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健身運動 > 

小心骨骼肌肉損傷,這些跑步壞習慣你中招了嗎

有人認爲,跑步是一項簡單、方便、有效的健身運動,所以對待這項運動也就顯得十分隨意。殊不知,不正確的跑步姿勢會引起機體骨骼和肌肉的損傷。

下面這些跑步的壞習慣,你中招了嗎?

“快熱型” 跑步前不熱身

凡事都要“循序漸進”,而熱身則是跑步之前必不可少的準備。人的機體就像一臺“發動機”,平時運動量不大的情況下處於“冷卻”的狀態。在大量的運動之前,大家如果沒有事先“預熱”,容易出現運動損傷。

人的軀體運動功能的實現主要靠神經肌肉與骨關節完成。良好的熱身可以使機體快速達到跑步需要的運動狀態,避免抽筋與肌肉拉傷,還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運動可能帶來的肌肉痠痛、關節運動不暢等問題。

因此,跑步之前的熱身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此外,通過動態熱身或慢跑來輕鬆地開始跑步訓練,能夠較大程度地降低跑步引起的機體損傷。

小心骨骼肌肉損傷 這些跑步壞習慣你中招了嗎

“驟冷型” 跑步後立刻休息


與跑步前身體需要通過熱身來達到運動狀態一樣,跑步之後,同樣不能立刻休息。這是爲什麼呢?

全身的骨骼肌不僅負責運動,還像一個小型的“血液庫”。跑步前的熱身和跑步運動使人體全身肌肉都處於適度緊張狀態,這除了有利於運動外,還使得全身骨骼肌的毛細血管節律性收縮,增加回心臟的血量,有助於機體更好地爲大腦等器官供氧。

當我們運動完驟然休息,骨骼肌失去了這種節律性收縮,迴心血量則會驟然下降,這會讓大腦不能很好地得到應有的血供,從而出現眼前發黑,甚至暈厥的情況!

跑步後不應該立刻坐下休息,而應該做一些類似熱身的拉伸運動,使骨骼肌緩慢恢復,消除疲勞,同時也能維持迴心血量,保證運動後的安全。

小心骨骼肌肉損傷 這些跑步壞習慣你中招了嗎 第2張

“硬扛型”跑步就靠毅力堅持


善問者如攻堅木,善跑者如溶厚冰——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多數人由於不是專業運動員,平日機體並不適應大量的運動,突然過快、過猛跑步可能會帶來骨骼肌或關節損傷。

有研究表明,普通人可通過將每週跑步總里程限制在65千米以內來減少損傷。超過20千米的跑步最好每14天1次。大多數人跑步每週最好不要超過4天,餘下的1~2天可以進行其他運動(即交叉訓練)。

“牛飲型” 跑步後大量飲水


人跑步後,會出大量的汗。人體的汗液並不是純水,而是含有鈉離子、有機物等的溶液。人體內相應的離子在跑步後也會隨着出汗而丟失與再分佈。我們平常喝的水中含有的離子成分非常有限。跑步後如果大量飲水,除了可能引起短暫的腸胃不適外,更有可能引起機體內電解質的紊亂,嚴重者可能會出現頭暈等症狀。正確的補水應當是循序漸進的,並且要適當補充鹽分。

“隨意型” 跑步着裝很隨意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跑步的裝備是非常重要的。跑步者先要準備一雙合適的鞋子。購買鞋子,應該在下午或者傍晚前往專業跑鞋店購買,穿着自己常穿的襪子試鞋。要做到鞋子前端不頂腳,配備專業鞋墊,足弓處完美貼合,有減震鞋底。對於運動衣也是如此。購買合適的運動衣很有必要,原則是穿着舒適,面料可以選擇速乾麪料,有利於排汗。

小心骨骼肌肉損傷 這些跑步壞習慣你中招了嗎 第3張

跑步裏藏着大學問

前面介紹了幾個跑步的壞習慣,那麼正確的跑步姿勢是什麼呢?

跑步時,即將落地的腳往往是外側先落地,之後由於重力作用,足弓變平、足部內翻,接着再次用力後落地的腳離開地面。看似簡單的動作,卻牽動了你身體骨骼、關節、韌帶和肌肉的組合運動。因此,在跑步時,全身上下的關節都要有合理的運動姿態。

第一,跑步時上肢的擺動姿勢很重要,這與身體重心等有關。

第二,跑步時雙臂應該前後交替擺動,而不是在前面交叉,擺動的幅度不宜過小也不宜過大。

第三,下肢是跑步時的主要運動着力區域。跑步初學者或業餘愛好者應當注意,要短跨步,中足觸地,足部擡起5~7釐米,膝關節要適度內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