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潮汕擂茶

潮汕擂茶

潮汕擂茶,又稱鴛鴦擂茶,是一種傳統的飲食文化,流行於中國廣東潮汕地區。主要成分包括茶葉、芝麻、花生、糯米、糖、花椒、辣椒等,口感香甜、爽口、口感豐富。通常會加入一些糯米、花生等,口感酥軟,再加上碎芝麻、茶葉和其他調料,口感更爲豐富。擂茶在潮汕人民心中是重要的飲食文化,但同時也包含了人們生活的情感,代表着潮汕人對於家庭、鄉土、文化的重視和珍視。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潮汕擂茶的那種葉子叫南風葉嗎

不是。潮汕擂茶,是很特別的鹹茶,在擂茶中往往會加入幾片九層塔葉子,使得風味獨特。

潮汕茶文化歷史_潮汕茶文化

潮汕地區氣候炎熱,當地人飲茶量大、泡茶技巧也精緻。潮汕名茶薈萃,最具特色的乃是潮汕功夫茶和擂茶。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潮汕茶文化歷史,一起來看看。

潮汕茶文化歷史

  工夫茶是潮汕文化中的精髓。所謂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工夫茶即是烏龍茶茶藝,爲何稱爲工夫茶?之所以叫功夫茶,有人說是因爲製作烏龍茶工序複雜、極費工夫,有人說是因爲沖泡烏龍茶頗費工夫,也有人說是因爲烏龍茶須細啜慢飲。功夫茶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爲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爲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功夫茶起源於宋代,我國的工夫茶茶藝可分爲潮汕、臺灣、閩南、武夷山四大流派,以潮汕工夫茶最富有古香古色,堪稱中國茶藝的活化石。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

  潮汕功夫茶是廣東潮汕地區獨特的飲茶習慣。“功夫茶”對茶具、茶葉、水質、沏茶、斟茶、飲茶都十分講究。傳統的潮汕工夫茶一般是四寶齊備,一是陶水壺;二是紅泥小火爐;三是小茶壺;四是小瓷杯。陶水壺裏裝入色香味俱全的烏龍茶,放茶葉要把壺裏塞滿,並用手指壓實,倒上水,放在小火爐上煮,茶煮好後拿起茶壺在擺成品字形的瓷杯上面作圓周運動依次斟滿每一個小杯,此時就可以捧起香氣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吊嘗。斟茶時不能一杯斟滿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來回輪流順序斟,以免出現前濃後淡的情況。飲時是用舌頭**慢慢地品,一邊品着茶一邊談天說地,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濃,鹼性大,剛飲幾杯時,會微感苦澀,但飲到後來,會愈飲愈覺苦香甜潤,使人神清氣爽,特別是大宴後下油最好。因此功夫茶除了泡製要功夫外,飲茶也需要費功夫。潮汕工夫茶以三泡爲止,要求三泡水的茶湯濃淡一致。有人說,沒有功夫就莫飲功夫茶。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爲一體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潮州茶人曾楚楠先生認爲潮汕工夫茶的理念是和、敬、精、樂四趣。和、敬講的是茶德,精、樂講的是茶技與茶趣。說的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而擂茶作爲一種古老而獨特的澈飲方式,倍受人們的喜愛,被稱爲“古代茶文化的孑遺”。

  擂茶,顧名思義,就是把茶和一些配料放進擂鉢裏擂碎衝沸水而成擂茶。擂茶,盛行於潮汕地區的揭陽、普寧等地,其中大部分聚居的是客家人。客家人熱情好客,以擂茶待客更是傳統的普遍的禮節,無論是婚嫁喜慶,還是親朋好友來訪,都請他們喝擂茶。擂茶有一套稱爲“擂茶三寶”的工具:一是口徑50釐米且內壁有粗密溝紋的陶製擂鉢;二是用上等山楂木或油茶樹幹加工製成的約85釐米長的擂棍;三是用竹篾製成的撈濾碎渣的“撈子”。擂茶以花生、油麻、香茶葉、園香、金不煥、苦辣芯等爲原料,用一把好茶葉,適量芝麻,幾片甘草等,置入擂鉢,手握擂棍沿鉢內壁順溝紋走向有規律旋磨,間或鉢中間擂擊,將茶葉等研成碎泥,即用撈子濾出渣,鉢內留下的糊狀食物或叫“茶泥”、或稱“擂茶腳子”。再衝入沸水,適當攪拌,再佑以炒米、花生米、豆瓣、米果、燙皮等,就是一缸集香、甜、苦、辣於一體的擂茶了,喝之會覺得喉嚨清爽,迴腸蕩氣,別具風味,至今仍是客家人待客的“保留節目”。

