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鬥茶圖趙孟頫

鬥茶圖趙孟頫

鬥茶圖是中國古代繪畫中的一類題材,常見於宋代、元代。它通常是描繪幾位文人雅士在茶室中品茗聊天的場景,呈現出了文人墨客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風貌。其中最著名的鬥茶圖就是趙孟頫所繪的《竹枝詞》,該畫體現了他的典雅風範和獨特的筆觸風格,現被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中。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鬥茶圖的作者

趙孟頫 (1254-1322),字子昂,號鬆雪,又號水精宮道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宋太祖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之後。早年以父蔭補官,任真州司參軍。宋亡,回家閒居,“益自力於學”,聲聞鄉里。至元二十三年(1286)因行臺御使程鉅夫引薦被召進京,歷任同知濟南總管府事,江浙行省儒學提舉、翰林侍讀學士,封魏國公,諡文敏。能詩文,擅長畫人物、鞍馬、山水、花卉。工書,篆、隸、籀、分、真、行、草無不冠絕。

鬥茶圖的介紹

《鬥茶圖》中國元代趙孟頫作。描寫中國元代鬥茶的情形。鬥茶興起於中國唐代,成爲“茗戰”,宋朝稱作“鬥茶”,是一種民風民俗。參與者烹製、品評茶葉品質,比較茶藝的高下。圖中四位鬥茶手分成兩組,每組二人。左邊鬥茶組組長,左手持茶杯,右手持茶壺,昂頭望對方,助手在一旁,右手提茶壺,左手持茶杯,兩手拉開距離,正在注湯沖茶。右邊一組鬥茶手也不示弱,準備齊全,每人各有一副茶爐和茶籠,組長右手持茶杯正在品嚐茶香。

清代趙孟頫的《鬥茶圖》是茶事繪畫的代表作品之一。

清代趙孟頫的《鬥茶圖》是茶事繪畫的代表作品之一。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B

誰的《鬥茶圖》?

        很多講茶文化的文章會說到一幅叫《鬥茶圖》的古畫。然而,讓人懵圈的是,有的說是趙孟頫的,有的說是劉松年的,有的說是閻立本的,各幅畫也相似而不相同。

        於是,認真的我就想要理個清楚。

        首先,這一幅來路比較明確,是明代顧炳在其《顧氏畫譜》中所摹繪的,註明是閻立本的作品。然而,閻立本是不可能有這個作品的!因爲畫中表現的是宋代“點茶”的情境,唐代是不可能出現的。沈冬梅《茶與宋代社會生活》中認爲,這畫的原作者是宋元之際的錢選。但沈先生有說明她的依據是什麼,也沒說這原作還在不在世。我在網絡中也查不到相關信息。

        其次,見得最多的是這幅,跟顧炳那幅很像,但實際不一樣,這幅的兩組人物是連在一起的。顧炳那幅由這幅而來也不是不可能。大部分文章都說這幅是《鬥茶圖》,但不同文章說的作者卻不同,也都沒說這圖存在哪裏。我在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和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繪畫全集》第6卷中找到了這幅畫,《全集》稱之爲“賣漿圖”,絹本設色,無款,34.1cm×40cm,年代定爲南宋,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這一幅流傳的也比較廣,一般都說作者是元代的趙孟頫,但我還沒查到這幅畫藏於何處、大小如何、有沒落款、有沒專家鑑定。

        這幾幅畫何其相似!原來天下一大抄的不止是文章!

        這幅也是抄,但加了背景。它在中國嘉德2004年秋拍中出現過,57.8cm×35.5cm,被稱爲“松溪鬥茶圖”,題識爲“仇英實父制”。仇英是明代畫家,明代喝茶方式與宋代已大不相同,但畫前代的事情是可能的。

        這一幅纔是最重要的!前面幾幅的鬥茶情境,一般認爲“抄”自這一幅。

        這幅被稱爲《茗園賭市圖》,我所查到的資料說這畫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作者定爲南宋畫家劉松年(約1155-1218)。可惜還沒找到關於這畫的更具體更詳細的信息。

        這樣,基本是理出個頭緒來了。

<鬥茶圖>是閻立本作的嗎?

