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蒙頂山茶文化介紹簡短

蒙頂山茶文化介紹簡短

蒙頂山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的蒙頂山茶區。這裏有着美麗壯觀的山巒和豐富的茶園資源,是中國著名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之一。蒙頂山所產的“黃山毛峯”、“雲霧茶”、“頂茶”等優質茶葉享譽全球,被譽爲“霧茶之冠”。蒙頂山茶文化強調茶文化的歷史、文化、品質、價值、審美等多重含義,注重茶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蒙頂山地區有哪些茶文化景點?當地的茶爲何如此出名?

天下第一壺、蒙頂茶道、山間茶園都是當地重要的茶文化景點。當地古茶樹衆多,氣候溫和溼潤,全年雲霧繚繞,有豐富的負氧離子,特別適合茶樹生長出產的茶葉,質量特別好製茶工藝高超,所以當地的茶很有名。

天下第一壺是蒙頂山地區最有名的茶文化景點,到達這個景區的大門口就能看到這個景觀,它是一個巨大的大茶湖,所有去這裏旅遊的人都想在這裏打卡拍照,它也是這個景區的標誌性景觀。這個茶壺高度超過9米,直徑長達16米,爾湖中的水會源源不斷地流到茶杯中,形成落差超過50米的瀑布,景色極爲壯觀。

蒙頂茶道也是與茶文有關的文化景點,景區內有一個觀景平臺,天氣好的時候,登上觀景平臺,能把逝去的景色盡收眼底,在那裏還可以扎帳篷看日出,登上山頂以後,則可以體會那裏獨有的茶道,可以看到精彩的功夫茶表演,不過當地的功夫茶與其他地方的公共茶表演不同,它分爲兩派,一文一武,一動一靜。在表演的時候融入了蟬翼,更結合了武術,星源流水讓人感覺驚豔。

大片的茶園也是蒙頂山與茶文化相關的重要景點,這個景區有豐富多元的茶文化,人們在那裏不但能用嘴品茶,還可以用眼觀察,更可以親手去採茶,整個山區遍佈茶園,到達景區後可以租賃當地的採茶服裝,帶上斗笠就可以近距離的,接觸茶樹去茶園中採茶,還可以參觀當地的製茶工廠,瞭解茶葉生茶的過程。

蒙頂山地區的茶葉出名不單,因爲它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地,更因爲它是植茶始祖吳理真的故里。這個地方不單有大片的茶園,更擁有數不盡的古老茶樹,森林覆蓋率高達98%以上,當地環境特別適合茶樹生長,每年採集的茶葉都是茶中精品,用傳統工藝加工以後上市出售,色香味俱全,那幽幽的茶香讓無數人爲之陶醉。

蒙頂茶的茶葉文化

文化特徵

雅州舊八景有句日:“蒙頂仙山石芽茶。”有一幅清朝《蒙山全景圖》真跡的圖題赫然4個大字:“蒙頂仙茶”。圖頂部有文日:“貢茶園甘露井甘露石室俱在絕頂五峯之心。”神聖仙氣乃蒙頂茶文化之首要特徵。

文化標誌

“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出自元代文人李德載《贈茶肆》(中呂·喜春來)曲:“蒙山頂上春來早,揚子江心水位高。陶家學士更。應笑倒,銷金帳,飲羊羔。”而今,這兩句詩已成了蒙頂茶文化的標誌:在館名雅緻的茶館,常見“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的楹聯;有關蒙茶仙姑與茶祖吳理真的民間傳說故事很多,以他們茶緣姻緣爲主題的作品相繼問世;還有一些高雅的茶藝表演。

茶藝文化

指蒙頂山“禪茶”中所獨創的十八道獻茶技藝。 相傳,“龍行十八式”茶技是北宋高僧禪惠大師在蒙頂山結廬清修時所創。過去,作爲僧人修行的一門功課,“龍行十八式”茶藝只在蒙頂山僧人中流傳,直到清代才逐漸傳入民間。 創下融茶道、武術、舞蹈、禪學、易理爲一體的茶技——蒙頂派“龍行十八式”。佛教文化和茶文化的水融,更奠定了蒙山作爲世界茶文化聖山的至尊地位。