  潮汕的茶文化介紹

  潮汕人不可一日無茶,所以潮人平時待客,第一件事便是泡茶。婚、喪、喜、慶,無一離得開茶,如過去結婚之曰,就有新娘向長輩下跪捧茶的儀式。有親人自海外歸來,家中媳婦及下輩,如第一次見,也要得行“跪茶”之禮。至於喪事,如其孃家長輩到來,晚輩媳婦也要捧甜茶叩跪行禮,然後才議事。祭祀拜神,也要“清茶三杯”等等。

  潮汕功夫茶,已成爲當前研究潮汕文化的重要內容。飲工夫茶則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交際禮尚,因而產生了許多禮俗。這些禮俗也體現出了潮汕人的心理。在這次的《功夫茶座》裏,我們就來談談這方面的話題。

  潮汕人愛喝茶這其中便有着潮汕人的好客心理。早在明朝中期,飲茶之風就已經遍及潮汕地區,從城市到農村,從有錢人家到普通家庭,幾乎家家都擺設有一套工夫茶具。無論家居自飲、客來禮敬、拜祖祭神或是婚喪嫁娶,處處可以看見茶的蹤跡。喝功夫茶是潮汕人的風俗,以茶待客,更是潮汕人的優良傳統之一,暗合了工夫茶道“和、敬、精、樂”的文化精髓。 茶在日常生活中,已成爲潮汕禮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作爲主人,泡茶待客,對於“茶葉”是非常有講究的:

  “頭衝腳惜(音同),二沖茶葉”主人沖茶時,頭衝必須衝後倒掉不可喝。因爲裏面有雜質不宜喝飲,本地有“頭衝腳惜(音同),二沖茶葉”之稱,要是讓客人喝頭沖茶就是欺侮人家。

  “新客換茶”賓主喝茶時,中間有新客到來,主人要表示歡迎,立即換茶,否則被認爲“慢客”,“待之不恭”。換茶葉之後的二沖茶要新客先飲,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卻之不恭”。

  “暗下逐客令”本地羣衆熱情好客,每以濃茶待人,但遇到飲茶時間過長或是互相的話不投機,主人故意不換茶葉,這時,客人就要知道這是主人“暗下逐客令”,只有抽身告辭。

  “無茶色”主人待茶,茶水從濃到淡,數衝之後便要更換茶葉,如不更換茶葉會被人認爲“無茶色”。

  潮汕人愛喝茶這其中也暗含着潮汕人的儒雅心理。

  潮汕平原獨特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結合起來,演化成一種雅緻、儒氣的潮汕文化。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推潮汕工夫茶。早在北宋,就已經有有關潮汕茶事的最早記錄,那時潮汕已經在宴席間有品茶的程序了。從燒炭、洗杯到沏茶、喝茶,每道工序都體現了“仁愛致祥”的儒家氣息。飲工夫茶不是以解渴爲惟一目的,它繁瑣的技藝、程序包涵了自然生活的情趣,是一種藝術化的品飲。工夫茶濃而不膩、淡而悠遠的清香,淳樸天然,令人在品茗過程中心神清淨,一種享受生活的感覺油然而生。

  很多諺語就體現了潮汕人飲工夫茶的儒雅心理,一敬一請之間,潮汕人的溫文儒雅展現無遺。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因爲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之手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給客人造成難堪。

  “先客後主,司爐最末”。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按部就班之外,還得先敬客人後敬自家人。待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後,這個司爐的,俗稱“櫃長”(煮茶沖茶者)纔可以飲喝,否則就是對客人的不敬,叫“蠻主欺客”、“待人不恭”。