鬥茶圖(元)

http://www.cctv.com/health/special/tea/20040324/images/102210_19.jpg

作者趙孟頫(1254—1322年),元代畫家。

該畫是茶畫中的傳神之作,畫面上四茶販在樹蔭下作“茗戰”(鬥茶)。人人身邊備有茶爐、茶壺、茶碗和茶盞等飲茶用具,輕便的挑擔有圓有方,隨時隨地可烹茶比試。左前一人手持茶杯、一手提茶桶,意態自若,其身後一人手持一杯,一手提壺。作將壺中茶水傾入杯中之態,另兩人站立在一旁註視。鬥茶者把自制的茶葉拿出來比試。

品茶讀畫:《鬥茶圖》 作者:白春

宋代對中國茶文化的一大貢獻,就是發明了一整套品評鑑別茶之優劣的方法,這就是“鬥茶”。鬥茶之風的興起,緣於一個前提條件,即飲茶的方式在宋代有了重大發展,變唐代的煮茶爲點茶。唐代人飲茶是將茶餅碾碎直接入茶釜烹煮;而宋代則要把茶葉碾得更細,如粉如沫,再精製成所謂“龍團鳳餅”。飲茶時,不再以釜煮茶,而是把精細的茶末用不老不嫩的開水衝點,同時用茶筅用力攪拌(古稱“擊拂”)以使茶與水完全溶爲一體,然後乘熱飲用。這就是所謂的“點茶”。好的茶湯要有一層極爲細小的白色泡沫浮於盞面,稱爲“乳聚面”;不好的茶湯點過不久,茶就與水分離開來,稱爲“雲腳散”。爲了不使雲腳散,茶人必須掌握高超的點茶技巧,使茶與水交融似乳,最好還能“咬盞”,即品酒時常講的“掛杯”。宋人評茶以白爲上,蔡襄<<茶錄>>的第一句就是“茶色貴白”。爲了襯托茶液之白,宋代才崇尚以青、墨色的磁器爲評茶的上品,後人往往只知道宋代以建盞、天目碗爲貴,殊不知它們還與茶文化有着內在的聯繫。

對鬥茶之興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還有皇家的提倡。宋代的皇帝大都好飲茶,因而貢茶在宋代成爲左右全國茶葉生產的主導因素。宋代的貢茶基地在福建建安,有名的“北苑官焙”即生產大小龍團等“名牌產品”的官辦茶場就在這裏,同時,這裏還有大量的“私焙”,也就是民辦茶場,總數多達1336家。每年到了新茶上市時節,茶農們競相比試各自的新茶,評優論劣,爭新鬥奇。於是,鬥茶之風油然興起。宋代名詩人范仲淹曾有<<鬥茶歌>>一首,其中寫道:“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形象地描繪了當年民間鬥茶的激烈情形。

如果說范仲淹是以詩歌表現了鬥茶的實況,那麼,歷代畫家則是以繪畫來爲鬥茶“寫真”。最早表現鬥茶的畫家,當數上文提到的劉松年以及他的<<茗園賭市圖>>。而最著名的則是趙孟頫的<<鬥茶圖>>。趙孟頫這幅作品所描繪的是一個“正在進行時”的鬥茶場景:畫面上有四個人物,其中前面的兩人顯然是主角,右面一人手中拿着空碗,口中似有評說;左面一人則一手提茶壺,一手擎茶杯,正欲品飲剛剛點好的茶湯;而後面一人正在注水入杯,似乎正欲參加進來;畫中的唯一女子則站在右面那個男人的身後,面前擺着茶爐、水壺等用具,看來象是那男人的“內助”。整個畫面結構緊湊,動感鮮明,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畫中的人物並不是顯貴,而是民間茶人,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宋代鬥茶之風的普及程度。