詩詞

《辨物小志》——陳絳

《謝人寄蒙頂茶》——北宋畫家文同

《琴茶》——白居易

《蒙山白雲岩茶》——黎陽王

創始傳說

當地關於蒙頂茶創始的傳說:“昔普惠大師生於西漢,姓吳氏,掛錫蒙頂之上清峯中,鑿井一口,植茶數株,此舊碑圖經所載,爲蒙山茶之始矣。

清雍正《四川通志》也記載了這一傳說:“名山縣蒙山上清峯甘露井側產茶,葉厚而圓,色紫赤,味略苦。春末夏初始發,苔蘚庇之,陰雲覆焉。相傳甘露大師自嶺表攜靈茗播五頂。

民間傳說

相傳,很古的時候,青衣江有條仙魚,經過千年,成了一個美麗的仙女。仙女扮成村姑,在蒙山玩耍,拾到幾顆茶籽,這裏正巧碰見一個採花的青年,名叫吳理真,兩人一見鍾情。魚仙掏出茶籽,贈送給吳理真,訂了終身,相約在來年茶籽發芽時,魚仙就前來和理真成親。魚仙走後,吳理真就將茶籽種在蒙山頂上。第二年春天,茶籽發芽了,魚仙出現了,兩人成親之後,相親相愛,共同勞作,培育茶苗。魚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紗拋向空中,頓時白霧瀰漫,籠罩了蒙山頂,滋潤着茶苗, 茶樹越長越旺。魚仙生下一兒一女,每年採茶製茶,生活倒也美滿。但好景不長,魚仙偷離水晶宮,私與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發現了。河神下令魚仙立即回宮。天命難違,無奈何,魚仙只得忍痛離去。臨走前,囑咐兒女要幫父親培植好滿山茶樹,並把那塊能變雲化霧的白紗留下,讓它永遠籠罩蒙山,滋潤茶樹。吳理真一生種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魚仙,最終投入古井而逝。後來有個皇帝,因吳理真種茶有功,追封他爲“甘露普慧妙濟禪師”。蒙頂茶因此世代相傳,朝朝進貢。貢茶一到,皇帝便下令派專人去揚子江取水,取水人要淨身焚香,午夜駕小船至江心,用錫壺沉入江底,灌滿江水,快馬送到京城,煮沸衝沏那珍貴的蒙頂茶,先祭先皇列祖列宗,然後與朝臣分享香醇的清茶。

蒙頂山茶文化的歷史

“揚子江心水,蒙頂山上茶。”這是中國最有名的一對茶聯,代表着中國茶的最好品質和最高境界,是茶中珍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封建時代,最好的東西總是進貢給皇室。作爲茶中珍品的蒙頂茶,從唐代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起,就開始了一千多年的貢茶史。

唐代《元和郡縣誌》載:“蒙山在縣南十里,今每歲貢茶,爲蜀之最。”

宋代《宣和北苑貢茶錄》 ,當年蒙頂山進貢的兩種名茶“萬春銀葉”和“玉葉長春”就榜上有名。

清代《隴蜀餘聞》記載:“每茶時,葉生,智矩寺僧輒報有司往視,籍記其葉之多少,採製才得數錢許。明時貢京師僅一錢有奇。”

蒙頂貢茶從唐至清,一千多年裏歲歲入宮,年年進貢,以供皇室“清明會”祭天祀祖之用。這種專用茶採自茶祖吳理真種下的七株仙茶。到清代時,蒙頂五峯被闢爲禁地,七株仙茶被石欄圍起來,闢爲“皇茶園”,至今留存。

蒙頂茶特點介紹蒙頂茶品牌種類有哪些

蒙頂茶具有很好的功效,經常飲用蒙頂茶,可以安神定心,消暑祛熱,所以蒙頂茶不僅製作過程特別,也是無熱量的天然健康飲料哦!下面就跟着小編一起來看看蒙頂茶特點及蒙頂茶品牌種類有哪些。