  “強賓壓主,響杯檫盤”客人喝茶提盅時不能任意把盅腳在茶盤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輕手,不能讓盅發出聲響,否則是“強賓壓主”或“有意挑釁”。

  “喝茶皺眉,表示棄嫌”客人喝茶時不能皺眉,這是對主人示警動作,主人發現客人皺眉,就會認爲人家嫌棄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飲茶的時候主客之間的禮讓更是體現在“先尊後卑,先老後少”這句諺語之中,蔡先生說到:

  “先尊後卑,先老後少”到人家跟前說聲“請喝茶”,對方回以“莫拘禮”、“莫客氣”、“謝謝”。如果是較多人的場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時,要先尊老後卑幼,第二遍時就可按序斟上去。對方在接受斟茶時,要有回敬反應,喝茶是長輩的,用中指在桌上輕彈兩下,表示感謝;小輩平輩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輕彈二次表示感謝。

  潮汕地區地少人多,農業生產精耕細作。精巧的生產方式潛移默化地塑造了潮汕人的細膩心靈,因此工夫茶精巧茶具的使用和沖泡程序的講究,又與潮汕人細膩的心理相吻合。潮汕工夫茶,從茶葉的採製,茶具的選配,到用水、候湯、衝飲,都非常有學問,細膩講究,正好反映潮汕人精細的性格特徵。此外,潮汕人有很強烈的文化認同感,那些闖蕩四方的潮汕生意人更是自覺不自覺地流露出這種“潮汕情結”。 “獨在異鄉爲異客”,遠遊的海外潮人總會珍藏着工夫茶具和上好的茶葉,見是家鄉來的客人,一定會以茶相待。

潮汕茶放花生,芝麻,香菜好喝嗎?

好喝。潮汕擂茶的原材料就包括粉絲麪條、花生、芝麻、油麥菜、青蒜苗、香菜、香菇等,具有提鮮作用,放入是好喝的。潮汕地區,位於廣東省東南沿海,屬潮汕文化區和潮語方言區,是潮汕民系的祖籍地與集中地。

一鍋擂茶加菜叫什麼名字

一鍋兒擂茶加菜,實際這個名字叫做這個蔓蕾營菜,本身蔓蕾營菜來講的話,它這個菜,這個一個是這個內容來講的話比較好吃,內容比較好吃。再有一個還有什麼什麼特點,它是指個比較,這個相當於來來說,放放大一些這個通貨,把這個通貨進行放大,放大之後,加入各種的五彩繽紛,五彩分成這麼個菜,它有菠菜,用辣椒兒用這個,你比如說有這紫甘藍菜,以及你比如說還有這個,包括一些個水果兒西瓜,芒果兒,甚至說這個菠蘿汁,菠蘿粒兒,以及這個板栗是都。也就實際上是各式各樣的東西在裏面兒。裏面進行一個攪拌盒,攪拌均勻之後進行構建了這麼一道菜,叫做蠻累贏菜,非常好吃啊,非常好吃

哪裏有賣芝麻丸的擂茶

潮汕擂茶菜館。潮汕擂茶菜館主要售賣擂茶等多種茶類產品,在潮汕擂茶菜館可以買到芝麻丸的擂茶。擂茶作爲客家人從中原向南方遷徙中留下的寶貴財富,被譽爲中國茶文化的活化石之一。

