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大佛小鉢

大佛小鉢

大佛小鉢是一個成語,意爲形容大事小事都看得開,不會爲小事而執着困擾的人。

該成語的出處來自於佛教故事中的一個故事:一位高僧到洛陽城內化緣,路過一戶人家門口,赫然見一隻小鉢摔碎在地,主人急得欲哭無淚,高僧淡然而過,望而而已,主人試圖勸解:“佛陀教人不可貪着,怎麼你看也不管是個小心腸呢?”高僧聽後微笑回答:“小鉢底下還有四巨無霸呢!”意思是不管大小,都看得開,不會被小事情干擾。後來這就成爲了“大佛小鉢”這個成語的來源。

這個成語比喻心胸寬廣、不計較小事,能放下歷史包袱和生活瑣事,讓人感受到一種超然的自在。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大佛小鉢摘下眼鏡哪一話

大佛小鉢摘下眼鏡是第80話。

燃燈佛祖號稱三界第一仙,他到底有多厲害?

燃燈佛祖雖然是號稱三界第一仙,但是之所以這樣稱呼是因爲他的資歷無人能及,一個人就經過了千秋萬代的時光,回頭換來了這無人逾越的輩分,就連如來佛祖也是無法相比的,但是這並不意味着燃燈佛祖法力很高大。

在靈山上燃燈佛祖的輩分是最高的,毋庸置疑,他乃是“萬佛之祖”,一個人唸佛誦經渡過了千秋萬代的歲月,最後纔有此輩分,因此就連如來佛祖見到了燃燈佛祖之後都要尊稱爲“大佛”。

不過如來佛祖尊稱燃燈古佛爲“大佛”,自己則爲“小佛”只是因爲燃燈古佛輩分大,自己的輩分不及他,所以是出於尊重,並不是說燃燈古佛的法力很高強,燃燈古佛渡過無量劫之前修成正果,因此在過去、現在、未來之中,他就是那個“過去佛”,輩分最大,無人可比,但是論法力依舊不是如來的對手,不然後來無天佛祖重返三界的時候,他也不會那麼快就圓寂,不過他依然得到了無天佛祖的尊敬,可見他的輩分。

因此要是單獨論法力修爲的話,燃燈古佛還是無法與如來佛祖相比,如來佛祖當年在雪山之上出了“六丈金身”,脫出六道輪迴之外,獲得了無邊法力,能夠以“慧眼”遍觀三界衆生,知道過去、現在、未來之事,三界之中無人可比,乃是真正的“佛法無邊”。

因此燃燈古佛不在於他擁有什麼法術,他能夠讓如來和無天真正如此尊重和敬佩的就是在於他的資歷和修爲,一個人度過了無邊的劫難之後依舊誠心向佛,最後燃燈佛祖圓寂之後,如來也是束手無策,無法挽回,於是就加封孫悟空爲新的“萬佛之祖”,繼承了燃燈古佛的衣鉢。

蘇東坡和和一個 和尚 發生的故事?

蘇東坡和佛印和尚

蘇東坡經常和佛印和尚論戰,卻又常常處於下風,心裏很不甘心。有天蘇東坡心裏又有了一個主意,他對佛印和尚說:在我心裏,你就是一坨屎。 佛印和尚則不慌不忙對他說:施主在我心裏是一朵蓮花。

蘇東坡頗爲得意,認爲此次自己終於站了上風,就回去和自己的妹妹說了。蘇小妹聽了,笑着對哥哥說:哥哥,你又輸了,佛經上說,你看到的東西就是你的內心的真實反映,你把他看成了一坨屎,你的內心就是一坨屎阿。

擴展資料

蘇東坡是一個讀書人,信仰儒學,自然看不上佛教的教義,更看不起和尚。當他聽說金山寺有一個和尚很有名,頗具佛性,就十分不服,打算會一會這個和尚,而這個和尚就是佛印。

可到了金山寺,和佛印和尚談天說地後,蘇東坡就覺得佛印不簡單,是個得道高僧,對於人事道理都有獨到的見解。蘇東坡便把佛印和尚引爲知己,經常走動。可蘇東坡素來會交際,而佛印和尚有點老實,蘇東坡喝完酒就經常勸佛印和尚還俗,還佔佛印和尚的便宜。

佛印少時,曾於竹林寺讀《大佛頂首楞嚴經》,遂禮寶積寺(在今江西省萍鄉市境內)日用爲師,學習禪法。十九歲登臨廬山,參訪雲門四世開先善暹,復參圓通居訥(1010~1071),師從雲門四世延慶子榮,師讚歎說:“骨格似雪竇,後來之俊也。”

二十八歲,由於精究空宗,被稱爲“英靈的衲子”,而嗣善暹之法,住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承天寺。其後,歷住淮上斗方寺(在湖北省浠水縣境內),江西廬山開先寺、歸宗寺;丹陽(今江蘇鎮江)金山寺、焦山寺;江西大仰山等知名古剎,前後四十餘年,德化廣被,爲人稱頌。曾四度住南康雲居山,接得四方雲衲。

佛印和尚還整編白蓮社流派,擔任青松社社主,倡導弘揚淨土思想。宋神宗曾敕賜金鉢,以旌其德。佛印門下著名弟子有義天、德延、淨悟等門生。元符元年(1098)一月四日佛印和尚示寂,享年六十七歲,法臘五十。朝廷賜號“佛印禪師”。

佛印和尚與蘇東坡過從甚密,稱爲至交。兩人應酬文字很多,樂爲人所傳誦。例如,南宋時出現題爲宋蘇軾撰的《東坡問答錄》(又名《東坡居士佛印禪師語錄問答》),所記皆爲蘇軾與佛印和尚往復之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佛印和尚

形容彌勒佛的詩句

      1. 關於稱頌彌勒佛的詩詞

      這裏面很齊全)

      另外附加幾個:

      一:

      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

      二:

      笑到幾時方合口;

      坐來無日不開懷

      三:

      笑呵呵坐山門外,覷看去的去來的來,皺眼愁眉,都是他自尋煩惱;

      坦蕩蕩的布袋中,無論空不空有不有,含脯鼓腹,好同我共樂昇平。

      四:

      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

      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五:

      你眉頭着什麼急,但能守份安貧,便將得和氣一團,常向衆人開口笑;

      我肚皮這般樣大,總不愁穿慮吃, 只因可包羅萬物,自然百事放寬心。

      六: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北,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月,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

      七:

      處己何妨真面目,

      待人總要大肚皮。

      八:

      峯巒或再有飛來,坐山門老等;

      泉水已漸生暖意,放笑臉相迎。

      九:

      肚腸寬肥容世界,大大大;

      心肺冷靜笑人生,哈哈哈。

      十:

      日日攜空布袋,少米無錢,卻剩得大肚寬腸。不知衆檀越,信心時用何物供養;

      年年坐冷山門,接張待李,總見他歡天喜地。請問這頭陀,得意處是甚麼由來?

      十一:

      投起針來,果能羅什譯經寸金易化;

      吃了飯去,不學彌勒大肚滴水難消。

      十二:

      佛前都是有緣人,相親相近,怎不滿腹歡喜;

      世間盡多難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十三:

      看一般人時往時來,我笑有因真可笑;

      這兩個字曰名曰利,你忙無甚爲誰忙?

      十四:

      吃虧者豈無大肚?

      笑殺人不肯回頭。

      十五:

      一生補處寄諸天,普現菩薩身,當年鹿野苑中,曾助迦文傳密意;

      三界輪迴仍故我,誓修唯識定,他日龍華會上,願隨無著覲慈顏。

      十六:

      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定之含笑,動之含笑,開顏含笑,相見有緣。

      十七:

      手上只一金元,你也求、他也求,未知給誰是好;

      心中無半點事,朝來拜、夕來拜,究竟爲何理由!

      十八:

      盈顏常喜,喜衆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張口大笑,笑世人不知省悟、不肯回頭。

      十九:

      大肚縱能容,也不容瘴氣烏煙、貪髒枉法;

      慈顏常帶笑,最可笑虛情假意、欺世盜名。

      二十:

      如來拈花笑,彌勒開口笑,問禮拜禪林,有幾個能深知笑意?

      菩薩低眉時,金剛怒目時,要虔修慧業,願衆生莫錯過時機!

      二十一:

      大肚皮千人共見,何所有、何所不有?

      開口笑幾時休息,無一言、無一可言

      二十二:

      一肚子不合時宜,問尊者如何消納?

