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泡茶茶具怎麼用

泡茶茶具怎麼用

1、備具燙洗,茶具中蓋碗更加全面,先用熱水燙洗茶具,消除異味提升溫度;

2、投茶洗茶,白茶和紅茶取茶5g,青茶8g,先用熱水浸潤茶葉片刻,洗去塵埃和雜質醒潤茶葉;

3、沖泡出湯,沿杯壁由外向內緩緩注水,出湯時貼近杯口,快速出湯。

1、備具燙洗,茶具中蓋碗更加全面,先用熱水燙洗茶具,消除異味提升溫度;

2、投茶洗茶,白茶和紅茶取茶5g,青茶8g,先用熱水浸潤茶葉片刻,洗去塵埃和雜質醒潤茶葉;

3、沖泡出湯,沿杯壁由外向內緩緩注水,出湯時貼近杯口,快速出湯。

1. 準備茶具:包括茶壺、茶杯、茶盤、茶道具等。

2. 清洗茶具:先用溫水沖洗茶具,去除表面的灰塵和雜質,然後用開水燙一下,消毒並加熱,同時也可以預熱茶具,使茶葉更容易散發香味。

3. 添茶:將適量的茶葉放入茶壺中,通常一瓶茶需要3-5克的茶葉。開水應該冷卻到70-90度的範圍內(根據不同的茶葉決定),把熱水倒入茶壺中,留出適量的空間放置茶葉發酵膨脹的空間。

4. 浸泡:茶葉充分浸泡時可以輕輕搖動茶壺,製造出茶葉在水中的浮動。茶葉應該越浸泡越久,新茶品的一泡最好不超過1分鐘。

5. 倒茶:用製茶的工具把茶湯倒入茶杯中,讓茶湯經過過濾器濾出茶葉殘渣。

6. 品茶:揭開茶香,輕鬆愉快地品茶。喝時要小口慢飲,讓茶香漸漸地進入口腔和嗅覺,使茶香更加飽滿、甜美、清香,最後步入茶湯,通過口感和舌味,感受茶葉帶來的美好。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用茶具泡茶還是有一定的講究的,第1步,大家要先將茶壺和茶杯整體地用熱水浸泡一遍,這樣是可以去黴,第2步大家就需要選擇茶葉,放茶葉的時候,一般是需要放來自茶壺總量的五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

第3步倒入開水,將茶壺中的水倒掉,這個是爲了清洗茶葉。第4步就是開始正式泡了,倒入80攝氏度到85攝氏度的水,等一分鐘左右就可以喝了。泡完茶之後一定要將茶壺清洗乾淨。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泡茶也是有一定講究的,首先我們要燒水,將因跳然後將茶具徹底的清來自洗一下,包括使好侵若蛋用的茶杯。

接下來三刻責就可以將茶葉放在茶壺當中了,然後就用水沖泡,在沖泡之前還要看一下水的溫度,不宜高過80度,否則會破壞茶分子。

第1遍沖泡的茶水要迅速地倒掉,然後再衝泡第來自2遍,第2遍的茶湯會更加的清澈一些,然後就可以倒在茶具當中品嚐了。

不同的茶使用的茶具都是不一樣的,在沖泡之前一定要確定好茶具。

如何正確使用茶具_茶具的使用方法

茶具是我們日常喝茶所必備的用具,那麼茶具怎麼使用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爲大家精心推薦的茶具的使用 方法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茶具的使用方法

  1.蓋碗的使用方法:蓋碗或稱蓋杯,分爲茶碗、碗蓋、託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於碗內,沖水,加蓋五~六分鐘後飲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衝一次。

  2.茶挾的使用方法:又稱茶筷,茶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着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3.茶針的使用方法: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

  4.茶杯的使用方法:茶杯的種類、大小應有盡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來更流行邊喝茶邊聞茶香的聞香杯。根據茶壺的形狀、色澤,選擇適當的茶杯,搭配起來也頗具美感。爲便於欣賞茶湯顏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內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淺色。對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適,"入口"順暢。

  5.茶盤的使用方法: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鏽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多種。

  6.茶船的使用方法:用來放置茶壺的容器,茶壺裏塞入茶葉,衝入沸開水,倒入茶船後,再由茶壺上方淋沸水以溫壺。淋澆的沸水也可以用來洗茶杯。又稱茶池或壺壺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爲:盛熱水燙杯、盛接壺中溢出的茶水、保溫。

