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七碗茶歌盧仝全文

七碗茶歌盧仝全文

七碗茶,七碗茶,茶香滿庭芳。

第一碗,聊解乏,輕喝已然夠。

第二碗,清心腑,醇味泛口中。

第三碗,去煩惱,歡暢心頭動。

第四碗,提神醒,逍遙無羈束。

第五碗,淨口氣,芳香滿喉嚨。

第六碗,消沉悶,笑傲如歌翁。

第七碗,濁乳卷,全無世事重。

茶香散盡人歸去,不問白頭偕誰同。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七碗茶詩的原文

《七碗茶詩》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羣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便爲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七碗茶詩》作者盧仝(音tóng〈形〉)(約795~835年),號玉川子,濟源(今河南)人,祖籍范陽(今河北涿縣),唐代詩人。盧仝一生愛茶成癖,被後人尊爲茶中亞聖。

七碗茶歌》是《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最精彩的部分,它寫出了品飲新茶給人的美妙意境:第一碗喉吻潤;第三碗便能讓詩人文字五千卷,揚揚灑灑,神思敏捷;第四碗,平生不平的事都能拋到九霄雲外,表達了茶人超凡脫俗的寬懷;

喝到第七碗時,已兩腋生風,欲乘清風歸去,到人間仙境蓬萊山上。一杯清茶,讓詩人潤喉、除煩、潑墨揮毫,並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

關於《七碗茶歌》的內容

七碗茶歌

唐代·盧仝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 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羣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 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爲諫議問蒼生, 到頭還得蘇息否。

白話譯文

喝第一碗脣喉都溼潤,喝第二碗去掉了煩悶。

第三碗刮幹我的胃腸,最後留下的只有文字五千卷。

第四碗後發出了輕汗,平生遇見的不平之事,都從毛孔中向外發散。

第五碗骨健又兼身清,第六碗好似通了仙靈。

第七碗已經吃不得了,只覺得兩腋下微風吹拂要飛昇。

蓬萊山,在何處?

我玉川子,要乘此清風飛向仙山去。

山上羣仙掌管人間土,高高在上與人隔風雨。

哪裏知道有千百萬百姓的生命,墮在山巔懸崖受辛苦!

順便替諫議探問百姓,到頭來能得到喘息否?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河南沁園景區有五十五眼泉。西湖的桃花島,四面環水,百竹擁翠,島下有一泉眼,從入島的拱橋邊噴出,翻涌數尺之高,落入泉組河。其水質清沏甘甜,舊時人稱桃花泉。

中唐時的沁園已變成河東、河南、河內的官僚宦族和文人墨客的休閒場所和宴遊文化中心。

家住河內濟源思禮村的盧仝,(約795—835)號玉川子,是“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的嫡系子孫,雖出身名門望族,家境卻十分貧寒。他耿直孤僻,淡泊名利,尤厭惡官場的孽政弊息,不入科考,隱居山野,刻苦攻讀。

不被厚祿所誘,拒絕仕途,以清貧耿介聞名。朝廷聞知盧仝的才學,曾兩次徵他爲諫議大夫(官位五品),但他憎惡朝廷宦官專權,卑視官場齷齪,都未應命而謝絕。正如他《冬日》詩中所曰“上不識天子,下不識王候。”(《全唐詩》卷588〈盧仝詩集〉)。

韓愈尤以喜愛盧仝的才學和狷介高潔的節操,在任河南令時對盧仝時有接濟。因此,盧仝一生與韓愈、張籍、孟郊、賈島渾在一起,成爲唐代韓孟詩派的重要人物,繼而成爲中國的“茶仙”。

沁園的所在地博愛縣許良鎮與沁陽市的山王莊鎮至濟源市的五龍口鎮和九里溝,全長三十多公里,是南太行腳下最美、最有故事的風景帶。不滿時世,卻又放駭自我的盧仝常邀好友,在這一帶觀景飲遊。因此,九里溝的盧仝茶臺遺存尚在,沁園裏的“韓茶”、“盧泉”和“七碗茶歌”的故事流傳至今。

