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糜子面澆麻醬不用勺是什麼北京小吃

糜子面澆麻醬不用勺是什麼北京小吃

糜子面澆麻醬不用勺是什麼北京小吃:答案是麪茶。

糜子面澆麻醬不用勺是麪茶,這是一種流行於京津地區的特色傳統風味小吃。麪茶不是茶湯,而是將小米麪或糜子面煮成糊狀,盛到碗中,然後用筷子將芝麻醬拉成絲狀,澆在麪茶上而製成的。喝麪茶很講究吃法,吃時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邊轉圈喝。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糜子面澆麻醬不用勺是北京的一種傳統小吃,它被稱爲“炸醬麪”。炸醬麪是一道非常受歡迎的北京傳統麪食,也是北京菜系的代表之一。這道小吃通常使用糜子面作爲麪條,配以濃郁的麻醬調料。不同於其他麪食,炸醬麪一般不使用勺子來食用,而是直接使用筷子來夾取麪條,再將麪條浸入麻醬中,讓麪條充分裹上麻醬的味道。這種吃法使得炸醬麪更加有趣,也更加方便享用。炸醬麪不僅在北京非常流行,也在全國各地的餐館和小吃攤上可以找到。

糜子面澆麻醬不用勺是麪茶,這是一種流行於京津地區的特色傳統風味小吃。麪茶不是茶湯,而是將小米麪或糜子面煮成糊狀,盛到碗中,然後用筷子將芝麻席後散醬拉成絲狀,澆在麪茶上而製成的。喝麪茶很講究吃法,吃時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測理着碗邊轉圈喝。

麪茶在北京小吃中,一般在早上售賣。有詩說:午夢初醒熱麪茶,乾薑麻醬總須加。喝麪茶很講究吃法,吃時不用筷劇、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邊轉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無此吃法的。與品嚐麪茶的風味有關。

北京麪茶的做法:

1、首先要做一些準備工作。用擀麪杖把花椒碾碎,然後放入少許鹹鹽拌成花椒鹽。然臨熱後在芝麻醬中倒入少許香油,因爲芝麻醬很乾,這樣經過香油的稀釋,味道會更加的香濃。

2、接下來就可以下鍋了。首先把適量的小米麪或糜子面倒入鍋中,用少許的涼水調成麪糊,等到麪糊調勻後再根據您所需要的量加水,注意不要太稀輸見供倒了,但一定要用涼水。接下來就可以上火熬製了,熬的時候要不停的攪拌,否則很容易粘鍋。

3、來自等到快開鍋時改小火接着熬,用小火熬製的時間可以稍長些,不過仍然需要不停的攪拌。可以命雖甲獲安印粉盛一勺麪茶再倒入鍋中,當面茶已經很粘稠,又很容易倒出來的時候,就可以關火了。

4、然來自後在盛入小碗的麪茶上澆上一層芝麻醬,再在芝麻醬上撒上一些芝麻鹽,這樣一碗老北京風味小吃-麪茶就做好了。

老北京人的下午茶“麪茶”,得吸溜着喝,您喝過嗎?

說起麪茶怎麼吃,好多北京人都不知道了,在早年間,那可是老北京人的下午茶。爲什麼這麼說,早年間麪茶是四九城老少爺們兒下午的吃食兒,一般是下午賣下午吃,“ 午夢初醒熱麪茶,乾薑麻醬總須加” 。

現如今,麪茶不用受時間的,想什麼時候吃,都能熱熱乎乎地來上一碗,反而覺得更適合早上吃。

在北京話裏,麪茶不僅是吃食,還有糊塗的意思。比如說:“ 說你麪茶吧你還不愛聽?”

熬麪茶的鍋過去都用擦得鋥亮的銅鍋,麪茶鍋裏是不能熬別的東西,北京有這樣的歇後語: 麪茶鍋裏煮元宵——hun蛋;麪茶鍋裏煮鐵球——hun蛋到底帶砸鍋的;麪茶鍋裏煮皮球——說你hun蛋你還一肚子氣。

北京人都知道麪茶和茶湯是兩回事,茶湯是把炒熟的糜子面或者高粱面放在碗裏,將大銅壺裏滾開的水澆在碗裏,如沏茶一般,所以叫做茶湯。有的在茶湯里加了青絲、紅絲、芝麻、核桃仁、什錦果脯、葡萄乾、京糕條、松子仁等稱爲“八寶茶湯”,茶湯攤子上都有一把紫銅大壺,講究的銅壺嘴是龍頭的,龍頭上還有兩個鮮紅的小絨球,稱爲“龍嘴大茶湯壺”。

麪茶就沒那麼複雜了,麪茶可以說是咱北京小吃中製作方法最簡單,用料最少的吃食兒。

先將糜子面熬成糊狀,盛入碗中,然後澆上麻醬,撒上芝麻鹽兒,齊活。

哈哈,做法就是這麼簡單。但是老北京的吃食,那講究可就多了。首先說麪茶您熬得必須要稀稠合適,這就是一門手藝。

再說這芝麻醬,麪茶是否好喝,關鍵在麻醬。麻將講究二八醬,也就是二份純芝麻醬加八份花生醬調配而成,您可記好了,可不是八份芝麻醬,據說當年憑副食本限量供應的麻醬就是二八醬。

往麪茶上澆麻醬時,一定要將麻醬提起來拉成絲兒,轉着圈地澆在麪茶上,才能使麪茶上的麻醬薄厚均勻。

麪茶上撒的芝麻鹽兒炒制的火候要合適,必須要有焦香味。

您別看麪茶做着簡單,想要喝好它就不那麼容易啦。老北京人吃的、喝的都有其規矩和講究,喝麪茶自然也不例外。

老北京人喝麪茶講究不用筷子,不用勺兒,而是吸溜着喝,也叫忒兒嘍着喝。就是用一隻手端着碗,再將嘴撅起,貼着碗邊,趁着燙勁兒,沿着碗邊轉着圈喝。

因爲麪茶燙,吸溜比喝更科學,不會燙着,同時也讓舌頭充分接觸面茶。並且在吸溜的過程中,讓碗裏的麪茶和麻醬一起流到碗邊,再吸入口中,這樣每一口都是既有麻醬又有面茶。

吸溜可以算是北京的一種傳統吃法,不僅喝麪茶吸溜,喝炒肝、喝豆汁也講究吸溜。現在,人們可能覺得吸溜不文雅,但是吸溜能讓人體驗到吃食的獨特味道,就像喝紅酒要讓酒在嘴裏完全接觸舌頭的各個部位,這樣才能品嚐出食物的美味兒,體現了北京深厚的吃文化。

不過吸溜這種傳統吃法正在慢慢消失,現在年輕人習慣用勺攪乎好了,擓着吃。您要是抽不冷子看見一位爺正在哪兒吸溜着,那他肯定是老北京無疑。

試想一下,幾位北京爺們兒手裏託着藍邊白瓷碗,一邊咂咂有聲地吸溜着麪茶,一邊神侃着國際大事。那場面絕了!