  7.煮水器的使用方法: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爐,目前較常見者爲酒精燈及電壺,此外尚有用瓦斯爐及電子開水機,自動電爐。

  8.茶漏的使用方法: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9.茶巾的使用方法:茶巾又稱爲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幹壺,於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10.茶葉罐的使用方法:儲存茶葉的罐子,必須無雜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馬口鐵、不鏽鋼、錫合金及陶瓷。

  11.茶則的使用方法:茶則爲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爲竹製。

  12.茶海的使用方法:茶海又稱茶盅或公道杯。茶壺內之茶湯浸泡至適當濃度後,茶湯倒至茶海,再分倒於各小茶杯內,以求茶湯濃度之均勻。亦可於茶海上覆一濾網,以濾去茶渣、茶末。沒有專用的茶海時,也可以用茶壺充當。其大致功用爲:盛放泡好之茶湯,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湯濃度相若,沉澱茶渣。

  13.茶匙的使用方法:茶匙又稱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14.茶荷的使用方法:茶荷的功用與茶則、茶漏類似,皆爲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賞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主要有竹製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品,一舉兩得。沒有茶荷時可用質地較硬的厚紙板折成茶荷形狀使用之。

  茶具的保養方法

  茶具紫砂壺是喝茶人的珍寶,但要使紫砂壺表現出真正的個性,就要有正確的養壺方法,泡壺是最好的養壺方法,具體可分以下六點:

  徹底將內外洗淨

  無論是新壺還是舊壺,養之前要把壺身上的蠟、油、污、茶垢等清除乾淨。

  切忌沾到油污

  紫砂壺最忌油污,沾一後必須馬上清洗,否則土胎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

  泡茶

  泡茶次數越多,壺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會透到壺表發出潤澤如玉的光芒。

  擦與刷要適度

  壺表淋到茶汁後,用軟毛小刷子,將壺中積茶銷銷刷洗,用開水衝淨,再用清潔的茶巾稍加擦試即可,切忌不斷地推搓。

  使用後清理晾乾

  泡茶完畢,要將茶渣清除乾淨,以免產生異味,又需重新整理。

  讓壺休息

  勤泡一段時間後,茶壺需要休息,使土胎能自然徹底乾燥,再使 用時才能更吸收。按這六步養亮的壺,雖養成的速度較慢,但亮度可經久,也不褪不怕人的手氣觸摸。

  紫砂壺的保養方法

  1. 將壺與壺蓋分開,放置在盛滿水的乾淨的容器中,容器要足夠大,水要蓋沒整個壺。

  2. 容器中同時放入一些茶葉(您想用此壺來泡的茶葉),放在小火上慢慢煮開,小心看護,防止壺與壺蓋或容器壁互相撞擊而造成破損。

  3. 慢慢的煮1小時左右,移去火源,讓壺仍靜置在有水覆蓋的容器中,慢慢冷卻,放置1天。

  4. 次日,取出壺,倒去留在壺內的泥沙,清水小心淋壺洗滌。重複以上1-3步驟一次。

  5. 次日,取出壺,用熱水小心淋壺洗滌。經過此番處理,壺中的氣孔均已打開,以待使用。

  茶具的配件介紹

  1.茶筒:盛放茶藝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2.茶匙:又稱「茶扒 」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 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3.茶漏: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4.茶則:茶則(茶勺)茶則爲盛茶入壺之用具

  5.茶夾:又稱「茶鏟」茶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着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6.茶針(茶通):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當壺嘴被茶葉堵住時用來疏浚,或放入茶葉後把茶葉撥勻,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茶具的相關發展

  茶具古代 飲茶 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這一概念與今所說的茶具基本相同。唐宋以來的飲茶茶具在用料上主要是陶瓷,金屬類飲茶茶具在唐宋以來是少見的。因爲金屬茶具泡茶遠不如陶瓷品,所以是不能登上所謂茶道雅桌的,唐以來主要變化較大的飲茶茶具有:茶壺、茶盞(杯)和茶碗。而這幾種茶具與飲茶 文化 的興起有直接關係。

  茶壺

  茶壺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壺稱“注子”,其意是指從壺嘴裏往外傾水,據《資暇錄》載:“元和初(公元806年,唐憲宗時)酌酒猶用樽杓……注子,其形若罌,而蓋、嘴、柄皆具。”罌是一種小口大肚的瓶子,唐代的茶壺類似瓶狀,腹部大便於裝更多的水,口小利於泡茶注水。約到唐代末期,世人不喜歡“注子”這個名稱,甚至將茶壺柄去掉,整個樣子形如“茗瓶”,因沒有提柄,所以又把“茶壺”叫“偏提”。後人把泡茶叫“點注”。就是根據唐代茶壺有“注子”一名而來。