揭陽必吃十大美食

揭陽必吃的十大美食分別是:乒乓粿、揭西擂茶、隆腳飯、菊花糕、隆江綠豆餅、普寧豆乾、尖米丸、揭陽糉、地都青蟹、蠔烙。

1、乒乓粿

也稱檳醅粿,是揭陽的傳統小吃。由於潮汕話發音上的相近,潮汕民衆大致稱爲“乒乓粿”,味道非常不錯。

2、揭西擂茶

傳統名點,屬於粵菜系,揭西的客家人素有煮擂茶的習俗,夏秋季節,天氣酷暑,人們勞作之後,經常不大想吃飯,往往以擂茶爲午餐。

3、隆腳飯

特色傳統小吃,肥而不膩,入口香爽,深受廣東人民的喜愛。

4、菊花糕

潮汕地區傳統名點之一,以其新鮮、清甜溢香,軟脆無異味而馳名,成順菊花糕選料嚴格,製作考察,其菊花糕不僅花紋徒刑精美,而且清甜香軟,口感甚佳。

5、隆江綠豆餅

是選擇優質麪粉深加工後,配備營養豐富的綠豆餡,並運用專用的配料,加工而成,其松香、酥、軟、香醇誘人、細膩香軟。

6、普寧豆乾

揭陽市普寧周邊的漢族民俗小吃,特產之一,用大豆作主要原料,摻以薯粉、石膏、滷水製成的豆製品,特點外皮柔韌,內肉嫩滑。

7、尖米丸

是廣東粵東地區著名的傳統小吃,味道清香,口感非常不錯。

8、揭陽糉

揭陽糉是用糯米爲主料,加上香菇絲、蝦米、花生、肥肉或臘腸、綠豆、蓮子等配料製作而成,揭陽糉吃的時候淋上甜醬油,口感香軟柔潤,還有鹹甜雙拼糉球,甘甜香鹹,味道多樣,風味獨特。

9、地都青蟹

地都青蟹,盛產於榕江下游江海交匯水域,不論是肉蟹還是膏蟹,營養都非常豐富,有着“青嶼蟹甜過蜜”的美譽。青蟹有肉蟹和膏蟹兩種,肉蟹是普通海蟹,全是雌蟹,背殼隆起,肉質肥厚堅實。

10、蠔烙

蠔烙是揭陽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吃,它以海產品“蠔”(即牡蠣)爲主要原料,加上適量的生粉和黃花,加水拌勻,然後用慢爲煎烙而成。它既可作小吃,也可入宴席,如果有機會去揭陽一定要去夜市吃一吃這個蠔烙。

汕尾鹹茶屬於哪兒的特產

鹹茶,盛行於汕尾市和揭陽市以及桂、湘西部分地區,是舊時隆重而又經濟的接待客人的方式之一。每當客人上門,熱情好客的女主人就忙活開了:首先將茶葉放進牙鉢(一種特製的內壁有鋸齒紋的陶器),溼潤後用石榴木或荔枝木等硬木做成約3尺長的擂槌(木杵)來回攪拌搗碎,接着將熟花生米、芝麻、薄荷葉等陸續投入牙鉢擂成漿糊狀,放進適量的食鹽,將煮沸的開水衝入即成,故又謂之擂茶。

海陸豐鹹茶文化

概說

海陸豐鹹茶甘香醇口,既具有茶葉的芬香、薄荷的甘醇,又具有炒米的脆、花生的酥、芝麻的香等口味。故有健脾利胃、延年益壽之功效。吃鹹茶的習俗,代代相傳,由來已久。清代茹敦如《越言釋》載:“江廣間有擂茶,是羌鹽煎茶遺制,有存古意。”清道光年間海豐舉人黃漢宗亦有詩云:“海豐時俗尚鹹茶,牙鉢擎來共一家。厚薄人情何處見,看她多少下芝麻。”寫出了清代海陸豐吃鹹茶的盛況和人間世俗情態。

海陸豐茶俗

如今,海陸豐人還延續着這一古老的習俗。除平時在家裏以食鹹茶頂替早、午餐外,舉凡婚娶、壽訂、添丁、新居落成、外地遠歸、病癒出院、遇險脫難等,定要請鄰居、親戚、朋友、同事等到家大擺“鹹茶宴”。如男方向女方定婚要請“定頭茶”,女方則要回請“定婚茶”。病人出院答謝慰問的人,要請“過運茶”。同時,它還是溝通鄰居同事感情的一種交際手段。故民謠雲:“海豐婦女興鹹茶,牙鉢擂起鬧喳喳,敬老愛幼在此睇,不在炒米減與加”。

茶文化溯緣

中國產茶,並發展成茶道。茶可以治病,古稱瑞草,作草藥用。神農氏說:“苦茶久服,可以益思。”唐代陳藏器說“止渴除疫,貴哉茶也,茶爲萬病之藥。”明代李時珍說:“茶飲之使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以上歷代醫藥學家對茶的論述、評說,都道明瞭茶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與功能。