趙孟頫本是宋朝的宗室,他在宋亡之後入仕元朝,雖身居高位,但故國之思時時不能忘懷。他的一些畫作,描摹的是宋代興盛一時的事物,爲的是曲折地抒發自己對那些一去不復返的人事景物的感懷。有人將這幅<<鬥茶圖>>也歸於此類,我以爲是不無道理的。

說到以“鬥茶”爲題的繪畫作品,有一幅頗爲獨特的作品是不能避而不談的,那就是明代畫家顧炳摹繪的<<鬥茶圖>>。

顧炳字黯然,浙江錢塘人,是明代知名的花鳥畫家。他的這幅<<鬥茶圖>>之所以獨特,是因爲它僅見於顧炳所刻繪的一部<<顧氏畫譜>>中,而書中又特意註明是從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同名畫作上臨摹下來的。然而,無論閻的原作還是顧的臨本卻都湮淪無傳。這就爲畫史留下了一些耐人尋味的謎團:作爲唐代初年的畫家,閻立本有沒有可能繪製這樣一幅<<鬥茶圖>>?“鬥茶”這種民間習俗,是否在唐代就已產生並且開始普及?鑑於歷代畫家都有以自己的或後人的畫作假託前代名家的習俗(應稱爲陋習),那麼,這幅<<鬥茶圖>>會不會也是後人的託名之作呢?

具體說到這幅畫作,也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畫面前排的兩個人物,與我們前文說過的趙孟頫的同名畫作驚人地相似,無論動作、神態,還是手中提的茶壺、端的茶碗,都如出一轍,而左邊男人身後的那個正在斟水的人物,也與趙作形貌略似。這種情況,使人有理由作出一個大膽的推斷:顧炳此畫,很有可能是從趙孟頫的<<鬥茶圖>>衍化而來的;而趙作又顯然是借鑑了宋代劉松年<<茗園賭市圖>>的某些造形特點。至於在他們之前是否還有更早的<<鬥茶圖>>,那就只能留待發現新的證據了

中國茶文化的其它藝術作品

著名的茶帖有:

唐懷素《苦筍帖》

宋蘇軾 啜茶帖

宋《季常帖》《新歲展慶帖》

宋蔡襄《精茶帖》 、《天際烏雲帖》

宋米芾《笤溪帖》

宋趙令疇《賜茶帖》

清金農《玉川子嗜茶帖》 著名的茶畫:

唐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唐閻立本 《蕭翼賺蘭亭圖》。大畫家閻立本根據唐何延之《蘭亭記》所作。描繪唐太宗御史蕭翼從王羲之第七代傳人的第子袁辯才的手中將“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騙取到手獻給唐太宗的故事。畫的是蕭翼和袁辯才在喝茶,蕭翼洋洋得意,老和尚辯才張口結舌,失神落魄,人物表情刻畫入微。

唐周昉調琴啜茗圖唐周昉《調琴啜茗圖》

元趙元《陸羽品茶圖》

元趙孟頫《鬥茶圖》、《茶榜》

元倪雲林《龍門茶屋圖》

元顏輝《煮茶圖》

元胡廷 《松下烹茶圖》

元錢選《盧同煮茶圖》、《品茶圖》

明丁雲鵬《玉川烹茶圖》,

明文徵明惠山茶會圖明文徵明 《惠山茶會圖》。《惠山茶會圖》 描繪文徵明和幾位詩友在有“天下第二泉”之稱的無錫惠山泉品茗。二人在茶亭泉井邊席地而坐,文徵明展卷頌詩,友人在聆聽;古松下一茶童備茶,茶竈正煮井水,茶几上放着各種茶具。中國文人至愛的高山、流泉、古鬆、友誼,盡在以茶會友中。

明唐寅《事茗圖》、《盧同煎煮茶》

清胡錫圭《洗硯烹茶圖卷》

清高鳳翰《天池試茶圖》

清高翔《煎茶圖》

宋代點茶文化是什麼?