唐元和四年,家住河內孟州的河南令韓愈與河內濟源的盧仝一起逍遙河內的沁園。兩人與藝妓坐飲,歌舞一陣,便喚侍女上茶。

而唐時的河內人,只喝當地的菊花茶和冬凌茶。盧仝雖也是河內人,畢竟爲“茶仙”,龍井、毛尖無所不用,所以菊花茶雖然淳和甘甜,卻缺少清苦之美,因此大爲不快。韓愈是來這裏移竹的常客,對竹林植物甚是瞭解,就帶盧仝在竹林裏採摘一些了竹串子,建議將其泡茶試飲。

結果竹串子未經泡製,泡出的茶苦澀有餘,清香不足,盧仝很是苦惱。片刻之後,盧仝突然提議出去看泉,韓愈不解其意,跟在後邊。只見盧仝每到一泉,捧水就喝,結果五十五泉看完,肚子喝的鼓脹,逗韓愈捧腹大笑。稍後,盧仝讓侍女將桃花泉水盛起,再次烹煮,讓韓俞酌飲。

韓愈品後,頓解其意,不盡樂道:“甘苦相濟,清雅漫延,別有滋味,好茶、好茶!”原來,竹串子的藥理,就是生津和血,清熱去火,和肺解毒,加上桃花泉的甘甜和礦物成份的藥化反應,竹串子茶變得柔綿、清心,益脾、養神,的確爲上佳飲品。

在以後的日子裏,韓、盧二人常邀張籍、孟郊、賈島等朋友多次來桃花泉煮飲,歌賦詞呤,留下了很多佳話和詩篇。

唐元和六年,盧仝收到好友諫議大夫孟簡寄送來的茶葉,又邀韓愈,賈島等人在桃花泉煮飲時,著名的“七碗茶歌”就此產生。盧仝的茶歌所表達的飲茶感受,不僅僅是口腹之慾,而是將“竹串子茶”的藥理、藥效溶入其中,醒神益體,淨化靈魂,激發文思,凝聚萬象,製造了一個妙不可言的境界。

唐朝詩人盧仝《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

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這首詩是來自他的《玉川子詩集》的“走筆謝孟諫義寄新茶”,因爲太過精彩,所以把這幾句單 列,單獨成篇,被後人屢屢提及。

盧仝著有《茶譜》,被世人尊稱爲“茶仙”。

盧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廣爲傳頌,並演變爲“喉吻潤、破孤悶、搜枯腸、發輕汗、肌骨清、通仙靈、清風生”的日本茶道。

日本人對盧仝推崇備至,常常將之與“ 茶聖”陸羽相提並論。

求盧仝<七碗茶歌>全文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喝不得也,徐徐兩腋輕風生。

盧仝好茶成癖,詩風浪漫,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傳唱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七碗茶詩"之吟,最爲膾炙人口:"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 生。……" 茶的功效,和盧仝對茶飲的審美愉悅,在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對茶的領悟,我們達到了何等層次,這首茶歌可以幫助我們衡量,在寄情於茶,融情於茶,忘情於茶中的層次。

人以詩名,詩則又以茶名也。盧仝著有《茶譜》,被世人尊稱爲“茶仙”。盧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廣爲傳頌,並演變爲“喉吻潤、破孤悶、搜枯腸、發輕汗、肌骨清、通仙靈、清風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對盧仝推崇備至,常常將之與“ 茶聖”陸羽相提並論。至今的九里溝還有玉川泉、品茗延壽臺、盧仝茶社等名勝。

盧仝的“七碗茶詩”

大約在公元813年(唐憲宗元和八年),當時隱居在少室山唐代詩人盧仝,收到時任常州刺史的友人孟諫議(孟簡)寄送的新茶,品飲之後詩興大發,留下了傳送千載的詩篇《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因爲詩人在詩中所描述的品茶從一碗到七碗時的傳神感受,這首詩同時也被稱作“七碗茶詩”。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1]

