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君山銀針名字的由來

君山銀針名字的由來

君山銀針是一種優質的白茶,產於湖南省岳陽市洞庭湖畔的君山,因而得名。此茶製作精細,選用嫩芽鮮葉,採摘後即刻晾乾,再放在銅鍋內烘烤,所以茶葉看起來銀白亮麗,故稱“銀針”。君山銀針屬於中國傳統名優茶葉,具有花香、鮮爽、滋味甘醇、清爽高雅等特點。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關於君山茶葉的傳說的簡單說明

君山銀針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自湖南嶽陽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細如針,故名君山銀針。屬於黃茶。其成品茶芽頭茁壯,長短大小均勻,茶芽內面呈金,外層白毫顯露完整,而且包裹堅實,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銀針,雅稱“金鑲玉”。“金鑲玉色塵心去,川迥洞庭好月來。”君山茶歷史悠久,唐代就已生產、出名。據說文成公主出嫁時就選帶了君山銀針茶帶入。

關於君山銀針的由來還有這樣兩則傳說故事……

一、

據說君山銀針茶的第一顆種子還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後唐的第二個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時候,侍臣爲他捧杯沏茶,開水向杯裏一倒,馬上看到一團白霧騰空而起,慢慢地出現了一隻白鶴。這隻白鶴對明宗點了三下頭,便朝藍天翩翩飛去了。再往杯子裏看,杯中的茶葉都齊嶄嶄地懸空豎了起來,就像一羣破土而出的春筍。過了一會,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墜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問侍臣是什麼原因。侍臣回答說“這是君山的白鶴泉(即柳毅井)水,泡黃翎毛(即銀針茶)緣故。”明宗心裏十分高興,立即下旨把君山銀針定爲“貢茶”。君山銀針沖泡時,棵棵茶芽立懸於杯中,極爲美觀的。自此君山銀針名聲遠揚,流芳千古。

二、

君山銀針原名叫做白鶴茶,傳說,初唐時,有一位名叫白鶴真人的雲遊道士從海外仙山歸來,隨身帶了八株神仙賜予的茶苗,將它種在君山島上。後來,他修起了巍峨壯觀的白鶴寺,又挖了一口白鶴井。白鶴真人取白鶴井水沖泡仙茶,只見杯中一股白氣裊裊上升,水氣中一隻白鶴沖天而去,此茶由此得名“白鶴茶”。又因爲此茶顏色金黃,形似黃雀的翎毛,所以別名“黃翎毛”。後來,此茶傳到長安,深得天子寵愛,遂將白鶴茶與白鶴井水定爲貢品。   

有一年進貢時,船過長江,由於風浪顛簸把隨船帶來的白鶴井水給潑掉了。押船的州官嚇得面如土色,急中生智,只好取江水魚目混珠。運到長安後,皇帝泡茶,只見茶葉上下浮沉卻不見白鶴沖天,心中納悶,隨口說道:“白鶴居然死了”!豈料金口一開,即爲玉言,從此白鶴井的井水就枯竭了,白鶴真人也不知所蹤。但是白鶴茶卻流傳下來,即是今天的君山銀針茶。

有茶詩爲證:

汲君山柳毅水試茶於岳陽樓下(三首)   

譚元春   

湖中山一點,山上覆清泉。   

泉熟湖光定,甌香明月天。   

臨湖不飲湖,愛汲柳家井。   

茶照上樓人,君山破湖影。   

不風亦不雲,靜瓷擎月色。   

巴丘夜望深,終古涵消息。

以上兩則傳說故事,都向我們透露出君山銀針在歷史上市備受人們喜愛的,而且早已享有盛譽,如今,君山銀針依舊遠負盛名,在中國十大名茶中位居前列

君山銀針的典故及品質特點

“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李白詩)。“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劉禹錫詩)。這是唐代兩位大詩人對洞庭君山的抒情詩章。“玉鏡嵌君山,銀盤託青螺”確是壯景奇觀。君山和君山名茶,歷來結下不解之緣,清代萬年諄有詩云:“試把雀泉烹雀舌,烹來長似君山色。”

君山,又名洞庭山,本身就是神山仙境的意思,歷史上流傳着許多神奇的傳說。相傳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不幸死於九嶷山下,他的兩個愛妃娥皇、女英奔喪,船到洞庭被風浪打翻,湖上飄來七十二隻青螺,把她們托起聚成君山。愛妃南望茫茫湖水,扶竹痛哭,血淚染竹成斑,後人稱爲湘妃竹。“斑竹一枝千滴淚”,成了後世愛情忠貞的象徵。因爲她們是君妃,故把這裏定名爲君山。膾炙人口的柳毅傳書的故事,也發生在君山。這裏有柳毅井,井水烹茶釀酒,清香芬芳。還有龍涎井、飛來鍾和用秦始皇的御璽蓋的'“封山”印。君山有大小七十二峯,每個山峯都有一個名字,每個山峯都有異景奇觀,每個景觀又都有一段優美動聽的故事。

君山所在的岳陽市,古稱嶽州。北宋範致明《岳陽風土記》中有關於?湖茶的記述。清代江縣《瀟湘聽雨錄》記載:“湘中產茶,不一其地。……而洞庭君山之毛尖,當推第一,雖與銀針雀舌諸品校,未見高下,但所產不多,不足供四方爾。”清代袁枚《隨園食單》記述:“洞庭君山出茶,色味與龍井相同,葉微寬而綠過之,採掇很少。“清代黃本驥《湖南方物志》全面記述了湖南產茶的概況,作者在記述嶽州茶時,除引用《岳陽風土記》、《瀟湘聽雨錄》、《隨園食單》外,又引用《湖南省志》”巴陵君山產茶,嫩綠似蓮心,歲以充貢“。莊晚芳《中國名茶》一書中說:《紅樓夢》中的“老君眉茶”就是君山銀針。

《巴陵縣誌》雲:“君山貢茶自清始,每歲貢十八斤,穀雨前,知縣邀山僧採一旗一,白毛茸然,俗呼白毛茶。”曾燠詩云:“一旗一此時採,煎入瓷甌湘水毛。”這裏說的白毛茶和《瀟湘聽雨錄》中說的毛尖,就是君山毛尖。同治十一年《巴陵縣誌》引清代吳敏樹《湖山客談》記述:“貢尖下有貢兜,隨辦者炒成,色黑而無白毫,價率千六百,粗五十止,其實佳茶也。”可見君山茶有“貢尖”、“貢兜”之分,把茶葉採回來進行揀尖,分開芽頭稱尖茶,白毛茸然,用作納貢,又稱貢尖。餘稱貢兜,質量也不差。君山銀針可能就是“貢尖”或由“貢尖”演變而來。50年代初期制君山銀針就是採用揀尖精選芽頭。因此,君山銀針始於清代之說,較爲可信。

徐珂《夢湘囈語》中,記述了文人墨客品茗論茶,說茶滋味以“輕清爲佳”,太淡太濃都不好,“故君山爲貴”。又說“東坡雲,茶欲其白,琦嘗飲君山茶矣,則茶之至白者也。君山廟有茶樹十餘棵,當發芽時,嶽州守派員監守之,防有人盜之也,歲以進貢,郊天時用之,以其葉上衝也……”文中東坡即北宋東坡居士——蘇軾,由此可見君山產茶始於唐宋年間。

君山銀針屬芽茶,因茶樹品種優良,樹壯枝稀,芽頭肥壯重實,每斤銀針茶約2.5萬個芽頭。君山銀針風格獨特,歲產不多,質量超羣,爲我國名優茶之佼佼者。其芽頭肥壯,緊實挺直,芽身金黃,滿披銀毫,湯色橙黃明淨,香氣清純,滋味甜爽,葉底嫩黃勻亮。根據芽頭肥壯程度,君山銀針產品分特號、一號、二號三個檔次。

用潔淨透明的玻璃杯沖泡君山銀針時,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蒂頭下垂而懸浮於水面,隨後緩緩降落,豎立於杯底,忽升忽降,蔚成趣觀,最多可達三次,故君山銀針有“三起三落”之稱。最後豎沉於杯底,如刀林立,似羣筍破土,芽光水色,渾然一體,堆綠疊翠,妙趣橫生,歷來傳爲美談。且不說品嚐其香味以飽口福,只消親眼觀賞一番,也足以引人入勝,神清氣爽。根據“輕者浮,重者沉”的科學道理,“三起三落”是由於茶芽吸水膨脹和重量增加不同步,芽頭比重瞬間變化而引起的。可以設想,最外一層芽肉吸水,比重增大即下降,隨後芽頭體積膨大,比重變小則上升,繼續吸水又下降……。如果親身考察一下君山銀針沖泡的情景,能起落的芽頭爲數並不太多,且一個芽頭落而復起三次更屬罕見。這種現象在其它芽頭肥壯的芽茶中也偶爾可見,但都不及君山銀針頻繁。可見君山銀針的芽頭肥壯程度是出類拔萃的,這也是它品質上的一大特點。

君山銀針於1956年國際萊比錫博覽會上,因其質量優良,被譽爲“金鑲玉”,並贏得金質獎章。其售價也創我國當今名優茶之最。

茶中的銀針與白毫銀針有什麼區別嗎?爲什麼?