宋代點茶法是將茶葉末放在茶碗裏,注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然後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時用茶筅攪動,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其實,點茶就是把茶瓶裏燒好的水注入茶盞中。具體操作是: 在點茶時,先用瓶煎水,對候湯要求與唐代是一樣的。而後將研細茶末放入茶盞,放入少許沸水,先調成膏。所謂調膏,就是視茶盞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盞,再注入瓶中沸水,將茶末調成濃膏狀,以粘稠爲度。

宋代點茶文化的影響

宋代是中國茶文化的鼎盛時期,上至王公大臣、文人僧侶,下至商賈紳士、黎民百姓,無不以飲茶爲時尚,飲茶之法以點茶爲主。

點茶是兩宋飲茶的主流形式,是中國古代茶藝的代表之一,已傳播到日本、韓國、朝鮮,它對日本抹茶道和高麗茶禮產生較大的影響。它的重現具有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多重價值和意義,使得衰落700多年的古茶禮,通過後人對宋人留下大量史料和書畫作品的研究和梳理,仿製出宋代團餅茶,複製出宋代點茶茶器、宋人服飾和茶禮,推進了中華茶文化完整保存的進程。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點茶

茶葉的歷史文化是什麼?

茶文化是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有關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茶文化以物質爲載體,反映出明確的精神內容,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高度和諧統一的產物。茶文化所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如茶的歷史發展、茶區人文環境、茶業科技、茶類、茶具、飲茶習俗、茶道茶藝、茶書茶畫茶詩詞等文化藝術形式,以及茶道精神與茶德、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等諸多方面。

茶文化體系包含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次:

①茶文化的物質形態表現爲茶的歷史文物、遺蹟、茶書、茶畫、各種名優茶、茶館、茶具、茶歌舞、飲茶技藝和茶藝表演等。

②茶文化的精神形態表現爲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養廉、以茶養性、茶禪一味等。

③茶文化的制度文化層面包括茶政、茶法、禮規、習俗等內容。

茶文化對個體的完善乃至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都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茶文化的茶文化起源

漢族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漢族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爲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爲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又如在漢朝 ,茶葉已成爲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 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爲“人家不可一日 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中國何時開始飲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體上可謂開始於漢,而盛行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爲言之,謂:“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但多非史實。縱是史實,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經》雲:神農《食經》“茶茗久服,有力悅志”(劉源長《茶史》卷一)。陸羽《茶經》以爲飲茶起於神農氏,然《食經》爲僞書,盡人皆知,不足爲據。《爾雅》有“苦荼”之句,世以《爾雅》爲周公時作品,謬以爲飲茶自周公始,不知《爾雅》非作於周公。不足爲飲茶起始之證。

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出土的樹根,經初步判斷是茶樹類植物,中國最早種茶的歷史可能被改寫;茶字的讀音源於巴南人,巴渝是茶文化發祥地.

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爲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裏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爲如此,神農才成爲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的《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已經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仍飲用着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4)宋元時期:茶區繼續擴大,種茶、製茶、點茶技藝精進。宋代茶文化發達,出現一批茶學著作,如蔡襄《茶錄》、宋子安《東溪試茶錄》、黃儒《品茶要錄》,特別是宋徽宗趙佶親著《大觀茶論》等。宋元之際,劉松年《盧仝烹茶圖》、趙孟頫的《鬥茶圖》等更是漢族茶文化的藝術珍品。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是其中一項。由於茶葉生產的發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因此,民間的書寫者,爲了將茶的意義表達的更加清楚、直觀,於是,就把“荼”字減去一劃,成了我們看到的“茶”字。

“茶”字從“荼”中簡化出來的萌芽,始發於漢代,古漢印中,有些“荼”字已減去一筆,成爲“茶”字之形了。不僅字形,“茶”的讀音在西漢已經確立。如湖南省的茶陵,西漢時曾是劉欣的領地,俗稱“荼”王城,是當時長沙國13個屬縣之一,稱爲“荼”陵縣。在《漢書·地理志》中,“荼” 陵的“荼”,顏師古注爲: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這個反切注音,就是現在“茶”字的讀音。從這個現象看,“茶”字讀音的確立,要早於“茶”字字形的確立。