盧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 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 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 手閱月團三百片。[2]

聞道新年入山裏, 蟄蟲驚動春風起。[3]

天子須嘗陽羨茶, 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 先春抽出黃金芽。[4]

摘鮮焙芳旋封裹, 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 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 紗帽籠頭自煎吃。[5]

碧雲引風吹不斷, 白花浮光凝碗麪。[6]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 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羣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 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爲諫議問蒼生, 到頭還得蘇息否。

【作者】

盧仝(775?-835),唐代,自號玉川子,范陽(今河北涿州市)人,“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的嫡系子孫。年輕時隱居河南少室山,家境窮困,刻苦讀書,不願仕進。甘露之變時,由於留宿宰相王涯家,同王涯爲宦官所害。其詩對當時之朝政及民生疾苦均有所反映,風格奇特,近於散文。盧仝著有《茶譜》、《玉川子詩集》,被尊稱爲”茶仙“。

【評析】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是唐代詩人盧仝品嚐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後的即興作品。其中《七碗茶歌》最廣爲人知和傳頌,甚至在日本也極受推崇,並演變爲“喉吻潤、破孤悶、搜枯腸、發輕汗、肌骨清、通仙靈、清風生”的日本茶道。

詩歌可分三個部分,不妨簡言之爲“得茶、飲茶、悟茶”。

1.得茶

開頭寫孟簡送來的新茶,至精至好,這本該是天子、王公、貴人才有的享受,如何竟到了山野人家,似有受寵若驚之感。其中“陽羨”爲今江蘇宜興的古稱,“陽羨茶”則在唐朝達到了空前的鼎盛,經過陸羽等人的舉薦,“陽羨茶”爲首選的貢茶,皇帝滿足後會賜給近臣。宋代文豪蘇軾曾留下了“雪芽我爲求陽羨,乳水君應餉惠泉”的詠茶名句,這還讓人聯想到蘇軾與王安石間“王安石驗水”的故事,可見當時陽羨茶、與巫溪水之精妙。

盧仝一生愛茶成癖,作爲社會地位較低的白衣,獲贈好茶三十片,確實是件樂事。“至精至好”“開緘””手閱”等誇張的修飾把嗜茶之人得到好茶喜悅之情演繹的淋漓盡致。而在“自煎吃”“碧雲引風吹不斷”之句中,可見對愛茶之人把煮水煎茶的過程也視爲一種樂趣的情景。

2.飲茶

中間敘述煮茶和飲茶的感受,這段《七碗茶歌》也最廣爲傳誦。其大意是由於茶味好,所以一連吃了七碗,吃到第七碗時,覺得兩腋生清風,飄飄俗仙,寫得十分浪漫。這七碗茶的不同感受,語言通俗,雖十分誇張,但在我們飲茶時多多少少也會有其中類似的感受。“發輕汗”“毛孔散”想是愛茶人都會有的飲茶的一種快意與歡欣。這也許正是此段廣爲傳誦的原因。

但也有文人雅士的不同看法,如清代詩人袁枚認爲茶應該細品,曾在《試茶》中批評盧仝“嘆息人間至味存,但教魯莽便失真。盧仝七碗籠頭吃,不是茶中解事人。”其實這是因爲個人遭遇不同,感受自然不同。盧仝飲茶的一種快意,也不失爲百姓一種茶的幸福。

3.悟茶

最後,忽然筆鋒一轉,轉入爲蒼生請命,希望養尊處優的居上位者,在享受這至精好的茶葉時,知道它是多少茶農冒着生命危險,攀懸在山崖峭壁之上採摘來的。茶似乎給盧仝創造了一片廣闊的天地,似乎只有在這片天地中,他那顆對人世冷暖的關注之心,才能略有寄託。這倒是具有現實的意義,常言“高山雲霧出好茶”,一杯好茶從採摘、到加工,經歷了勞作的茶農的辛勤,值得我們去珍惜。

