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七碗茶歌原文賞析

七碗茶歌原文賞析

七碗茶歌,是一首道德經的歌謠,由道家弟子或道士用真人口傳心授的方式口耳相傳,流傳於中國江南地區,現存的版本較爲流傳的是江蘇省度盡村鎮的版本,該版本比較規範,一共有30句歌詞。

七碗茶歌的前六碗茶是清、煮、剿、泡、衝、漬,最後一碗茶叫做“品”,又稱“品茗”。

歌謠中的“清”、“煮”、“剿”等詞,是茶葉加工過程的基本操作,而“品”則是品茶過程的精髓所在。整首歌謠交代了茶葉加工和品茶過程,同時又藉以反映了道家的思想和文化內涵,使七碗茶歌既成爲道士的日常生活,在文化傳承上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下面是七碗茶歌的全文:

一清兩煮三剿泡,四衝五漬真人好。

六從七品盡世態,八仙九龍翔雲浩。

十變化百千種,千歲萬年常如舊。

天地日月常洗滌,時光流轉又復回。

浩蕩乾坤容一物,融通四海絕千差。

萬物皆以此生長,無爲也獨自光彩。

不煩不惱人間事,不往不來世間事。

朝朝暮暮常招待,隨處啜茶任清怡。

茶園漸行漸細,片片樓臺雲隱映。

人間事物總離合,唯茶裏面自逍遙。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七碗茶詩的原文

《七碗茶詩》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羣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便爲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七碗茶詩》作者盧仝(音tóng〈形〉)(約795~835年),號玉川子,濟源(今河南)人,祖籍范陽(今河北涿縣),唐代詩人。盧仝一生愛茶成癖,被後人尊爲茶中亞聖。

七碗茶歌》是《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最精彩的部分,它寫出了品飲新茶給人的美妙意境:第一碗喉吻潤;第三碗便能讓詩人文字五千卷,揚揚灑灑,神思敏捷;第四碗,平生不平的事都能拋到九霄雲外,表達了茶人超凡脫俗的寬懷;

喝到第七碗時,已兩腋生風,欲乘清風歸去,到人間仙境蓬萊山上。一杯清茶,讓詩人潤喉、除煩、潑墨揮毫,並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

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什麼意思

意思是:豪飲七大碗玉液瓊漿固然滋味無窮,但比不上品一小壺香茗的真情趣。擁有千百條高僧的偈語又如何?參盡枯禪皆不是,還不如放下一切,喝壺茶去。

出自現代趙樸初所作的《吟茶詩》。這首詩本無題,後品詩者題。

原文:

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擴展資料

趙樸初喜愛飲茶,自稱茶蔞子,還經常以茶禪入詩,深得飲茶真趣。

關於這首詩的兩個佛學古典

據典傳,有僧人問雪峯義存禪師:“古人道,路逢達道人,不將語默對,未審將甚麼對?’’禪師答曰:“吃茶去。”

又據傳,有唐代高僧從念禪師,人稱趙州和尚,每次話前總要說“吃茶去”,有兩位僧人至趙州和尚處,和尚問其中一位:“新近曾到此間麼?”,答“曾”,和尚曰:“吃茶去!”。和尚又問另一位僧人:“新近曾到此間麼?”,答“不曾!”,和尚還是曰:“吃茶去!”。

到過的吃茶去,未到過的也吃茶去,憑你今生今世今地今時,在做些甚,要做些甚,還都是空持的偈經,我就喚你“吃茶去”,佛家講的“頓悟”就藏在這句“吃茶去!”

詩中還化用唐代詩人盧仝的“七碗茶”詩意。

原文是: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譯文是:

喝第一碗脣喉都溼潤,喝第二碗去掉了煩悶。第三碗刮幹我的胃腸,最後留下的只有文字五千卷。第四碗後發出了輕汗,平生遇見的不平之事,都從毛孔中向外發散。第五碗骨健又兼身清,第六碗好似通了仙靈。第七碗已經吃不得了,只覺得兩腋下微風吹拂要飛昇。

《七碗茶歌》是《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的第三部分,也是最精彩的部分,一杯清茶,讓詩人潤喉、除煩、潑墨揮毫,並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

寫出了茶之美妙,茶對他來說,不只是一種口腹之飲,茶似乎給他創造了一片廣闊的精神世界,將喝茶提高到了一種非凡的境界,專心的喝茶竟可以不記世俗,拋卻名利,羽化登仙。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吟茶詩

求盧仝<七碗茶歌>全文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喝不得也,徐徐兩腋輕風生。

盧仝好茶成癖,詩風浪漫,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傳唱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七碗茶詩"之吟,最爲膾炙人口:"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 生。……" 茶的功效,和盧仝對茶飲的審美愉悅,在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對茶的領悟,我們達到了何等層次,這首茶歌可以幫助我們衡量,在寄情於茶,融情於茶,忘情於茶中的層次。

人以詩名,詩則又以茶名也。盧仝著有《茶譜》,被世人尊稱爲“茶仙”。盧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廣爲傳頌,並演變爲“喉吻潤、破孤悶、搜枯腸、發輕汗、肌骨清、通仙靈、清風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對盧仝推崇備至,常常將之與“ 茶聖”陸羽相提並論。至今的九里溝還有玉川泉、品茗延壽臺、盧仝茶社等名勝。

七碗茶詩的解釋?

