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鬥茶圖的寓意

鬥茶圖的寓意

鬥茶圖通常象徵着傳統中國文化中的茶道,其中重點強調的是茶的品質和飲茶的禮儀。這種圖形還可以表示對茶文化的尊重和欣賞,以及對友好交流和和平合作的寄託。在文化傳承和交流中,鬥茶圖也常被用來表達誠意和友誼。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宋代茶道中的“茗戰”是什麼

宋代飲茶之風熾盛,評比調茶技術和茶質優劣的鬥茶非常流行,也稱茗戰。鬥茶始於唐而盛於宋,隨着貢茶的興起而出現。在因產貢茶而聞名於世的建州茶鄉,新茶製成後,茶農們爲了評比新茶品序而進行比賽活動,這種活動後來被廣泛傳播,鬥茶活動的時間也不再限於採製新茶之時,參加者也不只是茶農,目的也不僅爲評比茶葉的品第,而更重視評比鬥茶者點湯、擊拂技藝的高低。

宋代“鬥茶圖”局部

鬥茶既爲鬥,就一定要決出勝負。決定勝負的因素有二:一是湯色,二是湯花,最後綜合評定茶的味、香、色。宋代鬥茶之風普及各個層面,帝王將相、達官顯貴、人墨客、市井平民都喜歡鬥茶。宋徽宗趙佶經常在宮中召集羣臣鬥茶,直至將他們全部鬥倒爲止。

鬥茶圖的介紹

《鬥茶圖》中國元代趙孟頫作。描寫中國元代鬥茶的情形。鬥茶興起於中國唐代,成爲“茗戰”,宋朝稱作“鬥茶”,是一種民風民俗。參與者烹製、品評茶葉品質,比較茶藝的高下。圖中四位鬥茶手分成兩組,每組二人。左邊鬥茶組組長,左手持茶杯,右手持茶壺,昂頭望對方,助手在一旁,右手提茶壺,左手持茶杯,兩手拉開距離,正在注湯沖茶。右邊一組鬥茶手也不示弱,準備齊全,每人各有一副茶爐和茶籠,組長右手持茶杯正在品嚐茶香。

宋代優雅美學丨解密點茶之趣,古人是這樣“玩茶”的!

劉松年《鬥茶圖》61.9cm×56.4cm 絹本設色

在宋朝,點茶、焚香、插花、掛畫,被稱爲“四般雅事”,是當時文人雅士追求雅緻生活的一部分,宋朝講究色澤單純、刪繁就簡、洗淨鉛華。他們以墨作畫,黑白兩色顯現人文風流;燒單色釉瓷器,汝窯的天青色驚鴻一瞥。

中國茶史上歷來有“茶興於唐,盛於宋”的說法。宋代的飲茶方式由唐代的煎茶法演變爲點茶法,有“唐煮宋點”之說。

唐代流行的喝茶方式叫煎茶,同時加入一些胡椒和鹽。它所使用的是蒸青製茶加工的方法。

這麼歷史悠久的茶道,無論是製茶技法還是飲茶方式,與現今都已有很大的不同了。

到了宋代,中國茶道發生了改變。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無不以飲茶爲時尚,而在飲茶之法中更以點茶爲主。

(蔡襄)

宋代著名學者蔡襄在《茶錄》中記載了點茶的步驟:"鈔茶一錢七,先注湯,調令極勻,又添注入,環回擊拂,湯上盞可四分止,視其面色鮮白,着盞無水痕爲絕佳。"

(點茶)

爲保持茶葉的真味,點茶法在煮茶時不加鹽。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說道:“盞惟熱則茶發立耐久。”點茶前要先用沸水將茶盞燙熱。

點 茶 流 程 分 解

—行禮—

◆點茶人員出場向來賓作揖行禮。

—賞茶—

◆從茶爐中取出茶餅,向觀衆展示宋代餅茶。

(宋代龍鳳餅貢茶)

—碾茶—

◆將炙乾的茶投入茶碾中,用碾輪將茶碾細。

1. 將茶餅用乾淨的牛皮紙包好,用茶臼輕輕敲打,使茶外變成小塊狀。

2. 將小塊碎茶餅倒入茶碾中,用碾輪將碎茶碾細。

—磨茶—

1. 用茶帚將茶碾中的碎茶掃入牛皮紙中,並將茶倒入茶磨。

2.磨茶時兩人合作,順時針轉動石磨,使茶末一點一點的落入外邊的槽中。

3.將槽中茶末掃入牛皮紙中,再次倒入石磨,繼續磨茶三至四遍,將茶末放入茶葉罐中。

—篩茶—

◆把碾好的細末過篩,使茶葉更加精細。

—候湯—

◆水不能不開,但又不能燒得太過,因而要提瓶離爐,稍作等候。

—燙盞—

◆凡是點茶,必須先燙盞使之熱。如果盞冷,茶就浮不起來。往碗中注入開水,將茶碗洗淨溫潤。

—置茶—

◆用茶勺從茶葉罐中取出適量茶末,置於茶碗中。

—點茶—

◆先投茶。投茶量約爲八克。然後注湯,調勻。之後開始點茶。

1.調膏:提起湯瓶,往茶碗中緩緩注入少量開水。左手扶住茶碗,右手取茶筅。攪拌茶末,調成膏狀。

2.注水:提起湯瓶,環繞盞壁,徐給注入開水。

點茶用水以“活”爲上。點茶總共要注水七次,使茶末與水交融,茶湯表面現雪沫乳花,厚而白,經久不散,經過點茶的茶湯,味道是乳香。

(茶筅)