蒙頂山茶的特點

一、蒙頂山茶的特點

特點:葉細而長,淺綠油潤,泡出的茶湯黃而微碧、清澈明亮、香磬高爽。甘醇甘鮮。蒙頂山茶在1959年被列入全國十大名茶之一,在國內外市場享有盛譽。

二、蒙頂山茶品牌種類

蒙頂甘露屬歷史名茶。是中國古老的名茶,被尊爲“茶中故舊”。甘露在梵語是“念祖”之意;相傳蒙山種茶始於西漢末年時,名山人吳理真親手種七株茶於上清峯,靈茗之種,植於五峯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滅,迥異尋常。這是我國人工種茶早的文字記載。蒙頂甘露爲中國十大名茶、中國名優綠茶、捲曲型綠茶的代表。蒙頂甘露目前爲中國“國禮茶”,在我國外事活動中,深得國外嘉賓的喜愛。

蒙頂山茶品牌種類

1、四川蒙頂毛峯是細嫩烘青的統稱。指綠茶初制中形成條索細緊,露茸毫的嫩烘青。在小葉種地區制的毛峯,外形細緊,茸毫披露,顯芽鋒,湯色明亮,香氣清高,滋味醇爽,葉底嫩綠明亮;大葉種制的,外形較肥壯,顯露毫尖,色澤較黃或暗綠,香味較厚實。

2、四川蒙頂黃芽爲中國十大名茶,至今還在保留悶黃工藝的黃芽茶。特級蒙頂黃芽茶青採用明前全芽頭製作、每市斤幹茶需要4萬—5萬個芽頭。蒙頂黃芽做工精細,採用傳統炒悶結合的工藝,採用嫩芽殺青,草紙包裹置竈邊上保溫變黃,讓茶青在溼熱的環境下自然發酵,然後做型,再包黃烘乾。口感鮮醇甘爽。

3、四川蒙頂石花爲中國十大名茶、中國名優綠茶、扁形綠茶的代表、中國早出現的扁形茶。特級石花茶青採用明前全芽頭製作、每市斤幹茶需要4萬—5萬個芽頭。現在蒙頂山石花的製法工藝沿用唐宋時期的“三炒三晾”製法。此茶產於蒙頂,故名蒙頂石花。

蒙頂山茶種類

4、四川蒙頂山飄雪是一種花茶,用茉莉花和上好的綠茶窨制而成採花時間在晴日午後,挑雪白晶瑩、含苞待放的花蕾,感在開放前擇花,使茶葉趁鮮搶香,再以手工精心窨制。花,色麗形美,纔敢展露在茶客面前。看那葉似鵲嘴,形如秀柳,湯呈青綠,清澈得葉片可數。

5、四川蒙頂紅芽是在我國傳統歷史名茶蒙山茶的基礎上的結合現代工藝而產生的創新名茶,採用蒙山茶區明前優質高山茶青,所製出的紅茶具有特殊的“蒙頂香”,蒙頂紅芽的採摘要求極高,要求採用明前的全芽頭製作,每斤幹茶需要大約5萬-6萬個芽頭。蒙頂紅芽其外形黑黃相間,烏黑之中透着金黃,顯毫香高。

蒙頂山茶品牌

蒙頂茶是漢族傳統綠茶,產於四川蒙山。相傳2000多年前,僧人吳理真在上清峯栽了七株茶樹,久飲此茶,有益脾胃,能延年益壽,故有“仙茶”之譽。希望小編介紹的蒙頂山茶的特點及蒙頂山茶品牌種類對大家選購蒙頂茶有所幫助!更多裝修攻略詳情,請繼續關注。

蒙頂山風景區介紹蒙頂山旅遊景點攻略

對於這處蒙頂山景區,是一處有着深厚茶文化的旅遊景區的,其內大家可以觀賞着這裏的茶園景色,也可以去品茶,周圍景色更是豐富,也是一處旅遊度假的好地方,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走進這處美麗的蒙頂山景區吧!