中國地大物博,民族衆多,因而在語言和文字上也是異彩紛呈,對同一事物有多種稱呼,對同一稱呼又有多種寫法。

在古代史料中,有關茶的名稱很多,到了中唐時,茶的音、形、義已趨於統一,後來,又因陸羽《茶經》的廣爲流傳,“茶”的字形進一步得到確立,直至今天。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食茶的記載,而且隨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爾後,茶葉從中國不斷傳往世界各地,使許多國家開始種茶,並且有了飲茶的習慣。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洲。

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在國內,也有關於茶樹的最早原產地的爭論,有好幾種說法。不少人認爲在雲南,有一學者在認真研究考證以後斷言,雲南的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於西漢的蒙山茶。這在《四川通志》中有記載。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謂“晏子相齊,衣十升之布,食脫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以爲飲茶(即茗)始於春秋時代。然《晏子春秋》亦非齊晏嬰所作,根本難以成立。且萬蔚亭輯《困學紀聞集證》卷八下雲:“(槐按)今本《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作三弋五卯苔菜,考《御覽》卷八百六十七引作茗茶,載入茗事中……”雖作茗,然既言茗茶,恐非茗飲之茗。故茗飲之事不見於經。世又以詩之“誰爲茶苦”,爲飲茶之證,不知此茶乃苦菜之荼,非“荼苦”之茶,不能張冠李戴。似此春秋戰國恐無飲茶之風,故《周禮·天官·家宰第一》言漿人供王之六飲,一曰水,二日漿,三曰醴,四曰涼,五曰醫,六曰酉。尚未見飲茶。

自漢以後,飲茶之記載,時有所聞,三國時吳孫皓每飲羣臣酒,率以七升爲限,韋曜不過兩升,或爲裁減,或賜茶茗以當酒(《三國志·吳志·韋曜傳》),以時茶茗,恐已爲招待賓客之用,不然,宴會中,何以有茶? 晉張華嘗謂“飲真茶,令人少眠”(張華《博物志》),是晉亦有飲茶之風,所以茶茗之起,由來已久,宋裴漢《茶述》謂:“茶起於東晉,盛於今朝(宋朝)。”固誤。《洛陽伽藍記》謂飲茶始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尤誤。所謂飲茶之風,開始於漢魏則可,盛行於漢魏則不可,因南北朝時,此風尚未普遍,何論於漢魏,關此《茶史雜錄》引逸事兩則如下:

齊王蕭初入魏,不食羊肉酥漿,常飯鮮魚羹,渴飲茗汁,京師士子,見蕭一飲一斗,號爲漏卮,後與高祖會食羊肉酪粥,高祖怪問之,對日,羊是陸畜之宗,魚是水族之長,所好不同,並各稱珍。唯茗不中,與酪作奴,高祖大笑,因號茗飲爲酪奴,他日彭成王掘獻謂蕭曰:“卿明日顧我爲卿設荼莒之餐(即魚)亦有酪奴。”

黃現璠《古書解讀初探》謂:“北朝後魏京師士子,見齊王蕭飲茶,引爲怪異,號爲漏卮;由後之說,尤養特欲爲蕭正德備茶,則一爲少見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證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鮮卑族用物,此時飲茶,恐限於某地,行於某階級,實非普及民衆,故只能謂爲飲茶之開始時期。而飲茶風氣之興,始於唐代。唐代民衆喝茶成癖。東坡詩云:“周詩記苦荼,茗飲出這世。”乃以今之茶爲荼。自唐以來,茶以清頭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飲數碗,確成風矣。”

蕭正德歸降時,元義欲爲設茗,先問卿於水厄多少,正德不曉其意,答日:下官生於水鄉,立身以來,未遭陽侯之難,坐客大笑。

由前之說,北朝後魏京師士子,見齊王蕭飲茶,引爲怪異,號爲漏卮;由後之說,尤養特欲爲蕭正德備茶,則一爲少見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證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鮮卑族用物,此時飲茶,恐限於某地,行於某階級,實非普及民衆,故只能謂爲飲茶之開始時期。而飲茶風氣之興,始於唐代。唐代民衆喝茶成癖。東坡詩云:“周詩記苦荼,茗飲出這世。”乃以今之茶爲荼。自唐以來,茶以清頭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飲數碗,確成風矣。 《詠茶葉》 王心鑑