【註解】

[1]走筆:謂揮毫疾書。

[2]月團:指茶餅。茶餅爲圓狀,故稱。

[3] “聞道”二句,指茶農春天採茶之艱辛。

[4]”仁風”二句:意謂天子的”仁德”之風,使茶樹先萌珠芽,搶在春天之前就抽出了金色的嫩蕊。琲瓃,珠玉,喻茶之嫩芽。

[5]紗帽籠頭:紗帽於隋唐以前爲貴胄官吏所用,隋唐時則爲一般士大夫的普通服飾。有時亦指普通人的紗巾之類。

[6]碧雲:指茶的色澤。風,指煎茶時的滾沸聲。白花:指煎茶時浮起的泡沫。

有誰知道盧同的那首膾炙人口的“七碗茶歌”的全部內容?(《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盧仝,自號玉川子。這首詩就是同陸羽《茶經》齊名的玉川茶歌。

全詩可分爲四段,第三段是作者着力之處,也是全詩重點及詩情洋溢之處。第四段忽然轉入爲蒼生請命,轉得乾淨利落,卻仍然保持了第三段以來的飽滿酣暢的氣勢。

頭兩句:送茶軍將的扣門聲,驚醒了他日高三丈時的濃睡。軍將是受孟諫議派遣來送信和新茶的,他帶來了一包白絹密封並加了三道泥印的新茶。讀過信,親手打開包封,並且點視了三百片圓圓的茶餅。密封、加印以見孟諫議之重視與誠摯;開緘、手閱以見作者之珍惜與喜愛。字裏行間流溢兩人的互相尊重與真摯友誼。

第二段寫茶的採摘與焙制,以烘托所贈之茶是珍品。

頭兩句說採茶人的辛苦。三、四句天子要嘗新茶,百花因之不敢先茶樹而開花。接着說帝王的“仁德”之風,使茶樹先萌珠芽,搶在春天之前就抽出了金色的嫩蕊。以上四句,着重渲染珍品的“珍”。以下四句,說象這樣精工焙制、嚴密封裹的珍品,本應是天子王公們享受的,現在竟到這山野人家來了。在最後那個感嘆句裏,既有微諷,也有自嘲。

以上兩段,全用樸素的鋪敘,給人以親切之感。詩中雖然出現了天子、仁風、至尊、王公等字樣,但並無諂媚之容,而在“何事”一句中,卻把自己和他們區別開來,把自己劃入野人羣中。作爲一個安於山林、地位卑微的詩人,他有一種坦直淡泊的胸襟。盧仝一生愛茶成癖。茶對他來說,不只是一種口腹之慾,茶似乎給他創造了一片廣闊的天地,似乎只有在這片天地中,他那顆對人世冷暖的關注之心,才能略有寄託。第三段的七碗茶,就是展現他內心風雲的不平文字。

反關柴門,家無俗客,這是一種極爲單純樸素的精神生活所要求的必要環境。只有在這種環境中,才能擺脫可厭的世俗,過他心靈的生活。紗帽,這裏指一般人用的紗巾之類。紗帽籠頭,自煎茶吃,這種平易淡泊的外觀,並不說明他內心平靜。讀完全詩,纔會見到他內心熾熱的一面。

碧雲,指茶的色澤;風,謂煎茶時的滾沸聲。白花,煎茶時浮起的泡沫。在茶癖的眼裏,煎茶自是一種極美好的享受,這裏也不單純是爲了修飾字面。以下全力以赴寫飲茶,而所飲之茶就象一陣春雨,使他內心世界一片蔥翠。在這裏,他集中了奇特的詩情,並打破了句式的工穩。在文字上作到了“深入淺出”,或說“險入平出”。七碗相連,如珠走阪,氣韻流暢,愈進愈美。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看似淺直,實則沉摯。第三碗進入素食者的枯腸,已不易忍受了,而茶水在腸中搜索的結果,卻只有無用的文字五千卷!似已想入非非了,卻又使人平添無限感慨。