      滿面孔無非和氣,請衆生各去思量。

2. 關於“稱頌彌勒佛”的詩句有哪些

      一: 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

      二:笑到幾時方合口;

      坐來無日不開懷 。

      三: 笑呵呵坐山門外,覷看去的去來的來,皺眼愁眉,都是他自尋煩惱;

      坦蕩蕩的布袋中,無論空不空有不有,含脯鼓腹,好同我共樂昇平。

      四: 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

      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五: 你眉頭着什麼急,但能守份安貧,便將得和氣一團,常向衆人開口笑;

      我肚皮這般樣大,總不愁穿慮吃, 只因可包羅萬物,自然百事放寬心。

      六: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北,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月,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

      七: 處己何妨真面目,

      待人總要大肚皮。

      八: 峯巒或再有飛來,坐山門老等;

      泉水已漸生暖意,放笑臉相迎。

      九: 肚腸寬肥容世界,大大大;

      心肺冷靜笑人生,哈哈哈。

      十: 日日攜空布袋,少米無錢,卻剩得大肚寬腸。不知衆檀越,信心時用何物供養;

      年年坐冷山門,接張待李,總見他歡天喜地。請問這頭陀,得意處是甚麼由來?

      彌勒佛:菩薩名,梵文叫maitreya,華譯爲慈氏,現住在兜率天內院,是一生補處菩薩,將來當於住劫中的第十小劫,人壽減至八萬歲時,下生此界,繼釋迦牟尼佛之後,爲賢劫之第五尊佛。

      彌勒在佛教史上被認爲有兩種不同的身份。他在大乘佛教中的地位,幾乎可以說超過任何一個位大乘論師或者行者。從信仰的角度上說,從原始佛聖典《阿含經》到大乘佛教經典,都以爲他是當來下生的彌勒佛,曾經七佛受記,爲釋迦牟尼佛的輔佐,現正在兜率內院說法,等待釋迦牟尼的世紀結束後,他就正式成爲娑婆世界的教主;因此,他現在的地位稱爲“一生補處”。換言之,他就是下屈娑婆世界成正等正覺的補處菩薩。用現在的話來說,他便是釋迦牟尼的法統繼承人,而這個法統的繼承,以人間的觀念來說,是相當長的,要經過八萬四千歲的交遞增減,一百年增加一歲,由十歲增加到八萬四千歲,再由八萬四千歲減到十歲,爲一輪次,亦即釋迦牟尼的一個法統世紀的結束,才輪到他的住法時間。此一信仰,在漢傳、藏傳兩大語系佛教中非常流行,顯密兩宗對彌勒都有深厚的信仰。

3. 佛教道歌詩詞:關於彌勒佛的對聯

      山東濟南千佛寺:

      上聯:笑到幾時方合口,

      下聯:坐來無日不開懷。

      河南洛陽白馬寺聯:

      上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下聯: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上聯:廣結當來緣,誰解他大肚中容幾剎海;

      下聯:化度一切衆,能知此布袋裏裝甚東西。

      北京潭柘寺對聯:

      上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下聯: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上聯:布袋全空容甚物,跏趺半座笑何人!

      下聯:處己何妨真面目,待人總要大肚皮。

      北京豐臺海會寺聯:

      上聯:終日解其頤,笑世事紛紜,曾無了局;

      下聯:經年袒乃腹,香胸懷灑落,卻是上乘。

      四川峨嵋山靈巖寺:

      上聯: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下聯: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人無所不容。

      臺灣高雄市壽山龍泉寺:

      上聯: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

      下聯: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4. 關於神佛的詩詞

      《謁》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謁》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一日,五祖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 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 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 悟大意,付汝衣法,爲第六代祖.” 衆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牆上書一偈曰: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五祖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但親告神秀曰:“汝作此 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 了不可得.” 惠能雖不識字,一聞此偈,便知未見本性.託人亦書一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衆皆驚.五祖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 次日祖潛至碓坊,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 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爲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 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遂啓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 法.” 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鉢. 神秀的這首詩代表了小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身是菩提樹,意思是我們的身體要象菩提樹一樣,保持端正的體態,不斷修持精進. 心如明鏡臺,是把我們的心比喻爲明鏡臺,如果灰塵粘染則不明澈.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字面意思爲明鏡臺要不停地擦拭,纔不會沾染上灰塵.意思是說我們要不斷地勤修,保持心境的平和,才能恢復本心得悟正果. 該詩前兩句是講的身心方面的修行,後兩句是修行的結果,明心見性.小乘佛教注重的是自身的苦修實證,見性成佛.小乘的思想是本心即佛.這些在神秀的詩中都體現出來. 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突顯了大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菩提本來是指的菩提樹,菩提本無樹,就是否定了菩提樹的有形實質.明鏡亦非臺,同樣也是否定明鏡臺的有形實質.這兩句是說,菩提就在你的心中,明鏡也只是你的心.菩提樹也好,明鏡臺也好,本來都是空.本來無一物,何處若塵埃?意思是說,既然本來一切事物都是空,那麼沾染塵埃又從何說起呢?塵埃也是空啊!這首詩的意境就在於空得徹底,一切事物都是空,就連小乘的本心、本性也是空. 這兩首詩已成爲佛教歷史的一段佳話.大家普遍都認爲慧能的詩悟性更高,境界更深.從境界上講感覺是這樣,但是慧能的詩給人的感覺太空了,空得讓人摸不着邊際.而神秀的詩體現真修實悟,給人更腳踏實地的感覺.也許這正是小乘和大乘的區別之處.。

沙僧打碎的玻璃盞到底是什麼,爲什麼要受非常殘忍的刑罰?

西遊記中沙僧所打破的東西是一個琉璃盞,但是它不只是個普通的玉器,而是非常罕見的一種皇室所用的“佛家寶貝”,像這個琉璃盞都是獨一無二的,更何況還是在參加“蟠桃會”這樣的大場面,在玉帝和王母娘娘面前打碎了它,雖然沙僧是失手而已,可已經造成了不能挽回的局面,當衆“上仙”的面已經讓玉帝和王母娘娘非常的“丟臉”了。

如果按照罪行來對沙僧處罰的話,估計也可以判成是“死刑”了,琉璃盞被打碎之後,上仙中根本沒有人敢吭氣,還是有一個神仙站出來幫助沙僧,最後減輕了刑罰,只是將他貶到了“凡間”,回到他的流沙河裏。不過對於沙僧來說,這樣的刑罰也讓他覺得非常嚴重了,本是多年才能夠在天上謀個職位成爲小神仙,可是就因爲打破了一個琉璃盞,結果就讓自己千年的修行沒有了。

直接被貶入到凡間,在河中做了個“河妖”守護着流沙河,菩薩對他有了指點,讓沙僧在此等人,直到唐僧路過此地,也算是給了他一個機會,才能夠與唐僧一路西行取得真經,之所以這個“琉璃盞”有價值,主要也是因爲當時處於是明朝時期,就相當於是古董般,而打碎它是絕對犯了“大忌”。

不過也有人說琉璃盞沒有被拿出來,當時蟠桃會用的只是個普通的酒杯,樣子非常的像琉璃盞,珍貴的東西自然不會用來盛酒了,主要的是因爲沙僧破壞了“蟠桃會”的氛圍,甚至擾亂了衆神參加蟠桃會,只是拿兩個酒杯,這樣的事情都做不好,不小心丟了千年的“道行”,最後才得此刑罰。

佛國勝境,華北巨剎—正定隆興寺

河北正定 歷史 悠久,有1600多年的建城史。自北魏至清末1500多年間,是郡、州、路、府治所。正定城內有“九樓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十處,密集程度在全國縣城中首屈一指。

正定和很多北方小城比,格外乾淨整潔,還點綴着許多綠地和花園,這應該是近年規劃妥善的功勞。作爲京畿重地的河北,確實需要這樣一座優美的古城作爲名片。本來想一篇文章介紹正定各個景點,但發現那樣過於草率,也背離寫作的初衷,所以先詳細介紹隆興寺,下一篇再介紹城中四塔和繪滿壁畫的毗盧寺。

古寺千年

隆興寺始建於隋開皇六年(586年)隋稱龍藏寺,唐改額龍興寺,是我國現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保存較完整的一座著名的佛教寺院。北宋開寶二年(969年),宋太祖趙匡胤敕令於龍興寺鑄大悲菩薩金身,並蓋大悲寶閣。開寶四年興工,至八年落成,並以此爲主體,採用中軸線佈局大興擴建,形成了南北縱深、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宋代建築羣。

寺院於元、明、清又經歷擴建和重修,並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西側增建帝王行宮,形成東爲僧舍,中爲佛事活動場所,西爲行宮三路並舉的建築格局,寺院達到鼎盛時期。

至清末,西路的行宮被天主教會侵佔(現華北大學舊址),中、東兩路建築也是殿閣傾頹。至樑思成初訪正定的二十二年(1933年),大悲閣已經損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寺廟在修葺後依舊美輪美奐,還有六處文物堪稱全國之最。