一碗喝下去滋潤了嘴脣和喉嚨;

兩碗下肚打破了孤獨煩悶的心情;

三碗喝下後搜腸刮肚尋章摘句,只記得文字五千卷;

四碗喝下輕微發了些汗,平生經歷的不平事,都向渾身的毛孔發散;

五碗喝下後感覺全身的肌肉和骨頭清爽無比;

六碗下肚感覺飄飄欲仙,通達神靈;

七碗就吃不得了,只覺得兩腋下習習清風徐徐生出。

詩人得茶真味,誇讚飲茶的樂趣和妙用。昔魏文帝曾有詩:“與我一丸朗,光耀有五色,服之四五日,身體生羽翼。”蘇軾卻認爲盧仝的“七碗茶”更神於這“一丸藥”。在詩作中他還多次提到茶能洗“瘴氣”:“若將西庵茶,勸我洗江瘴”“同烹貢茗雪,一洗瘴茅秋”。

所謂“且盡盧仝七碗茶”,說的是一個典故。盧仝,唐代詩人,一生愛茶成癖,其膾炙人口的《七碗茶歌》(《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自唐以來,歷經宋、元、明、清各代,傳唱千年而不衰,至今詩家茶人詠到茶時,仍屢屢吟誦。其中“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更爲後人耳熟能詳,描寫飲七碗茶的不同感覺,步步深入,極爲生動傳神。

七碗茶是怎麼來的?

《七碗茶》是唐代詩人盧仝的七言古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重點的一部分,寫出了品飲新茶給人的美妙意境,廣爲傳頌。

《七碗茶歌》是《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的第三部分,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它寫出了品飲新茶給人的美妙意境:第一碗喉吻潤,第二碗幫人趕走孤悶;第三碗就開始反覆思索,心中只有道了; 第四碗,平生不平的事都能拋到九霄雲外,表達了茶人超凡脫俗的寬懷;喝到第七碗時,已兩腋生風,欲乘清風歸去,到人間仙境蓬萊山上。一杯清茶,讓詩人潤喉、除煩、潑墨揮毫,並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寫出了茶之美妙。茶對他來說,不只是一種口腹之飲,茶似乎給他創造了一片廣闊的精神世界,將喝茶提高到了一種非凡的境界,專心的喝茶竟可以不記世俗,拋卻名利,羽化登仙。百科

唐朝詩人盧仝《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

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這首詩是來自他的《玉川子詩集》的“走筆謝孟諫義寄新茶”,因爲太過精彩,所以把這幾句單 列,單獨成篇,被後人屢屢提及。

盧仝著有《茶譜》,被世人尊稱爲“茶仙”。

盧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廣爲傳頌,並演變爲“喉吻潤、破孤悶、搜枯腸、發輕汗、肌骨清、通仙靈、清風生”的日本茶道。

日本人對盧仝推崇備至,常常將之與“ 茶聖”陸羽相提並論。

國學經典《七碗茶歌》

賞析,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欣賞並分析(詩文等),通過鑑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唐詩人盧仝(公元—835),自號玉川子,范陽(今北京大興)人。愛茶成癖。被後人尊爲茶中亞聖,他寫的《七碗茶詩》(全名爲《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是他在品嚐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後的即興之作,是一首著名的詠茶七言古詩,被世人稱爲茶之千古絕唱。詩中反映封建帝王爲了個人奢欲,當春驚蟄節時,驅使茶農入山採摘至精至好的陽羨名茶的情景;另一方面反映了詩人緊閉柴門,獨自品茶的無限情趣。歷代詩人的詠茶詩很多,但盧仝這首詩堪稱是詠茶詩中最著名的一首,盧仝也因此詩而傳名於世。

  第一部分: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聞道新年入山中,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這一部分,寫的是軍將送來孟諫議的書信與新茶,信中提到:最新的`陽羨茶(陽羨即江蘇宜興,古稱陽羨縣。陽羨茶即陽羨紫筍茶,此茶經陸羽的發現和推薦,自唐肅宗時便正式列爲貢品),每年都要趕在清明節之前送到皇宮,以備宮中“清明宴”之用(“月團”喻指茶餅。用最好、最新、最嫩的茶葉制好封存之後,立即送往皇宮,剩餘的纔是王公貴族享用,作者感慨道:好茶、新茶什麼時候才能到達這些種茶的山人家呢?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麪。