一湯:可用湯匙先將茶末調成膏狀。水要環繞着茶注入,不可直接衝在茶末之上。

二湯:二回注水要求來回成一條直線,快注快停。

三湯:三回注開水時,運用茶筅要輕盈均勻,此時茶麪沫餑大半已成定局。

四湯:注入的開水量要少,茶的擊拂要舒緩。

五湯:此時注入開水要看茶湯沫餑的狀態決定擊拂輕重。

六湯:如果這個時候沫餑勃然而生,只要緩慢攪拌就行。

七湯:最後一次注開水要看沫餑厚薄、凝固程度,如果達到要求,點茶便可完成。

3.擊拂:先攪動茶膏,手輕筅重,來回擊打茶湯。

—敬茶—

◆點好的茶湯,向客人敬茶

(七子茶莊-建盞)

點茶,是一門藝術性與技巧性並舉的技藝,這種技藝高超的點茶方式,也是宋代發達的茶文化集大成的體現。

宋徽宗曾經誇口說:“近歲以來,採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

(《茶具圖贊》十二先生)

鬥茶之風盛行,宋徽宗就是鬥茶、 分茶藝術的高手,不僅自己親爲,自己書畫,而且承唐開宋,引領宋代成爲中國繪畫的黃金時代。這是一個文質彬彬的時代,人們借茶來內省,來探求人生美的理想。

近年來,在人們生活中也更加註重我國的傳統文化,品味一杯茶,其實就是品味了禪,品味了人生。茶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是圓融、和諧。

那麼,作爲七子茶莊,更要弘揚傳承我國的茶文化,同時更要增加個人的修養和氣質,值得一提的,在七子茶莊,茶藝、插花、香道等傳統文化,在七子茶莊·沁圓號普洱茶都是可以體驗到的,無論您是剛剛入門還是對傳統文化感興趣,來這裏讓您近距離感受傳統茶藝的美與真實。

只用茶和水就能做出一幅畫,茶百戲的歷史文化你知道多少?

只用茶和水就能做出一幅畫,茶百戲的歷史文化你知道多少?

在說“鬥茶”之前,我們首先需要來說一下鬥茶之風出現的時期,鬥茶之風最早出現於宋代,宋代人喝茶與此前唐代人喝茶有着很大的不同。唐代人喝茶是煮茶,那個時候,人們還沒有完全認識到茶葉的價值,唐代的沖泡技術也不是很高明,他們是煮茶,往往是把茶餅放到壺裏,隔上鹽,放上其它佐料,然後沖泡。有點像現在蒙古族喝的奶茶。

可是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飲茶之風盛行,人們改爲用熱水直接衝泡茶葉。宋代人鬥茶,往往使用的是建盞,建盞是宋代著名的民窯出土的瓷器,顏色呈黑色,在日本,人們將建盞稱之爲天目碗。建盞主要出現在福建的建陽一代。

爲什麼人們要用黑色的碗來鬥茶呢?下面我們就必須通過鬥茶的過程來了解了。兩個人沖茶,如果你的茶率先在杯子上出現了茶痕,那麼就證明你的茶不好,比較差,發酵流程快,不是精心製作的。我的茶呢,在你的後面在杯子上出現水痕,那麼就證明我的茶好。

此外,鬥茶還要看茶葉的白沫。我們現在沖茶葉都有體會,就是沖茶的時候,往往都會出現白色的沫,跟啤酒似的,根據宋代蔡襄的說法,茶色貴白,以青白勝黃白。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你的茶衝出來的是青白色,那麼就肯定比黃白色的好。關於青白和黃白到底差別在哪裏?其實現在人已經沒有什麼把那能夠搞明白了,因爲我們不是宋代人,包括我們茶葉的品種和水質都出現了問題,我們現在已經很難斷定什麼是青白色的茶。反正本人見過的茶大多都是爲主,所以很難斷定。

你看,鬥茶就是看茶沫,茶痕,所以只有黑色的器具才最爲明顯,因此,建盞就成了鬥茶的主要器皿。

茶文化鬥茶是由哪個朝代開始的

鬥茶,也叫作茗戰,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品茶比賽,是古人用來比較茶葉優劣的一個專用名詞,據考始發於出產貢茶聞名於世的福建建州茶鄉。是每年春季,新茶製成後,當地茶農、茶客們比新茶優良次劣的一種比賽活動。鬥茶有比技巧、鬥輸贏的特點,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一場鬥茶比賽的勝敗,猶如今天一場球賽的勝敗一樣,爲衆多市民、鄉民所關注。

宋人唐庚(鬥茶記》說:“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爲取籠塘水烹之第其品,以某爲上,某次之。”

事實上,鬥茶應該是在茶宴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風俗。在三國時期,昊國孫皓“密賜茶舛 代酒”,是以茶代酒宴請賓客的開始,但尚不是正式茶宴。東晉大將軍桓溫每設宴,“唯下七奠茶果而已”,這應當是茶宴的原型。南北朝時,“每歲吳興、毗陵二郡大守採茶宴於此。”(山謙之《吳興記》)說明此時已有大型茶宴。事實上鬥茶的真正產生,據考證與貢茶制度的建立有很大的關係,這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但是正式列爲茶政的一個項目,則是從唐代開始的。