1961年,隆興寺成爲公佈的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幸運地逃過劫難。

藝臻極品 — 摩尼殿

摩尼殿始建於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主體建築是一座進深七間、面闊七間的正方形殿堂。建築長33.32米,寬27.08米,總面積約爲1400平方米。大殿屬擡樑式木結構,四面殿身正中各有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廈,使平面成十字形。

摩尼殿正門處擺放着一件北宋佛鉢,外側鉢身陽刻藥師佛及十二藥叉大將圖像。佛像和共用一個蓮花臺。介紹牌寫這是石香爐,但此鉢更可能是藥師鉢。修藥師法時,將此鉢盛滿淨水,供於藥師佛像前或者藥師壇城之中,持咒修法。此後,鉢中之水被當作吉祥的象徵分予信衆。

摩尼殿檐下斗拱宏大,分佈疏朗。殿裏的幾十根木柱都是從宋代保存至今,絕無替換痕跡。四面抱廈有門窗,僅有栱眼壁略通光線,故殿內採光欠佳。當然,這種昏暗也營造了神聖幽深的氛圍,讓人不敢高聲言語。

樑思成曾四次探訪摩尼殿,可見這棟建築的重要性:

第一次考察摩尼殿在1933年4月,時任營造學社法式部主任的樑思成,慕名來到正定,他對隆興寺摩尼殿十字形平面建築格局、四面各出一歇山式抱廈驚歎不已,稱“只在宋畫裏見過”;“與《營造法式》完全相同的斗拱,和許多許多精美的構造,使我們高興到發狂”。

樑思成1933年繪製的摩尼殿結構草圖

第二次考察在同年11月,他攜林徽因一同詳細地校正了舊時圖物,並做了細緻測量,稱摩尼殿“重疊雄偉,可以算是藝臻極品,而在中國建築裏也是別開生面”。在以後的著述和教學中,樑先生將摩尼殿作爲實物中罕見珍例,列入《歷代木構殿堂外觀演變圖》,使這一生動典範永載建築史。

樑思成繪歷代木構殿堂外觀演變圖,右上角爲摩尼殿。

第三次考察是在1952年,出任清華大學土木建築系主任的樑思成,專門利用暑假帶學生來到正定,不顧酷暑,歷時一個多月,繪製摩尼殿整個建築結構。

第四次探訪是在1963年,由於摩尼殿的建築年代, 歷史 文獻均無記載,樑思成根據建築形制反覆深思後提出,摩尼殿可能建於宋仁宗年間1050年左右。樑當時的判斷與落架大修時發現的多處墨書題記正相吻合——摩尼殿始建於公元1052年。

摩尼殿集多種藝術於一身。殿內佛壇上,供奉五尊金裝彩塑佛像。正中爲釋迦牟尼佛坐像,莊嚴凝重,睿智脫俗。左側站立弟子迦葉,雙手抱拳,老誠持重。右側站立弟子阿難,雙手合十,聰慧虔誠,顯示了宋代匠師的高超技藝。

殿內各壁還滿布以佛教故事爲題材的壁畫,壁畫原面積應爲388.64平方米,現存335.06平方米,多爲明代繪製,色彩絢麗,結構嚴謹,線條流暢,堪稱上乘之作。

1977年至1980年,摩尼殿進行了落架大修。隨着大殿牆體的拆除、重砌,檐牆牆體內壁的壁畫也經歷了揭取、修復和原位歸安。

揭取時,在事先測量設計和儘量不損壞畫面的前提下,將壁畫分爲65塊。現摩尼殿抱廈及檐牆所存壁畫仍可見鋸割及修復的痕跡。

倒座觀音

殿內最震撼人心的是內槽背壁後的五彩懸山,其中的倒坐觀音被魯迅稱爲“東方美神”。在北京魯迅故居內的書案上,也陳列着一張魯迅在山本照相館購買的倒坐觀音照片。

有資料寫此像重塑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依據是摩尼殿內一段碑文。但正定文保所認爲其是宋代原塑,只是在後世修補殘損的過程中,改變了不少。無論如何,這尊雕塑還是保留了宋代韻味。

倒座觀音塑像高3.4米,比例勻稱,姿態優雅端莊,具有溫文的女性風姿。她一改以往端坐蓮臺,手持淨瓶的形象,閒逸自若踞坐懸山正中。她左足踏蓮,右腿踞起,兩手抱膝,身體稍向前傾斜,右手繞膝輕撫左手腕部。這尊觀音體現了佛教的人性化,尤其是修之前,眼神微微向下,恰與禮佛者仰視時形成感情上的交流。

觀音表情的變化在解放前似乎就已經發生,在1940年左右拍攝的舊照中,觀音塑像已經被改變了眉目,眼神不再低垂。菩薩睜眼,或許是苦難時期民衆的心理訴求?

和40年左右的舊照對比,我發現觀音踏足的蓮花已被魔改。原塑花型飽滿碩大,有自然主義的生氣,但被改後蓮花則僵硬扁平。褲腿部分也能反映工匠技術的優劣,原本柔順的織物輪廓,變成了一灘黃泥。古典之美的消亡,看細節就知道了。

平日裏,五彩懸山不讓遊客拍照,旁邊還有專人看守。但我去的時候,恰逢一個紀錄片劇組(聽說是冬奧會宣傳)在拍攝,旁邊甚至還架上了兩個LED燈。我感覺自己實在是太幸運了,當天拍照彷彿拿了許可證,體驗極佳。

轉輪藏閣

轉輪藏閣建於北宋,高二層,面闊3間,進深6架椽(3間),歇山頂。轉輪藏殿不僅本身就是一座結構被樑思成先生讚不絕口的珍稀北宋樓閣式建築,更難得的是殿內還保留了北宋的轉輪藏。

樑思成所繪的轉輪藏閣平面及斷面圖

“轉輪藏是一箇中有立軸的八角形旋轉書架,爲此類構造中一個罕見的實例。它的外形如一座重檐亭子,建築構件的處理極爲精緻。下檐八角形,上檐圓形,兩檐都採用了複雜的斗拱。由於這項小木作嚴格遵循了《營造法式》中的規定,所以是宋代構造的一個極有價值的實例。”

——《圖像中國建築史》樑思成

轉輪藏中設有經屜,可以存放佛經,推之可轉動。取佛教“常轉,自動不息”之意,喻佛法猶如輪子輾轉相傳,永不停息。佛教中亦有推其旋轉與誦讀同功之說。這種建築形制國內保存下來的甚少,隆興寺轉輪藏閣內的宋代轉輪藏,爲中國現存最早。

轉輪藏中設有經屜,可以存放佛經,推之可轉動。取佛教“常轉,自動不息”之意,喻佛法猶如輪子輾轉相傳,永不停息。佛教中亦有推其旋轉與誦讀同功之說。這種建築形制國內保存下來的甚少,隆興寺轉輪藏閣內的宋代轉輪藏,爲中國現存最早。

從日本學者關野貞在20世紀初考察隆興寺所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出,當時轉輪藏的保存得還是相對完好的,而10年後,樑思成考察隆興寺時,轉輪藏柱子的纏龍、勾欄都已經不知所蹤。動盪年代,凡是能移動的珍寶古董皆如魚肉,留下骨架已經是刀下留情。

慈氏閣

慈氏閣與轉輪藏殿對稱,外觀極爲相似,高二層,面闊3間,進深6架椽(3間),歇山頂,也爲隆興寺內僅存的三座宋代建築之一。

慈氏閣檐柱採用了“永定柱”造法,即在檐柱外附一柱,以增強支撐力。這種做法在唐以前使用較多,宋代逐漸被淘汰了,而慈氏閣的永定柱是僅存的實例。

樑思成繪製的慈氏閣平面及斷面圖

慈氏閣內彌勒菩薩雕像身軀偉岸,雙足開立於兩朵青蓮上,高7.3米,相傳是用五臺山的一根獨木雕刻而成。雖不及承德普寧寺的木質觀音菩薩和北京雍和宮彌勒木像大,但雕制時間卻比二者早了六百多年。

大悲閣

大悲閣爲隆興寺主體建築,始建於北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現存大悲閣爲1997年至1999年依照宋代《營造法式》重修,高33米,是繼布達拉宮後我國修繕的最大單體建築。

自清朝末葉後,寺廟失修,至初年,樓閣上部坍塌,銅鑄大佛無以遮羞,任憑風吹雨淋。

1933年,寺院住持純三採取權宜之計,在閣內古須彌座上砌起了一個十丈多高的佛龕以保護佛像。

1944年,在的援助下,大悲閣落架重修,但受當時條件,重修後的大悲閣不僅平面縮小三分之一,還拆毀了兩側樓閣,造成了一處國寶的覆滅。

消失的壁塑

大悲閣內東、西、北壁本皆爲佛教題材壁塑。北壁滿塑一尺高的小佛像,東、西皆分爲三區,壁塑佛、菩薩、羅漢、天王和山水、塔閣等。20世紀20 30年代,東牆壁塑保存尚好,其中尤以南始第一區保存完整。