到了宋代,由於徽宗皇帝嗜茶的影響,中國的士大夫們興起“鬥茶”,又叫“茗戰”。“鬥茶”,即比賽茶的質量,品評茶的優劣。“茗戰”中,奪標的茶被定爲“貢茶”。範仲庵的《鬥茶歌》就描寫了當時的盛事雲:“北苑採期獻天子,林下豪雄先鬥美。”

擂鹹茶

1988年6月22日《參考消息》譯載一篇《日本新聞·日本的中國茶沙龍一巖茶房》雲:“中國茶的又一次熱潮:這一次再不是出於喝烏龍茶減肥,喝普洱茶去脂肪等動機,而就是爲一種娛樂或者一種文化,也就是說要享受飲茶的樂趣。”日本早在唐代就把中國的茶經取去,慢慢地便被轉化、發展成爲一套日本獨特的茶道。這不能不說是他們的長處。

茶道,在廣東最風行的可說是廣州(連香港、澳門)的“飲茶”和潮汕的“功夫茶”。廣州很早就是商業發達的商埠,商家、工人生活節拍緊張,爲了趕時間上班,早起便到街邊的粥攤、茶檔吃點東西、喝杯茶果腹並驅睡意。精靈的商業行家,看準了這個商機,便逐漸廣設茶樓,並且建起畫樑雕棟、流金溢彩、富有南方特色的大“茶居”。這樣一來,連居民也風行飲早茶了。老年人早起散散步,買份報紙便到茶樓“嘆世界”。家庭主婦們也習慣早起提個菜籃子先到公園做做晨運,然後上茶樓來個“一蠱兩件”,飽了肚子纔去市場買魚菜。

飲早茶

海陸豐地區飲早茶,最先是汕尾;汕尾是通往廣州、香港的貿易港口,受商旅生活習慣的影響,自然也興飲早茶,但起初並不像廣州、香港那麼早,大概是上午9時左右開始營業(至中午),叫“早茶晏”。當年的得雲、樂天、雲泉及有得棧、珍香等老字號茶樓的“走樓”,還是仿效省港茶樓用“白話”(粵語)叫賣包點的。海城、陸城茶樓的出現,遲於汕尾,而且只有午茶和夜茶,沒有早茶。早茶是改革開放近20年才興起的。

飲工夫茶

至於“功夫茶”,只有文人士子們纔有閒情逸致去享用,時至今曰,都遠不如潮汕地區的盛行與普及。海陸豐,唯有“鹹茶”,纔是爲世所稀,它與民情風俗相結合,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茶文化活動。

飲鹹茶

海陸豐鹹茶的製作——擂鹹茶,其工具,一是茶槌,二是牙鉢。茶槌選用質堅的如拔仔樹枝等做成;牙鉢是內澀(起條狀)外滑的闊咀陶器。擂茶時,把茶葉(實在沒時間時,可選用隔夜茶葉。)——放進牙鉢,稱爲稍潤溼之後,便用茶槌把它擂成漿狀,再加少許食鹽,衝入開水即成,十分簡單;但“食鹹茶”的道道就可多了。

家庭婦女早起把鹹茶製成後,放在用稻草編織的“草穩”,蓋嚴保溫,供家人無時無地白飲止渴,叫“熬茶”或“牙鉢茶”。如果盛在碗裏,撒上炒油麻或炒米(爆花米)或炒花生米,便成“油麻(芝麻)茶”、“炒米茶”、“地豆(花生)”茶。若再加上熟飯、熟豆,則叫“飯茶”,這主要流行於客家山區。

油麻茶有兩種:一種炒熟;一種把生油麻混於茶葉在牙鉢擂成。炒米茶也有幾種:一種用上好的油尖米蒸熟曬乾炒成;一種用赤谷煮熟曬乾去殼椿白——脫皮炒成,叫“炒粟米”。這兩種,一般人家(尤其是農家)收冬之後便要製成備用;另一種是臨時把大米加鹽浸溼之後撈乾即炒即食,叫“炒燒米”或“炒米仔”,這是萬不得已從主食糧儉出來過“茶癮”的。陸豐一帶擂鹹茶還喜歡加進草藥,海豐少有,唯有加“苦刺心”(長在山坡、坑旁的植物),叫“苦刺心茶”。

