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功夫茶茶藝

功夫茶茶藝

功夫茶茶藝是一種中式茶藝表演,傳統上在貴州省和四川省比較流行。它的特點是茶藝師使用特製的茶具和獨特的手法,製作和倒出茶水。它注重茶葉和水的品質,烹製的溫度和時間等因素,以確保茶水的品質和口感。功夫茶茶藝通常配有音樂和表演,展示了中國文化和傳統價值觀。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種品味和享受生活的方式。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功夫茶茶藝步驟功夫茶具的材質有哪些

前面,小編和大家講過功夫茶具怎麼選購以及品牌有哪些的話題,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繼續和大家講一下功夫茶茶藝步驟以及茶具材質各有哪些。

一、功夫茶茶藝步驟

1、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焚香靜氣,就是通過點燃這支香,來營造祥和,肅穆,無比溫馨的氣氛。希望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曠神怡,也但願你的心會伴隨着這悠悠嫋嫋的香菸,昇華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2、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孔雀開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麗的羽毛,我們藉助孔雀開屏這道程序,向嘉賓介紹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葉嘉酬賓,就是請大家鑑賞烏龍茶的外觀形狀。

3、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大彬是明代製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他所製作的紫砂壺被後代茶人歎爲觀止,視爲至寶,所以後人都把名貴的紫砂壺稱爲大彬壺。大彬沐淋,就是用開水澆燙茶壺,其目的是洗壺並提高壺溫。

4、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武夷茶藝講究高沖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將開水壺提高,向紫砂壺內沖水,使壺內的茶葉隨水浪翻滾,起到用開水洗茶的作用。

二、功夫茶具的材質有哪些

1、紫砂功夫茶具

紫砂功夫茶具可以說是最爲常見,也是最受茶友喜愛的茶具了。外形精美,獨特的雙重氣孔結構,具有透氣性好,吸附力強的優點。用它沏茶,不僅不失茶的色、香、味,更不易黴餿變質,使用較長時間後,以沸水注入空壺亦有茶香。此外,紫砂壺使用越久,壺身色澤越是光亮照人。

2、陶瓷功夫茶具

陶瓷功夫茶具,具有傳熱較慢、保溫適中、保茶原味的特點,並且此類功夫茶具一樣平常造型雅觀,裝飾優良,極具藝術瀏覽代價哦。用陶瓷工夫茶具沏茶,香味出格醇郁,茶湯久置也不易變味。

綜述,今天的話題內容到此就結束了,希望以上的內容能對你有所幫助。

功夫茶是什麼,功夫茶該怎麼泡

功夫茶是潮汕茶文化和潮州茶道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茶藝中極具代表性的一種,每次泡製需要一定的功夫,而且飲茶也需要慢慢品,功夫茶講究“高衝低斟”,“高衝”指在壺中倒入沸水時,要求手舉高,要沿壺口內緣衝入,讓沸水從高處衝入壺中,手法不疾不徐,一氣呵成。“低斟”是指在斟茶時,茶壺要儘可能地靠近茶杯,傾倒時要求不要激起泡沫,不可發出響聲,茶湯需要輪流倒到茶杯裏,重複三次才能將各茶杯斟滿,叫做“關公巡城”。

一、什麼是功夫茶

功夫茶是產生於廣東潮汕地區,因爲每次泡製需要一定的功夫,而且飲茶也是需要慢慢品味,不能一杯斟滿再斟一杯,要根據杯的多少來回輪流順序斟,所以叫做功夫茶。

二、功夫茶怎麼泡

1、功夫茶有高衝低斟之說,高衝是指在壺中倒入沸水時,要沿壺口內緣衝入。倒出時要求手舉高舉,讓沸水從高處衝入壺中,要求手法不疾不徐,一氣呵成。

2、低斟是指在斟茶時,茶壺要儘可能地靠近茶杯,傾倒時要求不要激起泡沫,不可發出響聲,茶湯需要輪流倒到茶杯裏,重複三次才能將各茶杯斟滿,叫做關公巡城。如果杯子裏仍有剩餘的茶水,則需一點一擡頭的平均點入各個茶杯中,這一步驟稱爲韓信點兵。