此行以下引用 歷史 圖片皆出自《中國文化史蹟》,常盤大定、關野貞合著。

樑思成認爲大悲閣壁塑在美術史上雖不及唐代楊惠之的壁塑,但“宋塑壁遺物以正定龍興寺爲重要”。他對這些壁塑的命運倍感擔憂:“這些塑壁的前途的確是我們不宜忽略的一件要事。” 遺憾的是,樑先生的擔心最終變成了事實,1944年大悲閣落架重修時,未對這一堂不可多得的壁塑進行保護,致使其毀壞無遺。

除上述整面壁塑外,大悲閣內槽東扇面牆外壁山石狀牆面之一隅,浮塑一尊飾火焰紋頭光的觀音菩薩半結跏像,在的山石中十分引人注目。觀音盤右腿,左腿下垂,自然閒適地坐於蓮座上。其面相端嚴,雙目俯視,整體比例適度,塑工精良,被視爲宋代雕塑之傑作,同樣不存。

古代最大銅佛

所幸大佛寺中大佛猶在,大悲閣內供奉千手千眼觀音,系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宋太祖敕令鑄造,高19.2米,立於2.2米高的須彌石臺上,是中國最高的古代銅造像。當時採用自下而上分段續接的方法,共分了7段纔將整座大佛鑄造完工。爲造此像,趙匡胤從開封國庫中調撥了120噸銅,相當於北宋一年銅產量的十分之一。

像下須彌座同樣不容忽視,甚至在當時比大佛更得樑思成的讚賞。石雕皆爲北宋原作,金剛力士、歌舞伎樂、妙音鳥等形象環繞,異彩紛呈。

爲顯示力士雄健有力的特點和所承之物的沉重程度,他們被刻畫爲身軀被壓彎的形象,雙臂支撐在雙腿上,肩、臂肌肉突起,神情威猛。

大悲閣後還有一棵古槐樹,距今已生存了一千三百餘年,爲正定古樹中最長者,因此又叫壽槐。槐樹主幹高約25米,胸徑接近3米,雖經歷了漫長歲月,依然枝繁葉茂。

隋碑與明佛

隆興寺內龍藏寺碑被譽爲隋碑之冠,隋代楷書之首,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龍藏寺碑通高3.15米,寬0.90米,厚0.29米。碑文楷書30行,行50字,共1500餘字。碑爲龜趺,碑額呈半圓形,浮雕六龍相交,造型別致,具有隋唐蟠龍的古樸風格。

毗盧殿原是正定八大寺之一崇因寺的主殿,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重檐歇山頂,覆以青瓦,綠琉璃瓦剪邊。1959年因寺院殘破,爲便於保護將其遷建於隆興寺內。

毗盧殿內供奉有明鑄銅質毗盧佛像。“毗盧”是梵文,意爲“光明遍照”。這尊毗盧佛高6.72米,整體似塔形,石須座上的銅象由三層蓮座、三層佛象摞置而成。三層蓮座周身鑄刻1000尊形態各異的小佛,每層蓮座之上端坐四尊頭戴五佛冠的毗盧佛,通體共有佛象1072尊,構思奇特,造型優美,人稱“千佛墩”,爲國內珍品。

文物療養院

寺廟的主體建築之外,還有大片區域用作文物的保存,很多石像、石碑也從周邊遷移至龍騰苑。堆放文物的方式產生了廢墟遺址的效果,更顯得世事無常,令人感嘆。

龍騰苑內有57尊石造像擺在一起,分爲臺座上和平地上兩部分,臺座上三尊站立佛像並非正定文物,而是元氏縣開元寺遺物,1965年遷址此處。佛像爲漢白玉雕刻,主尊爲釋迦牟尼佛。須彌座上飾供養人、雙獅、神王等,內容豐富,刻工精良。兩側的二比丘爲明代所刻。

54尊坐像上的銘文顯示他們的鑄造時間爲明萬曆七年至十二年(公元1579-1584年),捐造者多爲地方信士,原安放於隆興寺大覺六師殿,初年殿毀,石像移存於此。這些石造像均被人爲搗毀了頭顱,往好處想,“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大概如此。

我去過的寺廟中,屬隆興寺藝術品味最高, 歷史 氛圍最濃,參觀時我甚至產生了一些失落——中國這樣完好的唐宋遼金寺院過於珍貴。雖然寺廟之間沒什麼好比的,但還是預感自己在看到比例失調的仿古建築,僵硬粗糙的現代佛像時,會發出孟子“觀於海者難爲水”的感嘆。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年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是中華文化的巔峯。之後歷朝歷代,人性被逐步禁錮,藝術走向僵化和保守。唐風宋韻,珍貴之處不僅在於它們時間久遠,更在於其中蘊含這個民族被遺忘、被壓抑的天性。

神祕的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佛像,建造時間竟然歷時一個世紀

曾經有一個叫做洛弗格林的美國人,划船登上了四川省樂山市凌雲山對面的一座小島。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給樂山大佛量身高。

根據三角測量法,洛夫格林很快就有了一個測量結果, 他眼前的這一尊大佛從頭頂到腳底底座的實際高度爲204英尺,也就是62米。

不過與此同時,格林的腦子裏出現了很多的疑問?這麼巨大的一尊佛像究竟怎麼建的呀?誰建造的呀?修建他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

其實這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就藏在一座寺廟當中。樂山大佛所在的凌雲山上有一座凌雲寺,寺中裏頭供奉着三位凡人雕像。

聽到這兒,你可能會很奇怪吧?這三個人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啊?可以被供奉在寺廟之中,千百年來爲世人所敬仰?

答案就是:他們三位正是大佛的建造者,海通法師,章仇兼瓊和韋皋。

咱們一個一個來介紹吧!海通是一位法師,他也是這個大佛的最先提出來建造的發起者。可惜關於他的 歷史 資料並不多,他的生平故事呢也就幾乎成爲了一個謎啊!或者一個傳說吧!

海通法師是貴州人,他雲遊到了四川樂山,當時樂山三條大江交匯的地點就在大佛腳下!

後來呢海通就留在了樂山,還說要修建這個大佛。

你說奇怪了吧,一個雲遊到此的僧人,或者說一個到這來 旅遊 的驢友,他怎麼會萌發到 旅遊 地,修建這麼大一個工程的想法呢 ?

再說海通雲遊至此之時正是夏天,每當這個季節,樂山平均降雨量很大,再加上這裏獨特的地理的 環境 ,千百年來,這裏的百姓們深受水患之苦 !

出家之人慈悲爲懷,瞭解到當地百姓的疾苦之後,海通法師當即許下宏願,他要修建一個 大佛 ,他是想利用修樂山大佛在鎮邪 闢水患。

當然,治水並不是海通想要修建大佛的唯一目的,作爲一個出家人,他還有一個更爲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宣揚佛法。

海通法師用了幾年的時間才化緣到了修建樂山大佛的 第一筆啓動資金 , 後來耗費了15年的時間,海通帶領工匠纔將樂山大佛的臉孔和雕刻的出來 , 然後海通法師就圓寂了。

因爲沒有人出資繼續修建 ,樂山大佛的工程就此停頓了下來。

公元742年, 章仇兼瓊 出人 四川西南節度使, 他 捐出 俸銀 20萬兩 ,又耗費了五年時間給樂山大佛進行了後續的工程 。

後來安史之亂爆發,唐宣宗根本無心主持樂山大佛的修建,這個工程一停就是40年。因爲長時間無人打理,大佛是野草叢生哪!

野草樹枝完全掩蓋了大佛的真身,漸漸地大佛被世人遺忘了!

從這點我們也可看到人世間的一個真實,不需要多久,很多事情你再龐大,再惹眼也會被遺忘的。

公園七百八十五年終於迎來轉機,韋皋被任命爲劍南西川節度使來到了四川。

韋皋這個人的一生啊是相當的傳奇,首先他的出生就很傳奇,話說韋皋剛出生一個月的時候剛滿月,韋家曾經召集親屬同宗會餐,以示慶賀!

當時,有一個僧人不請自到, 直接來到宴席上就餐 。

這讓韋家的僕人就十分生氣,你沒隨禮,你來吃飯是吧?

但是也不好趕僧人走!就讓僧人坐在院子裏的破席子上吃。吃完飯之後,韋皋的 父親就讓僕人把孩子抱出來 ,讓羣僧爲他送祝福 !

結果就在這個時候,那位不請自到的僧人忽然走上臺階,對嬰兒說,“分別已久,別來無恙啊!”

聽了這位僧人的話,還在奶媽懷中抱着的 韋皋忽然笑了 ,衆人見了卻毛骨悚然!