邊喝、邊聊,不大一會兒,一大碗麪茶就吸溜個精光。咂摸咂摸嘴,覺得沒過癮,再來一碗接着吸溜。

也許這纔是老北京的味道,老北京的感覺。喝的就是感覺!喝麪茶已經不是爲了填飽肚子,更是一種享受,舒坦!

但是,現在您若想喝碗地道的老北京麪茶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麪茶稠糊糊一坨,幾乎一勺子一碗,別說轉圈喝,用勺子蒯着吃都費勁兒。芝麻鹽更是沒了芝麻只有鹽,少撒沒芝麻香味多撒齁鹹。還是懷念那個老味道。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

關注“ 四九城大磊子 ”,帶您感受更多有趣又有料的北京城文化歷史

老北京麪茶介紹,老北京麪茶的吃法

都說爲愛與美食不可抗拒,吃作爲每天人們比經歷的一件事,有的人對於吃就比較隨便,而作爲吃貨們那怎麼可以說是隨便呢?在北京小吃裏有這麼一種美食叫,茶麪。相信在北京的人們並不陌生。下面就變就爲大家介紹一下這個麪茶。

麪茶是山西省太原市、晉中地區的一種漢族傳統的面類名吃,一般冬、春季食用最多。是一種以黃小米粉爲主料的粥。主要是把炒芝麻、麻油、麻醬、鹽和黃小米粉煲成粥狀物。麪茶還可加白糖製作成甜味麪茶,一般常作爲早點、夜宵。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入,喝麪茶的人越來越多,問其緣由,答得更是乾脆,一爲開脾健胃,二爲過過口癮,三爲晨練充飢。

北京的小吃麪茶好吃又簡單,作爲早餐還含有一定的熱量,喝一碗一天都精神,過去老北京人喝麪茶還挺有講究的,端起碗來不用筷子不用勺兒,還趁着燙勁兒,沿着碗沿轉着圈兒的往嘴裏吸溜兒,呵呵!我是攪合攪合用勺兒舀着吃,看着人家吸溜兒,就聽那聲兒和再看那勁兒,感覺有點兒散德行,呵呵!您別說,這還就是一種吃法的傳統,也是北京特有的吸溜兒文化。

麪茶北京的大人小孩兒都愛吃,吃這種東西不分階層,下至拉排子車蹬三輪兒的上至大學教授,都湊在一塊兒在那兒吸溜兒,看着挺有意思的!過去,我嫌早點鋪子裏咂咂聲太大,一般都在家裏做着吃。現在大家文明瞭,很難再聽到那種令人厭煩的從口腔裏發出來的咂咂聲!

麪茶別看簡單營養價值並不低,油脂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粗纖維它都佔全了,偶爾吃次還挺香,吃完了咂嘛咂嘛滋味兒還能吸引你下次來,現如今麪茶在北京小吃中,一般在下午售賣。有詩說:“午夢初醒熱麪茶,乾薑麻醬總須加”。喝麪茶很講究吃法,吃時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邊轉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無此吃法的。與品嚐麪茶的風味有關。以下是北京麪茶的做法:

材料:小米麪或糜子面、芝麻醬、香油、花椒、鹹鹽。

首先要做一些準備工作。用擀麪杖把花椒碾碎,然後放入少許鹹鹽拌成花椒鹽。然後在芝麻醬中倒入少許香油,因爲芝麻醬很乾,這樣經過香油的稀釋,味道會更加的香濃。接下來就可以下鍋了。首先把適量的小米麪或糜子面倒入鍋中,用少許的涼水調成麪糊,等到麪糊調勻後再根據您所需要的量加水,注意不要太稀了,但一定要用涼水。

接下來就可以上火熬製了,熬的時候要不停的攪拌,否則很容易粘鍋。等到快開鍋時改小火接着熬,用小火熬製的時間可以稍長些,不過仍然需要不停的攪拌。那麼麪茶需要熬到什麼程度呢?可以盛一勺麪茶再倒入鍋中,當面茶已經很粘稠,又很容易倒出來的時候,就可以關火了。

然後在盛入小碗的麪茶上澆上一層芝麻醬,再在芝麻醬上撒上一些花椒鹽,這樣一碗老北京風味小吃——麪茶就做好了。

【結束語】麪茶是老北京人的最愛,它和豆汁、豆腐腦一樣是老北京人早餐時的必吃,只是現在很多店得不到“真傳”故做不出它的“味兒”來,所以沒有象豆腐腦那樣的普及。

談一談非北京土著來京不能錯過的平民小吃有哪些?

德和齋杏仁豆腐,去吧

老北京小吃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豆麪糕、艾窩窩、糖卷果、薑絲排叉、糖耳朵、麪茶、饊子麻花、吐蜜、焦圈、糖火燒、豌豆黃、炒肝、奶油炸糕。

老北京十三絕之驢打滾

驢打滾又稱豆麪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麪加水蒸熟,和麪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製作時將蒸熟發黃米麪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擀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捲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製作時要求餡卷得均勻,層次分明,外表呈,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

豆麪糕以黃豆麪爲其主要原料,故稱豆麪糕。但爲什麼又稱“驢打滾”呢?似乎是一種形象比喻,製得後放在黃豆麪中滾一下,如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故而得名。這一點連前人也發出疑問。《燕都小食品雜詠》中就說:“紅糖水餡巧安排,黃面成團豆裏埋。何事羣呼 ‘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還說:“黃豆粘米,蒸熟,裹以紅糖水餡,滾於炒豆麪中,置盤上售之,取名‘驢打滾’真不可思議之稱也。”可見“驢打滾”的叫法已約定俗成。如今,很多人只知雅號俗稱,不知其正名了。現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應,但大多數已不用黃米麪,改用江米麪了,因外滾黃豆粉面,其顏色仍爲,驢打滾是羣衆非常喜愛的一種小吃。