3、倒好之後,每個茶杯上的茶色、茶色要均勻一致,所以關公巡城、韓信點兵是上乘的茶藝功夫,也正是功夫茶的另一大亮點。

功夫茶藝有什麼特色

功夫茶是廣東潮汕地區和福建閩南地區傳統的品茶方式,以沖泡烏龍茶而著稱。“功夫茶”因其講究沖泡的功夫和品飲功夫而得名,其中廣東潮汕地區,悠久的飲茶歷史和多元文化交融,逐步發展成獨具特色的“潮汕功夫茶”。潮汕功夫茶泡茶器具講究,有獨特的沖泡方式和斟茶方式,融精神、禮儀、技藝於一體。

功夫茶藝以功夫茶爲基礎加工、整理、提煉而成,是目前中國最流行、最具特色的傳統茶藝。功夫茶藝更將說茶、論茶上升到一定的精神高度,以品茶爲方式修身養性。

潮汕工夫茶茶具

現代茶藝

功夫紅茶茶藝步驟是什麼

  功夫紅茶是很多人喜歡喝的茶葉之一,所以大多數的人都會想知道沖泡功夫紅茶有哪些步驟。下面是我爲您分享了功夫紅茶茶藝步驟,一起來看看吧!

  功夫紅茶茶藝步驟

  第一道:“寶光”初現。祁門功夫紅茶外形條索緊秀,鋒苗較好,其實紅茶幹茶的色澤並非人們通常認爲的紅色,而是呈現烏黑潤澤,因而國際通用紅茶的名稱爲“black tea”。紅茶幹茶獨特的顏色稱之爲“寶光”,請來賓欣賞的正是這種“寶光韌現”的祁門功夫紅茶。

  第二道:清泉初沸。熱水壺中用來沖泡的泉水經加熱,微沸,壺中上浮的水泡,彷彿“蟹眼”已生。

  第三道:溫熱壺盞。用初沸之水,注入瓷壺及杯中,目的是爲了給壺、杯升溫。

  第四道:“王子”入官。祁門功夫紅茶也被譽爲“王子茶”,因而“王子人官”指的是用茶匙將茶荷或賞茶盤中的祁紅功夫茶輕輕撥入壺中。

  第五道:懸壺高衝。沖泡紅茶的水溫要在100℃,剛纔初沸的水,此時已是“蟹眼已過魚眼生”,正好用於沖泡。“懸壺高衝”是爲了讓茶葉在水的激盪下,充分浸潤,以利於色、香、味的充分發揮,這是沖泡紅茶最關鍵的一步。

  第六道:分杯敬客。用循環斟茶法,將壺中之茶均勻地分人每一杯中,使杯中之茶的色、味均勻一致。

  第七道:喜聞幽香。一杯茶到手,不要急着品飲,應該首先進行聞香。祁門功夫紅茶有“茶中英豪”、“羣芳最”的美譽,是世界公認的三大高香茶之一,香氣甜潤中蘊藏着一股蘭花之香,茶香濃郁高長。

  第八道:觀賞湯色。紅茶之“紅”,主要表現在沖泡好的茶湯之巾。祁門功夫紅茶的茶湯顏色紅豔,茶湯與茶杯壁接觸的地方明顯有一道“金圈”。紅茶的發酵程度和茶湯的鮮爽度通常體現在茶湯的明亮度和顏色上。紅茶葉底嫩軟紅亮。

  第九道:品味鮮爽。祁門功夫紅茶以鮮爽、濃醇爲主,聞香觀色後即可緩啜品飲,細細品味,滋味醇厚,回味綿長。

  第十道:再賞餘韻。一泡之後,可再衝泡第二泡茶,繼續品飲祁門功夫茶的悠長茶韻。

  第十一道:三品得趣。紅茶通常可沖泡三次,三次的口感各不相同,細飲慢品,徐徐體味茶之真味,三泡之後,方得茶之真趣。

  第十二道:收杯謝客。紅茶性情溫和,收斂性差,易於交融,因此通常用於調飲。祁門功夫紅茶同樣適於調飲。然清飲更能領略祁門功夫紅茶特殊的“祁門香”,領略其雋永的回味、獨特的內質、明豔的湯色。