海陸豐鹹茶,都由婦女操作,男人不插手,但也喜歡享用。平時食鹹茶每天兩次,分別在上午10時和下午4時左右。有竹枝詞雲:“辰時餐飯已餐茶,牙鉢擂來響幾家;厚薄人情何處見?看他多少下芝麻。”人們習慣稱此時辰爲“食茶晏”,常用來作約會親朋的時間形象詞。食鹹茶,被婦女當爲敬客的禮儀,客人一到,即捧上鹹茶一碗、兩碗、三碗、四碗動手動腳,像打架一樣,硬勸你放開肚子食,食得愈多,主人愈高興。

風味食品擂茶作文

   篇一:風味食品擂茶

   1、揭陽菜

  廣東菜三大菜系中的潮州菜,其烹飪極具嶺南飲食文化特點:選料考究、製作精細、刀工精巧,燜、燉、煎、炊、炒、清、淋、焗齊備,清而不淡,鮮而不腥,鬱而不膩,色、香、味、美俱全。揭陽菜以烹飪海鮮見長,湯菜、甜菜、素菜也各具特色,海鮮類如:生炊龍蝦、鴛鴦膏蟹、紅燜魚翅,皆以新鮮海族爲原料,清鮮甜美;清鄴烏耳鰻、清湯蟹丸等湯菜,清純鮮美、原汁原味。甜菜類如:縐紗蓮蓉、金瓜芋泥等,甜膩相宜甘香可口,還有素菜名品如後菇芥菜、護國菜等,素菜葷做、香爛軟滑、素而不齋,是廣東素菜類的代表。揭陽菜除了注重刀工、拼砌精巧、造型賞心悅目外,還很講究調味,每菜必配相應醬料佐食。此外,民間點心、小食品種繁多,用料講究製作精細,鄉土風味濃厚,屬全國點心八大派系的潮州流派。

   2、揭陽市 - 美食特產

  侶雲寺連理秋楓、奎地烏葉荔枝、鄒堂青皮梨、華清竹筍、獅頭油甘、普寧潮州柑、普寧竹蔗、高埔育梅、惠來菠蘿、普寧橄欖、永華茗茶。潮州功夫茶、揭陽乒乓粿、揭陽醬油、新享菜脯、鹹菜、炮臺南糖、棉湖瓜丁、河婆菜糕、五經富薑糖、揭西擂茶、普寧線面、普寧油炸豆乾、普寧豆醬、榕湖牌味精、蠔烙、紅心胳皮蕉、珍珠糯米糰、紅燜豬腳、靖海鮑魚。

   3、揭陽小吃

  1.檳醅粿

  檳醅粿是揭陽的傳統小吃,由於潮汕話發音上的相近,民間誤稱爲“乒乓粿”,本人以爲既然現在普遍誤稱,也就可以根據現實把“乒乓粿”作爲其俗名。作爲相傳南宋末年,戰亂四起,民不聊生,揭陽從民爲抵禦飢餓,用鼠麴草混合糯米碾成糯粉,製成粿品充飢。因爲鼠麴草有一種特殊的香味,所以做出來的食品深受人們喜愛。後來,人們又用這種粉擀成皮,用爆米粉做餡,製成了獨具風味的檳醅粿。1997年,檳醅粿被認定爲全國首批“中華名小吃”。 今天的揭陽

  2、蠔烙

  蠔烙是揭陽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吃,它以海產品“蠔”(即牡蠣)爲主要原料,加上適量的生粉和黃花,加水拌勻,然後用慢爲煎烙而成。它既可作小吃,也可入宴席。據說還有明目、暖胃的作用。吃時蘸點兒魚露,味道更佳。