蒙頂山風景區介紹

對於這處蒙頂山,一直都有着仙茶故鄉的美譽的,也被譽爲是一處世界茶文化聖山,據說在西漢時期,茶祖吳理就在這裏開始種植着茶樹了。

後來從唐代到清朝末期的時候,這裏還是一處皇家茶園,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這裏的茶更是備受當時的人們喜愛着,比如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傾倒億萬茶客,佛經“蒙山施食儀規”供佛用“蒙山雀舌茶”都是來源於這裏的。

這處蒙頂山,山體全長十公里左右,其中最高峯爲上清峯,海拔一千四百五十六米,這裏常年都是煙雨濛濛的天氣,因此一直都是雨霧瀰漫的景色,大家來這裏也注意一下雨天的氣候。

整個山勢,北高南低,東北到西南這樣分佈,這裏的種植茶樹的歷史已經有着兩千多年了,一直被譽爲是“仙茶”,其周圍景色優美,竹林清幽,溪水潺潺,各個農舍安靜的在這裏修建着,很是充滿着世外桃源的風格。

另外在景區內還有着古剎永興寺、天蓋寺、千佛寺、淨居庵等寺廟,古色古香,環境清幽,充滿着古韻。

蒙頂山旅遊景點攻略

推薦參觀路線

蒙頂山風景區→智炬寺→永興寺→甘泉石室→蒙頂石牌坊→石筍→天蓋寺→皇茶園→古蒙泉→紅軍紀念館→天梯古道→百丈湖景區。

通信

蒙頂山旅遊區位於雅安名山縣,成都新南門車站有車發往名山縣,行程120公里,到達蒙頂山景區打的花費在五元左右。

這處蒙頂山風景區,主要是以茶業爲主,景區內有着大批的茶園,還有着豐富的自然景色,山水相依,很是不錯的,對於這裏的旅遊,大家也一定很是喜歡的!

蒙頂山茶是哪裏的特產

蒙頂山茶爲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地域範圍

四川省名山縣蒙頂山鎮等20個鄉鎮,以及雅安雨城區地處蒙山的碧峯峽鎮、隴西鄉2個鄉鎮。

特定品質

原料採自"仙茶之鄉"——四川雅安名山縣蒙頂山區之春分節氣前早春單芽,由於茶區雨多、霧多、雲多三大特點。在此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中,茶樹生長繁茂,茶芽鮮嫩,持嫩性強,並經歷史傳統手工工藝精製而成,從而形成了此極品蒙頂黃芽的獨特品質,茶芽外形勻整,扁平挺直,色澤黃潤,全毫顯露;湯色黃亮透碧,甜香鮮嫩,甘醇鮮爽;葉底全芽嫩黃。