艾窩窩

艾窩窩,北京傳統風味小吃,每年農曆春節前後,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窩窩也屬春秋品種,一年四季都有供應。艾窩窩歷史悠久,明萬曆年間內監劉若愚的 《酌中志》中說:“以糯米夾芝麻爲涼糕,丸而餡之爲 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

可見這種食品是用糯米洗淨浸泡,爾後入籠屜蒸熟,晾涼後揉勻,揪成小劑,摁成圓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餡,就成了明萬曆年間稱之爲窩窩的 食品。但爲什麼後來又成爲艾窩窩呢?在清人李光庭的《鄉諺解鈁》一書中找到了說明。因爲有一位皇帝愛吃這種窩窩,想吃或要吃時,就吩咐說:“御艾窩窩。”後來這種食品傳入民間,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說“御”字,所以省卻了“御”字而稱“艾窩窩”。

艾窩窩外皮用的糯米是已經蒸熟的,餡也用桃仁、瓜仁、芝麻仁和白糖事先炒好,所以做得之後就能食用。故《燕都小食品雜詠》中說:“白粉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面挫。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窩窩。”還注說:“艾窩窩,回人所售食品之一,以蒸透極爛之江米,待冷裹以各式之餡,用麪粉團成圓形,大小不一,視價而異,可以冷食。”

糖卷果

糖卷果是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品,深受中外食者青睞,尤得女性食客的喜愛。

糖卷果主料用山藥和大棗,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輔料。山藥鮮品營養豐富,含蛋白質、精纖維及維生素等成分,是中醫傳統的用藥。中醫認爲山藥性溫味甘,無毒,入脾肺、腎經,有補中益氣、補脾胃、長肌肉、止瀉和健脾。固精、益肺的功用。大棗更是中醫和民間常用的滋補品,每100克幹品含糖量63-76.3克,並含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其中維生素C含量居各種鮮果之首,每100克鮮棗肉中含量達300-600毫克,人體利用率平均爲86.3%。中醫認爲棗肉味甘性溫,有補脾和胃、養氣生津之功,可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營衛不和、貧血心悸、煩躁多夢等症。卷果主料爲山藥、大棗,是一道名副其實的藥膳。

製造方法:將山藥1500克去皮剁碎,大棗500克去核,果料切碎,兩料拌勻後稍加水和麪粉,攪拌均勻,用油皮將拌勻的料裹包好,上籠蒸5分鐘;準備消毒過的乾淨豆包布一塊,將蒸得的原料趁熱置於布上,捏成三角狀長條,涼後切成小手指厚般的塊,入七成熱的油鍋,炸成焦時撈出;另用鍋加油、水、桂花、白糖,小火熬成糖稀,將炸得的卷果倒人,裹上糖汁,撒上白芝麻和白糖,軟綿香甜,十分可口。因其有滋補作用,去南來順飯莊用餐的食客每每點要,成爲飯店的名牌小吃之一。

豌豆黃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

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原爲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清宮的豌豆黃,用上等白豌豆爲原料,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淨,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 其製法是,將豌豆磨碎、去皮、洗淨、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傳統做法還要嵌以紅棗肉。以仿膳飯莊所制最有名。

民間的糙豌豆黃兒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見於春季廟會上。例如在三月三蟠桃宮,"小棗糙豌豆黃兒"便是時令鮮品,小販們一聲"噯這小棗兒豌豆黃兒,大塊的來!"好象是給人們報出了春訊,帶來了暖意。

"糙豌豆黃兒"是用白豌豆去皮,以兩倍於豌豆的水,將豆燜爛,然後放糖炒,再加入石膏水和熟棗攪拌均勻,放入大砂鍋內,俟其冷卻成坨後,扣出來,切成像切糕一樣的菱形塊,放上小片金糕以爲裝點,通常都置於罩有溼藍布的獨輪車上去賣,經營此業的大多是京東平谷、香河以及京南採育等地的老鄉。

豌豆黃

"細豌豆黃兒"乃是清宮御膳房根據民間的小棗糙豌豆黃兒改進而成。其製法較精,是將豌豆煮爛過篩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凝固後切成兩寸見方,不足半寸厚的小方塊,上面放幾片蜜糕,色味俱佳,質地細膩純淨,入口即化,屬上品。以後,北海公園漪瀾堂飯莊和仿膳茶社賣的即是細豌豆黃,以紙盒盛之,每盒十塊。它與雲豆糕、小窩頭等同稱宮廷小吃。

糖耳朵又稱蜜麻花

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見名品,又稱糖耳朵,因爲它成形後形狀似人的耳朵得名。前人有詩說:"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侶蜜麻花,勞聲借問誰家好,遙指前邊某二巴。"並注說:"糖耳朵蜜麻花,爲清真教人所制食品,其原料不外砂糖麪粉及小糖等,小糖即俗稱之稀也。"

前人已將蜜麻花的原料講得很清楚了。不過它用的面要用和好的發酵面對上鹼,另用一塊麪和上紅糖,做時將發酵面分兩塊,一塊擀開後,將紅糖和的面鋪是上,再擀另一塊發酵面,鋪在紅糖面上面,這樣成了二層酵面,一層糖面。用刀切下5釐米左右的長條,將長條一邊摁薄,成坡形,把薄邊和厚邊合到一起,再切成重40克左右的小塊。自小塊中間開一刀口,然後打開,將薄的一面往裏翻過去,厚的一邊一折,就成了耳朵形的坯子了。花生油燒五成熱,分批將坯子入油裏炸過,呈金時撈出,瀝盡油,趁熱放入溫熱的飴糖中泡一分鐘,稱過蜜,浸透後,撈在盤裏晾涼就成了。要注意必須炸透,否則就會因炸不透,蜜也浸不透的質量不佳現象。

蜜麻花棕黃油亮,質地綿潤鬆軟,甜蜜可口。南城的南來順飯莊的蜜麻花由於常年製作。質量穩定,主要是放鹼合適,沒有酸口,炸得透,吃蜜均勻,達到了鬆軟綿潤的質量要求,1997年被評爲"北京名小吃"和"中華名小吃"。

與蜜麻花相似的還有蜜篦子,原料配製與蜜麻花完全一樣,唯形狀不同,它是三層擀平,中間豎劃幾刀,油炸後過蜜而成。此外還有幹糖麻花、芙蓉幹糖。幹糖麻花不過蜜,芙蓉幹糖也不過蜜,而是滾上一層用熟面和 白糖混合的糖粉,也都有甜、酥、脆的特點。