銀針屬於黃茶,產於湖南嶽陽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細如針,故名君山銀針。素有雅稱“金鑲玉”。

白毫銀針屬於白茶,主要產於福建省的南平市政和縣、松溪縣、建陽市和寧德市福鼎市,屬有中國十大名茶的稱號,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稱。

茶葉外形不同

君山銀針全都是由芽頭製作而成的,所以茶身會有種佈滿了各種毫毛的感覺,而且看起來色澤也很鮮亮。

白毫銀針則是由鮮葉茶芽製作而成的,製成後的成品茶,形狀會呈現現針形,而且白毫也非常密,顏色白得就像銀一樣,所以白毫銀針的名字就由此得來。

茶的口感不同

君山銀針茶茶湯爲橙,茶味雖然也比較甘醇,但是就算是放置很久味也依然不會變。白毫銀針沖泡後品嚐茶味醇和,清鮮的香氣充滿着嘴巴每一處

十大名茶是哪些?它們各有什麼來歷?

中國十大名茶

1.西湖龍井

是我國的第一名茶,產於浙江杭州西湖的獅峯、龍井、五雲山、虎跑一帶,歷史上曾分爲“獅、龍、雲、虎”四個品類,其中多認爲以產於獅峯的品質爲最佳。龍井素有“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著稱於世。形光扁平直,色翠略黃似糙米色,滋味甘鮮醇和,香氣幽雅清高,湯色碧綠黃瑩;葉底細嫩成朵。

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杭州龍井獅峯山下,看鄉女採茶,以示體察民情。這天,乾隆皇帝看見幾個鄉女正在十多棵綠蔭蔭的茶蓬前採茶,心中一樂,也學着採了起來。剛採了一把,忽然太監來報:“太后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聽說太后娘娘有病,隨手將一把茶葉向袋內一放,日夜兼程趕回京城。其實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時肝火上升,雙眼紅腫,胃裏不適,並沒有大病。此時見皇兒來到,只覺一股清香傳來,便問帶來什麼好東西。皇帝也覺得奇怪,哪來的清香呢?他隨手一摸,啊,原來是杭州獅峯山的一把茶葉,幾天過後已經幹了,濃郁的香氣就是它散出來了。太后便想嚐嚐茶葉的味道,宮女將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撲鼻,太后喝了一口,雙眼頓時舒適多了,喝完了茶,紅腫消了,胃不脹了。太后高興地說:“杭州龍井的茶葉,真是靈丹妙藥。”乾隆皇帝見太后這麼高興,立即傳令下去,將杭州龍井獅峯山下胡公廟前那十八棵茶樹封爲御茶,每年採摘新茶,專門進貢太后。至今,杭州龍井村胡公廟前還保存着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遊者中有不少還專程去察訪一番,拍照留念。

鑑別方法:產於浙江杭州西湖區。茶葉爲扁形,葉細嫩,條形整齊,寬度一致,爲綠,手感光滑,一芽一葉或二葉;芽長於葉,一般長3釐米以下,芽葉均勻成朵,不帶夾蒂、碎片,小巧玲瓏。龍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龍井茶則多是清草味,夾蒂較多,手感不光滑。

2.洞庭碧螺春

產於江蘇吳縣太湖之濱的洞庭山。碧螺春茶葉用春季從茶樹採摘下的細嫩芽頭炒制而成;高級的碧螺春,每公斤幹茶需要茶芽13.6~15萬個。外開形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湯色清澈明亮,濃郁甘醇,鮮爽生津,回味綿長;葉底嫩綠顯翠。

相傳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名叫碧螺的姑娘,東洞庭山上住着的一個名叫阿祥小夥子。兩人心裏深深相愛着。有一年,太湖中出現一條兇惡殘暴的惡龍,揚言要碧螺姑娘,阿祥決心與惡龍決一死戰,一天晚上,阿祥操起漁*,潛到西洞庭山同惡龍博鬥,直到鬥了七天七夜,雙方都筋疲力盡了,阿祥昏倒在血泊中。碧螺姑娘爲了報答阿祥救命恩,她親自照料阿祥。可是阿祥的傷勢一天天惡化。一天,姑娘找草藥來到了阿祥與惡龍博鬥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棵小茶樹長得特別好,心想:這可是阿祥與惡龍博鬥的見證,應該把它培育好,至清明前後,小茶樹長出了嫩綠的芽葉,碧螺採摘了一把嫩梢,回家泡給阿祥喝。說也奇怪,阿祥喝了這茶,病居然一天天好起來了。阿祥得救了,姑娘心上沉重的石頭也落了地。就在兩人陶醉在愛情的幸福之中時,碧螺的身體再也支撐不住,她倒在阿祥懷裏,再也睜不開雙眼了。阿祥悲痛欲絕,就把姑娘埋在洞庭山的茶樹旁。從此,他努力培育茶樹,採製名茶。“從來佳茗似佳人”,爲了紀念碧螺姑娘。人們就把這種名貴茶葉取名爲“碧螺春”。

鑑別方法:產於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峯。銀芽顯露,一芽一葉,茶葉總長度爲1.5釐米,每500克有5.8-7萬個芽頭,芽爲白豪捲曲形,葉爲捲曲清綠色,葉底幼嫩,均勻明亮。假的爲一芽二葉,芽葉長度不齊,呈。

3.君山銀針

產於岳陽洞庭湖的青螺島,有“洞庭帝子春長恨,二千年來草更長”的描寫。其沖泡後,三起三落,雀舌含珠,刀叢林立。很高的欣賞價值。

據說君山茶的第一顆種子還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後唐的第二個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時候,侍臣爲他捧杯沏茶,開水向杯裏一倒,馬上看到一團白霧騰空而起,慢慢地出現了一隻白鶴。這隻白鶴對明宗點了三下頭,便朝藍天翩翩飛去了。再往杯子裏看,杯中的茶葉都齊嶄嶄地懸空豎了起來,就像一羣破土而出的春筍。過了一會,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墜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問侍臣是什麼原因。侍臣回答說“這是君山的白鶴泉(即柳毅井)水,泡黃翎毛(即銀針茶)緣故。”明宗心裏十分高興,立即下旨把君山銀針定爲“貢茶”。君山銀針沖泡時,棵棵茶芽立懸於杯中,極爲美觀的。

鑑別方法:產於湖南嶽陽君山。由未展開的肥嫩芽頭製成,芽頭肥壯挺直、勻齊,滿披茸毛,色澤金黃光亮,香氣清鮮,茶色淺黃,味甜爽,沖泡看起來芽尖衝向水面,懸空豎立,然後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羣筍出土,又像銀刀直立。假銀針爲清草味,泡後銀針不能豎立。

4.廬山雲霧

產於江西廬山。廬山雲霧茶,古稱“聞林茶”,從明代起始稱“廬山雲霧”。此茶產於江西廬山,是綠茶類名茶。

廬山雲霧茶是中國著名綠茶之一,也被列爲中國傳統十大名茶(所謂十大名茶,目前來看絕對不只十種)之一。巍峨峻奇的廬山,自古就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稱。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山從平地起,飛峙江湖邊,北臨長江,甫對鄱陽湖,主峯高聳入雲,海拔1543米。山峯多斷崖陡壁,峽谷深幽,縱橫交錯,雲霧漫山間,變幻莫測,春夏之交,常見白雲繞山。有時淡雲飄渺似薄紗籠罩山峯,有時一陣雲流順陡峭山峯直瀉千米,傾注深谷,這一壯麗景觀即著稱之廬山“瀑布雲”。蘊雲蓄霧,給廬山平添了許多神奇的景色,且以雲霧作爲茶葉之命名。

據載,廬山種茶始於晉朝。唐朝時,文人雅士一度雲集廬山,廬山茶葉生產有所發展。相傳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在廬山香爐峯下結茅爲屋,開闢園圃種茶種藥。宋朝時,廬山茶被列爲“貢茶”。廬山雲霧茶色澤翠綠,香如幽蘭,昧濃醇鮮爽,芽葉肥嫩顯白亮。

廬山雲霧茶不僅具有理想的生長環境以及優良的茶樹品種,還具有精湛的採製技術。在清明前後,隨海拔增高,鮮葉開採朔相應延遲到“五一”節前後,以一芽一葉爲標準。採回茶片後,薄攤於陰涼通風處,保持鮮葉純淨。然後,經過殺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製成成品。

廬山雲霧茶的工藝特點:由於天候條件,雲霧茶比其他茶採摘時間較晚,一般在穀雨之後至立夏之間始開園採摘。採摘標準爲一芽一葉初展,長度不超過5釐米,剔除紫芽、病蟲害葉,採後攤於陰涼通風處,放置4--5小時後始進行炒制。經殺青、抖散、揉捻、理條、搓條、提毫、烘乾、揀剔等工序精製而成。