  工夫紅茶的功效

  1.提神消疲

  經由醫學實驗發現,工夫紅茶中的咖啡鹼藉由刺激大腦皮質來興奮神經中樞,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進而使思維反應更形敏銳,記憶力增強;它也對血管系統和心臟具興奮作用,強化心搏,從而加快血液循環以利新陳代謝,同時又促進發汗和利尿,由此雙管齊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覺疲勞的物質)及其它體內老廢物質,達到消除疲勞的效果。

  2.生津清熱

  夏天飲工夫紅茶能止渴消暑,是因爲茶中的多酚類、醣類、氨基酸、果膠等與口涎產生化學反應,且剌激唾液分泌,導致口腔覺得滋潤,並且產生清涼感;同時咖啡鹼控制下視丘的體溫中樞,調節體溫,它也刺激腎臟以促進熱量和污物的排泄,維持體內的生理平衡。

  3.利尿

  在工夫紅茶中的咖啡鹼和芳香物質聯合作用下,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提高腎小球過濾率,擴張腎微血管,並抑制腎小管對水的再吸收,於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於排除體內的乳酸、尿酸(與痛風有關)、過多的鹽分(與高血壓有關)、有害物等,以及緩和心臟病或腎炎造成的水腫。

  4.消炎殺菌

  工夫紅茶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經由實驗發現,兒茶素類能與單細胞的細菌結合,使蛋白質凝固沉澱,藉此抑制和消滅病原菌。所以細菌性痢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工夫紅茶頗有益,民間也常用濃茶塗傷口、褥瘡和香港腳。

  5.解毒

  據實驗證明,工夫紅茶中的茶多鹼能吸附重金屬和生物鹼,並沉澱分解,這對飲水和食品受到工業污染的現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項福音。

  6.養胃護胃

  人在沒吃飯的時候飲用綠茶會感到胃部不舒服,這是因爲茶葉中所含的重要物質--茶多酚具有收斂性,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空腹的情況下刺激性更強。而工夫紅茶就不一樣了。它是經過發酵烘製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發生酶促氧化反應,含量減少,對胃部的刺激性就隨之減小了。工夫紅茶不僅不會傷胃,反而能夠養胃。經常飲用加糖、加牛奶的工夫紅茶,能消炎、保護胃黏膜,對治療潰瘍也有一定效果。

  7.抗癌

  關於茶葉具有抗癌作用的說法很流行,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也對此做過許多的探索,一般認爲茶葉的抗癌作用主要表現在綠茶方面,但是新的研究發現,工夫紅茶同綠茶一樣,同樣有很強的抗癌功效。

  工夫紅茶的分類

  1.祁門工夫:祁門工夫紅茶主產安徽省祁門縣,與其毗鄰的石臺、東至、黟縣及貴池等縣也有少量生產。祁門紅茶是紅茶中的極品,我國傳統工夫紅茶的珍品。祁紅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寶光”和香氣濃郁而着稱,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2.閩紅工夫:閩紅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統稱,產於雨量充沛的福建省政和縣、福鼎縣和福安縣。三種工夫茶產地不同、品種不同、品質風格不同,但各自擁有自己的消費愛好者,盛興百年而不衰。

  3.滇紅工夫:滇紅工夫主產雲南的臨滄、保山等地,是中國工夫紅茶的後起之秀。外形顆粒緊結,身骨重實,色澤調勻,沖泡後湯色紅豔,金圈突出,香氣馥郁,滋味鮮爽,滋味醇和。飲用時如果加糖或者加奶調和,會產生獨特的滋味效果。

  4.坦洋工夫:坦洋工夫源於福安境內白雲山麓的坦洋村,現在主要是指坦洋、壽寧、周寧山區所產工夫茶,東南臨海的霞浦一帶所產工夫茶色澤鮮亮,條形秀麗。外形條索緊細勻直,葉色潤澤,毫尖金黃,香氣高銳持久,滋味濃醇鮮爽,有獨特的桂圓香氣。