唐代貢茶制度建立以後,湖州紫筍茶和常州陽羨茶被列爲貢茶,兩州刺史每年早春都要在兩州毗鄰的顧渚山境會亭舉辦盛大茶宴,邀請一些社會名人共同品嚐和審定貢茶的質量。唐寶曆年間,兩州刺史邀請時任蘇州刺史的白居易赴茶宴,白因病不能參加,特作詩一首《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

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

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

青峨遞午應爭妙,紫筍齊嘗各鬥新。

白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

這首詩表達了對不能參加茶山盛宴的惋惜之情。

當時,禪林茶宴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徑山寺茶宴。浙江天目山東北峯徑山(今浙江餘杭市境),是山明水秀茶佳的旅遊勝地和著名茶區,山中的徑山寺建於唐代,自宋至元有“江南禪林之冠”的譽稱,每年春季都要舉行茶宴,品茗論經,磋談佛理,形成了一套頗爲講究的禮儀。徑山寺還舉辦鑑評茶葉質量的活動,把肥嫩芽茶碾碎成粉末,用沸水沖泡調製的“點茶法”,就是在這裏創造的。

北宋大儒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雲:

北苑將斯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

鼎磨雲外首先栩,瓶攜江上中汾水。

黃金碾畔綠塵飛,紫玉眠心雪濤起。

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

其間品第胡可欺,十日視而十手指。

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

這首詩中把鬥茶的原因和比賽的情形都描述得十分清楚,特別是最後兩句“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把鬥贏者的得意神態和鬥敗者的羞赧之狀寫得人木三分,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對鬥茶的着迷程度了。蘇軾《荔枝嘆》也說:“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渭)後蔡(襄)相籠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

鬥茶,多爲兩人捉對“廝殺”,經常“三鬥二勝”,計算勝負的單位術語叫“水”,說兩種茶葉的好壞爲“相差幾水。

民間鬥茶之風既起,文人自也不甘落後。文人們往往相約三五知己,選一個精緻雅潔的場所,在花木扶疏的庭院中,各自取出所藏的精緻茶品,輪流品嚐,決出名次,以分高下。當時連寺院裏的和尚們也都樂於此道。清人鄭板橋有詩云:“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鬥茶。”可見鬥茶除了茶品好壞之外,更注重閒逸與精神素質,是一種性靈上的互相引發與交流。

宋代茶宴之風的盛行,與作爲宋代的最高統治者的嗜茶是分不開的。尤其是宋徽宗,對茶頗有研究,曾撰《大觀茶論》二十篇,還親自烹茶賜宴羣臣。蔡京在《大清樓特宴記》、《保和殿曲宴記》、《延福宮曲宴記》中都有記載。如《延福宮曲宴記》寫道:

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己,召宰執親王等曲宴於延福宮,……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拂,少項白乳浮盞面,如琉星淡月,顧諸臣曰:此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

正因爲如此,當時一些權貴爲博取帝王的歡心爭相獻上優質茶品,無不千方百計的競相搜求各地名茶。既是貢奉天子的東西,好壞優劣當然是很重要的,因此一定要先行比試茶葉的好壞,鬥茶風氣就逐漸盛行起來。據此推論鬥茶應始於唐末五代時期,而大盛於宋代。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飲茶既爲朝廷所提倡,全國產量迅速增加,民間飲茶之風也比唐代更盛,於是鬥茶從製茶者間走人賣茶者當中。宋人劉松年所畫的《茗園賭市圖》便是描寫市井小民鬥茶的情形。圖中有老人、有婦人、有兒童,也有挑夫、販夫。鬥茶者攜有全套的器具,一邊品嚐一邊自豪地炫耀自己的茶品。

在我國豐富悠久的茶史中,“鬥茶”是茶

文化

的一種。最早的“鬥茶”,起源於貢茶基地。人們爲了選出最好的茶貢獻朝廷,茶產出後,在一起“鬥比”。後來,“鬥茶”漸漸流行,上至宮廷、文人雅士,下至市井百姓,幾乎“鬥茶”成風。不但產茶要“鬥”,賣茶也要“鬥”。“鬥茶圖”應運而生。

南宋畫家劉松年的“鬥茶圖”,是世人首推的。他一生中創作的茶畫作品不少,但流傳於世的不多。《盧仝烹茶圖》和《茗園賭市圖》是他茶畫中的精品,其藝術成就很高,成爲後人仿效的樣板畫。

《茗園賭市圖》(此畫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是《盧仝烹茶圖》的姐妹篇。畫以人物爲主。畫中茶販有注水點茶的,有提壺的,有舉杯品茶的。右前方有一挑茶擔賣茶小販,停肩觀看,還有一婦人一手拎壺另一手攜小孩,邊走邊看“鬥茶”。畫中有男人、女人,老人、壯年、兒童,人人有特色表情,眼光集於茶販們的“鬥茶”,個個形象生動真,把宋代街頭民間茗園“賭市”的情景淋漓盡致地描繪在世人面前。

《茗園賭市圖》是以人物爲主題的“鬥茶圖”茶畫,反映的是人的思想情感,而不是人的外貌形態。有學者指出,《茗園賭市圖》是首次反映我國民間俗飲情況的茶畫。圖中所繪的都是平民百姓,蘊藏與反映着我國茶文化中最積極與最有生命力的一面,即飲茶並不是避世消閒,而是爲了和樂與奮進。畫中的“賭者”,並非賭錢的賭徒,而是造茶者對自己茶品的品賞與推銷。這種先品後銷的格局,在以後中國的商界屢屢可有,直至今日。茶畫的主題突破了古時文人茶文化的侷限,從平民百姓中挖掘了茶畫的主題,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誰的《鬥茶圖》?