廬山雲霧茶的品質特點:芽壯葉肥,白毫顯露,色澤翠綠,幽香如蘭,滋味深厚,鮮爽甘醇,耐沖泡,湯色明亮,飲後回味香綿。

與黃山相比,在古代,廬山的名氣要響得多。歷代名人,交口讚譽,認爲宇內名山,除五嶽以外,首推匡廬。唐代大詩人李白說:"餘行天下,所遊覽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匡廬真天下之冠也。"

相傳,廬山種茶始於漢代,據《廬山志》記載,東漢時,佛教傳入我國後,佛教徒便結舍於廬山。當時全山梵宮僧院多到三百多座,僧侶雲集。他們攀崖登峯,種茶採茗。東晉時,廬山成爲佛教的一個很重要中心,高僧慧遠率領徒衆在山上居住三十多年,山中也栽有茶樹。唐寧兩代文人墨客多有讚頌之作,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在廬山香廬峯結廬 而居,親闢園圃,植花種茶,詩云:"藥圃茶園爲產業,野麋林鸛是交遊。"寧代詩人周必大有"淡薄村村灑,甘香院院茶"之句。

後來,明太祖朱無璋曾屯兵廬山天池峯附近。朱無璋登基後,廬山的名望更爲顯赫。廬山雲霧正是從明代開始生產的,很快聞名全國。明代萬曆年間的李日華《紫桃軒雜綴》即雲:"匡廬絕頂,產茶在雲霧蒸蔚中,極有勝韻。"

匡廬之山,真是雲的故鄉,雲的世界。廬山雲霧,千姿百態,變幻無窮,時而像浩瀚的波濤,時而像輕盈的薄絮,整個廬山都沉浸在那朦朧飄渺的雲霧中,"千山煙靄中,萬象鴻蒙裏",一如太虛紀境。因而,有云霧茶之名,"霧芽吸盡香龍脂",雲霧的滋潤,促使芽葉中芳香油的積聚,也使葉芽保持鮮嫩,便能製出色香味俱佳的好茶。

廬山雲霧茶的製法分爲殺青、抖散、揉捻、初幹、握條、做毫、再幹七個過程。高級的雲霧茶條索秀麗,嫩綠多毫,香高味濃,經久耐泡,爲綠茶之精品。

號稱“匡廬秀甲天下”的廬山,北臨長江,南傍鄱陽湖,氣候溫和,山水秀美十分適宜茶樹生長。廬山雲霧芽肥毫顯,條索秀麗,香濃味甘,湯色清澈,是綠茶中的精品。

5.祁紅

在紅遍全球的紅中,祁紅獨樹一幟,百年不衰,以其高香形秀着稱,博得國際市場的經久稱機,奉爲茶之佼佼者。祁紅,是祁門紅茶的簡稱。爲工夫紅茶中的珍品,一九一五年曾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牌獎章,創制一百多年來,一直保持着優異的品質風格,蜚聲中外。祁紅生產條件極爲優越,真是天時、地利、人勤、種良、得天獨厚,所以祁門一帶大都以茶爲業,上下千年,始終不敗。祁紅工夫一直保持着很高的聲譽,芬芳常在。

祁紅向高香着稱,具有獨特的清鮮持久的香味,被國內外茶師稱爲砂糖香或蘋困香,並蘊藏有蘭花香,清高而長,獨樹一幟,國際市場上稱之爲〔祁門香〕。英國人最喜愛祁紅,全國上下都以能品嚐到祁紅爲口福,。皇家貴族也以祁紅作爲時髦的飲品,用茶向皇后祝壽,讚美茶爲〔羣芳最〕。

6.黃山毛峯

產於安徽黃山,主要分佈在桃花峯的雲谷寺、鬆谷庵、吊橋閹、慈光閣及半寺周圍。這裏山高林密,日照短,雲霧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茶樹得雲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蘊成良好的品質。黃山毛峯採製十分精細。製成的毛峯茶外形細扁微曲,狀如雀舌,香如白蘭,味醇回甘。

明朝天啓年間,江南黟縣新任縣官熊開元帶書童來黃山春遊,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簍的老和尚,便借宿於寺院中。長老泡茶敬客時,知縣細看這茶葉色微黃,形似雀舌,身披白毫,開水沖泡下去,只見熱氣繞碗邊轉了一圈,轉到碗中心就直線升騰,約有一尺高,然後在空中轉一圓圈,化成一朵白蓮花。那白蓮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團雲霧,最後散成一縷縷熱氣飄蕩開來,清香滿室。知縣問後方知此茶名叫黃山毛峯,臨別時長老贈送此茶一包和黃山泉水一葫蘆,並囑一定要用此泉水沖泡才能出現白蓮奇景。熊知縣回縣衙後正遇同窗舊友太平知縣來訪,便將沖泡黃山毛峯表演了一番。太平知縣甚是驚喜,後來到京城稟奏皇上,想獻仙茶邀功請賞。皇帝傳令進宮表演,然而不見白蓮奇景出現,皇上大怒,太平知縣只得據實說道乃黟縣知縣熊開元所獻。皇帝立即傳令熊開元進宮受審,熊開元進宮後方知未用黃山泉水沖泡之故,講明緣由後請求回黃山取水。熊知縣來到黃山拜見長老,長老將山泉交付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沖泡玉杯中的黃山毛峯,果然出現了白蓮奇觀,皇帝看得眉開眼笑,便對熊知縣說道:“朕念你獻茶有功,升你爲江南巡撫,三日後就上任去吧。”熊知縣心中感概萬千,暗忖道“黃山名茶尚且品質清高,何況爲人呢?”於是脫下官服玉帶,來到黃山雲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蒼松入雲、修竹夾道的雲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師墓塔遺址,相傳就是正志和尚的墳墓

鑑別方法:產於安徽歙縣黃山。其外形細嫩稍捲曲,芽肥壯、勻齊,有鋒毫,形狀有點像“雀舌”,葉呈金;色澤嫩綠油潤,香氣清鮮,水色清澈、杏黃、明亮,味醇厚、回甘,葉底芽葉成朵,厚實鮮豔。假茶呈土黃,味苦,葉底不成朵。

7.安溪鐵觀音

產於福建安溪,鐵觀音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製成的茶葉條索緊結,色澤烏潤砂綠。好的鐵觀音,在製作過程中因咖啡鹼隨水分蒸發還會凝成一層白霜;沖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飲,先聞香,後嘗味,頓覺滿口生香,回味無窮。近年來,發現烏龍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後,鐵觀音更風靡日本和東南亞。

鐵觀音原產安溪縣西坪鎮,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關於鐵觀音品種的由來,在安溪還留傳着這樣一個故事,相傳,清乾隆年間。安溪西坪上堯茶農魏飲製得一手好茶,他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觀音菩薩,十年從不間斷,可見禮佛之誠。一夜,魏飲夢見在山崖上有一株透發蘭花香味的茶樹,正想採摘時,一陣狗吠把好夢驚醒。第二天果然在崖石上發現了一株與夢中一模一樣的茶樹。於是採下一些芽葉,帶回家中,精心製作。製成之後茶味甘醇鮮爽,精神爲之一振。魏認爲這是茶之王,就把這株茶挖回家進行繁殖。幾年之後,茶樹長得枝葉茂盛。因爲此茶美如觀音重如鐵,又是觀音託夢所獲,就叫它“鐵觀音”。從此鐵觀音就名揚天下。鐵觀音是烏龍茶的極品,其品質特徵是:茶條鄭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晴蜓頭、螺旋體、青蛙腿。沖泡後湯色多黃濃豔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俗稱有“音韻”。茶音高而持久,可謂“七泡有餘香”。

鑑別方法:福建安溪縣。葉體沉重如鐵,形美如觀音,多呈螺旋形,色澤砂綠,光潤,綠蒂,具有天然蘭花香,湯色清澈金黃,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轉甜,耐沖泡,葉底開展,青綠紅邊,肥厚明亮,每顆茶都帶茶枝,假茶葉形長而薄,條索較粗,無青翠紅邊,葉泡三遍後便無香味。

8.雲南普洱茶

普洱茶是在雲南大葉茶基礎上培育出的一個新茶種。普洱茶亦稱滇青茶,原運銷集散地在普洱縣,故此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用攸樂、萍登、倚幫等11個縣的茶葉,在普洱縣加工成而得名。

普洱茶的產區,氣候溫暖,雨量充足,溼度較大,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茶樹分爲喬木或喬木形態的高大茶樹,芽葉極其肥壯而茸毫茂密,具有良好的持嫩性,芽葉品質優異。採摘期從3月開始,可以連續採至11月。在生產習慣上,劃分爲春、夏、秋茶三期。採茶的標準爲二三葉。其製作方法爲亞發酵青茶製法,經殺青、初揉、初堆發酵、復揉、再堆發酵、初幹、再揉、烘乾8道工序。