  5.寧紅工夫:寧紅工夫產於江西武寧一帶,其中修水縣所產寧紅佔每年總產量的80%。寧紅色澤烏潤,葉底紅亮,滋味濃醇,金毫顯露,其中的“寧紅金毫”被譽爲寧紅工夫茶中之最。

潮汕功夫茶的茶道形式

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爲一體的完整茶道形式。下面是我爲大家整理的潮汕功夫茶的茶道形式,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潮汕功夫茶的茶道形式

  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共限四人,這與明清茶人主張的茶客應“素心同調”,不宜過多的思想相近,客人入坐,要按輩份或身份地位從主人右側起分坐兩旁,這很像我國古代宗社、祖廟裏以昭穆分兩側列位的 方法 ,貫徹了倫序觀念。

  客人落座後,主人便開始操作。正宗潮汕功夫茶真乃是“中規中矩”、“謹遵古制”,一絲不爽的。無論對茶具、水質、茶葉、衝法、飲法都大有講究。茶具,包括衝罐(茶壺)、茶杯和茶池。

  茶壺,是極小的,只有紅柿般大小,杯是瓷的,杯壁極薄。茶池形狀如鼓,瓷制,由一個作爲“鼓面”的盤子和一個作爲“鼓身”的圓罐組成。盤上有小眼,一則“開茶洗盞”時的頭遍茶要從這些小眼中漏下;二來泡上茶之後還要在壺蓋上繼續以開水衝來衝去以加熱保溫,這些水也從小眼中流下。真正的“茶池”則是指鼓身,它爲承接剩水、剩茶、剩渣而設。功夫茶的壺是十分講究的,我國明清之後茶藝返樸歸真的思想濃重,猶重紫砂壺。而潮汕式功夫茶茶壺,用一般紫砂陶還不行,則要用潮州泥制壺。此地土質鬆軟,以潮州泥所製陶壺更易吸香。談到此,亦應瞭解中國不同品類茶葉需用不同器具。如花茶最宜用瓷壺,方能保其茶香不至逸失。綠茶本業清淡,而砂壺最易吸其味,亦不相宜,最好用瓷杯,或以玻璃杯直衝,既保其香,又可觀察茶葉形狀及色澤。而對於紅茶、半發酵茶來說,最宜用砂陶,不僅有外在古樸且因易發散,使茶不餿,無“熟湯氣”,久而久之,壺本身便會含香遍體。喝功夫茶的茶壺,不是買來就用,而先要以茶水“養壺”,而潮州泥壺含香、養壺最易。一把小壺,買得家來先以“開茶”之水頻頻倒入其中,待“養”上三月有餘,小壺便“香滿懷抱”了,這時方正式使用。功夫茶杯子也極小,如核桃、杏子一般。壺娘、壺子皆小巧玲瓏,但又不失古樸渾厚。

  潮汕功夫茶茶藝賞析

  一、鑑賞香茗:用茶則從茶藏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置於賞茶盤中,鑑賞。

  二、孟臣淋霖:沸水澆壺身,目的在於爲壺體加溫,即所謂“溫壺”。

  三、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撥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是先細再粗後梗。

  四、懸壺高衝: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滿壺口爲止。

  五、春風拂面:用壺蓋颳去壺口的泡沫。

  六、重洗仙顏:迅速例出壺中之水,是爲洗茶,目的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七、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燙杯,又謂溫杯,轉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又似飛花觀舞。

  八、玉液回壺:用高衝法再次向壺裏注滿沸水。

  九、遊山玩水:執壺沿茶船運轉一圈,滴淨壺底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

  十、關公巡城:循環斟茶,茶壺似巡城的關羽,目的是使杯中的茶濃度一致,且低斟爲不使香氣過多散失。

  十一、韓信點兵:巡城至茶湯將盡時,將壺中所餘茶水斟於每一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一點一滴平均分注,因此稱韓信點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賓、或以老幼爲序。

  十三、品茗審韻:先聞香、後品茗,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品飲分三口進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方動心”,茶湯香醇甘爽,回味無窮。