第四碗也是七碗中的要緊處。看他寫來輕易,筆力卻很厚重。心中鬱積,發爲深山狂嘯,使人有在奇癢處着力一搔的快感。

飲茶的快感以致到“吃不得也”的程度,可以說是匪夷所思了。這,雖也容或有之,但也應該說這是對孟諫議這位飲茶知音所送珍品的最高讚譽。同時,從結構上說,作者也要用這第七碗茶所造成的飄飄欲仙的感覺,轉入下文爲蒼生請命的更明確的思想。這是詩中“針線”,看他把轉折處連縫得多麼熨貼。

蓬萊山是海上仙山。盧仝自擬爲暫被謫落人間的仙人,現在想借七碗茶所引起的想象中的清風,返回蓬萊。因爲那些高高在上的羣仙,哪知下界億萬蒼生的死活,所以想回蓬萊山,替孟諫議這位朝廷的言官去問一下下界蒼生的事,問一問他們究竟何時才能夠得到蘇息的機會!

這首詩寫得揮灑自如,宛然毫不費力,從構思、語言、描繪到誇飾,都恰到好處,能於酣暢中求嚴緊,有節制,盧仝那種特有的別緻的風格,獲得完美的表現。

盧仝《七碗茶歌》是什麼

中國曆代詠茶詩歌絢麗多彩。詩人們以茶遣興,以茶抒情,以茶交友,以茶聯誼,留下了數以千計膾炙人口的佳作名句。在洋洋大觀的茶詩中,知名度最高的首推唐代詩人盧仝的詠茶名篇——《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又名《七碗茶歌》。 盧仝(795—835),祖籍范陽(今河北涿縣),生於河南濟源市武山鎮(今思村)。自號玉川仙子。家境貧寒,少時隱居少室山,刻苦讀書,博覽經史,工詩精文,不願仕進。他曾作《月蝕詩》諷刺當朝宦官專權,因此招來宦官怨恨。唐文宗“甘露之變”時,宦官仇士良誅殺文武百官,株連者達千人以上,當時盧仝留宿宰相王涯家,與王同時遇難。遺有《玉川子詩集》傳世。 盧仝好飲茶,有“茶癡”之號。邑有盧仝煮茶泉。《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是他品嚐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後的即興之作。全詩共262字(不含標點),詩人直抒胸臆,一氣呵成,盡情抒發了對茶的熱愛與讚美: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裏,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龍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麪。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中羣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爲諫議問蒼生,到頭合得蘇息否? 詩人以優美生動的文字,寫了三方面的內容。開頭寫孟諫議寄來的新茶至精至好,如同獻給天子王公的貢茶一般珍貴。中間部分是全詩的重點,寫得瀟灑浪漫,不同凡響。詩人以排比句法,從一碗到七碗,寫下了詩人獨特的靈感,直至兩腋生風,飄然若仙。最後四句對“墮在顛崖”受苦的勞動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希望統治者慈悲爲懷,讓他們得以休養生息。 是好友贈送的新茶引發了詩人的詩興,欣賞《七碗茶歌》,我們還要讚美諫議大夫孟簡與處士盧仝的真摯友誼——沒有他的贈茶,中國茶文化也許就不會有這首《七碗茶歌》。 優美空靈稱絕唱 在唐代燦若羣星的詩人中,盧仝的詩名極爲普通,但這首《七碗茶歌》獨領,堪稱絕唱。它優美空靈,給讀者以無窮想象,廣爲傳誦,歷久不衰,已被譯成多種文字走向世界。可以這樣說:哪裏流行茶飲,哪裏就有《七碗茶歌》的傳播。 《七碗茶歌》對後世的茶文化產生過較大的影響。“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的詩句和“七碗茶”詩意,曾被歷代文人雅士廣爲引用、化用。“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多篇茶詩,都曾化用《飲茶歌》的詩意,可見他對盧仝茶詩的仰慕與推崇。 當代很多茶人文友撰文解讀“七碗茶”時,認爲盧仝是從一碗到七碗連飲七碗,筆者在1992年出版的《名人茶事》盧仝一章中,也寫他連飲七碗。筆者後來認識到,這樣就碗論碗實際是對詩意的誤解。空靈與想象是文學藝術的生命,“七碗茶”極言飲茶之後的愉悅與美感,如果意猶未盡,他還會寫上八碗、九碗。因此不能就碗論碗認爲他一氣飲下七碗。大碗小盞,古代的碗一般都比較大,即使是盧仝這樣的茶癡,一般也很難一口氣喝下七碗。誇張是詩人、作家常用的手法,如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白髮三千丈”等等,都是典型的誇張與浪漫主義,如果拘泥於文字,就會曲解了文學藝術的美好創意,也阻斷了讀者的想象空間。 “七碗茶”可謂把飲茶的愉悅與美感推到了極致,酒或其他飲料都無法與之相比,當代雖然能使人飄飄欲仙,但那是慢性自殺,毀滅自我。這是“七碗茶”的成功之處與藝術魅力。 “亞聖”遺德救鄉親 因爲嗜茶,更因爲這首膾炙人口的茶歌,盧仝在茶界的大名僅次於陸羽,被尊爲“亞聖”。與中國茶文化一脈相承的日本,對這位“亞聖”也非常尊敬。抗日期間,他的家鄉還因此避免了一次被日寇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之災。 據舒順義先生在2005年第四期《農業考古·中華茶文化》上介紹,在1941年前後,兇殘的日寇在敵後根據地大掃蕩,一次掃蕩到了盧仝故里,鄉親們眼看就要大禍臨頭。但令他們驚訝的是,當日寇在村口一塊石碑前駐足觀刻後,便調頭返回了。事後,鄉親們才知道,是盧仝的遺德使他們免遭一劫。原來這塊石碑正面刻着“盧仝故里”,背面刻着《七碗茶歌》。據說盧仝在日本被奉爲煎茶道祖師爺,在祖師爺故里,這些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劊子手,還算有點良心發現,動了惻隱之心,使盧仝的鄉親僥倖逃過一劫。從此,故鄉人民對這位“亞聖”更加崇敬。