        很多講茶文化的文章會說到一幅叫《鬥茶圖》的古畫。然而,讓人懵圈的是,有的說是趙孟頫的,有的說是劉松年的,有的說是閻立本的,各幅畫也相似而不相同。

        於是,認真的我就想要理個清楚。

        首先,這一幅來路比較明確,是明代顧炳在其《顧氏畫譜》中所摹繪的,註明是閻立本的作品。然而,閻立本是不可能有這個作品的!因爲畫中表現的是宋代“點茶”的情境,唐代是不可能出現的。沈冬梅《茶與宋代社會生活》中認爲,這畫的原作者是宋元之際的錢選。但沈先生有說明她的依據是什麼,也沒說這原作還在不在世。我在網絡中也查不到相關信息。

        其次,見得最多的是這幅,跟顧炳那幅很像,但實際不一樣,這幅的兩組人物是連在一起的。顧炳那幅由這幅而來也不是不可能。大部分文章都說這幅是《鬥茶圖》,但不同文章說的作者卻不同,也都沒說這圖存在哪裏。我在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和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繪畫全集》第6卷中找到了這幅畫,《全集》稱之爲“賣漿圖”,絹本設色,無款,34.1cm×40cm,年代定爲南宋,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這一幅流傳的也比較廣,一般都說作者是元代的趙孟頫,但我還沒查到這幅畫藏於何處、大小如何、有沒落款、有沒專家鑑定。

        這幾幅畫何其相似!原來天下一大抄的不止是文章!

        這幅也是抄,但加了背景。它在中國嘉德2004年秋拍中出現過,57.8cm×35.5cm,被稱爲“松溪鬥茶圖”,題識爲“仇英實父制”。仇英是明代畫家,明代喝茶方式與宋代已大不相同,但畫前代的事情是可能的。

        這一幅纔是最重要的!前面幾幅的鬥茶情境,一般認爲“抄”自這一幅。

        這幅被稱爲《茗園賭市圖》,我所查到的資料說這畫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作者定爲南宋畫家劉松年(約1155-1218)。可惜還沒找到關於這畫的更具體更詳細的信息。

        這樣,基本是理出個頭緒來了。

中國古代風靡一時的鬥茶:怎麼“鬥”

鬥茶方法

鬥茶茶品以“新”爲貴,鬥茶用水以“活”爲上。勝負的標準,一斗湯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湯色澤是否鮮白,純白者爲勝,青白、灰白、黃白爲負。因爲湯色是茶的採製技藝的反映。茶湯純白,表明茶採時肥嫩,製作恰到好處;色偏青,說明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說明蒸時火候已過;色泛黃,說明採製不及時;色泛紅,是烘焙過了火候。其次看湯花持續時間長短。宋代主要飲用團餅茶,飲用前先要將茶團茶餅碾碎成粉末。如果研碾細膩,點湯、擊拂都恰到好處,湯花就勻細,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如果湯花泛起後很快消散,不能咬盞,盞畫便露出水痕。所以水痕出現的早晚,就成爲茶湯優劣的依據。鬥茶以水痕早出與爲負,晚出者爲勝。

鬥茶不僅要茶新、水活,而且用火也很講究。陸羽《茶經•五之煮》說,煮茶“其火用炭,次用勁薪。”沾染油污的炭、木柴或腐朽的木材不宜做燃料。溫庭筠《採茶錄》說:“茶須緩火炙,活火煎。活火謂炭火之有焰者。當使湯無妄沸,庶可養茶。始則魚目散佈,微微有聲。中則四邊泉涌,累累連珠。終由騰波鼓浪,水氣全消,謂之老湯。三沸之法,非活火不能成也。”蘇軾也說:“活水還須活火烹”(《汲江煎茶》,“貴從活火發新泉”(《試院煎茶》)根據古人的經驗,烹茶一是燃料性能要好,火力適度而持久;二是燃料不能有煙和異味。人們常說:水火不相容,但在茶文化中,水與火配合得卻那樣的默契、和諧和統一。鬥茶

鬥茶是一門綜合藝術,除了茶本身、水質和火候外,還必須掌握沖泡技巧,宋人謂之“點茶”。蔡襄《茶錄》將點茶技藝分爲炙茶、碾茶、羅茶、候湯、燲盞、點茶等程序。即首先必須用微火將茶餅炙幹,碾成粉末,再用絹羅篩過,茶粉越細越好,“羅細則茶浮.粗則沫浮”。候湯即掌握點茶用水的沸滾程度,是點茶成敗優劣的關鍵。唐代人煮茶已講究“三沸水”:一沸,“沸如魚目,微微有聲”;二沸,“邊緣如涌泉連珠”;三沸“騰波鼓浪”。水在剛三沸時就要烹茶;再煮,“水老,不可食也。”(《茶經•五之煮》)。宋代點茶法同樣強調水沸的程度,謂之“候湯”。“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蔡襄•茶錄》),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才能沖泡出色味俱佳的茶湯。南宋羅大經認爲,點茶應該用“嫩”的沸水,“湯嫩則茶味甘,老則過苦矣。”(《鶴林玉露•茶瓶湯侯》)。因此,他主張在水沸後,將湯瓶拿離爐火,等停止沸騰後,再衝泡茶粉。這樣才能使“湯適中而茶味甘”。在點茶前,必須用沸水沖洗杯盞,“令熱,冷則茶不浮”,叫做“燲盞”。正式點茶時,先將適量茶粉用沸水調和成膏,再添加沸水,邊添邊用茶匙擊拂,使茶湯表面泛起一層濃厚的泡沫(即沫餑),能較長時間凝住在杯盞內壁不動,則爲成功。宋代鬥茶,除比試茶湯的色澤之外,還要比試沫餑的多少和停留在懷盞內壁時間的長短。而“以水痕先者爲負,耐久者爲勝。”應當指出的是,點茶既以茶粉爲原料,那麼,人們在飲用時必然連茶粉帶水一起喝下。這與今天的飲茶習慣是不同的。