文化典故

《尚書》所謂“蔡蒙旅平者,蒙山也,在雅州,凡蜀茶盡出於此。”蒙頂種植茶樹早在西漢甘露年間(公元前53年)縣人吳理真親手將七株“靈茗之種,植於五峯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滅,迥異尋常”。這是我國人工種茶最早的文字記載。享有“仙茶”之譽的蒙頂茶,以它獨特的品質,精湛的制藝,娟秀的外形,悠久的歷史,燦爛的茶文化而蜚聲中外,載譽史冊。《雲南記》說:“名山具出茶,有山曰蒙山,聯延數十里,在縣西南。古詩云:“蒙山之巔多秀嶺,不生惡草生淑茗”。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現在,吳理真種茶遺址——皇茶園、汲水澆茶的古蒙泉、結廬休息的甘露石室、河神之女採茶仙姑的雕像,正吸引着衆多旅遊者前往參觀,駐足憑弔。世界茶文化發源地蒙頂山茶,隨着南北絲綢之路走向五洲四海。“名山之茶美於蒙,蒙頂又美之”。蒙頂茶之所以爲世獨珍,不僅因爲它具有優良的品質,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而且制藝特別精良。“蒙山有茶,受全陽氣,其茶芳香,爲天下稱道。”遠在東漢,已有“雷鳴茶”、“吉祥蕊”、“聖揚花”等茶問世。“蒙頂茶味甘而清,色黃而碧,酌杯中,香雲冪覆,久凝不散。”唐代是蒙頂茶發展的黃金時期,天寶元年(742年)入貢皇室,從此名播神州。當時進貢長安的散茶類有雷鳴、霧鍾、雀舌、鳥嘴、白毫等,緊壓茶類有龍團、鳳餅。憲宗時,蒙頂茶已成爲進貢最多的一種,《元和郡縣誌》載:“蒙山在縣西十里,今每歲貢茶,爲蜀之最”。蒙頂茶因入貢京華而譽滿天下後,達官貴人不惜重金爭相購買,身價百倍,昂貴異常。“蜀茶得名蒙頂,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因此,當時名山農民種茶的積極性受到極大刺激。“以是蒙山先後之人競栽茶,以規厚利,不數十年間,遂斯安草市,歲出千、萬斤。”可謂盛況空前。唐代,中日經濟文化交流頻繁,日本從公元630-894年間,派出大批遣唐使來中國學習、經濟、語言文字、佛教文化、生產技術、建築藝術等,前後共13次,每次多達數百人,包括大使、副使、留學生、留僧以及隨員。文宗開成五年(840年)留學僧慈覺大師圓仁學習期滿,從長安回日本,唐皇李昂向他饋贈的禮物中,即有“蒙頂茶二斤,團茶一串。”此時,蒙頂茶不僅在國內享有很高聲譽,而且已作爲國家級禮茶,飄洋過海傳到國外。如果說唐代開創了蒙頂茶發展的黃金時期,那麼,宋代則是蒙頂茶和名山邊茶發展的極盛時期。蒙頂茶的質量有很大提高,製茶技藝進一步完善,創制出萬春銀葉、玉葉長春等貢品。那時,四川茶葉產量居全國第一,名山茶葉產量又居四川之首。從宋神宗元豐初年起,近百年中,名山茶葉產量常在一百萬公斤左右。名山茶葉成爲西南、西北地區少數民族所特別喜愛、適合他們飲用的“邊茶”,特詔“專以雅州名山茶易馬,不得他用。”並“立爲永法”。名山茶葉成爲歷代王朝與藏族、回鶻等族進行茶馬貿易的專用商品,成爲漢族人民同藏族、回鶻等族人民增強、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蒙頂茶自唐以來,一千多年中歲歲進貢,年年送京,直至除舊革新。解放後,蒙頂名茶得到應有的恢復和發展,蒙山茶場運用現代製茶技藝,按照古傳貢茶的特點,恢復石花、黃芽、甘露、萬春銀葉、玉葉長春等名茶生產。上世紀80年代,又創制春露、春眉等名茶。蒙頂名茶多次被評爲國家、省優、部優產品,前3種名茶已作爲國家級禮茶。近10年來,蒙頂名茶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產量增長,質量提高,不僅爲國內人民所喜愛,而且躋身於國際市場,深受美國、日本、泰國、瑞士、斯里蘭卡等國人民青睞。香港《文匯報》曾以“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爲題,報道蒙頂茶“不愧爲實至名歸之茶中極品”。

蒙頂山茶的蒙頂山茶的歷史發展

1958 年 名山縣委按照毛關於“蒙頂茶要發展,要和羣衆見面”的指示,組織800餘人上蒙頂山開荒種茶。並以淨居庵爲場部,建立了茶葉培植場。 1959年 “蒙頂甘露”被列爲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1963年 成立“四川省國營蒙山茶場”。 1979年 國營蒙山茶場李家光等人在蒙頂山中部海拔1400米處柴山崗婁子巖,發現四株千年古茶樹。 1981年 “蒙頂”商標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 2003年 “蒙山茶場”改製爲“四川省蒙頂皇茶茶業有限責任公司”。 2004年 《世界茶文化蒙頂山宣言》在蒙頂山發表,明確了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世界茶文明的發祥地,確立了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聖山的地位。 2012年12月31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公佈認定2012年度中國馳名商標,名山縣“蒙頂山茶”證明商標順利通過認定,成爲四川省首個茶葉類地理標誌類馳名商標,雅安首個農產品類馳名商標。[1]