都 覺得很奇怪呀。韋皋的父親拉着這個僧人問道:“我這孩子纔出生一個月,這位師傅怎麼說分別已久呢?”

你猜這位僧人是怎麼回韋皋的父親的?

那爲僧人說: “哎,這不是施主您所應該知道的了。”

最後架不住 韋皋的父親一再追問,的復這個僧人這才 勉強 透露天機, 這位僧人就對爲高的父親說 :“你這個小孩兒乃是諸葛武侯的轉世之身。”

那諸葛武侯生於東漢末年,是西蜀的丞相,蜀人長久受到他的恩惠呀! 如今他又降生在世上,將來要 成爲蜀地之統帥 !

諸葛亮轉世 ?開個玩笑啊!

你就當一個故事,民間故事這麼一聽吧!

這個故事有沒有發生過啊?那我們也這個無從考證,但是有一點確實是真的,那就是後來這個叫韋皋的真的就來了蜀地當官。

韋皋的官職是劍南西川節度使,那就是這一塊地盤最大的官兒。

安史之亂之後 ,唐朝走向衰落。鄰近的土鉢族不斷的 擾 邊境。

四川地區首當其衝,因爲它是藏邊區呀。在韋皋鎮守蜀地的21年時間裏邊,他先後與吐蕃軍隊進行了數十次的交鋒,擊破土撥大軍48萬,斬首5萬,威震西南,後人評價它立功西南,開拓萬里。

一介書生,打仗這麼牛, 那可以說不是諸葛亮勝似諸葛亮呀 ! 的確稱得上是傳奇 !

原來韋皋自己特別信奉佛教 ,他的家人也都是信奉佛教的。 所以韋皋覺得自己有一種使命感,他要完成樂山大佛的修建 。

此時,巨大的佛像已經完成了2/3,對於一個虔誠的佛教徒而言,似乎沒有理由不繼續下去。

這項偉大的事業受到內心的指引,韋皋開始了續建大佛的工程。最終他用了15年時間,在公元803年完成大佛的最後修建。

可爲什麼他又用了15年? 難道是在磨癢工嗎?又或者是什麼事情耽擱了?乾乾又停工了嗎 ?

都不是!專家認爲最有可能的答案是韋皋15年的續建工程當中除了開鑿大佛之外,還包含了其他內容。

在韋皋的重修凌雲寺大彌勒石像記載>當中證實了專家們推測。

根據記載 ,最初建造完成的大佛應該是彩繪的,還披着金色的袈裟!大佛寶相莊嚴,流光異彩。

在公元1059年,大文豪蘇軾途經樂山大佛,寫下了詞,記錄了自己二十多年之後再次打卡樂山, 看到樂山大佛的感覺 !

原本破敗不堪的大佛這一次完全變了一個模樣,金光閃閃是光彩奪目。

這兩個相互印證的史料證明了一點,韋皋15年的續建工程當中肯定是包括了彩繪的。

還有今天我們去看大佛,如果您是乘船去的,細心的遊客們應該注意到了,其實大佛在它的左右兩側肩部各有一尊天王石像,高16.4m。

而這兩大的造型具有明顯的晚唐風格 ,如此說來,修建他們的人只可能是大佛的最後一位建造者。

也就是說,韋皋除了早大佛上彩繪之外,它還雕刻了兩尊天王像。難怪他花的時間要更久一些了。

不過有專家去認爲吧,即便是這樣算,上這些15年時間還是太長了。

韋皋一定還做了其他的事情,而這件事情可以說花費了他最多的時間!

他到底做什麼呢?大像閣!韋皋在樂山大佛之前建造了一個高甚至比大佛還更高的樓閣,名叫大像閣。

專家又是根據什麼提出這個看法的?或者說猜想的呢? 可如果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真的存在過,爲什麼現在我們一點兒影子都看不到呢?

爲了尋找大像閣真實存在的痕跡,專家們決定組織一支考察隊,對樂山大佛進行一次小範圍的考古。

很快現場就傳來了好消息,考察隊門在大佛像雙腳附近挖掘出一些建築物的材料。而後隊員們又對大佛兩邊 牆壁進去了,挨個的檢查 。

他們發現這些牆壁上竟然有很多的孔洞,而且孔洞於孔洞之間的間隔正好是一層樓的高度。

如果把這些孔洞和地下發現的柱洞連接起來,那就是一座大型建築的骨架。這一下豈不是實錘了?

哎,先別激動,還不能夠確定!因爲新發現當中伴隨着一個巨大的疑點,那就是這些新發現,經過年代測定後都是宋朝的遺物。

可是按照記載,大像閣應該是唐朝韋皋主持建造的,這個時間差又該怎麼解釋呢 ?

緊接着,專家沒又在一幅名爲《長江萬里圖》的古畫作中找到了一個新的證據。

從畫出所繪景物,這幅畫明確給我們傳遞了兩個內容,一是這裏的確有一個建築,二是這個建築名叫天寧閣,而非大像閣。

這麼一來,樂山大佛之前建有樓閣,這一點是可以確定的了。但是他到底是唐代建造的大像閣,還是宋朝修建的天寧格呢?

這個問題 多年來一直困擾着史學家們,直到1962年,這個密底才得以揭曉。

話說那一年樂山縣對大佛組織了一次較大規模的維修,在修補大佛前胸的時候,工人們有了一個震驚世界的發現 !

發現了一個洞!估計很多觀衆都興奮起來了吧,這個不會是藏寶洞吧?

告訴各位啊!這裏面沒有什麼寶貝,只有一塊兒殘舊的石碑。但是他在史學家們眼中那是無價之寶啊!

因爲經過鑑定,這塊石碑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

裏頭明確記載:唐朝時建有大像閣,後因各種原因被毀,宋朝皇帝下令重建閣樓並改名爲天寧閣。

一切大白了,原來 歷史 上大像閣是真的存在的,天寧閣也是真有,只不過它們之間是始建於重建的關係,而非互相矛盾的關係 。

樂山大佛是現存世界上最高的石刻大佛, 非常高大雄偉 !雙足相距近十丈,一個腳面上,甚至可以停一輛中型卡車,只有隔江遙望,你才能看到這個 大佛的全貌 !

我是:一隻愛嘮叨的貓

八仙山有哪些景點

四川八仙山旅遊景點介紹

八仙山白雲纏繞,高聳在龍華鎮旁,山有8個主峯,有如8個羅漢排成一排,盤膝打坐,所以叫做“八仙山。” 八仙山大佛,不知鑿於何時,靜靜地直立在龍溪河岸山腰海拔891米高處的石崖上。《中國大百科全書》列入的世界十大佛像,八仙山大佛榜上有名。八仙山大佛頭盤螺髻,身着袈...

裟,端莊肅穆,左手當胸,右手下垂,手心向外,爲深浮雕接引立佛像。2001年3月,阿富汗巴米揚兩尊高53米和35米的站立佛像被的炮火無情摧毀後,八仙山大佛便成爲世界第一立佛,同時也是全國第三大佛。萬綠叢中遠眺,發如螺髻,身着袈裟。右手託鉢,左手下垂,形態豐滿,莊嚴慈祥,是一龕典型的西方接引佛造像。1985年新編《屏山縣誌》說它“高32米”;《宜賓文史資料選》和1998年屏山縣編寫的《金沙江上的明珠屏山》說它“身高37米,胸寬11米”。它的膝蓋以下部分還沒有開鑿成形。如果把腳鑿好,可能還要加高10米。但當地老鄉說這佛腳不能刻,如果刻了出來,大佛就要洗腳,每年夏天,山腳大、小龍溪,就要漲洪水,下游的龍華古鎮,就會被衝卷一空。 八仙山丹霞洞窟羣,位於大佛右方,據傳爲清道光年間當地著名人士周天成以夢見“太上老君(即道家尊奉的老子李耳)要來八仙山落腳“爲名,當地準由周天成、徐以東等人向地方募捐,歷經三年多鑿成。石窟羣由9個洞窟組成,皆爲佛教和道教遺蹟,外形爲仿木結構樑柱,每洞皆鐫有匾對,雕刻精美。最爲奇特的是玉皇洞左右兩側的門聯:“日□晶□ 月朋□□”。 其中雙日、四日、三月、四月四字無人能識,內容無人能解,成爲亙古之謎。 八仙山毗鄰龍華古鎮,到達龍華古鎮後可步行或乘坐當地交通工具前往。