  3、擂茶

  揭陽的客家人素有煮擂茶的習俗,分爲“淨茶”、“菜茶”、“飯茶”、“米骨茶”和“烳米茶”等,春節期間,有配於小吃“米呈”的“米呈茶”,還有正月初七的“七樣菜茶”和正月十五元霄節的“十五樣菜茶”。夏秋季節,天氣酷暑,人們勞作之後,經常不大想吃飯,往往以擂茶爲午餐。中午時候,客人來訪,主人家必定要煮擂菜招待。揭西擂茶既可作主食品,又可作飲品,還可作藥飲,十分神奇。具有鹹、香、甜、苦、甘等多種味道,喝之覺得喉嚨清爽,蕩氣迴腸,別有一番韻味。

   篇二:風味食品 擂茶

  一次偶然的機會,老爸從超市買回來一袋“重慶怪味胡豆”,乍一看這種食品的名稱,我就對“怪味”這兩個字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什麼樣的味道纔是怪味呢?爲了儘快得到答案,我便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裝袋,飛快地拿了一顆放在嘴裏細細地品嚐,味道果然不同凡響。從此我就迷上了這種味道特別的風味食品。

  胡豆也叫蠶豆,是重慶的`特產。

  重慶怪味胡豆具有特有的工藝、獨有的風味,集麻、辣、甜、鹹、酥爲一體,堪稱一絕。它顆粒壯似桑椹,色澤滋潤,香甜酥鮮美奇特,麻辣鹹舒適爽口,品賞時除直觀感外,還有美妙的想像之味。奇趣多多又相得益彰,因此得名怪味。

  重慶怪味胡豆還有健脾開胃調理,學生膳食,夏季養生調理,便祕調理,清熱解毒調理,益智補腦調理等功效,還榮獲“99重慶市最佳食品品牌”、“98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推薦品牌”、1996年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國際品牌精品”、1995年中國·成都國際食品精品,食品機械包裝設備博覽會暨。

  怪味胡豆的製作流程非常精細——把鮮蠶豆去皮、摘芽、洗淨,煮熟後撈起,控幹水分,用植物油加鹽、料酒炒幾下蠶豆,再加入糖、辣椒麪,再炒幾下,最後放入味精、花椒粉、香油,炒勻後一盤重慶怪味胡豆便閃亮登場了。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心動了吧!快去買一袋嚐嚐吧!

   篇三:風味食品擂茶

  我的家鄉在駐馬店。話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駐馬店是一個很大的驛站,來往的行人都在這裏休息。那要拿什麼來招待客人呢?那就是胡辣湯——駐馬店正宗風味的胡辣湯。

  我吃過四川的辣味火鍋,太麻了,讓人張不開口;我吃過北京的全聚德烤鴨,太油了,讓人吃不下去……但是,唯有我們家鄉的胡辣湯,香而不膩,辣而不麻,滑而不油。十里外,光香味就能讓人垂涎三尺;眼跟前,看樣子就會讓人食慾大發;到嘴裏,嚥下肚,吃了一碗還想吃。

  我們這兒的胡辣湯,看着就想吃。玫紅色的湯汁,晶瑩發亮的粉絲,紅褐色的肉塊……各個食物搭配在一起,竟變得如此美味!尤其是粉絲,吸收了湯汁,也變得發紅,看着滿鍋的湯,你一定會說:“老闆,來一碗胡辣湯。”

  胡辣湯不光看着讓人想吃,問起來那叫一個香。高湯裏帶着佐料的辣味,粉絲裏含着肉的香味,就是一個盲人,聞着香味也能找着胡辣湯的小吃店,去喝一碗胡辣湯。

  吃的東西光好看、好聞怎麼行?味道纔是關鍵。胡辣湯的吃法是口味的變化之道,用不同的吃法口味自然也不同。胡辣湯的傳統是要稀裏糊塗一口氣喝下去,不可以挑着吃。這樣吃下去,第一感覺就是辣,粉絲也是筋道的,滑進你的肚子裏。湯不像羊肉串一樣灼喉嚨,只是口腔裏覺得就是辣,爽!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胡辣湯,怎麼樣?想吃嗎?快來品嚐吧!