蒙頂山名茶“蒙頂甘露”

蒙頂山,全世界公認的茶文化發源地。

蒙頂茶栽培,始於西漢,距今已有二千年的 歷史 ,其中“蒙頂甘露”爲貢品,古時供歷代皇帝享用。

蒙頂山有上清、菱角、毗羅、井泉、甘露等五頂,亦稱五峯,“蒙頂甘露”因此得名。

蒙頂山既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更是中國茶葉最早發祥地,名山名茶相得益彰。

蒙頂山有上萬畝核心保護區,裏面都是種植的高品質的茶葉,茶香四溢。

蒙頂甘露是捲曲型綠茶的代表。鮮葉經“三炒三揉”的古老工藝製作而成,成品茶的條索纖細,捲曲的很勻稱,色澤嫩綠,有一層白絨絨的白毫,內質香醇,一打開茶葉包裝,會有一股幽幽的香氣襲來,讓人神清氣爽。

蒙頂甘露沖泡之後,湯色杏綠,清澈明亮,毫無雜質,唯有銀毫於水中若隱若現,茶湯透出陣陣馥郁的嫩香。每顆芽葉充分吸收水分後,飽滿完整,呈現嫩黃明亮的色澤,外形秀麗勻整、成朵。

優質的蒙頂甘露茶正如其名字一樣,入口彷彿甘露一般清甜,沒有青澀味,滋味鮮嫩醇爽,口感濃郁回甜,帶有馥郁清爽的嫩香。飲後舌底生津,喉嚨回甘,齒頰留香,茶香、茶味,沁人心脾。

世界茶文明的發祥地——蒙頂山

        我和家人都喜歡喝茶,所以,茶文明之發祥地蒙頂山不能不去,於是,蒙頂山成爲我和家人一去再去之地。

        時值明前茶採摘時節,想起了數次去蒙頂山的事。

        第一次來到蒙頂山,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是在2005年;第二次到蒙頂山是2013年;再次來到蒙頂山,又過了5年時間。

        那時的山下,鄉土氣息撩人心扉——

        那時的茶山,相當完美、青翠——

        那時的山道,往山上背貨物和建築材料的民工,相當幸苦——

那時的蒙頂山生機勃勃,真是“病樹前頭萬木春”啊——

…………

        蒙頂山風景區是世界茶文明的發祥地,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由於蒙頂山的海拔高度、土壤、氣候等最適合茶葉的生長,因此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蒙頂山茶祖師吳理真開始在蒙頂山馴化栽種野生茶樹,開始了人工種茶的歷史。

        上山的道路修得非常好,已至讓我們忘記了當年上山的情形。不過那個大茶壺,還是高調地挺立在山頭。

        60歲以上,門票半價30元;上山纜車15元(本欲像前次那樣爬山,但還是小心爲妙)。在纜車上可見山坡滿滿地種了一壟壟茶樹,時值8月,採摘季節早已過,少有見到茶農在茶園。

        可是上次來時不是這樣,明前正時,茶農們忙碌着哩。

        雖說腿腳不濟乘纜車上山步行下山,但記錄的順序還得以步行上山線路始:

        在民間,蒙山茶歷來被看作祛疾去病的神來之物。因此,歷史悠久的蒙頂茶被稱爲"仙茶",蒙頂山被譽爲"仙茶故鄉"。

        想起上次正當採春茶時,農家樂提供了體驗採茶的項目呢。

        好像是在一個週末,驅車兩小時,到了雅安名山蒙頂山。也是在電視上聽說了可以體驗採茶,且多年沒有去過了,趁天氣棒棒的,一家人興致勃勃地前去。

        青青的山,到處都是種的茶。在隨便一個農家裏吃飯,都可以免費到茶園裏採茶,農家還可以幫你窨制。

        算是個體驗吧,我自己把採摘的嫩茶葉尖,涼曬了一下,再在鍋裏用手不斷拔弄着烘乾(看過蒙頂山的茶農和杭州西湖的做茶師傅們窨制過茶),用70度的開水一衝泡,呷上一口,還不錯呢。雖說不是“揚子江中水”,但真是“蒙頂山上茶”哩。這是後話。