在古代,普洱茶是作爲藥用的。其品質特點是:香氣高銳持久,帶有云南大葉茶種特性的獨特香型,滋味濃強富於刺激性;耐泡,經五六次沖泡仍持有香味,湯橙黃濃厚,芽壯葉厚,葉色黃綠間有紅斑紅莖葉,條形粗壯結實,白毫密佈。

普洱茶有散茶與型茶兩種。運銷港、澳地區及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

返回

9.凍頂烏龍

凍頂烏龍茶,被譽爲臺灣茶中之聖。產於臺灣省南投鹿谷鄉。它的鮮葉,採自青心烏龍品種的茶樹上,故又名〔凍頂烏龍〕。凍頂爲山名,烏龍爲品種名。但按其發酵程度,屬於輕度半發酵茶,製法則與包種茶相似,應歸屬於包種茶類。

文山包種和凍頂烏龍,係爲姊妹茶。凍頂茶品質優異,在臺灣茶市場上居於領先地位。其上選品外觀色澤呈墨綠鮮豔,並帶有青蛙皮般的灰白點,條索緊結彎曲,乾茶具有強烈的芳香;沖泡後,湯色略呈柳橙,有明顯清香,近似桂花香,湯味醇厚甘潤,喉韻回甘強。葉底邊緣有紅邊,葉中部呈淡綠色。

10.蘇州茉莉花茶

我國茉莉花茶中的佳品。蘇州茉莉花茶,約於清代雍正年問已開始發展,距今已有250年的產銷歷史。據史料記載,蘇州在宋代時已栽種茉莉花,並以它作爲製茶的原料。1860年時,蘇州茉莉花茶已盛銷於東北、華北一帶。

蘇州茉莉花茶以所用茶胚、配花量、窨次、產花季節的不同而有濃淡,其香氣依花期有別,頭花所窨者香氣較淡,“優花”窨者香氣最濃。蘇州茉莉花茶主要茶胚爲烘青,也有殺茶、尖茶、大方,特高者還有以龍井、碧螺春、毛峯窨制的高級花茶。與同類花茶相比屬清香類型,香氣清芬鮮靈,茶味醇和含香,湯色黃綠澄明。

從解放初期始,蘇州茉莉花茶開始出口,外銷香港、東南亞、歐洲、非洲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11.1990年以前的十大名茶

1990年以前的中國十大名茶是:西湖“龍井”、太湖“碧螺春”、四川峨眉山的“竹葉青”、黃山“毛峯”、湖南洞庭湖平原的“君山銀針”(即《紅樓夢》中妙玉所說的“老君眉”)、安徽祁山紅茶和六安瓜片(即《紅樓夢》中賈母所說的“六安茶”)、河南信陽毛尖、貴州都勻毛尖、武夷巖茶、閔南“鐵觀音”等。這些茶現在在全國的消費量依舊排在前20名之內。

參考資料:http://ke.baidu.com/view/5512.html?wtp=tt

什麼樣的茶是黃茶?它都有那些?有什麼功能?

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葉黃湯”。這種是製茶過程中進行悶堆渥黃的結果。黃茶分爲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黃茶芽葉細嫩,顯毫,香味鮮醇。由於品種的不同,在茶片選擇、加工工藝上有相當大的區別。比如,湖南省岳陽洞庭湖君山的“君山銀針”茶,採用的全是肥壯的芽頭,製茶工藝精細,分殺青、攤放、初烘、復攤、初包、復烘、再攤放、復包、乾燥、分級等十道工序。加工後的“君山銀針”茶外表披毛,色澤金黃光亮。

黃茶--

人們從炒青綠茶中發現,由於殺青揉捻後乾燥不足或不及時,葉色即變黃,於是產生了新的品類——黃茶。

黃茶屬發酵茶類,黃茶的製作與綠茶有相似之處,不同點是多一道悶堆工序。這個悶堆過程是黃茶製法的主要特點,也是它同綠茶的基本區別。

黃茶按鮮葉的嫩度和芽葉大小,分爲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

代表茶有蒙頂黃芽、霍山黃芽

黃茶,名之由來:人們從炒青綠茶中發現,由於殺青、揉捻後乾燥不足或不及時,葉色即變黃,於是產生了新的品類--黃茶。

黃茶的製作與綠茶有相似之處,不同點是多一道悶堆工序。這個悶堆過程,是黃茶製法的主要特點,也是它同綠茶的基本區別。綠茶是不發酵的,而黃茶是屬於發酵茶類。這道工序有的稱之爲、悶黃"、"悶堆",或稱之爲"初包"、"復包"、"渥堆"。

黃茶,按鮮葉的嫩度和芽葉大小,分爲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黃芽茶主要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和霍山黃芽;黃小茶主要有北港毛尖、潙山毛尖、遠安鹿苑茶、皖西黃小茶、浙江平陽黃湯等;黃大茶有安徽霍山、金寨。

黃芽茶之極品是湖南洞庭君山銀針。其成品茶,外形茁壯挺直,重實勻齊,銀毫披露,芽身金黃光亮,內質毫香鮮嫩,湯色杏黃明淨,滋味甘醇鮮爽。在國際和國內市場上都久負盛名,身價千金(現北京市場零售價每市斤已逾千元)。

安徽霍山黃芽亦屬黃芽茶的珍品。霍山茶的生產歷史悠久,從唐代起即有生產,明清時即爲宮廷貢品。霍山黃大茶,其中又以霍山大化坪金雞山的金剛臺所產的黃大茶最爲名貴,幹茶色澤自然,呈金黃,香高、味濃、耐泡。

黃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維生素等豐富營養物質,對防治食道癌有明顯功效。此外,黃茶鮮葉中天然物質保留有85%以上,而這些物質對防癌、抗癌、殺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爲其他茶葉所不及。

各種茶葉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各種茶葉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鐵觀音品種的由來:在安溪留傳着這樣一個故事,相傳,清乾隆年間。安溪西坪上堯茶農魏飲製得一手好茶,他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觀音菩薩,十年從不間斷,可見禮佛之誠。一夜,魏飲夢見在山崖上有一株透發蘭花香味的茶樹,正想採摘時,一陣狗吠把好夢驚醒。第二天果然在崖石上發現了一株與夢中一模一樣的茶樹。於是採下一些芽葉,帶回家中,精心製作。製成之後茶味甘醇鮮爽,精神爲之一振。魏認爲這是茶之王,就把這株茶挖回家進行繁殖。幾年之後,茶樹長得枝葉茂盛。因爲此茶美如觀音重如鐵,又是觀音託夢所獲,就叫它“鐵觀音”。

2.普洱茶的由來:源於古、興於唐、稱名於子明、極盛於清,清雍正七年(1729年)置普洱府。

“普洱茶因普洱而得名,普洱因普洱茶而揚名天下”。

3.大紅袍:傳說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舉人路過武夷山時突然得病,腹痛難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名茶泡與他喝,病痛即止。他考中狀元之後,前來致謝和尚,問及茶葉出處,得知後脫下大紅袍繞茶叢三圈,將其披在茶樹上,故得‘大紅袍“之名。還有另一說法,傳說每年朝廷派來的官吏身穿大紅袍,解袍掛在貢茶的樹上,因此被稱爲大紅袍。流傳更廣的是每當採茶之時,要焚香祭天,然後讓猴子穿上紅色的坎肩,爬到絕壁的茶樹之上採摘茶葉。

4.葛雷伯爵:相傳在清朝時有位名叫GRAY的伯爵外交官,曾至中國內陸游歷訪問,返回英國時,福建的紳士送了一罐茶葉與佛手柑油給這位伯爵,當伯爵先生返回英國倫敦時,在一次的宴會裏,不小心地把佛手柑油滴到茶葉中,沒想……散出的馨香竟使賓客大爲讚賞,有人就建議何不就以伯爵之名來命名,EARL GREY之名從此名聲遠播。

茶的分類方法有很多,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進行不同的分類。這裏介紹兩種比較常見的分類:

第一種,根據其歷史分析進行分類。大體可以分爲三種:一種是傳統名茶,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峯、廬山雲霧、太平猴魁、信陽毛尖、六安瓜片、安溪鐵觀音等;另一種是恢復歷史名茶,歷史上曾有過這類名茶,後來未能持續行產或已失傳的,經過研究創新,恢復原有的的茶名,如休守松蘿、涌溪火青、敬亭綠雪、蒙頂甘露、鑄雪芽等;還有一種是新創名茶,如南京雨花茶、無錫毫茶、臨海蟠毫、幹島玉葉、高橋銀峯、安化松針、峨嵋毛峯,黃金桂等。

第二種,根據茶的發酵程度進行分類。大體可以分爲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再加工茶。

一、綠茶:

又稱不發酵茶。以適宜茶樹新梢爲原料,經殺青、揉捻、乾燥等典型工藝製成。按其乾燥和殺青方法不同,一般分爲炒青、烘青、曬青和蒸青綠茶,綠茶形成了“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等特點。綠茶是歷史最早的茶類,距今三千多年,也是我國產量最大的茶類,產區主要分佈於浙江、安徽、江西等省。代表茶有西湖龍井、信陽毛尖、碧螺春、黃山毛峯、廬山雲霧。

二、紅茶:

又稱發酵茶。以適宜製作本品的茶樹新芽葉爲原料,經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製而成。其湯色以紅色爲主調,故得名。紅茶可分爲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爲我國第二大茶類。代表茶有滇紅、宜興紅茶、祁門紅茶:

三、烏龍茶:

亦稱青茶,半發酵茶。是我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製法,其品質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紅茶的濃鮮味,有綠茶的清芬香,並有綠葉紅鑲邊的美譽。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爲美容茶,健美茶。代表茶有文山包種茶、安溪鐵觀音、凍頂烏龍茶、 武夷大紅袍。

四、白茶:

屬輕微發酵茶,是我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爲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

主要產區在福建省(臺灣省也有少量生產)建陽、福鼎、政和、松溪等縣。白茶的製作工藝,一般分爲萎凋和乾燥兩道工序,而其關鍵是在於萎凋。白茶製法的特點是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顯現,湯味鮮爽 主要品種有白牡丹、白毫銀針。

五、黃茶:

人們從炒青綠茶中發現,由於殺青揉捻後乾燥不足或不及時,葉色即變黃,於是產生了新的品類 --黃茶。

黃茶屬發酵茶類,黃茶的製作與綠茶有相似之處,不同點是多一道悶堆工序。這個悶堆過程是黃茶製法的主要特點,也是它同綠茶的基本區別。

黃茶按鮮葉的嫩度和芽葉大小,分爲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

代表茶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

六、黑茶:

是我國生產歷史十分悠久的特有茶類。在加工過程中,鮮葉經渥堆發酵變黑,故稱黑茶。黑茶既可直接沖泡飲用,也可以壓制成緊壓茶(如各種磚茶)。主要產於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和廣西等省、自治區。因以銷往邊疆地區爲主,故以黑茶製成的緊壓茶又稱邊銷茶, 代表茶有普洱茶:

七、再加工茶:

以基本茶類-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的原料經再加工而成的產品稱爲再加工茶。它包括花茶、緊壓茶、萃取茶、果味茶和藥用保健茶等,分別具有不同的品味和功效。

代表茶:花茶有茉莉花茶、珠蘭花茶;緊壓茶有沱茶和六堡茶;速溶茶有綠源牌速溶茶。

中國十大綠茶有哪些?

中國十大綠茶信息如下:

1、信陽毛尖又稱豫毛峯,是綠茶中的一種,屬於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主要產地爲信陽、新縣、大別山一帶,具有消暑解渴、提神醒腦、清心明目等功效,被譽爲“綠茶之王”,夏天來上一杯,感覺那自然是不用說。

2、六安瓜片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在所有茶葉中,六安瓜片是唯一一種無芽無梗的茶葉,其主要產地爲金寨縣、裕安區兩地,由於六安瓜片中含有許多無機礦物質,使得其有着很好的抗癌、保健效果,是消暑解渴的佳品。

3、碧螺春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唐朝時這種茶被列爲貢品,因其炒成後的幹茶條索緊結、色澤銀綠、捲曲成螺,因此而得名“碧螺春”,其製作工藝複雜,所以沖泡出來時,杯中有一種白雲翻滾、清香襲入的感覺。

4、廬山雲霧茶是中國傳統名茶,屬於綠茶的一種,始於漢代,宋代時被列爲“貢茶”,因產自廬山而得名,其本身有“六絕”,“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持久、醇厚味甘”。

5、貴州都勻毛尖又叫“白毛尖”、“雀舌茶”,其茶牙尖細如條,色澤綠中帶黃,衝出來的茶水甘甜、清香,由於所含的多酚類化合物、氨基酸含量較高,所以使得都勻毛尖有着很好的保健效果。

6、四川峨眉竹葉青產自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的清音閣、白龍洞、萬年寺一帶,其外形扁平光滑、顏色秀麗,由於生長環境極其特殊,使得這種茶沖泡出來以後,口感濃醇回甘、淡雅平和,是夏天消暑解渴極佳的飲品。

7、安吉白茶是中國著名綠茶,爲浙江名茶的後起之秀,因其加工材料選自一種嫩葉全爲白色的茶樹而得名,由於需要特定的自然生長條件所以安吉白茶的產量一直都非常的稀少,儘管如此人們還是願意花大價錢來購買。

8、黃山毛峯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綠茶類,產自於安徽黃山一帶,由於新制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峯芒,且採自黃山高峯,遂將其取名爲黃山毛尖,多喝具有減肥、延緩衰老、美容等功效。

9、君山銀針是中國名茶之一,屬於黃茶,因產自洞庭湖中的君山,且形細如針,所以叫君山銀針,具有悠久的歷史,據說文成公主出嫁時,就隨身攜帶君山銀針,由於產量有限,現在君山銀針的售價一般都很高。

10、西湖龍井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綠茶類,產自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龍井村周邊的羣山,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到的茶文化,有言語是這樣來形容西湖龍井,“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可見人們對西湖龍井有很高的評價。

關於茶的故事,急!!!!!!!!!

1、芙蓉茶的故事

(一) 王知縣品嚐芙蓉茶 明朝永建年間,湖廣益陽知縣王守仁至安化考察民情,一天黃昏,來到芙蓉山下。想尋農家住宿,見迎面來了一個和尚。王知縣迎上施禮並求借宿之意。長老道:"我乃芙蓉寺中長老,寺院就在山腰上,請隨我來。"一路上,長老身挎的竹簍裏裝的翠嫩茶不時散發出陣陣清香。到了芙蓉寺,長老領着知縣進禪房,親自泡茶敬客,王知縣接茶一看恰似松樹針葉,待沸水沖泡,只見熱氣繞碗邊轉了一圈,然後自碗中心升起,約莫二尺來高時,又在空中轉一圓圈,變成一朵白色的芙蓉花,少頃,白芙蓉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團雲霧,最後散成一縷熱氣飄蕩開來。頓時,幽雅清香充滿禪房。知縣看得目瞪口呆,連聲稱讚:"真是山中珍品,世上稀奇之物。" 長老端起瓷杯道:"客官請用茶"。王知縣雙手捧碗細細品嚐,覺得這茶香純濃高,味醇鮮爽,松針在湯中豎立,欣欣向榮。笑道:"請問長老,這茶叫什麼名稱?"長老長嘆:"此乃芙蓉山特產,叫芙蓉茶。它的來歷還有一段傷心的故事呢?"

(二) 芙蓉茶的故事 長老講述芙蓉茶傷心的故事:早年,芙蓉山上住着一位面如芙蓉的美貌姑娘,和年邁的母親種茶爲生。她種的茶特別香,遠近的人都喜歡喝她的茶。可是,她茶只給窮人喝,不給財主喝。有年春天,芙蓉姑娘正在採茶,山下財主王員外帶了一幫狗腿子上山,她做茶。脾氣倔強的芙蓉姑娘堅決拒絕,氣得王員外猴臉鐵青,命狗腿子毒打她,扔到茶樹林中。村裏一個名叫智明小夥子上山來幫芙蓉姑娘採茶,發現她血淋淋地躺在茶樹林中,因傷重只說了一句話:"智哥,就將我埋在這塊茶園裏。"便離開了人世。智明按照遺囑,在茶園裏安葬了她,不久,芙蓉姑娘的老母因氣病交加也去世了。第二年春天,芙蓉姑娘墳上長出一株茶葉苗,下端出現一眼泉水。有天晚上芙蓉姑娘託夢智明,要他穀雨那天,採她墳頭的那棵苗,喝了會長命百歲。智月依夢中指點採回茶葉一泡,熱氣升騰後,變成一朵芙蓉花,端杯喝茶,只覺味醇鮮濃……長老含淚續說:"我就是那個智明,發誓終身不娶,削髮爲僧,在芙蓉姑娘墳墓邊修了這個寺廟。"

(三) 湘陰知縣邀功請賞失敗 王知縣在芙蓉寺住一夜,第二天就要回縣衙。臨行前,長老贈給一包芙蓉青茶和一葫蘆泉水。並再三囑咐道:"芙蓉茶只有用芙蓉泉水沖泡,纔會出現芙蓉奇蹟。" 王知縣回縣衙的第二天,正好湘陰知縣求訪。王知縣立即命書僮取芙蓉茶水招待同窗。只見沸水沖泡茶碗內,芙蓉奇蹟便出現了。湘陰知縣連稱:"仙茶,仙茶!"王知縣又將其來歷告訴了他。臨行時,王知縣把芙蓉茶送一半給同窗好友。卻說這湘陰知縣是個官迷心竅之人,得了芙蓉茶後,如獲至寶,連夜趕往京城,向皇上邀功請賞去了。皇上聞奏即宣獻茶人上殿,問明底細後,命馬上泡茶試驗。湘陰知縣急忙沖泡,誰知開水入杯後,茶葉上下沉浮,並不見芙蓉奇觀。龍顏大怒:"小小知縣,竟敢戲弄寡人,罪該萬死!"湘陰知縣嚇得渾身發抖,戰戰兢兢說道:"此茶乃好友益陽知縣王守仁所獻,我不過是跑腿而已,乞望萬歲寬容。可傳王守仁進京來便知分曉。"