糖火燒

糖火燒是北京人常吃的早點小吃之一,已有300多年曆史,以大順齋的糖火燒最出名。糖火燒香甜味厚,綿軟不粘,適合老年人食用。 缸爐燒餅原爲河北省小吃,後傳入北京, 成爲北京小吃。其特點是用缸作成爐子,將燒餅生坯直接貼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

麪茶

麪茶在北京小吃中,一般在下午售賣。有詩說:“午夢初醒熱麪茶,乾薑麻醬總須加”。 喝麪茶很講究吃法,吃時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邊轉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無此吃法的。與品嚐麪茶的風味有關。以下是北京麪茶的做法:

材料:小米麪或糜子面、芝麻醬、香油、花椒、鹹鹽。

首先要做一些準備工作。用擀麪杖把花椒碾碎,然後放入少許鹹鹽拌成花椒鹽。然後在芝麻醬中倒入少許香油,因爲芝麻醬很乾,這樣經過香油 [1]  的稀釋,味道會更加的香濃。

接下來就可以下鍋了。首先把適量的小米麪或糜子面倒入鍋中,用少許的涼水調成麪糊,等到麪糊調勻後再根據您所需要的量加水,注意不要太稀了,但一定要用涼水。接下來就可以上火熬製了,熬的時候要不停的攪拌,否則很容易粘鍋。等到快開鍋時改小火接着熬,用小火熬製的時間可以稍長些,不過仍然需要不停的攪拌。那麼麪茶需要熬到什麼程度呢?可以盛一勺麪茶再倒入鍋中,當面茶已經很粘稠,又很容易倒出來的時候,就可以關火了。

然後在盛入小碗的麪茶上澆上一層芝麻醬,再在芝麻醬上撒上一些花椒鹽,這樣一碗老北京風味小吃——麪茶就做好了。

焦圈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愛吃,酥脆油香的味兒,真叫人吃不夠。北京人吃燒餅,常愛夾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焦圈是一種古老食品,製作比較麻煩,由於勞效太低,一般吃食店不願製作,故有一段時間常斷檔。說到炸焦圈,北京人都知知道一個“焦圈俊王”,原是“南來順”職工,已故去。他的技藝一般人不能與之相比,炸出的焦圈個個棕黃,大小一般,特別是具有香、酥、脆的特點,放在桌上,稍碰即碎,決無硬艮的感覺。

焦圈的製作,需用溫水化開鹽、鹼、少許礬,加水拌和麪粉成麪糰後,用手反覆壓揉麪團,揉勻後放案板餳3個小時,然後把麪糰壓扁,用刀切成5釐米寬的條,取成條面坯置案板,用一手按住一端,另一手托住面坯的另一端,捋成長扁片,厚約6釐米,用刀把面片切成4釐米寬的劑(一般50克面切14小劑),每兩個劑疊在一起,用小炸刀中間切一刀,兩邊不能切通,稍連一點,油燒至五成熱時,用手拿住生焦圈坯的一頭下油鍋,隨即用筷子從中間撐開,使之成手鐲形,定型後翻過來,炸至棗紅色出鍋控油,即成香酥脆的焦圈了。

宋代蘇東坡曾寫過一首詩,相傳是中國第一首產品廣告詩:“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谷部》也有記載:“人少鹽,牽索扭捻成環釧之形,油煎食之。”焦圈可貯存十天半月,質不變,脆如初,酥脆不皮,是千百年來人們喜愛的食品。

饊子麻花

饊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歡迎,它的製作比較麻煩。在事先將礬、鹼、紅糖、糖桂花放在盆內用溫水溶化,再將麪粉倒入和均勻,和好後挫長條盤起來餳一會兒,然後揪成40克一個的小劑。

將麻仁用開水拌起來,將小劑粘上拌好的麻仁,挫成10釐米長的小條碼在盤中,碼3至4層再餳着。餳好後,拿起兩小條用手挫成均勻的長繩條2根,對頭折兩個來回成8根,兩頭捏在一起,成兩頭尖、當中大的棗核形或扇形狀,用油炸熟即成。炸時鍋內花生油五成熱,拿着饊子麻花的捏頭處,將坯子下入油鍋來回擺動使其定型,待坯子稍硬挺後,整個入油中炸,炸成棕即成。

饊子麻花顏色棕黃,質地酥脆,香甜可口。

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營養的小吃品種。它用上好麪粉爲原料,先燒適量開水,水開後,改用小火,將麪粉倒人鍋內,迅速攪拌直到麪糰由白變成灰白色,不粘手時,取出稍晾成燙麪。白糖用水化開,香草粉用水化開,適量雞蛋液在碗內攪勻,分幾次加入燙麪中,最後一次加入奶油、糖水、香草粉水,揉搓均勻。

奶油炸糕

鍋內倒花生油或生菜油,也可用牛油。但不宜用豆油或芝麻油,因爲後兩種油容易抵消奶油味,旺火燒至冒煙後,改用小火,此時將揉勻攪拌好的麪糰,500克分成40個均勻小球,入油鍋前用手摁成圓餅,逐個下人油中,待餅膨起如球狀,並呈金時撈出,滾上白糖即成。

奶油炸糕呈圓形,外焦裏嫩,香味濃郁,富有營養,易於消化。

除奶油炸糕外,還有黃米麪炸糕和江米麪炸糕(用水磨米,質量最好),面均要加水和好後發酵,面和得不要太硬,要適當揉進一點鹼。製作時抓一塊麪約50-60克,用手指在中間按一個坑兒,包進豆沙餡,將口封嚴,隨包隨入溫油炸至金。此種炸糕外焦裏嫩,香甜可口,很受歡迎。

還有一種燙麪炸糕,先把水燒開後,倒人面粉攪拌均勻,面燙好後出鍋分成大塊,攤開晾涼,對上發麪和適量鹼面,揉勻揪成小劑,摁扁,包上用紅糖、桂花、面幹拌勻製成的餡兒,用溫油炸。此種炸糕外焦酥,裏軟嫩,易消化。

吐蜜

吐蜜又稱豆餡燒餅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見品種,因其以豆沙爲餡而得名,在烤制過程中,因燒餅邊上有自然開口,吐出豆餡,掛着燒餅邊上,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種燒餅爲吐蜜。