  第二部分: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這是第二部分,是這首詩最精彩的部分,它寫出了品飲新茶給人的美妙意境:第一碗喉吻潤;第二碗破孤悶;第三碗便能讓詩人文字五千卷,揚揚灑灑,神思敏捷;第四碗,平生不平之事都能拋到九宵雲外,表達了茶人超凡脫俗的寬懷……喝到第七碗時,已兩腋生風,欲乘清風歸去,到人間仙境蓬萊山上。一杯清茶,讓詩人潤喉、除煩、潑墨揮毫,並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寫出了茶之美妙。其中從“一碗喉吻潤”到“七碗吃不得,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這一部分,又常被提取吟詠,並被單獨命名爲《七碗茶歌》。

有誰知道盧同的那首膾炙人口的“七碗茶歌”的全部內容?(《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盧仝,自號玉川子。這首詩就是同陸羽《茶經》齊名的玉川茶歌。

全詩可分爲四段,第三段是作者着力之處,也是全詩重點及詩情洋溢之處。第四段忽然轉入爲蒼生請命,轉得乾淨利落,卻仍然保持了第三段以來的飽滿酣暢的氣勢。

頭兩句:送茶軍將的扣門聲,驚醒了他日高三丈時的濃睡。軍將是受孟諫議派遣來送信和新茶的,他帶來了一包白絹密封並加了三道泥印的新茶。讀過信,親手打開包封,並且點視了三百片圓圓的茶餅。密封、加印以見孟諫議之重視與誠摯;開緘、手閱以見作者之珍惜與喜愛。字裏行間流溢兩人的互相尊重與真摯友誼。

第二段寫茶的採摘與焙制,以烘托所贈之茶是珍品。

頭兩句說採茶人的辛苦。三、四句天子要嘗新茶,百花因之不敢先茶樹而開花。接着說帝王的“仁德”之風,使茶樹先萌珠芽,搶在春天之前就抽出了金色的嫩蕊。以上四句,着重渲染珍品的“珍”。以下四句,說象這樣精工焙制、嚴密封裹的珍品,本應是天子王公們享受的,現在竟到這山野人家來了。在最後那個感嘆句裏,既有微諷,也有自嘲。

以上兩段,全用樸素的鋪敘,給人以親切之感。詩中雖然出現了天子、仁風、至尊、王公等字樣,但並無諂媚之容,而在“何事”一句中,卻把自己和他們區別開來,把自己劃入野人羣中。作爲一個安於山林、地位卑微的詩人,他有一種坦直淡泊的胸襟。盧仝一生愛茶成癖。茶對他來說,不只是一種口腹之慾,茶似乎給他創造了一片廣闊的天地,似乎只有在這片天地中,他那顆對人世冷暖的關注之心,才能略有寄託。第三段的七碗茶,就是展現他內心風雲的不平文字。

反關柴門,家無俗客,這是一種極爲單純樸素的精神生活所要求的必要環境。只有在這種環境中,才能擺脫可厭的世俗,過他心靈的生活。紗帽,這裏指一般人用的紗巾之類。紗帽籠頭,自煎茶吃,這種平易淡泊的外觀,並不說明他內心平靜。讀完全詩,纔會見到他內心熾熱的一面。

碧雲,指茶的色澤;風,謂煎茶時的滾沸聲。白花,煎茶時浮起的泡沫。在茶癖的眼裏,煎茶自是一種極美好的享受,這裏也不單純是爲了修飾字面。以下全力以赴寫飲茶,而所飲之茶就象一陣春雨,使他內心世界一片蔥翠。在這裏,他集中了奇特的詩情,並打破了句式的工穩。在文字上作到了“深入淺出”,或說“險入平出”。七碗相連,如珠走阪,氣韻流暢,愈進愈美。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看似淺直,實則沉摯。第三碗進入素食者的枯腸,已不易忍受了,而茶水在腸中搜索的結果,卻只有無用的文字五千卷!似已想入非非了,卻又使人平添無限感慨。

第四碗也是七碗中的要緊處。看他寫來輕易,筆力卻很厚重。心中鬱積,發爲深山狂嘯,使人有在奇癢處着力一搔的快感。

飲茶的快感以致到“吃不得也”的程度,可以說是匪夷所思了。這,雖也容或有之,但也應該說這是對孟諫議這位飲茶知音所送珍品的最高讚譽。同時,從結構上說,作者也要用這第七碗茶所造成的飄飄欲仙的感覺,轉入下文爲蒼生請命的更明確的思想。這是詩中“針線”,看他把轉折處連縫得多麼熨貼。

蓬萊山是海上仙山。盧仝自擬爲暫被謫落人間的仙人,現在想借七碗茶所引起的想象中的清風,返回蓬萊。因爲那些高高在上的羣仙,哪知下界億萬蒼生的死活,所以想回蓬萊山,替孟諫議這位朝廷的言官去問一下下界蒼生的事,問一問他們究竟何時才能夠得到蘇息的機會!