  十四、高衝低篩:沖泡第二泡茶,重複九、十、十一步。

  十五、若琛復浴: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斟妙香:重複九、十、十一步。

  十七、再識醇韻:重複十三步。

  十八、三斟流霞:沖泡第三泡茶。

臺式工夫茶藝源於閔,粵,但與閔,粵工夫茶相比,有兩處顯著不同,是什麼

一、“工夫茶”即是指茶葉,在清代時是指紅茶及部分武夷巖茶

1、清僧釋超全,布衣。明亡後在清康熙三十年入武夷山爲僧,與武夷茶結緣。其作《武夷茶歌》中有“如梅斯馥蘭斯香,大抵焙得候香氣。鼎中籠上爐火溫,心閒手敏工夫細。”說明他看到的武夷佳茗,是靠“工夫細”製出來的。這裏的“工夫”顯而易見是力氣、時間之意,後來逐漸引申爲花費工夫做出的好茶。

2、清人劉埥,雍正十年在福建崇安縣爲令三年,他在《片刻餘閒集》中寫到:“武夷茶高下共分兩種:……巖茶中最高老者曰老樅小種,次則小種,次則小種工夫,次則工夫,次則工夫花茶,次則花香……”說明在200多年前“工夫”就是指茶之名稱,且爲較珍貴之茶。

3、被稱爲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先生主編的《中國地方誌茶葉資料選輯》載:武夷巖茶與紅茶都有稱爲工夫茶的品種。之後,巖茶就沒有冠以“工夫”字眼了,“工夫”則全指紅茶。如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經·紅茶篇》中,將紅茶分爲正山小種、小種紅茶、紅碎茶三大類,且按地域分爲:閩紅工夫、祁門工夫、休寧工夫、川紅工夫、滇紅工夫等等。

4、肖一山主編《清代通史》卷中載:葡荷兩國,與我國通商較早。明末崇禎十三年(1640年),紅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種茶、白毫等),始由荷蘭轉至英國。這裏工夫茶就是紅茶的一種,也說明“工夫”系茶品。

二、“功夫茶”則是指泡茶之法

1、清人俞蛟所編着的《潮嘉風月記》開篇寫道:“功夫茶,烹治之法”,寫的主要是飲茶時的爐、壺、杯等,後半篇則是泡法技巧。這說明“功夫”二字是指泡技,而不是指茶葉。是後人誤將“功”寫爲“工”,還是俞蛟(浙江人)不知潮州方言,將潮州語音“功”、“工”混爲一談?不得而知。

2、“功”、“工”在廣東潮汕、福建閩南的方言中音與義是有區別的。茶聖吳覺農指出:在潮州方言中,“工”音“剛”,“功”音“攻”。閩南話中的“工”、“功”的音與潮州相同。義也不一樣:“工”即力氣、時間,“功”爲武功、本領、火功。這就說明在茶葉範疇“工夫”與“功夫”是兩個含義。如今盛行的閩式、粵式、臺式功夫茶,也完全是指沖泡技法。只要到閩、粵訪談,並用閩南話和潮州方言研究“工夫”與“功夫”,不但能明瞭其區別,且能搞清其由來,因爲歷史上此地區均系“功夫茶”品飲法的時興地。

三、“功夫茶”起源於武夷山

明末清初福建閩南的一些明代遺臣不服清廷統治,入武夷山爲僧,種茶、製茶、品茶、銷茶。清代才子、浙江錢塘文人袁枚於雍正四年到武夷賞茶,記曰:“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椽,每斟無一兩……”此法與俞蛟所記相比,只是潮州之器具更爲講究,程序更爲繁複而已。俞蛟出生於乾隆十六年,明顯比袁枚遊武夷山遲了25年,其文章問世肯定更遲了,說明武夷茶品飲方法是“潮州功夫茶”之雛形。且武夷山由於是正山小種紅茶和烏龍茶的發源地,當時製茶者又多爲閩南人,因此對“工夫茶”、“功夫茶”是分得很清楚的:即前者爲茶葉,後者爲沖泡技巧。“功夫茶”的泡飲技藝經發展、完善,程序雖繁複,卻富涵文化,因而爲飲者效仿、沿用。如今的武夷茶藝、閩式功夫茶茶藝等都是在此基礎上挖掘、深化而來的,已成了閩、粵的飲茶藝術。近幾年來功夫茶藝已向中國北方傳播,爲北國飲者賞識。

泡功夫茶都有哪些講究?