薑絲排叉

薑絲排叉,從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鮮姜,因而食用時有明顯的鮮姜味而得名。

它要用鮮姜去皮跺成細末,麪粉加一定比例的明礬末,一起放入盆中,用涼水和成麪糰。

薑絲排叉

還有一種方法是用水和麪,放到軋面機上軋五六次,直軋到薄片均勻光滑,然後在薄片上撒上細澱粉面,疊起合成長條後,用刀切成寬爲2釐米、長5釐米的排叉條,將兩小片疊到一起,中間順切三刀,散開成單片套翻在一起,用溫油炸。將炸好的排叉過蜜,過蜜的方法是用鮮姜去皮切成細絲,用水把薑絲熬開後撈出薑絲,放入白糖,開鍋後放飴糖、桂花,繼續熬開後移小火上,將炸得的排叉入薑絲熬出的桂花飴糖中過蜜。

過蜜後的排叉成淺,有酥、甜、香的特點,食用時有姜味。南城"南來順"的薑絲排叉1997年被評爲"北京名小吃",同年又獲"中華名小吃"稱號。

還有一種帶鹹味的排叉,原料爲面面粉、蘇打和鹽,也用油炸,做法與薑絲排叉一樣,不同的是它不過蜜,有酥、脆、味微鹹的特點,愛喝酒的人常以鹹排叉當下酒菜用。

據《天橋小吃》作者張次溪先生說:"舊天橋有專門賣小炸食的店家,如面炸不盈寸的麻花排叉,用草紙包裝,加上紅商標,時過年送禮的蒲包,又是小孩的玩物。"對這種小炸食前人還有詩稱讚說:"全憑手藝制將來,具體面微哄小孩。錦匣蒲包裝飾好,玲瓏巧小見奇才。"過去天橋賣這類小炸食的還要吆喝:"買一包,饒一包,江西臘來,臘秦椒。大爺吃了會撂跤,撂官跤,跛子跛腳大箍腰。大麻花,碎排叉,十樣錦的花,一大一包的炸排叉。"小孩聽到了,多喜歡去買。

炒 肝

老北京炒肝

根據記載,炒肝作爲北京傳統早點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問世百餘年了。炒肝是由開業於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的"會仙居"發明的,是在原來售賣的"白湯雜碎"基礎上,去掉心和肺並且勾了芡,從而形成流傳至今的炒肝。1930年,另外一家炒肝老店天興居在會仙居對面開業,因爲選料更精、採用味精、醬油等當時的新式調料代替原來的口蘑湯等,生意逐漸蓋過了會仙居,1956年兩店合併,就只剩下天興居的招牌了。

炒肝的做法很簡單,將洗好的肥腸切段煮熟,出鍋前加入肝片、味精、醬油、醋、水澱粉及蒜泥等,具有湯汁油亮、蒜香撲鼻、肥而不膩、稀而不澥的特點。因爲蒜泥很細,故有"吃蒜不見蒜"之說。正宗的吃炒肝方法既不用勺子也不用筷子,一手託着碗底,轉着圈嘬,好處是腸、肝和芡汁分佈均勻。

北京小吃麪茶是怎麼做的?

7、麪茶

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補佳品,它是用麪粉放入鍋內炒到顏色發黃,麻仁也炒至焦黃,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勻,然後將搓得均勻的麪茶放在碗內,加上白糖,用開水衝成漿糊狀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爲早餐或午點,很受百姓喜愛。

麪茶在北京小吃中,一般在下午售賣。有詩說:“午夢初醒熱麪茶,乾薑麻醬總須加。” 喝麪茶很講究吃法,吃時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邊轉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無此吃法的。爲什麼要用這種吃法呢?這與品嚐麪茶的風味有關。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老北京小吃十三絕百科)

地方小吃一定是最能體現一個城市地方特色的東西,隱藏在小巷裏的美食融合了當地人的口味和文化,北京身爲一個富有內涵歷史悠久的現代與古典結合完美的城市當然也有很多知名小吃,到北京最值得一嘗的小吃有哪些?最有北京味兒的美食是什麼?今天就爲大家帶來了老北京小吃十三絕,給大家介紹下這些老北京味道。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

1.驢打滾

驢打滾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中最出名之一,又稱豆麪糕,用黃米麪蒸熟後抹上豆沙或紅糖,均勻的捲起來後在表層撒上白糖和黃豆麪,因爲外形酷似驢在地上打滾捲起灰塵而得名。吃起來又香又甜,滿嘴都是黃豆粉的香味。

2.艾窩窩

艾窩窩的歷史悠久,明萬曆年間就有對它的描寫。這是一款糯米制品,蒸熟晾涼以後擀成麪皮,包上用桃仁、芝麻、瓜子仁等拌成的餡,即刻就能食用。

3.糖卷果

糖卷果是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中最受女性喜愛的,因原料是山藥和大棗,有美容養顏、滋補的效果,是一道名副其實的藥膳。蒸完炸完再裹上糖汁,撒上芝麻和糖,軟綿香甜,十分可口。

4.豌豆黃

豌豆黃在清宮的時候原是民間小吃,後又傳入宮廷。是將豌豆煮爛過篩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凝固後切成小方塊,一口一個入口即化,質地細膩純淨。

5.糖耳朵

糖耳朵是因爲它成形後形狀像人的耳朵得名,又稱蜜麻花。是用紅糖和和發酵面製成的,形狀不好把握,需要一層一層慢慢折成,質地綿潤鬆軟,有甜、酥、脆的特點。

6.糖火燒

糖火燒是北京人常吃的早點小吃之一,以大順齋最出名,味道香甜味厚,綿軟卻不粘牙。是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中比較適合老年人食用的一種,比較適合老年人的口味,也不會覺得粘膩。

7.麪茶

麪茶一般都在下午出售,麪茶是用小米麪或糜子面、芝麻醬、香油、花椒、鹹鹽熬製而成的一種粥類食品。喝麪茶十分講究,吃時不能用筷子和勺子等餐具,要用一隻手端碗沿着碗邊轉圈邊喝,從喝麪茶的架勢就能輕易的分清北京當地人。

8.焦圈

焦圈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愛,北京人喝豆汁吃燒餅都要帶一份焦圈。因爲焦圈複雜的製作方法,儲存十天半月口感都不會變,焦圈獨具的香、酥、脆的特點,征服了幾乎所有的北京人。