(四) 王知縣試芙蓉茶現奇觀 皇帝聽了,傳旨命王守仁火速進京。王知縣接到聖旨,象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日夜兼程趕來京都。金鑾殿上,皇上怒髮衝冠,禁軍上前要綁王知縣。王知縣挺立殿上說:"死要死得清白,不知小人犯了何罪?"這時,皇帝從龍案上拋下一包茶葉說道:"欺君之罪,不可不斬。"王知縣這才恍然大悟,忍住怒火奏道:"芙蓉仙茶乃清高之物,只有那聖潔的芙蓉泉水才能出現奇觀。若陛下恩准小人去芙蓉山取來泉水,定會出現奇觀。"皇帝聽了,準他一個月假期去取泉水,如果不成,滅他九族。王知縣日夜兼程趕往安化芙蓉寺,將經過情況告訴長老,長老將盛着芙蓉泉水的一個葫蘆交給知縣,他拜謝長老後趕來京城。知縣一手提葫蘆,從容上了金鑾殿試茶,他親自取葫蘆中泉水燒開,將芙蓉茶放入白玉杯內,一衝芙蓉奇觀出現了,百官們翹首踮腳觀望,齊聲祝福皇上洪福齊天。皇帝高興地說:"念你獻茶有功,升爲江南巡撫。"王知縣回到驛館,感慨萬千,芙蓉茶品質清高,我何不效仿,遂辭官爲僧,拜智明和尚爲師。一直活到一百歲時才圓寂。芙蓉茶的故事也流傳至今。

2、鬆羅茶的傳說

安徽省休寧縣有座鬆羅山,山上產茶頗爲有名,叫鬆羅茶。鬆羅茶不僅香高味濃,而且真能夠治病,至今京津濟南一帶的老中醫開方用鬆羅茶的仍然很多。鬆羅茶主治高血壓、頑瘡,還可化食通便。至於鬆羅茶的來歷,傳說是明太祖洪武年間,鬆羅山的讓福寺門口擺有兩口大水缸,引起了一位香客的注意,水缸因年代久遠,裏面長滿綠萍,香客來到廟堂對老方丈說,那兩口水缸是個寶,要出三百兩黃金購買,商定三日後來取。香客一走,老和尚怕水缸被偷,立即派人把水缸的綠萍水倒出,洗淨搬到廟內。三日後香客來了見水缸被洗淨,便說寶氣已淨,沒有用了。老和尚極爲懊悔,但爲時已晚。香客走出廟門又轉了回來,說寶氣還在廟前,那倒綠水的地方便是,若種上茶樹,定能長出神奇的茶葉來,這種茶三盞能解千杯醉。老和尚照此指點種上茶樹,不久,果然發出的茶芽清香撲鼻,便起名"鬆羅茶"。二百年後,到了明神宗時,休寧一帶流行傷寒痢疾,人們紛紛來讓福寺燒香拜佛,祈求菩薩保佑。方丈便給來者每人一包鬆羅茶,並面授"普濟方":病輕者沸水沖泡頻飲,兩三日即愈;病重者,用此茶與生薑、食鹽、粳米炒至焦黃煮服,或研碎吞服,兩三日也愈。果然,服後療效顯著,制止了瘟疫流行。從此鬆羅茶成了靈丹妙藥,名聲大噪,蜚聲天下。

3、乾隆御封龍井茶

浙江杭州的西湖,三面環山,一碧如玉。西湖的西南方,有座龍井村,村的四周,峯巒秀美,雲霧繚繞,是著名的龍井產茶區。

傳說,有一年清朝皇帝乾隆下江南,來到龍井村附近的獅子峯下胡公廟休息。廟裏的和尚端上當地的名茶。乾隆精於茶道,一見那茶,不由叫絕,只見潔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猶如雀舌,色澤墨綠,碧液中透出陣陣幽香。他品嚐了一口,只覺得兩頰生香,有說不出的受用。於是,乾隆召見和尚,問道:“此茶何名?產於何地?”和尚回答說:“啓稟皇上,這是小廟所產的龍井茶。”乾隆一時興發,走出廟門,只見胡公廟前碧綠如染,十八棵茶樹嫩芽初發,青翠欲低,周圍羣山起伏,宛若獅形。此時乾隆龍心大悅。茶名龍井,山名獅峯,都似乎預兆着他彪炳千秋的功業,況且十八又是個大吉大利的數字。而那茶有實在賞心悅目,甘醇爽口,於是乾隆當場封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爲“御茶”。從此,龍井茶名聲遠揚

龍井茶與虎跑泉的傳說(另一版本)

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杭州龍井獅峯山下,看鄉女採茶,以示體察民情.這天,乾隆皇帝看見幾個鄉女正在十多棵綠蔭蔭的茶蓬前採茶,心中一樂,也學着採了起來.剛採了一把,忽然太監來報:"太后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聽說太后娘娘有病,隨手將一把茶葉向袋內一放,日夜兼程趕回京城.其實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時肝火上升,雙眼紅腫,胃裏不適,並沒有大病.此時見皇兒來到,只覺一股清香傳來,便問帶來什麼好東西.皇帝也覺得奇怪,哪來的清香呢?他隨手一摸,啊,原來是杭州獅峯山的一把茶葉,幾天過後已經幹了,濃郁的香氣就是它散出來了.太后便想嚐嚐茶葉的味道,宮女將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撲鼻,太后喝了一口,雙眼頓時舒適多了,喝完了茶,紅腫消了,胃不脹了.太后高興地說:"杭州龍井的茶葉,真是靈丹妙藥."乾隆皇帝見太后這麼高興,立即傳令下去,將杭州龍井獅峯山下胡公廟前那十八棵茶樹封爲御茶,每年採摘新茶,專門進貢太后.至今,杭州龍井村胡公廟前還保存着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遊者中有不少還專程去察訪一番,拍照留念. 龍井茶,虎跑泉素稱"杭州雙絕".虎跑泉是怎樣來的呢?據說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哥弟名大虎和二虎.二人力大過人,有一年二人來到杭州,想安家住在現在虎跑的小寺院裏.和尚告訴他倆,這裏吃水困難,要翻幾道嶺去挑水,兄弟倆說,只要能住,挑水的事我們包了,於是和尚收留了兄弟倆.有一年夏天,天旱無雨,小溪也乾涸了,吃水更困難了.一天,兄弟倆想起流浪過南嶽衡山的"童子泉",如能將童子泉移來杭州就好了.兄弟倆決定要去衡山移來童子泉,一路奔波,到衡山腳下時就昏倒了,狂風暴雨發作,風停雨住過後,他倆醒來,只見眼前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童,這就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小仙人聽了他倆的訴說後用柳枝一指,水灑在他倆身上,霎時,兄弟二人變成兩隻斑斕老虎,小孩躍上虎背.老虎仰天長嘯一聲,帶着"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老和尚和村民們夜裏作了一個夢,夢見大虎,二虎變成兩隻猛虎,把"童子泉"移到了杭州,天亮就有泉水了.第二天,天空霞光萬朵,兩隻老虎從天而降,猛虎在寺院旁的竹園裏,前爪刨地,不一會就刨了一個深坑,突然狂風暴雨大作,雨停後,只見深坑裏涌出一股清泉,大家明白了,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給他們帶來的泉水.爲了紀念大虎和二虎,他們給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後來爲了順口就叫"虎跑泉".用虎跑泉泡龍井茶,色香味絕佳,現今的虎跑茶室,就可品嚐到這"雙絕"佳飲.