工夫茶有一套講究茶具、茶葉、用水、衝法、品味的茶經。“工夫茶”對茶具、茶葉、水質、沏茶、斟茶、飲茶都十分講究。

工夫茶最講究的第一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別也在於茶具。潮州工夫茶講究茶具器皿配備之精良和烹製之功夫。茶壺、茶杯、茶盤、茶墊、水瓶、泥爐、砂銚、欖核碳等是必備的茶具。而嚴格的烹製又需按泡器、納茶、侯湯、衝點、刮沫、淋罐、灑茶等程序進行,方能得到工夫茶之“三味”。

擴展資料

工夫茶以濃度高著稱,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後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工夫茶採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爲半發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衝出工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飲工夫茶一般以3人爲宜,比較考究的是選用宜興產的小陶壺和白瓷上釉茶杯,這種茶杯口徑只有銀元大小,如同小酒杯。小陶壺(罐)裏裝入烏龍茶和水,放在小炭爐或小酒精爐上煮。茶煮好後拿起茶壺在擺成品字形的3個瓷杯上面作圓周運動(當地俗稱爲“關公巡城”)依次斟滿每一個小杯,此時就可以捧起香氣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吊嘗。

飲茶時不能一杯斟滿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來回輪流順序斟。因此工夫茶除了泡製要功夫外,飲茶也需要費工夫。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潮州工夫茶

功夫茶怎麼做?有哪些步驟?

中國功夫茶操作規程有以下十一程式,合稱爲功夫茶十一程式。1、嗅茶 主人取來上好的茶葉,介紹該品種的特點、風味,依次傳遞欣賞嗅品一番。2、溫壺 未放置茶葉之前,先將開水衝入空壺,謂之“溫壺”,溫壺之水倒進茶船——即茶盤,一種紫砂淺盆。   3、裝茶 應備有茶匙、漏斗,不宜用手抓茶置放,以免手氣、雜味混入,通常將茶葉裝至茶壺的2/3,甚至滿溢,數量之多令人咂舌。4、潤茶 沸水衝入壺中,至滿,使竹筷颳去壺麪茶沫,當即傾於茶船或茶海——一種較大的茶杯。5、沖泡 再衝入開水,但不要沸滾的,這便是第一泡茶。6、澆壺 蓋上茶蓋澆之開水,使壺內壺外溫度一致。7、溫杯 等候茶水泡好的當兒,用剛纔溫壺及潤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這是一種比酒盅略小的小茶盅(便是茶壺本身也不過一個拳頭大小)。8、運壺 在泡好第一泡茶時,提壺沿茶船邊沿運行數週,俗稱“遊山玩水”,爲的是不讓壺底水滴入茶杯串味。9、倒茶 將溫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開,依次來回澆注,又稱“巡河”,或將壺中茶水先倒入茶海再注入杯中,切忌倒茶時一杯倒滿再倒第二杯,免得濃淡不均,這是一般飲者容易犯的錯誤。 10、敬茶 尊老愛幼、互相謙讓,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尤以敬第一杯茶最爲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11、品茶 功夫茶全套步驟中最講究的一環,從欣賞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並舉,玩味再三,3個指捏1枚四螺般大拇指大小的袖珍小茶盅,騰挪於鼻脣之間,或嗅或啜隨心所欲。且雙目微閉,如癡如醉,彷彿打坐的道人,外界萬物全然不覺,讓人不能不驚訝名茗的神奇功效。   