9.饊子麻花

饊子麻花是一種北京清真小吃,很受尋常百姓的歡迎,它是一種炸制食品,顏色棕黃,質地酥脆,香甜可口,是一種可以隨時拿來食用的食品。

10.奶油炸糕

奶油炸糕是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中極富營養的小吃品種,它形狀呈圓形,外焦裏嫩,香味濃郁,十分易於消化,除了奶油炸糕以外還有黃米麪炸糕、江米麪炸糕、湯麪炸糕。

11.吐蜜

吐蜜又稱豆餡燒餅,因爲外形酷似頭而得名,在烤制的過程中因燒餅邊上的自然開口而開裂,吐出豆餡,掛着燒餅邊上。外皮酥脆,內餡綿軟香甜,深受北京人喜歡。

排行榜,品牌排行榜

12.薑絲排叉

排行榜,品牌排行榜薑絲排叉原料中有鮮姜,但因會在製作過程中過蜜不會有過多生薑辛辣的味道,色澤清新,食用時又酥又甜被評爲中華名小吃的稱號。還有一種鹹口的排叉,酥脆可口是愛酒人士的下酒必備。

13.炒肝

炒肝已經有百餘年的歷史了,是北京傳統早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湯汁油亮、蒜香撲鼻、肥而不膩、稀而不懈的特點。因爲炒肝的肝和芡汁能夠均勻分佈,正宗的炒肝吃法也是不用任何餐具,用一手託着碗底轉着圈嘬。

北京特色小吃有哪些?

北京特色小吃有北京烤鴨、滷煮、驢打滾、老北京炸醬麪、炒肝、爆肚、涮羊肉、麪茶等等。

【拓展資料】:北京的驢打滾有着非常悠久的歷史,具體來歷已經無從考究,只是在古代廟會的時候,驢打滾是必會出現的特色小吃。驢打滾的製作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複雜的,秀安永優質的大黃米麪,黃豆麪,澄沙,白糖爲主要原料,在經過製坯,和餡,成型這三道工序,所製作而成的驢打滾外面呈金,內含豆沙餡,入口綿軟,香甜適口,吃起來別具風味。儼然已經成爲了北京古老的特色小吃,到了北京一定要品嚐一下。

北京滴地道小吃有哪些 ? 咋做?