採納哦

茶中亞聖盧仝與他的七碗茶歌(茶仙盧仝七碗茶歌賞析)

盧仝簡介

盧仝(約795-835),唐代詩人,漢族,初唐四傑盧照鄰嫡系子孫。

出生地河南濟源市武山鎮思禮村,祖籍范陽,河北省涿州市。早年隱少室山,後遷居洛陽。

自號玉川子,破屋數間,圖書滿架,終日苦哦,鄰僧贈米;刻苦讀書,博覽經史,工詩精文,不願仕進,被尊稱爲“茶仙”。

性格“高古介僻,所見不凡近”,狷介類孟郊;雄豪之氣近韓愈。韓孟詩派重要人物。835年十一月,死於甘露之變。


盧仝生平經歷

盧仝少有才名,未滿20歲便隱居嵩山少室山,不願仕進。家中貧困,只有圖書堆積滿室。後卜居洛陽,只有破屋數間,一奴長鬚,不裹頭,一婢赤腳,老而無齒,家中僅靠鄰僧送米度日。

盧仝爲人清正耿直,朝廷曾兩度禮遇要起用他爲諫議大夫,均不就。盧全曾經被惡少恐嚇,向韓愈訴說,韓愈要爲他評理,盧仝考慮到不法之人會恨韓愈,不想再追究此事,韓愈更加佩服他的度量。曾作《月蝕詩》諷刺當時宦官專權,受到韓愈稱讚,但其他很多人都很不滿。

等到甘露之變時,盧仝恰巧與宰相王涯的幾位幕僚在相府的書館中吃飯,於是留宿在此,吏卒祕密行捕,盧仝說:“我是盧山人,和大家沒有結怨,有什麼罪?”官吏說:“既然是山人,來宰相的宅院,難道不是有罪嗎?”