  明代茶道藝術越來越精,對泡茶、觀茶色、酌盞、燙壺更有講究,要達到這樣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創新。比如明朝茶壺開始看重砂壺,就是一種新的茶藝追求。因爲砂壺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損,所以砂壺被視爲佳品。據《長物志》載:“茶壺以砂者爲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熱湯氣。”說到宜興砂壺幾乎無人不知。而宜興砂壺正是明朝始有名聲。據史料記載說,明朝宜興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興砂壺享譽的第一人。

  《陽羨名陶錄》記載說:“供春,吳頤山家僮也。”吳頤山是一位讀書人,在金沙寺中讀書,供春在家事之餘,偷偷模仿寺中老僧用陶土搏坯,製做砂壺。結果做出的砂壺盛茶香氣很濃,熱度保持更久,傳聞出去,世人紛紛效仿,社會出現爭購“供春砂壺”的現象。供春真姓“龔”。所以也寫成,‘龔春”砂壺。此後又有一個名叫時大彬的宜興陶工,用陶土,或用染顏色的硇砂土製作砂壺。開始,時大彬模仿“供春”砂壺,壺形比“供春”砂壺更大,一次時大彬到江蘇太倉做生意,偶在茶館中聽到“諸公品茶施茶之論。”頓生感悟,回到宜興後始作小壺。其壺“不務妍媚,而樸雅堅粟,妙不可思……前後諸名家,並不能及。”《畫航錄》說:“大彬之壺,以柄上拇痕爲識。”是說世人以壺柄上識有時大彬拇指印者爲貴。從此宜興砂壺名聲遠布,流傳至今,還是人見人愛的精製茶具。

  茶盞、茶碗

  古代飲茶茶具主要有“茶椀”(碗)、“茶盞”等陶瓷製品。茶盞在唐以前已有,《博雅》說:“盞杯子。”宋時開始有“茶杯”之名。見《陸游詩》雲:“藤杖有時緣石瞪,風爐隨處置茶杯。”現代人多稱茶杯或茶盞。茶盞是古代一種飲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大家知道,中國茶文化興起於漢唐、盛於宋代。茶盞也隨同茶文化的盛起而有較大的變化。

  宋代茶盞非常講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盞”的質地、紋路細膩和厚薄均勻。據宋蔡襄《茶錄》載:“茶白色、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紂黑,紋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熱難冷,最爲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依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葉茶,就選用黑色茶盞,說明當時已經注意到茶具的搭配關係。搭配的目的就是爲了有更好的茶色與茶香。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甌)製造的一種稍帶紅色的黑茶盞,被時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當時評賞茶盞的質量,還有茶盞表面的細紋,如建安的紺黑茶盞已經精製到“紋路兔毫”的地步,足見陶藝水平很高。再者看“熁火”。“熁火”之意見《廣韻》曰“火氣上”,又《集韻》“火通也”,熁音協,含燙意。這裏“熁火”實指茶杯中熱氣的散發程度,明清時期,江蘇的寶應、高郵一帶把“熁火”稱爲“燙手”。宋代建安生產的“紺黑盞”比 其它 地區產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熱難冷”的好處。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盞一流產品。

  古今茶具的區別與聯繫

  古代茶具與現代茶具的概念稍有不同。唐宋時期所言的“茶具”似有大概念與小概念之分。如唐、宋、元、明許多詩人筆下的“茶具”主要指與飲茶有關的茶罏、茶壺、茶杯等器具,所以是小概念的。從大概念來看,依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所指出的有十大件,其中包括製茶、盛茶、 烘焙 茶具、飲茶有關的器具,甚至包括茶人、茶舍。又按《云溪友議》提到有“二十四種”茶具,顯然,後兩者是大概念的茶具,這一概念與今有許多不同。

  「茶」、「壺」兩者在中國的飲茶文化上,是有著相當大的關聯性且密不可分。喝茶講究茶湯之香氣、韻味,而茶壺的欣賞在於外觀的視覺、內在骨胎質料的堅潤性及吸收茶湯後的肌理變化。茶壺的把玩、鑑賞,亦隨著每個人欣賞的角度與層次而異,不論是具有歷史年代價值的古壺、宜興壺、手拉坯壺或是具有臺灣文化色彩的陶壺,都各有其吸引人之處。茶壺的好壞也不是以價格的高低去衡量,璞石之中含有璧玉,從一個創作者的作品,可看出其所下的苦心和它的精神內涵,這是需要慧眼者與其產生共鳴的。選購時,應考慮其實用性及藝術性兼具,但最重要的還是茶壺的原料、燒成。茶壺的造型變化多