        上山的路(此時我們正“爽快”地下山,其實下山真地也很不易,腳軟得……)很陡,且石梯不整。

    前一次確實是這樣上山的。

        沿山有神廟。不過這些廟宇,震後經年,已見敗落。

        上次來時,這處廟宇可不是這樣的,甘露寺香火正旺,芍藥花開得正歡:

        山道幽幽,苔葉青青,不採路人嗡嗡涌過。

        一路向上,便可鑑盡蒙頂山全景,若遇夏秋季節,便可見到山下雲海。

        歇息時,人人都感覺身心愜意呢。據測,蒙頂山負氧離子含量常年達到1.2萬個/cn3,是戶外登山活動、休閒、度假、養生的最佳場所。

        上山纜車站的高度,就是蒙頂山正廟——天蓋寺。

        在人們的印象中,寺廟是佛教文化的表現,裏面供奉的大都是佛像,但在蒙頂山最大的寺廟——天蓋寺,供奉的卻是蒙頂山茶祖吳理真。天蓋寺傳說是吳理真結廬種茶的地方,三國時始建,後毀於戰亂,南宋淳熙時由佛教徒重建,明清時曾多次補修。

        據《四川通志》載,“邑之寺院唯此爲古”。天蓋寺之名緣於女媧補天的傳說,相傳女媧煉五彩石以補蒼天,至蒙頂山上空時,元氣耗盡,身融大地,留一漏斗,甘露常瀝,故有“漏雨蜀天,中心蒙山”之說。在此修廟,意指“漏天之蓋”。現存殿宇乃明清舊物,主殿——茶神殿有吳理真大師全身座像。

        寺廟內可敬香拜神,也可品茗休憩,觀賞參天古樹銀杏。

        天蓋寺四周環繞10多株千年古銀杏,參天蔽日,蒼秀勃鬱,據傳這些銀杏是吳理真親手所植,距今已兩千多年。

        這個地方當年還有茶藝表演:

        題外話,在蒙頂西側山腰,還有一座海拔1000米的永興寺。寺廟依山向水,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山門石雕,有九龍蟠繞,透雕"永興古寺",有麒麟浮雕一對。大雄殿爲重檐懸山式,石樓三間,面闊12米,柱、樑、壁、樓等皆爲全石結構,氣勢凝重。寺周有清劍南觀察使黃雲鵠詩碑、告諭、楹聯等石刻十多幅。寺內植有七心茶花和紅、白玉蘭等珍稀花木,其中一株紅杜鵑,植於明代,春末夏初,花朵滿枝。

        穿過廟殿繼續上山(當然,纜車到達的一方,一般都不是山頂),可達大殿屋脊高度,可見碑林,其中學恭甲子秋所寫“楊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最爲醒目。

        碑廊後面,有一棵的千年茶樹王,據專家測定樹齡在1000年以上。這是一株野生灌木型古茶樹,樹高3.5米,樹幅2.54米,主幹處離地面直徑13釐米,葉長17釐米,葉寬7.3釐米,葉脈810對,一共9株,屬大葉種茶樹。

        陰陽石牌坊前有一石屏風,牌坊和屏風均建造於明代天啓二年(1622年)。屏風上的麒麟浮雕,頭頂遼闊雲天,足踏翻滾海水,是蒙頂山的一大奇觀。牌坊爲三開門佈局,之所以稱“陰陽石牌坊”,那是因爲牌坊右門上方的雙獅戲球浮雕常年爲幹,而左門上方的雙鳳朝陽浮雕和中門上方的龍鳳呈祥浮雕則常年爲溼。牌坊正面橫額爲“西來法沬”、“一瓢甘露”、“蒙露聚龍”,字體古樸遒勁,這三幅題句,融合了儒、釋、道三教的精髓。