倉促忙亂中自己也不能辯解清楚,竟然一同遭受了甘露之禍,被牽連誅殺。

盧仝年老沒有頭髮,太監就在他的腦後訂個釘子。先前盧仝生個兒子取名“添丁”,人們認爲是中了預示吉凶的讖語。

據清乾隆年間蕭應植等所撰《濟源縣誌》載:在縣西北十二里武山頭有“盧仝墓”,山上還有盧仝當年汲水烹茶的“玉川泉”。好友賈島有《哭盧仝》詩:“平生四十年,惟着白布衣。”


盧仝的“七碗茶歌”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聞道新年入山裏,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麪。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羣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爲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盧仝《七碗茶歌》是哪一年寫的?

熙寧六年(公元l073年)他在杭州任通判時,一日,以病告假,獨遊湖上淨慈、南屏、惠昭、小昭慶諸寺,是晚又到孤山去謁惠勤禪師。這天他先後品飲了七碗茶,頗覺身輕體爽,病已不治而愈,便作了一首《遊諸佛舍,一日飲釅茶七盞,戲書勤師壁》

詩中茶味散文

在淮海路上的一家茶葉店門口,曾看到有人用大字抄寫盧仝的《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千餘年前的古詩,出現在現代鬧市,和時尚廣告比肩,很有趣,也令人欣喜。

唐代詩人盧仝的這些詩句,其實是他《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的一段,被後人抽出,成爲流傳最廣的詠茶詩。盧仝的詩寫得通俗,把飲茶的妙處寫到了極至,這是藝術的誇張。雖然是他個人的感受和遐想,卻讓很多愛茶者心生共鳴。後來有不少人在詩中呼應他,如蘇東坡:“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楊萬里:“不待清風生兩腋,清風先向舌端生”。儘管兩位詩人名聲比盧仝大得多,然而論詠茶,還是盧仝的“七碗茶”家喻戶曉。

中國古詩中,寫酒的`篇章很多,詩和酒,似乎密不可分,文人無酒不成詩。寫茶的詩,其實也不少,但流傳廣泛的名篇不多。不過如仔細讀唐宋詩詞,和茶有關的佳作俯手即是,詩人們把茶的種、採、焙,到種種喝茶的方式和境界,都寫到了詩中。杜甫:“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白居易:“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韋應物有《喜園中茶生》:“潔性不可污,爲飲滌塵煩;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餘,率爾植荒園;喜隨衆草長,得與幽人言。”面對自家庭院裏的茶樹,一面品茗,一面想象山野景象,如與性情高潔的佳人促膝談心,那是何等詩意。宋代文人詠茶的詩詞特別多,蘇東坡有《西江月》:“尤焙今年絕品,谷簾自古珍泉,雪芽雙井散神仙,苗裔來從北苑。湯發雲腴釅白,連浮花乳輕圓,人間誰敢更爭妍,鬥取紅窗粉面。”那種雅緻,令人神往。他還有一首《汲江煎茶》,很細緻地描繪如何煎茶:“活水還須活水烹,自臨釣石汲深清;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枯腸未易禁三椀,臥聽山城長短更。”范仲淹的長詩《鬥茶歌》,也是流傳很廣的詠茶詩,把武夷山區的鬥茶習俗寫得活靈活現,我尤其喜歡詩中最後幾句:“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

說到茶詩,有一首詩必須提一下,那是唐詩人元稹的《茶》,在唐詩中,它的形態很獨特:“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如果分行排列,每行從一字到七字,狀如寶塔。千年之後,追求形式感的現代派詩人也寫過類似的文字,自以爲獨創,其實老祖宗早已做過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