北京小吃—扒糕 小吃原料: 薺麥面500克,醬油50克,醋50克,芝麻醬150克,大蒜25克,芥末糊25克,辣椒油10克,鹹胡蘿蔔25克,精鹽6克。 小吃製作: 1將涼水1000克加鹽倒鍋內燒開,將麥面倒入,用木棍攪成團後過涼水。 2將麪糰用手沾涼水拍成圓餅形,用小刀打成條狀入碗,澆以醬油、辣椒油、醋、蒜汁,放和好的芝麻芥末糊、用礤牀擦好的鹹蘿蔔絲,即可食用。 北京小吃—芸豆卷 小吃原料: 白芸豆500克,豆沙250克,鹼少許。 小吃製作: 1.用小磨將芸豆破碎去皮,放在盆裏,用開水泡一夜,把未磨掉的豆皮泡起來,再用溫水把豆皮泡掉。將芸豆碎瓣放在開水鍋裏煮,加少許鹼,煮熟後用漏勺撈出,用布包好,上屜蒸20分鐘,取出過羅,將瓣擦成泥,泥通過羅而形成小細絲。 2.將芸豆絲晾涼後,倒在溼布上,隔着布揉和成泥。取1尺5寸見方的溼白布平鋪在案板邊上,將芸豆泥搓成1寸粗的條,放溼布中間,用刀面抹成1分厚、5寸長、2寸寬的長方形薄片,然後抹上一層豆沙,順着溼白布從長的邊緣兩面捲起,各一半後,合併爲一個圓柱形,用雙手隔着布輕輕捏一捏,壓一壓。最後將布拉起,使卷慢慢地滾在案板上,先切去兩端不齊的邊,再切成六七分長的段,芸豆卷即做成。 北京小吃—京東肉餅 小吃製作: 1、涼水和成很軟的麪糰,醒半小時後揉透。將麪糰杆成薄薄的一張大圓皮。 2、在皮上抹上肉餡:只抹3/4的皮子,1/4的皮是空白的。切一刀(=半徑長度)。 3、將麪皮成了一個1/4圓的“扇形”。 4、封邊兒。 5、和一般烙餅一樣:多放些油,中小火烙(千萬不能火大了,否則外面糊了而裏面肉還沒熟!),一面呈金即可翻另一面烙,快好時再淋一些“醋水”(水裏加少許醋)-----據說是這樣烙出來的餅皮比較酥脆香。 22、北京小吃—麻豆腐 小吃製作: 將羊肉丁炒焦起鍋,下黃醬煽炒蔥薑末出香味兒,加入麻豆腐翻炒。隨後,讓大青豆、紅辣椒、嫩豆芽、雪裏蕻未依次投人到炒麻豆腐的事業中來,輔之以大火,使鍋裏的尤物們變得“轟轟烈烈”,再不斷地加油、添水,用一點兒老黑醬油,將麻豆腐及其夥伴作“翻天覆地”狀,直至麻豆腐表面氣泡涌動、蜂窩畢現、香氣翁動,方算“勝利會師”。老北京有句俗話:“炒麻豆腐——大咕嘟”,是說麻豆腐一熟會自己“咕嘟、咕嘟”地起泡說話,告訴您:“我熟啦!”似乎麻豆腐通了人性,怪不得老北京人會青睞於它呢! 此時在起鍋前放人切成寸段兒的“野雞脖兒”嫩韭菜梗兒,灑上炒焦的羊肉丁出鍋,再淋上一勺紅亮亮的辣油,便是一味亦飯亦菜不可多得的美食。 北京小吃—炸醬麪 小吃材料: 手擀麪或掛麪、五花肉、各種配菜、油、蔥末、薑末、白糖、黃醬、香油 小吃製作: 1.把肉切成黃豆粒大小的丁。 2.油熱放肉,變色後放蔥、姜,炒出香味放醬下鍋。下鍋時最好放點溫水,但只須加一次水。 3.小火慢炒,有了香味時放點白糖,醬變成紅黑色時,放蔥末,加香油,翻炒均勻後馬上起鍋。 4.醬炸好後和配菜、面一起拌勻。 北京小吃—梁實秋豆汁兒 小吃製作: 1、將綠豆雜質篩淨,淘洗乾淨,放入盆內用涼水(冬天用溫水,水量要比綠豆高出2倍)泡十幾小時。待豆皮用手一捻就掉時撈出,加水磨成稀糊(磨得越細越好),每千克綠豆約出稀糊2.65千克。然後,在稀糊內加入1.5千克的漿水(即前以次製作豆汁、澱粉時撇出的清水)並逐次加入不少於12千克的涼水過濾,約可濾出粉漿17千克、豆渣2千克, 2、把粉漿倒入大缸內,經過一夜沉澱。白色的澱粉就沉澱到缸底,上面是一次層灰褐色的黑粉,再上一層即是顏色灰綠、質地較濃的生豆汁,最上層是浮沫和漿水。撇去浮沫和漿水,把生豆汁舀出(可得生豆汁8千克左右,另有澱粉約500克和黑粉少量),再煮之前還需在沉澱一次,夏季沉澱六小時。冬季沉澱一夜。沉澱好後,撇去上面的漿水。 3、鍋內放入少許涼水,用旺火燒沸後倒入生豆汁,待豆汁逐漲並將一出鍋外時,立即改用微火保溫(此時不能用旺火,否則會逐成麻豆腐),隨吃隨盛,並佐以辣鹹菜同食。 北京小吃—油茶 小吃原料: 牛骨髓油、麪粉、桂花汁、瓜子仁、白糖、黑白芝麻、核桃 小吃製作: 鍋內放入麪粉,用微火攪炒半小時呈麥時即熟,過細羅;熟麪粉放回鍋中,將牛骨髓油放在另一鍋中,用旺火燒至要冒煙時,倒入熟炒麪鍋內攪拌均勻;將黑白芝麻仁用微火炒出香味,核桃仁炒熟、去皮、剁碎,連同瓜子仁一起放入熟炒麪中拌勻,即成油炒麪;吃時,將油炒麪盛於小碗中,用開水衝攪成稠糊狀,再放上白糖和桂花汁攪勻即可。 北京小吃—茶湯 小吃原料: 糜子面、紅糖、白糖、糖桂花 小吃製作: 將糜子面洗淨,用涼水浸泡兩小時,瀝淨水,碾成面,再過細籮,即成糜子面。 茶湯壺內灌滿涼水,燒沸,取碗一個,倒入開水和適量涼水攪和一下,加入十分之一的糜子面調成麪糊,再用150左右開水將麪糊衝熟,在茶湯上面撒上紅糖、白糖和糖桂花即可食用。 北京小吃—肉末燒餅 小吃原料: 麪粉、白糖、三成肥七成瘦的豬後腿肉、芝麻 小吃特點: 北京傳統宮廷的風味小吃,享譽京都幾十年。外焦裏酥,鹹中略甜,香酥可口,味厚醇正。 小吃製作: 取麪粉和白糖加水揉成麪糰,經摘劑、摶餅、研邊、粘上芝麻製成馬蹄燒餅坯;將餅坯粘貼在大鏟上,用炭火烤製成熟;將豬腿肉切好,放入炒鍋中,加上各種調料,用旺火炒熟,炒出的油要撇淨;將馬蹄燒餅從其側面切開一小口,抽出餅心,填進現炒的豬肉末即成 北京小吃—炸菊花蝦包 小吃原料: 蝦仁250克,豬油500克,雞蛋清3個,水發海蔘,冬菇、荸薺、火腿、豬油網適量 小吃製作: 1、蝦仁一切兩段,海蔘、荸薺、冬菇、火腿切丁,焯水控幹後再裝盤,加調料醃5分鐘,再加蛋清、澱粉調均制餡; 2、將豬網油切成5張8釐米見方的小片,放上餡包好扎口,沾勻蛋清糊; 3、油鍋燒至5成熱,將蝦包逐個放入,炸至金撈出,每個改成4瓣呈荷花形,裝盤即成。 北京小吃—燕京醬蘿蔔 小吃特點: 色醬紅,質脆嫩。 小吃製作: 將蘿蔔洗淨,切成兩瓣,入缸醃製,一層蘿蔔一層鹽,每天翻缸1次。7天后撈出,置日光下曬乾,再放入甜麪醬中醬制。每天翻缸1次。4天后即成。 北京小吃—羊眼包子 小吃原料: 麪粉1000克,羊肉250克,海蔘50克,玉蘭片50克,冬菇50克,乾貝25克,鹽6克,味精3克,香油50克,蔥花25克,姜、發酵粉、料酒各適量。 小吃製作: 1.把麪粉倒在盛器中,加發酵粉拌勻,對水和成發麪團,揉均勻,稍餳。 2.羊肉洗淨,絞成末。海蔘切小丁。玉蘭片切小丁。冬菇用水泡軟去根切碎。乾貝用水發透,加蔥、姜、料酒蒸軟,碾碎。將以上原料加鹽、香油、蔥花、薑汁、味精拌成餡。 3.將發麪揉成長條,揪成小劑。

北京特色美食

1、老北京炸醬麪

老北京炸醬麪被評爲“中國十大面條”之一,麪條煮熟後襬上菜碼,澆上炸醬,即爲炸醬麪。炸醬麪麪條筋道,炸醬鹹香,菜碼爽口,深受食客們的喜愛。

2、炒肝

炒肝的主要食材是豬大腸和豬肝,把豬大腸和豬肝清洗乾淨,切好,燒一鍋豬骨湯,放入生薑、蒜、八角、醋、醬油、黃醬慢慢燉煮,湯燉好後把豬大腸和豬肝放進去繼續燉,最後用澱粉勾芡。

3、滷煮

滷煮據說起源於北京城南的南橫街,滷煮是用火燒、豬腸、豬肺放一起煮。

一碗熱氣騰騰的滷煮,上面撒上蒜泥、辣椒油、蔥花,豬腸軟而不爛,火燒、豬肺吸足了湯汁,味厚而不膩。

北京有哪些有特色的小吃?哪裏比較正宗?