這首詩寫得揮灑自如,宛然毫不費力,從構思、語言、描繪到誇飾,都恰到好處,能於酣暢中求嚴緊,有節制,盧仝那種特有的別緻的風格,獲得完美的表現。

茶中亞聖盧仝與他的七碗茶歌(茶仙盧仝七碗茶歌賞析)

盧仝簡介

盧仝(約795-835),唐代詩人,漢族,初唐四傑盧照鄰嫡系子孫。

出生地河南濟源市武山鎮思禮村,祖籍范陽,河北省涿州市。早年隱少室山,後遷居洛陽。

自號玉川子,破屋數間,圖書滿架,終日苦哦,鄰僧贈米;刻苦讀書,博覽經史,工詩精文,不願仕進,被尊稱爲“茶仙”。

性格“高古介僻,所見不凡近”,狷介類孟郊;雄豪之氣近韓愈。韓孟詩派重要人物。835年十一月,死於甘露之變。


盧仝生平經歷

盧仝少有才名,未滿20歲便隱居嵩山少室山,不願仕進。家中貧困,只有圖書堆積滿室。後卜居洛陽,只有破屋數間,一奴長鬚,不裹頭,一婢赤腳,老而無齒,家中僅靠鄰僧送米度日。

盧仝爲人清正耿直,朝廷曾兩度禮遇要起用他爲諫議大夫,均不就。盧全曾經被惡少恐嚇,向韓愈訴說,韓愈要爲他評理,盧仝考慮到不法之人會恨韓愈,不想再追究此事,韓愈更加佩服他的度量。曾作《月蝕詩》諷刺當時宦官專權,受到韓愈稱讚,但其他很多人都很不滿。

等到甘露之變時,盧仝恰巧與宰相王涯的幾位幕僚在相府的書館中吃飯,於是留宿在此,吏卒祕密行捕,盧仝說:“我是盧山人,和大家沒有結怨,有什麼罪?”官吏說:“既然是山人,來宰相的宅院,難道不是有罪嗎?”

倉促忙亂中自己也不能辯解清楚,竟然一同遭受了甘露之禍,被牽連誅殺。

盧仝年老沒有頭髮,太監就在他的腦後訂個釘子。先前盧仝生個兒子取名“添丁”,人們認爲是中了預示吉凶的讖語。

據清乾隆年間蕭應植等所撰《濟源縣誌》載:在縣西北十二里武山頭有“盧仝墓”,山上還有盧仝當年汲水烹茶的“玉川泉”。好友賈島有《哭盧仝》詩:“平生四十年,惟着白布衣。”


盧仝的“七碗茶歌”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聞道新年入山裏,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麪。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羣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爲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七碗茶(申時茶)

申時(15點-17點)天氣肅降,地氣升騰,於地表交匯,正是練氣化神之吉時,彼時,也是人體膀胱經運行最快速的時候,頭頂百會穴和腳底涌泉穴都會打開。此時,正襟危坐,上承天陰,下汲地陽,隨着茶會主持人吟誦的《新七碗茶歌》,分飲七杯活茶。

七碗茶會在飲茶之前要調息靜心,在飲茶過程中閉目止語,感受茶氣在體內遊走。飲用七杯活茶,三刻時間內,保持與自己身體、感覺、意識的鏈接,達到中正平和,禪定自若的狀態。

追求的是茶和人的身體之間的內在連接。它其實是本源的迴歸,迴歸到它最初的用途——爲身體排除掉多餘的、有害的物質。迴歸茶滿足身體健康的「自然」功用。喝的是茶本身最根本的天然功用,通過喝茶把身體多餘不需要的東西帶出體外,通過喝茶構建起茶和人體健康之間的內在關聯,通過喝茶讓身體變得更加的乾淨,通暢。

《七碗茶歌》出自唐代詩人盧仝(tong)的七言古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寫出了品茶給人的美妙意境,廣爲傳頌。後經過老子學院張三愚老師的創新與改變,形成了《新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文思涌,洋洋灑灑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舊貌換新顏

六碗通仙靈,只羨茶人不羨仙,

七碗罷罷罷,此碗過後,直叫新我替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