千挑萬選白雲間,銅鍋焙炒柴火煎。泥壺醇香增詩趣,瓷甌碧翠泯憂歡。老聃悟道養雅志,元亮清談祛俗喧。不經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鮮。

《茶朵芬》

黑白紅綠青黃普,誰摘茶葉凌空舞,雨後復斜陽,茶山陣陣蒼,清明採茶急,茶香滿山飄,裝點此商城,今朝更好看。 唐.陸羽《茶經》:“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說法也因民間傳說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爲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甘甜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

另有說法則是從語音上加以附會,說神農有個水晶肚子,由外觀可得見食物在胃腸中蠕動的情形,當他嘗茶時,發現茶在肚內到處流動,茶來茶去,把腸胃洗滌得乾乾淨淨,因此神農稱這種植物爲“查”,再轉成“茶”字,而成爲茶的起源。 2002年,當代著名民間發明家季漢生爲了深入瞭解明代至今的名家制壺藝術,他在宜興丁蜀鎮住了十四個月,決定採用兩岸同胞十分青睞的宜興紫砂,創作一款反映中華民族歷史、突破宜興制壺傳統藝術的特殊作品。他投入了近十年的精力,終於創作出了“中華龍壺”,豐富了世界茶文化的內涵。

“中華龍壺”內部採用同時能泡兩種茶水的專利結構,象徵“一國兩制”。整個茶壺向人們傳遞着“世界和平,祖國統一”、“一國兩制,社會和諧”的理念,是明代至今壺藝史上的一大藝術傑作。“中華龍壺”的問世不僅刷新了世界茶文化歷史,更對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推動世界和平發展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被全球華僑華人推動中國和平統一系列活動組委會、歐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定爲饋贈國家和地區領導人的“和平信物”,並有王光英題字“心繫中華”,連戰題“宏揚國粹”,陳大章題“中華龍壺,藝術瑰寶”,鮑志強題“紫砂龍壺,藝術傑作”。此款國寶級茶壺已被贈予多位國家元首和地區領導人,更被稱爲“現代國寶”。

你是怎樣理解四川長嘴壺功夫花式茶藝的呢?

作者趙孟頫(1254—1322年),元代畫家。

該畫是茶畫中的傳神之作,畫面上四茶販在樹蔭下作“茗戰”(鬥茶)。人人身邊備有茶爐、茶壺、茶碗和茶盞等飲茶用具,輕便的挑擔有圓有方,隨時隨地可烹茶比試。左前一人手持茶杯、一手提茶桶,意態自若,其身後一人手持一杯,一手提壺。作將壺中茶水傾入杯中之態,另兩人站立在一旁註視。鬥茶者把自制的茶葉拿出來比試。

品茶讀畫:《鬥茶圖》 作者:白春

宋代對中國茶文化的一大貢獻,就是發明了一整套品評鑑別茶之優劣的方法,這就是“鬥茶”。鬥茶之風的興起,緣於一個前提條件,即飲茶的方式在宋代有了重大發展,變唐代的煮茶爲點茶。唐代人飲茶是將茶餅碾碎直接入茶釜烹煮;而宋代則要把茶葉碾得更細,如粉如沫,再精製成所謂“龍團鳳餅”。飲茶時,不再以釜煮茶,而是把精細的茶末用不老不嫩的開水衝點,同時用茶筅用力攪拌(古稱“擊拂”)以使茶與水完全溶爲一體,然後乘熱飲用。這就是所謂的“點茶”。好的茶湯要有一層極爲細小的白色泡沫浮於盞面,稱爲“乳聚面”;不好的茶湯點過不久,茶就與水分離開來,稱爲“雲腳散”。爲了不使雲腳散,茶人必須掌握高超的點茶技巧,使茶與水交融似乳,最好還能“咬盞”,即品酒時常講的“掛杯”。宋人評茶以白爲上,蔡襄<<茶錄>>的第一句就是“茶色貴白”。爲了襯托茶液之白,宋代才崇尚以青、墨色的磁器爲評茶的上品,後人往往只知道宋代以建盞、天目碗爲貴,殊不知它們還與茶文化有着內在的聯繫。