古代鬥茶的情景,從流傳下來的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的《鬥茶圖》可見一斑。《鬥茶圖》是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風俗畫,共畫有四個人物,身邊放着幾副盛有茶具的茶擔。左前一人腳穿草鞋,一手持杯,一手提茶桶,袒胸露臂,似在誇耀自己的茶質優美,顯出滿臉得意的樣子。身後一人雙袖捲起,一手持杯,一手提壺,正將壺中茶湯注入懷中。右旁站立兩人,雙目凝視前者,似在傾聽雙方介紹茶湯的特色,準備還擊。從圖中人物模樣和衣着來看,不象是文人墨客,倒象走街串巷的“貨郎”,說明鬥茶之風已深入民間,相沿成一種社會風俗。

禪文言文

1. 味一茶禪古文是什麼

禪一味

關於“茶禪一味”一詞的解釋,度娘給的答案是:“茶禪一味”“茶即禪”--品茶如參禪。

茶的寓意是放下,人生如旅,奔波的人,忙碌的人,放下手裏的活,小憩片刻,享受閒適,暗合禪意的放下,故謂之茶禪一味。

飲茶因能清心寡慾、養氣頤神,故向有“茶中帶禪、茶禪一味”之說。

故中華歷來以茶香與書香、墨香齊名(號稱“三香”),是高雅、安詳、和諧之社會精神的體現。

文人墨客,清茶一杯,淡風論雅;芸芸衆生,一茗在手,照樣海闊天空。

平易近人,寧靜淡泊,雅俗共賞,這就是茶之性,茶之品。

中國人與以茶爲能事,清晨人坊吃早茶,班前泡一杯花茶,待客要奉上清茶,柴、米、油、鹽、、醬、醋、茶,是日常生活中的必行之事。

茶,最早是一味藥有治病的作用,《神農本草經》雲:「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以後茶漸爲中國人的主要飲料,那麼,普通的一種茶,能升至茶文化,這裏是因爲士大夫們參與茶事,賦予其一種文化理念,故而有種茶、製茶、烹茶、品茶等茶的成品工作。逐漸產生了一系列規則、制度、習慣、風俗與書法、繪畫、美文、詩詞、琴棋,互爲表裏,融和成爲綜合性的文化現象。

茶文化內伸層面,又謂--茶道。《周易.繫辭上》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茶道的內涵,不僅指茶法茶器,更是指具象中的道德、美學、哲學的理念,所謂茶道即人道。茶事極重「德行」,陸羽的《茶經》說:「茶性儉」、「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在茶事中體現爲:「對己,簡樸自律;對客,待之以禮」。

古代的文人墨客記錄了茶所演繹的一幕幕世相,而畫家則用畫筆,描繪了品茶之趣。

初唐有「丹青神化」的閻立本,曾畫《蕭翼賺蘭亭圖》,此本現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蕭翼賺蘭亭圖》一畫是根據唐何延之《蘭亭記》而作。作品反映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命臺御史蕭翼往會稽(浙江紹興)向僧人辯才智取晉代書聖--王羲之所書《蘭亭集序》的故事。

明代畫家顧炳所摹繪唐代閻立本所繪《鬥茶圖》中,真實地反映了當時民間的飲茶習俗,畫中將諸人端壺、沖茶、觀茶、品茶。其中提桶站立鬥茶者極有個性,頭裹巾、上身半袒、束腰、着芒鞋,右手提桶,左手正作品茶狀。

以煮茶人畫常常會帶有一種獨特的雅緻情趣。

明代畫家王紱作有《茅齋煮茶圖》,其詩云:「小結茅齋四五椽,蕭蕭竹樹帶秋?。呼童掃取空階葉,好向山廚煮三泉」。題詩與畫面相配,給人一種清寂的氛圍,主人在山野林下,幽然自得,遠離了喧鬧,展現的淋漓盡致。清鄭板橋亦有「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閉柴扉,掃竹徑,對芬蘭,啜苦茗,時有微風細雨,潤澤於蔬林窄徑之間」之雅事也。

古代畫家的「茶味沖淡平和,心悟自省,茶性與禪性相近」之追求,多少也表達出一些不得志者的無奈。

在當代畫家中展現同樣的題材,而別然不同。青年畫家馬海方先生所創作《納涼圖》畫面中描繪一位老者,心寬體胖,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態。其無拘無束,獨賞鶯哥的鳥啼,一個紫砂壺,概括了老者吃穿不愁,退休後的美好生活,似神仙一般,馬海方先生的畫作簡括,以生動繪畫語言表現了富足的百姓生活中的一角。其作品圖簡意豐,令人回味。

自古茶與文學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有關茶的文學數不勝舉。當代的趙樸初居士曾有一首著名的詩:「七碗受至味,一壼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七碗」的典故出自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見《全唐詩》卷388)。

「吃茶去」是禪門的一個著名公案。唐末趙州從諗禪師,用「吃茶去」接引後人的一種方便。禪師們認爲平常心是道,道在自然中,遠水搬柴皆妙道。吃茶是從平常生活中最小最起眼的事,當然也有妙道。趙州從諗禪師的「吃茶去」,目的不在茶,而讓人們在極小的事物中體認自性。