  端、層出不窮,由於市場的變革,使得許多茶具徒有外形,而根本談不上基本的實用要求。許多人趕著「玩茶壺」的風潮,盲目搶購,至於什麼是好玩的茶壺?還是要您用「心」來體會。

用茶具泡茶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茶具泡茶的基本步驟:

1、泡茶講究的是茶壺內外和茶杯都得用熱水燒燙,這樣既可以淨壺,也可以去黴,所以第一步先溫杯。

2、然後是選擇茶葉,大概有茶壺總量的五分之一或是二分之一左右的放進去,不要放多了,也不要放少了。

3、倒入開水後,馬上把茶壺中的水倒掉,是爲了洗一下茶葉。

4、正式泡了,倒入大概80-85攝氏度的水,等待1分鐘左右,就可以飲用啦!

5、使用完之後,取出壺蓋,壺底朝天,這樣可以保護茶具。

擴展資料:

茶具的保養:

1、徹底將內外洗淨

無論是新壺還是舊壺,養之前要把壺身上的蠟、油、污、茶垢等清除乾淨。

2、切忌沾到油污

紫砂壺最忌油污,沾一後必須馬上清洗,否則土胎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

3、泡茶

泡茶次數越多,壺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會透到壺表發出潤澤如玉的光芒。

4、擦與刷要適度

壺表淋到茶汁後,用軟毛小刷子,將壺中積茶銷銷刷洗,用開水衝淨,再用清潔的茶巾稍加擦試即可,切忌不斷地推搓。

5、使用後清理晾乾

泡茶完畢,要將茶渣清除乾淨,以免產生異味,又需重新整理。

6、讓壺休息

浸泡一段時間後,茶壺需要休息,使土胎能自然徹底乾燥,再使 用時才能更吸收。按這六步養亮的壺,雖養成的速度較慢,但亮度可經久,也不褪不怕人的手氣觸摸。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茶具

茶具如何正確使用?

茶具如何正確使用?茶具使用方法

現代人所說的“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茶勺等這類飲茶器具。事實上現代茶具的種類是屈指可數的,很多人在問茶具的使用方法有哪些?下面我們將帶來茶具的正確使用方法,希望能夠爲您提供到幫助。

茶具的使用方法:

1、茶杯的使用方法

茶杯的種類、大小應有盡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來更流行邊喝茶邊聞茶香的聞香杯。根據茶壺的形狀、色澤,選擇適當的茶杯,搭配起來也頗具美感。爲便於欣賞茶湯顏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內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淺色。對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適,"入口"順暢。

2、茶漏的使用方法

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3、蓋碗的使用方法

蓋碗或稱蓋杯,分爲茶碗、碗蓋、託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於碗內,沖水,加蓋五~六分鐘後飲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衝一次。

4、茶盤的使用方法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鏽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多種。

5、茶則的使用方法

茶則爲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爲竹製。

6、茶挾的使用方法

又稱「茶筷」,茶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着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7、茶巾的使用方法

茶巾又稱爲「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幹壺,於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8、茶針的使用方法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

9、煮水器的使用方法

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爐,目前較常見者爲酒精燈及電壺,此外尚有用瓦斯爐及電子開水機,我用自動電爐。

10、茶葉罐的使用方法

儲存茶葉的罐子,必須無雜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馬口鐵、不鏽鋼、錫合金及陶瓷。

11、茶船的使用方法

用來放置茶壺的容器,茶壺裏塞入茶葉,衝入沸開水,倒入茶船後,再由茶壺上方淋沸水以溫壺。淋澆的沸水也可以用來洗茶杯。又稱茶池或壺壺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爲:盛熱水燙杯、盛接壺中溢出的茶水、保溫。

12、茶海的使用方法

茶海又稱茶盅或公道杯。茶壺內之茶湯浸泡至適當濃度後,茶湯倒至茶海,再分倒於各小茶杯內,以求茶湯濃度之均勻。亦可於茶海上覆一濾網,以濾去茶渣、茶末。沒有專用的茶海時,也可以用茶壺充當。其大致功用爲:盛放泡好之茶湯,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湯濃度相若,沉澱茶渣。

