這臘月二十五,豆腐的“腐”與幸福的“福”諧音,因此豆腐代表着祈“福”。

1、 臘月二十五是中國農曆的十二月(又稱臘月)二十五的俗稱;中國春節傳統習俗之一。這一天的傳統民俗活動主要有接玉皇、照田蠶、千燈節、趕亂歲等。 2、老話說:“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臘月過後就是春天的到來,老百姓度過了寒冷又漫長的冬

在我國舊俗中,老百姓認爲臘月二十三是送走竈王爺述職的日子,那麼玉帝聽完竈王爺的彙報,在臘月二十五這天會親自下界,看一看人間老百姓所做的事情,是善是惡,並決定來年的福祿。所以呢,老百姓每戶人家都掛着玉帝駕到的畫卷以祭祀,期望來年有好的福分,這被稱爲“接玉皇”。大家在這一天裏起居,說話都要非常小心,爭取好的表現,以讓玉皇看到,能讓他開心,來年交好運。

臘月二十五,磨豆腐;臘月二十六,燉羊肉; 臘月二十七,宰公雞;臘月二十八,把面發; 臘月二十九,蒸饅頭;臘月三十晚上鬧一宿。 按照習俗,臘月二十三的“小年”即是忙年的開始,從預備“年貨”開始計算,直至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在我國的江南一帶,把臘月二十五這天稱爲“照田蠶、燒田蠶、燒田財”,大家把長長的杆子綁上火把插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要是火把燒的很旺,預示着來年慶豐收,而有些地方,則是把這一活動定在了大年三十才舉行。

臘月二十五 在經過了臘月二十四的掃房子後,我們迎來了農曆的臘月二十五。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臘月二十六 臘月二十六,按老理講“臘月二十六燉大肉”相信這天是所有孩子們的節日,終於可以吃到“年肉”了。那麼,下面,我們就來跟大家講講這個

蒙古族在臘月二十五那一天要過千燈節。千燈節也叫明安珠勒節、祖魯節、千佛燈節,是蒙古族的傳統節日。蒙語稱“明幹卓拉”,意即千盞燈節。它是由佛教點燈儀式演變而來的宗教節日。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幹卓拉”去廟裏點燃,認爲點得越多越吉利。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爲盛行。當地羣衆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遊藝活動。

1、臘月二十三,是小年。 臘月二十三糖瓜粘。祭竈是這天最重要的活動。傳說,竈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爲了能讓竈王爺美言幾句,要供奉糖瓜等貢品,吃人家的嘴短,不好講壞話。小年祭竈,家家戶戶就真正進入過年的氣氛了。 2、臘月二十四是迎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臘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期間每一天的習俗

不分地區,以全國常見的習俗有以下這些:

小年

官府在臘月二十三,一般民家臘月二十四(又有:北方小年臘月二十三,南方小年臘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竈儀式。所以有一句民間習俗叫做“官三民四船五”。舉行過祭竈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

祭竈

古時人們認爲竈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裏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竈神  ,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吉利話。這種送竈神的儀式叫做“送竈”或“辭竈”。

竈糖

竈糖(關東糖)是一種麥芽糖又稱麻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爲長條形的糖棍稱爲“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形的就叫做“糖瓜”。

臘月二十四

掃塵

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舉行過祭竈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也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曆史中積累的在冬季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傳統美德。

臘月二十五

做豆腐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

接玉皇

舊俗、新俗都認爲竈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爲“接玉皇”[2]  。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趕亂歲

送竈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爲“趕亂歲”。

照田蠶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臘月二十六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肉”或“二十六,割刀頭”,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爲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爲“年肉”。

臘月二十七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俗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爲“洗福祿”。

臘月二十八

年謠雲:“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或“二十八,把面發”。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春節張貼之物。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後來,隨着造紙術的問世,纔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

臘月二十九

祭祖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臘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夕: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

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爲中心。

貼門神

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爲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對聯”、“桃符”等,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而得名。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了人民大衆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擴展資料:

正月初一乃“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故稱“三元”,俗稱“大年初一”。中國民間“過大年”亦稱“臘月忙年”,春節風俗歷經幾千年演變,迄今仍遺存下四大年俗,你都聽說過嗎?年俗之一:拜神祭祖拜神祭祖過年風俗源於遠古農耕民族的“臘祭”。“臘祭”是古人“神先享用”意識的體現,人們習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萬物而索享之”,形成“歲終出祭”古俗。

正月初一乃“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故稱“三元”,俗稱“大年初一”。中國民間“過大年”亦稱“臘月忙年”,春節風俗歷經幾千年演變,迄今仍遺存下四大年俗,你都聽說過嗎?