所以趙樸老曾說「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就是如果你引經據典的流入的口頭禪,不如回觀心性,對照修持,自得自悟。其詩從茶詩升格至佛理,令人回味。

茶與「坐禪」修行有很大關係,茶可以消除坐禪帶來的疲勞,且能提神醒腦,去魔祛邪,淡泊去欲,和膝互敬之功能。古人將茶概括爲「十德」,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驅病氣,以茶樹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於是有了「茶禪一味」的哲學命題。

2. 翻譯文言文~~

禪無字,道無言,家無礙,友無僞,來無執,去無悔;未老得閒,未富得樂,爲求得應,爲某得成 英文翻譯:Words fail to convey the meaning of Zen and the Way. Family is harmonious and friends are friends indeed. Be a man of non-attachment and non-regret. Be leisure before you are old, and be happy ignoring money. Get Whatever you ask for and achieve whatever you pursuit. 漢語翻譯: 禪與道都是無法言說的。

願你家庭和諧,朋友真誠,不執着不後悔,懂悠閒,惜福樂,所求皆得,所望皆成。

3. 樂不思蜀 文言文

原文:

司馬文王①與禪②宴,爲之作故蜀技③,旁人皆爲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矣,而況姜維邪?”

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

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郤正聞之,求見禪曰:“王若後問,宜泣而答曰:‘先父墳墓遠在隴、蜀⑤,乃心西悲,無日不思。’”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註釋:

①司馬文王:指司馬昭。

②禪:指蜀王劉禪,劉備之子。

③蜀技:四川的歌舞。

④郤正:劉禪舊臣,與劉禪一起被遷送到洛陽。

⑤隴、蜀:都指四川。

譯文:

司馬文王同劉禪一起歡宴,特地爲劉禪演唱劉禪故國蜀地的樂音舞蹈,在旁的人們都爲劉禪的亡國感到悲傷,而劉禪卻歡樂嬉笑,無動於衷。司馬昭看見這種情形就對賈充說:“想不到劉禪竟糊塗到了這種地步,即使諸葛亮活到這時,也幫助不了這個昏庸的君主,何況是姜維呢!”

賈充說:“他要是不這樣昏庸,殿下您又怎麼能吞併他呢。”

又另一天,司馬文王問劉禪:“你很思念蜀國嗎?”劉禪說:“這裏很快樂,我不思念蜀國。”知道了這事,隨侍劉禪的郤正就指點他說:“如果司馬昭再問起時,你應哭泣著回說:‘先人的墳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等到後來司馬昭再次問他時,劉禪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話回答,說完並閉上眼睛,想裝出要哭的樣子。司馬昭於是說:“爲何你剛纔所說的話,像是郤正的語氣呢?”劉禪聽了大驚,睜眼望著司馬昭說:“您的話確實沒有錯。”左右的人都笑了。

4. 急

詞類活用等都在下面鏈接裏有,自己看吧褒禪山記作者:王安石褒禪山亦謂之華(huá)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huā)”如“華(huá)實”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

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

遂與之俱出。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遊褒禪山記》作者王安石〖譯文〗[編輯本段]褒禪山也稱爲華山。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裏築室居住,死後又葬在那裏;因爲這個緣故,後人就稱此山爲褒禪山。

現在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離那禪院東邊五里,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爲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

距離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剝蝕、損壞近乎磨滅,只有從勉強能認得出的地方還可以辨識出“花山”的字樣。現在將“華”讀爲“華實”的“華”,大概是(因字同而產生的)讀音上的錯誤。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涌出,在這裏遊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叫做“前洞”。經由山路向上五六裏,有個洞穴,一派幽深的樣子,進去便(感到)寒氣人,打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後洞”。

我與四個人打着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個懈怠而想退出的夥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

於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

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遊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照明。

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後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遊洞的樂趣。於是我有所感慨。

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爲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

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

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支持,也不能到達。可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這難道誰還能譏笑嗎?這就是我這次遊山的收穫。

我對於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後世訛傳而無人弄清其的事,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學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取捨的緣故。同遊的四個人是: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

至和元年七月,臨川人王安石記。〖作者介紹 〗[編輯本段]王安石(1021—1089),北宋家、思想家、文學家。

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現在江西臨川)人。他“少好讀書”(《宋史•王安石傳》),“自百家諸子之書,至於《難經》《素問》《本草》、諸小說,無所不讀,農夫女工,無所不問”(《答曾子鞏書》)。

慶曆二年(1042)登進士第。嘉佑六年(1061)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權,改變積弱貧窮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

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並推行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國力有所加強。

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對西夏的作戰形勢。因遭到反變法派的猛烈攻擊,於熙寧七年(。

公案詩是什麼意思?

古代的“公案”是什麼意思?