13、茶匙的使用方法

茶匙又稱「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14、茶荷的使用方法

茶荷的功用與茶則、茶漏類似,皆爲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賞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主要有竹製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品,一舉兩得。沒有茶荷時可用質地較硬的厚紙板折成茶荷形狀使用之。

泡茶器具使用步驟 如何使用泡茶器具

1、準備茶具;玻璃杯、茶盤、茶荷、茶匙、茶巾、煮水器。

2、沖泡步驟:

(1)溫杯:待水燒開後,將熱水倒入玻璃杯中,至1/3處。左手托杯底,右手握杯口,傾斜杯身,使水沿杯口一週,再將溫杯的水倒掉。

(2)投茶:用茶匙把茶荷的茶葉輕輕地撥入玻璃杯中,投茶量約爲3克。

(3)潤茶;待水溫降至80-85時倒入杯中,至杯中容量1/4處。接着右手握杯,左手中指抵住本底,輕輕旋轉杯身,讓茶葉浸潤10秒鐘,促使茶葉舒展。

(4)沖茶:利用手腕的力量,以“鳳凰三點頭”式手法進行注水(沖泡時由低向高將水壺上下連拉三次),茶葉在杯中翻滾,加水至七分滿時斷流停衝。

(5)奉茶:將泡好的茶用雙手端給賓客,伸出右手示意,請客人品飲。

一些茶具怎麼用啊?

後提壺的使用手法:用右手拇指、中指從壺把柄的上方提起茶壺,無名指,小指頂住壺把柄的下方,食指輕搭茶蓋蓋鈕;提樑壺的使用手法:右手拿起壺提樑,左手輕提蓋鈕。注意:

①茶壺在放回時茶嘴勿對客人。

②輕按蓋鈕時勿將壺鈕上的孔蓋住。

持壺

泡茶器如何使用

泡茶器有茶壺、茶海、茶盞、泡茶器等。

泡茶器使用方法:

1、茶壺:泡茶時將茶葉放人壺中,再注入開水,將壺蓋蓋好即可。一般以陶瓷製成。壺之大小視飲茶人數而定,泡工夫茶多用小壺。

2、茶盞:是一種瓷質蓋碗茶杯,可以用它代替茶壺泡茶,再將茶湯倒入茶杯供客人飲用,但最多隻供四人飲用,侷限性較大。由於它可泡任何茶類,因此有不少人採用。

3、茶海:又稱“公道杯”或“茶盅”,是用於貯放茶湯的。爲了使沖泡後的茶湯均勻,以及不使因賓客閒談致使壺中茶湯浸泡過久而苦澀,先將壺中泡出的茶湯倒在茶海里,然後再分別倒入茶杯中供客人品嚐。這是港臺茶藝界新創制的茶具。

茶具怎麼使用 茶具的使用步驟

1. 恆溫器。用熱水沖洗茶壺,包括壺嘴和壺蓋,同時沖洗茶杯,然後放幹茶壺和茶杯。溫茶器的目的是提高茶器的溫度,使茶葉沖泡後的溫度相對穩定,溫度不會下降太快。這對於沖泡較粗的老茶尤爲重要。

2. 集茶。根據茶壺或茶杯的大小,在茶壺(茶杯)中加入適量的茶葉。放好茶後,可以觀察茶在壺(杯)中的形狀和顏色。如用白蓋碗泡茶,茶色與白色相匹配,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3.釀造。將茶倒入壺(杯)中後,按茶與水的比例將開水倒入壺中。沖茶時,除烏龍茶必須溢出壺嘴外,一般以衝滿八倍爲宜。如果您用玻璃或白瓷杯沖泡,您可以特別注意您欣賞的細膩的茶。7點到8點,水也滿了。沖水時有“鳳三點頭”,即壺向下傾斜,再向上提起三次。這不僅是主人向客人點頭致意,而且是將茶和茶上下調和,使茶的濃度一致。

4. 端茶倒水。煮好的茶應先倒入茶海,再從茶海中倒入客人的茶杯(品茶杯)。茶海也被稱爲公平杯,這意味着茶是公平的。

5. 奉茶。端茶時,你需要把茶放在茶盤裏,放在客人的右手前面。上茶時,主人也要用空閒的手做一個請茶的手勢。這時,客人可以將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彎曲在一起,輕輕敲打桌面,表示感謝。

6. 茶品嚐。茶泡好後,你不應該匆忙喝掉。相反,你應該先觀察湯的顏色和形狀,然後拿一個杯子聞香味,然後啜飲湯享受味道。品鑑時,要讓茶湯從舌尖流到舌根,再流回舌頭。重複這樣做兩到三次,讓茶湯餘味甘甜。