年俗之一:拜神祭祖

過年風俗源於遠古農耕民族的“臘祭”。“臘祭”是古人“神先享用”意識的體現,人們習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萬物而索享之”,形成“歲終出祭”古俗。由於宗教、風俗本身的保守性及歷代統治者的倡導,這種原始時代的“敬神”禮俗代代相襲,並日漸演化爲祭竈神。民諺曰:“三祭竈,四掃屋……”即指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祀竈神。

竈神,俗稱竈君、竈爺、竈王爺,是由原始的火崇拜發展起來的一種神祗崇拜,原始人心目中那一堆永不熄滅之火便是他們的竈。但自竈神產生始,其職權便與火或竈火相遊離,搖身一變成爲天帝派駐各家的監察大員,乃一家之長,負責監督一家老小的善惡功過,定期上報天庭,故深得老百姓的頂禮膜拜。人們想祈福禳災,便對竈王爺恭恭敬敬。

祭竈風俗伴隨社會的進步而漸漸淡化,取而代之的則是祭祖。過年祭祖,既是對祖先一個悼懷,也祈望祖先保佑來年的平安。祭祖一般在年三十,鄉間人家在去法穢、淨庭院、易門神、換桃符、貼春帖之後,或舉家去給祖先上墳祭拜,或把先祖的遺像掛在中堂正壁牆上,擺上祭品,點上香燭,讓後輩祭拜。晚上那頓準備多日的團年飯,大都也是先讓祖先“前來”享用後方可開席。各地祭祖形式雖不盡相同,但“祭祖祈福”的含義大致一樣。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傳統中國春節的四大風俗你都知道是什麼嗎

春節習俗完整版(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每一天要幹什麼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竈王爺上天”之日。民間傳說,竈君爺上天專門告人間罪惡,一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所以在祭竈時,要打點一下竈君,求其高擡貴手。

臘月二十四,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徹底打掃室內,除舊迎新,拔除不祥。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傳說竈王上天彙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是否如竈王所奏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清苦,瞞過玉帝的懲罰。

臘月二十六,割年肉,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過去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稱爲“年肉”。

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這天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上店趕集、集中採購,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香燭、牛羊肉、各種玩具禮品等。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無論是發麪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了。

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

大年三十(今年沒有大年三十哦)

大年三十,除夕守歲。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大年初一,金雞報曉。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

大年初二,金吠報春。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孃家,禮物帶雙數。

大年初四,三羊開泰。竈王爺要查戶口,恭迎竈神回民間。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財神,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馬到成功。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大年初七,人壽年豐。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動,就是把家裏養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歸野外。初八放生,不僅體現了古人尊重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品德,也表達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間各種生物興旺發達的美好願望。

大年初九,玉皇天誕。古人認爲九在數目中表示多數,最多,最大,因此爲上。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必須隆重慶祝。九與酒諧音,九不能離酒,各家各戶都準備豐盛的酒宴,盡興喝個痛快,給玉皇大帝祝壽。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正月初十傳說是“石頭”的生日,因此被稱爲“石頭節”。這一天要在石磨、石碾、石槽、石臼、槌布石、石碼頭、石梯坎等石制物品處燃香舉供,以示祭拜和感恩。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傳說紫姑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嫉妒,在正月十五這天被害死在廁所裏,天帝憐憫,封她爲廁神。紫姑代表了封建社會中深受壓迫的女性,被奉爲弱女子的保護神。

正月十二,搭建燈棚。民間俗稱“十二搭燈棚”,意思是元宵節將近,村莊中的管事人從這一天開始就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壯年準備花燈,做元宵賞燈的各種準備工作了。