對鬥茶之興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還有皇家的提倡。宋代的皇帝大都好飲茶,因而貢茶在宋代成爲左右全國茶葉生產的主導因素。宋代的貢茶基地在福建建安,有名的“北苑官焙”即生產大小龍團等“名牌產品”的官辦茶場就在這裏,同時,這裏還有大量的“私焙”,也就是民辦茶場,總數多達1336家。每年到了新茶上市時節,茶農們競相比試各自的新茶,評優論劣,爭新鬥奇。於是,鬥茶之風油然興起。宋代名詩人范仲淹曾有<<鬥茶歌>>一首,其中寫道:“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形象地描繪了當年民間鬥茶的激烈情形。

如果說范仲淹是以詩歌表現了鬥茶的實況,那麼,歷代畫家則是以繪畫來爲鬥茶“寫真”。最早表現鬥茶的畫家,當數上文提到的劉松年以及他的<<茗園賭市圖>>。而最著名的則是趙孟頫的<<鬥茶圖>>。趙孟頫這幅作品所描繪的是一個“正在進行時”的鬥茶場景:畫面上有四個人物,其中前面的兩人顯然是主角,右面一人手中拿着空碗,口中似有評說;左面一人則一手提茶壺,一手擎茶杯,正欲品飲剛剛點好的茶湯;而後面一人正在注水入杯,似乎正欲參加進來;畫中的唯一女子則站在右面那個男人的身後,面前擺着茶爐、水壺等用具,看來象是那男人的“內助”。整個畫面結構緊湊,動感鮮明,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畫中的人物並不是顯貴,而是民間茶人,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宋代鬥茶之風的普及程度。

趙孟頫本是宋朝的宗室,他在宋亡之後入仕元朝,雖身居高位,但故國之思時時不能忘懷。他的一些畫作,描摹的是宋代興盛一時的事物,爲的是曲折地抒發自己對那些一去不復返的人事景物的感懷。有人將這幅<<鬥茶圖>>也歸於此類,我以爲是不無道理的。

說到以“鬥茶”爲題的繪畫作品,有一幅頗爲獨特的作品是不能避而不談的,那就是明代畫家顧炳摹繪的<<鬥茶圖>>。

顧炳字黯然,浙江錢塘人,是明代知名的花鳥畫家。他的這幅<<鬥茶圖>>之所以獨特,是因爲它僅見於顧炳所刻繪的一部<<顧氏畫譜>>中,而書中又特意註明是從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同名畫作上臨摹下來的。然而,無論閻的原作還是顧的臨本卻都湮淪無傳。這就爲畫史留下了一些耐人尋味的謎團:作爲唐代初年的畫家,閻立本有沒有可能繪製這樣一幅<<鬥茶圖>>?“鬥茶”這種民間習俗,是否在唐代就已產生並且開始普及?鑑於歷代畫家都有以自己的或後人的畫作假託前代名家的習俗(應稱爲陋習),那麼,這幅<<鬥茶圖>>會不會也是後人的託名之作呢?

具體說到這幅畫作,也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畫面前排的兩個人物,與我們前文說過的趙孟頫的同名畫作驚人地相似,無論動作、神態,還是手中提的茶壺、端的茶碗,都如出一轍,而左邊男人身後的那個正在斟水的人物,也與趙作形貌略似。這種情況,使人有理由作出一個大膽的推斷:顧炳此畫,很有可能是從趙孟頫的<<鬥茶圖>>衍化而來的;而趙作又顯然是借鑑了宋代劉松年<<茗園賭市圖>>的某些造形特點。至於在他們之前是否還有更早的<<鬥茶圖>>,那就只能留待發現新的證據了。

標籤:趙孟頫 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