舊時指審理案件時用的桌子。2)指案件;事件。如:他了結一樁公案。3)指話本小說的分類之一。詞語釋義:本義爲官府中判決是非的案例。禪宗將歷代高僧的言行記錄下來,作爲坐禪者的指示,久而久之也成爲一種思考的對象,或修行坐禪者的座右銘。康英賢案件事其最好的典範   此種言行錄一如 *** 的正式佈告,尊嚴不可侵犯,又可啓發思想,供人研究,並且作爲後代依憑的法式,故稱公案。此一風氣倡始於唐代,至宋代大爲興盛。   公案有五種重要的涵義:作悟禪的工具;作考驗的方法;作權威的法範;作印證的符信;作究竟的指點

請問什麼是詩經四大公案

孔子刪詩問題;

《毛詩序》的作者和尊廢問題;

《商頌》的時代問題;《國風》作者與民歌的問題。

公案三生白骨禪 是什麼意思

“公案三生白骨禪”出自:

倀倀詞

唐寅

倀倀莫怪少年時,百丈遊絲易惹牽。

何歲逢春不惆悵,何處逢情不可憐。

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夢中煙。

前程兩袖黃金淚,公案三生白骨禪。

老後思量應不悔,衲衣持盞院門前。

公案:本義爲官府中判決是非的案例。禪宗將歷代高僧的言行記錄下來,作爲坐禪者的指示,久而久之也成爲一種思考的對象,或修行坐禪者的座右銘。

三生:前生,今世,來生。

白骨禪:一種佛家的修練法門—白骨觀

翻譯:

不要怪少年時悵恍失意。

思慮萬千容易沾惹牽掛。

杜曲梨花,潮陵芳草,應該指的的是紅塵繁華。就像那杯子上的雪,夢中的煙,虛幻不可得。

功名利祿一場辛酸,人生一世參透了,不過一堆白骨。前生,今世,來生,把它當禪門公案一樣看破了,不過是白骨。

老了以後思量一下,應該沒有什麼值得後悔的,穿着僧衣拿着鉢盂在寺院門前。

這是一首風神飄逸、真情流注的率性之作。

全詩開篇六句充分肯定少年那真誠、美麗而又迷惘的情懷。詩人以濃情之筆,描繪了少年情懷的濃濃情戀與淡淡傷感。短暫的春光令人牽掛,那邂逅的情絲惹人心碎。那一切是那麼憂傷而美麗:宴飲時的萬種風情,離別時的幽夢如煙……

後四句陡然筆鋒驟轉:富貴前程因世事多舛轉爲空幻,而那有關今生、前世、來世的禪機令人曉悟人生本自空幻。既然如此,也就心滿意足了。

唐寅(1470—1524),字伯虎,自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吳縣(今屬江蘇)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自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晚年居蘇州桃花塢,篤信佛教。在畫壇上爲明代四大家之一;在詩壇上,與祝允明(1460—1526)、文徵明、徐禎卿(1479—1511)並稱“吳中四才子”。其詩直抒性靈,不計工拙。

唐寅又自號“六如居士”,取自《金剛經》中的人生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之說,由此亦可見他對佛性的了悟,對人生苦難的脫達。有《七十詞》爲證:“人年七十古稀,我年七十爲奇。前十年幼小,後十年衰老。中間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裏過了。算來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盡多少奔波煩惱。”

唐寅又自稱桃花庵主,自謂“但願老死釘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桃花庵歌 》)“有花有酒有吟詠,便是書生富貴時”。(祝允明《新春日》)其《感懷》一詩道:“不鍊金丹不坐禪,飢來吃飯倦來眠。生涯畫筆兼詩筆,蹤跡花邊與柳邊。鏡裏形骸春共老,燈前夫婦月同圓。萬場快樂千場醉,世上閒人地上仙。”可謂一氣流貫、酣暢之至。

詩經中的四大公案是什麼?爲什麼是公案

這是四大公案

包公案 包拯

狄公案 狄仁傑

海公案 海瑞

施公案 施世綸

公案小說是中國小說史上的一個重要流派,曾產生了一大批影響深遠,讓人們喜聞樂見的優秀之作,它是現在法制、、行政、刑偵等題材作品的先河,是整個小說百花園中綻放的一朵奇葩。

公案小說的出現與歷史上的法律文獻和史傳文學中獄訟案件及官吏執法等文字記述離不開。

參考資料:tynews/...69

中國古代文學三大公案是什麼

包公案,施公案,狄公案

請註解蘇軾的詩"舊官何物與新官,只有湖山公案."

我這即將離任的蘇軾送點什麼東西給你這剛上任的老友林希呢?恐怕也只有沈括借詩句誣陷中傷我這件事了。(意譯,非直譯)

查到一個背景:

據孔《譜》,元佑四年四月,蘇軾自京赴杭州知州任,五月過南都,六月過揚州、潤州、常州、蘇州、秀州,七月三日到杭州,蘇軾與潤守林希相逢,則在是年六月;離潤之際,蘇軾作“昨日扁舟京口”一首相別。其中所詠“只有湖山公案”、“下語千難”、“與把新詩判斷”,指沈括蜚語中傷而言。傅幹注:“公倅杭日作詩,後下獄,令供詩帳。此言‘湖山公案’,亦謂詩也。禪宗以言語爲公案。”考元豐二年沈括等人檢舉蘇軾詩句,羅織成罪,炮製“烏臺詩案”,可知蘇軾所詠弗句如此,實出有因,並非無的放矢。元佑六年二月,林希由潤州轉知杭州,以代蘇軾,而蘇軾則離杭赴京任職。當此之際,蘇軾改寫元佑四年六月所作《西江月》“昨日扁舟京口”之舊詞,以贈林希,即曾慥《東坡詞拾遺》所錄《西江月》之詞。此詞開篇二句“舊譽靄聞京口,先聲已過長安”,指林希知潤州之“舊譽”及爲後來轉遷官階之先聲而言;第七句“錢塘門外涌濤瀾”,爲蘇軾自 離杭州任而言。《詩集》卷三十三有《和林子中待制》,亦作於是時,詩有“兩翁留滯各皤然,人笑迂 老更堅”,“江邊遺愛啼斑白,海上先聲入管絃”諸句。林希後來加入傾陷蘇軾之行列,但據此詩,卻足見當時蘇軾與林希之舊友故誼,所詠“遺愛”亦與詞中首句意合;而“先聲”又與詞次句“先聲已過長安”意合;“湖山公案”亦當待林希“判斷”清楚,雖與老友作此戲語,卻尤不忘以前離湖州任時被沈括等檢舉詩篇、羅織罪狀之餘痛。

無爲是什麼意思?