木裏大寺的法事活動

密宗法事活動

辯經

學習佛學經典採用辯論的方法,早在印度的佛學家龍樹師徒和法稱師徒中廣泛應用,都認爲是學習佛學,尤其佛教哲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龍樹爲此而專門著了一部《回諍論》法稱著了一部《辯難邁理論》,書中論術立敵爭辯、辯論勝負。當佛教傳入雪域後,在形成的各教派中也紛紛效仿使用。傳入木裏已有三百多年曆史,每年各寺廟也要派出寺內高僧分別集中三大寺進行辯經。寺院把辯經活動作爲衡量一個學僧或喇嘛學識水平,辯論才能和思路遲鈍敏銳的重要手段。在求以邏輯學的法則爲主要內容,結合佛教的基本理論進行辯論,作爲入門,然後逐步深入,推廣到其餘幾部論典。在雙方辯論時,有論(立宗)的一方,就是以某一論典的內容立一種見地,併爲維護這種見地的正確性而進行辯論。其特點是立辯者(立宗者)爲一人,席地而座,只能就對方提出的主題和各種問題有理有據,引經據典地認真答辯,答辯時要言簡意賅,既不能任意發揮,也不能反詰。另一方是辯者,即是向立論者圍繞立論主題進行發難的一方。問難者可能是一人或幾人,總是站在立論者前面問難,發問的內容鉅細,高深莫測,就看答辯者的知識面和應辯能力。對辯一方有時擊掌發問,有時揮舞佛珠,僧帽、手拉立論者的袈裟或拍打他的身體。對辯方的每一個姿勢也很有講究須符合佛學邏輯。場面氣勢熱烈而緊張。如果立論者精通經典,且循循善辯。使問難者理盡詞窮。這時觀衆鼓掌稱善,辯論得勝,如果立論不甚通達或不善言辯,被問得張口結舌。問難者乘一時高興而拍掌高呼。甚至以行動語言過失而作出各種奚落和揶揄的姿態。場外衆僧隨之起鬨。使立論者十分難堪。這種辯論一天有幾次,每次約兩個小時,辯論時根據個人所學到的經典三、五或八、九人成羣辯論。無論辯論哪一部論典都是根據因明學的邏輯推斷形式相互辯駁,以加深記憶,深入銘研,促進學修。

跳神舞。藏語叫“杜基嘎爾”即金剛舞“俗稱跳神”戴着面具跳神之意。跳神是一種獨特的,帶有濃厚的密宗色彩的配樂舞蹈形式的佛事活動。木裏大寺每年舉行三次跳神活動,十月法會時最隆重,從二十四日至二十九日這期間每天一次規模不同的跳神表演。

跳神金剛法舞,起源於八世紀中葉,按藏傳佛教的說法吐蕃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印度密宗大師蓮花生入藏傳教,並倡建藏族歷史第一座佛、法、僧齊全的佛教寺院桑耶寺時,蓮花生大師爲調伏惡魔鬼神,應用一種特殊的法術舞蹈——金剛法舞來征服鬼魔,順利建成桑耶寺。又在隆重竣工典禮和大盛佛寺“開光”慶典時,大師跳起神舞神佛顯身降靈,進安善住桑耶寺等所行儀軌中應用的一種法舞。這種象徵佛法形象的金剛法舞,經過後世藏傳佛教大師們的相繼改進和規範,又作爲宗教儀軌,世代傳承,這便是流傳在各地藏傳佛教寺院的法舞——跳神。

跳神,藏區各大寺院大同小異。跳神,並不是世俗的娛樂活動,是一種非常嚴肅的佛事儀式。表演之前要念經,表演時以的節奏而進行。跳神沒有歌唱,是啞劇式的系列舞蹈,所有演員都要戴上各相面具,手持種法器,如刀、劍、戟、鈴、鉢等,着裝色彩各異的不同法依。

藏傳佛教的金剛法舞,通過這極爲精緻的複雜的儀式表演來傳達和顯現無上的密宗之奧祕。對於密宗的修行者,這是一種修行儀軌,以身、語、意三密相應的儀式化表演,達到淨化心靈的目的;法舞表演也是一種作爲驅邪正道的手段。佛菩薩化身顯現出怒相金剛佛神,牛頭虎面咬牙切齒,閻王怖聖,目光灼灼,人皮虎衣滿身骨飾,手持兵器,用威猛的舞姿把邪魔鬼神逐出法界之外;其次,法舞有面對死亡,聞法解脫之意,在生死關頭的“中陰”即前身已棄,後身未得,亡靈處於死後而未投生之前的狀況。“中陰”境界,靈亡面對各種古怪的牛頭馬面的一些威猛怪物,對於那些未能修習密法的塵世俗人,如果前生能看鬼怪面具的神舞,死後在“中陰”不會感到驚嚇害怕,清醒的面對現實,擺脫“中陰恐求得投生善趣”。

木裏大寺,跳神演員有四十餘人,樂隊十餘人,各有一位“強本”即舞官和付官,“若本”主要內容與人物大致如下:

人物:嚴降,八位鳥黑帽金剛咒師,法王和忿努佛母,枯主及隨從五位,吉祥天母神及隨從五位,馬若裏,神鹿兩個,尸陀林主兩個,阿孜若兩個,哈相五個(漢地和尚 ),勇士空行和空行母等。

節目程序與結構段落

1、開場:手舉一束藏香領帶樂隊和儀仗隊,由格古率選迎清出場,然後是黑帽舞官首領,黑帽金剛,各神,鹿神等依次魚貫而行,緩緩作舞,繞場一週,集中展示各佛法形象。

2、分段表演:(1)嚴降神舞,戴上兇相面具,頭頂採旗飄飛,手持刀弓套索,猛烈舞蹈一陣,然後坐在虎皮法臺上,接受僧衆敬獻神飲向本寺主供養請示之意。此演員必須是一位年齡較高的“比丘”來飾演。

(2)神鹿出場,叫“四方”。驅邪劃界淨場。

(3)參瑪爾、洛巴一、二,席主一對對戴烏黑帽咒師一一出場,密法修行的聖僧表演金剛法舞。

(4)怙主,天母以及隨從,面露兇相,滿身骨飾,獅頭牛面,三眼大睜,瞪目凝視;獠牙閃閃,互相交錯;手執斧刀寶劍,腦蓋骨碗等各種法器;形象威力,忿怒猛舞的一一登場亮相,顯示金剛的威力法術。

(5)哈相,戴着笑口常開的面具的漢地和尚師徒以施主的身份向全場吉祥祝福,並向現場上坐觀看的高僧大德磕頭頂禮敬獻哈達。

(6)牛頭法王和忿怒佛母繞場舞蹈,跳起怒神怖畏金剛舞,驅邪衛道之意。

(7)全體合跳、繞場周旋,舞官正中領跳全部動作。

(8)巴若裏,是兩名骷髏鬼卒,拿着“林戛”魔鬼之俑像出場,把林夏放在據場正中,歡蹦亂跳,翻跟斗等,勾召鬼靈之意。

(9)又一次神鹿出場,威猛狂舞,最後用寶刀揮舞,解剖林嘎,分身碎骨,以表降服鬼怪。

(10)尸陀林主,兩名骷髏尸陀林主同時出場作舞,咒語勾召林嘎鬼魂,併爲他超度之意。

(11)又一次全體合跳。

(12)最後,全體戴上各種阿雜拉麪具,在敲、打、吹節奏強烈的音樂聲中,粗獷激烈的奔放勇士空行神舞中收場。

另外全場從開場到結尾一直在場內活躍的兩個小丑,“阿雜拉”(遊方僧),戴上假面具自由玩樂怪跳,逗笑觀衆,活躍氣氛。不過意義上,他兩也是菩薩之化身,他第一個出場,借地淨場,最後,還是由他兩來淨地收場,祈福吉祥。

跳神,這些以怒相爲主的神佛法舞表演的密宗儀軌,佛事活動,年復一年地出現在寺院僧衆和大衆朝拜者的面前,使他們把神佛的形象姿態熟記於心。雖然,這個神會所表演的節目,每年都是一模一樣,可是虔誠的人們對這一年一度的神會,依然感覺到非常有趣,而且隨時盼望着這個愉快神聖的日子來臨。

曬佛。藏傳佛教寺院在重會節日期間都要舉行供展大佛儀式。大佛由各種高級絲綢繡制而成的巨幅佛像唐卡。露天展掛一天,供僧俗大衆瞻禮朝拜,即稱曬拜。

木裏大寺每年在宗喀巴大師圓寂紀念日這天,舉行隆重的瞻佛儀式。大經堂正前臺架上,曬展宗大師的神像巨身唐卡。太陽升起時,在振人心脾的法樂聲中,十餘個身強力壯的僧人,扛着大佛來到預置的臺架上,在高昂嘹亮的法號與喇嘛們渾厚深沉的誦經聲中,伴着冉冉升起的旭日,一幅巨大的,以五彩絹絲精心繡制的大佛唐卡徐徐升起,緩緩展開。那種莊重威嚴,那種富麗堂皇,那種神聖聖潔,那種激盪人心的氛圍,濃濃地籠罩着整個寺院。僧衆林立在大佛聖像前,唱誦,佛樂高奏,浴佛開光。隨着僧人唸經聲,虔誠的人們紛紛雙手合掌,磕頭頂禮,此彼起伏,口口聲聲,唸唸有詞,純潔的哈達拋獻給大佛像,並從心底發出讚歎之聲。絡繹不絕的香客們舉着由一顆顆跳動的心化成的酥油燈赤跪着,祈禱着,把他們的全部生命溶成響徹整個宇宙的祈禱聲。