        屏風背面是仿唐代袁天罡的陰陽圖。

        牌坊後面的神道兩旁是順石梯而建的飛龍浮雕,這兩條飛龍守護的是這裏的龍泉古井。

        古井又名蒙泉井、甘露井,石欄鐫刻二龍戲珠,據說這裏是甘露大師(吳理真)種茶時汲水處,縣誌載“井內鬥水,雨不盈、旱不涸,口蓋之以石,取此井水烹茶則有異香。若擅自揭取,須晴日,即時大雨。”此泉名在惠泉(天下第二泉)之上。

        唐宋時期是蒙山茶的極盛時期。從唐玄宗天寶元年(724年)蒙頂茶被列爲貢品,作爲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專用品,一直沿襲到清代,歷經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間斷。這種專用茶採自茶祖吳理真種下的七株仙茶。到清代時,蒙頂五峯被闢爲禁地,七株仙茶被石欄圍起來,闢爲“皇茶園”,至今留存。

        皇茶園坐落於蒙頂主峯的五個小山頭之中,因周圍山峯形似蓮花,皇茶園正落於蓮心而成"風水寶地",漢代甘露大師吳理真植"靈茗之種"七株於此。 唐宋時是蒙頂山茶的極盛時期。唐玄宗天寶元年(724年),蒙頂山茶被列爲貢品,每歲在(七株仙上)採貢360葉,天子祭天及祭太廟用之,稱正貢;皇帝享用的稱副貢,在五峯間採擷;王公大臣享用的稱陪貢,在五峯之下采擷。蒙頂茶自唐至清“年年歲歲,皆爲貢品”,歷經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間斷,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吳理真被稱爲蒙山茶祖師,宋孝宗還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封吳理真爲“甘露普惠妙濟大師”,並把他手植七株仙的地方封爲“皇茶園”。園以石欄圍繞,正面雙扇石門,兩側有"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石刻楹聯,橫額書"皇茶園"。

        “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這幅對聯最早出自元代李德載的一首小曲《蒙山頂上春光早》,曲中說:“蒙山頂上春光早,揚子江心水味高。”這裏的”江心水“指的是位於江蘇鎮江金山的中泠泉,中泠泉在張又新的《煎茶水記》中被評爲“天下第一泉”。後來在流傳的過程中,“江心水”被傳成了“江中水”。

        皇茶園上是蒙頂山的最高處——玉女峯,峯上有蒙茶仙姑、甘露石屋。這位仙姑據說是青衣江河神的女兒玉葉仙子,她來到蒙頂山,與吳理愛,河神知道後大發雷霆,堅決不同意兩人相愛,並採取了種種手段,活活拆散了他們,帶走了玉葉仙子。最後,玉葉仙子逃出了河神府,來到蒙頂山化作一座山峯,與吳理伴。

        甘露石屋位於皇茶園左側甘露峯,又名蒙頂石殿,石門、石柱、石室、石樑,爲雙檐歇山式全石結構建築,面積爲12平方米。石柱、石殿、石斗拱、石屋面,漏光不漏雨, 建築風格 甚爲獨到。相傳此屋爲漢時吳理真在蒙頂山種茶時休憩之所,明嘉靖十九年由僧洪音立石室作憑弔祭祀之用,並題“蒙山勝景”於石門之上,左右對聯曰:“突兀危峯昭禹跡,蓬贏佳境自天成”。

        從天蓋寺可乘索道下山,也可從天梯下到禹王宮。天梯1436階,陡峭矗立。相傳大禹治水成功之後,曾率衆經此道登蒙頂旅祭,故蒙頂山自古就有“禹貢蒙山”、“華夏始祖祭天第一山”的美譽。

蒙頂山茶的介紹

蒙頂山茶,亦稱“蒙頂茶”,屬於綠茶類,因產於四川名山縣蒙山之頂,故名“蒙頂山茶”。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蒙頂甘露,這種茶緊卷多毫,色澤翠綠,鮮嫩油潤、香氣清雅,味醇而甘;沖泡後湯色綠黃,透明清亮,飲之清香爽口,沏二遍水時,越發鮮醇,齒頰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