原來京城小吃、吸引了國內外廣大食客!護國寺、菜市口的南來順、磁器口的錦芳……他們那裏的豆腐腦、麪茶、芝麻燒餅、豆計、焦圈、艾窩窩等,還有:原天撟茶湯李的茶湯,柳泉居的豆包,前門大街都一處的燒麥,王府井北面混頓侯的混頓……等等。

近些年我知道的正宗店、並去那裏吃過的小吃店有:護國寺、磁器口錦芳、陶然亭公園北門的南來順、前門大街的都一處等,小吃離不開小菜,前門大街的六必居各種鹹菜、我經常購買。

至於其他小吃店很少去。

你好,我是會做飯的北京大叔,說到北京小吃,我比較瞭解,就撿我會做的幾樣說說吧

爆肚兒,清真小吃,有牛羊之分,又按不同部位,分肚仁,肚領,散丹,百葉等等,開水燙熟,蘸麻醬小料吃,極其講究火候,過火就失去脆嫩咬不動

滷煮火燒,源自宮廷蘇造肉,把大腸,肺頭,豬肉,炸豆腐,加入死麪火燒一同煮熟,澆醬豆腐蒜汁等食用,典型民間小食,舊 社會 深受拉車,扛大包賣力氣是喜愛

豌豆黃,宮廷小吃,由豌豆和白糖熬煮製成,口感細膩香甜。

驢打滾,宮廷小吃,用粘米麪豆沙和炒黃豆麪製成,口感軟糯香甜。

艾窩窩,宮廷小吃,糯米蒸熟攪上勁,晾晾包裹白糖芝麻青紅絲等製成的餡料,香甜軟糯。

杏仁酪,宮廷小吃,幹杏仁加糯米磨漿煮粘,加入桂花白糖,口感順滑,香甜細膩,杏仁味道濃郁

炒肝兒,民間小吃,由豬肝和大腸,煮熟勾濃澱粉芡,加入大量蒜末提味,口味鹹香

麪茶,民間小吃,用小米麪或者糜子面煮成糊,撒芝麻醬和芝麻鹽,口味鹹香,一般喝麪茶不用勺,喝一口轉一圈

炒紅果,山楂糕,民間時令小吃,口味酸甜,一般入秋紅果成熟就開始製作,口味酸甜,相當開胃

豆汁兒,炒麻豆腐,這倆是一掛,用做綠豆澱粉下腳料製成,口味嘛,不嘗不知道,一嘗嚇一跳,多數人不能接受。

炒疙瘩,就是把白麪和硬,切成方丁,煮熟,可以加肉丁,黃豆青豆,或者其它蔬菜炒制而成,口感筋道,鹹香味濃。

炸豆腐,豆麪丸子,民間小吃,炸好的豆腐丸子加湯煮熟,可以加麻醬醬豆腐汁,口味鹹香。

羊雜湯,清真小吃,用全套羊內臟,切碎煮熟,湯香味濃。

糖火燒和芝麻燒餅,民間小吃,嚴格來說算是主食,尤其是芝麻燒餅,可以搭配燒羊肉,羊雜湯,炙子烤肉食用。

糖卷果,清真小吃,由山藥紅棗蒸制軟爛然後定型,截面多爲三角形,涼後切片厚炸制後裹蜜汁撒白糖青紅絲或者京糕粒,香甜可口

炸灌腸,典型民間小吃,澱粉燙粘揉成型,蒸熟,切片,用豬大油煎制發脆,蘸蒜汁吃。

桂花酸梅湯,宮廷飲品,用山楂,烏梅,陳皮,甘草,桂花加冰糖熬製而成,冷涼冰鎮,伏天飲用,清涼解暑,酸甜可口沁人心脾。

還有暫時沒做過的,滿族小吃薩其馬。薑汁排叉,糖耳朵,小豆涼糕,炸鬆肉,等等。

至於那家做的最正宗,那就仁者見仁了。個人口味不同,我覺得好吃,你未必能喜歡。我如果想吃那個完全可以自己在家制作,手藝不比外面賣的差,尤其是像艾窩窩,驢打滾這種,剛做好的,比放半天都口感要好多了。

北京小吃如 旅遊 書上推薦的驢打滾,焦圈,艾窩窩,豌豆黃,豆汁等等,比較正宗的店倒不是太清楚。

哪裏都正宗,就是不好吃[捂臉]

護國寺,牛街,菜市口,陶然亭黑窯廠一層的西來順,東來順,鼓樓東大街,豐臺的豐春樓,幸福街其他地方全是假的。

北京的小吃,確切的說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還保持着本地的特色:最大衆化的白麪炒餅3分錢一個,麻將燒餅5分錢一個,白油餅6分錢一個,糖油餅8分錢一個。喝的有豆漿、豆汁、豆腐腦、炒肝、麪茶等等。其中外地人對北京的炒肝最有異議:這裏面有肝嗎?主要是有少量肥腸、沒有肝,而且澱粉較多。其實,“炒肝”是當年會仙居劉氏兄弟因賣白水雜碎不景氣而創新制作的炒肥腸。爲了吸引顧客起了一個能吊顧客胃口的名字。現在,北京有的小吃店炒肝已經賣到10元一碗,有點離譜。

要說北京的小吃那是太多了驢打滾,艾窩窩,奶油炸糕,薑汁排叉,麻團,豆汁,焦圈等等。哪裏比較正宗我覺得南來順不錯,現在是護國寺比較有名也不錯。想南來順。吃正宗的就得找過去

公私合營後 北京小吃逐漸沒落 現在絕對沒有正宗的一說 !

訪問一下40後的老北京人就知道了 。

小吃太多了,無法一一列舉,說了也不明白!要了解種類多少,自己去看一下,有兩處,北城的護國寺小吃店,南城的南來順飯店,這兩處品種全。

正宗問題,這是個難題,幾乎無解!因爲小吃者,就決定了不能太貴,質高價高,沒人會買帳!

要想好吃,從原料到製作程序,處處要一絲不苟才行。可這必然造成成本直線上升,結果賣不出去。

於是乎這又要好又要便宜,勢必造成利潤微薄,太累人,商家很難也不肯持久。

結果則不太正宗了不是!

推薦相對(!)比較正宗的,除了上面兩處,臺基廠一條龍飯館門口外買窗口(老字號直銷),麪點較多。新街口門框滷煮。

有些有名地兒可不見得正宗,蘿蔔快了不洗泥了。

推薦一下自己挑選小吃正宗些店鋪的方法。

一,哪個店北京當地食客較多的(北京食客識貨!外地食客多不在此列),要排隊人多就更好了!

二,不要圖便宜,便宜沒好貨!(上文己述,小吃看着不起眼,費工費時利潤低,故便宜的看着行,但不正宗)。

推薦個高端的地方,別很少推薦的,去北海仿膳嚐嚐北京正宗的宮庭小吃,這裏的的豌豆黃,芸豆卷,艾窩窩製做講究,還有別處都沒有的小窩頭,超好吃!