這幅唐卡,長約八餘丈,寬五餘丈。正中是宗喀巴大師在蓮花寶臺上的盤腳坐像。左肩有一朵蓮花,花蕊中有一疊經書,標誌方便大悲;右肩也有一朵蓮花,花中有一枚寶劍,意爲智慧空性。周圍都是白色祥雲和各種吉祥物畫圖等,顯現着至尊宗喀 巴大師的神聖。大佛繡像巨大卻比例勻稱,佈局合理,色澤鮮豔,富麗堂皇,輝光波動,精巧細緻,現作工背後的一片虔誠。仰面望去,從他佛光閃閃的慈祥金臉,從他袈裟中露出的右臂,從他雙手演說妙法的姿勢,從他莊嚴靜穆慈悲高尚偉大的宗教家聖氣下,不知感化了多少有情苦難衆生。

天文歷算。木裏大寺有一組“則巴”即天文歷算所。該組織有七、八名僧人,是專職研習藏族曆法、天文、宗教年代學,韻律占星術和五行算術等。他們不必參加任何佛事活動。依據天文曆法經典和五行、天干、地支等,推算星宿運動,天氣季節,日、月、蝕的時間,每年寫出藏文年曆書,抄送大喇嘛、衙門和各寺院。

天文曆法,是佛教密法“時輪”研修的部分。時輪學,有內時輪,外時輪,別時輪之說。以上所說屬於外時輪,即研究外部世界的形成存在和變化,內時輪是研究三界有情衆生;別時輪,修研解脫之道,爲此,時輪是佛教研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藏區規模較大的寺院設置有“時輪院”。本寺的歷算組是象徵性的“時輪院”。

藏醫。藏族醫藥學具有二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醫療方法與道德規範。藏族以實行寺院爲中心的政教合一制度,規模較大的寺院都有從事醫務活動的機構和僧侶。寺院僧人從事醫務活動,對病人一視同仁,不計報酬,形成了一種傳統的醫德風尚。

木裏大寺雖然沒有完善的醫藥組織機構和專職人員,但歷來都有治病救人的藏醫僧人,爲寺院僧衆和前來朝拜的香客施主診病送藥。主要以望、聞、問、切患者診脈、驗血、查便等診斷。藥品大部分從拉薩購進,也有自採土治的藥物進行治療。這些醫僧都是有較高學識和豐富實踐經驗有一定的經濟條件常住僧人。

足印。顯宗院曲拉經堂裏有一塊石頭,上面有一隻清晰的神奇足跡。前來燒香拜佛的信衆也向這塊石頭頂禮膜拜。老喇嘛介紹說,這腳印還有一個神奇的故事。據說在一次誦經會上,負責維持活動秩序的“格貴”,過甚的兇訓僧寶大衆。等誦經結束散會時,一位小僧在經堂大院裏一塊石板上留下清晰的腳印(是左腳),但不知是誰留下的。這是告訴人們,特別是提醒那位格貴,就象佛祖所說“人是不可想象”這道理。後來人們把它請供在經堂裏,讓信衆禮拜。寺院被毀時,由附近的老喇嘛昂翁偏初收藏,八三年寺廟復修後,“物歸原主”的請回到曲拉寺,供奉在經堂內,讓人們觀拜。

一九八六年,居里·卻吉降措活佛到木裏來傳經授教。居里·卻吉降措活佛降生木裏,是木雅居里寺的活佛。是第九世木裏活佛的同父異母之兄。漢傳佛教界稱他“西康法海活佛”。居里活佛,是一位學識淵博,戒德莊嚴,名符其實的藏傳佛教活佛。在宗教活動被禁止的那些艱難歲月裏,他始終身懷崇高的使命感,忍受着巨大的折磨從沒有放棄自己的宗教信仰。一個人一時隔絕紅塵容易,一輩子身處鬧市而不動心很難。正因爲這樣,後來格外爲佛教界所崇敬,也受到黨和的信認,先後任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四川省佛協副會長、省政協常委、甘孜州政協副、州佛教協會長等職務。寺廟修復後,一九八六年,居里活佛第一次回來傳教。當時,雖然寺院被恢復,但信教羣衆疑心重重,一時還不能完全相信這一事實。德高望重的至尊上師居里活佛,不僅給信教羣衆講經說法,而且宣傳黨的民族宗教,解除了廣大信教羣衆疑慮。居里活佛,不顧古稀歲月的困擾,先後六次到木裏,爲重樹法幢,再興佛教而老驥伏櫪,嘔心瀝血。爲教爲民普施佛法甘露,最後還尋訪認定了第九世木裏香根的轉世靈童,並親自主持第十世木裏香根·邊瑪仁青就職典禮盛事,把神聖的法脈慧燈傳教給小活佛,祈願小活佛十明,講學三藏,精修三學,弘法利生,教化一方!

2002年被四川省宗教事務局評爲“自我管理好,遵紀守法好,服務社會好”的文明宗教活動場所。2004年又被四川部評爲學習“五世格達活佛”的先進集體。2005年四川省把木裏大寺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科父愛因斯坦說:“佛學這種直覺的智慧是一切真正科學的動力,世界上如果有什麼真正的宗教的話,除佛教莫屬”。

當今,由於交通信息的便捷,藏人外內諸多因素,藏傳佛教已擴散到了歐美幾十個西方國家。將很多藏文經典譯成了英、俄、法、德、日等多種文字,在許多歐美風格的建築羣體中,也出現了赤者紅色藏傳佛教寺院建築,世界各地可以看到穿着紅色袈裟的不同人種膚色的男女信徒。在其它教的教民信徒中改信藏傳佛教的人也越來越多,它的影響在全世界不斷擴大。

求許墨林《大佛的沉思》原文

《大佛的沉思》

夜宿嘉州賓館,窗外江聲浩蕩,攪得人難以入夢。信步走上陽臺,夜色是那麼誘人:黛色如帶的峨眉,已進入夜的帳幔養神安息。大渡河上的木排,帶着幾點燈火,從上游緩緩漂來。月色透過籠罩的薄雲,輕輕地灑在岷江、青弋、大渡河三江會合處。東面的凌雲山,像個披着蓑衣的老翁,端坐江邊垂釣。濤聲時而重,時而柔,時而近,時而遠,久別重逢的三江姐妹在傾心聚談,像有說不完的話,談不盡的沿途見聞。頃刻,又手攜着手,搖曳着波光閃爍的長裙,向東去朝拜大佛。我的心魂也尾隨他們去了。

樂山大佛,白天是在人語喧譁、遊人擁擠中匆匆參見的,除了慨嘆它的雄偉、神奇,並未仔細地端詳它的風貌。這座高達71米的佛像,歷經千年滄桑,依然那麼完好。你看他背靠凌雲山座,慈眉善目,巨手安放在膝蓋上,胸襟豁達,安詳地靜坐江邊,年年月月,朝朝暮暮,看雲海月色,觀三江風濤,哪一條木筏上的號子他未聽過?哪一頁檣帆上的風雨他未見過?人世間的歡和笑,苦與樂,呼及號,大千世界的混沌開化,潮流變革,戰雲燹火,都收在他的眼底、藏在他的心間,然而他不動聲,不動容,依舊坐在那裏思考。幾千年過去了,誰也沒有見到他眼角上添一絲皺紋,尋遍他的1021個髮髻,也找不到一根白髮,而肢體上的每個部位都是那麼鉅細和諧,骨肉亭勻。我想,無論哪一位學識淵博、閱歷深廣的長者,站在他的面前,恐怕也只能稱是人生的稚童;無論哪一個青春如花充滿活力的黃金少年,和他相比,也都會感到自愧不如吧。是的,大佛壽比天地,壯存千古,除了爲一代一代的後人瞻仰,爲人墨客吟唱,爲那些風流倜儻的人物留影之外,總該還有些留在人們心靈上的東西的……

於此,我不禁想起白天在海師洞裏所見的驚心動魂的一幕。海師洞,位於大佛之後,綠樹掩映,苧蘿紛披的山徑上人如潮涌。我原以爲這裏是鍾乳林立的洞天奇景,踏進洞門一看,佔地僅十多平方米的山洞呈穹隆形,洞壁溼漉,巖縫裏不斷滲出水珠,岸石上長着褐綠色的蒼苔,除此之外,並無幽深之感。但洞裏卻籠罩着異樣的肅穆氣氛。洞中盤膝坐着一位高僧,似在閉目參悟,雙手託着一隻化緣鉢,鉢中盛滿清油,幾根燈草挑出鉢外,一團火苗雖不十分亮,卻把和尚暈染成一片金身。周圍站滿了前來朝拜的人羣,有的在點香,有的拎着油桶細心地往和尚手裏的託鉢中加油;年老的雙手合十,心地虔誠;年輕的也一改嘻笑縱情的常態,默默地站着,凝神觀看。同行的樂山市的小黃輕輕地推推我說:“你上去看看,那鉢裏是什麼?”我擠上去一望,頓時心裏一震:竟是一顆人的眼珠!燈芯正好放在眼珠的瞳孔內,燈火常明,等於是眼珠放射的光彩。周圍的氣氛不容許我發問,只能在心裏疑惑,爲什麼要把眼睛放在鉢裏呢?又爲什麼要用眼珠來點亮這盞長明燈?人世間的事情竟是這麼古怪!