潮汕擂茶怎麼做如何做好吃

主料

荷蘭豆一斤多油麥菜一把

幹魷魚一個或兩個豬肉適量

幹香菇20或30個大米兩人份

花生適量

輔料

油適量鹽適量

雞粉適量

潮汕擂茶~鹹茶的做法步驟

潮汕擂茶~鹹茶的做法圖解11. 準備好花生,我這些花生抓了三把下去,用榨汁機

潮汕擂茶~鹹茶的做法圖解22. 用榨汁機榨的花生水,加點鹽,按個人喜歡鹹度

潮汕擂茶~鹹茶的做法圖解33. 準備青菜類:荷蘭豆加油麥菜

潮汕擂茶~鹹茶的做法圖解44. 其他材料準備:幹香菇,幹魷魚,豬肉

潮汕擂茶~鹹茶的做法圖解55. 第一步:荷蘭豆去除根蒂,切成小塊,越細越好

潮汕擂茶~鹹茶的做法圖解66. 第二步:油麥菜切絲

潮汕擂茶~鹹茶的做法圖解77. 第三步:幹魷魚用剪刀剪成絲後,開水泡軟

潮汕擂茶~鹹茶的做法圖解88. 第四步:幹香菇用開水泡軟,切成絲

潮汕擂茶~鹹茶的做法圖解99. 第五步:瘦肉與肥肉切離,瘦肉用鹽和油適量拌下,肥肉切片下鍋起油

潮汕擂茶~鹹茶的做法圖解1010. 第六步:待油爆成有點金時倒下切好的荷蘭豆

潮汕擂茶~鹹茶的做法圖解1111. 第七步:大火爆炒荷蘭豆,下半勺鹽,一點雞粉

潮汕擂茶~鹹茶的做法圖解1212. 第八步:用豬肉爆的豬油來炒油麥菜,不用下水

潮汕擂茶~鹹茶的做法圖解1313. 第九步:下油爆炒豬肉

潮汕擂茶~鹹茶的做法圖解1414. 第十步:下油爆炒魷魚絲,下點鹽

潮汕擂茶~鹹茶的做法圖解1515. 第十一步:下油爆炒香菇,下鹽,下水稍微燜下,然後倒入炒好的豬肉,魷魚絲,荷蘭豆爆炒

潮汕擂茶~鹹茶的做法圖解1616. 第十二步:這是香菇,魷魚絲,豬肉,荷蘭豆爆炒的過程,期間可加鹽,鹹點好吃

潮汕擂茶~鹹茶的做法圖解1717. 第十三步,炒好的荷蘭豆大雜菜,留小半碗來炒飯

潮汕擂茶~鹹茶的做法圖解1818. 第十四步:下油,下飯,下入一碗炒好的荷蘭豆,油麥菜

潮汕擂茶~鹹茶的做法圖解1919. 第十五步:全部炒好了,可以美美的吃上一碗了。

擂茶至今有幾年歷史?

擂茶又名三生湯,起於漢,盛於明清,流傳已久。關於擂茶的起源,目前公認的說法爲廣東省揭西縣河婆鎮南關城老婦人何婆售賣的街邊小吃。當時的南關城是潮汕和惠州經商的必經之路,而何婆的擂茶解決了往來客商的疲勞,因此名聲遠播。益陽安化、桃江、常德等地。起於漢,盛於明清,流傳已久。擂茶一般都用大米、花生、芝麻、綠豆、食鹽、茶葉、山蒼子、生薑等爲原料,用擂鉢搗爛成糊狀,衝開水和勻,加上炒米,清香可口。

作擂茶時,擂者坐下,雙腿夾住一個陶製的擂鉢,抓一把綠茶放入鉢內,握一根半米長的擂棍,頻頻舂搗、旋轉。邊擂邊不斷地給擂鉢內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藥(香草、黃花、香樹葉、牽藤草等)。待鉢中的東西搗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後,用一把撈瓢篩濾擂過的茶,投入銅壺,加水煮沸,一時滿堂飄香。品擂茶,其味格外濃郁、綿長……據說擂茶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藥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飢。又一說,擂茶源於中原,盛於長江中下游。

標籤:擂茶 潮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