無爲就是:一切順應自然,按照客觀規律運行,任憑潮起潮落、花開花落、寒來署往、陰晴圓缺,無憂無慮,無思無想,“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礙。”遠離顛倒夢想,心無掛礙,心無恐怖,心無所住,隨遇而安,隨緣而化,隨性而動,隨機而作。與其相反的有爲就是:充分發揮和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和所求,用自己的意志來影響、促進和改變周圍的一切,使之按照自己的意願變化轉移。無爲是海洋,有爲是浪花。

茶禪一味是什麼意思?

茶禪一味

關於“茶禪一味”一詞的解釋,度娘給的答案是:“茶禪一味”“茶即禪”--品茶如參禪。

茶的寓意是放下,人生如旅,奔波的人,忙碌的人,放下手裏的活,小憩片刻,享受閒適,暗合禪意的放下,故謂之茶禪一味。

飲茶因能清心寡慾、養氣頤神,故向有“茶中帶禪、茶禪一味”之說。

故中華歷來以茶香與書香、墨香齊名(號稱“三香”),是高雅、安詳、和諧之社會精神的體現。

文人墨客,清茶一杯,淡風論雅;芸芸衆生,一茗在手,照樣海闊天空。

平易近人,寧靜淡泊,雅俗共賞,這就是茶之性,茶之品。

中國人與以茶爲能事,清晨人坊吃早茶,班前泡一杯花茶,待客要奉上清茶,柴、米、油、鹽、、醬、醋、茶,是日常生活中的必行之事。

茶,最早是一味藥有治病的作用,《神農本草經》雲:「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以後茶漸爲中國人的主要飲料,那麼,普通的一種茶,能升至茶文化,這裏是因爲士大夫們參與茶事,賦予其一種文化理念,故而有種茶、製茶、烹茶、品茶等茶的成品工作。逐漸產生了一系列規則、制度、習慣、風俗與書法、繪畫、美文、詩詞、琴棋,互爲表裏,融和成爲綜合性的文化現象。

茶文化內伸層面,又謂--茶道。《周易.繫辭上》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茶道的內涵,不僅指茶法茶器,更是指具象中的道德、美學、哲學的理念,所謂茶道即人道。茶事極重「德行」,陸羽的《茶經》說:「茶性儉」、「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在茶事中體現爲:「對己,簡樸自律;對客,待之以禮」。

古代的文人墨客記錄了茶所演繹的一幕幕世相,而畫家則用畫筆,描繪了品茶之趣。

初唐有「丹青神化」的閻立本,曾畫《蕭翼賺蘭亭圖》,此本現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蕭翼賺蘭亭圖》一畫是根據唐何延之《蘭亭記》而作。作品反映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命臺御史蕭翼往會稽(浙江紹興)向僧人辯才智取晉代書聖--王羲之所書《蘭亭集序》的故事。

明代畫家顧炳所摹繪唐代閻立本所繪《鬥茶圖》中,真實地反映了當時民間的飲茶習俗,畫中將諸人端壺、沖茶、觀茶、品茶。其中提桶站立鬥茶者極有個性,頭裹巾、上身半袒、束腰、著芒鞋,右手提桶,左手正作品茶狀。

以煮茶人畫常常會帶有一種獨特的雅緻情趣。

明代畫家王紱作有《茅齋煮茶圖》,其詩云:「小結茅齋四五椽,蕭蕭竹樹帶秋?。呼童掃取空階葉,好向山廚煮三泉」。題詩與畫面相配,給人一種清寂的氛圍,主人在山野林下,幽然自得,遠離了喧鬧,展現的淋漓盡致。清鄭板橋亦有「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閉柴扉,掃竹徑,對芬蘭,啜苦茗,時有微風細雨,潤澤於蔬林窄徑之間」之雅事也。

古代畫家的「茶味沖淡平和,心悟自省,茶性與禪性相近」之追求,多少也表達出一些不得志者的無奈。

在當代畫家中展現同樣的題材,而別然不同。青年畫家馬海方先生所創作《納涼圖》畫面中描繪一位老者,心寬體胖,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態。其無拘無束,獨賞鶯哥的鳥啼,一個紫砂壺,概括了老者吃穿不愁,退休後的美好生活,似神仙一般,馬海方先生的畫作簡括,以生動繪畫語言表現了富足的百姓生活中的一角。其作品圖簡意豐,令人回味。

自古茶與文學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有關茶的文學數不勝舉。當代的趙樸初居士曾有一首著名的詩:「七碗受至味,一壼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七碗」的典故出自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見《全唐詩》卷388)。

「吃茶去」是禪門的一個著名公案。唐末趙州從諗禪師,用「吃茶去」接引後人的一種方便。禪師們認爲平常心是......

清代趙孟頫的《鬥茶圖》是茶事繪畫的代表作品之一。

清代趙孟頫的《鬥茶圖》是茶事繪畫的代表作品之一。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B

標籤:寓意 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