正月十三,竈下點燈,預放元宵。民間在這一天要在廚竈下點燈,稱爲“點竈燈”,其實是因爲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日子臨近了,各家都試點制好的燈,才被說爲“燈頭”之日。

正月十四,“順天聖母”誕辰。娘娘誕辰於正月十四,又稱“順天聖母”。傳說娘娘姓陳,是唐朝大曆年間的人,後來成爲了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於是民間立祠奉祀,稱爲“順天聖母”。

正月十五,夜照田蠶(神)。相傳,正月十五日是蠶神嫘祖的生日,因此這一天便成了百姓祭祀“蠶神”的日子。祭蠶神用白粥加上肉脂爲供品,同時用一杆竹竿挑着燈燭插在田間,謂之“照田蠶”(據說觀察燈火顏色可以判斷一年的豐歉)。這項活動逐漸成爲了後代元宵節觀燈習俗的一種源頭。

春節的習俗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

春節的習俗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如下:

1、臘月廿三,稱爲“小年”。這一天的主要習俗是祭竈。相傳竈神除了掌管人間煙火,還有下情上達的使命,廿三日到除夕竈神要上天述職。

民間在臘月廿三清洗竈臺,更新竈神畫像,供奉糖元寶、炒米糖等甜食,祈求竈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2、臘月廿四,有“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說法。在北方叫做“掃房”,南方稱爲“撣塵”。民間撣塵拂垢、洗鍋刷碗、疏浚管道、拆洗被褥窗簾,傳達辭舊迎新的美好心願。

3、臘月廿五,竈神上天后,民間無神掌管,百無禁忌,百姓選擇這時嫁娶,戲稱爲“趕亂歲”。此外,傳說玉帝聽到竈神的彙報後,也在此時下凡核察民情,民間做好豆腐“接玉皇”。

過去的窗戶沒有玻璃,民間在這一天糊上新窗紙,喜迎新年。

4、臘月廿六,是殺豬割年肉的日子。過去只有過年時,民間才捨得把豬殺了,準備過年用的肉食。由此開始,各地陸續出現廟會和集場,百姓按需採購,置辦年貨。

5、臘月廿七,有洗澡的傳統。相較前幾天的忙碌,在這天洗個澡,去除過去一年的污濁,既兼顧了個人衛生,又能體面的迎接新年,很是愜意。

6、臘月廿八,主要做兩件事。首先做糕蒸麪,北方側重各色麪食,南方注重各類糕點。其次貼對聯和窗花。五代後蜀君主孟昶發明了春聯以來,過年貼春聯,是必不可少的民俗之一。

7、臘月廿九,有“小年夜”之稱。民間在這天置辦酒宴,親朋拜訪,稱爲“別歲”。在周朝和秦朝時,會在這天舉辦“大儺”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因此,又稱爲“小除”。

此外,民間還要舉行“上墳請祖”活動,既表達了傳統孝道思想,又體現了尊老敬長的美德。

8、臘月三十,是農曆最後一天,與“小除”相對,稱爲“大年夜”、“大除”。民間除了常見的貼門神和年畫,還要擺放天地桌,供奉天地諸神。

親朋好友相互饋贈,稱爲“饋歲”。家族長幼齊聚一堂,共同品嚐年夜飯,舉杯暢飲,秉燭“守歲”,此爲春節最重要的習俗之一。

晚飯後,放爆竹、派壓歲錢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知道古代流通的貨幣是金銀,沉甸甸的紅包,超有幸福感。

9、年初一,主要以拜年爲主。在古代,上層士大夫互投名帖、彼此祝賀的習俗。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

原來宋朝就流行寄賀年卡了。普通百姓則是“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

10、年初二,有歸寧的習俗。女兒一家帶着餅乾糖果,回到孃家。母親把禮物分送鄉鄰,家裏有幾個女兒的,來一個,分一次,表達女兒對孃家的思念之情。

在古代,民間女子在年初五之前,不能出門的,所以女兒回孃家之後,天黑之前還要趕回婆家。

11、年初三,傳說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民間在這天早早熄燈,以免打擾鼠輩好事。在屋角撒上米粒糕點,和米奇共享豐收成果。此外,這一天是穀子生日,民間禁食米飯,祈願豐年。