4、黃山毛峯的傳說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遊覽勝地,而且羣山之中所產名茶"黃山毛峯",品質優異.講起這種珍貴的茶葉,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呢! 明朝天啓年間,江南黟縣新任縣官熊開元帶書童來黃山春遊,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簍的老和尚,便借宿於寺院中.長老泡茶敬客時,知縣細看這茶葉色微黃,形似雀舌,身披白毫,開水沖泡下去,只見熱氣繞碗邊轉了一圈,轉到碗中心就直線升騰,約有一尺高,然後在空中轉一圓圈,化成一朵白蓮花.那白蓮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團雲霧,最後散成一縷縷熱氣飄蕩開來,清香滿室.知縣問後方知此茶名叫黃山毛峯,臨別時長老贈送此茶一包和黃山泉水一葫蘆,並囑一定要用此泉水沖泡才能出現白蓮奇景.熊知縣回縣衙後正遇同窗舊友太平知縣來訪,便將沖泡黃山毛峯表演了一番.太平知縣甚是驚喜,後來到京城稟奏皇上,想獻仙茶邀功請賞.皇帝傳令進宮表演,然而不見白蓮奇景出現,皇上大怒,太平知縣只得據實說道乃黟縣知縣熊開元所獻.皇帝立即傳令熊開元進宮受審,熊開元進宮後方知未用黃山泉水沖泡之故,講明緣由後請求回黃山取水.熊知縣來到黃山拜見長老,長老將山泉交付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沖泡玉杯中的黃山毛峯,果然出現了白蓮奇觀,皇帝看得眉開眼笑,便對熊知縣說道:"朕念你獻茶有功,升你爲江南巡撫,三日後就上任去吧."熊知縣心中感概萬千,暗忖道"黃山名茶尚且品質清高,何況爲人呢?"於是脫下官服玉帶,來到黃山雲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蒼松入雲,修竹夾道的雲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師墓塔遺址,相傳就是正志和尚的墳墓.

5、鐵觀音的傳說

安溪是福建省東南部靠近廈門的一個縣,是閩南烏龍茶的主產區,種茶歷史悠久,唐代已有茶葉出產.安溪境內雨量充沛,氣候溫和,適宜於茶樹的生長,而且經歷代茶人的辛勤勞動,選育繁殖了一系列茶樹良種,目前境內保存的良種有60多個,鐵觀音,黃旦,本山,毛蟹,大葉烏龍,梅佔等都屬於全國知名良種.因此安溪有"茶樹良種寶庫"之稱.在衆多的茶樹良種中,品質最優秀,知名度最高的要數"鐵觀音"了. 鐵觀音原產安溪縣西坪鎮,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關於鐵觀音品種的由來,在安溪還留傳着這樣一個故事,相傳,清乾隆年間.安溪西坪上堯茶農魏飲製得一手好茶,他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觀音菩薩,十年從不間斷,可見禮佛之誠.一夜,魏飲夢見在山崖上有一株透發蘭花香味的茶樹,正想採摘時,一陣狗吠把好夢驚醒.第二天果然在崖石上發現了一株與夢中一模一樣的茶樹.於是採下一些芽葉,帶回家中,精心製作.製成之後茶味甘醇鮮爽,精神爲之一振.魏認爲這是茶之王,就把這株茶挖回家進行繁殖.幾年之後,茶樹長得枝葉茂盛.因爲此茶美如觀音重如鐵,又是觀音託夢所獲,就叫它"鐵觀音".從此鐵觀音就名揚天下.鐵觀音是烏龍茶的極品,其品質特徵是:茶條鄭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晴蜓頭,螺旋體,青蛙腿.沖泡後湯色多黃濃豔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俗稱有"音韻".茶音高而持久,可謂"七泡有餘香".

6、大紅袍的傳說(閩北烏龍茶)

大紅袍是福建省武夷巖茶(烏龍茶)中的名叢珍品.是武夷巖茶中品質最優異者,產於福建崇安東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栽種的茶樹,品種繁多,有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四大名樅".此外還有以茶生長環境命名的不見天,金鎖匙;以茶樹形狀命名的醉海棠,醉洞賓,釣金龜,鳳尾草等;以茶樹葉形命名的瓜子金,金錢,竹絲,金柳條,倒葉柳等. 大紅袍的來歷傳說很好,傳說古時,有一窮秀才上京趕考,路過武夷山時,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廟老方丈看見,泡了一碗茶給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後來秀才金榜題名,中了狀元,還被招爲東牀駙馬.一個春日,狀元來到武夷山謝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後擁,到了九龍窠,但見峭壁上長着三株高大的茶樹,枝葉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陽光下閃着紫紅色的光澤,煞是可愛.老方丈說,去年你犯鼓脹病,就是用這種茶葉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樹發芽時,就鳴鼓召集羣猴,穿上紅衣褲,爬上絕壁採下茶葉,炒制後收藏,可以治百病.狀元聽了要求採製一盒進貢皇上.第二天,廟內燒香點燭,擊鼓鳴鐘,召來大小和尚,向九龍窠進發.衆人來到茶樹下焚香禮拜,齊聲高喊"茶發芽!"然後採下芽葉,精工製作,裝入錫盒.狀元帶了茶進京後,正遇皇后肚疼鼓脹,臥牀不起.狀元立即獻茶讓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將一件大紅袍交給狀元,讓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賞.一路上禮炮轟響,火燭通明,到了九龍窠,狀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將皇上賜的大紅袍披在茶樹上,以示皇恩.說也奇怪,等掀開大紅袍時,三株茶樹的芽葉在陽光下閃出紅光,衆人說這是大紅袍染紅的.後來,人們就把這三株茶樹叫做"大紅袍"了.有人還在石壁上刻了"大紅袍"三個大字.從此大紅袍就成了年年歲歲的貢茶.

7、君山銀針的傳說(綠茶)

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產銀針名茶,據說君山茶的第一顆種子還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後唐的第二個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時候,侍臣爲他捧杯沏茶,開水向杯裏一倒,馬上看到一團白霧騰空而起,慢慢地出現了一隻白鶴.這隻白鶴對明宗點了三下頭,便朝藍天翩翩飛去了.再往杯子裏看,杯中的茶葉都齊嶄嶄地懸空豎了起來,就像一羣破土而出的春筍.過了一會,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墜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問侍臣是什麼原因.侍臣回答說"這是君山的白鶴泉(即柳毅井)水,泡黃翎毛(即銀針茶)緣故."明宗心裏十分高興,立即下旨把君山銀針定爲"貢茶".君山銀針沖泡時,棵棵茶芽立懸於杯中,極爲美觀的.

8、白毫銀針的傳說(綠茶)

福建省東北部的政和縣盛產一種名茶,色白如銀形如針,據說此茶有明目降火的奇效,可治"大火症",這種茶就叫"白毫銀針".

傳說很早以前有一年,政和一帶久旱不雨,瘟疫四起,在洞宮山上的一口龍井旁有幾株仙草,草汁能治百病.很多勇敢的小夥子紛紛去尋找仙草,但都有去無回.有一戶人家,家中兄妹三人志剛,志誠和志玉.三人商定輪流去找仙草.這一天,大哥來到洞宮山下,這時路旁走出一位老爺爺告訴他說仙草就在山上龍井旁,上山時只能向前不能回頭,否則採不到仙草.志剛一口氣爬到半山腰,只見滿山亂石,陰森恐怖,但忽聽一聲大喊"你敢往上闖!",志剛大驚,一回頭,立刻變成了這亂石崗上的一塊新石頭.志誠接着去找仙草.在爬到半山腰時由於回頭也變成了一塊巨石.找仙草的重任終於落到了志玉的頭上.她出發後,途中也遇見白髮爺爺,同樣告訴她千萬不能回頭等話,且送她一塊烤餈粑,志玉謝後繼續往前走,來到亂石崗,奇怪聲音四起,她用餈粑塞住耳朵,堅決不回頭,終於爬上山頂來到龍井旁,採下仙草上的芽葉,並用井水澆灌仙草,仙草開花結子,志玉採下種子,立即下山.回鄉後將種子種滿山坡.這種仙草便是茶樹,,這便是白毫銀針名茶的來歷.

9、白牡丹的傳說

福建省福鼎縣盛產白牡丹茶,傳說在西漢時期,有位名叫毛義的太守,因看不慣貪官當道,於是棄官隨母去深山老林歸隱。倆來到一座青山前,只覺得異香撲鼻,經探問一位老者得知香味來自蓮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倆見此處似仙境一般,便留了下來。一天,母親因年老加之勞累,病倒了。毛義四處尋藥。一天毛義夢見了白髮銀鬚的仙翁,仙翁告訴他“治你母親的病須用鯉魚配新茶,缺一不可。”毛義認爲定是仙人的指點。這時正值寒冬季節,毛義到池塘裏踊冰捉到了鯉魚,但冬天到哪裏去採新茶呢?正在爲難之時,那十八棵牡丹竟變成了十八仙茶,樹上長滿嫩綠的新芽葉。毛義立即採下曬乾,白毛茸茸的茶葉竟像是朵朵白牡丹花。毛義立即用新茶煮鯉魚給母親吃,母親的病果然好了。後來就把這一帶產的名茶叫做“白牡丹茶”。

10、茉莉花茶的傳說

很早以前北京茶商陳古秋同一位品茶大師研究北方人喜歡喝什麼茶,陳古秋忽想起有位南方姑娘曾送給他一包茶葉未品嚐過,便尋出請大師品嚐。沖泡時,碗蓋一打開,先是異香撲鼻,接着在冉冉升起的熱氣中,看見有一位美貌姑娘,兩手捧着一束茉莉花,一會功夫又變成了一團熱氣。陳古秋不解就問大師,大師說:“這茶乃茶中絕品‘報恩茶’”。陳古秋想起三年前去南方購茶住客店遇見一位孤苦伶仃少女的經歷,那少女訴說家中停放着父親屍身,無錢殯葬,陳古秋深秋深爲同情,便取了一些銀子給她。三年過去,今春又去南方時,客店老闆轉交給他這一小包茶葉,說是三年前那位少女交送的。當時未沖泡,誰料是珍品。“爲什麼她獨獨捧着茉莉花呢?”兩人又重複沖泡了一遍,那手捧茉莉花的姑娘又再次出現。陳古來一邊品茶一邊悟道:“依我之見,這是茶仙提示,茉莉花可以入茶。”次年便茉莉花加到茶中,從此便有了一種新茶類茉莉花茶.