此外,泡製功夫茶,茶壺講究用宜興的紫砂茶壺;茶杯最好是景德鎮產小瓷杯;水須山泉,最差的也要井水,自來水是萬萬不入流的。用水也有名堂,最好是用橄欖核燒火,次爲蔗渣,最次是炭火,蜂窩煤乃大忌。工夫茶”泡法有十八道程序: 焚香靜氣:焚品檀香,造就幽靜、平和氣氛; 葉嘉酬賓:出示所泡茶葉讓客人觀賞;  火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爲上,用火煮沸; 孟臣淋漓:即湯洗茶壺,惠孟臣是明代紫砂壺製作家,後人把名茶壺喻爲孟臣; 烏龍入宮:把烏龍茶放入紫砂壺內; 懸壺高衝:又稱高山流水,把盛開水的壺提高沖水,充分激盪茶葉,使茶葉翻動,清潔茶葉; 春風拂面:用壺蓋輕輕颳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葉更清潔(不喝); 重洗仙顏:用開水淋洗茶壺,即洗淨茶壺外表又提高壺溫; 若琛出韻:即湯洗茶杯,(若琛清初),以擅長製茶杯而出名,後人把茶杯喻爲若琛甌; 玉液回壺:即把已泡好的茶水倒入另一個茶壺使茶湯更爲均勻; 遊山玩水:依次來回往各杯低斟茶水; 關公巡城:沿着杯壁斟茶一圈;韓信點兵:壺中茶水少許時,則住各杯點斟茶水(又稱蜻蜓點水或觀音滴水);三龍護鼎:用母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此法既穩當又雅觀,三根手指比喻三龍,此時另一手可做護杯姿勢;喜聞幽香:即聞烏龍茶的香味;鑑賞三色:認真觀看茶水在杯中的上中下三種顏色,故稱三色; 初品奇茗:觀看、聞香後開始品茶湯味道(三口爲一品); 盡杯謝茶:起身喝盡杯中之茶,以謝茶農栽種,製作佳茗,恩典感謝茶藝小姐盡心熱情敬獻茶藝、茶禮。

潮洲工夫茶的八步法是指什麼

一、鑑賞香茗:用茶則從茶藏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置於賞茶盤中,鑑賞。

二、孟臣淋霖:沸水澆壺身,目的在於爲壺體加溫,即所謂“溫壺”。

三、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撥入茶壺,裝差的順序是先細再粗後梗。

四、懸壺高衝: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滿壺口爲止。

五、春風拂面:用壺蓋颳去壺口的泡沫。

六、薰洗仙顏:迅速例出壺中之水,是爲洗茶,目的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七、若琛出浴:擁第一泡茶水燙杯,又謂溫杯,轉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又似飛花觀舞。

八、玉液回壺:用高衝法再次向壺裏注滿沸水。

擴展資料:

潮汕功夫茶歷史悠久,中國茶文化盛行於唐朝,而潮汕功夫茶則盛行於宋朝,貴族茶就是源於潮汕功夫茶,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品茶早已成爲潮汕人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會有功夫茶的影子!潮汕人愛飲工夫茶,可以說是達到“嗜茶成性”的程度古人說的天光開門七件事:

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潮汕某些“老茶客”,卻把古人列爲末位的茶,破格地晉升爲第一位,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泡飲工夫茶。他們不怕俗話說的“早晨空腹茶,劫賊入人家”,而持之以恆,處之泰然。

另外,潮汕人把茶葉叫”茶米”, 一種解釋就是:潮州人嗜茶若命,茶與米不可分.茶這猶米,故曰"茶米"。這個說法雖然有點勉強,可是卻描出"嗜茶若命"者的形象,也頗爲有趣。由此可見潮汕人對茶的情有獨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潮洲工夫茶

什麼叫功夫茶?

是指一種泡茶、烹茶及技法。

“功夫”指的是技藝、技術,“功夫茶”的“功夫”自然體現在泡茶上面。單從治器就包括: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等六個動作。全部的流程卻不像日本茶道那麼格式化,但要整個過程動作乾淨利落且一氣呵成。

擴展資料:

除了功夫茶,還有另一個同音詞-工夫茶。

時期,肖一山主編的《清代通史》中記載:“葡荷兩國,與我國通商較早... ...紅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種茶、白毫等)。”這裏工夫茶指的是紅茶的品名。最常見的就是按地域劃分,例如閩紅工夫、祁門工夫、休寧工夫、川紅工夫、滇紅工夫等等。

參考資料:“功夫茶”與“工夫茶”有什麼區別–人民網

標籤:功夫茶 茶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