出洞以後,小黃給我解了這個謎。原來,這位高僧就是當年發起修造這座大佛的海通和尚,這顆眼珠就是海通法師爲建造大佛作出的犧牲。沒有海通,就不會有這座大佛;沒有這顆眼珠的代價,也就打不散攔在佛身前面的妖霧魔障。“你別看它是一顆眼珠,它是善惡的試金石,魔鬼的照妖鏡!我們這裏的人遇到人生坎坷,事業磨難,心有不平,一站到這裏看一看,想一想,就會心地澄淨。懦弱的會變得勇敢,氣餒的會振作精神,那些歪七歪八、心存不良的傢伙,看一眼這顆威嚴的眼珠,也會感到渾身火辣辣地難受。你信不信?”一顆眼珠會有這麼大的威力,我怎能理解呢?小黃見我沉思不答,又神祕地告訴我:“你信不信?我們這兒信佛的有,不信佛的也有,來到這裏總要一看大佛,二朝海通。洞沒有人管,但四季香火不斷,終年佛燈常明。奇怪的是那化鉢裏的香油總是滿滿的,即使是大雪封山,水隔去路,或者是暴風雨之夜,也會有人來添油。前面的人走了,後繼的人又攀上山來,誰也沒有給誰輪上秩序,挨個班,你說怪不怪!”聽了小黃的一番話,更覺得這顆眼珠是如此奇幻莫測,它比起佛門中的那些捨身飼虎的故事更叫人心靈顫動,我當然要尋根究底,問個水落石出了。

一顆眼珠,引出海通一段悲壯的身世。海通原籍貴州,家貧如洗,便落髮當了和尚。艱難的法門生涯,孕育了他的宏圖抱負,二十多歲時,便北上雲遊,一路履痕風霜,一件破舊的袈裟裹走了幾個寒暑,終於來到了山靈水秀的嘉州(樂山古稱嘉州)。可是第一眼就看到一場劫難。洪水漫天,青弋、岷江、大渡河像從天庭裏掙脫鎖鏈的青、白、黑三條惡龍,在這裏翻滾廝打,攪得天玄地黃,人心惶惶。一眼望去,凌雲山像座鐵門,擋住了南下的水勢,惹得三條惡龍暴跳如雷。一排排浪山拼命想撞開這座山門,一個個如虎似豹的旋渦使勁要把大山沉入江底,一隻只從岷江上飄來的民船,被惡浪推到了這鬼門關前。船家呼喊着蒼涼的號子,拼搏着,想要躲過這場頃刻即至的災難。站在山崖上的海通,憂心如焚,他雙手合十,背誦大慈大悲的《金剛經》,召喚着佛祖快來超度衆生。“轟———澎———”一聲響雷落到海通身前,他睜開眼睛一看,一隻舟船如鳥卵投石,撞在犬牙交錯的山石上,桅斷骨散,飛向半天,江面頓時傳來了落水船家悲慘的呼救。海通急急地奔下山來,沿江追去,可是除了見到幾片漂散的木片黑點,又哪裏尋得到人影?熱淚灑滿了海通的衣襟,一種難言的痛苦鎖住他的心身。他對着凌雲山看了又看,望着肆虐的江水想了又想。他朝着西邊的峨嵋山,“撲通”一聲跪倒,指天發誓:“佛祖在上,弟子海通要劈開這座山壁建造聖像。借佛祖威靈,以鎮風濤,普度衆生,夙願不貸,不上峨嵋。願佛祖諒愛弟子一片誠心!”從此,海通便結茅凌雲山,修身海師洞,着手進行建造大佛的宏業。一個孑身孤單,僅有一衣一鉢的苦和尚,要完成這樣一項偉業,談何容易!且不說工程如何浩繁,耗資如何巨大,就單說這千萬工匠雲集凌雲山,安營紮寨,千車萬船,運輸調度,拿到現代來說,最先進的電腦也要周密地運算幾天。好一個海通和尚,人所不敢爲的他敢爲,人所不敢想的他敢想,人所不堪苦的他堪苦,他挑起了這副千斤重擔。

佛門莊嚴,教義恢恢,但我想,從來的佛寺都是佔靈山勝地,塑泥像,塗金身,贏得天下善男信女,香火鼎盛,佛門也是一片心態,“積善行德”“普度衆生”。殊不知天下之大,懸殊,人間魑魅當道,哭的有,愁的有,懸樑自盡的也有,有幾個能超度苦海,到達極樂世界?天下的佛門,愛國的有,匡邪扶正的有,作惡霸道的也不乏其例。更多的是遠離人世,既不理訴訟,也不爲民申冤,只是讓你在晨鐘暮鼓、昏燈煙火中苦行修身,昏昏然,陶陶然,求個自我解脫而已。儘管是教義昭昭,有幾個去幹些實事,造福於民?相比之下,海通和尚以身試教,遵循信仰去努力實踐,他可算是天下第一等心誠的佛徒了。爲了根除水患,布善於世,他以教義去打動民心,調動起千軍萬馬,齊心進行超乎尋常的偉業,可謂又是天下第一等有魄力、有智慧、有遠見的高僧。

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要在七十多米的山崖上建築一座完整的佛像,許多人認爲是天方夜譚式的神話。斧鑿一響,各種話都傳到海通耳邊,好心勸慰者,惡意中傷者,嘲諷嗤笑者,解囊資助者都不期而至。海通是善者迎,惡者頂,耳朵不軟,心誠志堅。嘉州的郡吏,聽說海通積資造佛,有幾十萬兩銀子,垂涎三尺,便頓生歹念,帶兵前來勒索。海通以佛門行善,根除三江水患的道理向郡吏申述,哪知道郡吏臉肉一橫,把“破壞三江風水,借佛門肥私”的罪名加在海通身上。海通強壓心中怒火,冷冷地回答:“我的眼睛可以剜給你,但要想吞剝建造大佛的錢財辦不到!”

郡吏看看貌不驚人、形容枯槁的海通,啞然失笑:“有膽量!佛門出言不二,法師不妨試着辦吧!”海通得一無退路,就從容走進淨室,自己動手剜去眼睛,放在托盤裏雙手捧到郡吏面前。石破天驚!權勢威赫的郡吏一看血淋淋的眼睛和兀立不動的海通,渾身震動,惶恐不安的眼眶中頓時落入無數鍼芒,疼痛難忍。囁嚅着說:“我……我失言了……”

失去雙目的海通法師,再也看不到正在建造中的大佛,但他心中的佛光卻照耀整座凌雲山。山也靜了,浪也平了,古嘉州舟楫雲集,天下的石工巧匠不召而至,鑿石的星火把通衢四海的三江映得一片璀璨,不知是佛心感動了人,還是人心感動了佛?

由於工程浩繁,心力交瘁的海通法師一病不起,徒僧憂心忡忡,石工抱着他的病體痛哭不已,千萬顆心都系在這座未完工的大佛上。海通也清楚知道撐不到那一天,但他堅信後來者一定會完成這項偉業。他的精神感動了西川節度使韋皋,在海通死後繼續組織民工開鑿,直到唐德宗貞元十九年才完工。前後歷經90個寒暑。

剜去了一雙眼睛,照亮了一個世界;倒下了一位血肉之軀,矗立起一座信念的豐碑。應該感謝那位無名的雕塑家,找準了一個最美的光的焦點,塑造了海通的形象,感動了我們千百顆凡夫俗子之心。人,總是有信仰、有追求的,但無論信奉哪一種教義,都要爲百姓乾點實事。站在海通法師塑像前,我捫心自問:我們這些主義信仰者,遇到那些妖霧迷障攔在事業的路口,有沒有“自抉其目,捧盤致之”的勇氣?

三江漲潮了,一聲聲自遠而近,一陣陣由輕變重,月下的大佛,似乎還在肅穆思考……

標籤:小鉢 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