12、年初四,因女媧造羊又稱“羊日”,有“三羊開泰”的吉祥寓意。民間有“吃折籮”的習俗,折籮是剩下飯菜合在一起“一鍋燴”。

打掃衛生,清理垃圾,集體“扔窮”。因爲古代羊王、牛王和馬王供奉在馬神廟,牛羊肉鋪的掌櫃要到馬神廟燒香。此外,店鋪的掌櫃在這天宴請夥計,有酒有菜,酒後吃包子,然後派紅包。

13、年初五,俗稱“破五節”,意味着打破之前過年的禁忌。這天的講究頗多。從裏往外打掃衛生,收集到大門外一個角落,放鞭炮也是如此,表示趕走一切妖魔厄運。

民間在這天必須吃餃子,不能用生米煮飯,不準婦女出門。此外,民間認爲年初五是財神生日,店鋪開業,燃放爆竹,取“招財進寶”之意。

14、年初六,民間流行“送窮”的習俗。這個習俗始於唐朝,百姓在門外焚燒破衣爛衫,供奉煎餅和芭蕉船,意爲“送窮”。另外,廁神會在這天檢查衛生,百姓會在這天清理積糞,打掃廁所,稱爲“挹肥”。

15、年初七,有“人勝節”之稱。爲了慶祝女媧創造了人,婦女頭戴用彩紙、絲帛和金銀做成的小人。全家吃春捲,品嚐用七種菜做成的七寶羹。有的地方保留着吃麪的習俗,祈望增福添壽。

16、年初八,是傳統的“順星節”。相傳上天有日、月、水、火、木、金、土,羅侯和計都九位星宿,輪流值命照年,一個人一年的運氣好壞,依賴星君的護佑。

年初八是衆星下凡的日子,民間在夜裏舉行順星祭祀,祈求來年好運風調雨順。

17、年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故稱“天公生”。九酒諧音,九不離酒,因此,百姓準備豐盛的宴席,盡情飲酒,給玉帝祝壽。福建和臺灣的民衆有“拜天公”的習俗,祈禱來年諸事順利。

18、年初十,據傳是石神的生日,有過“石頭節”的傳統。在這天不能動石頭或石質器具,並向石頭供奉烙餅,焚香祝願。

19、正月十一,有“子婿日”之稱。顧名思義,就是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祭祀天公生,會剩下很多食物,岳父就用這些美食招待女婿,以此表達對年初二女兒歸寧的謝意。

20、正月十二,開始爲元宵節搭建燈棚,同時,還有藏剪刀,收舊鞋等習俗。

21、正月十三,在搭好燈棚上掛上花燈,有“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的說法。

22、正月十四,是“臨水娘娘”的誕辰。相傳這位女神爲保護婦幼屢建奇功,在東南沿海以及東南亞的百姓,選擇在這天舉行祭祀儀式。

23、正月十五,又叫“元宵節”,是春節習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日。漢魏時期,民間大肆慶祝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久而久之就有了元宵節。

在宋代,達官商賈在這天流行吃一種名爲“浮元子”的新奇食物,味道甜美,價格昂貴。隨着,這種食物的普及,民間將其改稱“元宵”。

除此以外,還有看花燈、猜燈謎、耍龍燈、踩高蹺、舞獅子、劃漢船等習俗,樂趣橫生,熱鬧非凡。

老人20197月份去世的,今天臘月二十五就過年,這是什麼習俗?

每一個地方風俗不一樣,都是老祖宗傳,一代一代傳下來的,但老祖宗這樣的作法,在當時肯定有一定道理和區別。在我們江西老家,家裏有去世的老人,過年初三給去世老人拜大年,這一天家裏所有的親戚都會來,也就是對着老人照片三躹躬,表示大家對他的尊重,然後大家一起聚餐,互道身體健康,吉祥如意!

臘月二十五適合見家長不?

臘月二十五也可以去見家長。沒有什麼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