茶具怎麼使用 茶具的使用步驟

1、溫具。用熱水衝淋茶壺,包括壺嘴、壺蓋,同時衝淋茶杯,隨後即將茶壺、茶杯瀝乾。溫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溫度,使茶葉沖泡後溫度相對穩定,不使溫度過快下降,這對較粗老茶葉的沖泡尤爲重要。

2、置茶。按茶壺或茶杯的大小,往泡茶的壺(杯)裏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置入茶葉後,可以觀賞壺(杯)裏的茶葉形狀與顏色。如果所用來泡茶的是白色蓋碗,則茶色與白色相映成趣,極具觀賞價值。

3、沖泡。置茶入壺(杯)後,按照茶與水的比例,將開水衝入壺中。沖水時,除烏龍茶沖水須溢出壺口、壺嘴外,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爲宜。如果使用玻璃杯或白瓷杯沖泡,可以特別注重欣賞的細嫩的茶葉,沖水也以七八分滿爲度。沖水時有“鳳凰三點頭”的講究,就是將水壺下傾上提三次,這既是主人向賓客點頭致意,也能使茶葉和茶水上下翻動,使茶湯濃度一致。

4、倒茶。沖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品茗杯)中。茶海又稱公道杯,取分茶公道之意。

5、奉茶。奉茶時,需要用茶盤託着送給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奉茶的時候,主人還須用空餘的手做出請茶的姿勢,此時客人可用右手食指和中指併攏彎曲,輕輕敲打桌面,以表謝意。

6、品茶。茶泡好之後不可急於飲用,而是應該先觀色察形,接着端杯聞香,再啜湯賞味。賞味時,應讓茶湯從舌尖沿舌兩側流到舌根,再回到舌頭,如此反覆二三次,以留下茶湯清香甘甜的回味。

茶具怎麼用

現在人們爲了提高生活品位,都喜歡購買成套的茶具套裝,但有些人購買了這些茶具,以後回家卻不知道他們應該怎麼用,今天小編就對成套的茶具做一個具體介紹,大家對他們多一些瞭解,可以清楚知道每一種茶具應該怎麼使用。

茶具怎麼用茶具套裝使用方法圖解

1、茶杯

茶杯是茶具中最重要的存在,它大小應有盡有,而且在喝不同的茶時,應該用不同的茶杯,而且在一些高檔茶具套裝中,除了品茶用的茶杯以外,還有蚊香用的專用聞香杯。這些茶具都是盛茶湯的主要茶具。

2、茶漏和茶盤

茶漏是置茶的專用工具,平時人們置茶時需要把它放在壺口上,再把茶葉放入壺中,這樣能防止茶葉落在壺的外面。茶盤則是存放茶具的盤子,它也可以盛放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的茶水。現在市場上出售的茶盤有多種不同材質,以木質和不鏽鋼材質最爲常見。

3、茶挾和茶巾

茶挾的功能類似於茶匙,這種茶具的主要作用是把沖泡以後的茶渣從茶壺中取來,有時人們也會用把它茶杯夾起來清洗,這樣既衛生又能防止燙傷。茶巾也是所有茶具很常見的存在,這種茶具主要用來幹壺,也可以用擦拭泡茶時滴落在外面的水珠。

4、茶海

茶海是茶具套裝中必備的存在,這種茶具也叫公道杯或者茶盅,平時人們泡茶時,在茶壺中的茶湯泡好以後會直接倒入到茶海中,然後及時續水,而茶湯中的茶湯會再分別倒入到小的茶杯中,方便多人一起品飲。茶湯在倒入茶海時,還可以在它的上面放一個濾網,這樣能防止茶葉殘渣進入茶海中,能讓得到的茶湯更純淨。

茶具怎麼使用

茶具中的每個部分都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一、茶漏置於壺口防止茶葉掉落壺外,蓋碗分爲碗蓋,託碟,茶碗三部分沖水泡五六分鐘即可。

二、茶盤來盛放茶杯或茶具,盛接流出的茶水或倒掉茶水。茶則用來盛茶,茶挾與茶匙相同,將茶渣從壺中挾出,或挾茶杯防燙。

三、茶巾是用來擦壺,茶針疏通茶壺內網,泡茶的煮水器,多爲酒精燈和電壺,儲存茶葉的罐必須無味,密封且不透光。

標籤:茶具 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