什麼茶算是黃茶

【黃芽茶】  原料細嫩、採摘單芽或者一芽一葉加工而成,主要包括湖南嶽陽洞庭湖君山的“君山銀針”,四川雅安、名山縣的“蒙頂黃芽”和安徽霍山的“霍山黃芽”。另有把採摘單芽或者一芽一葉,用焯後再烤黃而成,主要包括湖南新化奉家山的“蒙洱黃芽”。 [編輯本段]【黃小茶】  

採摘細嫩芽葉加工而成,主要包括湖南嶽陽的“北港毛尖”,湖南寧鄉的“潙山毛尖”,湖北遠安的“遠安鹿苑”和浙江溫州、平陽一帶的“平陽黃湯”。 [編輯本段]【黃大茶】  採摘一芽二、三葉甚至一芽四、五葉爲原料製作而成,主要包括安徽霍山的“霍山黃大茶”和廣東韶關、肇慶、湛江等地的“廣東大葉青”。 [編輯本段]黃茶--  人們從炒青綠茶中發現,由於殺青揉捻後乾燥不足或不及時,葉色即變黃,於是產生了新的品類——黃茶。

黃茶屬發酵茶類,黃茶的製作與綠茶有相似之處,不同點是多一道悶堆工序。這個悶堆過程是黃茶製法的主要特點,也是它同綠茶的基本區別。

黃茶按鮮葉的嫩度和芽葉大小,分爲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

代表茶有蒙頂黃芽、霍山黃芽

黃茶,名之由來:人們從炒青綠茶中發現,由於殺青、揉捻後乾燥不足或不及時,葉色即變黃,於是產生了新的品類--黃茶。

黃茶的製作與綠茶有相似之處,不同點是多一道悶堆工序。這個悶堆過程,是黃茶製法的主要特點,也是它同綠茶的基本區別。綠茶是不發酵的,而黃茶是屬於發酵茶類。這道工序有的稱之爲、悶黃"、"悶堆",或稱之爲"初包"、"復包"、"渥堆"。

黃茶,按鮮葉的嫩度和芽葉大小,分爲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黃芽茶主要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和霍山黃芽;黃小茶主要有北港毛尖、潙山毛尖、遠安鹿苑茶、皖西黃小茶、浙江平陽黃湯等;黃大茶有安徽霍山、金寨。

黃芽茶之極品是湖南洞庭君山銀針。其成品茶,外形茁壯挺直,重實勻齊,銀毫披露,芽身金黃光亮,內質毫香鮮嫩,湯色杏黃明淨,滋味甘醇鮮爽。在國際和國內市場上都久負盛名,身價千金(現北京市場零售價每市斤已逾千元)。

安徽霍山黃芽亦屬黃芽茶的珍品。霍山茶的生產歷史悠久,從唐代起即有生產,明清時即爲宮廷貢品。霍山黃大茶,其中又以霍山大化坪金雞山的金剛臺所產的黃大茶最爲名貴,幹茶色澤自然,呈金黃,香高、味濃、耐泡。

誰知道雲霧茶和白毫銀珍的詳細資料?

雲霧茶

雲臺山的雲霧茶,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而躋身於太湖碧螺春、南京雨花等名茶之列。古時候悟正庵的僧人每年精心採製,只得二、三斤,祕不示人,視作珍茗,招待貴賓。具有“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馳名遐邇。清海州知州唐仲冕也把它當作茶王“龍團風餅。”

據《宋史·食貨志》記載;“海州榷茶之所。”榷茶是歷代對茶葉實行徵稅、管制、專買的措施。宋景德二年 (1005 年 ) 朝廷向販售海州茶葉的茶商發佈徵稅詔書,因“海州茶善而易售,故入錢之數厚於他州。”另據《金史》載廣四年三月 ( 章宗承安年,公元 1199 年 ) 於淄、密、寧、海、茅州,各置一方造新茶,依南方例,每斤爲袋,值六百文。” 1921 年“樹藝公司”產的雲霧茶以其品質獲南洋勸業會獎.目前,雲霧茶的產地宿城的種植茶田計 300 畝,年產量達 200 擔,雲臺山瀕臨黃海,氣候溫暖溼潤。時常曉雲末散,海霧又起。“雲霧山中出好茶。”青翠欲滴的茶樹經常籠罩在雲霧山中,氣溫低,溫差小,溼度大,芽葉柔嫩,焙炒時要節制鍋溫,抓、焙、搓、翻,全靠手上功夫。製成的茶大小勻整,條索蜷曲,形似細眉,而且蜂毫無損,色澤綠潤,純淨可愛。

雲霧、雨花、碧螺春同爲江蘇三大名茶,從上表可以看出雲霧茶的氨基氮含量比碧螺眷、雨花茶少些,而兒茶素和咖啡鹼含量最高,這是形成滋味鮮濃的重要因素。

雲霧茶的品茶方法也別具一格,沏茶時,最好先倒半杯開水、溫度掌握在 80 ℃ 一 90 ℃ 之間,不加杯蓋,茶葉剎時舒展如剪,翠似新葉。須臾,再加二遍水,在清亮黃綠的茶液中,似有簇簇茶花,茵茵攢動。品之,滋味醇厚,清香爽神,沁人心脾。每次續水,都不要待喝乾再續水,而要當杯子中的水剩下四分之一的水時就續水,這樣,雖多次沖泡,仍醇香綿綿。

1980 年,全省品茶會議上,連雲港的雲霧茶同南京的雨花茶、蘇州的碧螺春、無錫的二泉銀毫,列爲江蘇四大名茶。經化驗,雲霧茶的茶鹼、茶丹寧、維生素的含量較高,有興奮、強心、清火、收斂、利尿、消炎、殺菌等功用。適量飲用,能恢復精神神疲勞、增進記憶,使人意愜神清,並能幫助治療腹飽脹悶,消化不良等症。揉曬的生茶可保存十年以上,年代愈久,療效愈佳。近年來,連雲港的雲霧茶在廣州交易會上重新出現,受到日本、新加坡和歐美一些國家熱烈歡迎和讚賞

白毫銀針

白毫銀針是我省特有的名茶,源自福鼎縣,現在產地主要集中在福鼎、政和兩地。政和縣在1889年選育繁殖了政和大白茶茶樹品種,隨即也開始了用該品種產製白毫銀針。福鼎所產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產製的白毫銀針稱“北路銀針”。政和所產的白毫銀針稱“南路銀針”。

白毫銀針,也稱銀針白毫,因成品茶由芽梢所製成,滿披白毫,色白如銀,細長如針,所以又名白毫或銀針。

白毫銀針的採製有其獨特之處,原料均採自福鼎大白茶或政和大白茶的春茶嫩梢一芽一葉,整個初精製過程,既不同於綠茶殺青、揉捻,也不同於紅茶發酵、揉捻。

白毫銀針的成品茶,芽頭肥壯,滿披白毫,挺直如針。福鼎白毫,茶芽茸毛厚,白色富光澤,湯色淺杏黃,味清鮮爽口。政和白毫,湯味醇厚,香氣清芬。

白毫銀針的形、色、質、趣是名茶中絕無僅有的,實爲茶中珍品,品嚐泡飲,別有風味。品選銀針,寸許芽心,銀光閃爍;沖泡杯中,條條挺立,如陳列戟;微吹飲輟,升降浮游,觀賞品飲,別有情趣。

白毫銀針飲用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其性寒涼,具退熱、降火、解毒之功效,有“功若犀角”之譽。甌美茶商也用於摻入高級紅茶,以示名貴。

白毫銀針早在清光緒16年(1891)已有出口外銷,近年也有銷往港、澳地區及美國、德國等國。

白毫銀針作爲珍品,在國內外市場久負盛名,1982年被商業部評爲全國名茶,在30種名茶中列第二位,199O年在河南信陽召開的全國第二、三次名茶評比會上,又兩次評爲全國名茶。近年來還創制了白毫銀針的系列產品,有銀鉤、銀猴、銀球、銀龍等新的名優茶。1992年銀鉤被評爲我省名茶,名列第一

標籤:由來 銀針 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